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硬度

滚动轴承硬度
滚动轴承硬度

滚动轴承的硬度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rollingbearing)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作用

支承转动的轴及轴上零件,并保持轴的正常工作位置和旋转精度,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

结构

滚动轴承的结构由部分组成

1.外圈——装在轴承座孔内,一般不转动

2.内圈——装在轴颈上,随轴转动

3.滚动体——滚动轴承的核心元件

4.保持架——将滚动体均匀隔开,避免摩擦

润滑剂也被认为是滚动轴承第五大件,它主要起润滑、冷却、清洗等作用

滚动轴承特征

1.专业化

轴承零件加工中,大量采用轴承专用设备。如钢球加工采用磨球机、研磨机等设备。专业化的特点还体现在轴承零件的生产上,如专业生产钢球的钢球公司、专业生产微型轴承的微型轴承厂等。

2. 先进性

由于轴承生产的大批量规模要求,使得其使用先进的机床、工装和工艺成为可能。如数控机床、三爪浮动卡盘及保护气氛热处理等。

3.自动化

轴承生产的专业化为其生产自动化提供了条件。在生产中大量采用全自动、半自动化专用和非专用机床,且生产自动线逐步推广应用。如热处理自动线及装配自动线等。

基本特点

好处

(1).节能显著。由于滚动轴承自身运动的特点,使其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轴承,可减少消耗在摩擦阻力的功耗,因此节能效果显著。从理论分析及生产实践中,主轴承采用滚动轴承的一般小型球磨机节电达30%~35%,中型球磨机节电达15%~20%,大型球磨机节电可达10%~20%。由于球磨机本身是生产中的耗能大户,这将意味着可节约一笔及其可观的费用。

(2).维修方便,质量可靠。采用滚动轴承可以省去巴氏合金材料的熔炼、浇铸及刮瓦等一系列复杂其技术要求甚高的维修工艺过程以及供油、供水冷却系统,因此维修量大大减少。而且滚动轴承由于是由专业生产厂家制造,质量往往得到保证。也给球磨机使用厂家带来了方便。

优点

1、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易起动;

2、尺寸标准化,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

3、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更为缩小;

4、精度高,负载大,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5、部分轴承具有自动调心的性能;

6、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

7、传动摩擦力矩比流体动压轴承低得多,因此摩擦温升与功耗较低;

8、起动摩擦力矩仅略高于转动摩擦力矩;

9、轴承变形对载荷变化的敏感性小于流体动压轴承;

10、只需要少量的润滑剂便能正常运行,运行时能够长时间提供润滑剂;

11、轴向尺寸小于传统流体动压轴承;

12、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推力组合载荷;

13、在很大的载荷-速度范围内,独特的设计可以获得优良的性能;

14、轴承性能对载荷、速度和运行速度的波动相对不敏感。

缺点

1、噪音大。

2、轴承座的结构比较复杂。

3、成本较高。

4、即使轴承润滑良好,安装正确,防尘防潮严密,运转正常,它们最终也会因为滚动接触表面的疲劳而失效。

性能

调心性能

轴中心线相对轴承座孔中心线倾斜时,轴承仍能正常工作的能力。双列向心球面球轴承和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具有良好的调心性能。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不允许内、外圈轴线有相对倾斜。各类滚动轴承允许的倾斜角不同,如单列向心球轴承为8′~16′,双列向心球面球轴承为2°~3°,圆锥滚子轴承≤2′。

极限转速在一定载荷和润滑条件下轴承所允许的最高转速。极限转速与轴承类型、尺寸、精度、游隙、保持架、负荷和冷却条件等有关。轴承工作转速应低于极限转速。选用高精度轴承、改善保持架结构和材料、采用油雾润滑、改善冷却条件等,都可以提高极限转速。轴承润滑

主要有脂润滑和油润滑。采用脂润滑不易泄漏、易于密封、使用时间长、维护简便且油膜强度高,但摩擦力矩比油润滑大,不宜用于高速。轴承中脂的装填量不应超过轴承空间的1/2~

1/3,否则会由于搅拌润滑剂过多而使轴承过热。油润滑冷却效果好,但密封和供油装置较复杂。油的粘度一般为 0.12~0.2厘米/秒。负荷大,工作温度高时宜选用粘度高的油,转速高时选用粘度低的油。润滑方式有油浴润滑、滴油润滑、油雾润滑、喷油润滑和压力供油润滑等。油浴润滑时,油面应不高于最下方的滚动体中心。若按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设计轴承和选择润滑剂粘度,则接触表面将被油膜隔开。这时,在稳定载荷作用下,轴承寿命可提高很多倍。

现代机器、仪器等设备正向高速、重载、精密、轻巧等方面发展,这对滚动轴承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如在减小尺寸的同时要求轴承保持甚至提高额定负荷,采用新技术改进工艺,提高制造精度,降低成本。通用滚动轴承已很难满足各式各样的要求,对生产量大的机器设备应设计制造专用轴承,在加强标准化的同时,增加品种,扩大专用轴承的比例。现代工业的发展还需要在特殊工况下工作的特种轴承,如在高速、高温、低温、强磁场或在酸、碱等介质中工作的轴承。

