CMOS工艺制备的高压PMOSFET温度特性研究

CMOS工艺制备的高压PMOSFET温度特性研究
CMOS工艺制备的高压PMOSFET温度特性研究

CMOS工艺制备的高压PMOSFET温度特性研究

李红征1,2,周川淼2,于宗光2,1

(1.江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8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35) 1 引言

本文采用1.5μmP阱单层多晶单层金属CMOS工艺制作的高压PMOSFET,结构如图1。高压PMOSFET 采用多晶场板偏置栅(offset-Gate)结构MOS管,采用不对称高压结构,仅在漏端制作漂移区。该结构高压管击穿电压为55V,阈值电压为0.92V,驱动电流为25mA,且不影响与低压CMOS器件的兼容和集成,高压PMOS与常压CMOS的PCM参数如表1。

这种高压PMOSFET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在沟道与漏之间加入P-区域作为漏漂移区,P-区域版图由P阱层次和P-场注入层次定义,不需要附加任何工艺,与P阱常压CMOS工艺完全兼容;

(2)高压结构与常压CMOS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高压管的阈值电压和常压管相同,所有常压CMOS电路的设计规则和器件参数都不受影响。

2 高压PMOSFET的温度特性

本文采用Cascade探针台与Agilent 4155B参数测试仪测试了采用上述结构与标准CMOS工艺制备的高压PMOSFET在不同温度下(27℃-200℃)的器件特性,其版图尺寸、工艺条件均采用最佳方案,测试的高压PMOSFET宽长比为50:4。

2.1 高压PMOSFET特性的温度效应

图2为采用最佳版图尺寸、工艺条件制作的高压PMOSFET(50:4)在不同温度下(27℃、80℃、100℃、150℃、200℃)的器件IDS-VDS特性,VDS为0V~-35V,VGS=-5V。

图3、图4为不同温度下高压PMOSFET工作于线性区(VDS=-0.1V)与饱和区(VDS=-10V)的IDS-VGS 曲线。漏电流在线性区表现出零温度系数(ZTC,Zero-Temperature-Coefficient)点,位于VGS=-1.3V,对应的漏电流IDS=-1.8*10-5A;而饱和区漏电流没有ZTC点出现。

图5、图6为不同温度下高压PMOSFET工作于线性区(VDS=-0.1V)与饱和区(VDS=-10V)的栅跨导gm 曲线。栅跨导在线性区没有ZTC点出现;而饱和区栅跨导表现出零温度系数(ZTC)点,位于VGS=-1.2V。

MOS管不论工作在线性区或饱和区,其漏电流IDS均与增益因子β=(W/L)μeffCOX成正比,并且是阈值电压VT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沟道中载流子的有效迁移率μeff将减小,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si 中各种散射机理均加剧之故。

在200K-400K的温度范围内,μ0与温度的关系为:

T与T0为器件温度与参考温度,m是低场迁移率μ0与温度T的双对数坐标关系曲线的斜率,m与电场强度有关,对于PMOS,m=1.2~1.4。在SPICE模拟软件中对于NMOS或PMOS,均取m=1.5。假定m=1.5,由(1)式可得迁移率的温度系数为:

令(4)式中dIDS/dT=0可得到IDS的温度系数为ZTC时的栅压,并与(2)式联立,可知:

取线性区VDS=0.1V,该工艺常压PMOSFET实测dVT/dT=-2mV·℃-1,可得到常压长沟道PMOSFETIDS的温度系数为ZTC时的栅压(室温下)为:VGS=VT-0.45V≌-1.37 V,图3中测试得到的高压PMOSFET IDS的温度系数为ZTC时的栅压为VGS=-1.3V,二者基本相符,可知高压PMOSFET 的温度特性与常压PMOSFET相似。

2.2 阈值电压的温度效应

由图3所示高压PMOSFET在27℃~200℃下的器件线性区,IDS-VGS特性,提取各温度下阈值电压值,随温度升高,阈值电压基本呈线性变化,其温度系数为-2.3mV·℃-1,本文中高压PMOSFET阈值电压值与温度的简单关系为(见图7):

3 结论

采用Cascade探针台与Agilent 4155B参数测试仪测试采用1.5μm P阱单层多晶单层金属CMOS工艺

制作的宽长比为50:4的高压PMOSFET在不同温度下(27℃~200℃)的器件特性,包括漏电流IDS,阈值电压VT,栅跨导gm的温度特性,线性区漏电流ZTC点位于VGS=-1.3V,与常压PMOSFET的温度特性相似,饱和区栅跨导ZTC点位于VGS=-1.2V,阈值电压值的温度系数为-2.3mV·℃-1。

