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心对称图形(二)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中心对称图形(二)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中心对称图形(二)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 中心对称图形(二)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如果为的直径,弦,垂足为,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 已知两圆外切,圆心距为5 cm ,若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3 cm ,则另一个圆的半径是( ) A .8 cm B .5 cm C .3 cm D .2 cm

3.如图,在⊙O 中,直径CD 垂直弦AB 于点E ,连接OB ,CB ,已知⊙O 的半径为2,AB 32,则∠BCD 的大小为( )

A.30°

B.45°

C.60°

D.15°

4. 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O 上,∠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交⊙O 于点E ,则与△ABD 相似的三角形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连接BC 交⊙O 于点D ,连接AD ,若∠ABC =4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DBC B.AD =AC C.AC >AB D.AD >DC

6. (2013·山东聊城中考)把地球看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假设沿地球赤道绕紧一圈钢丝,然后把钢丝加长,使钢丝圈沿赤道处处高出球面16 cm , 那么钢丝大约需要加长()

A.102 cm

B.104 cm

C.106 cm

D.108 cm 7.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5,点O 到弦AB 的距离为3, 则⊙O 上到弦AB 所在直线的距离为2的点有( )个. A.4 B.3 C.2 D.1

8. 如图,在Rt △ABC 中,∠A CB =90°,AC =6,AB =10,CD 是

A

B C

D

E O · 第1题图

A

B C

D E O 第3题图

A

B

C

E O D 第4题图

B

A . O 第7题图

斜边AB 上的中线,以AC 为直径作⊙O ,设线段CD 的中点为P ,则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点P 在⊙O 内

B.点P 在⊙O 上

C.点P 在⊙O 外

D.无法确定

9. 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是4π cm ,母线长是6 cm ,则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A.40°

B.80°

C.120°

D.150°

10.如图,长为4 cm ,宽为3 cm 的长方形木板,在桌面上做无滑动的翻滚(顺时针方向),木板上点A 位置变化为A →A 1→A 2,其中第二次翻滚被桌面上一小木块挡住,使木板与桌面成30°角,则点A 翻滚到A 2位置时共走过的路径长为( ) A.10 cm B.4π cm C.π cm D.c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是圆上两点,∠AOC =100°,则∠D = _______. 12.在边长为3,4,5的三角形白铁皮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此圆的半径为______.

13. 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图中的弧AB ),点O 是这段弧的圆心,C 是弧AB 上一点,OC ⊥AB ,垂足为D ,AB =300 m ,CD =50 m 则这段弯路的半径是_________. 14.如图,⊙A ,⊙B 的半径分别为 1 cm ,2 cm ,圆心距AB 为5 cm .如果⊙A 由图示位置沿直线AB 向右平移,则此时该圆与⊙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

15. (2013·山东聊城中考)已知一个扇形的半径为60 cm ,圆心角为150°.用它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那么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__ cm..

16.如图,图①中圆与正方形各边都相切,设这个圆的周长为C 1;图②中的四个圆的半径相等,并依次外切,且与正方形的边相切,设这四个圆的周长和为C 2;图③中的九个圆的半径相等,并依次外切,且与正方形的边相切,设这九个圆的周长和为C 3;…,依此规律,当正方形边长为2时,C 1+ C 2+C 3+…+C 100= _______.

A

O

B

D

C 第11题图

A

O

C B

D

13题图

17.如图,以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与小圆相切于点,若大圆半径为10 cm ,小圆半径为 6 cm ,则弦的长为_______cm . 18.如图,P A 、PB 切⊙O 于两点,若∠APB =60°,⊙O 的半径为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

19.(6分)如图,△ABC 内接于,∠BAC =ABACBDO 的直径,AD ,求BC 的长.

20.(6分)如图,在Rt △中,∠,,分别以为圆心,以长为

半径画弧,求三条弧与边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21.(6分)(湖南衡阳中考)如图, △ABC 内接于⊙O , CA =CB ,CD ∥AB 且与OA 的延长线交于点D . (1)判断C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CB =120°,OA =2,求CD 的长.

22.(7分)如图,点D 在⊙O 的直径AB 的延长线上,点C 在⊙O 上,且AC =CD ,∠ACD =120°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O 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3.(7分)如图,已知扇形OAB ,OA ⊥OB ,C 为OB 上一点,以OA 为直径的半圆与以BC 为直径的半圆相切于点D .

(1)若⊙O 1的半径为,⊙O 2的半径为r ,求R 与r 的比;

A

P

B O

18题图 O

D C

B

A 第19题图

(2)若扇形的半径为1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4. (7分)如图,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9,C为母线PB的中点,求从A点到C 点在圆锥的侧面上的最短距离.

