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20世纪俄苏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20世纪俄苏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20世纪俄苏文学)

第2章20世纪俄苏文学

2.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一)“白银时代”的文学

1.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的含义

从19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文学中先后出现象征主义、“阿克梅派”、未来主义等新流派,它们与已经变化发展了的现实主义一起,构成多种思潮和流派并存发展的文学现象。这个时代即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

2.文学流派及其成就

(1)象征主义——白银时代最先出现的文学新流派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论著《论现代俄罗斯文学衰落的原因与若干新流派》第一次从理论上确认了作为艺术潮流的俄国现代主义,他的诗集《象征》是俄国象征派诗歌出现的标志之一。

①理论主张

强调艺术的宗教底蕴,坚信艺术具有改造尘世生活的作用。

②代表作家及作品

巴尔蒙特的诗集《燃烧的大厦》《我们将像太阳一样》、别雷《彼得堡》(被认为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2)“阿克梅派”——与象征派对立的艺术观

古米廖夫是这一派理论的主要阐释者,写有《象征主义的遗产和阿克梅主义》。

①理论主张

诗人追求艺术表现的明朗化和清晰度,主张恢复词的原始意义,认为最高的“自我价值”在尘世。

②代表作家及作品

诗人阿赫玛托娃和曼德尔什塔姆是“阿克梅派”的双璧,前者著有《黄昏》《念珠》《自色的鸟群》,后者著有《岩石》。

(3)未来主义

①理论主张

抛弃一切文化传统,反对社会对个性的束缚,在诗歌创作上大胆表现现代生活的高速度和人对外界事物迅速变换的瞬间感受,甚至任意破坏语言规则,追求诗歌形式的奇、险、怪。

②代表作家及作品

赫列勃尼科夫的《笑的咒语》。

(4)现实主义文学

①发展特征

在传统现实主义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借鉴多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把现实主义文学带入更广阔的境地。

②代表作家及作品

高尔基《切尔卡什》《游街》、库普林《决斗》《亚玛》、魏列萨耶夫《走投无路》《在转弯处》、伊凡·布宁《乡村》《苏霍多尔》、安德列耶夫短篇小说《红笑》。

(二)十月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文学

1.两大板块

苏维埃俄罗斯文学(苏联文学的主体部分)和侨民文学。

2.产生背景

(1)苏联国内文学团体林立,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西徐亚人”“意象派”“谢拉皮翁兄弟”“列夫”“拉普”等不同倾向的派别。

(2)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多种批判理论并存,如马克思主义批评、庸俗社会学、现实主义批评、心理学派和形式主义理论等。

(3)创作领域,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各异的作品同时存在。

3.苏维埃俄罗斯文学的成就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确立之前的文学成就

①诗歌

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曼德尔什塔姆的诗集《悲痛》、叶赛宁的诗作《歌者的召唤》《约旦河的鸽子》、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一亿五千万》、帕斯捷尔纳克的《生活,我的姐妹》。

②小说

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扎米亚京日记体幻想小说《我们》、皮里尼亚克的长篇小说《荒年》、普拉东诺夫的长篇小说《切文古尔镇》。

③戏剧

弗·伊凡诺夫的《铁甲列车》、拉夫列尼奥夫的《决裂》、布尔加科夫的《土尔宾一家的命运》《逃亡》、马雅可夫斯基的《臭虫》《澡堂》。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确立之后的文学成就

1932年,联共(布)中央决定撤销各种文学团体,筹备建立统一的苏联作家协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立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文学创作受到严重束缚。但仍有一些优秀的作品。

①小说

高尔基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米·布尔加科夫的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左琴科《猴子奇遇记》等。

②诗歌

阿赫玛托娃《安魂曲》《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等。

(3)卫国战争时期

西蒙诺夫《日日夜夜》、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等。

4.侨民文学的成就(域外文学浪潮)

(1)“第一浪潮”

作品偏重于对刚刚过去的革命事件和国内战争进行回顾与评价,或在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寻根”中表达对个人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探测,在对往昔的回忆中抒发浓郁的乡愁。

①小说

布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布宁以这部小说获得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俄罗斯作家)、什梅廖夫的自传性作品《朝圣》《上帝的恩年》;列米佐夫《音乐教师》《用稍加矫正的眼睛看》、苔菲的《静静的小河湾》、扎伊采夫的自传体四部曲《格列勃的游历》、阿尔丹诺夫的《圣赫勒拿,一个小岛》《锁钥》等。

②诗歌

茨维塔耶娃(“第一浪潮”中诗歌创作成就突出的女诗人)《离别》《普叙赫:浪漫作品》《手艺》、霍达谢维奇的《沉重的竖琴》《诗歌集》等。

(2)“第二浪潮”

①诗歌

叶拉金《沿着从那里过来的路》《你,我的世纪》《歪斜的飞行》《沉重的星星》。

②小说

鲍·希里亚耶夫《长明灯》(较早的“集中营文学”)、谢·马克西莫夫《丹尼斯·布舒耶夫》等。

(三)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80年代的文学

1.“解冻时期”的文学

(1)产生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社会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文学开始突破日丹诺夫主义的钳制,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开始回归。

(2)代表作品

爱伦堡《解冻》、列昂诺夫《俄罗斯森林》、杜金采夫《不是单靠面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肖洛霍夫(“战壕真实派”)《人的命运》、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特瓦尔多夫斯基《焦尔金游地府》等。

2.“停滞时代”的文学

(1)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进入“停滞时代”,但是文学的发展并未停滞。

(2)主要文学形式

道德题材作品大量涌现,包括“城市小说”和“农村散文”。

①“城市小说”

特里丰诺夫《交换》《长别离》《另一种生活》《滨海街公寓》(统称“莫斯科小说”)、利帕托夫的《伊戈尔·萨沃维奇》(描写现代“多余的人”)等。

②“农村散文”

舒克申《红莓》、拉斯普京的小说《为玛丽娅借钱》《最后的期限》等。

(3)其他文学形式

①战争题材

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恰科夫斯基的《围困》、阿斯塔菲耶夫的《牧童与牧女》、拉斯普京的《活着,可要记住》等。

②史诗笔调的作品

艾特玛托夫《一日长于百年》等。

(4)“第三浪潮”

约·布罗茨基《献给约翰·多恩的挽歌》《荒野中的停留》、弗·马克西莫夫的长篇小说《创世七日》、沃伊诺维奇《士兵伊凡·琼金的生平和奇遇》、阿克肖诺夫长篇小说《燃烧》等。

3.“回归时期”的文学

(1)产生背景

苏联社会政治生活再度发生深刻变动,白银时代的作品、三代流亡作家的作品回归。

(2)代表作品

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雷巴科夫《阿尔巴特街的儿女》、拉斯普京的《火灾》、阿斯塔菲耶夫的《悲伤的侦探故事》、艾特玛托夫的《死刑台》等。

(四)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

1.产生背景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文学与域外文学之间的界限被最终打破,两大文学统一。

2.文学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