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2、地形、地质

【测一测】读图完成填空(青藏地区)

(1)地形区:a______ _ _山脉、

b. 山脉、c 山脉。

(2)、河流:d 、e________、

f________。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

是指、、。

(3)城市:g 、h________、i西宁。

(4)在图中填上: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羊八井、雅鲁江布江;用铁路符号绘画出青藏铁路、兰青铁路。

(1)地形特征:

以、为主,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连绵、广布。由于海拔,空气,大气的作用和作用很,使青藏地区①紫外线特别;②光照,作物或花卉的色彩特别;③昼夜温差,作物;④空气,气压较,缺,易产生反应。根据青藏地区这种环境特点,如果各位青藏地区旅游,必需准备用品有:。

由于海拔,昼长比同纬度地区;加上四周高大山脉的,青藏地区降水,晴天,日照时间,所以青藏地区是我国(能源)最丰富的地区。

由于海拔,气候,不足,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北部的和南部的,被称为(农业地域类型名称)。

●雅鲁藏布大峡谷、横断山区:是板块、板块碰撞形成的一系列

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与、、形成“三江并流”景观。

利:①区内山谷,地形落差,蕴藏丰富的(能源);

②垂直地带性,物种,适宜发展农业;

弊:地形起伏,坡度,且多活动,岩层,多灾害,易发生流失。

●藏北地区(即青海高原):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是我国地势最高的

内陆大盆地,蕴藏丰富的、石油、煤和,是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供应地。

(2)地质特点:

青藏高原南面是山脉与横断山脉,地处火山-地震带上,是板块与板块碰撞地带(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活动和断裂带。

利:(能源)资源特别丰富,拉萨附近有中国最大的地热能发电站。

弊:多,岩层物质,雨季易发生、等地质灾害。

3、气候【如青藏高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拉萨、那曲气象资料所示(单位:mm)】

(1)青藏地区由于地处纬度,海拔,①冬夏,年较差,我

国夏季气候最低的地区,是避暑胜地;②降水,晴天多,比同纬度地区长,太

阳辐射强烈,拉萨有”‘之称;③昼夜温差,作物。

(2)青藏地区降水时、空分配不均,月较多,季节变化明显;降水从向高

原内部减少。

(3)图中A为多雨中心,请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4)图中南侧雅鲁藏布江上游和北侧地形区界线处降水相对较少,试分析其原因。

特别提示:

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东南部季风气候,降水比较多。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夏季平均气温为全国最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水平差异明显;喜马拉雅山等山地由于海拔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4、河湖特征:

(1)众多大河发源地——被称为“”、“”之称。其中、、、、等河流发源于青藏地区。其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来自三江源地区,这里又有“”之称。

(2)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3)水文特征:以补给为主,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影响,水量较大,

落差大,资源丰富。尤其是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5、植被、土壤:植被主要以为主,土壤以和为;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明显。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形成的主导因素:。

6、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7、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1)太阳能:拉萨有“”之称;分布参考图文详解P172

原因:①海拔,空气、,大气削弱作用;②海拔,日照时间比同纬度地区;③降水较,晴天,日照时间长。

(2)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板块交界处,羊八井有地热电站。(3)水能:的水能仅次于长江,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横断山区。

(4)矿产:“聚宝盆”——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和天然气、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是我国工程的气源补给区。

(四)人文活动特征

1、农业

青藏地区的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1)高寒牧业

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环境)。

(2)河谷农业

农作物:、小麦(春小麦)、豌豆(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3)主要农业区:和谷地、谷地

原因:河谷(谷地)①风力较;②地势较,气温较,热量更;③临近,灌溉;④土壤较;⑤地形较。

气候严寒——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地广人稀

地势高多雪山冰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河源头

太阳能丰富

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

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4)思考: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2、工业:

(1)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

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

素有“”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

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地热电站。

(2)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加工业和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林芝()

3、交通

(1)为主:青藏(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2)铁路:、铁路。

(3)航空:有拉萨——、、、广州等航线。

(4)青藏铁路的建设

●制约青藏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铁路的原因:投资少,工期短,,、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

●重要意义:加快西藏发展,促进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交流,增

强民族团结等。

【学以致用】下图所示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

试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方案最佳,为

什么?

(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方案最差,为什

么?

(3)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多条公路与外省区联系,也有航空线联系全国各地,为什么还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投资100亿元修建铁路?