25.(7分) 如图,点A,B在直线MN上,AB=11厘米,⊙A,⊙B的半径均为1厘米.⊙A 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r(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1+t(t≥0).

(1)试写出点A,B之间的距离d(厘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问点A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

..?

A B N

M

第25题图

第五章中心对称图形(二)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依据垂径定理可得选项A、B、C都正确,选项D是错误的.

2.D 解析:由R+r=d,得r=d-R=5-3=2(cm).

3.A 解析:由垂径定理得∴,

∴.又∴.

4.B 解析: 由∠BAE=∠EAC,∠ABC=∠AEC,得△ABD∽△AEC; 由∠BAE=∠BCE,

∠ABC=∠AEC,得△ABD∽△CED.共两个.

5.A 解析:∵是的直径,与切于点且=,∴Rt△、

Rt△和Rt△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只有ADBC成立,故选A.

6.A 解析:设赤道的半径为r cm,则加长后围成的圆的半径为(r+16)cm,所以钢丝大约需加长2π(r+16)-2πr=2π×16最接近102 cm.

7.B 解析:在弦AB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和两个点符合要求,故选B.

8.A 解析:因为OA=OC,AC=6,所以OA=OC=3.又CP=PD,连接OP,可知OP是△ADC 的中位线,所以OP=,所以OP<OC,即点P在⊙O内.

9.C 解析:设圆心角为n°,则,解得n=120.

10.C 解析: 第一次转动是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圆心角是90度,所以弧长==,

第二次转动是以点C为圆心,A1C为半径,圆心角为60度,所以弧长==π,所以总长=(cm).

二、填空题

11.40°解析:因为∠AOC=100°,所以∠80°,又∠D∠BOC,所以∠D40°.

12.1 解析:由三角形三边长为3,4,5,可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画出图形如图所示.设圆的半径为r,则AD=4-r,BF=3-r,AD=AE,

BF=BE,所以(3-r)+(4-r)=5,即7-2r=5,2r=2,解得r=1.

13.250 解析:依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可得.

14.相交解析:5-3=2 cm,因为大圆半径为2 cm,则这时小圆的圆心在

大圆上,所以两圆关系为相交.

15. 25 解析:根据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得=2πr,解得r=25.

16.10 100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

;;

;…;.∴.

17.16 解析:连接,∵∴

A

B C

D

E

F

O

.

第12题答图

18. 解析:连接,因为切⊙O于两点,

所以=.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

19.解:连接,∵∠=,∴=.

又∵为直径,∴∠=,∴∠=.

∵,∴,∴//,∴.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20.解:,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1.解: (1) CD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理由如下:

作直径CE,连接AE.

∵CE是直径,∴∠90°,∴∠∠90°.

∵B,∴∠∠.

∵AB∥CD,∴∠∠. ∵∠∠,∴∠∠,

∴∠∠90°,即∠90°,

∴OC⊥DC,∴CD与⊙O相切.

(2)∵CD∥AB,OC⊥DC,∴OC⊥AB.

又∠120°,∴∠∠60°.

∵,∴△OAC是等边三角形,∴∠60°.

在Rt△DCO中,,

∴.

22.(1)证明:如图,连接OC.∵AC=CD,∠ACD=120°,∴∠CAO=∠D.

∵,∴∠∠CAO=30°.

∴∠OCD∠ACD∠.

∴CD是⊙O的切线.

(2)解: ∵,∴.∴ .

在Rt△OCD中,∵,∴,

∴ OD =2OC =4,从而. ∴ OC ·CD .

∴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322

3

π. 23.分析:(1)连接,则,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出与的关系. (2)扇形的半径为12,即,,根据(1)的结论可以求出,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的面积减去两个半圆的面积. 解:(1)如图,连接,则, .

在Rt △中,由勾股定理,得, 整理得,∴ . (2)

∵ ,∴ ,∴ , .

24.分析:最短距离的问题首先应转化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问题,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需先算出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半径.看如何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解:由题意可知圆锥的底面周长是,则, ∴ ,即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120°. ∴ ∠.

在圆锥侧面展开图中,,,可知∠. ∴ .

故从A 点到C 点在圆锥的侧面上的最短距离为.

点评:本题需注意最短距离的问题最后都要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的问题. 25.解:(1)当时,函数表达式为; 当时,函数表达式为.

