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

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
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

xx车辆段整备所高压旋喷桩基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中铁xx项目经理部

2012年5 月14 日

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整备所工程东西长为450米,南北A-B轴线长为15米,B-C轴线长为21米,本工程高压线直接影响区域有484个高压旋喷桩,主要分布在1-28/A-C轴范围内。

二、高压旋喷桩设计要求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施工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桩径为600㎜,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水泥,水泥比1.0。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25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180kPa,桩端进入③层细砂不小于800㎜,且有效长度应大于10米,设计桩顶以上应留出足够的保护桩长,保护桩长不应小于700㎜。桩头剔凿应保证桩长,且不得损坏桩体。褥垫层为7:3级配碎石,夯实度为0.9,褥垫层厚为300㎜,扩出独立基础外边缘不小于400㎜。

三、地质情况

⑴本次勘察在最大控制深度12.00m的范围内,场地土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Q4al)冲积形成的地层及第四系中更新统Q21形成的湖相沉积地层组成,土质成分主要为细砂,颜色黄褐色-灰白色为主,从整

体看,土层水平分布较为均匀。根据场地土成类型及岩性特征不同,将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三大层,现将土层岩性特征和埋藏分布特征、相应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黄褐色,稍湿,松散,以细砂为主,局部含玄武岩漂石,粒径较大,底板埋深2.20—5.40米。

②细砂:黄褐色,稍湿-饱和,中密,主要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分选性较好,磨圆度中等,该层分布连续。顶板埋深2.20—5.40米,底板埋深3.10-9.10米,层厚0.60-5.20米。

③细砂:灰白色,稍湿—饱和,中密,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分选性较好,磨圆度中等,该层分布连续。顶板埋深3.10—9.10米,该钻探深度内该层未揭穿。

⑵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区勘察期间地下水埋深6.10-6.70米,地下水类型为空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③细砂层中。

四、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⑴熟看图纸,熟悉掌握《建筑地基处理》(JGJ79-2002)技术规范,熟悉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探报告,给现场的技术员及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图纸、规范技术交底,对桩基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⑵测设轴线定位桩和高程控制点,测放出桩位,并报监理单位复核。

⑶做好施工试验准备工作。

4.2 作业条件

⑴施工现场做到水、电接通,道路畅通,保证高压旋喷桩电量供应。

⑵土方施工开挖至保护桩长以上-3.200m位置,平整场地后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

4.3施工机具

4.4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计划桩基施工人员10人,采取5人一组的两班制。

五、施工参数

液喷嘴直径2.8mm(一个),喷压力26Mpa,注浆管直径42mm,钻头旋转速度25r/min,钻头提升速度26cm/min,浆液流量57L/min

六、施工方法

6.1施工流程

6.2 操作方法

⑴复核坐标控制点、标高点

进场后,由项目总工组织,专业测量人员及技术人员及对坐标控制点、标高点进行复合,然后就桩位点对专业桩基队伍进行交接。

⑵施放桩位点

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根据整备所坐标控制点,施放工程桩位控制线,并根据桩位控制线,逐一施放桩位点,并木桩插作标记。桩位点施放完毕后,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检,经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打桩施工。(3)机具组装、就位

人力缓慢移动至施工部位,由专人指挥,用水平尺和定位测锤校准桩机,使桩机水平,导向架和钻杆应与地面垂直,倾斜率小于 1.0%。对不符合垂直度达到要求。桩位对中误差不大于5cm。

(4)启动钻机边旋转边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

采用单重管旋喷法施工。该方法插管与钻孔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即钻孔完成时插管作业同时完成。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沙堵塞喷嘴,高压水喷嘴边喷水、边插管,水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至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

(5)浆液配置

高压旋喷桩的浆液,采用抗腐蚀的矿渣水泥,水泥浆液配置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为水灰比1.0,水泥浆比重为1.52。搅拌灰浆时,先加水,然后加水泥,每次灰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水泥浆应在使用前一个小时制备,浆液在灰浆拌和机中不断搅拌,直到喷浆前。喷浆时,水泥浆从灰浆拌和机倒入集料斗时,过滤筛,把水泥硬块剔出。水泥浆通过胶管送到旋转震动钻机的喷管内,最后射出。

(6)喷射注浆

在插入旋喷管前先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设备的压力和排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各部位密封圈必须良好,各通道和喷嘴内不得有杂物,并做高压水射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喷射浆液。旋喷作业系统的各项工艺参数都必须按照预先设定的要求加以控制,并随时做好关于旋喷时间、用浆量,冒浆情况、压力变化等的记录。

