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国际分工

中美之间的国际分工

中美之间的国际分工

从近年来中美贸易的主要商品结构来看,双边贸易不平衡基本上属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合理的国际分工,并由中国发挥两个比较优势(产业之间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内部的比较优势)所导致的结果。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2年中国对美出口排在前5项的商品分别是杂项制品(18.44%)、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1.7%)、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10.74%)。单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国近年来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经贸格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信类产品的出口份额在上升。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流仍然是加工贸易方式,具体说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65%,因此中国对美出口实质上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而根据美中商务中心的统计,1997~2001年美国对华出口的20种主要产品中,出口额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飞机、通信设备、显像管。美对华产品出口明显属于高技术设计与营销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

中美两国贸易产品的各自优势,充分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美两国之间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上的竞争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关系。但是由于美国一直对华实行严厉的高技术出口管制,使美国对华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双方产品的优势互补也难以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

答案--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答案--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机器大生产 2.英国 3.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绝对成本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 19世纪末20世纪初 6.国际商品拍卖中心博览会展览会 7.信贷 8.出口国出口国进口国进口国 9.卖方买方 10.国家垄断管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A 2. A 3. C 4. C 5. B 6. 7. A 8. B 9. B 10 .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错 2. 对 3. 错 4. 错 5. 对 6. 错 7. 错 8. 错 9. 对 10.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际分工——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世界上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内广泛扩展的结果。 2.世界市场——世界市场(World Market)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领域或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间市场和各国国内市场的总和。 3.商品交易所——商品交易所是指在特定的场所,按照规定的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它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4.“自由市场”价格——自由市场价格又称竞争性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5.“封闭市场”价格——“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4)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6)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2.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一是进入世界市场的国家增多。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已冲破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局限,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开拓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 (2)世界市场动荡不断。世界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以及国际性冲突的时有发生,经常引起世界市场的动荡。 (3)世界市场日趋复杂。战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世界市场由卖方市场演变成买方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 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 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 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 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 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 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 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 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 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 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 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 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 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 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 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 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 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练习--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练习--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__________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__________为中心而形成的。 3.国际分工是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结果,__________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亚当〃斯密在其代表著《___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________学说。 5.世界市场萌芽于__________时期,形成于__________ 。 6.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主要商品交易所、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7.补偿贸易是一种与__________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形式。 8.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渠道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__________的销售渠道;第二部分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销售渠道;第三部分是__________的销售渠道。9.垄断价格在世界市场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垄断价格;另一种是__________垄断价格。 10.在世界市场上,由于各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对价格进行干预,所以出现了__________价格和__________价格。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国际分工发展的基础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规模 C劳动规模 D国际生产关系 2.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罗伯特逊 3.A国生产手表需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B国生产手表需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A国生产和出口手表,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B.B国进口手表,进口自行车 C.A国生产出口手表,B国生产出口自行车 D.A国生产出口自行车,B国生产出口手表 4.几个发展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种分工是()的国际分工。 A垂直型 B交叉型 C水平型 D混合型 5.以进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为主的市场() A拍卖中心 B商品交易所 C国际博览会 D国际贸易中心 7.邮购贸易常用的市场渠道是() A.出口企业→国外顾客 B.出口企业→出口商→进口商→国外顾客 C.出口企业→出口商→中间商→进口商→批发商→国外顾客 D.出口商→进口商→国外顾客 8.通过拍卖成交的产品主要为哪一组() A.谷物、棉花、食糖、油料 B.毛皮、原毛、茶叶、烟草 C.黄麻、橡胶、木材、牲畜 D.可可、咖啡、茶叶、有色金属 9.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 A.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C.世界垄断价格 D.国际商品协定价格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

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 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 【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 【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

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

第三章国际分工练习题

商务师考试------国际分工试题 单选: 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生产力 C.资本流动 D.上层建筑 2.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工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分工 B.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间的分工 C.农业国与农业国间的分工 D.纺织国与纺织国间的分工 3.大卫·李嘉图的代表著作是: A.《国富论》 B.《国际贸易》 C.《域际和国际贸易》 D.《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4.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是: A.各国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B.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C.各国间商品价格不同 D.各国间要素价格不同 5.中国生产手表需8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12个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多选 1.国际分工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只有间接影响 B.19世纪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宗主国和殖民地等落后国家之间的分工 C.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 D.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利益是各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因素 E.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上 2.西方国际分工代表性论点包括: A.罗伯特逊的“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D.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说” E.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 名词解释: 1.水平型国际分工:

