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文艺复兴时期)

外国美术史(文艺复兴时期)
外国美术史(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1. 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A.文艺复兴是复活复兴,意指"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与文学的复兴

B.时间是14世纪至16世纪,这时期资产阶级出现,旧的封建社会基础,价值观遭到更大的动摇,现实生活得到积极肯定。

C.出现了与神权截然不同的思潮---人文主义,肯定人是生活得创造者和主人;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

D.当时人文主义处在宗教大背景下,教会仍然势力很大,但是随着社会日益世俗化也随之变得世俗化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美术(15世纪)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心是弗罗伦萨

2.出现三位大师:布鲁内利斯基,多纳泰罗,马萨乔标致早期文艺复兴开始

3.乔托:

A.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

B.其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分水岭,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C.创作主要形式是壁画,内容多为圣经故事,人的形象渗透着崇高的道德内容。(逃往埃及)D.为了表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开始探索写实技巧,第一次按照自然的法则拉开人物之间和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他竭力用线条透视原则结构起一个确切的三度空间。

E.乔托笔下开始出现具有体积感的圆形人物,描绘的每一个人均贯穿着充分真实重量感。(哀悼基督)

F.他所创立的现实主义原则超越了一般技法范畴,而作为一种全新艺术概念对文艺复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4.佛罗伦萨大教堂

A.布鲁内莱斯基设计

B.采用拜占庭教堂集中形制,穹顶呈八角形,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穹顶,采用双层骨架券C.在建筑立面结构上采用壁柱柱式,是文艺复兴时代城市邸府中柱式的最早运用。

D.是第一座文艺复兴建筑

5.多纳泰罗

十五世纪意大利雕塑家,他的作品彻底摆脱了哥特式风格的痕迹,复兴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样式(《加塔梅拉塔骑马像》首次出现了完全世俗性质的形象)

6.马萨乔

A.他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繁荣时期的道来

B.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到绘画。《出乐园》《纳税钱》

C.在塑造人物形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物开始脱离宗教说教的因素,进一步体现了一种入世的态度,他努力使人物处于结构真实的三度空间中,风景在画面中的出现也使画面范围得以扩大,具有辽阔的空间感。

D.他是那个时代现实主义艺术的奠基者

代表作:

《出乐园》

a.表现了运动中的人体,作者用光线从一个角度照射着亚当和夏娃,从而突出了造型的体积感和空间的丰富性。

b.马萨乔画出了准确的解剖结构,人物色调明确,又通过悲哀的动态和痛苦的表情烘托出了画面的悲剧性气氛

7.佛罗伦萨画派

以人文主义精神画宗教题材的。对文艺复兴绘画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开创者是乔托,最后一位大师是波提切利。

8.波提切利

A.早年跟随利皮学习。

B.注重用线造型,强调优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鲜艳的色彩。

C.他画得画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古代神话,不再局限于宗教故事,使其能更好的抒发感情。《春》

D.其作品充满柔情和诗意,尽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爱恋、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观主义精神。

E.晚期作品开始向宗教情绪回归《诽谤》

代表作品:

《春》:

A.波提切利作品

B.故土不拘于常规,人物被安排在一片森林中,中间是维纳斯,右边是散花的花神,左边是三美神,三美神的动态和衣褶线条充分体现了波提切利所擅长的线条的节奏感。

《维纳斯的诞生》:

A.波提切利早年作品

B.虽然缺乏真是空间透视,但并没有平板的感觉,主要是由于线条的运用。

C.他利用有动感的线条来营造形体的体积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幻觉,实用一系列冷色调进行沉着精致的排比。

9.帕都亚画派

《哀悼基督》一幅有独特构图的作品。其悲剧性的表现力在意大利同类题材作品中也是罕见的。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中心为罗马。出现三杰

1. 达芬奇

整个文艺复兴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

代表作品:

《岩间圣母》

A.达芬奇在米兰期间所画

B.使用明确的几何结构来安排人物,人物被框在一个一个等腰三角形内,定点就是玛利亚的头部,这一做法为当时盛行的金字塔形结构奠定了基础

C.左上上的光源使整个画面得以平衡

D.重叠山岩而显得柔和的光线不仅使形的塑造得以深入,而且使整个形象具有了诗意的光晕。

《最后的晚餐》

A.为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所作

B.挑选了一个关键时刻进行描绘。以耶稣为中心,左右各为两组人物,所有人的性格都生

动地从他们行动和手势表现出来

C.耶稣处于画面的中央,在使每个人物具有充分表现力的同时,不使画面凌乱分散D.达芬奇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戏剧性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蒙娜丽莎》

这幅画的意义在于他通过一个普通市民女性的形象表达了人对于自身的肯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米开朗奇罗

A.作为雕塑家和画家,他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B.米艺术中的悲剧性是以宏大壮丽的形式出现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

C.其有意无意流露出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使得他的艺术成为西方美术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代表作品:

《大卫》

A.表现的是建功立业前的大卫,一个充满愤怒的年轻人

B.这种力量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潜力,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代表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

A.应教皇朱诺二世所作

B.《创世纪》

a.表现了他绘画的独创性,通过神话题材表现人的伟力

b把人的生命获得表现为两只手的接触

C.《偷吃禁果》强调人物自主独立的感情,使夏娃的表情充满挑战

D.《洪水》充满戏剧性一些列个别的悲剧情节背后透露出的是人是信心.

《摩西》

A.朱诺二世陵墓雕塑

B.是艺术家心目中拯救民族,摆脱苦难的英雄人物

C.人物意志高度集中,不仅体现在令人生畏的目光上,同时表现在对摩西粗壮体格的极度夸张上,体现在肌肉的紧张上,乃至于完全揉皱的衣褶上

D.体现作为人的尊严

<最后的审判>

a.米开朗基罗晚年西斯廷教堂祭坛画

b.成功和伟大之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系中产生统一的人的集体形象,色彩的巧妙运用又使壁画有了戏剧性的紧张.

3.拉斐尔

a.画面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雅典学院>(最辉煌的作品)

b.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于真理和幸福的追求,人物形式具有强烈的纪念碑倾向,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美术最终的胜利

c.是描绘女性的大师,他笔下的圣母形象魅力而具有平民妇女的形象,她们身上体现出慈爱善良温顺的高尚品质,引起人们对于生活的憧憬

d.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他所确定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标准之一

代表作品:

<雅典学院>:

a.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绘制壁画,是最辉煌的代表

b.把古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聚会安排在一个有着拱门的大厅内,两边是阿波罗和雅典娜雕像.画面正中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c.人物形体有强烈的纪念碑倾向

d.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这幅作品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美术中的最终胜利,也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密切联系.