滚动轴承的硬度

关于轴承的硬度,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动体采用高铬钢GCr15或GCr15SiMn两种轴承钢制造,成品轴承套圈的硬度在洛氏HRC60-65;成品轴承滚动体硬度在洛氏HRC60-66。其中,GCr15轴承钢制造的钢球硬度在洛氏HRC62-66范围内;GCr15SiMn轴承钢制造的滚子的硬度在洛氏HRC60-64、钢球在洛氏HRC60-66范围内。也许你不了解是什么洛氏硬度HRC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家庭用的菜刀的刀锋的硬度一般在HRC50左右,手术刀具和军用刀具的钢材要精纯一些,硬度也在洛氏HRC60以内。机床金属车削用的合金刀头的硬度常规的也就在洛氏HRC62~65左右。滚动轴承的硬度相对是比较硬的,成品轴承想再深加工必须用专用设备和工具加工。

文章来源:搜轴网

滚动轴承标准汇编

!!!!!!!!!!!!!!!!!!!!!!!!!!!!!!!!!!!!!!!!!!!!!!!!!!!!!!!!!!!!!!!!!!!!!!!!!!!!!!!!!!!!!!!!!!!!!!!!!!!!!!!!!!!!!!!!!!!!!!!!!!!!!!!!!!!!!!!!!!!!!!!!!!!!!!!!!!!!!!!!!!!!!!!!!!!!!!!!!!!!!!!!!!!!!!!!!!!!!!!!!!!!!!!!!!!!!!!!!!!!!!!!!!!!!!!!!!!!!!!!!!!!" " " " 第十一篇 轴承相关标准 w w w .b z f x w .c o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 滚动轴承座技术条件 *+,--./0+12341,5678591//16+6780.:/6785—;<.26962:=6175 代替!">$%%&’—?@@@ ?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形尺寸符合A"#$&%?B 的二螺柱和四螺柱剖分式轴承座(以下简称轴承座)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轴承座的生产检验和用户验收。 (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C —?@@B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 A"#$??%’—?@@D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A"#$?%))E ’—?@@@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A"#$(%(%—?@%&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A"#$’?@@—?@%’滚动轴承公差定义A"#$D@B)—?@%D 滚动轴承词汇A"#$&%?B —?@@%滚动轴承轴承座外形尺寸 A"#$%C@&—?@%%滚动轴承包装 A"#$@’B@—?@%%灰铸铁件 B 定义 本标准采用A"#$D@B)和A"#$’?@@给出的定义。 ? C D ?(?第十一篇轴承相关标准 w w w .b z f x w .c o

标准滚动轴承承载能力计算

标准滚动轴承承载能力计算 在跟踪架通用轴系中,标准滚动轴承是重要的部件,轴承的承载能力计算是轴系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采用通用轴系后,地平式跟踪架水平轴两端的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同时承受一定量的轴向载荷。垂直轴上的轴承要承载垂直轴及上部转体的负荷,载荷较大;另一方面垂直轴为了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轴径一般较大,轴承的尺寸与轴要相互配合,因此使用时必须考虑轴承的尺寸和轴向承载能力。同时为了减少跟踪架的成本,尽量采用轴承厂批量生产的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按公称接触角分为15°、25°、40°三种类型,公称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强。 目前批量生产的角接触球轴承,尺寸最大是接触角为25°的7244AC,其外形尺寸为220 ×400×65。 下表中给出了7244AC 轴承的相关参数 轴承额定载荷选取的流程为: (1)计算滚动轴承的当量载荷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跟踪架承载状况先估算出轴承承受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则可计算出此时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 为: 式中X ——径向动载荷系数; Y ——轴向动载荷系数; ——载荷系数。 (2)基本额定动载荷 C 选取 计算出轴承实际工作时的当量载荷后,当轴承的预期使用寿命选定,轴 承最大转速n可知时,可计算出轴承应具有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在手册中选择轴承时,所选轴承应满足基本额定载荷 C > C′。

式中 ——温度系数,可从机械设计手册中查得; ε——寿命指数,球轴承取3,滚子轴承取10/3。 由于角接触轴承的径向承载能力大于轴向承载能力,而其在垂直轴上的应用主要承受较大轴向载荷,因此必须考虑其轴向承载能力。 (3)轴承受轴向载荷时承载能力分析 在轴承转速不高时,可以忽略钢球离心力和陀螺力矩的影响,钢球与内外套圈的接触角相等。 由赫兹接触理论得到轴承滚动体与内外滚道的接触变形和负荷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 —滚动体与内外滚道接触变形总量; K —系数; Q —滚动体承受载荷; t —指数,线接触时为0.9,点接触时为2/3。

轴承温度标准

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C。并且温升不超过55?C(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

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度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度。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度。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滚动轴承的装配标准

滚动轴承的装配标准 一、滚动轴承的清洗 1、将轴承中的防锈油及润滑脂挖出,然后放在热机油中使残油融化。 2、用煤油冲洗,再用汽油洗净,并用干净的布擦干。 3、也可用其它清洗剂(无磨蚀)清洗,并将轴承用布擦干净。 4、禁止用脏油或脏布、棉纱清洗或擦干。 二、滚动轴承的检查 1、轴承本体内外是否清洗干净。 2、轴承内、外座圈,滚动体和隔离圈(保持架)是否有生锈、毛刺、碰伤、裂纹、外形尺寸、重量等外观质量不好的现象。 3、轴承的内座圈是否能与轴肩紧密相靠。 4、轴承的间隙是否合乎要求。 5、转动轴承是否轻快自如,有无难以转动或突然卡住的现象。 6、轴承的附件是否齐全。 7、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缺陷,必须采用方法给以消除;若无法消除,必须更换新轴承。 三、滚动轴承的装配要求 1、首先选用质量合格的轴承,再检查与其配合的轴径或轴承体,而确定采用哪种配合方式,主要考虑轴承的工作条件(负荷、转速、温度等)。一般规定:旋转的座圈采用过盈配合,不旋转的座圈采用过盈不大的配合;转速越高,则转动的座圈与轴的配合过盈应越大。轻型的工作负荷应用较小的过盈,负荷重的可采用较大的过盈。工作温度越高,内座圈与轴的配合过盈应越大,轴承孔与外座圈的配合应越小。经常拆卸的轴承,采用较小的过盈配合。 2、轴承上标有型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部位,便于更换时能识别轴承型号。 3、轴径或壳体孔台肩处的圆弧半径应小于轴承的圆弧半径,以保证装配后轴承与轴肩和壳体孔台肩靠紧。 4、轴承的固定装置必须完好可靠,紧固程序适中,防松可靠。