(2)两圆相切可分为如下四种情况:

①当两圆第一次外切,由题意,可得11-2t =1+1+t ,解得t =3; ②当两圆第一次内切,由题意,可得11-2t =1+t -1,解得t=; ③当两圆第二次内切,由题意,可得2t -11=1+t -1,解得t=11; ④当两圆第二次外切,由题意,可得2t -11=1+t +1,解得t=13. 所以,点A 出发后3秒、3

11

秒、11秒、13秒两圆相切.

化工原理第二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泵流量 泵单位时间输送液体体积量 2、压头 流体输送设备为单位重量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3、效率 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 4、轴功率 电机为泵轴所提供的功率 5、理论压头 具有无限多叶片的离心泵为单位重量理想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6、气缚现象 因为泵中存在气体而导致吸不上液体的现象 7、离心泵特性曲线 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主要性能参数与流量关系的曲线 8、最佳工作点 效率最高时所对应的工作点 9、气蚀现象 泵入口的压力低于所输送液体同温度的饱和蒸汽压力,液体汽化,产生对泵损害或吸不上液体 10、安装高度 泵正常工作时,泵入口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11、允许吸上真空度 泵吸入口允许的最低真空度 12、气蚀余量 泵入口的动压头和静压头高于液体饱和蒸汽压头的数值 13、泵的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特性曲线的交点 14、风压 风机为单位体积的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15、风量 风机单位时间所输送的气体量,并以进口状态计 二、单选择题(每题2分) 1、用离心泵将水池的水抽吸到水塔中,若离心泵在正常操作范围内工作,开大出口阀门将导致() A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阻力损失减少

B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阻力损失增大 C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不变 D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下降 A 2、以下不是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 ) A风量B扬程C效率D静风压 B 3、往复泵适用于( ) A大流量且流量要求特别均匀的场合 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 C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 D投资较小的场合 C 4、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等于 ( ) A静风压加通风机出口的动压 B离心通风机出口与进口间的压差 C离心通风机出口的压力 D动风压加静风压 D 5、以下型号的泵不是水泵 ( ) AB型BD型 CF型Dsh型 C 6、离心泵的调节阀 ( ) A只能安在进口管路上 B只能安在出口管路上 C安装在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上均可 D只能安在旁路上 B 7、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以下能量的增加值 ( ) A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B机械能 C压能D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 B 8、流体经过泵后,压力增大?p N/m2,则单位重量流体压能的增加为 ( ) A ?p B ?p/ρ C ?p/ρg D ?p/2g C 9、离心泵的下列部件是用来将动能转变为压能 ( ) A 泵壳和叶轮 B 叶轮 C 泵壳 D 叶轮和导轮 C 10、离心泵停车时要 ( ) A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A 11、离心通风机的铭牌上标明的全风压为100mmH2O意思是 ( ) A 输任何条件的气体介质全风压都达100mmH2O B 输送空气时不论流量多少,全风压都可达100mmH2O C 输送任何气体介质当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mmH2O D 输送20℃,101325Pa空气,在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mmH2O D 12、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与以下因素无关 ( ) A当地大气压力B输送液体的温度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1.0分,共2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他的这种负性态度实际上是在掩盖真正的原因”,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是态度的( )功能。 A 效用 B 认知 C 自我防御 D 价值表达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效用功能、认知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以及价值表达功能。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能够使人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弗洛伊德提出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在本质上都是自我防御的态度。通过防御机制,人们能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第2题 在态度的ABC模式中,B是指( )。 A 认知 B 情感 C 行为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包括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②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 ③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

词首分别为C(认知)、 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种成分也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第3题 对畏惧与态度转变的研究表明,( )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A 低程度畏惧 B 中等程度畏惧 C 高程度畏惧 D 任何程度畏惧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第4题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 与生俱来的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因此,答案选D。 第5题 社会心理学家为了避免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偏差对态度测量的干扰,发明了 ( )。 A 直接测量方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狂澜.()哽.()咽诧.()异污秽.() 2.选词填空。 走冲流泄 (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过去的。 (2)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万里。 3.依次填入下面括号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的。()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 A.因为所以可是B.因为所以而且 C.如果那么可是D.如果那么而且 4.下面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C.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5.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3)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4)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6.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是以诗的形式写的“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则是以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

B.德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 C.《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应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D.《木兰诗》对从军缘由、恋别、辞官、还乡写得详细,而对军旅生活则写得很简略。7.下面的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⑴那时候,黯淡的灯光和母亲的叹息使我朦胧地感到不安。 ⑵坐车到了南站,站在那熟悉又陌生的门前,不禁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⑶1960年我回到北京。 ⑷现在,我又站在这个地方,真是百感交集。 ⑸一到北京,首先想到的是重访故居。 A.⑴⑵⑶⑷⑸B.⑶⑸⑵⑴⑷C.⑷⑴⑵⑶⑸D.⑴⑷⑵⑸⑶ 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 (一)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matlab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