(4)线路①经过的城市A是________,经过的大盆地是________,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是。

二、总结: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

是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自然景观的形成及人类活动受其影响较大。如下图所示。

第二部分自主学习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读图完成1-2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A.大西洋B.北冰洋

C.太平洋D.印度洋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

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

A.Ⅰ>Ⅱ>ⅢBⅠ<Ⅱ<Ⅲ

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

下图是“长江(—吴淞口)、黄河(—入海口)河段的

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读图,完成3-4题。

3、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 )

A.长度约300km

B.秋末春初有凌汛现象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

D.流经的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誉为“塞外江南”

4、宜昌以西、以东河段( )

A.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

B.宜昌以东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

C.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20%,水能资源丰富

D.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下图,回答5-7题。

5、图中,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

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土壤

C.水源D.经济发展水平

6、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河谷地区是

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

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

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7、关于两图的农牧业地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为绿洲种植业,山区畜牧业B.B地是河谷种植业,草原畜牧业

C.两地都是灌溉种植业,绿洲畜牧业D.A地是河谷种植业,高原畜牧业

(2011江苏)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9、我图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0-13题。

10、图中P点附近的宗教圣地属于()

A.佛教B.印度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11、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中缺水问题B.占用耕地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D.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12、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13、图中箭头所示区域自然带分布主要表现为()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

“涩宁兰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该工程的涩北位于()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格尔盆地

15、工程完工后,可以()

A.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B.向沿线城市输送电力

C.实现部分城市能源替换和减轻大气污

D.向涩北输送能源,促进西部开发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

成16-18题。

图1

16、我国下列地区中,资

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

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

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17、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18、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19、(2010年江苏地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20、青藏高原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 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1)下图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

图回答问题。

a为山脉,b为山脉;

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对铁路修

建的影响是。

(2)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

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判断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

气候资料的是图,因

为。

2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重要的矿

产地是:煤、

石油、

铅锌;

钾盐。

(2)柴达木盆地东部

和南部的一些灌溉农

业区著名的高产作物

是。

就热量状况而言,

柴达木盆地属

于区。

柴达木盆地著名的天然

气输送工程为:。

柴达林盆地示意

(3)柴达木盆地气候为什么十分干燥?

(4)柴达木盆地气温低、日变化大,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5)从气候条件分析,盆地湖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2、读“三江并流”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和长江,其中图中表示

长江的序号是;注入印度洋的是。(4分)

(2)该区域内山河并列,峡谷深邃,其形成的原因:

是。(2分)

(3)该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是:

。(2分)

(4)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风民俗独特,这种文化的多样性的

原因。(2分)

(5)根据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来分析:

①你认为经济发展应以什么产业为

主?。(2分)

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2分)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

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图6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24、(2015课标全国Ⅰ,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a

b

图8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分)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一、(一)地广人稀(二)1、藏族2、喇嘛布达拉宫

(三)1、(1)横断喜马拉雅昆仑阿尔金祁连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区

(2)28°40°中低73°104°

(3)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西南

2、

【测一测】(1)祁连巴颜喀拉唐古拉

(2)长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澜沧江长江(金沙江)黄河;

(3)格尔木(4)填图参考图文详解P199

(1)地形特征:高原山地;青藏高原雪山冰川高稀薄削弱保温弱强;强鲜艳;大优质高产;稀薄低氧高原高原反应预防药物如红景天、太阳镜、太阳帽、防晒霜、护肤霜、润唇膏、长袖上衣、毛衣、羽绒服;

●亚欧印度洋(南亚次大陆)怒江澜沧江长江;高深大水能(水能资源);

明显丰富多样山区立体;大大地震破碎地质水土;

●柴达木钾盐天然气;

(2)地质特点:喜马拉雅地中海—喜马拉雅亚欧印度洋地震;地热能羊八井;地震活动破碎泥石流滑坡

3、

(1)中低高冷(寒)凉大较少日照时间(昼长)日光城大优质高产

(2)7、8 东南西北

(3)A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②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4)①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处喜马拉雅山北坡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②北侧地形区界线处位于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降水较少。

4、

(1)中华水塔、亚洲水塔;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2)青海湖

(3)(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风(西南季风);水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5、高山草甸;寒漠土;山地草甸土;垂直地带;地势高(海拔高)

6、水平分异:(表现)——湿润;干旱;森林;(原因)——东南西北高原高山峡谷水汽(夏季风);

