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_Cluster集群配置方案

MySQL_Cluster集群配置方案
MySQL_Cluster集群配置方案

在为某证券公司设计其OA架构时,初期客户是30万用户在线;然而在项目实施中,客户又提出50万用户同时在线的需求,而且都有写的需求;这样初始的设计master-master-slave,读写分离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所以我们打算采用Mysql Cluster方案;MySQL Cluster 是MySQL适合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高实用、高冗余版本。它采用了NDB Cluster 存储引擎,允许在1个Cluster中运行多个MySQL服务器。在MyQL 5.0及以上的二进制版本中、以及与最新的Linux版本兼容的RPM中提供了该存储引擎。

一、MySQL Cluster概述

MySQL Cluster 是一种技术,该技术允许在无共享的系统中部署“内存中”数据库的 Cluster 。通过无共享体系结构,系统能够使用廉价的硬件,而且对软硬件无特殊要求。此外,由于每个组件有自己的内存和磁盘,不存在单点故障。

MySQL Cluster 由一组计算机构成,每台计算机上均运行着多种进程,包括MySQL服务器,NDB Cluster 的数据节点,管理服务器,以及(可能)专门的数据访问程序。

所有的这些节点构成一个完成的MySQL集群体系。数据保存在“NDB存储服务器”的存储引擎中,表(结构)则保存在“MySQL服务器”中。应用程序通过“MySQL服务器”访问这些数据表,集群管理服务器通过管理工具(ndb_mgmd)来管理“NDB存储服务器”。

通过将MySQL Cluster 引入开放源码世界,MySQL为所有需要它的人员提供了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可缩放性的 Cluster 数据管理。

二、MySQL Cluster 基本概念

“NDB” 是一种“内存中”的存储引擎,它具有可用性高和数据一致性好的特点。

MySQL Cluster 能够使用多种故障切换和负载平衡选项配置NDB存储引擎,但在 Cluster 级别上的存储引擎上做这个最简单。MySQL Cluster的NDB存储引擎包含完整的数据集,仅取决于 Cluster本身内的其他数据。

目前,MySQL Cluster的 Cluster部分可独立于MySQL服务器进行配置。在MySQL Cluster中, Cluster的每个部分被视为1个节点。

管理(MGM)节点:这类节点的作用是管理MySQL Cluster内的其他节点,如提供配置数据、启动并停止节点、运行备份等。由于这类节点负责管理其他节点的配置,应在启动其他节点之前首先启动这类节点。MGM节点是用命令

“ndb_mgmd”启动的。

数据节点:这类节点用于保存 Cluster的数据。数据节点的数目与副本的数目相关,是片段的倍数。例如,对于两个副本,每个副本有两个片段,那么就

有4个数据节点。不过没有必要设置多个副本。数据节点是用命令“ndbd”启动的。

SQL节点:这是用来访问 Cluster数据的节点。对于MySQL Cluster,客户端节点是使用NDB Cluster存储引擎的传统MySQL服务器。通常,SQL节点是使用命令“mysql d –ndbcluster”启动的,或将“ndbcluster”添加到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404224.html,f”后使用“mysqld”启动。

注释:在很多情况下,术语“节点”用于指计算机,但在讨论MySQL Cluster 时,它表示的是进程。在单台计算机上可以有任意数目的节点,为此,我们采用术语“ Cluster主机”。

管理服务器(MGM节点)负责管理 Cluster配置文件和 Cluster日志。Cluster中的每个节点从管理服务器检索配置数据,并请求确定管理服务器所在位置的方式。当数据节点内出现新的事件时,节点将关于这类事件的信息传输到管理服务器,然后,将这类信息写入 Cluster日志。

此外,可以有任意数目的 Cluster客户端进程或应用程序。它们分为两种类型:

标准MySQL客户端:对于MySQL Cluster,它们与标准的(非 Cluster类)MySQL没有区别。换句话讲,能够从用PHP、Perl、C、C++、Java、Python、Ruby 等编写的现有MySQL应用程序访问MySQL Cluster。

管理客户端:这类客户端与管理服务器相连,并提供了启动和停止节点、启动和停止消息跟踪(仅调试版本)、显示节点版本和状态、启动和停止备份等的命令。

三、开始准备

1、准备服务器

现在,我们计划建立有5个节点的MySQL CLuster体系,因此需要用到5

台机器,分别做如下用途:

2、注意事项及其他

每个节点的操作系统都是Linux,下面的描述中将使用主机名,不再使用IP 地址来表示。由于MySQL Cluster采用TCP/IP方式连接,并且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没有加密,因此这个体系最好只在单独的子网中运行,并且考虑到传输的速率,强烈建议不要跨越公网使用这个体系。为了测试环境的准备性,我这里所有hostname相关我全部写成ip,所需软件我推荐用mysql-max-5.0.24,下载地址为(已

测)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404224.html,/_/?q=mysql-max-5.0.24-linux-i686.tar.gz

四、开始安装

1、假定条件

在每个节点计算机上都采用mysql 用户来运行Cluster,因此执行如下命令添加相关用户(如果已经存在则略过,且用root用户执行):

root# /usr/sbin/groupadd mysql

root# /usr/sbin/useradd -g mysql mysql

假设已经下载了mysql可直接使用的二进制安装包,且放在 /root 下了。

2、SQL节点和存储节点(NDB节点)安装(即4个机器重复执行以下步骤)

root# cd /root/

root# tar zxf mysql-max-5.0.24-linux-i686.tar.gz

root# mv mysql-max-5.0.24-linux-i686 /usr/local/mysql/

root# cd /usr/local/mysql/

root#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root#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root# chown -R mysql:mysql /usr/local/mysql/

3、配置SQL节点

root# vim /etc/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404224.html,f

然后输入如下内容:

[mysqld]

basedir = /usr/local/mysql/ datadir = /usr/local/mysql/data/ user = mysql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ndbcluster

ndb-connectstring=192.168.5.101

[mysql_cluster]

ndb-connectstring=192.168.5.101

4、配置存储节点(NDB节点)

root# vi /etc/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404224.html,f

然后输入如下内容:

[mysqld]

ndbcluster

ndb-connectstring=192.168.5.101

[mysql_cluster]

ndb-connectstring=192.168.5101

5、安装管理节点

root# cd /root/

root# tar zxf mysql-max-5.0.24-linux-i686.tar.gz

root# mkdir /usr/local/mysql/

root# mkdir /usr/local/mysql/data/

root# cd mysql-max-5.0.24-linux-i686/bin/ root# cp ndb_mgm* /usr/local/mysql

root# chown -R mysql:mysql /usr/local/mysql 6、配置管理节点

root# vi /usr/local/mysql/config.ini

然后输入如下内容:

[ndbd default]