<西斯廷圣母>:

将圣母端庄和世俗的爱融为一体

4.威尼斯画派

Ⅰ.画派特色:活跃于15世纪至16世纪.对色彩特别敏感.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力已经成为首要的因素,带有享乐主义的情调.强烈的世俗性特点.由于潮湿环境使得油画得以迅速发展.

Ⅱ.油画的优越性?

a.可以长久保存

b.能更充分,最得心应手地来揭示可观的色彩与色调的充实丰满

c.能更加灵活的表现画面的光线,色彩,空间的细小差别

d.能更加柔和更明确地塑造人物形体

Ⅲ.贝利尼:

a.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

b.早期受到曼坦尼亚的影响,后期形成自己风格

c.注重风景的描绘,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使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

d.他将风景所造成的氛围与画中的人物的精神状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e.他的作品中,情节的戏剧性已经退居到相当次要的地位,而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力已经成为首要的因素,这也是威尼斯画派的共性

f.后期大胆采用外光,色彩变得明暗鲜艳起来,线条富于音乐性,这种和谐优美的基调促进了威尼斯画派的形成和发展

代表作:

<有小树的圣母>:

a.一扫宗教气氛,用几乎刺眼的颜色安排揭示出人物内心壮丽感受和精神状态内在意义Ⅳ.乔尔乔涅:

a.从贝里尼风格过渡到威尼斯画派全盛人物.

b.其作品不只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的内涵<三个哲学家>,作品有高度的抒情,但是这种抒情是为一种奇特的理性精神统领

c.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威尼斯画派画家

Ⅴ.提香:

a.其作品壮丽,热情,富于想象,色彩强烈,用笔奔放.笔下的人物粗犷,更加意气风发,也更完整

b.早年作品牧歌式情调,柔和形体塑造,宁静色调

c.晚期作品进一步深入理解色调的互相关系与明暗的规律,日益完善造型处理上的笔法运用与色彩安排,绘画色彩和谐问题以及笔触表现问题

<天上与人间的爱>:

牧歌式的情调,反应当时在人文学者中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

<乌尔宾诺的维纳斯>:

a.用一个放荡的少妇真是反映了威尼斯人生活方式的一个侧面.

b.形象逼真生动,情节的风俗化处理,加强了对世俗生活欢乐的认同感.

c.真实得反映了提香的现实主义艺术观

Ⅵ.威尼斯画派其他画家

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科罗乔

5.样式主义:

16世纪出现在佛罗伦萨的一种艺术风格

Ⅰ.样式主义艺术特点?

a.技巧十分精湛,追求的是奇异刺激的效果而不是宁静与和谐

b.采用不符合常规幻想式构图,喜欢裸体,人体比例常常是夸张变形的

c.画面人物众多,但姿势扭曲,迷恋于实用透视法

d.色彩往往也像内容一样光怪陆离,更多的表现情绪而非真是自然

e.主题有时晦涩难明,只有内行才能看得懂

Ⅱ.<长颈圣母>:

二.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Ⅰ.15世纪尼德兰美术(尼德兰画派)总体特征?

a.尼德兰画派创作大量的祭坛画和木板画,由于脱胎于哥特式美术所以初期具有比较浓郁的宗教气氛.总的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和自然

b.由于画家描写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兴趣大大增加,作品也体现出现实主义特色Ⅱ.扬·凡·艾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a.新婚夫妇的全身像,可视为出色的风俗画

b.刻画现实中的人物,表现了他们内在情感

c.也表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

Ⅲ.老彼得勃鲁盖尔

a,以艺术为武器,深刻真实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成为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b.农民风俗画:满清热情塑造了很多农民形象<农民舞蹈><农民婚礼>

c.风景画:选取全景式构图,风景和人物紧密结合,描绘了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秀丽场景<雪中猎人>

d.宗教画:<绞刑架下的舞蹈>:以宗教画形式暗示了西班牙军队在尼德兰的横征暴敛,残酷屠杀的情景,歌颂了人民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作为伟大现实主义画家他和人民同呼吸共战斗

三.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以深刻而严肃著称

康拉德维茨:《捕鱼的奇迹》欧洲祭坛画第一次画了实景,表现了光的变化以及水中倒影1. 丢勒:

德国文艺复兴最伟大艺术家

宗教画: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肖像画:刻画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人物:人物意志坚强,充满自信

铜版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是最早表现农民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画家之一,技艺完美而蕴含丰富的哲理。《农民和他的妻子》《三个农民在谈话》《农民舞蹈》。寓意十分明确作品《骑士死神和魔鬼》《书斋中的圣哲罗姆》《忧郁》

2. 多瑙河画派

标志着风景画的一种风格

3. 荷尔拜因:

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表现了描绘对象的高贵静穆和专注

《在伦敦的法国使节》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

格列柯埃斯科里拉修道院西班牙文艺复兴特点。。。。。。

五.法国文艺复兴

1.枫丹白露派:

16世纪30年代,意大利艺术家到法国参加枫丹白露宫的建筑工程,使法国文艺复兴建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地的雕刻家和画家在意大利样式主义画家罗索等领导下进行枫丹白露宫的装饰,逐渐形成了"枫丹白露派"。这个流派创造了灰泥高浮雕和绘画相结合的新的装饰效果,追求优雅妩媚。代表是:罗索和普里马蒂乔

2.代表作品:

《蒂布尔的女卜者》:

a。卡隆作

b。奥古斯都大帝单膝跪地,虔诚而惊奇地聆听关于圣母出现的预言,大批古罗马建筑,雕塑包括象征皇权的神庙纳入到画面,各种几何形状按照透视叠放在一起

c。对神座刻画,黑人的几乎平涂以及一挥而就的雕刻基座,造成奇特的对比效果,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艾斯特雷姐妹》:

a。画中的裸女卡巴里艾尔,艾雷斯是国王宠妃,人物手捏乳房暗示贵妃期望怀孕得子b。画家对细部描绘的热衷以及远近人物大小悬殊的夸张手法,都极好体现出北派的写实传统

c。画家又巧妙地运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解剖学和透视学上的成就,人物的手画得尤为精彩,富有变化并极具神情