5、装配轴承过程中,应严格保持清洁,防止杂物进入轴承内。 6、装配后,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噪音,一般工作温度不超过50℃。 四、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装配原则: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工作条件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装配时的压力应直接加在待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1、压入装配法:利用铜棒和手锺敲打(也可根据轴、孔的尺寸做工装胎具),应按一定的顺序对称进行敲打,一定要打在带过盈的座圈上,并且敲打时要均匀,避开轴承内、外圈的薄弱部位。 也可采用压力机压入,与上面方法相同,但要注意均匀压入,不可歪斜。 2、温差装配法:滚动轴承允许用机油加热,油的温度应在100~120℃之间(塑料隔离圈不得超过100℃),轴承应在机油冷时放入,不允许轴承与加热容器底部和壁接触,油温逐渐升高,达到温度时迅速取出,套装在被装轴径上,自然冷却,检查是否安装到位。 3、工频感应加热器:俗称轴承加热器,目前采用此种装配方法比较先进,而且减少污染。 五、应注意的事项 1、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按照原则、要求操作,必须按照程序办,并做好原始记录。 2、装配结束后,一定要根据工作条件对其结果进行复查,并做好间隙调整,保证轴承游隙,达到使用要求。 3、滚动轴承间隙的调整,一般采用:①垫片调整,通过改变轴承盖处垫片厚度,用压铅、塞尺、卡尺测量等,测出平均值,选用合适的垫片达到要求;②螺钉调整:通过螺钉拧紧到轴转动发紧,然后根据需要的间隙,将螺钉退回一定距离(根据距离与螺距计算倒拧的角度);③感觉调整:用在精度较低的工作条件下,凭经验将轴承适当拧紧,将轴用于转动,松紧靠经验、感觉轴向、径向的间隙来调整垫片厚度。

轴承分类型号及尺寸

一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结构、分类及特点 结构 滚动轴承(以下简称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如图) 内圈与外圈之间装有若干个滚动体,由保持架使其保持一定的间隔避免相互接触和碰撞,从而进行圆滑的滚动。 轴承按照滚动体的列数,可以分为单列、双列和多列。 1)、内圈、外圈 内圈、外圈上滚动体滚动的部分称作滚道面。球轴承套圈的滚道面又称作沟道。 一般来说,内圈的内径、外圈的外径在安装时分别与轴和外壳有适当的配合。 推力轴承的内圈、外圈分别称作轴圈和座圈。 2)、滚动体 滚动体分为球和滚子两大类,滚子根据其形状又分为圆柱滚子、圆锥滚子、球面滚子和滚针。 3)、保持架 保持架将滚动体部分包围,使其在圆周方向保持一定的间隔。 保持架按工艺不同可分为冲压保持架、车制保持架、成形保持架和销式保持架。 按照材料不同可分为钢保持架、铜保持架、尼龙保持架及酚醛树脂保持架。 分类 轴承受负荷时作用于滚动面与滚动体之间的负荷方向与垂直于轴承中心线的平面内所形成的角度称作接触角,接触角小于45°主要承受径向负荷称为向心轴承,在45°~90°之间主要承受轴向负荷称为推力轴承,根据接触角和滚动体的不同,通用轴承分类如下: 深沟球轴承(单、双列) 向心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单、双列) 四点接触球轴承 调心球轴承 向 心圆柱滚子轴承(单、双、四列) 轴向心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单、双、四列)滚承滚针轴承(单、双列) 动调心滚子轴承 轴 承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单、双列) 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单、双向) 推 力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轴推力滚子轴承推力圆锥滚子轴承 承推力滚针轴承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特点 1.3.1滚动轴承的优点 滚动轴承虽有许多类型和品种,并拥有各自固定的特征,但是,它们与滑动轴承相比较,却具有下述共同的优点: (1)、起动摩擦系数小,与动摩擦系数之差少。 (2)、国际性标准和规格统一,容易得到有互换性的产品。