垂直分异:(表现)——复杂(繁)简单(简);(原因)——水热大水热小;7、

(1)丰富;日光城;①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大气削弱作用弱;②海拔高,日照时间比同纬度长;③降水较少,晴天多;

(2)亚欧板块与印度洋(3)雅鲁藏布江(4)柴达木;西气东输

(四)

1、(1)高寒、缺氧、低气压(2)青稞

(3)湟水黄河雅鲁藏布江原因:小;低;高;充足;河流;便利;平坦。

(4)有利条件:①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晴天多,光照强烈,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利于积累营养物质,农作物优质高产;③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充足,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④高原地区有大面积的高寒草地,利于发展畜牧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候寒冷,除了河谷地带,广大的高原面上只能发展高寒畜牧业。

2、

(1)畜牧业;公路运输兰青青藏制约;柴达木盆地聚宝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和青海黄河羊八井

(2)畜产品采矿业;(毛纺)、(皮革、毛毯)、(毛纺)

3、(1)公路运输(2)兰青青藏(4)交通;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地形较平坦地震(5)社会经济发展经济文化

【学以致用】:

(1)①方案最佳,四种方案相比,青藏方案线路较短,投资较少;地势较平坦,且一期工程西宁——格尔木段已经建成,工期较短。;

(2)④方案最差,线路较长,地形起伏大,要经过陡峭的横断山区和许多大江大河,沿线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难度大,铁路建成后养护困难。

(3)与航空和公路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对沿线经济的带动作用大,修建铁路有利于青藏高原的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应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西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4)格尔木;柴达木盆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二、高寒

第二部分练习答案

1、D

2、C

3、B

4、D

5、C

6、A

7、D

8、A

9、B 10、A 11、C 12、B

13、C 14、B 15、C

16-18【答案】1、A2、C3、D

【解析】16、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虚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其它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所以A对。

17、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所以选C。

18、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6.5°,影子不为0,影长与塔高比重P不等于0,A错;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0,P=0,B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3°,影长大于塔高,P>1,D对。

19、

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2)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青藏高原气温低,不利于农业发展,而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区地势低,气温较高,水分条件好,适宜发展河谷农业。高原北部分布着高寒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若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原退化,引起生态破坏。第(2)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适宜开发太阳能。东南部由于降水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第(3)题,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20、

(1)昆仑、唐古拉山。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工程量大(土石方、桥梁隧道等量

大),造价高

(2)B (两地共处青藏高原,但与格尔木相比)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格尔木深处内陆盆地),

因此拉萨比格尔木(夏)季降水量多(2分),气温年较差较小(年内气温变化和缓)

21、

(1)鱼卡冷湖锡铁山察尔汗盐湖(2)青稞小麦;高原气候区;涩宁兰工程(3)

深居内陆,地势高峻,夏季风难以进入,降水稀少;(4)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

农业区多布局在河谷地带,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5)气候干旱,降水稀

少,风较大,有利于原材料形成。

22、(1) 澜沧江怒江③①

(2)高大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扭曲变形造成,峡谷是由于河水强裂下切形成的。

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该地区纬度较低,山高谷深,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动植物种类复杂多样。

(4)山高谷深,交通闭塞,长时间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太少,所以形成独特的民风、民俗。

(5)①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开发旅游业②改变交通运输条件,使游人方便出入。

23、【答案】

(1)①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②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

泥沙裸露;③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①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②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

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①(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②侵蚀路基(和路肩);③损害机车车辆和

同新、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别的磨损;④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①(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解析】

(1)—(2)春季多风沙参考沙尘暴,即风源和沙源。。

(3)从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风沙多,且风沙大,可能会掩埋铁路,影响铁路运行;另,该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可能会对铁路基础设施等造成危害。(该题答案语言不太好组织,应该是失分较多的一题)

(4)为了应对风沙危害,就需要提高植被覆盖率、修草方格沙障(宁夏沙坡头最典型)

24、答案:

(1) ①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②(东北高纬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1 ℃,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 ℃~1 ℃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2) 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 ℃,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结冰,影响路基稳定性。