第2章符号运算 习题2及解答 1 说出以下四条指令产生的结果各属于哪种数据类型,是“双精度” 对象,还是“符号”符号对象 3/7+; sym(3/7+; sym('3/7+'); vpa(sym(3/7+) 〖目的〗 不能从显示形式判断数据类型,而必须依靠class指令。 〖解答〗 c1=3/7+ c2=sym(3/7+ c3=sym('3/7+') c4=vpa(sym(3/7+) Cs1=class(c1) Cs2=class(c2) Cs3=class(c3) Cs4=class(c4) c1 = c2 = 37/70 c3 = c4 = Cs1 = double Cs2 = sym Cs3 = sym Cs4 = sym 2 在不加专门指定的情况下,以下符号表达式中的哪一个变量被认 为是自由符号变量. sym('sin(w*t)'),sym('a*exp(-X)'),sym('z*exp(j*th)') 〖目的〗 理解自由符号变量的确认规则。 〖解答〗 symvar(sym('sin(w*t)'),1) ans = w symvar(sym('a*exp(-X)'),1)

ans = a symvar(sym('z*exp(j*th)'),1) ans = z 5求符号矩阵???? ??????=3332 31 232221 131211 a a a a a a a a a A 的行列式值和逆,所得结果应采用“子表达式置换”简洁化。 〖目的〗 理解subexpr 指令。 〖解答〗 A=sym('[a11 a12 a13;a21 a22 a23;a31 a32 a33]') DA=det(A) IA=inv(A); [IAs,d]=subexpr(IA,d) A = [ a11, a12, a13] [ a21, a22, a23] [ a31, a32, a33] DA = a11*a22*a33 - a11*a23*a32 - a12*a21*a33 + a12*a23*a31 + a13*a21*a32 - a13*a22*a31 IAs = [ d*(a22*a33 - a23*a32), -d*(a12*a33 - a13*a32), d*(a12*a23 - a13*a22)] [ -d*(a21*a33 - a23*a31), d*(a11*a33 - a13*a31), -d*(a11*a23 - a13*a21)] [ d*(a21*a32 - a22*a31), -d*(a11*a32 - a12*a31), d*(a11*a22 - a12*a21)] d = 1/(a11*a22*a33 - a11*a23*a32 - a12*a21*a33 + a12*a23*a31 + a13*a21*a32 - a13*a22*a31) 8(1)通过符号计算求t t y sin )(=的导数 dt dy 。(2)然后根据此结果,求- =0t dt dy 和2 π = t dt dy 。 〖目的〗 diff, limit 指令的应用。 如何理解运行结果。 〖解答〗 syms t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 综合测试卷(B)附答案

第九章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 综合测试卷(B ) 一、精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 ) A .平行四边形、菱形 B .矩形、菱形 C .矩形、正方形 D .菱形、正方形 3.用两块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 ( ) A .等腰梯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4.下列图形:①等腰三角形;②平行四边形;③矩形;④菱形;⑤正方形.用两个全等但不是等腰的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5.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 ,点E 是AB 的中点,点G 是BC 上的一点,∠BEG ﹥60?,现沿直线EG 将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纸片上的点H 处,连接AH ,则与∠BEG 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6.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M 为边AD 的中点,延长MD 至点E ,使ME=MC .以DE 为边作正方形DEFG ,点G 在边CD 上,则DG 的长为 ( ) A 1 B .3 C 1 D 1 7.如图,OA ⊥OB ,等腰Rt △CDE 的腰CD 在OB 上,∠ECD=45?.将△CDE 绕点C 逆 时针旋转75?,点E 的对应点N 恰好落在OA 上,则OC CD 的值为 ( ) A .12 B .13 C . 2 D 8.如图,矩形ABCD 的面积为20 cm 2,对角线交于点O ;以AB 、AO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OC 1B ,对角线交于点O 1;以AB 、AO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O 1C 2B ...;依此类推,则平行四边形AO 4 C 5B 的面积为 ( ) A .54 cm 2 B .58 cm 2 C .516 cm 2 D .532 cm 2