d。人体虽无剧烈的动作,却塑造得结实充分,细致动人。

- 1 -

外国美术史结构图

第 一章 原始、古代艺术(创造的黎明) 旧石器时代美术(距今250万- 1万年),打制石器为标志,洞窟壁画-狩猎者的艺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法国拉斯科洞窟)?母神雕像-生命的拜物(维也纳的《威伦多夫的维纳斯》);石骨装饰——工艺的萌芽。 中石器时代的岩画(距今1万5千-8千年):北欧的岩画;南欧西班牙拉文特岩画。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建筑(距今6千-3千年):3个基本特征(磨制石器,陶器,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 陶器工艺——文明的曙光;巨石结构——精神支柱(英国南部威尔特郡“斯同亨治”石栏)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前3500-前2000):建筑-神庙(乌卢克神庙);雕塑-男女神像(写实而夸张);绘画-《乌尔的旗标》;工艺美术-金牛头竖琴? 巴比伦时期(前1900-前1600):汉漠拉比法典,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拘谨和严肃。 亚述时期(前1000-前612):建筑-宫殿(萨尔贡二世宫殿,人首牛身像);雕塑(《垂死的母狮》) 新巴比伦时期(前612-前539):巴比伦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巴比伦城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市。 1)作用: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形成了基本法则和程式,如正面律) 2)风格: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缺少变化,千年不变) 3)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来世的艺术”) 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 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 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 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感情表现; 5、雕像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效果。 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4、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国期(前2686-前2181):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在初期阶段。建筑(金字塔);雕塑(哈夫 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浮雕和壁画(《纳米尔石板》) 中王国时期(前2040-前1786):战乱频繁,美术成就不如古王国,主要建筑是庙宇(入口处两侧出现了方尖碑), 如门图普太普享殿,壁画逐渐流行。 背景:新王国时期(前1567-1085),经济空前繁荣,进入了埃及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 建筑:建造了大量神殿、享殿、方尖碑等纪念性建筑(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享殿/卢克索神庙/卡纳尔克神庙) 雕刻:出现了真人大小的雕像和巨型雕像。刻画的重点由脸部扩大到对手、脚的表现,是埃赫纳顿时期的法老雕像也开始出现有表情、有个性的描写。《。《埃赫纳顿法老像》。《纳菲尔提提王后像》 壁画:主要用来装饰宫殿、庙宇和陵墓,其中保存最多的是墓室壁画。具有明显的世俗性。 原始美术 (距今250万- 3千年) 古代 两河 流域 古埃及 美术 特点 雕刻 程式 浮雕壁画程式 新王国 时期 (前 1567- 前1085) 古 埃及 古代 美术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中外美术史作者和作品

1.画家及代表作 徐悲鸿江苏《老妇》、《抚猫人像》、《持棍老人》、《自画像》《愚公移山》《八骏图》《奔马图》,《普吕动》、《初伦杰作》《奚我后》、《田横五百士》、《九方皋》、《会师东京》《晨曲》 张大千四川《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庐山图》 王献之(东晋)书法家 顾恺之(晋)《洛神赋图》使用的线条属于高古游丝描,画祖,提出“以形写神” 谢赫(南朝)《画品》 顾闳中(五代)《韩熙载夜宴图》 黄筌(五代)《写生珍禽图》 荆浩(五代)《匡庐图》 关仝(五代)《关山行旅图》 展子虔(隋)<<游春图>> 周昉(唐)《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张萱(唐)《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吴道子(唐)《送子天王图卷》《曲阳北岳庙的鬼伯》 张彦远(唐)《历代名画记》 阎立本(唐)<<步辇图>>, 巨然(南唐)《万壑松枫图》 王希孟(北宋)《千里江山图》 张择瑞(宋)《清明上河图》 夏珪(宋)《观瀑图》范宽(宋)《溪山行旅图》 郭熙(宋)《早春图》 李公麟(北宋)<<五马图>>, 赵佶(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马远(宋)《雪图》王冕(元)《墨梅图》黄公望(元)《富春山居图》 王绎(元)肖像画家,《写像秘诀》 赵孟頫(元)《秋效饮马图》《谢幼舆丘壑图》钱选(元)《浮玉山居图》 倪瓒(元)《六君子图》 陈洪绶(明)《屈子行吟图》(版画) 徐渭(明)《墨葡萄图》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却叫蜂蝶为花忙》 罗中立《父亲》 罗工柳《地道战》 张乐平《三毛流浪记》 毕加索西《拿烟斗的男孩》《人生》《斯坦因画像》《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梦》达芬奇意《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圣母子与圣安娜》 米开朗基罗意《酒神巴库斯》《哀悼基督》《大卫》《垂死的奴隶》《摩西》《末日审判》 伦勃朗(荷)《夜巡》 拉斐尔(意)《西斯廷圣母》《座椅中的圣母》

外国美术史结构图

第一章 原始、古代艺术(创造的黎明)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建筑(距今6千-3千年):3个基本特征(磨制石器,,原始、养畜业 和手工业)陶器工艺——文明的曙光;巨石结构——精神支柱(英国南部威尔特郡“斯同亨治”石栏)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前3500-前2000):建筑-神庙(乌卢克神庙);雕塑-男女神像(写实而夸张);绘画-《乌尔的旗标》;工艺美术-金牛头竖琴 巴比伦时期(前1900-前1600):汉漠拉比法典,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拘谨和严肃。 亚述时期(前1000-前612):建筑-宫殿(萨尔贡二世宫殿,人首牛身像);雕塑(《垂死的 母狮》) 新巴比伦时期(前612-前539):巴比伦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巴比伦城是一座正方形的 城市。 1)作用: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形成了基本法则和程 式,如正面律) 2)风格: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缺 少变化,千年不变) 3)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来世的艺术”) 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 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 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 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感情表现; 5、雕像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效 果。 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 面; 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4、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 白; (距今3古代 两河 流域 古埃及 美术 特点 雕刻 程式 浮雕壁画程式 古 埃及 古代 美术 中石器时代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1、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 2、古埃及有两大神庙,分别是(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3、古埃及雕刻程式为(正面律)。 4、古埃及的浮雕和壁画都有严格的制作程式,画面体现出强烈的(秩序)感。 5、(《纳菲尔提提王后像》)被称为埃及历史上最美的女性雕像。 6、古希腊建筑的基本形制是(围柱)式。 7、古希腊三种基本柱式包括(多利克)式、(伊奥尼亚)式、(科林斯)式。 8、希腊人献给雅典娜的神庙是(巴底农神庙)。 9、带领建造雅典卫城的雕刻家是(菲迪亚斯),《命运三女神》是其代表作。 10、波留克列特斯制定的标准人体比例是头与人体之比为(1):(7),他的雕刻范例是(《持矛者》)。 11、《拉奥孔》是(希腊化)时期的希腊雕刻代表作。 12、古罗马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广泛使用(拱券)结构,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万神庙)。 13、古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是(科洛西姆竞技场)。 14、中世纪艺术又被称为(基督教)艺术”。 15、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16、(大型彩色玻璃窗)取代墙面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17、巴黎圣母院属于(哥特)式建筑。 18、拜占庭式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分别是(马赛克镶嵌画)。 19、意大利画家(乔托)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美术的分水岭。 20、《维纳斯的诞生》和《春》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 21、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天顶画作品是(《创世纪》)。 22、提香是(威尼斯)画派的主将。 23、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对油画方法作了重要改进,被称为“欧洲油画之父”。 24、德国文艺复兴最伟大的油画家和版画家是(丢勒)。 25、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最杰出的代表是(贝尼尼),他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 26、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和(布歇)。 27、《纺织女》、《宫娥》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画家(委拉斯贵支)。 28、十七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在绘画方面的杰出代表是佛兰德斯艺术家(鲁本斯),代表作是《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29、《夜巡》是荷兰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的代表作,其成名作是(《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30、十七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画家是(卡拉瓦乔),被称为“推开十七世纪大门的人”。 31、十七世纪法国画家(拉图尔)以烛光、火把作为其艺术表现的核心。 32、《吉普赛女郎》是十七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哈尔斯)的代表作。 33、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是(达维特),代表作《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34、(安格尔)是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泉》。 35、(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和旗手,“现实主义”一词即得自