(3)冬季。

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

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解析:第(1)题,考查冻土的成因。结合材料中多年冻土的介绍,可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回答。第(2)题,考查冻土对路基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 ℃且高于五道梁,导致其路基更不稳定。第(3)题,根据材料“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热棒工作”,而地上温度低于地下温度的季节为冬季;热棒的作用是为了解决多年冻土活动层对路基的危害,故应将热棒倾斜插入到铁轨的正下方来保护路基。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中国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中国地理之青藏地区 一、考纲透析 1.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在图上画出经纬线,确定其位置)。 2.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农牧业生产特点。描述该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影响种植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4.能源和矿产资源。了解青藏地区能源的开发及矿产资源的分布。分析该地区太阳能和地热丰富的原因。 5.分析青藏铁路选线考虑的主要因素。青藏铁路修建的区位及意义。 6.主要城市。分析青藏地区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 7.了解青藏地区要的环境问题及措施。 二、体验高考 (2012 安徽卷)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 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1-2 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 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3~5题。 3.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4.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5.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三、自建基础 1.填注 (1)重要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巴颜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定稿 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是青藏高原铁路两旁的热棒(一种特制的铁棒),形似“林带”,这些热棒的作用是( ) A.避雷电 B.阻止野生动物闯入铁路 C.防翻车 D.冷却路基,防止冻土融化 2.图乙为黄土高原某地的3D电脑图像,虽沟壑纵横,但植被的种类垂直差异很小,主要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小 B.纬度较高 C.降水量偏小 D.海拔较低 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青稞(大麦)区域分布,X、Y、Z三类区域熟制不同。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Y 弯曲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3 A.光照B.热量C.地形D.降水 4.藏北大部分地区没有种植青稞的原因是( ) A.青壮年劳动力缺乏 B.种植其他产量更高的农作物 C.水热条件不足 D.自然保护区不允许发展农 图2示意“1981-2010年西藏平均霜冻日数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单位:天)”。读图回答5-6题。

5.与西藏霜冻日数空间分布相关程度最大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6.西藏霜冻日数变化趋势的影响是() A.雪线下降B.积温增加C.冻害加重D.牧业衰落 图3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图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M地风向和N地风速变化正确的是 A.冬季,M地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 B.冬季,N地风速变大 C.夏季,M地盛行东北风变为东南风 D.夏季,N地风速变小 8. 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 A.我国冬季风变强,夏季风变弱且范围小 B.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 C.南亚夏季风变强,但却制约其影响范围 D.板块运动活跃,地震、火山灾害增多 9.(2017浙江省十校联盟3月适应性考试)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D A.蒸发强烈 B.降水充足 C.土壤肥沃 D.冰川广布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下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时关闭,低于0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 ℃~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 ℃的时期)约6.5个月。据此完成10~11题。 10.通风管挡板( ) 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D.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11.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 A.负温期短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大D.太阳辐射弱 12.(2017·山东德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

中国地理 青藏地区 习题

中国地理青藏地区习题 读新疆某山地沿某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平均降水量资料。回答1~3题。 1.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 A.a B.b C.c D.d 2.当地牧民把牛羊赶到H处草场放牧时,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天山多沙尘天气B.该山地降水大于北坡 C.吐鲁番的葡萄熟了D.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 3.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 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读图回答4~5题。4.图中甲处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5.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11~13题。 6.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7.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8.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①③④D.②④⑤