ansys 14.0深沟球轴承接触分析

13深沟球轴承接触分析 13.1 实践任务和目的 滚动轴承的刚度、接触应力及寿命是工程应用中关心的热点问题。滚动轴承接触分析的困难在于滚动体与圈体的接触,滚动体在载荷为0的情况下与圈体接触为一点,随着载荷的增大,点接触变为面接触。接触区域的位置、大小、形状、接触面压力及摩擦力分布等接触参数在分析前未知,它们随外载荷变,是典型的边界非线性问题。深沟球轴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生产批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轴承。本实验以618/5深沟球轴承为代表,利用ansys软件的建立深沟球轴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加载边界条件,进行面-面接触分析,得出轴承的接触应力分布。轴承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0.3,作用在轴承上的力P=3.472Mpa。 13.2实验环境 Ansys14.0及其以上版本软件,win7以上版本操作系统 13.3实践准备 接触问题是一种高度非线性行为,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为了进行有效的计算,理解问题的特性和建立合理的模型是很重要的。接触问题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刚体─柔体的接触,柔体─柔体的接触,在刚体─柔体的接触问题中,接触面的一个或多个被当作刚体,(与它接触的变形体相比,有大得多的刚度),一般情况下,一种软材料和一种硬材料接触时,问题可以被假定为刚体─柔体的接触,许多金属成形问题归为此类接触;另一类,柔体─柔体的接触,是一种更普遍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接触体都是变形体(有近似的刚度)。 1)接触分析的基本概念 ①接触协调 因为实际接触体相互不穿透,Ansys在这两个接触面间建立一种关系,防止它们在有限元分析中相互穿过。将程序防止接触面间相互穿透作用称为强制接触协调。如果没有强制接触协调,接触面间会发生穿透。 ②罚函数法 罚函数法用一个接触“弹簧”在两个接触面间建立关系实现接触协调的方法,弹簧刚度称为惩罚参数(也可叫接触刚度)。当接触面分开时(开状态),弹簧不起作用;当面开始穿透时(闭合),弹簧起作用,弹簧偏移量满足平衡方程:F = k△;式中k是接触刚度,△为穿透量,如图13.1所示。 图13.1 罚函数法

轴承的标准

轴承的标准 GB/T 18327.1??2001 基本符号 GB/T 18327.2??2001 滑动轴承应用符号 GB/T 18844??2002 滑动轴承损坏和外观变化的术语、特征及原因 检验方法 GB/T 7948?1987 极限PV试验方法 GB/T12948?1991 滑动轴承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GB/T16748?1997 滑动轴承金属轴承材料的压缩试验 GB/T18325.1?2001 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条件下试验机内和实际应用的滑动轴承疲劳强度 GB/T18329.1?2001 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GB/T 18330?2001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和薄壁轴套的壁厚测量 GB/T 18331.1?2001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外径的检测 JB/T 7920?1995(原GB 6415??86)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周长的检验方法 JB/T 7925.1?1995(原GB 10452?89)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 JB/T 7925.2?1995(原GB 10453?89) 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 JB/T 9749?1999 内燃机铸造铜铅合金轴瓦金相检验 JB/T 9763??1999 内燃机精密电镀减摩层轴瓦检验规范 QC/T 558?1999 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材料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 GB/T 18326?2001 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 JB/T 7921?1995(原GB 10448?89) 滑动轴承单层和多层轴承用铸造铜合金JB/T 7922?1995(原GB 10449?89)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锻造铜合金 JB/T 7923?1995(原GB 10450?89)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铝基合金 JB/T 7924?1995(原GB 10451?89) 滑动轴承薄壁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 QC/T 516??1999 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金相标准 产品技术要求 GB/T 1151?1993 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 GB/T 2685?1981 滑动轴承粉末冶金筒形轴承型式、尺寸与公差 GB/T 2686?1981 滑动轴承粉末冶金带挡边筒形轴承型式、尺寸与公差 GB/T 2687一1981 滑动轴承粉末冶金球形轴承型式、尺寸与公差 GB/T 2688?1981 滑动轴承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 GB/T 3162?1991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尺寸、结构要素与公差 GB/T 7308?1987 滑动轴承薄壁翻边轴瓦尺寸、公差及检验方法 GB/T 10445?1989 滑动轴承整体轴套的轴径 GB/T 10446?1989 滑动轴承整圆止推垫圈尺寸和公差 GB/T 10447?1989 滑动轴承半圆止推垫圈要素和公差 GB/T 12613.1?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1部分:尺寸 GB/T 12613.2?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2部分:外径和内径的检测数据

滑动轴承技术标准

滑动轴承技术标准 一、术语、分类及符号 GB/T 2889——1994 滑动轴承术语 GB/T 18327.1——2001 滑动轴承基本符号 GB/T 18327.2——2001 滑动轴承应用符号 GB/T 18844——2002 滑动轴承损坏和外观变化的术语、特征及原因 二、检验方法 GB/T 7948—1987 塑料轴承极限PV试验方法 GB/T12948—1991 滑动轴承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GB/T16748—1997 滑动轴承金属轴承材料的压缩试验 GB/T18325.1—2001 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条件下试验机内和实际应用的滑动轴承疲劳强度 GB/T18329.1—2001 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GB/T 18330—2001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和薄壁轴套的壁厚测量 GB/T 18331.1—2001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外径的检测 JB/T 7920—1995(原GB 6415——86)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周长的检验方法 JB/T 7925.1—1995(原GB 10452—89)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 JB/T 7925.2—1995(原GB 10453—89) 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 JB/T 9749—1999 内燃机铸造铜铅合金轴瓦金相检验 JB/T 9763——1999 内燃机精密电镀减摩层轴瓦检验规范 QC/T 558—1999 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三、材料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 GB/T 18326—2001 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