NoOfReplicas=1

[tcp default]

portnumber=3306

#设置管理节点服务器

[ndb_mgmd]

hostname=192.168.5.101

#MGM上保存日志的目录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设置存储节点服务器(NDB节点)

[ndbd]

hostname=192.168.5.102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第二个NDB节点

[ndbd]

hostname=192.168.5.103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设置SQL节点服务器

[mysqld]

hostname=192.168.5.104

#第二个SQL节点

[mysqld]

hostname=192.168.5.105

注释: [tcp default] 这项写成portnumber=3306,简朝阳大哥的书上这点有误。

五、启动MySQL Cluster

较为合理的启动顺序是,首先启动管理节点服务器,然后启动存储节点服务器,最后才启动SQL节点服务器:

在管理节点服务器上,执行以下命令启动MGM节点进程:

root# /usr/local/mysql/ndb_mgmd -f /usr/local/mysql/config.ini

必须用参数“-f”或“--config-file”告诉 ndb_mgm 配置文件所在位置,默认是在ndb_mgmd相同目录下。

在每台存储节点服务器上,如果是第一次启动ndbd进程的话,必须先执行以下命令:

root# /usr/local/mysql/bin/ndbd --initial

注意,仅应在首次启动ndbd时,或在备份/恢复数据或配置文件发生变化后重启ndbd时使用“--initial”参数。因为该参数会使节点删除由早期ndbd实例创建的、用于恢复的任何文件,包括用于恢复的日志文件。

如果不是第一次启动,直接运行如下命令即可:

root# /usr/local/mysql/bin/ndbd

最后,运行以下命令启动SQL节点服务器:

root#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defaults-file=/etc/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404224.html,f &

如果一切顺利,也就是启动过程中没有任何错误信息出现,那么就在管理节点服务器上运行如下命令:

root# /usr/local/mysql/ndb_mgm

-- NDB Cluster -- Management Client --

ndb_mgm> show

Cluster Configuration

---------------------

[ndbd(NDB)] 2 node(s)

id=2 @192.168.5.102 (Version: 5.0.24, Nodegroup: 0, Master)

id=3 @192.168.5.103 (Version: 5.0.24, Nodegroup: 1)

[ndb_mgmd(MGM)] 1 node(s)

id=1 @192.168.5.101 (Version: 5.0.24)

[mysqld(API)] 2 node(s)

id=4 @192.168.5.104 (Version: 5.0.24)44

id=5 @192.168.5.105 (Version: 5.0.24)

六、环境测试

与没有使用 Cluster的MySQL相比,在MySQL Cluster内操作数据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执行这类操作时应记住两点:

表必须用ENGINE=NDB或ENGINE=NDBCLUSTER选项创建,或用ALTER TABLE 选项更改,以使用NDB Cluster存储引擎在 Cluster内复制它们。如果使用mysqldump的输出从已有数据库导入表,可在文本编辑器中打开SQL脚本,并将该选项添加到任何表创建语句,或用这类选项之一替换任何已有的ENGINE(或TYPE)选项。

另外还请记住,每个NDB表必须有一个主键。如果在创建表时用户未定义主键,NDB Cluster存储引擎将自动生成隐含的主键。(注释:该隐含键也将占用空间,就像任何其他的表索引一样。由于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容纳这些自动创建的键,出现问题并不罕见)。

(1)确认NDB引擎是否已经正常工作

在mysqld1节点上,用root在test数据库上新建一个t1的表

mysql> use test;

Database changed

mysql> show tables;

Empty set (0.11 sec)

mysql> create table t1(a int) engine=ndb;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74 sec)

mysql> insert into t1 values(100);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32 sec)

在mysqld2节点2上,用root查看效果

mysql> show tables;

+----------------+

| Tables_in_test |

+----------------+

| t1 |

+----------------+

1 row in set (0.00 sec)

(2)检测冗余环境的单点故障问题

a、模拟NDB节点崩溃;

b、模拟SQL节点崩溃;

c、由于管理节点是最容易控制的,可以将配置文件和二个可执行程序(ndb_mgmd和ndb_mgm)存放在多台机器上即可,无须太考虑单点故障。

(3)性能测试方面:内部测试环境我们增加了二台ndbd服务器,即集群方案采用的是1ndbd_mgmd+2mysqld+4ndbd(四台作ndbd的好处是如果二台服务器同时宕机了,也有一定机率不损失数据;但在生产环境下,二台服务器同时宕机的机率是微乎期乎的);目前公司测试组的同事在进行压力测试和性能测试,尝试大量数据的写入和插入等;初期打算内部测试进行一个月,一个月后正式上线。

七、安全关闭

要想关闭 Cluster,可在MGM节点所在的机器上,在Shell中简单地输入下述命令:

[ndb_mgmd]root# /usr/local/mysql/ndb_mgm -e shutdown

运行以下命令关闭SQL节点的mysqld服务:

[ndb_mgmd]root#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uroot shutdown

服务器配置方案v1.1

服务器配置方案

目录 服务器配置方案 (1) 第一章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第二章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4) 第三章硬件需求 (6) 第四章软件需求 (7) 第五章网络需求 (8) 第六章云环境租用说明 (8)

第一章引言 1.1.编写目的 该文档针对工程造价类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项目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其服务器配置方案。方案的制定本着满足用户实际需要并降低资金投入的原则,需要满足从硬件、网络、软件、安全等方面进行阐述,提供主推方案和备选方案,以便用户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决策。 1.2.现状和目标 工程造价类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对造价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从项目的启发到项目的后评估,对项目的各里程碑阶段提供信息化支撑手段;统一管理造价项目的各类信息,做到安全存储、有效统计、有效分析;实现造价项目相关流程的信息化,提高流程的流转效率,降低因纸质流程所带来的效率低下和非增值工作的浪费。因此系统的运行需要满足以下目标: 用户在内外网均可访问:公司的员工可以在公司局域网和Internet上均能够访问使用系统; 高可用性:当其中运行着的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时,另一台备份服务器会迅速的自动启动并运行(一般为2分钟左右),从而保证整 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扩展性:整个网络以及硬件环境须具有可扩展性,满足公司用户能正常流畅的实用系统。比如存储能能扩展满足日益增长公司业务需求等。 项目管理系统适用于以项目管理为主线贯穿销售、人资、客服等环节业务的管理。用户范围包括造价项目相关的所有人员,目前公司员工240多人,预计在2015年员工总人数达到300人以上,因此系统实用规模预计支持在线用户200人,并发用户50人。 公司目前硬件环境如下:

浅析高性能计算应用的需求与发展

浅析高性能计算应用的需求与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性能计算的概念,中国高性能计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国内高性能计算应用的需求,针对目前高性能计算的应用,本文最后分析了高性能计算应用需求的展望。 【关键词】高性能计算;应用;需求;发展 一、前言 高性能计算的应用为国内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诸多的贡献,因此,国内也在致力于拓展高性能计算的应用范围,从而希望进一步的促进高性能计算的发展,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高性能计算概述 高性能计算(HPC) 指通常使用很多处理器(作为单个机器的一部分)或者某一集群中组织的几台计算机(作为单个计算资源操作)的计算系统和环境。有许多类型的HPC 系统,其范围从标准计算机的大型集群,到高度专用的硬件。大多数基于集群的HPC系统使用高性能网络互连,比如那些来自InfiniBand 或Myrinet 的网络互连。基本的网络拓扑和组织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总线拓扑,在性能很高的环境中,网状网络系统在主机之间提供较短的潜伏期,所以可改善总体网络性能和传输速率。 三、中国高性能计算的现状与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神威”、”银河”、”曙光”、”深腾”等一批知名产品的出现,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个具备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能力的国家,被誉为世界未来高性能计算市场的”第三股力量”。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掌握了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一些关键技术,参与研制的单位也由科研院发展到企业界,有力地推动了高性能计算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已得到重大改善,总计算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技术拓宽了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我国工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节约了很多生产成本。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技术目前主要在石油行业、天气预报、核能模拟、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中国高性能计算的应用还不够广、不够深入,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率都比较低下。我国对高性能计算应用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应用研发力量薄弱且分散,缺乏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从事高端应用软件研发的单位很少,企业界基本未介入,没有良好的相互交流的组织渠道等。高性能应用软件的开发和高效并行算法研究尚不能与高端计算机发展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为计算机”配”软件的思想。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的研究与发明明显滞后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国外品牌还占领着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行业,国产高性能服务器的市场份额仍然偏低。

服务器灾备方案

服务器灾备方案 一、服务器灾备的目的 服务器灾备计划就是在平时对服务器的重要数据、数据库、配置文件、应用服务等做备份,为了在发生重大灾难或者事故后,能尽快将原服务器中重要的数据、数据库或者应用服务等恢复出来继续给客户提供服务。 ※本方案适用于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下的服务器。 二、主要的服务器备份方式 按备份系统的准备程度,可将其分为冷备份、温备份和热备份三大类。 冷备份 备份系统未安装或未配置成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相同或相似的运行环境, 应用系统数据没有及时装入备份系统。一旦发生灾难,需安装配置所需的运行环境,用数据备份介质(磁带或光盘)恢复应用数据,手工逐笔或自动批量追补孤立数据,将终端用户通过通讯线路切换到备份系统,恢复业务运行。优点:设备投资较少,节省通信费用,通信环境要求不高。缺点:恢复时间较长,一般要数天至1周,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较差。 温备份 将备份系统已安装配置成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相同或相似的系统和网络运行环境,安装了应用系统业务定期备份数据。一旦发生灾难,直接使用定期备份数据,手工逐笔或自动批量追补孤立数据或将终端用户通过通讯线路切换到备份系统,恢复业务运行。优点:设备投资较少,通信环境要求不高。缺点:恢复时间长,一般要十几个小时至数天,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较差。 热备份 备份处于联机状态,当前应用系统通过高速通信线路将数据实时传送到备份系统,保持备份系统与当前应用系统数据的同步;也可定时在备份系统上恢复应用系统的数据。一旦发生灾难,不用追补或只需追补很少的孤立数据,备份系统可快速接替生产系统运行,恢复营业。优点:恢复时间短,一般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最好,数据丢失可能性最小。缺点:设备投资大,通信费用高,通信环境要求高,平时运行管理较复杂。 在计算机服务器备份和恢复中,冷备份服务器(cold server)是在主服务器丢失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备份服务器。冷备份服务器基本上只在软件安装和配置的情况下打开,然后关闭直到需要时再打开。 温备份服务器(warm server)一般都是周期性开机,根据主服务器内容进行更新,

基于人工智能网络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及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网络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及方法,包括集群计算服务器、SMP计算服务器、I/O存储节点服务器、管理节点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网络交换设备和网络基础平台。本技术通过集群计算服务器中多个节点同步计算,提高运算效率和处理速度;通过SMP计算服务器采用对称多处理技术,一台电脑同时由多个处理器运行操作系统的单一复本,并共享内存和一台计算机的其他资源。虽然同时使用多个CPU,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它们的表现就像一台单机一样。系统将任务队列对称地分布于多个CPU之上,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所有的处理器都可以平等地访问内存、I/O和外部中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网络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群计算服务器(1)、SMP计算服务器(2)、I/O存储节点服务器(3)、管理节点服务器(4)、大容量存储设备(5)、网络交换设备(6)和网络基础平台(7); 集群计算服务器(1)采用一组计算机作为一个整体向用户提供一组网络资源,其中单个的计算机为集群计算服务器(1)的节点;

SMP计算服务器(2)为一台计算机采用多个处理器运算操作系统; I/O存储节点服务器(3)用于连接后台的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5)和集群计算服务器(1); 管理节点服务器(4)用于承接外部用户接入、访问集群系统,进行程序编译、调试、并行计算任务的分发与布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网络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管理节点服务器(4)安装有集群管理软件,用于主节点对整个集群计算服务器(1)进行管理和作业调度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网络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大容量存储设备(5)采用磁盘阵列作为存储设备,大容量存储设备(5)的网络存储结构包括DAS直连式存储、NAS网络存储设备和SAN区域存储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网络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NAS网络存储设备采用NAS服务器,NAS服务器的网络吞吐量相对值: throught i=t i/t m(t m≥t i,i=1.2.3...n); 其中throught i表示第i个NAS服务器的网络吞吐量相对值;t i表示第i个NAS服务器的网络吞吐量;t m表示与第i个NAS服务器同组的各个NAS服务器中的最大的网络吞吐量值; 按照下列同时确定NAS服务器的综合负载权重: w i=f(cpu i,throught i)=(1-c i)a×t m/t i,(t m≥t i,i=1.2.3...n); 其中,w i表示第i个NAS服务器的综合负载权重;cpu i表示第i个NAS服务器的剩余CPU利用率;throught i表示第i个NAS服务器的网络吞吐量相对值;c i表示第i个NAS服务器的CPU利用率;a为设定系数;t m表示与第i个NAS服务器同组的各个NAS服务器中的最大的网络吞吐