动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动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7小题.每题1.0分,共17.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循环波动分析中,周期谷底所处的时刻为( )。 A 衰退转折点 B 扩张转折点 C 峰值 D 谷值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衰退转折点是指周期峰值所处的时刻;峰值是指经济周期顶点的指标值;谷值是指经济周期谷底的指标值。 第2题 y t =a 1y t-1+a 2y t-2+…+a n y t-n +b 0e+b 1e t-1+…+b m e t-m ,是( )。 A 一阶自回归模型 B 二阶自回归模型 C 滑动平均模型 D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n ,m)是指用n 阶自回归m 阶滑动平均的混合模型来描述的模型。它满足: y t =a 1y t-1+a 2y t-2+…+a n y t-n +b 0e t +b 1e t-1+…+b m e t-m 第3题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下列模型中属于滑动平均模型的是( )。 A y t =a 1y t-1+e t B y t =a 1y t-1+a 2y t-2+e t C y t =a 1y t-1+a 2y t-2+…+a k y t-k +e t D y t =b 0e t +b 1e t-1+…+b k e t-k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A 项是一阶自回归模型;B 项是二阶自回归模型;C 项是k 阶自回归模型。 第4题 在指数平滑法建立模型时,对远期和近期资料给予权数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 远近相同 B 远近不同 C 远大近小 D 远小近大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因为社会经济现象在一较短时期内的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总是优于一较长时期,分析对象在两个较为接近的时期,其结构的相似性一般总是大于两个相距较远的时期。因此在指数平滑法建立模型时,对远期和近期资料给予权数应遵循“远小近大”的原则。 第5题 当扩散指数50>DIt >0时,表明经济正面临全面收缩的阶段,进入一个新的不景气的前期,此时( )。 A 扩张的指标数多于下降的指标数 B 扩张的指标数等于下降的指标数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习题(含答案) (311)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习题 (含答案) 下列变化或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B.燃放烟花 C.铁杵成针D.凿壁偷光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大小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杵成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凿壁偷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3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B.收集二氧化碳 C.点燃酒精灯D.过滤

【解析】 【详解】 A、氧气的验满在瓶口进行,此选项错误; B、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此选项正确; C、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此选项错误; 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此选项错误。故选B。 3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答案】A 【详解】 A、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选项正确; B、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氧气跟其他物质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缓慢氧化,如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剧烈,选项错误; C、氧气跟其他物质的反应不一定都有发光、放热现象,如缓慢氧化,选项错误; D、与其他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缓慢氧化不剧烈,不发光,选项错误。

【点睛】 对缓慢氧化,氧化反应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解题关键。 39.下列成语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铁杵磨成针D.蜡炬成灰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铁杵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 错; D、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化合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有新的单质生成D.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答案】B

第二章习题答案与解答

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1. 简述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分散性分布; (2)共享性与开放性; (3)数字化存储; (4)网络化传输。 2. 试比较全文搜索引擎、分类检索、元搜索引擎三种搜索引擎的不同之处。 全文搜索引擎是目前主流的搜索引擎,有计算机索引程序在互联网上自动检索网站网页,建立起数据库,收录网页较多,用户按搜索词进行检索,返回排序的结果。以谷歌、百度、必应等为代表。 分类检索,将人工搜集或用户提交的网站网页内容,将其网址分配到相关分类主题目录,形成分类树形结构索引。用户不需用关键词检索,只要根据网站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典型代表有Yahoo、新浪分类目录搜索、淘宝网的类目等。分类检索用于目标模糊、主题较宽泛、某专业网站或网页的查找,要求查准时选用; 元搜索引擎不是一种独立的搜索引擎,没有自己的计算机索引程序和索引数据库,是架构在许多其他搜索引擎之上的搜索引擎。在接受用户查询请求时,可以同时在其他多个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并将其他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经过处理后返回给用户。 3. 简述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如下三个过程:首先,抓取,在互联网中发现、搜集网页信息;第二,建立索引,对信息进行提取和组织建立索引库;第三,搜索词处理和排序,由检索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关键字,在索引库中快速检出文档,进行文档与查询的相关度评价,对将要输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4.简述常用的关键词高级检索功能。 常用的关键词高级检索功能应用包括:使用检索表达式搜索、使用高级搜索页、元词搜索。 使用检索表达式搜索分别有空格、双引号、使用加号、通配符、使用布尔检索等。 有时我们为了限制搜索范围、搜索时间、过滤关键字等,需要用到高级搜索页。 大多数搜索引擎都支持“元词”(metawords)功能。依据这类功能,用户把元词放在