外国美术史结构图-1

第一章 原始、古代艺术(创造的黎明) 旧石器时代美术(距今250万- 1万年),打制石器为标志,洞窟壁画-狩猎者的艺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法国拉斯科洞窟)?母神雕像-生命的拜物(维也纳的《威伦多夫的维纳斯》);石骨装饰——工艺的萌芽。 中石器时代的岩画(距今1万5千-8千年):北欧的岩画;南欧西班牙拉文特岩画。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建筑(距今6千-3千年):3个基本特征(磨制石器,陶器,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 陶器工艺——文明的曙光;巨石结构——精神支柱(英国南部威尔特郡“斯同亨治”石栏)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前3500-前2000):建筑-神庙(乌卢克神庙);雕塑-男女神像(写实而夸张);绘画-《乌尔的旗标》;工艺美术-金牛头竖琴? 巴比伦时期(前1900-前1600):汉漠拉比法典,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拘谨和严肃。 亚述时期(前1000-前612):建筑-宫殿(萨尔贡二世宫殿,人首牛身像);雕塑(《垂死的母狮》) 新巴比伦时期(前612-前539):巴比伦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巴比伦城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市。 1)作用: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形成了基本法则和程式,如正面律) 2)风格: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缺少变化,千年不变) 3)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来世的艺术”) 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 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 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 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感情表现; 5、雕像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效果。 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 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4、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国期(前2686-前2181):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在初期阶段。建筑(金字塔);雕塑(哈夫 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浮雕和壁画(《纳米尔石板》) 中王国时期(前2040-前1786):战乱频繁,美术成就不如古王国,主要建筑是庙宇(入口处两侧出现了方尖碑), 如门图普太普享殿,壁画逐渐流行。 背景:新王国时期(前1567-1085),经济空前繁荣,进入了埃及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 建筑:建造了大量神殿、享殿、方尖碑等纪念性建筑(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享殿/卢克索神庙/卡纳尔克神庙) 雕刻:出现了真人大小的雕像和巨型雕像。刻画的重点由脸部扩大到对手、脚的表现,是埃赫纳顿时期的法老雕像也开始出现有表情、有个性的描写。《。《埃赫纳顿法老像》。《纳菲尔提提王后像》 壁画:主要用来装饰宫殿、庙宇和陵墓,其中保存最多的是墓室壁画。具有明显的世俗性。 原始美术 (距今250万- 3千年) 古代 两河 流域 古埃及 美术 特点 雕刻 程式 浮雕壁画程式 新王国 时期 (前 1567- 前1085) 古 埃及 古代 美术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第二章外国美术史框架图复习课程

第二章 中世纪艺术(信仰的时代) 背景: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创立。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 确立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80年狄奥多西敕令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墓室壁画:画面带有抽象说教的成分。善良的牧羊人?鱼等教义的寓意画? 《善良的牧羊人》《火刑中的三个犹太人》 建筑:基督教活动奉命合法化,各地相继兴建起了教堂建筑。 “巴西里卡”教堂(十字型,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 雕刻:反映对“殉教者”的崇拜,雕刻风格与古罗马的石棺风格无大差别。《两兄弟石棺》 背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395年,罗马帝国 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都城罗马)灭亡。东罗马(都城君士坦丁堡)一直存在到1453年,史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文化是政教合一的产物,为宗教和王权服务。皇帝是教会领袖,即代表世俗权力,也象征神的意志。 特点:威严庄重、动人心魄。严格程式化的艺术形式经高度提炼简化,赋予形象以稳固、永恒的精神。“反偶像运动” 建筑:早期沿用罗马的圆形多边形平面形式,中后期改为希腊十字式平面。圣索菲亚大教堂(伊斯 坦布尔,综合了巴西利卡式和集中式两种形制) 镶嵌画: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主祭坛上方是镶嵌画《荣耀基督》,两边是表现皇室参拜 的镶嵌画,一边是《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一边是《皇后提奥多拉和女官》。画面的人物比例被拉长,画面气氛肃穆庄严。 蛮族艺术:遗物主要是手工艺美术品。日耳曼民族的动物形态通常以金属制品为主,也出现在木制 或石制的作品上,或手抄本插画上。英格兰东海岸出图的钱包盖图,挪威奥斯陆9世纪初维金族船头饰物木制兽头。 爱尔兰修道院与手抄本:隐修时代;手抄本风格( 装饰的复杂性/母题的多样性),人物处理手法是扁平、装饰性的。 墨洛温王朝:511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定都巴黎,开始墨洛温王朝。对古代晚期和基督教早期艺术风格的简化和模仿。 背景: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建立加洛林王朝。加洛林文艺复兴(将北欧日耳曼精神与地中海文明成功融合) 建筑:亚琛教堂(德国西部),以圣维他尔教堂为蓝本,“西面工程”第一次出现,即正西面入口处有两座高塔。 抄本绘画:书籍插图艺术,《圣马太》“查理曼福音书”的插图等。 背景:962年,日耳曼国王(西查理曼)奥托一世在罗马加冕称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的奥托王朝。 建筑:复兴罗马传统,圣西里亚库大教堂,圣米迦勒教堂(极强调对称,确立独立风格) 抄本绘画:《埃格伯特抄本》,充满古典气氛。 雕塑:恢复圆雕。科隆大教堂木雕《杰罗的十字架》 总论:哥特艺术(13世纪前)以前的所有艺术,与多种文化有联系。这时期建筑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装饰教堂,因此被称为“罗马艺术”。 建筑:天主教盛行地区,用石顶代替木顶,采用拱券,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塔楼固定在西面正门两侧。法国圣塞尔南大教堂(最有地方特色),英国杜勒姆教堂(肋拱),德国圣基列阿达教堂、意大利比萨教堂(塔楼分开)。 石雕:石雕的复兴(与朝圣行程有关);“拱角板”(教堂正立面半圆形凹进去的空间,取材于“最后的审判”)人物被夸张和变形,拉长的比例,细小的头部,不自然的动态,恐怖的面部表情构成中世纪艺术特有的造型。 工艺品:挂毯《哈斯廷之战·诺曼入侵者渡过海峡》,为纪念诺曼国王威廉占领英格兰而作的亚麻布羊毛刺绣。 早期 基督教美术 (2-5世纪) 拜占 庭 美术 (5-15世纪) 修道院 及6-8 世纪西 欧美术 加洛林 美术 奥托 美术 美术 蛮族艺术 和加洛林 文艺复兴 (5-15世纪) 罗马式 美术 (10-12世纪)