本文摘自《电子与封装》

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关于温度传感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温度传感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具体研究了三种温度传感器关于温度的特性,发现N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P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两者的线性性都不好。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关于温度有很好的线性性质。PN节作为常用的测温元件,线性性质也较好。本实验还利用PN节测出了波 尔兹曼常量和禁带宽度,与标准值符合的较好。 关键词:定标转化拟合数学软件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NATURE OF TEMPERATURE SENSOR 1.引言 温度是一个历史很长的物理量,为了测量它,人们发明了许多方法。温度传感器通过测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学量进行测量,具有反应时间快、可连续测量等优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作者对三类测温元件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出了电阻率、电动势、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热电阻的特性 2.1实验原理 2.1.1Pt100铂电阻的测温原理 和其他金属一样,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利用铂的此种物理特性制成的传感器称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通常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100Ω(即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200℃~650℃)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本实验即采用这种铂电阻作为标准测温器件来定标其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曲线,为此,首先要对铂电阻本身进行定标。 按IEC751国际标准,铂电阻温度系数TCR定义如下: TCR=(R100-R0)/(R0×100) (1.1) 其中R100和R0分别是100℃和0℃时标准电阻值(R100=138.51Ω,R0=100.00Ω),代入上式可得到Pt100的TCR为0.003851。 Pt100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Rt=R0[1+At+B t2+C(t-100)t3] (-200℃

肖特基二极管特性详解(经典资料)分析

肖特基二极管特性详解 我们所熟知的二极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但我们真正了解二极管的某些特性关系吗?如二极管导通电压和反向漏电流与导通电流、环境温度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让我们来扒扒很多数据手册中很少提起的特性关系和正确合理的选型。下面就随半导体设计制造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我们都知道在选择二极管时,主要看它的正向导通压降、反向耐压、反向漏电流等。但我们却很少知道其在不同电流、不同反向电压、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关系是怎样的,在电路设计中知道这些关系对选择合适的二极管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功率电路中。接下来我将通过型号为SM360A(肖特基管)的实测数据来与大家分享二极管鲜为人知的特性关系。 1、正向导通压降与导通电流的关系 在二极管两端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其内部电场区域变窄,可以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通过PN结。只有当正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这一数值称为“门槛电压”,锗管约为0.2V,硅管约为0.6V)以后,二极管才能真正导通。但二极管的导通压降是恒定不变的吗?它与正向扩散电流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通过下图1的测试电路在常温下对型号为SM360A的二极管进行导通电流与导通压降的关系测试,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关系:正向导通压降与导通电流成正比,其浮动压差为0.2V。从轻载导通电流到额定导通电流的压差虽仅为0.2V,但对于功率二极管来说它不仅影响效率也影响二极管的温升,所以在价格条件允许下,尽量选择导通压降小、额定工作电流较实际电流高一倍的二极管。 图1 二极管导通压降测试电路

图2 导通压降与导通电流关系 2、正向导通压降与环境的温度的关系 在我们开发产品的过程中,高低温环境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才是产品稳定工作的最大障碍。环境温度对绝大部分电子元器件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二极管当然也不例外,在高低温环境下通过对SM360A的实测数据表1与图3的关系曲线可知道: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与环境温度成反比。在环境温度为-45℃时虽导通压降最大,却不影响二极管的稳定性,但在环境温度为75℃时,外壳温度却已超过了数据手册给出的125℃,则该二极管在75℃时就必须降额使用。这也是为什么开关电源在某一个高温点需要降额使用的因素之一。 表1 导通压降与导通电流测试数据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测量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YJ-RZ-4A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仪、NTC 热敏电阻传感器、Pt100传感器、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热敏电阻是其电阻值随温度显著变化的一种热敏元件。热敏电阻按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典型特性可分为三类,即负温度系数(NTC )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PTC )热敏电阻和临界温度电阻器(CTR )。PTC 和CTR 型热敏电阻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其电阻值会产生急剧变化。适用于某些狭窄温度范围内的一些特殊应用,而NTC 热敏电阻可用于较宽温度范围的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NTC 半导体热敏电阻是由一些金属氧化物,如钴、锰、镍、铜等过渡金属的氧化物,采用不同比例的配方,经高温烧结而成,然后采用不同的封装形式制成珠状、片状、杠状、垫圈状等各种形状。与金属导热电阻比较,NTC 半导体热敏电阻具有以下特点: 1.有很大的负电阻温度系数,因此其温度测量的灵敏度也比较高; 2.体积小,目前最小的珠状热敏电阻的尺寸可达mm 2.0φ,故热容量很小可作为点温或表面温度以及快速变化温度的测量; 3.具有很大的电阻值(Ω-521010),因此可以忽略线路导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等的影响,特别适 用于远距离的温度测量和控制; 4.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便宜。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缺点是温度测量范围较窄。 NTC 半导体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其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表示 )/exp(T B A R T = (1) 式中,T R 为在温度为T 时的电阻值,T 为绝对温度(以K 为单位),A 和B 分别为具有电阻量纲和温度量纲,并且与热敏电阻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的常数。由式(1)可得到当温度为0T 时的电阻值0R , 即 )/exp(00T B A R = (2) 比较式(1)和式(2),可得 )]1 1(exp[0 0T T B A R R T -= (3) 由式(3)可以看出,只要知道常数B 和在温度为 0T 时的电阻值0R ,就可以利用式(3)计算在