第九章 中心对称图形单元测试题

中心对称图形单元测试题2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2.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为x 、y,一边长为12,则x 、y 的值可能是 ( ) A .8和14 B .10和14 C .18和20 D .10和34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个三角形中,至多只能有一个锐角 B .一个四边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 C .一个四边形中,四个内角可能全是锐角 D .一个四边形中,不能全是钝角 5.一个凸n 边形的边数与对角线条数的和小于20,且能被5整除,则n 为 ( ) A .4 B .5 C .6 D .5或6 6.如图:在□ABCD 中,AE ⊥BC 于E,AF ⊥CD 于F 。若AE=4,AF=6,且□ ABCD 的周长为40, 则ABCD 的面积为 ( ) A .24 B .36 C .40 D .48 7.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 则原四边形为 (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 .直角梯形 8.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2a,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大b,则AB 的长为 ( ) A . 2 b a - B . 2 b a + C . 2 2b a + D .2 2b a + 9.菱形的周长为20cm,两邻角的比为1:2,则较长的对角线长为 ( ) A .4.5 cm B .4 cm C .53 cm D .43 cm 10.在四边形ABCD 中,从①AB ∥CD ;②AB=CD ;③BC ∥AD ;④BC=AD 中任选两个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 四边形的选法有 ( ) A .3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 11.一个正方形要绕它的中心至少旋转_______度,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12.从数学对称的角度看:下面的几组大写英文字母:①ANEG ;②KBXM ;③XIHO ; ④HWDZ 不同于另外三组的一组是__________,这一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13.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x cm,面积为x cm 2,则它的对角线长为_________. 14.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 、8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S 为___________. 15.若矩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分一边为4cm 和3cm 的两部分,则矩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 16.把边长为3、5、7的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四边形,一共能拼成____________种 不同的四边形,其中有____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17.如图:点E 、F 分别是菱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且 A B C D E F D B A C E F

应用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应用文写作考试 一、多项选择题 1. 适用于报告写作的事项有(ACE )0 A. 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B. 向下级或有关方面介绍工作情况 C. 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 D. 答复群众的查询、提问 E. 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 2. 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ACDE )。 A. 经常性的工作情况 B. 偶发性的特殊情况 C. 向上级汇报今后工作的打算 D. 对上级机关的查问做出答复 E. 向上级汇报的工作经验 3. 适合作报告结尾的习惯用语有(AC )。 A. “特此报告” B. “以上报告,请批复” C. “以上报告,请审示” D. “请批准” E. “如无不妥,请批准” 4. 适合请示的事项有(BCDE )。 A. 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请求上级指导 B. 下级无权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示 C. 下级无力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帮助解决 D. 按规定不能自行处理,应经上级批准的事项 E. 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涉及面广而下级无法独立解决必须请求上级机关协调和帮助的问题 5. 下列事项中,应该用请示行文的有(ACD)。 A. XX县教育局拟行文请求上级拨款修复台风刮毁的学校 B. XX县政府拟行文向上级汇报本县灾情 C. XX集团公司拟行文请求上级批准引进肉食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D. XX海关拟行文请求上级明确车辆养路费缴纳标准 E. XX市政府拟行文向上级反映农民负担增加的情况 6. “请示”应当(AC )0 A. 一文一事 B. 抄送下级机关 C. 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D. 不考虑上级机关的审批权限和承受能力 7. 下列标题中正确的有(BDE )o A. XX分公司关于请求批准开发新产品的报告 B.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我县高寒山区贫困户移民搬迁经费的请示 C.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XX风景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最新】

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翩.然(piān) 龟.裂(jūn) 农谚.(yán) 销声匿.迹(nì) B.劫.难(jié) 蟾.蜍(chán) 褶.皱(zhě) 风雪载.途(zài) C.缄.默(jiǎn) 狩.猎(shòu) 山麓.(lù) 海枯石烂.(làn) D.赌.注(dǔ) 砂砾.(lì) 腐蚀.(shí) 鸟臀.目(diàn) 【点拨】A项“谚”应读yàn;C项“缄”应读jiān;D项“臀”应读tú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帷幕潮汐雾霭花香鸟语 B.悬殊致密凋零偷偷摸摸 C.萌发踪迹追溯草长莺飞 D.邀请希疏次弟周而复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以目空一切 ....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B.看起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 ....,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 ....。 D.热恋中的情侣发誓:即使海枯石烂 ....也永不变心。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B.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C.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3日至5日举行,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D.“是现在的学校好呢,还是原的学校好?”老师问一位新转校的学生。 5.(毕节中考)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 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这次全市开展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单元测 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4个B.3个C.2个D. 1个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 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第二个图形,∵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第三个图形,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第四个图形,∵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定义,根据定义得出图形形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分)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是由△AOB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 A.30° B.45° C.90°D.135°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网格型;数形结合. 分析:△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由图可知,∠AOC为旋转角,可利用△AOC的三边关系解答. 解答:解:如图,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得, OC==,AO==,AC=4, ∵OC2+AO2=+=16,