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解决方案第一章:数据中心服务器方案 一:系统设计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设计的前瞻性。 充分考虑到用户需求,确保在系统满足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2)系统设计的先进性。 在经费的技术许可的范围内,引进、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在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和存储网络设计以及存储设备选择上采用目前国际先进方案,在建立先进的存储结构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数据系统运行效率。 (3)开放性原则 系统采用的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均遵循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及国际流行标准,符合开放性设计原则,使用权其具备优良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和灵活性。 (4)安全性原则 数据备份系统构成应用系统的保障子系统。数据备份系统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故障恢复机制,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这一系统安全体系。 (5)稳定性原则 在采用国际先进的存储技术的同时,着重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其中又重点考虑系统可靠的平滑升级方式,使系统的运营风险降

低到最小。这样,系统能够充分享受先进的存储技术带来的巨大收益。 (6)系统设计的可扩展性 在考虑各子系统的设计中,均按业务要求对系统扩展的可行性进行了考虑。 (7)经济性 在满足所有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存储管理软件,存储设备和相关存储设备,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二:系统产品选型说明 鉴于用户业务性质需求。在本方案设计中所有设备完全使用冗余架构确保系统任意一点出现故障时业务的可持续运行。 (1)产品选型 NF8260M5 是浪潮基于最新一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设计的一款2U4 路机架式服务器,在2U 空间内最大可支持 4 颗Intel 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集成48 个DDR4 内存插槽,24 块 2.5 寸硬盘,达到业界最高计算密度. (2)产品特点 超高计算密度: ?2U空间内集成4颗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最高主频可达3.6GHZ,具备38.5MB大容量三级缓存,最多112个物理核心,224个线程,处理器 之间采用全互联架构,互联UPI速率达10.4GT/s,提供强大的并行计算处 理能力,计算性能较上一代提升65%。 ?最大支持48条DDR4 ECC内存,最高频率2666MHZ,支持RDIMM、LRDIMM、NVDIMM,可以满足对内存容量有较高需求的关键应用。 ?采用浪潮独有的PCIE拓扑均衡设计,最大限度提升IO性能。 ?支持4个双宽GPU,单GPU能提供112T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T ensor计算性能。 ?相比2台2U2路服务器,根据第三方权威实验室实际测试,在虚拟化场景下相同应用能够给客户带来更高的TCO收益。

服务器配置方案

服务器配置方案 本文转自:傲龙网络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给客户进行硬件配置建议,发现很多客户基本的信息化基础的知识都不是太懂,比如服务器配置数选择和用户数关系等等。甚至很多IT专业人士,比如erp,crm顾问都不是很清楚。当然也有可能这些顾问只专注于他自己工作的那一块,认为这些是售前干的事情,不需要了解太多。在我看来我觉得多了解一些,碰到不懂的客户也可以给人家说个所以然出来,至少也没有什么坏处嘛。下面这篇文章也是平常的工作总结,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也许还用的着。 第一章服务器选择 1.1 服务器选择和用户数关系

说明: 首选原则:在初期给客户提供硬件配置参考时,在线用户数建议

按注册用户数(或工作站数量)的50%计算。 备用原则: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用户使用频度、应用特点、硬件投入等综合因素考虑,在线用户数比例可以适当下调,由售前/销售人员在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后做出适当的建议。 服务器推荐选择品牌:IBM、DELL(戴尔)、HP(惠普)、Sun 、Lenovo (联想)、浪潮、曙光等品牌机型。 CPU:如果因为选择不同品牌服务器或双核处理器导致CPU型号/主频变动,只要求达到同级别或该级别以上处理能力。 硬盘:对于硬盘方面,推荐选择SCSI硬盘,并做RAID5;对于小企业可以如果由于采购成本的考虑也可采用SATA。对于2000注册用户数以上企业,强烈推荐采用磁盘阵列。 硬盘容量=每用户分配容量×注册用户数+操作系统容量+部分冗余 1.2 常见机型参考报价

由于IBM服务器在几个品牌的PC服务器系列中价格较高,如果报价是供客户做预算用,则可将该报价直接发给客户供参考,减少商务询价的工作量。 硬件配置和相关型号可上网查询: IBM服务器 HP服务器 DELL服务器 SUN服务器 Lenovo(联想) 1.3 服务器选择和用户数关系在线计算 在IBM网站上有提供IBM Systems Workload Estimator工具可用于

服务器存储方案说明

福州振源科技服务器与存储 技术方案 福州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8年8月

?第1章:建议技术书? 1.1拓扑图: 现有设备: ? 光纤交换机 pluswell心跳检测 营销系统服务器 IBM X346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数据库:sql server 2003 阵列柜 IBM DS4000 LAN 应用服务器 IBM X3650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数据库:sql server 2003备份服务器病毒服务器 增加设备:

光纤交换机 OA 服务器IBM X3650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数据库:sql server 2003 pluswell心跳检测pluswell心跳检测 营销系统服务器IBM X346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数据库:sql server 2003 阵列柜IBM DS4000 千兆LAN 应用服务器IBM X3650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数据库:sql server 2003 备份服务器 病毒服务器 硬件设备需求清单 按照上述整合后的硬件架构,本期硬件设备需求如下:

? 1.2设备选型 ? 1.2.1选型原则 我们认为,只有在整体架构的设计和每个具体产品的选型配置上都紧扣先进实用、可靠安全、成熟开放等总体设计要求,才能够确保系统的顺利实施与良好运行。各设备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2.2服务器选型 X3650-7979B7C 优点: ?采用新的双核或节能型四核处理器和更快速的内存获得卓越的单位功率性能 ?利用新的集成解决方案轻松管理您的资源 ?在使用寿命长久的服务器平台上使用可扩展内存、I/O 和存储器,从而保护IT 投资 刷新速度和性能水平 对于受限制的数据中心环境,IBM System x3650 提供了无以伦比的性能和可靠性。 x3650 针对多达八核处理器的性能进行了优化,可以提供密集的机柜密度、强大的双核或四核计算能力、出色的12个DIMM 的内存设计和高效的网络通信能力。 保护您的IT 投资 可扩展内存和I/O 的设计可以满足高速处理和可靠性的需求,同时集成的RAID 可以保护数据。通过热插拔电源、使用矢量校准冷却?技术的冷却手段以及IBM PowerExecutive,能够帮助服务器保持低温。结果如何?在双处理器服务器上可以运行多个工作负载,而不会耗尽IT 资金。 产品特性 稳定的平台设计,有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部署和支持成本 高级电源管理和矢量校准冷却技术,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电力和冷却成本 全天候数据可用性,能够保护业务关键型数据 硬件概要

生产部人员配置规划

生产部人员配置规划 一.间接人员: 主管:1人端子组长:1人 手工组长:1人品质组长:1人 机修:2人 共计:6人 二.端子组作业员: 全自动机操作员:6人半自动机操作员:4人 裁线机操作员:2人端检:1人 共计:13人 三.手工组作业员: 屏线类:按此配置每天可生产3000条左右成品 穿胶壳:8人绞线:2人 包醋酸布:2人副加工:2人(入编织、套管、收缩、打胶)机内连接线类:按此配置每天可生产2000条左右成品 穿胶壳:4人缠绕管:1人 副加工:1人 其它人员: 测试:2人全检:2人 焊锡:2人 共计:26人 总配置:45人