二极管的特性与应用

二极管的特性与应用 几乎在所有的电子电路中,都要用到半导体二极管,它在许多的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诞生最早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其应用也非常广泛。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晶体二极管为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的p-n结,在其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场。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p-n 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 当外界有正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的互相抑消作用使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增加引起了正向电流。 当外界有反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与反向偏置电压值无关的反向饱和电流I0。 当外加的反向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p-n结空间电荷层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临界值产生载流子的倍增过程,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产生了数值很大的反向击穿电流,称为二极管的击穿现象。 二极管的类型 二极管种类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 管)。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面型二极管。点接触型二极管是用一根很细的金属丝压在光洁的半导体晶片表面,通以脉冲电流,使触丝一端与晶片牢固地烧结在一起,形成一个“PN结”。由于是点接触,只允许通过较小的电流(不超过几十毫安),适用于高频小电流电路,如收音机的检波等。 面接触型二极管的“PN结”面积较大,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几安到几十安),主要用于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整流”电路中。 平面型二极管是一种特制的硅二极管,它不仅能通过较大的电流,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多用于开关、脉冲及高频电路中。 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方向导电性。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正向特性 在电子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在高电位端,负极接在低电位端,二极管就会导通,这种连接方式,称为正向偏置。必须说明,当加在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很小时,二极管仍然不能导通,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十分微弱。只有当正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这一数值称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研究实验教案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研究实验 一、实验简介 热敏电阻是由对温度非常敏感的半导体陶瓷质工作体构成的元件。与一般常用的金属电阻相比,它有大得多的电阻温度系数值。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具有用料省、成本低、体积小等优点,可以简便灵敏地测量微小温度的变化,在很多科学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测温原理,学习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坐标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 二、实验原理 1.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 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 R=Ae B/T(1) A,B是与半导体材料有关的常数,T为绝对温度,根据定义,电阻温度系数为: α=1 R t dR dT (2) R t是在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 2.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惠斯通电桥原理图 四个电阻R1,R2,R3,R x组成一个四边形,即电桥的四个臂,其中R x就是待测热敏电阻。在四边形的一对对角A和C之间连接电源,而在另一对对角B和D 之间接入检流计G。当B和D两点电位相等时,G中无电流通过,电桥便达到了平衡。平衡时必有R x=(R2/R1)?R3,(R2/R1)和R3都已知,R x即可求出。 电桥灵敏度的定义为: S= ?n ?R x/R x (3) 式中?R x指的是在电桥平衡后R x的微小改变量,?n越大, 说明电桥灵敏度越

高。 三、实验内容 1.用箱式电桥研究热敏电阻温度特性 (1)使用内接电源和内接检流计,按照实验电路图连线。 (2)线路连接好以后,检流计调零。 (3)调节直流电桥平衡。 (4)测量并计算出室温时待测热敏电阻值R x,微调电路中的电阻箱,测量并根据电桥灵敏度公式:S=△n/(△Rx/Rx)或S=△n/(△R0/ R0),计算出室温时直流电桥的电桥灵敏度。 (5)调节适当的自耦调压器输出电压值,使烧杯中的水温从20℃升高到85℃以上,每隔5℃测量一次热敏电阻值R t;再将自耦调压器输出电压值调为0V,使水慢慢冷却,降温过程中每隔5℃测量一次热敏电阻值R t,最终求取升降温的平均电阻值,并作出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对应关系曲线。 (6)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公式R=R∞e B/T和α=1 R t dR dT ,分别求取温度T趋于 无穷时的热敏电阻阻值R∞、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B以及5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α。 2.用自组式电桥研究热敏电阻温度特性 (1)按下图所示实验电路图正确连线。 直流电桥测电阻电路图 (2)线路连接好以后,检流计调零。 (3)调节直流电桥平衡。 (4)测量并计算出室温时待测热敏电阻值R x,微调电路中的电阻箱,测量并根据电桥灵敏度公式:S=?n/(?Rx/Rx)或S=?n/(?Ro/Ro),计算出室温时直流电桥的电桥灵敏度。 (5)选择合适的自耦调压器输出电压值,使烧杯中的水温从20℃升高到85℃以上,每隔5℃测量一次热敏电阻阻值;再将自耦调压器输出电压值调为0V,在水温的从85℃下降到室温的过程中,每隔5℃测量一次热敏电阻阻值,最终求取升降温的平均电阻值,并作出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对应关系曲线。 (6)根据测量结果,求取温度T趋于无穷时的热敏电阻阻值R∞、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B以及5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α。 四、实验仪器

二极管的基本特性与应用(精)

