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赏析

优秀散文赏析
优秀散文赏析

〖优秀散文赏析〗

“子曰”一生

作者:查一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童音响亮,我黎明即起,早诵夜课。

父亲大悦,半部《论语》治天下,你这样读下去,查门有望矣。我心里想的不是“查门有望矣”,而是想讨父亲高兴,免一些棍棒。因为我心里很清楚,父亲爱“子曰”胜过爱“子女”。

文革时“破四旧”,烧我家上千册线装书。遗落几本,父亲拾起来,一并扔进火堆。边扔边说,你们工作做得不仔细。放火的人很委屈:我是故意给你留几本。父亲很理解很配合:不用!不用!书都在我脑子里。

家贫,每天的菜肴都是白菜萝卜。父亲却很快乐,用筷子敲打碗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的意思是鼓励我们大啖萝卜,见贤思齐。而最初,母亲以为萝卜烧咸了,还需再加一瓢水。我和姐姐则以为“贤哉回也”是萝卜的别称。放学回家,问姐姐中午吃什么,我姐姐说,又吃“贤哉回也”!那时最大的愿望是,如果有一头猪叫“贤哉回也”就好了。

父亲穷而好捐。有一年春天,附近村子死了一头牛。父亲称上一斤

牛肉,扔下十元钱。说你们死了牛,是件大事,又赶上春耕,我十分心痛!那时牛肉只要三毛钱一斤。队长过意不去,夜里执牛头相送,父亲奋力地用瘦弱的双肩抵住两扇门,大呼:“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我都说了不要找零了你还要送牛头来,我说话不算数今后怎么做人啊?“仁”与“义”都是好东西,瞬间引爆了父亲瘦小体腔里的爆发力。硬是把两扇门合并起来,并且闩上了门闩。

母亲常常看着空空的米缸感叹,世上的孬子都知道把米往家里讨,你们的父亲却把钱往外送。父亲走过来“嘿嘿”地笑笑:“这正好说明了问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其时,父亲工资只有四十五元五角,一半要用来接济周围的人。偶尔,路过办红白喜事的人家,父亲摸摸口袋,惭愧地跟人家说,我确实没有钱送了,这样吧,我帮你们写写字。父亲一笔字,颜骨柳风,人家求之不得,事后都被收藏。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就这样奉“子曰”为圭臬,处处以“君子”的风范来自我约束。他的内心是宁静而充实的,而且充满了随时可以引爆的道德能量。秉持“子曰”之剑,去迎战“风车”,剑锋所指,尽是世间的艰难、苦难与不公。他时而显得强大,时而显得脆弱。

一年秋天,西风漫道,黄叶纷飞,父亲病得很重。这是父亲最后一次说“子曰”了。探病者不胜其悲,父亲则从病榻上奋力抬头,说:“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生死听于天命,还是不忧不惧为好。”最终,他不忧不惧地走了。

美文摘抄带赏析

美文摘抄带赏析 导读: 美文摘抄带赏析(一)邻居 绿树成荫,小草旺盛,河堤柳絮轻拂着绚烂的夏花,与夏花为邻,小草尽显绿美;与小草为邻,夏花尽显娇艳。 试想,没有小草为邻,夏花何以生存,柳堤何以坚固?植物相互为邻,共生共赢。植物界如此,人与人之间又是怎样的呢? 古人云:“远亲不如近邻。”可见在中国人眼中,邻里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生活却忍不住让人反思:我们所信仰的“远亲不如近邻”的观念哪一去了?我们所追求的“一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和谐哪去了?我们熟读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理想哪方了?我们所羡慕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淳朴哪去了……我们所见的只有一张张冷漠的脸和一颗颗互相猜忌的心。 我们在繁华的城市里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却把最纯真的邻里关系抛在脑后,等到我们清醒时才发现:通往城市的路始终开放着,通往邻里的门却始终紧闭着。当宽阔小院老槐树下几位老邻“陈年旧活,农谚桑麻”已成为过去时,我们有的只是在钢筋水泥的“金丝笼”里寻求一方栖息之地,那不断进步的防盗设施在给我们内心安宁的同时,也把我们和邻居彻底隔绝开来。在环境优美的小区和高楼大厦中,邻里间原本惯常的嘘寒问暖和互相关照,似乎都被冰冷的防盗门阻挡在外,有事没事串串门的邻里关系不知不觉中离我们越来越远。殊不

知,在这坚实牢笼的编织下,“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字眼也从我们脑海中消失殆尽。 俗语说:“一百万买房子,一千万一买邻居。”面对渐行渐远的邻里关系,你一可曾想过要做些什么廿;挽救这将被冷漠吞噬的真情呢?是继续守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竹他人瓦霜”的大众思维,还是伸出一只善意的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继续紧锁大门,锁住他人也锁住自己,从猫眼里窥探世界,还是打开内心的门,架起沟通的桥梁?是见面时沉默不语,还是报以善意的微笑和贴心的话语? 高山流水鸣于耳畔,瘦菊幽兰馨于鼻尖。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向往睦邻的梦想,每个人都会为睦邻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睦邻必将成为社会的常态。 赏析: 作者从小草写到了邻居,然后深入探究邻里关系,这应该是本篇作文之所以拿到满分的关键。另外,作文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质朴的文字与主题相呼应,难怪会打动人心了。 美文摘抄带赏析(二)读书带给我的乐趣 英国学者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我常常独自一人,捧着一本书,在书墨香气中穿梭。不同的书带给我不同的美的享受。读《三过演义》我领略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西游记》我学到了孙悟空的智勇双全;读《红楼梦》我体会了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童年》我了解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

优美散文欣赏——杏花的遐想

杏花的遐想 作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