外国美术史结构图-4

第四章 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从天国到凡尘) 以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天主教国家 巴洛克艺术 以法国为代表的君主专制国家 古典主义 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 现实主义 三个流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承文艺复兴传统,并开辟了一个新时代。16世纪末17世纪初产生了三个流派,学院派美术、巴洛克艺术、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艺术。学院派美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巴洛克艺术影响了洛可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影响了欧洲各国显示主义,还对18世纪市民艺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有影响。 两股力量:流派竞争激烈,艺术家队伍分化,分为两股力量,倾向上层社会(学院派和巴洛克),倾向于下层平民(卡拉瓦乔)。 三派竞争:北部现实主义力量较强,卡拉瓦乔把现实主义带到罗马;博洛尼亚是学院派的发祥地,卡拉奇把学院派带到罗马;后 来巴洛克艺术在罗马发展,罗马成为三派中心。竞争结果是巴洛克占上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起源于意大利,却最终在法国扎根。卡拉瓦乔的艺术也未能在罗马站住脚。18世纪,巴洛克巴洛克走向衰落,意大利在欧洲舞台失去主角地位。 博洛尼亚学院: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创始人是卡拉奇兄弟。产生原因:继承先辈经验,培养新人;引正路,不受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术影响。强调绘画的最高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柯罗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学院派艺术从一开始就有折衷主义色彩;强调法则、保守、缺乏创新;技法上重素描轻色彩。 卡拉奇三兄弟兄弟:阿尼巴·卡拉奇,罗马法尔内塞宫天顶画《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逃往埃及路上休息的风景》是一幅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景画,“英雄式的风景画”;他也画过一些表现生活题材的作品《吃大豆的人》、《肉店》。 其他学院派画家:格·列尼,《曙光女神》,架上《欧罗巴被劫》、《圣母的少年时代》等。圭尔奇诺,学院派中最具豪放特色的画家,罗马鲁多维西俱乐部天顶画《曙光女神》。多明尼基诺、乔凡尼·朗弗朗。 卡拉瓦乔:宗教题材世俗化,把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引进神圣的教堂。他是一位革新者和叛逆者,其艺术充满了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直率的描绘出了人类情感的微妙复杂的一面。强调描摹现实,无论美丑,他在继承了文艺复兴传统笔法严谨、色彩沉着的基础上,更在光线明暗的运用上自有心得。早期作品《抱水果篮的孩子》、《酒神巴库斯》、《逃往埃及途中》、《弹曼陀铃的姑娘》、《女卜者》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约1590年,祭坛画《使徒马太和天使》,祭坛画《基督下葬》、《圣母之死》等;《多疑的多玛》、《参拜圣地人的圣母》。 其追随者:欧·真蒂莱斯琪(《逃往埃及途中的休息》)和他的女儿阿·真蒂莱斯琪《朱迪丝与荷罗粉丝》;列·斯巴达《圣彼得受难图》;巴·曼夫列迪;卡洛·萨拉塞尼。 地方画派中现实主义倾向的画家:17世纪热那亚画派的别·斯特劳兹《老风流》、《托维特的痊愈》;曼图亚画派的多·菲 奇《演员肖像》、《手持歌利亚头的大卫》;那不勒斯画派的萨·洛萨《男子肖像》;威尼斯画派的约翰·里斯;佛罗伦萨画派的马·劳塞里;罗马画派的卡洛·马拉提等。 巴洛克(Baroque ):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有堕落瓦解的含义,后来才有较公正的评价。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盛期17世纪,18世纪除北、中欧外衰落。这个术语首先用于建筑,发源于意大利,被教会利用,为教会服务。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而自成一体,与16世纪文艺复兴美术的庄重相区别。发扬了现实主义传统,克服了16世纪后期样式主义的消极倾向。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美术流派,使17世纪有“巴洛克时代”之称。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豪华-宗教特色+享乐主义特色;浪漫主义-强调幻想与幻觉;富有激情性-反映内心世界;运动感-重视节奏变化和画面空间感;综合性-建筑雕刻和绘画的综合,建筑与环境的综合;浓重的宗教色彩。 贝尼尼:雕刻《大卫》、《普鲁东抢劫珀尔塞福涅》、《阿波罗和达芙娜》,1623年进入教廷为教廷服务,建筑与雕刻结 合的青铜华盖,雕刻顶峰是1645-1647年间为卡尔纳罗礼拜堂作的圣德列萨祭坛,“四河”喷水池、《特列同喷水池》。1656-1667年间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及柱廊,他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是圣·阿尔·克维里纳列教堂(1658-1670)。 巴洛克建筑:弗·波罗米尼,建筑好像是不平静心灵的体现,给人一种虚幻莫测的感觉,圣卡罗教堂等。 巴洛克绘画:科托纳《巴贝里尼的胜利》天顶画;卓尔丹纳《抢劫萨宾妇女》、《乌尔刚的铁匠铺》、《阿玛戎妇女》;高里《耶稣名字的崇拜》;波佐《圣依纳爵的礼赞》等。巴洛克风格的天顶画大都具有神秘幻觉的特点,宣扬宗教把人的目光引向遥远的天国。 17 世纪 学院 派 17、 18世 纪的 意大 利 三种国家 三种制度 三种艺术 卡拉 瓦乔 与 地方 画派 巴洛 克美 术的形成 与发 展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版