AC2=42=16, ∴△AOC是直角三角形, ∴∠AOC=9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角相等,本题也可通过两角互余的性质解答. 3.(3分)在?ABCD中,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C⊥BD B.∠A+∠B=180°C.A B=AD D.∠ A≠∠C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BC,即可证得∠A+∠B=180°.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B=18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4.(3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S□ABCD=4S△AOB B. AC=BD C.AC⊥BD D.?ABCD是轴对称图形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由?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 解答:解:∵?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S□ABCD=4S△AOB,AC与BD互相平分(OA=OC,OB=OD),?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熟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是关键. 5.(3分)如图,点A是直线l外一点,在l上取两点B、C,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分别连接AB、AD、CD,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在Word中,单击下面四个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打开一个下拉列表,该按钮是: (A)显示比例(B)拼写检查(C)帮助(D)新建 2.在Word窗口的工作区中,闪烁的垂直条表示: (A)鼠标位置(B)插入点(C)键盘位置(D)按钮位置 3.在Word中,不打印却想查看要打印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可单击: (A)"打印预览"按钮(B)"文件"按钮 (C)"新建"按钮(D)"文件名"按钮 4.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选取全部文档。 (A)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或按Ctrl+A组合键 (B)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 (C)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连续三击鼠标

(D)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双击鼠标 5.把单词cta改成cat,再把teh改成the后,单击"撒消上一次"按钮会显示: (A)cta (B)cat (C)teh (D)the 6.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A)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 (D)使用剪切板粘贴其他文件的部分图形或全部图形 (C)使用"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 (D)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 7.要改变文档中单词的字体,必须: (A)把插入点置于单词的首字符前,然后选择字体 (B)选择整个单词然后选择字体 (C)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选择单词 (D)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单击单词一次 8.Word把格式化分为等3类。 (A)字符、段落和句子格式化(B)字符、句子和页面格式化 (C)句子、页面格式和段落格式化(D)字符、段落和页面格式化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及解析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 1. 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素结点。 2. 填空: (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有关。 (2)在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相邻。在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相邻。 (3)在带头结点的非空单链表中,头结点的存储位置由指示,首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指示,除首元素结点外,其它任一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指示。3.已知L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结点既不是首元素结点,也不是尾元素结点。按要求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序列。 a. 在P结点后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 b. 在P结点前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 c. 在表首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 d. 在表尾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 供选择的语句有: (1)P->next=S; (2)P->next= P->next->next; (3)P->next= S->next; (4)S->next= P->next; (5)S->next= L; (6)S->next= NULL; (7)Q= P; (8)while(P->next!=Q) P=P->next; (9)while(P->next!=NULL) P=P->next; (10)P= Q; (11)P= L; (12)L= S; (13)L= P; 4. 设线性表存于a(1:arrsize)的前elenum个分量中且递增有序。试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 5. 写一算法,从顺序表中删除自第i个元素开始的k个元素。 6. 已知线性表中的元素(整数)以值递增有序排列,并以单链表作存储结构。试写一高效算法,删除表中所有大于mink且小于maxk的元素(若表中存在这样的元素),分析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注意:mink和maxk是给定的两个参变量,它们的值为任意的整数)。 7. 试分别以不同的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的就地逆置算法,即在原表的存储空间将线性表(a1, a2..., an)逆置为(an, an-1,..., a1)。 (1)以一维数组作存储结构,设线性表存于a(1:arrsize)的前elenum个分量中。 (2)以单链表作存储结构。 8. 假设两个按元素值递增有序排列的线性表A和B,均以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请编写算法,将A表和B表归并成一个按元素值递减有序排列的线性表C,并要求利用原表(即A 表和B表的)结点空间存放表C。