几乎在所有的电子电路中,都要用到半导体二极管,它在许多的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诞生最早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其应用也非常广泛。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晶体二极管为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的p-n结,在其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场。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p-n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 当外界有正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的互相抑消作用使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增加引起了正向电流。 当外界有反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与反向偏置电压值无关的反向饱和电流I0。 当外加的反向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p-n结空间电荷层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临界值产生载流子的倍增过程,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产生了数值很大的反向击穿电流,称为二极管的击穿现象。 二极管的类型 二极管种类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管)。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 面型二极管。点接触型二极管是用一根很细的金属丝压在光洁的半导体晶片表面,通以脉冲电流,使触丝一端与晶片牢固 地烧结在一起,形成一个“PN结”。由于是点接触,只允许通过较小的电流(不超过几十毫安),适用于高频小电流电路,如收音机的检波等。 面接触型二极管的“PN结”面积较大,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几安到几十安),主要用于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整流” 电路中。 平面型二极管是一种特制的硅二极管,它不仅能通过较大的电流,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多用于开关、脉冲及高频电路中。 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方向导电性。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1、正向特性 在电子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在高电位端,负极接在低电位端,二极管就会导通,这种连接方式,称为正向偏置。必须说明,当加在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很小时,二极管仍然不能导通,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十分微弱。只有当正向电 压达到某一数值(这一数值称为“门槛电压”,锗管约为0.2V,硅管约为0.6V)以后,二极管才能直正导通。导通后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上保持不变(锗管约为0.3V,硅管约为0.7V),称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2、反向特性 在电子电路中,二极管的正极接在低电位端,负极接在高电位端,此时二极管中几乎没有电流流过,此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反向偏置。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时,仍然会有微弱的反向电流流过二极管,称为漏电流。当 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增大到某一数值,反向电流会急剧增大,二极管将失去单方向导电特性,这种状态称为二极管的击穿。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用来表示二极管的性能好坏和适用范围的技术指标,称为二极管的参数。不同类型的二极管有不同的特性参数。对初学者而言,必须了解以下几个主要参数: 1、额定正向工作电流 是指二极管长期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电流值。因为电流通过管子时会使管芯发热,温度上升,温度超过容许限度(硅管为140左右,锗管为90左右)时,就会使管芯过热而损坏。所以,二极管使用中不要超过二极管额定正向工作电流值。例如,常用的IN4001-4007型锗二极管的额定正向工作电流为1A。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加在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高到一定值时,会将管子击穿,失去单向导电能力。为了保证使用安全,规定了最高反向工

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的研究

实验 项 目: 实验 目 的: 1、测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并利用直线拟合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其材料常数。 2、了解以热敏电阻为检测元件的温度传感器的电路结构及电路参数的选择原则。 3、学习运用线性电路和运放电路理论分析温度传感器电压—温度特性的基本方法。 4、掌握以叠代法为基础的温度传感器电路参数的数值计算技术。 5、训练温度传感器的实验研究能力。 实验 仪 器: 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的研究
1. TS—B3 型温度传感综合技术实验仪; 2. 磁力搅拌电热器; 3. ZX21 型电阻箱; 4. 数字万用表; 5. 水银温度计(0-100℃); 6. 烧杯;7. 变压器油
实验 原 理: 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广泛的应用于温度测量和温度控制技术中。这类热敏电阻大多数是由一些过度金属氧化物(主要有 Mn、Co、Ni、Fe 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作而成,它们具有 P 型半导体的特性。对于一般半导体材料,电阻率随 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来说可以忽略。但对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则有所不同,在室温范围内基本上已全部 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与温度无关,此时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迁移率增加,所以这类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电阻率下 降,根据理论分析,对于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数学表达式通常可以表示为: Rt=R25?exp[Bn(1/T - 1/298)] (1)
其中 Rt 和 R25 分别表示环境为温度 t℃和 25℃时热敏电阻的阻值;T=273+t ;Bn 为材料常数,其大小随制作热敏电阻时选用的材料和配方而异, 对于某一确定的热敏电阻元件,它可由实验上测得的电阻—温度曲线的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得。 下面对以这种热敏电阻作为检测元件的温度传感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电压—温度特性的线性化、电路参数的选择和非线性误差等问题论述 如下: 一、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路结构如图 1a 示,它是由含 Rt 的桥式电路及差分运算放大电路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当热敏电阻 Rt 所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差分放大器的输入 信号及其输出电压 V0 均要发生变化。传感器输出电压 V0 随检测元件 Rt 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称温度传感器的电压—温度特性。为了定量分析这 一特征,可利用电路理论中的戴维南定理把图 1a 示的电路等效变换成图 1b 示的电路,在图 1b 中:
图1
电路原理图及其等效电路
(2) 它们均与温度有关,而
(3) 与温度无关。根据电路理论中的叠加原理,差分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 V0 可表示为:
(4)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带实验数据处理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略写) 实验15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研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2. 用作图法和回归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1. 金属导体电阻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电阻值t R 与温度t 间的关系常用以下经验公式表示: )1(320 ++++=ct bt t R R t α (1) 式中t R 是温度为t 时的电阻,0R 为00=t C 时的电阻,c b ,,α为常系数。 在很多情况下,可只取前三项: )1(20bt t R R t ++=α (2) 因为常数b 比α小很多,在不太大的温度范围内,b 可以略去,于是上式可近似