2.垂直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4.对外贸易依存度: 判断题: 1.赫-俄的要素禀赋说,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2.战后,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简答题: 1.述赫-俄的要素禀赋说和古典学派的比较成本说的区别? 答题提示:(1)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则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劳动价值理论。 (2)李嘉图认为国内价值理论不能适用于国际贸易,俄林则把国内价值理论扩大到区际贸易或国际贸易上。 (3)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生产各种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是固定不变的。俄林则在他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因而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2.赫-俄的要素禀赋说的三个重要结论是什么? 答题提示:(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地位。 (2)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万个产要素收益的国际差别。 3.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题提示:李嘉图的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商品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班级:经济一班 姓名:李秋熠 学号:201221080110 指导老师:周建仁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摘要: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华跨国公司一方面给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途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也加剧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中国 一、跨国公司及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跨国公司是在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基础上,伴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本输出等逐步产生和发展的。按照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跨国公司可定义为:企业或公司自觉地参与国际经济和国际市场,利用本国或国外资金、技术、管理,在国外设立两个以上的子公司,进行跨国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且国外子公司经营额占公司总营业额25%以上的企业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与演进,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促使一国内的生产体系向国际扩张,生产要素在国

际间的流动使各国逐渐建立起分工合作体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与广化。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构建公司网络体系,将国际分工内部化为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分工,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国际分工的深化。同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张又把世界各国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广化。 二、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总额占GDP的比率大幅上升。中国产业外向化发展特征日益显著,并且凭借劳动力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低端加工与组装性生 产环节的重要基地。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占全球贸易份额增至11.1%,比2011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举世共睹。无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还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

国际分工理论

一、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 1. 国际贸易、世界贸易、全球贸易、对外贸易、海外贸易 2.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3.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4. 对外贸易值与贸易量 5. 贸易差额、净出口与净进口 6.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复出口与复进口 7.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8. 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与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9. 外贸依存度 10. 贸易条件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成本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 分工理论:在对其国际分工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结论 ①亚当·斯密主张分工,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②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因此,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要便宜(生成成本绝对地低),那么就应该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便宜)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③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总之,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好处,这就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所以发生的原因。 局限性:但是,用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原因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他没有能够解释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即生产成本绝对地高于别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还能不能发生?如果进行国际贸易是否能增加生产总量,对双方是否有利?

国贸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 B.保护贸易 C.国家干预 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 2、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的差异。 A.比较成本 B.绝对成本 C.要素禀赋 D.要素组合比例 3、在相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的差异。 A.产品比较优势 B.产品垄断优势 C.产品密集程度 D.产品保护程度 4、提出比较优势论的是经济学家() A.亚当.xx B.大卫.xx C.xx和xx D.xx和金xxxx

5、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 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 6、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A.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C.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 7、根据H—O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A.逐渐增大 B.趋向一致 C.保持不变 D.呈不规则变化 8、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 B.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 D.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 9、根据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必须具备() A.产品的比较优势 B.产品的绝对优势 C.垄断优势 D.要素禀赋优势 10、“顺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要求对外直接投资以()为起点。 A.绝对劣势产业 B.比较劣势产业 C.绝对优势产业 D.比较优势产业 11、如果跨国公司将一般市场交易导致的外部经济性变成内部化,那么它就可以获得()。 A.所有权优势 B.内部化优势 C.区位优势 D.垄断优势 12、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但缺乏区位优势时,该公司会采用()方式进行对外扩张。 A.对外投资

中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经1208-1 20121366 兰威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还未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还没有国际分工,只是以自身资源和资本发展着生产,发展缓慢。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加入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从那时便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产。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而后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我国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地位一直较低,所处产品环节增值能力不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大多处于生产与组装的环节。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参加国际分工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摈弃了以往错误的发展战略,重新认识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现状。基于当时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价格廉价,资本较为稀缺的现状,我国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开始参与国际分工。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将国际分工从之前的绝对成本差异推广到比较成本差异,国家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实行“两理想却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贸易原则,这种方法可以使参与国际分工不同环节的国家同时享受到国际分工的带来的好处,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在生产技术上却较为落后,就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等初级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从此之后,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开始逐渐拥有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国际分工中有了自己的地位。 二、我国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现状和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正是通过比较优势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使中国经

济得到飞速发展。利用丰富的劳动资源,稀缺的资本,以及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我国通过大力吸引外资进入,使得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但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体系中,我国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参与国际分工,无法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所以我国依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大多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切入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一定得位置。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的确也是我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最大优势所在。廉价的劳动力吸引成本驱动型的外商到我国投资,还能直接承接外国贸易伙伴的加工环节,在海外转移劳动力环节赚取利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也造就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层次较低的状况。我国的制造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家电、服装、纺织品、鞋帽、箱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是非核心部件的组装,即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我国的经济要想持续性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必然的。但生产出口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贸易模式势必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向高薪技术产业转移,这样对我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有不利的影响。 产品的加工处理在整个产品生产链的处于最低端的环节,消耗的自然资源非常巨大,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深。资源的高消耗和低价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导致我国当前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以高资源消耗,不顾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总额为27511亿元,占GDP的13.9%,这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3.9%是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为代价换取的。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4%,如果扣除资源环境损失,2005年我国资源环境生态损失大于经济增长量。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资撤离中国的速度开始加快。有调查数据表明,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中国的制造成本逐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讲课稿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 一、单选 1.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也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所决定的。 1.商品 B.国别 C.劳动 D.时间 2.形成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因是()。 A.援助 B.垄断 C.经济增长 D.各国生产率不同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不等价交换,当时,()占统治地位。 A.商业资本 B.产业资本 C.垄断资本 D.生产资本 4.最早从理论上阐述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的是经济学家 ()。 A.李嘉图 B.俄林 C.穆勒 D.马歇尔 5.()已成为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指标,也是反映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 A.国际价值 B.国际价格 C.产品的差别 D.贸易条件 6.()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购买能力。 A.收入贸易条件 B.自由市场价格 C.垄断价格 D.商品贸易条件