说明: 1.全自动端子机加工能力:2500点*20H*4台=200000条 2. 裁线机加工能力:1500条*10H*2=30000条 3. 半自动端子机加工能力:2500点*10H*3台=75000点 4. 屏线入壳能力:(每人)850点*10H=8500点 每条线按27个点可生产310条 每条线按58个点可生产150条 5. 机内线入壳能力:(每人)1000点*10H=10000点 每条线按30个点可生产330条 每条线按15个点可生产660条 6. 绞线能力:(每人)650点*10H=6500点 每条线按10组可生产650条 每条线按5组可生产1300条 7. 包醋酸布能力:(每人)200条*10H=2000条 8.缠绕管能力:(每人)250条*10=2500条 9. 测试能力:300条*10H=3000条 2台机可测试6000条 10. 屏线焊锡能力:(每人)700点*10H=7000点 每条线按27个点每天可生260条 每条线按17个点每天可生410条 11. 电源线焊锡能力:(每人)1200点*10H=12000点 每条线按3个点每天可生4000条

基于Rocks的高性能集群平台搭建与应用

型的节点。一台计算机所扮演的节点类型要由集群的实际需求和计算机的配置决定。在小型集群系统中,用户节点、控制节点、管理节点、存储节点和安装节点往往就是同一台计算机。 (2)网络规划:对于大规模集群,为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安全因素,常常将计算网络和控制网络分开,计算部分用千兆网络甚至速度更高的网络如Myrinet、infiniBand网络等,控制部分用百兆网络。对于不同的网络,采用不同的网段来划分。 (3)节点操作系统的自动安装、管理及恢复。 (4)节点状态监控,主要包括用户作业管理、CPU负载情况,以及内存等资源的管理。 安装一个集群系统,现在一般有三种方法: (1)手动方法,它需要一个有经验的系统管理员安装前端节点的操作系统,完成后下载指定的集群软件并把它安装在前端节点;手动配置DHCP和PXESERVICE,给每一个计算节点指定一个唯一的名字和IP地址;然后再把手动配好的软件包放到计算节点上。 (2)附加方法。它和手动方法一样需要一个系统管理员安装好前端节点;然后下载集群管理工具,把它安装在前端节点上;最后通过它来安装计算节点。这样降低了手动配置的复杂性,像现在著名的OSCAR和Warewulf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3)整合方法。它把OS、集群指定的服务、集群建立的工具都整合在一起,所有服务和工具的安装、配置在前端节点安装时一次完成,不需要下载额外的软件包,代表有Scyld和Rocks,只不过Scyld采用特定的内核,而Rocks采用RedHat。 通常,集群的管理工作占据了管理员大部分时间,所以前两种方法安装比较繁琐、配置信息较多,不太易于一般用户掌握。而第三种方法,也就是本文介绍的Rocks,建立一个集群不需用户的太多干预,所有的集群软件一次安装,并且系统自动配置。 3Rocks特点 针对每个节点安装不同的软件,Rocks采用了定制发行,也就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不同类型节点定制所需的软件包。每个节点的定义来自RedHatKickstartfile,这个文件由RocksKickstartGraph产生。一个Kick—startfile是一个文本描述,描述在某一种节点类型上的软件及软件配置。而RocksKickstartGraph是用来定义Kickstartfile的基XMI。的树型结构。通过使用这个Graph,Rocks能有效地定义节点的类型而不需要复制相同的软件。它还可以抽象不同的硬件,让Kickstart能够自动监测装载正确的硬件模块,如SCIS、IDE、高速网卡等。Rocks还使用SQL数据库存储配置信息,并可以对一些具体服务配置信息产生数据库报告,比如DHCP配置文件、/ere/hosts、和PBS节点信息。 Rocks基于RedHatIAnux,支持所有RedHatLinux所支持的硬件,如x86、x86—64和IA一64;处理器有AMDAthlon、AMDOpteronandEM64T、Itanium;网络有Ether一net、Myrinet、Infiniband。 4安装集群 Rocks把集群的节点分为两类:前端节点和计算节点。前端节点可以是管理节点、用户节点、监控节点、安装节点,许多服务(NFS、NIS、DHCP、NTP、MySQL、HTTP…)都在这台机器上。前端节点要求磁盘空间至少20GB,内存512MB或1GB,两个网卡;计算节点磁盘空间至少20GB,内存512MB,一个网卡。整个结构如图l所示。 图1Rocks系统结构 我们的前端机是IBMX3225服务器,1GB内存,200GB硬盘,三个网卡。我们准备把前端机作为用户节点、监控节点、管理节点、安装节点,所以我们下载Rocks(ht—tp://洲.rocksclusters.org)的安装包,包括Kernel/Boot Ibll(操作系统内核)、ServicePackRoll、OSRollDisk1和OSRollDisk2(操作系统版本相当于RedHatLinuxAS4);在Rocks中有一个包叫CoreRoll,它包含area51(系统安全相关的服务和工具)、ganglia(集群监控软件)、grid(globus4.2)、Java(SunJavaSDK)、HPC(集群峰值测试)、sGE(Sun的作业调度软件)和webServerRolls(必需的)、对于作业调度,我们还可以选择安装Torque。 安装步骤如下: (1)从光盘启动服务器,插入Kernel/BootRoll光盘,出现选择安装前段节点还是计算节点; (2)选择前端节点后,插入我们所需要安装的其他Roll光盘,依次选定,包括OSRoll,ServicePackRoll、CoreIbll.PBSRoll; (3)然后,填写集群相关信息,包括集群名称、主机名等; (4)填写集群内部访问地址和外部访问地址、网关、DNS等; (5)Root密码设定,磁盘分区; (6)安装系统开始。 安装计算节点: (1)在前端节点终端上输入insert-ethers,出现如图2所示的界面。 图2计箅节点的安装界面 (2)选择Compute,然后从网络启动计算节点服务器, 这时前端节点通过DHCP请求能够检测到该服务器,出现