滚针轴承型号大全

新型号旧型号内径(mm) 外径 (mm) 厚度 (mm) 品牌类型 K 5×8×8 (29241/5) 5 8 8 FAG 滚针轴承K 6×9×8 K060909(29241/6) 6 9 8 FAG 滚针轴承K 7×10×8 K071008(29241/7) 7 10 8 FAG 滚针轴承K 8×11×8 K081108(29241/8) 8 11 8 FAG 滚针轴承K 14×18×10 K141810(29241/14) 14 18 10 FAG 滚针轴承K 15×19×10 K151910(29241/15) 15 19 10 FAG 滚针轴承K 16×20×10 K162010(29241/16) 16 20 10 FAG 滚针轴承K 17×21×10 K172110(29241/17) 17 21 10 FAG 滚针轴承K 18×22×10 K182210(29241/18) 18 22 10 FAG 滚针轴承K 20×24×10 K202410(29241/20) 20 24 10 FAG 滚针轴承K 22×26×10 K222610(29241/22) 22 26 10 FAG 滚针轴承K 25×29×10 K252910(29241/25) 25 29 10 FAG 滚针轴承K 28×33×13 K283313(29241/28) 28 33 13 FAG 滚针轴承K 30×35×13 K303513(29241/30) 30 35 13 FAG 滚针轴承K 32×37×13 K323713(29241/32) 32 37 13 FAG 滚针轴承K 35×40×13 K354013(29241/35) 35 40 13 FAG 滚针轴承K 40×45×13 K404513(29241/40) 40 45 13 FAG 滚针轴承K 42×47×13 K424713(29241/42) 42 47 13 FAG 滚针轴承K 5×8×10 K050810(39241/5) 5 8 10 FAG 滚针轴承K 6×9×10 K060910(39241/6) 6 9 10 FAG 滚针轴承K 7×10×10 K071010(39241/7) 7 10 10 FAG 滚针轴承K 8×11×10 K081110(39241/8) 8 11 10 FAG 滚针轴承K 9×12×10 K091210(39241/9) 9 12 10 FAG 滚针轴承K 10×13×10 K101310(39241/10) 10 13 10 FAG 滚针轴承K12×15×10 K121510(39241/12) 12 15 10 FAG 滚针轴承K 14×18×13 K141813(39241/14) 14 18 13 FAG 滚针轴承K 15×19×13 K151913(39241/15) 15 19 13 FAG 滚针轴承K 16×20×13 K162013(39241/16) 16 20 13 FAG 滚针轴承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小强出品 热电分公司企业标准XXXX ZCYS-2013XXXX-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2013-5-30发布2013-5-30实施热电分公司发布XXXX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执行程序 6 职责 评价表/《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执行情况检查附件:7. 1 目的 为了严格控制滚动轴承产品质量,规范滚动轴承验收方法,为采购滚动轴承的验收工 作提供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滚动轴承采购中,专业人员进行入库验收工作。由于市场上一些假冒产 品仿真程度非常高,靠常规的验收手段无法准确鉴定其真伪,当发生产品质量有疑问又无 法确定其真伪时,需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并给出结论。另外,计划每年将XX公司采购轴承的所有品牌抽取5%的量进行权威鉴定。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引用文件 《实用轴承手册》,辽宁科学出版社,2001.10 GBT307.1-2005滚动轴承、公差 GBT307.2-2005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 GBT276-94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5868-2003滚动轴承安装尺寸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滚动轴承形式多样,不同的系列其游隙及各尺寸标准也不同,国家颁布的各类轴承标 准较多,并且几家知名品牌如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SK、美国TIMKEN、瓦轴ZWZ等,均有自己公司产品的尺寸标准,故本标准只提供滚动轴承验收的方法和部分标准。 深沟球轴承示意图

D-轴承公称外径,d-轴承公称内径,B-公称宽度 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 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平均值。. 轴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 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平均值。 5 执行程序 5.1型号、包装验收 5.1.1查看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是进口轴承查看报关单、合格证和原产地证明是 否齐全。 5.1.2产品的包装无破损,防锈油覆盖均匀、充足。 5.2外观检查 5.2.1表面无脏污。 5.2.2轴承的滚动体及滚道表面是否有变色、伤痕、裂纹和凹痕、锈蚀和麻点、起皮 和折叠,整体应无伤痕或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倒角均匀。 5.2.3保持架应不松散、无破损,与滚动体间隙不过大。检查铆钉头是否偏位、松动,焊接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焊接不牢的现象。 5.2.4钢印字体应凹下较深,不浮于表面,且非常清晰、不模糊。 5.3轴承外形尺寸检验,包括轴承的内、外径和宽度 5.3.1选取不同角度至少4个以上的点进行测量,可得出最小和最大直径,用以判断 圆度是否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5.3.2轴承与轴的配合一般要求有0.02mm-0.05mm的紧力,如有条件测得轴颈的尺寸 可加以判断。 5.3.3内径一般用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外径一般用外径千分尺 或游标卡尺测量,宽度一般用游标卡尺测量。 5.4径向游隙的测量 应在轴承非预紧状态下测量,一般有3种测量方法:塞尺测量法、压铅丝法和千分表 测量法。 5.4.1用塞尺测量。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子与外圈之间 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5.4.2压铅丝法。 a、选取直径合适的铅丝,不宜过细和过粗,尤其不能过粗,因为铅丝过粗时,压缩 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反作用力,当滚子挤压过铅丝时,轴承内、外圈会 有微量的弹性变形导致数据不准确。同样的道理,一般只用单根铅丝进行测量, 不能将细铅丝缠成双股来测量。 b、测量径向游隙应在外圈上选取固定一个点,并选取多个滚子测得多组数据,分析 判断所得值数据是否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双列轴承 同排滚子测得径向游隙一般误差不应大于0.03mm。 c、压铅丝时应保证轴承转动自由,内外圈无错位、偏斜。 5.4.3用千分表测量。将轴承垂直放置,千分表架在外圈垂直位置上,然后在180° 位置上垂直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读数的变化量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5.5轴向游隙的测量 一般有2种测量方法:塞尺测量法和千分表测量法。