7. 帝国主义时期的不等价交换,()占统治地位。 A.商业资本 B.产业资本 C.垄断资本 D.生产资本 8.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不等价交换,()占统治地位。 A.商业资本 B.产业资本 C.垄断资本 D.生产资本 9.穆勒在《》一书中,分析了两国贸易中两种商品的实际交换比率是由什么因素确定的。 A.国富论 B.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C.政治经济学原理 D.论贸易和转变 10.()价格基本上能客观地反映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求状况,并且能得到各国普遍承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价格。 A.垄断价格 B.转移价格 C.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D.管理价格 二、判断 1.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 场的建立和发展。 2.形成商品国际价值的国际必要劳动时间,是指世界各国生产同 一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 3.比较成本论说明贸易利益是如何在双方间进行分配的。 4.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背离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5.贸易条件改善,贸易利益随之而增大;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 益随之而缩小。

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在国际分工下前行

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在国际分工下前行 Distract: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使世界经济生活不断国际化易方式向多样化方向的展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实现的条件。国际分工体现了全球化生产的趋势,通过国际分工各参与国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要想在国际分工格局下成功,发展中国家要以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培育高级要素,维护消费者权益,完善竞争体系。 Keywords:国际贸易分工发展中国家前进要素 一、引言 一大早上,把你从睡梦中叫醒的可能是美国品牌iphone手机的闹铃声,你穿上印度尼西亚生产的阿迪达斯便鞋,带上瑞士原装手表,你坐上肯塔基州生产的丰田汽车,.你顺便走进当地的星巴克给你的手机电池充电,叫了一杯用哥伦比亚和埃塞俄比亚产的咖啡豆煮出的咖啡.虽然你才度过了一个小时,可你已经虚拟的周游了世界。这些都是际分工带来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将原来一个国家在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国际分工的形式: ⑴直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与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家 之间的分工就属此种形式的分工,前者向后者出口制成品,从后者进口原材料,在这种形式的分工中,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得益多于后者。 ⑵平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其中既有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也有业 部门内部的分工(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分工多是水平型形式的。 ⑶混合型。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少部分新兴工业化国 家参加国际分工多属此种形式。 二战之后的国际分工

如何看待中国参与国际分工

如何看待中国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劳动分工向国际领域的扩展和继续。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各国可以从中获取均等的或不均等的国际生产交换的利益。国际分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发展。同时,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各国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分工格局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主要从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型生产的发达国家,一是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发展中国家。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可以获得大部分的附加值,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只能获得少量的附加值。大部分附加值流入发达国家以后,会形成强大的购买力,进而促使其成为消费中心,并推动国内的经济增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获得的附加值甚少,不利于其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使其国内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因此,中国在国际的分工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而且,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的主体地位使中国所处的地位更加不利。跨国公司从提升全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往往把决定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研发留在母国,而把生产和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东道国。这种技术依赖使得东道国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和生产环节,并且整个国家的经济受跨国公司行为的影响程度逐渐加大,这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分工格局的不平等程度,使得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更加不利。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情况,当前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可采取的策略: 第一,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同时,在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存在着大量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因此,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实际就业水平,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一簇处于较高技术层次的主导产业。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植中国出口产业和产品的动态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地位,增强抵御各种外部风险与冲击的能力。坚持技术创新是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进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三章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 主编:登峰江虹 :高等教育 2012年8月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南北贸易 2、外部 3、产业 4、历史或偶然 5、产品生命周期 6、收入水平 7、林德 8、贸易模式 9、对外贸易乘数 10、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 11、自由贸易政策 12、《综合贸易法》 13、进口替代政策 14、出口替代政策 15、规模经济 16、最优关税 17、知识产权保护 18、大低 19、先发优势 20、产业贸易产业间贸易 2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2、劳动密集型 23、战略性贸易理论 24、竞争效率 25、政府干预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问答题 1、产业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区别?产业贸易是怎么发生的? 答:产业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之间的区别有: (一)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而产业贸易则是以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 (二)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差来确定;如果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差异产品的生产与产业贸易,贸易前相对价格就不能准确预测贸易模式。(三)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 (四)在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条件下,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的一种替代品;而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产业贸易条件下,要素流动带来了作为产业贸易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从这点来说,产业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产业贸易的成因有: (一)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差异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为产业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模效 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起产业贸易。 (二)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并对产业贸易模式具有较强解释力。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场。 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费用,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三)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重叠需求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决定了重叠需求围较大,贸易关系较密切,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 业贸易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出口那些技术先进的新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技术比 较成熟的工业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贸易。(五)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贸易的形成。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极促进了产业贸易的发展。 2、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主要从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外部规模经济产生效率的原因,他认为产业聚集的效率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厂商的集中能促进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