装配车间定员定岗定车间方案

装配车间定员定岗方案 根据公司2012年生产经营计划的要求,为加强我车间劳动定员管理,结合车间实际情况,制定了车间定编定员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车间生产基本情况 1、生产任务及目标 根据公司2012年度经营计划,车间要完成三行玉米联合收割机、四行玉米联合收割机各160台的生产任务。目标计划日产三行玉米联合收割机3台,四行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 2、车间生产组织方式 按现在有条件,部装及总装均采用集中固定式装配。 3、人员情况 车间现有装配工人28人正在进行培训,与公司定编31人尚缺3人;漆工定编4人现有4人。 4、场地情况 按车间实际场地三行机总装可布置6个工位,四行机可布置4个工位;部装可布置4个工位;其它还设置配件、外购大件、工具区等场地。 二、定岗定员情况 根据车间实际情况,结合人员素质情况,为满足生产要求,车间设置部装、总装、试车及漆工四个组,具体定岗定员配置情况如下: 1、总装组 设组长1名(组长不脱离生产),由朱凯担任,负责总装组日常生产;下设6个班每班3人负责1台整机的装配,共18人。 1)总装一班:朱凯、杨振勇、张宁。朱凯负责。

2)总装二班:郝敬民、 3)总装三班: 4)总装四班: 5)总装五班: 6)总装六班: 2、部装组 设组长1名(组长不脱离生产),由李红彬担任,负责总装组日常生产,下设4个班共12人。 1)部装一班:负责发动机、风机及升运器支架、无极变速轮的部装共2人 2)部装二班:负责后桥、前后轮、驾驶台、梯子的部装共3人 3)部装三班:负责升运器部分的装配共3人 4)部装四班:负责割台部分的装配共4人 3、试车组 试车组共1人,由郭路路负责。 4、漆工组 设组长1名(组长不脱离生产),由刘建风担任,负责漆工组日常生产。组员刘矿山、庞小明、刘存科。 三、组长备选人员情况 1、总装组长人选:李红彬、韩波、郝敬民 2、部装组长人选:孙保永、钱金明、张海会 综上所述,装配车间装配、试车、漆工各组合计共35人,为符合日产三行玉米联合收割机3台、四行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的生产目标,还要做好三个方面的控制工作来保证。即:控制生产效率、控制日作业计划、控制出勤天数。

机房服务器硬件配置方案

机房服务器硬件配置方案 一、入门级常规服务器硬配置方案: 硬件名称基本参数 奔腾E2160系列,LPGA封装,双核,工作功率65W,核心电压 1.25V,数量参考价CPU 内存 主板主频1800MHZ,总线频率800MHZ,倍频9,外频200MHZ,128M一 级缓存,1M二级缓存,指令集MMX/SSE/SSE2/SSE3/Sup-SSE3/EM64T111¥460¥135¥599Kingston DDRII 667 1G,采用PBGA封,频率667MHZ 采用Intel P965/ICH8芯片组,集成Realtek ALC 662声卡芯片,适用Core2 Extreme/Core 2 Quad/Core 2 Duo/奔腾4/赛扬D/PentiumD系列处理器。 前端总线频率FSB 1066MHz 硬盘台式机硬盘容量:160GB转速/分:7200转/分缓存(KB):8000KB接 口类型: Serial ATA接口速率: Serial ATA 300 机箱类型: xx飓风II机箱样式: 立式机箱结构: Micro ATX/ATX 3.51¥380机箱

光驱 散热器 UPS 稳压器 显示器 鼠标键盘英寸仓位:1个软驱仓位+6个硬盘仓位光驱仓位:4个产品电源: 金河田 355WB 3C 选配,普通DVD光驱 热器类型: CPU散热器散热方式: 风冷风扇转数(RPM):2200轴承类 型: 合金轴承适用范围: Intel LGA775 Conroe、Pentium D、Pentium4 Celeron D全系列最大风量(CFM):43CFM UPS电源类型: 后备式UPS额定输出容量: 0.5kva 选配

读懂服务器性能指标

读懂服务器性能指标 用户总希望有一种简单、高效的度量标准,来量化评价服务器系统,以便作为选型的依据。但实际上,服务器的系统性能很难用一两种指标来衡量。包括TPC、SPEC、SAP SD、Linpack和HPCC在内的众多服务器评测体系,从处理器性能、服务器系统性能、商业应用性能直到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都给出了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在如此多的标准中,用户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应用环境的评价体系呢?这里,我们选择了应用面较广泛的TPC和SPEC,作一个深入介绍。 ■走出误区 深入TPC-C指标 TPC体系是影响最大的评测基准之一,尤其近两年,国内媒体对TPC指标的报道可谓海量。但有多少用户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呢?本文以TPC-C为例,让用户深入了解这项基准测试。 tpmC值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衡量服务器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但究竟什么是tpmC值呢?笔者曾向一些用户、专业媒体记者乃至某些国外大公司的技术人员问过这个问题,但回答的精确度与tpmC值的流行程度差异甚远。不少人将之误写为TPMC,甚至与TPC组织混为一谈。 TPC(Transaction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是由数十家会员公司创建的非盈利组织,总部设在美国。TPC的成员主要是计算机软硬件厂家,而非计算机用户,其功能是制定商务应用基准程序的标准规范、性能和价格度量,并管理测试结果的发布。 TPC不给出基准程序的代码,而只给出基准程序的标准规范。任何厂家或其他测试者都可以根据规范,最优地构造出自己的测试系统(测试平台和测试程序)。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完整性,被测试者(通常是厂家)必须提交给TPC一套完整的报告(Full Disclosure Report),包括被测系统的详细配置、分类价格和包含5年维护费用在内的总价格。该报告必须由TPC授权的审核员核实(TPC本身并不做审计)。TPC 在全球只有不到10名审核员,全部在美国。 TPC推出过11套基准程序,分别是正在使用的TPC-App、TPC-H、TPC-C、TPC-W,过时的TPC-A、TPC-B、TPC-D和TPC-R,以及因为不被业界接受而放弃的TPC-S(Server专门测试基准程序)、TPC-E(大型企业信息服务测试基准程序)和TPC-Client/Server。而目前最为“流行”的TPC-C是在线事务处理(OLTP)的基准程序,于1992年7月完成,后被业界逐渐接受。 TPC-C使用三种性能和价格度量,其中性能由tpmC(transactions per minute,tpm)衡量,C指TPC中的C基准程序。它的定义是每分钟内系统处理的新订单个数。TPC-C还经常以系统性能价格比的方式体现,单位是$/tpmC,即以系统的总价格(单位是美元)/tpmC数值得出。 解读tpmC 从TPC-C的定义不难知道,这套基准程序是用来衡量整个IT系统的性能,而不是评价服务器或某种硬件系统的标准,而且tpmC数值的高低直接受到各个环节的影响,右表大概可以说明系统设置对tpmC 测试的影响。此处的“IT系统”包括服务器、外设(如硬盘或RAID)、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客户端及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和网络连接等。因此,如何解读tpmC数值会因不同的采购需求有非常大的差异。