原始美术1.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史前罗浮宫)、西班牙的阿尔 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史前西斯廷)。 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拉文特岩画,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它们以人类狩 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3.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 是最典型的代表。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4..苏美尔---阿卡德美术;建筑,马赛克。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 古代埃及美术5.古王国美术(前3000年——前2300年) 雕刻程式(正面率):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6.《拉蒙霍特普夫妇像》、《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是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 杰作。浮雕《纳美尔浮雕石板》 7.中王国美术(前2150年——前1700年): 建筑:门图普太普享殿、方尖碑。 8.新王国美术(前1071年——前332年): 建筑: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古代希腊美术9.希腊艺术形成的条件: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希 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温和的希腊气候,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为希腊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0.古风时期;瓶画黑绘风格(代表作《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和红绘风格 11.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典型形式----围柱式。又分为多利克式和爱奥尼亚式。 在这两种基础上又创造出一种科林斯式。 12.古典时期;雕刻;米隆《掷铁饼》 13.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为巴底农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旁放的 盾上刻着)《命运三女神》 14.波留克列特斯(是菲狄亚斯的同时代人),写了《法则》一书,系统地阐述了 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1:7。 15.古典后期;普拉克西特列斯《赫尔墨斯与小酒神》、《萨提尔》、《尼多斯的阿芙 罗底德》 16.古典后期;史珂珀斯《尼奥贝群像》 17.古典后期最后一位重要的雕刻家;留西波斯《赫拉克列斯》 18.希腊化时期《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纪念打败托勒密舰队的海战,底座做 成战舰的船头,女神的衣服紧贴身体向后扬起,张开双翅像是在欢呼胜利,体现出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心情。衣纹刻的很深,造成较轻的阴影,衣纹贴在身体上的螺旋形变化加强了人物的感动和生命力。 19.《米洛斯的阿芙罗底德》造型具有古典美,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优美与崇高 两种风格。既有菲狄亚斯的庄严崇高,又有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优美抒情。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古代罗马美术20..罗马美术; 建筑;拱券结构——《万神殿》、罗马式——凯旋门、纪念柱(代表作图拉真纪念柱) 欧洲中世纪美术20.拜占庭美术;穹顶结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外国美术史结构图-5

第五章 19世纪的欧美艺术(变革与传统) 背景:随着大革命的到来,艺术倾向从女性的肉感变为宣扬视死如归的坚强。追求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以罗马为借鉴,加上 庞贝古城的出土迅速激起了崇尚古典主义艺术的热潮。大卫的三幅力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卫:舍弃了巴洛克的错觉空间效果,在作品中注入激情和纪念碑似的永恒,追求技巧与画面形式的完美,使内容和形式 融洽的合为一体,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关怀,三幅歌颂古代英雄的力作《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布鲁图斯》;《网球馆的宣誓》描绘第三等级代表宣布不制定宪法绝不罢休的事件,《马拉之死》、《加冕式》、《蕾卡米埃夫人》,晚年《萨宾妇女》、《利奥尼塔斯》。 其他新古典主义画家:都是大卫的杰出弟子。热拉尔,肖像画《画家伊萨贝与其女》。维涅·勒布仑夫人,专为王后写像,《母女图》。吉洛德,《安底米翁的睡眠》、《大洪水》等。普吕东,被誉为质朴幽雅典范,《正义与复仇女神追赶凶手》、《劫走普赛克》、《约瑟芬在马尔海松》。格罗,《雅法城的黑疫病人》以闷热的清真寺为背景; 《埃罗战役》。 安格尔:大卫的杰出弟子。典雅精美,自始至终追求理想的美、使用具有生命力的线,《大宫女》、《泉》、《土耳其浴 室》;素描《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斯特马蒂一家》;油画肖像《利维耶尔小姐》、《贝尔丹先生》。 背景:1814年拿破仑退位,波旁王朝复辟。1824年德拉克洛瓦在古典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沙龙展出了《希阿岛的屠杀》, 代表了这种新绘画思潮的盛期的到来。它反对学院派古典主义的理性与类型化,而强调情感、个性和具体化;反对学院派古典主义的规范而重视情绪的自由描绘;反对学院派古典主义的素描与线条,而提倡色彩和块面;反对学院派古典主义的平面性,而主张光与色的对比。总之浪漫主义是一种富于想象、激情的艺术风格。 籍里柯:与马紧密相连。他的作品气势宏大,用笔大胆,动态极富激情,对颤动的曲线和绘画性主体极为敏感,更可贵的是画面总凝结着时代感情。他结束了文艺复兴以来延续的对视觉真实地再现,使艺术个性化得以发展,艺术自身的价值升至主导地位,虽然现实是艺术的参考,但艺术意义要大于现实意义,《埃普松赛马》、《骑兵军官在冲锋》、《受 伤的龙骑兵退出战场》、《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1816年)。 古典与浪漫之争:1824年划时代的一年,古典与浪漫之争的代表由吉洛德和借里柯变为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 的《希阿岛的屠杀》更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德拉克洛瓦:他的作品强调激烈的运动旋律,饱满热烈的色彩。《希阿岛的屠杀》标志着绘画意识和色彩的觉醒,是对以 往绘画观念的彻底抛弃,企图让色彩本身说话。他对色彩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其色彩间的补色关系与光线的运用,证明了色彩能够独立造型。在绘画观念上产生了一次革命,对后来的印象派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系列的探索使他走到了现代艺术的边缘《但丁之舟》、《萨达纳巴尔之死》、《自由引导人民》、代表浪漫派色彩成就的《阿尔及利亚女人》、《雅各与天使搏斗》。 背景:1848年-1870年期间是现实主义盛行的时期。它指那种“如实”描绘现实可触世界的艺术形式,有时又称为“写实 主义”。它反对浪漫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主张艺术必须担当起社会职责。现实主义画家具有求新的要求和直接观察自然的兴趣,热爱即刻可及的现实。 库尔贝:在1855年送交世界美展的11件作品中,《奥尔南的葬礼》、《画室——我的10年生活》落选,于是他撤回全 部作品自租场地举行《现实主义—库尔贝40件作品展》,并宣布:“我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如实的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塞纳河畔少女》、《石工》、《艾特尔塔悬崖雨后》、《鹿之小憩》等。 巴比松画派:19世纪30-70年代,巴黎近郊的一个叫巴比松的地方(枫丹白露入口),一时间成为画家的圣地。美丽的风景和村落吸引了众多的画家到此处写生,他们并没有形成严密的团体组织。 卢梭:沉郁浑穆,尤擅描绘树木的性格和森林沼泽的深邃,《森林出口》、《阳光下的橡树》、《橡树林》等,空气感和光的探索,对同一景致在不同时刻的气氛变化,为印象派的出现开辟道路。 杜比尼:对印象派影响最大的是外光派巨子杜比尼,《春天》、《六月的原野》,《维埃尔威尔的黄昏》、《瓦茨河上的落日》、《奥伯特沃兹的水闸》,被誉为“画水的贝多芬”。 迪普雷:喜用厚稠颜色,把光积聚在画面的中心,电闪雷鸣、暴雨乍收时的树林是他最擅长的题材。 迪阿兹:晦明变幻的沼泽树丛。特洛容,逆光表现林中归来的牧群,《牛栏》、《牛群》。 柯罗:抒情诗一般,《蒙特之桥》、《蒙特芳丹的回忆》等。 米勒:讴歌农村生活的大师,《簸谷者》(1848)、《扶锄者》、《拾穗者》、《牧羊女》、《晚钟》。 杜米埃:反映城市生活的巨匠,漫画《高康大》、《1834年4月15日的特朗斯诺南街》、《立法肚子》等,油画《三等 车厢》、《唐·吉珂德》等。艺术爱好者是杜米埃最喜爱的主题之一。 背景: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提倡户外写生,根据画家眼 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摒弃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画家试图使绘画摆脱文学的影响,更多注意绘画语言本身。印象主义内部存在以德加和以莫奈为代表的两种类型画家群。 古典主义 19世纪的 法国 美术 浪漫 主义批判 现实 主义 巴比 松 画派