写成: )1(0t R R t α+= (3) 式中α称为该金属电阻的温度系数。 2. 半导体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是一种敏感元件。其特点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它的电阻率T ρ随温度T 的变化而显著地变化,因而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一般半导体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率下降,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率T ρ随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为 T B T e A /0=ρ (4) 式中0A 与B 为常数,由材料的物理性质决定。 也有些半导体热敏电阻,例如钛酸钡掺入微量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制造工艺烧结而成的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到某特定范围(居里点)时,电阻率会急剧上升,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率的温度特性为: T B T e A ?'=ρρ (5) 式中A '、 ρ B 为常数,由材料物理性质决定。 对(5)式两边取对数,得 A T B R T ln 1 ln += (6) 可见T R ln 与T 1 成线性关系,若从实验中测得若干个T R 和对应的T 值,通过作图法可求出A (由截距A ln 求出)和B (即斜率)。 3. 实验原理图

实验五十五 温度传感器特性的研究

实验十九 温度传感器特性的研究 随着现代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传感器是将各种非电量(包括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处理和传输的另一种物理量(一般为电量)的装置。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在各种温度传感器中,把温度转换为电势和电阻的方法最为普遍,本实验首先讨论将温度转换为电势的传感器——热电偶的温度特性,然后讨论将温度转换为电阻的传感器——热电阻的温度特性。 实 验 目 的 (1)掌握补偿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学会用UJ-31型低电势电位差计测定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2)掌握热电偶温度计的定标以及用热电偶温度计测温的原理。 (3)研究热电阻的温度特性。 (4)掌握非平衡电桥的工作原理,学会用非平衡电桥测量热电阻的阻值。 练习一 热电偶传感器温度与温差电动势关系的测量 一 实 验 原 理 1. 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偶是利用热电效应制成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亦称温差电偶,如图1所示。它是由A 、B 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丝的端点彼此紧密接触而组成的。 当两个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在回路中就有直流电动势产生,该电动势 称温差电动势或热电动势。当组成热电偶的材料一定时,温差电动势E X 仅与两接点处的温度有关,并且两接点的温差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有如 下近似关系式: ()0t t E X -=α (1) 式中α称为温差电系数,对于不同金属组成的热电偶,α是不同的,其数值就等于两接点温度差为1°C 时所产生的电动势。 为了测量温差电动势,就需要在图1的回路中接入测量仪器,本实 验选用的是铜-康铜组成的热电偶(铜-康铜热电偶在低温下使用较为 普遍,测量范围为-200~+200℃)。由于其中有一根金属丝和引线材料一样,都 是铜,因此没有影响热电偶原来的性质,即没有影响它在一定的温差0t t -下应有的电动势X E 值。如图2所示,把铜与康铜的两个焊点一端置于待测温度处(热端),另一端作为冷端(本实验处于室温状态),将铜线截断后与测量仪器相连,这样就组成一个热电偶温度计。只要测得相应的温差电动势,再根据事先校正好的曲线或数据就可求出待测温度。热电偶温度计的优点是热容量小,灵敏度高,反应迅速,测温范围广,还能直接把非电学量温度转换成电学量。因此,在自动测温、自动控温等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2. 补偿法原理 补偿法是一种准确测量电动势(电压)的有效方法。如图3所示, 设0E 为一连续可调的标准电源电动势(电压),而E X 为待测电动势,调节0E 使检流计G 示零(即回路电流0=I ),则X E E =0。上述过程的实质是,不断地用已知标准电动势(电压)与待测的电动势(电压)进行比较,当检流计指示电路中的电流为零时,电路达到平衡补偿状 态,此时被测电动势与标准电动势相等,这种方法称为补偿法。这和用一把标准的米尺来与被测物体(长度)进行比较,测出其长度的基本思想一样。但其比较判别的手段有所不同,补偿法用示值为零来判定。 但电动势连续可调的标准电源很难找到,那么怎样才能简单地获 得连续可调的标准电动势(电压)呢?简单的设想是:让一阻值连续 可调的标准电阻上流过一恒定的工作电流,则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便可 作为连续可调的标准电动势。 P R X E N E 0

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

3.5.2 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 (本文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实验》) 热敏电阻是由对温度非常敏感的半导体陶瓷质工作体构成的元件。与一般常用的金属电阻相比,它有大得多的电阻温度系数值。根据所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的不同,热敏电阻可分三类:1.正电阻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临界电阻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普通负电阻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前两类的电阻急变区的温度范围窄,故适宜用在特定温度范围作为控制和报警的传感器。第三类在温度测量领域应用较广,是本实验所用的热敏元件。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具有用料省、成本低、体积小、结构简易,电阻温度系数绝对值大等优点,可以简便灵敏地测量微小温度的变化。我国有关科研单位还研制出可测量从-260℃低温直到900℃高温的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热敏电阻传感器,在人造地球卫星和其他有关宇航技术、深海探测以及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实验旨在了解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和测温原理,掌握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坐标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和用异号法消除零点误差等方法。 实验原理 1.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 某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如:Fe 3O 4、MgCr 2O 4等)的电阻与温度关系满足式(1): T B T e R R ∞= (1) 式中R T 是温度T 时的热敏电阻阻值,R ∞是T 趋于无穷时热敏电阻的阻值,B 是热敏电阻的材 料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 金属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满足(2): )](1[1212t t a R R t t -+= (2) 式中a 是与金属材料温度特性有关的系数,R t1、R t2分别对应于温度t 1、t 2时的电阻值。 根据定义,电阻的温度系数可由式(3)来决定: dt dR R a t t 1= (3) R t 是在温度为t 时的电阻值,由图3.5.2-1(a )可知,在R-t 曲线某一特定点作切线,便可求出该温度时的半导体电阻温度系数a 。 由式(1)和式(2)及图3.5.2-1可知,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与金属的电阻-温度特性比较,有三个特点: (1)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是非线性的(呈指数下降),而金属的电阻-温度特性是线性的。