服务器配置方案

服务器配置方案本文转自:傲龙网络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给客户进行硬件配置建议,发现很多客户基本的信息化基础的知识都不是太懂,比如服务器配置数选择和用户数关系等等。甚至很多IT专业人士,比如erp,crm顾问都不是很清楚。当然也有可能这些顾问只专注于他自己工作的那一块,认为这些是售前干的事情,不需要了解太多。在我看来我觉得多了解一些,碰到不懂的客户也可以给人家说个所以然出来,至少也没有什么坏处嘛。下面这篇文章也是平常的工作总结,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也许还用的着。 第一章服务器选择 服务器选择和用户数关系

说明: 首选原则:在初期给客户提供硬件配置参考时,在线用户数建议按注册用户数(或工作站数量)的50%计算。 备用原则: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用户使用频度、应用特点、硬件投入等综合因素考虑,在线用户数比例可以适当下调,由售前/销售人员在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后做出适当的建议。 服务器推荐选择品牌:IBM、DELL(戴尔)、HP(惠普)、Sun 、Lenovo (联想)、浪潮、曙光等品牌机型。 CPU:如果因为选择不同品牌服务器或双核处理器导致CPU型号/主频变动,只要求达到同级别或该级别以上处理能力。

硬盘:对于硬盘方面,推荐选择SCSI硬盘,并做RAID5;对于小企业可以如果由于采购成本的考虑也可采用SATA。对于2000注册用户数以上企业,强烈推荐采用磁盘阵列。 硬盘容量=每用户分配容量×注册用户数+操作系统容量+部分冗余常见机型参考报价

由于IBM服务器在几个品牌的PC服务器系列中价格较高,如果报价是供客户做预算用,则可将该报价直接发给客户供参考,减少商务询价的工 作量。 硬件配置和相关型号可上网查询: IBM服务器 HP服务器 DELL服务器 SUN服务器 Lenovo(联想) 服务器选择和用户数关系在线计算 在IBM网站上有提供IBM Systems Workload Estimator工具可用于计算在各种应用和用户数规模下建议采用的服务器型号配置,配置结果提供 服务器型号、建议配置情况、可扩展性等信息。 以下为IBM Systems Workload Estimator工具计算结果,供参考: At peak, this system will have 1000 active mail clients. The calculations for this workloa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a maximum of 60 percent utiliz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client connection, this translates to 4000 effective clients. 即当前配置可支持1000在线用户,4000有效用户,服务器配置结果受录入的基本信息影响较大。 相关概念解释

云计算中的HPC高性能计算

1.背景: 云计算的优势 共享的计算设备 多租户的使用模型 可高度适配的资源分配 按需定制的HPC环境开始流行 2.挑战 虚拟化的开销 CPU, 内存, 驱动等 通信网络的区别 万兆以太网vs. Infiniband 并行IO的配置选项 设备, 文件系统和IO库的选择 3.CCI: Amazon的HPC解决方案 4. 虚拟化对HPC的影响 虚拟设备和物理设备有巨大的性能差别 虚拟机并没有引入很大的开销 对于直接分配给客户机的千兆网卡结论如此, 我们正在研究万兆网卡和IB 网卡的性能结果 5. 性能评价——结论 本地集群在通信上有巨大优势 对于CPU和内存密集型程序,CCI的性能和本地集群相似 究竟使用云还是本地集群,需要研究二者的性价比 6. I/O系统的可配置性:背景 I/O是很多高性能应用程序的性能瓶颈 应用程序的读写密集和并发度差别较大 传统高性能平台只提供通用的、统一的I/O系统 一些高性能程序开始考虑向云计算平台迁移 云计算平台可以带来I/O系统的高可配性 完全受控的虚拟机环境,自定义配置成为可能

弹性的资源申请和方便的部署方式 可选多种存储资源进行搭配 I/O系统的可配置性在于 可以在虚拟集群上选择不同的文件系统 可以利用多种底层存储设备进行组合 可以充分调节文件系统参数,专门为特定的某一个高性能应用程序进行配置 I/O系统可配置性的挑战 最优配置需要根据不同应用程序进行选择 需要平衡性能和总成本 7. I/O系统的可配置性:文件系统 网络文件系统(NFS) 使用简单,只有POSIX系统调用接口 对I/O需求较低的应用程序已经足够 存在单点瓶颈,扩展性差 并行文件系统(如PVFS) MPI-IO接口,对并行读写支持良好 可以使用更多的IO节点,扩展性好 8. I/O系统的可配置性:存储设备、 单实例临时存储设备(Ephemeral) 块设备,每节点2*800 GB, 非持久化存储 弹性块设备(EBS) 每个实例可挂载任意多块,可跨实例挂载 持久化,生命期与虚拟机实例无关 云端数据库存储服务(S3) 键值存储,面向数据库和互联网应用 9. I/O系统的可配置性:文件系统参数 10. I/O系统的可配置性:结论 针对不同的HPC应用配置I/O系统很有必要 不同HPC应用对I/O的需求不一样 性能和价格需要折中 I/O配置的挑战

选煤厂人员配置方案

关于陈蛮庄选煤厂岗位人员 配置方案的报告 公司领导: 陈蛮庄煤矿矿井选煤厂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完成,煤流系统已经形成。并完成了厂内设备的单机调试工作,设备运行正常平稳。为配合矿井建设的进度,经领导研究决定于2012年2月10号开始进行选煤厂带煤试运转,届时需要集团公司对选煤厂岗位人员进行配置。下面将就陈蛮庄选煤厂的基本情况及人员配置方案作简要汇报,以供领导参考并批示。 一、选煤厂工程简介: 陈蛮庄选煤厂为附属于陈蛮庄煤矿的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设计规模为90万吨/年,挖潜能力为180万吨/年,服务年限与矿井相同,为年。原煤系统最大处理能力为吨/小时,洗选系统最大处理能力为284吨/小时。主要产品为精煤(粒度0-50mm,灰分Ad≤10%)、中煤和煤泥。主要工艺为:动筛跳汰排矸+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主选+ 粗煤泥TBS分选机分选+细煤泥浮选+浮选尾煤浓缩压滤。本选煤厂工艺完善、设备先进、系统可靠、经济指标合理,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先进的控制调节系统,可实现全工艺系统的监测与监控。 选煤厂工程建设采用总承包的方式,由大地工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承建。承包范围从主井箕斗煤仓下给煤机开始,至产品装车点的全部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的土建、设备、电气配电、照明、采暖、消防、环保、安全、卫生、防雷、起重、检修、综合自动化控制保护、工业电视系统等设计、施工、供货、运输、安装、调试、技术服务和培训等工作。工程竣工验收达到煤炭行业要求的省级优良标准。