《中外美术史》复习思考题

(0442)《中外美术史》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距今( )左右,称为新石器时期。 2距今( )前,称为旧石器时期。 3良渚文化中心,指的是太湖流域至杭州湾一带,距今有( )的历史。 4仰韶文化又称(),广泛分布于山东以外的华北黄河中游的()一带,北至()、河套地区,西抵()地区。在()持续的时间最久。 5商代中后期到西周前期,也是( )发展里程中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6商代铜器造型系列中,最重要的是( ). 7徐悲鸿代表作品有中国画《奔马》《逆风》()、()、()等,以及油画《田横五百士》、()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8清初画坛“四王”指王时敏、王鉴和()、()。 9 “四僧”指()、()和髡残、石涛。 10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代雕塑群指()。 11()早期作品的典范之作是巨型雕像是《大卫》。 12卢浮宫的镇馆“三宝”指()、《米罗岛的维纳斯》和()。 13希腊化时期罗得岛的雕塑家()和他的儿子波利多罗斯、阿塔诺多罗斯完成的著名雕塑叫《拉奥孔》。 14()圣母画像中的极品名叫《椅中圣母》。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 1、吴门四家: 2、院体: 3、波臣派: 4、上海画派: 5、清初六家: 6、南北宗说: 7飒露紫: 8拜占庭艺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 1请简述近现代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请简述谢赫的《画品》的主要内容。 3请简述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内容。 4请简述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的主要内容。 5请简述任伯年在近代花鸟画史上的贡献。 6请简述清初画坛主要名家的活动。 四、分析题(15分) 1请谈谈你了解的中国石窟寺院艺术的功能和分布区域。 2 请谈谈你所了解的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3请对隋唐人物、山水、花鸟画的发展和成就进行阐述。 (0442)《中外美术史》复习思考题答案

外国美术史结构图6

第六章 20世纪美术(1900-1945,疯狂的缪斯) 1913年2月17日,军火库展览,美国首次介绍欧洲现代艺术的展览。现代主义占主流,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的流派。 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性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得到更大张扬。 两种倾向—重视理性精神和注重感情表现。后印象主义塞尚(重视理性)和凡高(强调情感)成为现代艺术两种趋势的先驱。 简介: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青年艺术家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被批评家路易·沃塞尔戏谑的称之为“野兽”,从而得名。是一个很松散的群体。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实际上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 马蒂斯:驱使他迈向革新之路的是后印象主义塞尚、高更、凡高和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等人的作品。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非洲土著雕刻+近东阿拉伯艺术。20世纪初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有幻想意味,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域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画面上特有阿拉伯饰纹,色彩绚烂,线条流动,很有装饰性。早期代表 作有《戴帽子的妇人》、《奢华·宁静和愉悦》、《华丽》、《舞蹈》、《音乐》。马蒂斯把绘画比作“安乐椅”供人消遣和赏心悦目,他说他“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和谐,纯粹而宁静的艺术”。30年代以后“野”气有所收敛。 其他画家:有些画家并未一直坚持1905年前后的画风,如德安、弗拉芒克、杜菲、卢奥、荷兰的唐元等。 简介: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立体主义活跃期是1907-1914年。 分期:毕加索1907年的《亚维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件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1912年之前被称为“分析的立体主义”;1912-1914年被称作“综合的立体主义”。 毕加索:“蓝色时期”(1900-1903)和“粉红色时期”(1903-1905),内心苦闷和忧郁。《弹曼陀铃的少女》、《卡恩 弗勒像》是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1912-1914综合立体主义。1915年,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氛。20年代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三个舞蹈的人》。西班牙内战和纳粹占领法国期间连续性 的版画《佛朗哥的梦幻与宣言》、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为题材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等。 布拉克:1907末脱离野兽主义而迷恋立体主义后,一直忠于立体主义体系,画风稳定。立体主义衰退后,参加“黄金分割社”展览。野兽时期《埃斯塔克码头》、立体主义作品《埃斯塔克之屋》、《有小提琴和水壶的静物》、《葡萄牙人》。 其他画家:此外还有格里斯、莱热(《玩牌者》)等人。 简介:1909年,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宣告未来主义诞生。受到尼采、柏格森哲学思想影响,强调同旧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追求内容和形式全面革新,认为文学艺术的使命应该是勇于探索未知,面向未来,反映新现实和以此为基础的新价值观念;把爱情、幸福、美德传统主题排斥于外,赞美工商业都市动乱的生活“速度的美”和“力量”,展示人的意识的冲动,甚至颂扬战争、暴力和恐怖。 活动:1910年2月11日,卡拉、博乔尼、巴拉等在米兰签署《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呼吁画家们发展未来主义风格,同 年4月,发表《未来主义绘画的技法宣言》。首次未来主义展于1912年2月在巴黎举行,之后又进行过两次未来主义的展览。未来主义从其发端日起,就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还运用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手法。 巴拉:《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在阳台上奔跑的小女孩》、雕塑《空间中连续的形》 简介: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重视的描绘现实的悖逆,造型追求强烈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 蒙克:挪威画家,早期油画《病孩》、《在灵床旁》、《母亲之死》,90年代起转向更具表现主义的画风,《呐喊》、《青春期》,“生命”组画。揭示同时代人隐蔽的心灵,表现人们内心的痛苦与欢乐。多表现疾病、死亡、性爱等主题。 桥社:德国表现主义社团,在德累斯顿,成员有基希纳、黑克尔等,形式上追求平面感和注意线的表现力,1913年分裂。 青骑士社: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从慕尼黑新美术家协会分裂出来,成员有康定斯基、马尔克、马可等。一战后中止活动。德国表现主义美术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据点是柏林《狂飙》杂志和同名画廊。 康定斯基: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论具体艺术》、《点、线、面》。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强 调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主张画家用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内在的声音。 马尔克:描绘动物(马)时寻求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艺术还含有象征性,并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保罗﹒克利: 新客观社:出现于1923年,是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美术社团,严格的说它不是真正的艺术组织,而是展览会名称。 欧洲其他国家:北欧19世纪末20世纪初青年风格,在绘画和实用工艺美术领域流行,注重艺术装饰性。在奥地利产生的维也纳分离派,代表人物克利姆特把写诗的古典艺术的造型和构图与工艺美术的装饰性色彩和线条结合起来,在绘画领域内创造了一种含有怪诞和幻想意味的风格。 背景 野兽 主义 立体主义 表现 主义 未来主义 二战 前 西方 现代 美术 思潮 流派