二极管正反特性及应用

二极管的类型 二极管种类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 i管)。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面型二极管。点接触型二极管是用一根很细的金属丝压在光洁的半导体晶片表面,通以脉冲电流,使触丝一端与晶片牢固地烧结在一起,形成一个“PN结”。由于是点接触,只允许通过较小的电流(不超过几十毫安),适用于高频小电流电路,如收音机的检波等。 面接触型二极管的“PN结”面积较大,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几安到几十安),主要用于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整流”电路中。 平面型二极管是一种特制的硅二极管,它不仅能通过较大的电流,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多用于开关、脉冲及高频电路中。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晶体二极管为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的p-n结,在其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场。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p-n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 当外界有正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的互相抑消作用使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增加引起了正向电流。 当外界有反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与反向偏置电压值无关的反向饱和电流I0。 当外加的反向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p-n结空间电荷层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临界值产生载流子的倍增过程,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对,产生了数值很大的反向击穿电流,称为二极管的击穿现象。

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方向导电性。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1、正向特性 在电子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在高电位端,负极接在低电位端,二极管就会导通,这种连接方式,称为正向偏置。必须说明,当加在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很小时,二极管仍然不能导通,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十分微弱。只有当正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这一数值称为“门槛电压”,锗管约为0.2V,硅管约为0.6V)以后,二极管才能直正导通。导通后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上保持不变(锗管约为0.3V,硅管约为0.7V),称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2、反向特性 在电子电路中,二极管的正极接在低电位端,负极接在高电位端,此时二极管中几乎没有电流流过,此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反向偏置。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时,仍然会有微弱的反向电流流过二极管,称为漏电流。当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增大到某一数值,反向电流会急剧增大,二极管将失去单方向导电特性,这种状态称为二极管的击穿。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用来表示二极管的性能好坏和适用范围的技术指标,称为二极管的参数。不同类型的二极管有不同的特性参数。对初学者而言,必须了解以下几个主要参数: 1、额定正向工作电流 是指二极管长期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电流值。因为电流通过管子时会使管芯发热,温度上升,温度超过容许限度(硅管为140左右,锗管为90左右)时,就会使管芯

实验41 温度传感器特性研究---讲义

设计性实验 实验四十一温度传感器特性研究 【实验目的】 1、了解热敏电阻(NTC)的温度特性及其测温原理。 2、掌握用非平衡电桥测量电压信号的原理,了解其应用。 【实验仪器与器材】 九孔板,DH-VC1直流恒压源恒流源,DH-SJ5型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数字万用表,电阻箱。【提示与要求】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测温传感器就是将温度信息转换成易于传递和处理的电信号的传感器。热电阻式传感器是利用导电物体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它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电阻两大类。常用的热电阻有铂热电阻、热敏电阻和铜热电阻。 1、Pt100铂电阻的的测温原理 金属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利用铂的此种物理特性制成的传感器称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通常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100Ω,电阻变化率为0.3851Ω/℃。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200~650℃)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各种标准温度计(涵盖国家和世界基准温度)供计量和校准使用。 按IEC751国际标准,温度系数TCR=0.003851,Pt100(R0=100Ω)、Pt1000(R0=1000Ω)为统一设计型铂电阻。 TCR=(R100-R0)/(R0×100) (1)100℃时标准电阻值R100=138.51Ω。100℃时标准电阻值R1000=1385.1Ω。 Pt100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计算公式: -200

误差分析-热敏电阻

用非平衡电桥研究热敏电阻 摘要:文本结合用非平衡电桥研究热敏电阻实例来探讨用origin 软件做数据处理的方法, 并分析其优势。 关键词:非平衡电桥,直线拟合 1 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其电阻体温度变化呈现显著变化的热敏感电阻。本实验所选择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它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其电阻温度特性的通用公式为: T B T Ae R = (1) 式中T 为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绝对温度值(单位,开尔文),今为热敏电阻在温度T 时的电阻值,A 为常数,B 为与材料有关的常数。将式(l)两边取对数,可得: T B A R T +=ln ln (2) 由实验采集得到T R T -数据,描绘出T R T 1 - ln 的曲线图,由图像得出直线的斜率B ,截距A ln ,则可以将热敏电阻的参数表达式写出来。 2 平衡电桥 电桥是一种用比较法进行测量的仪器,由于它具有很高的测t 灵敏度和准确度,在电 测技术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能测量多种电学量,如电阻、电感、电容、互感、频率及电介质、磁介质的特性;而且配适当的传感器,还能用来测量某些非电学量,如温度、湿度、压强、微小形变等。在“测量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实验中用平衡电桥来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其原理如下: 在不同温度下调节电阻3R 的大小,使检流计G 的示数为0,有平衡电桥的性质可知 1 2 3 R R R R x = .在实验时,调节1R 和2R 均为1000欧姆。则x R 的值即为3R 的值。 3 非平衡电桥原理