轴承支承刚度及齿轮啮合刚度计算

4.6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 在XXX 的动力学模型中涉及众多的设计参数:如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刚度参数等。在本节中介绍其中的刚度参数的计算方法(轴承刚度和齿轮啮合综合刚度)。 1轴承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滚动轴承的径向支承刚度由下式计算 3 21δδδ++= F k 式中: k 一滚动轴承的径向刚度系数 F 一轴承的径向载荷 1δ一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 2δ一轴承外圈与轴承孔的接触变形 3δ一轴承内圈与轴径的接触变形 (1)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 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根据有无予紧按如下两式计算 予紧时: 01βδδ= 轴承中存在游隙时: 2 01g - =βδδ 式中: 0δ一游隙为零时轴承的径向弹性位移,其计算公式见表4一1 g 一轴承的游隙(有游隙时取正号,予紧时取负号) β一系数,根据相对间隙0δg 从图4一7中查出

系数 表4一10δ的计算公式 序号 轴承类型 径向弹性位移计算公式 1 单列深沟轴承 θδd Q 2 3 4 -010 37.4?= 2 向心推力球轴承 θ α δd Q 2 4 -0cos 1037.4?= 3 双列深沟球面球轴承 θ α δd Q 2 3 4 -0cos 1099.6?= 4 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 8.09 .05 -01069.7θ δd Q ?= 5 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 815 .0893 .000625.0d F =δ 6 滚道挡边在的上双列向心短圆 柱滚子轴承 8 .0897 .000625.0d F =δ 7 圆锥滚子轴承 8 .09 .05-0cos 1069.7a l Q αδ?= 滚动体上的载荷α cos 5iz F Q =

国标轴承型号规格表

国标轴承型号规格表 经营教育 乐享 2012-8-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2-93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 代替GB 272-88 Roll如堪beui此-Iden份Ication code 滚动轴承代号是用字母加数字来表示滚动轴承的结构、尺寸、公差等级、技术性能等特征的产品符 号。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本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及其分部件(以下简称轴承)代号的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轴承。 2引用标准 GB 273.1滚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方案 GB 273.2滚动轴承推力轴承外形尺寸方案 GB 273.3滚动轴承向心轴承外形尺寸方案 GB 276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GB 281滚动轴承调心球轴承外形尺寸 GB 283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 285滚动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 288滚动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 290滚动轴承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外形尺寸 GB 292向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 GB 294向心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 GB 296滚动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 GB 297滚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 301滚动轴承平底推力球轴承外形尺寸 GB 3882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外形尺寸 GB 4221滚动轴承微型向心球轴承直径系列7外形尺寸 GB 4605滚针轴承推力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推力垫圈 GB 4663滚动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 5801滚针轴承轻、中系列尺寸和公差 GB 5846滚针轴承向心滚针和保持架组件

滚动轴承型号含义

滚动轴承型号代号 1.基本代号 阿基本代号用来表明轴承的内径、直径系列、宽度系列和类型,一般最多为五位数,先分述如下:1)轴承内径用基本代号右起第一、H位数字表示。对常用内径d=20~480mm的轴承内径一般为5的倍数,这两位数字表示轴承内径尺寸被5除得的商数,如04表示d=20mm;12表示 d=60mm等等。对于内径为10mm、12mm、15mm和17mm的轴承,内径代号依次为00、01、02和03。对于内径小于10mm和大于500mm 轴承,内径表示方法另有规定,可参看 GB/T272—93。 2)轴承的直径系列(即结构相同、内径相同的轴承在外径和宽度方面的变化系列)用基本代号右起第三位数字表示。例如,对于向心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0、1表示特轻系列;2表示轻系列;3表示中系列;4表示重系列。各系列之间的尺寸对比如下图所示。推力轴承除了用1表示特轻系列之外,其余与向心轴承的表示一致。 3)轴承的宽度系列(即结构、内径和直径系列都相同的轴承宽度方面的变化系列)用基本代号右起第四位数字表示。当宽度系图13-4直径系列的对比列为0系列(正常系列)时,对多数轴承在代号中可不标出宽度系列代号O,但对于调心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宽度系列代号0应标出。

直径系列代号和宽度系列代号统称为尺寸系列代号。 4)轴承类型代号用基本代号右起第五位数字表示(对圆柱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等类型代号为字母)。 2.后置代号 轴承的后置代号是用字母和数字等表示轴承的结构、公差及材料的特殊要求等等。后置代号的内容很多,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代号。 1)内部结构代号是表示同一类型轴承的不同内部结构,用字母紧跟着基本代号表示。如:接触角为15°、25°和40°的角接触球轴承分别用C、AC和B表示内部结构的不同。 2)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2级、4级、5级、6级、6X级和0级,共6个级别,依次由高级到低级,其代号分别为/PZ、/P4‘/PS、/P6、/P6X和/PO。公差等级中, 6X级仅适用于圆锥滚子轴承; 0级为普通级,在轮承代号中不标出。。 3)常用的轴承径向游隙系列分为1组、2组、0组、3组、4组和5组,共6个组别,径向游隙依次由小到大。o组游隙是常用的游隙组别,在轴承代号中不标出,其余的游隙组别在轴承代号中分别用/CI、/CZ、/C3、/C4、/CS表示。 3.前置代号 轴承的前置代号用于表示轴承的分部件,用字母表示。如用 L表示可分离轴承的可分离套圈;K表示轴承的滚动体与保持架组件等等。 实际应用的滚动轴承类型是很多的,相应的轴承代号也是比较复杂的。以上介绍的代号是轴承代号中最基本、最常用的部分,熟悉了这部分代号,就可以识别和查选常用的轴承。关于滚动轴承详细的代号方法可查阅GBT272-93。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小强出品 XXXX热电分公司企业标准 XXXX- ZCYS-2013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2013-5-30 发布2013-5-30 实施 XXXX热电分公司发布