高中地理刷题首秧区域地理第5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五节青藏地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刷题首秧区域地理第5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五节青藏地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五节青藏地区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4分) 【夯基础】 下图是30°N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回答1~2题。 1.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 A.沙漠和戈壁中缺水问题 B.占用耕地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 D.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冻土和缺氧是修建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2.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答案 B 解析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2017·惠州模拟]读区域图,回答3~4题。 3.西藏自治区( )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答案 C 解析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西藏自治区河湖较多;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河流沿岸;根据河流流向可看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答案 A 解析高原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可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热量条件。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据图回答5~6题。 5.黄河、长江、澜沧江指的是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 A 解析三江源指的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区,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③分别为黄河、长江和澜沧江,④为怒江,⑤为雅鲁藏布江,所以A项正确。 6.除了三江源地区,青藏高原也是雅鲁藏布江、怒江、印度河等河流的发源地,这反映了青藏高原( ) A.气候高寒 B.地广人稀 C.海拔高,冰川广布 D.湖泊众多 答案 C 解析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冰川广布,淡水较为充足,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所以C项正确。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与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 主要聚居区 2、宗教: 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就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与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 —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与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就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就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 大。 2、地形、地质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导学案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1、位置和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 国的______部,包括_______自治 区、_____ 省和_____省的西 部。 2.填出图中的长江,黄河,雅鲁藏 布江,青海湖。 3.填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 4.标注西宁和拉萨 5.标注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谷 地,湟水谷地。 6.读地图册 P161,说出1月和7月青藏高原的气温与同纬度相比有何特点。 7.读地图册P162,说出青藏地区 降水量的分布有何特点。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去青藏地区旅行必备: 1.携带物品必须轻便,实用 2.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 3.带上羽绒服或者厚衣服 试分析这样做的地理背景。第三部分:合作探究第一组:(当地居民组) 1.说说青藏铁路起止点和经过地理事物。 2.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难题有哪些?(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 征来说) 3.青藏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当地导游, (结合地理知识)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青藏线进过地区的特点。格尔木(柴达木盆地 )五道梁沱沱河(三江源)可可西里 羊八井纳木错拉萨第三组:(游客组)1. 到了青藏高原发现这里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不高,为什么?2. 当地居民在河谷地区种植青稞,小麦,而且籽粒饱满,单产很高,为什么?3.为什么西藏东南部一些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盛,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第三组:(专家组) 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随着人口的无节制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度。特别是草地大规模的退化与沙化,不仅使该地区草地生产力和对土地的保护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 1.三江源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2.根据材料分析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为实现三江源及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第四部分:当堂训练 30°N 40°N 80°E 100°E 1.位置、范围 相对位置90°E A B C

高二复习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导学案

高二复习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导学案 ——“问题导学,探究发现” 【教材分析】: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学情分析】:文科班女生多,学习习惯死记硬背,时间长会产生厌倦,效率低。高考要求重点分析归纳地理成因。通过因果关系逻辑推理法、纲要归纳法、问题导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综合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语言的概括、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气候、水文、人口、农业和牧业的影响。 能力目标:分析青藏区域高寒环境对气候、人口分布、农业和牧业的影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综合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语言的概括、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以“人地关系”作为教学的线索,让学生在了解、认识和评价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的协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习重点】 1、青藏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 2、青藏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学习难点】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法指导】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以局部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的治理和工农业特色。可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通过因果关系逻辑推理方法,纲要归纳出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能理解记忆;通过问题导学、案例分析与及讲练结合等方法进行知识迁移、应用。 一、自主学习:读青藏地区图,看谁能在3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下面要求的内容。 1、地理位置: 相对位置:位于我国西南,位于以西、以北、 、和以南。 经纬度定位:标出图中的经纬度。 2、范围:包括自治区、省省西部 3、读青藏地区图,按要求回答 山脉:①②③ ④⑤⑥ ⑦⑧ 河流、湖泊:A B C D E F 谷地:甲乙盆地:丙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

青藏地区 1.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2.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区。 3.气候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4.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5.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6.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主导因素:地势高 7.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8.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补充]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 青藏区(藏、青) 1、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 2、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3、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4、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5、“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中国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下图为青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能、地热、水能资源丰富B.河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C.高原边缘地区植被垂直分异明显D.藏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 1.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灌溉农业、河流B.河谷农业、热量 C.绿洲农业、水源D.河谷农业、地形 1.林芝地区纺织工业发达的优势条件是 A.畜牧业较发达B.长绒棉生产基地 C.地热资源丰富D.水力资源较丰富 【答案】1.B 2.B 3.A 读“青海湖流域局部水系图(甲)”和“青海省某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乙)”,回答4—6题。

4.近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 原因是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B.入湖河流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C.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5.每年5、6月份,青海湖的“鸟岛”成为大批候鸟重要栖息地的气候条件是A.气候温和,适宜鸟类越冬B.湿地环境,水源、食物充裕 C.位置偏僻,天敌少D.气候温和,适合鸟类繁衍生息 6.有关图乙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持续增加是导致草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B.荒漠草原区耕地面积最小 C.草甸草原区可持续发展方向是提高草场载畜量 D.人均草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4.B 5.D 6.B 青海省地形差异显著,东北部由阿尔金山、祁连山数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西北部为柴达木盆地,南部是以昆仑山为主体并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的青藏高原。每年降雪初始日至降雪终止日为雪季。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初始日期越迟;降雪终止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终止日期越早。下图示意1962~2012年