图1 非平衡电桥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非平衡电桥在结构形式上与平衡电桥相似,但测量方法上有很大差别。非平衡电桥是使1R 2R 3R 保持不变,x R 变化时则检流计G 的示数g I 变化。再根据“g I 与x R 函数关系,通过测量g I 从而测得x R 。由于可以检测连续变化的g I ,从而可以检测连续变化的x R ,进而检测连续变化的非电量。 4 实验条件的确定 当电桥不平衡时,电流计有电流g I 流过,我们用支路电流法求出g I 与热敏电阻x R 的关系。桥路中电流计内阻g R ,桥臂电阻1R 2R 3R 和电源电动势E 为已知量,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 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通过一些列的计算可求得热敏电阻x R E R R R R R R R R R R R I R R R R R R R R R I E R R R g g g g g g x 113213132213232132)()(+++++++-= 5 用非平衡电桥测电阻的实例 已知:微安表量程Ig=100μA ,精度等级f=级,温度计的量程为100 t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Ig T 373 368 363 358 353 348 343 338 333 328 323 318 313 308 Rt 951 1032 1140 1255 1380 1541 1749 1985 2255 2527 2850 3660 3991 4398

激光二极管的特性

激光二极管的特性 激光二极管的特性 1、伏安特性 半导体激光器是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伏安特性与二极管相同。反向电阻大于正向电阻,可以通过用万用表测正反向电阻确定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极性及检查它的PN结好坏。但在测量时必须用1k以下的档,用大量程档时,激光器二极管的电流太大,容易烧坏。 2、P—I特性 激光二极管的出射光功率P与注入电流I的关系曲线称为P-I曲线。 注入电流小于阈值电流Ith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P很小,为自发辐射的荧光,荧光的输出功率随注入电流的增加而缓慢增加。 注入电流大于Ith时,输出功率P随注入电流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这时P—I曲线基本上 是线性的。当I再增大时,P—I曲线开始弯曲呈非线性,这是由于随着注入电流的增大,使结温上升,导致P增加的速度减慢。 判断阈值电流的方法:在P—I特性曲线中,激光输出段曲线的向下延长线与电流轴的交点为激光二极管的阈值电流。 3、光谱特性 激光二极管的发射光谱由两个因素决定:谐振腔的参数,有源介质的增益曲线。 腔长L确定纵模间隔,宽W和高H决定横模性质。如果W和H 足够小,将只有单横模TEM00存在。 多模激光二极管在其中心波长附近呈现出多个峰值的光谱输出。单纵模激光器只有一个峰值。 工作在阈值以上的1mm腔长的增益导引LD的典型发射光谱 激光二极管是单模或多模还与泵浦电流有关。折射率导引LD,在泵浦电流较小、输

出光功率较小时为多模输出;在电流较大、输出光功率较大时则变为单模输出。而增益导引LD,即使在高电流工作 下仍为多模。 折射率导引激光器光谱随光功率的变化 发射光谱随注入电流而变化。IIt 发射激光,光谱突然变窄。因此,从激光二极管发射光谱图上可以确定阈值电流。当注入电流低于阈值电流时光谱很宽,当注入电流达到阈值电流时,光谱突然变窄,出现明显的峰值,此时的电流就是阈值电流。 IIt 激光辐射 4、温度特性 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电流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变化关系可表示为: T/T0) Ith(T)?Aexp(式中T0是衡量阈值电流Ith对温度变化敏感程度的参数——叫特征温度,取决于器件的材料和结构等因素,T0值越大,表示Ith对温度变化越不敏感,器件的温度特性越好。A是常数。 因It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P—I特性曲线也随温度变化。随着温度升高,在注入电流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光功率会变小。这就是为什么LD工作一段时间后输出功率会下降。 阈值—温度特性与其结构有关,一般说,异质结构比同质结的温度特性好。 温度变化还将引起激光器输出光谱的改变,出现跳模(mode hop)现象。原因:温度改变,使腔的参数(折射率, 腔长)发生较大变化,引起激发模式发生变化。在模式跳跃之前,因折射率和腔长随温度升高而有少量增加,致使波长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大(下图a)。如要避免跳模,必须增大模式间隔(下图b)。 对于多模增益导引半导体激光器,波长随温度的变化是由于带隙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变化主要影响光增益曲线而不是腔的参数,因此变化曲线是连续的(下图c)。 半导体激光器必须加制冷器,进行温度控制。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研究与应用