标准控制表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执行程序 6 职责 7 附件:《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评价表

1 目的 为了严格控制滚动轴承产品质量,规范滚动轴承验收方法,为采购滚动轴承的验收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滚动轴承采购中,专业人员进行入库验收工作。由于市场上一些假冒产品仿真程度非常高,靠常规的验收手段无法准确鉴定其真伪,当发生产品质量有疑问又无法确定其真伪时,需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并给出结论。另外,计划每年将XX公司采购轴承的所有品牌抽取5%的量进行权威鉴定。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 引用文件 《实用轴承手册》,辽宁科学出版社,2001.10 GBT307.1-2005 滚动轴承、公差 GBT307.2-2005 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 GBT276-94 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5868-2003 滚动轴承安装尺寸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滚动轴承形式多样,不同的系列其游隙及各尺寸标准也不同,国家颁布的各类轴承标准较多,并且几家知名品牌如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SK、美国TIMKEN、瓦轴ZWZ等,均有自己公司产品的尺寸标准,故本标准只提供滚动轴承验收的方法和部分标准。 深沟球轴承示意图 D-轴承公称外径,d-轴承公称内径,B-公称宽度 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平均值。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

滚动轴承工作温度的介绍(一)滚动轴承根据其材质选用和热处理工艺以及使用工作时的润滑条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和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其工作温度即已给定。具体情况如下: 一.材质选用 1.通用轴承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室温)可按照国家标准GB/T18254-2002《高碳铬轴 承钢》选材。 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超过300℃以上可按照YB688-2000《高温轴承钢Cr4M O4V技术条 件》选材。 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低于-60℃以下的轴承),常用不锈轴承钢9Cr18、9Cr18Mo 材料制造,可按照GB/T3086-1982《高碳铬不锈轴承钢技术条件》选材,也可选用 铍青铜、陶瓷等材料制造。 二.热处理工艺 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时,其热处理工艺按照国家机械行业标准 JB/T1255-2001《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进行。 2.高温轴承工作温度高于300℃时可按JB/T2850-1993《Cr4M O4V高温轴承钢滚动轴 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理后,予以应用。 3.低温轴承,可按JB/T1460-200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处 理后,予以应用。 三.滚动轴承工作温度 1.通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并按上述热处理工艺加工后滚动轴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室温)的工作温度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即通过寿命和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后,即 可按此予以控制。

a.试验规定见JB/T50013-2000《滚动轴承寿命及可靠性试验规程》中第5条试验条件,第5.4项:轴承外圈温度脂润滑时,不允许超过80℃;油润滑时,不允许超过95℃。 b.试验及评定见GB/T24607-2009《滚动轴承寿命与可靠性试验及评定》国家标准第6条试验条件,第6.2项:循环油润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95℃;脂润 滑时,轴承外圈温度一般不应超过80℃。 2.高温条件下轴承工作温度: a.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轴承钢,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 按照JB/T2974标准,当工作温度在150℃~350℃之间时,在轴承型 号后缀可分别标注S0~S4予以表示。 b.滚动轴承选用高温轴承钢,其工作温度可达300℃以上,具体工作温度依据工作条 件另行给定。 3.低温轴承工作温度: 滚动轴承选用高碳铬不锈轴承钢,其工作温度低于零下60℃以下,具体工作温度依 据工作条件另行给定。

滚动轴承主要尺寸与基本代号方法

2、滚动轴承的主要尺寸与基本代号方法 2.1滚动轴承基本尺寸 对于轴承的主要尺寸,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保证国际上的互换性和生产中的经济性,已制定了统一的国际标准[ISO15、ISO355、ISO104],分别对向心轴承、圆锥滚子、推力轴承的主要外形尺寸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对轴承的内径、外径宽度以及倒角尺寸进行了系列化、标准化,我国标准也等效采用了ISO标准的规定,对应的标准号分别为GB273.3--、GB273.1--、GB273.1--,装配倒角标准为GB274--。 主要尺寸标准化是指轴承轮廓尺寸,即内径、外径、宽度或高度以及倒角尺寸,对于内部尺寸,原则上不规定。 轴承尺寸的选择,一般是根据作用于轴承的负荷以及对轴承寿命与负荷容量(额定负荷)的要求来进行考虑的。 对于向心轴承(除圆锥滚子轴承外),针对各自标准内径规定了最大的8种外径尺寸,其系列为直径系列(7、8、9、0、1、2、3)顺序依次增大。 对于同一内径,外径组合(向心轴承),规定了最大8种宽度尺寸,其宽度系列(8、0、1、2、3、4、5、6)顺序依次增大。 对于公制圆锥滚子轴承,ISO355规定了相对于标准内径的直径系列分别以A、B、C、D、E、F、G表示,为外径依次增大,宽度尺寸分别以A、B、C、D、E 表示,为外径依次增大,此外还规定接触角的系列(1、2、3、4、5、6、7)接触角依次增大;我国标准规定的直径系列和宽度系列均为0、1、2、3。