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1、给定资料3-6缉拿了我国传统节日被“淡化”和“异化”的诸多现象,请指出具体表现。(25分)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解析:单一式概括题 要求中出现逻辑清晰,需要对淡化和异化进行分类概括。 淡化主要是在材料三、四中,异化主要在材料五、六。 淡化: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对传统民俗遗忘,节日氛围缺失,节日以吃为主要基调,节日主要文化活动是看电视。 异化:传统节日变成了社交资源的主要契机,节日食品,节日传统式微,对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曲解或淡忘,对传统节日事象妄谈。 2、根据给定资料判断并分析下列观点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解析:综合分析题。此题只需要对两个观点判断对错,并进行分析即可。 第一个观点是错误的。原因: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成向后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面前,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会使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弘扬。 第二个观点是正确的。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即使“申遗”成功,也不会引起人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 视。 3、某公益组织与策划一次名为“月满中秋”的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发出重视传统节日的文 化倡导。请你写出该倡议书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目标清楚,内容具体,倡议具有可操作性,300字左右。 解析:此题题目要求中明确提出倡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作答中侧重倡议书内容,以对策为主。 倡议:1、保护传统文化。要珍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球文化交融中更加自觉地运 用多种形式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2、过好传统节日。配合国务院把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的举措,过好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积极开展节庆文体娱乐活动。3、弘扬传统美德。以过好节日为载体,大力弘扬庄敬自强、孝老爱亲、家庭和睦、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锻造民族精神。在新的形势下自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包容和谐的精神、扶助友爱的精神、刻苦耐劳的精神、革故鼎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5、发展文化产业。依托传统节日资源,发展节庆用品生产、文化艺术展演、旅游观光等产业,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4、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请你从给定的资料处罚,结 合实际,以“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35分)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字。 解析:为命题式作文,标题为“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因为题目内容偏正面,因 此适宜写政论文。题目中虽然谈的是重建节日文化,但是主旨还是谈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只要在文章中谈到对节日文化重建,对传统文化传承,均可。 答:当今社会,小到个人、企业,大到国家都开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曾几何时,中华文化有如一丝耀眼的曙光,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蛮荒大地,从此便一直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前沿,引领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形成了自信积极的文化自信心。然而自鸦片战争以降,在西方军事、科技、经济和文化猛烈冲击之下,中华文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不断地徘徊在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的怪圈里。 重建文化自信,不能靠吃老本,而必须依靠创新。我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着可与日月争辉、能同天地齐寿的文化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与革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 1.二年级(1)班和二年级(2)班是否可以合乘一辆车?( ) 二年级(1)班有32人二年级(2)班有36人 A. 可以合乘一辆车 B. 不可以合乘一辆车 2.93-0=( ) A. 0 B. 60 C. 90 D. 93 3.参加植树活动的有36人,二班比一班多5人,二班参加植树活动的有( )人。 A. 51 B. 31 C. 41 4.明明有18个气球,比芳芳多9个,芳芳有( )个气球。 A. 27 B. 9 C. 16 5.菜场有18筐黄瓜,8筐萝卜,黄瓜比萝卜多多少筐?正确的解答是( ) A. 18+8=26(筐) B. 18-8=10(筐) C. 26-18=8(筐) D. 26-8=18(筐) 二、判断题 6.请你来当小医生,判断对错. 7.判断对错

(1) (2) 8.判断上填的数对吗? 33-4=19 9.小华做一道减法题时,不细心把被减数十位上的9看成了6,把减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2,得到的结果是68。问: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三、填空题 10.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元) 11.直接写出得数. 87-49=________ 46+38=________ 12.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将过程写出来 29+5=________ 13.计算 49+25=________ 14.下面是东山小学参加秋季运动会每个运动项目的男女生人数,请你算出每个项目男女生的总人数. 长跑短跑跳远跳高竞走射击 男运动员36 40 34 48 37 39 女运动员24 52 46 45 36 42

电路分析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2-1 试用网孔电流法求图题2-1所示电路中电流i 和电压ab u 。 图题2-1 / 解:设网孔电流为123,,i i i ,列网孔方程: 1231231 2332783923512i i i i i i i i i --=??-+-=??--+=?解得123211i i i =??=??=-?,故133i i i A =-=,233()93ab u i i V =--=-。 2-2 图题2-2所示电路中若123121,3,4,0,8,24s s S R R R i i A u V =Ω=Ω=Ω=== 试求各网孔电流。 【 解:由于10s i =,故网孔电流M20i =。可列出网孔电流方程: M1M1M3M13M3M1M331 247244A (34)4A 88M M M i u i i i i u i i i i i =-?+==-???+=?????=-+=???-=? 2-6电路图如图题2-4所示,用网孔分析求1u 。已知:124535,1,2,2S u V R R R R R μ=====Ω=Ω=。 解:列网孔方程如下:

123123212 342022245i i i i i i u i i i --=??-+-=-??--+=-?, 再加上2132()u i i =-。解得:11113.75, 3.75i A u R i V =-=-= 2-12 电路如图题2-10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各支路电流。 \ 解:标出节点编号,列出节点方程 — 121111()27212211120()422227a a b a b b u V u u u u u V ??=++-=?????????-++=-=???? ,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得各节点电流。 2-17电路如图题2-14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12,i i 。 ; 解:把受控电流源暂作为独立电流源,列出节点方程 12121 (11)4(11)2u u u u i +-=??-++=-? 控制量与节点电压关系为:111u i =Ω ,代入上式,解得

历年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 ? ? ?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

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