温度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与应用研究 班级:机械一班 姓名:汪浩奇;钟嘉怡 学号: 06180118 ;06180102 指导老师:汪亮 摘要: 通过图2的简单电路,来测量LM35的温度特性,了解LM35一定范围内温度和电压之间的关系。通过图3的电路,制作一个用LM35集成电路电压型传感器组装的温度控制仪表,从而验证电压与温度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LM35电压型集成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仪表;数显温度计; 1. 概述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和我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也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测量参数,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生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温度测量的普遍性,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十分广泛。 2. 实验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一些金属、半导体等材料与温度相关的特性制成的。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阻、热电偶、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等。本实验将通过测量几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特定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来了解这些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电压型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LM35) LM35温度传感器,其准确度一般为0.5C ±?,由于其输出为电压,且线性极好,故只要配上电压源,数字式电压表就可以构成一个精密数字控温系统。内部的激光校准保证了极高的准确度及一致性,且无须校准。LM35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系数V K 约为10.0/mV C ?,利用下式可计算出被测温度t : 0/V t U K = LM35温度传感器的电路符号如图1所示,0U 为电压输出端。 图1 LM35电路符号 实验测量时只要直接测量其输出电压0U ,即可知待测量的温度。 2、 用LM35电压型温度传感器组成温度控制装置 温度控制:若设置控制温度为()t C ?,根据LM35传感器温度特性测试中的线性、拟合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此温度对应的LM35传感器输出电压值,调节可调电阻1RX ,将控温

二极管随温度的变化与其控制元件比较

二极管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微波控制器件,可以用来制作微波开关、微波衰减器、微波限幅器、微波移相器等。 在各类微波pin 二极管电路应用中,二极管电阻的温度特性强烈地影响着微波电 路的温度性能。 pin二极管温度效应的研究包括对迁移率和载流子寿命的温度特性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文中针对几种不同结构和钝化材料的pin二极管,对其温度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I区域载流子寿命与温度的关系、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pin二极管电阻的温度性能主要依赖于二极管结电容的大小。 1 理论分析 在微波工作状态下,pin二极管的电阻与正向电流以及半导体材料参数相关。可用简化表达式来表示 式中:W为I区的厚度;IF为正向电流;μ为I区双极迁移率μ=μn+μp;τ为双极载流子寿命。式中,迁移率和载流子寿命与温度相关,即对电阻的温度性能有影响。 1. 1 迁移率 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但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半导体体内的杂质已全部电离,本征激发还不十分明显时,载流子浓度基本不随温度变化,影响迁移率的诸多因素中,晶格散射起主要作用,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50~+200℃(223~473 K)内,迁移率和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式中:n值为2~2.2;t0为常温,通常定为25℃(298 K)。 新晨阳电阻公式

1.2 少数载流子寿命 少数载流子寿命不仅受到体内复合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很大程度上受表面状态的影响,τ是一个结构灵敏参数,是体内复合和表面复合的综合结果,可表示为 式中:τv是体内复合寿命;τs是表面复合寿命。 研究发现:载流子寿命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表示为 式中m称之为载流子寿命因子。 1.3 载流子寿命因子与电阻 比较式(2)和式(4),在一50~+200℃(223~473 K)内(微波pin二极管通常的工作温度范围),令n=2,则得到微波pin二极管电阻的温度特性为 由式(5)可以看出,电阻的温度特性取决于迁移率和少数载流子寿命温度特性的综合结果。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测量和研究

实验室1215: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测量和研究 (FD-TTT-A型温度传感器温度特性实验仪) 【目的要求】 1、学习用恒电流法和直流电桥法测量热电阻; 2、测量铂电阻和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3、测量电压型、电流型和PN结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实验仪器】 FD-TTT-A温度传感器温度特性实验仪一台 十进制电阻箱一个 FD-TTT-A温度传感器温度特性实验仪面板图 【实验原理】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热学物理量,它不仅和我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在科研及生产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实验及生产的结果至关重要,所以温度传感器应用广泛。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一些金属、半导体等材料与温度相关的特性制成的。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类型、测温范围和特点见表1。本实验将通过测量几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特征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来了解这些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表1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类型和特点

一、直流电桥法测量热电阻 直流平衡电桥(惠斯通电桥)的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把四个电阻R 1,R 2,R 3,R t 连成一个四边形回路ABCD,每条边称作电桥的一个“桥臂”在四边形的一组对角接点A 、C 之间连入直流电源E ,在另一组对角接点B 、D 之间连入平衡指示仪表,B 、D 两点的对角线形成一条“桥路”,它的作用是将桥路两个端点电位进行比较,当B 、D 两点电位相等时,桥路中无电流通过,指示器示值为零,电桥达到平衡。指示器指零,有U AB =U AD ,U BC =U DC ,电桥平衡,电流Ig=0,流过电阻R 1、R 3的电流相等,即I 1=I 3,同理I 2=IR t ,因此 311322 t t R R R R R R R R =?= 若12R R =,则有:3t R R = (1) 二、恒电流法测量热电阻 恒电流法测量热电阻,电路如图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