GB/T272—93规定的轴承代号方法如下:2.2轴承代号排列规则表2.1

2.3基本代号排列规则:表2.2

2.4轴承内径代号

滚动轴承标准

GB/T 27555-2011 滚动轴承带座外球面球轴承技术条件 GB/T 27559-2011 滚动轴承机床主轴用圆柱滚子轴承 GB/T 27560-2011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铸造座技术条件 GB/T 25760-2010 滚动轴承滚针和推力球组合轴承外形尺寸 GB/T 25761-2010 滚动轴承滚针和角接触球组合轴承外形尺寸 GB/T 25762-2010 滚动轴承摩托车连杆支承用滚针和保持架组件 GB/T 25763-2010 滚动轴承汽车变速箱用滚针轴承 GB/T 25764-2010 滚动轴承汽车变速箱用滚子轴承 GB/T 25765-2010 滚动轴承汽车变速箱用球轴承 GB/T 25766-2010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径向游隙 GB/T 25767-2010 滚动轴承圆锥滚子 GB/T 25768-2010 滚动轴承滚针和双向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 GB/T 25770-2010 滚动轴承铁路货车轴承 GB/T 25771-2010 滚动轴承铁路机车轴承 GB/T 25772-2010 滚动轴承铁路客车轴承 GB/T 24604-2009 滚动轴承机床丝杠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GB/T 24605-2009 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GB/T 24608-2009 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 GB/T 299-2008 滚动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T 300-2008 滚动轴承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T 304.9-2008 关节轴承通用技术规则 GB/T 5859-2008 滚动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T 283-2007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T 292-2007 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 5868-2003 滚动轴承安装尺寸 GB/T 304.3-2002 关节轴承配合 GB/T 290-2017 滚动轴承无内圈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外形尺寸 GB/T 273.2-2018 滚动轴承外形尺寸总方案第2部分:推力轴承 GB/T 7813-2018 滚动轴承剖分立式轴承座外形尺寸 GB/T 307.4-2017 滚动轴承推力轴承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值 GB/T 34884-2017 滚动轴承工业机器人谐波齿轮减速器用柔性轴承 GB/T 34891-2017 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GB/T 34897-2017 滚动轴承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用精密轴承 GB/T 12765-1991 关节轴承安装尺寸 GB/T 16643-2015 滚动轴承滚针和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外形尺寸 GB/T 273.3-2015 滚动轴承外形尺寸总方案第3部分:向心轴承 GB/T 19673.1-2013 滚动轴承套筒型直线球轴承附件第1部分:1、3系列外形尺寸和公差 GB/T 19673.2-2013 滚动轴承套筒型直线球轴承附件第2部分:5系列外形尺寸和公差GB/T 308.1-2013 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 GB/T 4604.2-2013 滚动轴承游隙第2部分: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向游隙 GB/T 7217-2013 滚动轴承凸缘外圈向心球轴承凸缘尺寸 GB/T 16940-2012 滚动轴承套筒型直线球轴承外形尺寸和公差 GB/T 20057-2012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深沟球轴承大全

轴承预紧概念 通常我们常说的预紧是指进口轴承装入后,使滚动体和滚道之间产生一定量的预变形,以使全部滚动体处于均匀的压紧状态。进口轴承的预紧,能达到提高旋转精度、刚度、寿命、阻尼和降低振动、噪声的目的。 进口轴承所说的预紧法主要是在轴承安装的过程中,才会用到的方法。但是进口轴承的应用环境不一样,安装和预计法都不一样。今天给大家介绍介绍比较特殊的用 法。 当采用球轴承时一般都进行轴向定位预紧或轴向定压预紧。在同样的预负荷下,定压预紧对支承系统轴向刚度的增加不显著,但定位预紧时,轴和套圈的热变形会影响预紧量的变化。一般要求高刚度时宜采用定位预紧。在高速运转中,要求旋转精度高,且要防止滚动体发生滑动时,宜采用定压预紧。 预紧力过大,将增加进口轴承的摩擦、磨损和温升,使轴承的噪音和润滑脂寿命降低,轴承过损坏。因此选择适合的预紧力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在高速轻负荷条件下,或者要求提高旋转精度的场合,应选择轻预紧。在中速中负荷或低速重负荷条件下,以提高支承刚度为目的时,应选择中预紧或重预紧。 轴承的游隙是什么 轴承的游隙是什么 轴承的游隙是轴承质量表示之一,又叫做轴承的间隙.意思是在轴承没有安装在轴或者是轴承箱的时候,将轴承的内外圈随便一方固定住,然后没有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者轴向移动,根据移动的方向,可以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选择正确轴承游隙的重要性 1.轴承重要参数之一便是游隙,如果轴承的游隙选择不好可以直接影响到轴承的震动、 噪音、高温、摩擦和载荷分布,运转后严重影响轴承的寿命和机械的运转精度. 2.如果轴承的游隙过大,可能引起轴承内部承载区的减小,接触面应力增大,使轴承寿命 严重缩短,轴承的游隙过大还会是轴承的运转精度下降,震动和噪音上升. 3.如果轴承的游隙选择过小的话,可能会在轴承运行的时候出现负游隙状态,引起轴承 温度提高、摩擦系数增大,更严重的还可以使轴承抱死,严重影响机械的正常运转 选择轴承游隙时注意事项: 1.轴承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如温度,转速,摩擦系数,载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