外国美术史之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外国美术史之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摘要:文艺复兴美术作为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在风格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在社会身份和专业教育方面,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也经历了从中世纪转向近代的演变。 关键词:文艺复兴,达芬奇,意大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个时期,欧洲发生了一场以意大利为发源地和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开始,以后席卷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标志着欧洲近代历史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 文艺复兴虽以学习古典为特点,却绝非单纯的复古,实质上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由于中世纪的长期破坏,已经相当残缺,虽极力恢复,所得仍属有限。然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们学习古典,并不是简单仿效,而是取其精神。古典艺术的具体形式固然予人以启发,但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现实主义的方法和古典社会的民主思想。中世纪被教会控制的美术基本上是非现实主义的,宗教神学笼罩一切;反封建的文艺复兴新美术主要以贯彻现实主义和体现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而古典美术也正是在这两方面成了新美术的良师益友。因此,文艺复兴美术之学习古典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复古、仿古倾向;也不同于中世纪美术中偶尔可见的习用古典形式的个别现象。与此相关的是,从具有现实主义这个本质特征看,某些西欧的早期文艺复兴美术(如尼德兰美术),虽然学习古典这方面尚无多大发展,却同样应被认为是新美术的一个杰出代表。文艺复兴美术的现实主义方法和人文主义思想,在创作实践上是密切结合的。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崇高与身心的全面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新美术创作的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景,就最能体现这种思想,产生最为广泛和强烈的反应。加以在当时具体

外国美术史结构图3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人的觉醒) 13、14世纪的绘画是在一些地方画派的发展中得以发展确立,佛罗伦萨画派和锡耶纳画派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中世纪艺术家中最早表现出对古典艺术兴趣,使宗教的抽象概念成为物质的具体形象。 :祭坛画《圣母子》; (1308年),色彩富丽高雅,线条优美,突出抒情效果。 空间,出现具有体积感的圆形人体。《逃亡埃及》、《哀悼基督》。 1420年左右,三位艺术大师的出现标志着早期文艺复兴来临: (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帕特·奎里法宫(城市府邸中柱式的最早运用); 世纪意大利绘画雕刻艺术中心,其发展决定了这时期意大利艺术发展的主流,也影响其他画派。 );菲力浦·利皮(善于刻画人物肖像和生活细节);贝 ;卡斯坦诺(早于达芬奇半个世纪绘制动人的《最后的晚餐》) 弗朗切斯卡:作品以柔和平静著称,为马萨乔和达芬奇之间的重要环节,善运明快颜色处理空间关系,明确有力 的轮廓使其作品带有装饰意味,祭坛圣像《基督受洗》、《示巴女王会见所罗门王》及最能反映其色彩成就的《乌尔比诺大公及其妻肖像》; 佩鲁吉诺:门生中有拉斐尔。 帕都亚画派:15世纪代表人物是曼坦尼亚,他的作品重视形式结构的完整与物体实体感的表现,风格庄严冷酷,线条十 分锐利、坚硬,壁画《圣雅各前往受刑的行列》、架上作品《哀悼基督》。 背景:从15世纪中叶开始,佛罗伦萨开始失去其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罗马,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 达·芬奇:充满科学精神和哲理思考。早期作品有和委罗基奥合作的《基督受洗》及自己完成的《天使领报》; 米兰期间《岩间圣母》(1483-1493年,金字塔形构图)及为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作的《最后的晚餐》;后又 回到佛罗伦萨,《蒙娜丽莎》(1503-1506年);1506年又回米兰,《丽达》、《圣安娜》;1516年去法国。 米开朗基罗:在作品中倾注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1501-1504年为佛罗伦萨创作《大卫》,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1508-1512年,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等;朱诺二世陵墓,《摩西》;美第奇小礼拜堂雕像,《晨》、《暮》、《昼》、《夜》;1534-1541年西斯廷礼拜堂祭坛画《最后的审判》。 拉斐尔:画面始终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1508年应布拉曼特之邀赴罗马,为梵蒂冈宫绘制《雅典学院》(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美术中的最终胜利)、《巴尔纳斯山》、《圣典辩 论》,带贵族气派世俗形象的《西斯廷圣母》。 建筑:16世纪初,罗马建筑艺术全面繁荣,著名的建筑师有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等。布拉曼特的代表作圣彼得教堂(后 由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完成)是盛期文艺复兴的奠基性作品。布拉曼特去世后,发展为两种倾向:样式主义 倾向(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早期学院派倾向(小盛加诺、圣米凯莱等)。 开端(世纪)早期 (15 世纪) 意大利 文艺 复兴 三位艺术大师佛罗伦萨画派翁布 里亚 画派 三杰 盛期 (15世 纪末 -16世 纪中 叶)

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论文—浅谈达利

萨尔瓦多·达利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在所有著名画家之中,达利无疑是最奇葩的一位。“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作品,单是这些不同凡响的妙语,就足使你想象得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这是道恩·艾兹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是个天才,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自我宣传的角度。他一本正经地宣称自己和疯子的区别在于他不发疯。他精心侍弄他的小胡子,使之成为其身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在画布上“做梦”,表现性、战争、死亡等非理性主题。他撰写《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装腔作势地进行各种活动……总之,这个西班牙人的言行举止连同他的艺术,已共同构成了超现实主义的特别景观弗洛依德曾借着心理分析去观察达利的那双眼睛,他说,“这双西班牙人的眼睛既真诚又狂热”。他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画家。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他的囗才、他的动作、他的相貌、他的胡须和他的宣传才能。他用所有这一切,在各种各样的语言中造就了超现实主义这一个专有名词,去表示一种无理性的、色情的、疯狂的而且是时髦的艺术。达利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十足的超现实主义者,以至其它的超现实主义者对他的笃诚和绘画成就,抱有强烈的怀疑态度。主要的证据也许就是他那些绘画,没有人能够否认得了他那无尽的才能、想象能力或者他所显示的强烈信心。 达利天赋异禀,七岁就作出了一幅谁也理解不了的画。在高中时就离经叛道,与学院派格格不入,两次被学校开除大学时则更是狂妄到声称老师已经教不了他了,更是嚣张的说老师没资格评价他的画。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由两件事情促使其画风日臻成熟。一是他发现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性爱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 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异常迅速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变形。为了获得自相矛盾的视觉形象,他通常都十分细致,精确地用十分斜视的手法描绘这些创造的形象,也许正式这种一丝不苟的现实主义笔法,正式这些清晰存在却非真实的形象才是如此令人不安的原因。 最初接触达利是在高中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胡子。美术老师先是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达利恶搞《蒙娜丽莎》的一幅画作。在这幅画中,达利把蒙娜丽莎的脸改成了自己的,尤其是那独特的两撇胡子最是引人注目,这立马就引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