喷射时,先应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喷浆旋转30m,水泥浆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再边喷浆边反向匀速旋转提升注浆管,提升速度为260mm/min,直至距桩顶2米时,放慢搅拌速度和提升速度。保证桩顶密实均匀。中间发生故障时,应停止提升和旋喷,以防桩体中断,同时立即检查排除故障,重新开始喷射注浆的孔段与前段搭接不小于1m,防止固体体脱节。

(7)二次注浆:为了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和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在原孔位采用冒浆回灌或第二次注浆等措施。

(8)钻杆冲洗:喷射施工完成后,应把注浆管等机具设备拆除并采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凝固堵塞。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通常把浆液换成清水在地面上喷射,以便把泥浆泵、注浆管和软管内的浆液全部排除。重复以上操作,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9)成桩

成桩后应对桩头进行妥善保护,不得有机械和车辆在其上行走或堆放重物。注意保护好桩头,24小时内不扰动。

(10)泥浆处理:及时将泥浆运出或者短期内堆放后进行土方运出,

不允许在桩间土凝结成一定强度后再清理。

(11)清土及剔桩头

待旋喷桩体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大锤及钎子等工具从桩四周将桩头凿除,严防直接用大锤击打桩头,同时将桩头混凝土凿平至设计标高。具体方法如下:

①找出高于设计桩顶标高5~10cm的位置,在该水平面上按同一角度对称放置2个钢钎,用大锤同时击打,将桩头击断。严禁用钢钎向斜方向击打或用一个钢钎单方向击打桩身或虽双击但不同时,以致桩头承受一定的弯矩,造成桩身断裂。

②桩头截断后,用钢钎、手锤将桩顶从四周向中间修平至桩顶设计标高,桩顶标高允许偏差0~+20mm。

③如果基槽开挖和剔除桩头时造成桩体断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下,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假如断裂面距桩顶较近,可接桩至桩顶设计标高,将桩头进行剔平刷毛,然后用水进行冲洗干净,再用大于桩基混凝土标号进行浇筑,浇筑要按施工要求进行振捣密实。

(12)桩间土土方清运

旋喷桩施工一部分后,进行土方清运,土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底标高以上5cm人工清除,开挖土方运到甲方现场指定地点。采用机械和人工联合清运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①不可对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体造成损害。

②不可扰动桩间土。

③挖掘机工作时,必须严格控制标高,防止挖断工程桩和扰动打桩工

作面以下的保护土层。

④运土车辆禁止进入处理范围内,挖掘机进入工作面时必须在打桩工作面上垫上弃土,所垫厚度到桩顶不得小于1m。

⑤清除保护土层时不得扰动基底土,防止形成橡皮土。

⑥施工时严格控制标高,不得超挖,不允许进行自行回填。

七、质量标准及保证

7.1 质量标准

①垂直度<1.5%

②孔径偏差不超过≥±5Omm;

③桩径偏差不得小于设计桩径。

④桩位偏差≤0.4D(D为桩径)

7.2 质量保证

⑴进行的标号为32.5水泥要按200吨为一批次进行复试,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⑵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质量检验宜在高压喷射注浆结束28d后进行,需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分别不小于180kpa和250kpa。载荷试验单体工程不应小于3点,单桩承载力检验点的数量为施工孔数的1%,并不应少于3点。

⑶检验施工记录、混凝土坍落度、桩数、桩位偏差、褥垫层厚度、夯填密度和桩体试块抗压强度。

八、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8.1 机械施工安全

(1)机械施工制定管理措施;

(2)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机械设备传动外露部分有防护装置;

(4)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箱齐全有效;一、二级配电箱要进行上锁,并且要配上带所的防护箱;三级配电箱要进行上锁;一、二、三级配电箱要有专业电工进行管理。

(5)机械施工时,非操作人员不得靠近。

8.2 临时用电安全

(1)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定期对现场用电线路及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并作好记录。

(2)施工生活用电须由有上岗证的电工进行操作,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3)施工生活区架设线路及照明设备应符合有关规定,不许乱拉乱扯。

(4)配电箱、开关箱位置合理,内部设施符合要求,箱体整洁、牢固、加锁。

(5)电力施工机具做到可靠接零接地。

(6)配电箱、开关箱设三级级漏电保护,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

8.3 安全防护措施

(1) 基坑四周要用不低于 1.2米的安全防护及警示带、安全警告牌等,让非施工人员不得靠近基坑。

(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3)夜间施工现场做到有足够的照明度,遇到五级以上大风不施工。

8.4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场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衣着整齐。

(2)施工器具应摆放整齐。

(3) 对钻孔取出的弃土应及时用铲车清理出施工区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