2019年高考地理区域地理31青藏地区 三江源地区专项练习含答案

第三部分第三十一讲青藏地区——三江源地区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8·昆明期末)日喀则位于拉萨以西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这里的农民被称为“离天最近的耕作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等。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与b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 A.a处与b处经度相同 B.a处与b处海拔相同 C.a处位于阴坡,b处位于阳坡 D.a处位于冬季风迎风坡,b处位于背风坡 解析:图中a与b纬度不同,但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a处位于阴坡,b处位于阳坡,C 对;经度不是影响积温的主要因素,A错;a处于高山区,与b处海拔不相同,B错;a处、b处不受季风影响,D错。 答案:C 2.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 A.日喀则地区的年积温值较小 B.日喀则地区的降水少、晴天多 C.日喀则地区光照强度大 D.日喀则地区年日照时数较长 解析: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喀则地区的海拔高,年积温值较小,A对;成熟期晚与降水、光照、日照时数关系不大,B、C、D错。 答案:A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3~4题。 3.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主要原因的是()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解析: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少,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答案:A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④⑤⑥B.①③⑤ C.①②③D.②④⑥ 解析:三江源地区的湿地,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三江源地区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弱。 答案:D 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 C.夏季风D.人类活动 解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有与山脉走向相吻合的趋势特点,因而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为地形。 答案:A 6.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D.“古城气候总无常”——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影响,天气多变 解析:“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了随高度的变化气温也在变化,即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日须携四季装”反映了该区域昼夜温差大,该地位于青藏地区,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日愁暴雨夜愁霜”是指白天降雨,夜晚结霜;青藏地区温差大,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结霜。图示区域主要位于非季风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小。 答案:D 读“青海省及相关景观图(如下图)”,回答7~9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青藏地区》专项检测(含答案)

《青藏地区》检测题 一、单选题。 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从根本上遏制三江源地区生态功能退化趋势,决定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回答下列各题1.在格尔木附近,人们所见到的湖泊类型最可能是() A. A B. B C. C D. D 2.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B. 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C.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 深居陆,远离海洋 3.读我国局部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河注入太平洋 B. ②湖为冰川侵蚀而成 C. ③河下游两岸是世界重要茶叶产区 D. ④山脉位于亚欧板块 下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 A. 塔里木河 B. 雅鲁藏布江 C. 长江 D. 淮河 5.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 A. 冰川融水 B. 雨水 C. 地下水 D. 土壤水

6.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 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 B. 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 C. 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 D. 饲养猪、鸡、鸭为的畜牧业 下图示意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7.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8.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 沙漠和戈壁广布问题 B. 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C. 冻土和缺氧问题 D. 占用耕地问题 9.该地形区粮食作物品质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B.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 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D.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读“我国锋面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关于图中A地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冈底斯山以北,属于非季风气候区 B. 可以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C. 深居陆,水汽难以到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冬夏季风受山脉阻挡难以到达,属于高山高原气候 11.CDE表示锋面雨带推移的多年平均位置,下列说确的是 A. 当雨带位于E位置时,东北平原地区出现春旱现象 B. 当雨带位于C位置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期 C. 当雨带位于D位置时,盆地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D. 我国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多属准静止锋降雨 日照时数是指每天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时间。读“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单位:小时),回答下面小题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北方地区复习题 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为主。作物熟制分别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是,东北平原。 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大豆、高粱;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___(油料作物)、____(糖料作物),黄土高原则以出产___为主;住窑洞。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为土分布区;东北平原以肥沃的土著称,东北的岭 与山是我国的森林宝库。 我国北方地区是___、____、犁、桃、杏、柿等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还有著名的东北三宝,,。 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油田有黑龙江的,辽宁的油田,山东的,河南的油田等。 北方地区的煤矿极为丰富大型煤矿有山西省的,,和。陕西

的。河北省的和,黑龙江的、等。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是。 北方地区的,,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和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基地 比较分析北方地区的两大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 京津唐(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① ② ③①②③④ 制约因素资源严重不足。资源严重不足、资源短缺 工业产品、消耗大。 发展方向工业产品向“、、”方向发 展,提高竞争力。进行调整,培养科技人才, 提高管理水平。 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区位条件: 。 △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流失和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 碱化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等。 ●原因: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 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退化。 (2)沼泽的生态功能和保护: 东北沼泽的主要分布区:平原,该平原是 由、、冲积而成。 ●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 。 ●沼泽作为湿地资源的生态环境效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