工程于2010年8月15日开工建设。计划投资万元,其中合同内投资12660万元;合同外投资万元。 二、资金完成情况: 截止2011年底,陈蛮庄选煤厂建设已完成投资万元。合同内投资完成万元,其中土建工程完成万元,安装完成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完成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完成万元;合同外投资完成万元,其中土建工程完成万元,安装工程完成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完成万元,其他费用(监理费)完成万元。 三、工程完成情况: 1、土建工程进展情况: 主厂房主体工程完工;装饰装修工程完成;地板砖铺设完成95%;给排水、消防、采暖工程施工完成。动筛车间主体工程完工;装饰装修工程完成;地板砖铺设完成90%;室内给排水、消防、采暖施工完成。浓缩车间及泵房主体施工完成,装饰装修完成,地板砖铺设完成,室内给排水、消防、采暖施工完成。原煤储煤场落煤筒施工完成;装饰完成80%;原煤仓至落煤筒钢桁架内消防、给排水、采暖施工完成;返煤地道内消防、给排水、采暖完成。汽车装车点及栈桥主体施工完成,装饰装修工程完成,消防、给排水、采暖施工完成。主井井口房至动筛车间栈桥钢桁架加工完成,②至③轴栈桥钢桁架、③轴至动筛车间栈桥钢桁架吊装、内部装饰及给排水、消防、采暖施工完成,主井井口房至①轴未吊装。其他栈桥主体完成;装饰装修完成90%;消防、给排水、采暖安装完成。介质库及浮选药剂库主体完成;装饰装修完成;给排水、消防、采暖施工完成。厕所主体施工完成,装饰装修工程完成,给排水、采暖施工完成。主厂房、动筛车间、产品仓配电室及变压器室主体施工完,装饰装修工程完成,空调、消防设备安

服务器分类及选择

案例—服务器系统选择 1.服务器的概念 服务器(server)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将与其相连的硬件设备诸如硬盘(磁 盘阵列)、磁带机、打印机、Modem及各种专用通讯设备等提供给网络上的客 户站点(client)共享,也利用服务器上安装运行的各种软件系统诸如应用软 件、DBMS等为网络用户提供计算、信息发布及数据管理等服务。服务器必 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 网络上80%的数据和信息。 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 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 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 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 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建立在网络上的信息系统,采用分类多服务器比采用一个服务器 处理所有的业务思路可以大大减少风险。 2.服务器分类 2.1按用途分类 1)面向计算类的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面向科学计算、数学模型分析等,要求具有很高的CPU计算能力。这类服务器一般采用 ?高档CPU; ?或多CPU技术,支持对称多处理与非对称多处理技术; ?对内存容量要求很高; ?需要较高的高速缓冲技术; ?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 一般这类服务器,采用大型机(巨型机)或高档工作站。典型应用如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的计算,大型的统计预测等。 2)面向数据库的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面向数据库计算,其上安装装载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类服务器一般要求有 ?较好的并行处理能力; ?高速的I/O吞吐量,具体体现在磁盘(硬盘)的读写速率和高速的网络适配器上; ?较大的磁盘容量,可以配置磁盘阵列; ?配置数据备份设备,如磁带机,配置备份策略; ?如果是分布数据库计算模式,要求有较高的网络带宽; 一般这类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设备,企业或部门级服务器,也可采用高档工作站。典型应用如银行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电信计费服务器,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或数据仓库服务器。 3)面向应用系统的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企业使用的应用系统服务器,其上装载运行着各种企业应用系统,一般属于Client/Server 计算体系结构的应用。这类服务器根据不同的具体应用有不同的要求: 如作OLAP服务器,一般要求有 ?较好的并行与异步处理能力; ?浮点运算能力;

服务器Iscsi存储建设方案

服务器Iscsi存储建设方案 2015.09

简介 服务器存储,既是把服务器硬件资源,通过软件、技术为网络中其它设备提供存储服务; 考虑到客户网络环境与业务情况,本次我们为用户提供了服务器+Iscsi技术,通过IP-SAN给业务系统提供可靠、稳定、低成高,高利用率的存储解决方案; iSCSI(internet SCSI)技术由IBM公司研究开发,是一个供硬件设备使用的、可以在IP协议的上层运行的SCSI指令集,这种指令集合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iSCSI技术是一种新储存技术,该技术是将现有SCSI 接口与以太网络(Ethernet)技术结合,使服务器可与使用IP网络的储存装置互相交换资料。 iSCSI是一种基于TCP/IP 的协议,用来建立和管理IP存储设备、主机和客户机等之间的相互连接,并创建存储区域网络(SAN)。SAN 使得SCSI 协议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成为可能,这种传输以数据块级别(block-level)在多个数据存储网络间进行。SCSI 结构基于C/S模式,其通常应用环境是:设备互相靠近,并且这些设备由SCSI 总线连接。 iSCSI 的主要功能是在TCP/IP 网络上的主机系统(启动器initiator)和存储设备(目标器target)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封装和可靠传输过程。 本次系统的拓扑结构如下:

方案介绍 工作过程: 当iSCSI主机应用程序发出数据读写请求后,操作系统会生成一个相应的SCSI命令,该SCSI命令在iSCSI initiator层被封装成ISCSI消息包并通过TCP/IP传送到设备侧,设备侧的iSCSI target层会解开iSCSI消息包,得到SCSI命令的内容,然后传送给SCSI设备执行;设备执行SCSI命令后的响应,在经过设备侧iSCSI target层时被封装成ISCSI 响应PDU,通过TCP/IP网络传送给主机的ISCSI initiator层,iSCSI initiator会从ISCSI 响应PDU里解析出SCSI响应并传送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再响应给应用程序。 主要优势: 这几年来,iSCSI存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iSCSI的最大好处是能提供快速的网络环境,虽然其性能和带宽跟光纤网络还有一些差距,但能节省企业约30-40%的成本。iSCSI 技术优点和成本优势的主要体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硬件成本低: 构建iSCSI存储网络,除了存储设备外,交换机、线缆、接口卡都是标准的以太网配件,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廉。同时,iSCSI还可以在现有的网络上直接安装,并不需要更改企业的网络体系,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投入。 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对iSCSI存储网络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以太网设备的管理,只需花费少量的资金去培训iSCSI存储网络管理员。当iSCSI存储网络出现故障时,问题定位及解决也会因为以太网的普及而变得容易。 扩充性强: 对于已经构建的iSCSI存储网络来说,增加iSCSI存储设备和服务器都将变得简单且无需改变网络的体系结构。 带宽和性能:iSCSI存储网络的访问带宽依赖以太网带宽。随着千兆以太网的普及和万兆以太网的应用,iSCSI存储网络会达到甚至超过FC(FiberChannel,光纤通道)存储网络的带宽和性能。突破距离限制:iSCSI存储网络使用的是以太网,因而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空间布局上的限制就会少了很多,甚至可以跨越地区和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