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针穿刺操作规程

钝针穿刺操作规程
钝针穿刺操作规程

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操作规程

一、穿刺前评估

1、对患者进行信息核对:姓名、住院号/医卡通号、透析器型号;并向患者进行

解释。

2、安置体位,将内瘘侧手臂按照穿刺走向放置好。

3、评估内瘘功能:

望诊:观察内瘘侧手臂皮肤有无皮疹、血肿、瘀斑、过敏、假性动脉瘤等;

触诊:摸清血管走向和深浅,触摸血管是否有搏动、震颤、判断血管弹性和充盈度;

听诊:用听诊器沿血管走向听诊血管杂音。

二、穿刺前准备

1、戴手套,铺治疗巾,选择穿刺部位。避开血管瘤,动静脉穿刺点距离5cm以

上,动脉穿刺点离吻合口3cm以上。

2、血痂清除

2.1血痂为隧道点的标志,用安尔碘棉签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2.2用无菌镊子将穿刺点血痂清除干净。

2.3告知患者在穿刺前将穿刺手臂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干净。

三、钝针穿刺

1、穿刺方法(静脉)

1.1 检查穿刺针包装有无破损,潮湿,确定在有效期内,脱去包装袋,检查穿刺

针。

1.2 再次消毒静脉穿刺点皮肤2遍,按三点固定法进针(消毒10秒钟后方能进

针),右手拇指和食指捏在穿刺针针翼尾部,左手拇指和中指绷紧穿刺点远端的皮肤。

1.3穿刺针斜面朝上与皮肤成25度角进针,转动针翼,寻找血管隧道,见到回

血确认进入血管后,放低角度,平行将针体送入血管。

2、固定:穿刺针针翼(第一条横固定针翼,第二条交叉固定针翼)穿刺点处用

创可贴覆盖。

3、同 1、2点穿刺“动脉”

4、遵医嘱正确注入抗凝剂。

5、按照透析机型号操作程序,连接病人,并开始透析治疗。

6、记录治疗参数,透析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内瘘穿刺处血管情况。

四、治疗结束后止血方法

1、部位:常以食指和中指压迫,一指垂直于血管进针点上,另一指压在皮肤进

针点上,使用无菌压球进行按压。

2、时机:不要在针体完全拔出血管前加压,否则容易造成穿刺针斜面切割血管。

3、压力:大小应根据既能维持相近两端搏动或震颤,又能控制出血的要求来调

整。

4、时间:一般5—10分钟,如超过10分钟,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肝素用量或

评估动静脉内瘘。

5、监测:外出血内出血搏动或震颤

五、注意事项

1、穿刺前必须进行动静脉内瘘评估。

2、正确消毒皮肤:使用安尔碘消毒2遍,消毒皮肤范围大于10cm,消毒10秒

后方可穿刺。

3、扣眼形成:

3.1血管隧道形成期,要求同一护理人员穿刺,非糖尿病病人需6—8次穿刺,

糖尿病病人需12次穿刺。

3.2每次穿刺需同样的穿刺点,同样的角度(25度),同样的深度。

3.3如已选择的部位不理想(易于穿刺,充分的血流量)选择另一部位建立隧道。

如需在另一部位建立隧道(不同的穿刺者),至少距原隧道约2cm以免进入原隧道。

3.4一旦隧道形成,即可用15G或16G钝针穿刺。

3.5在隧道形成并开始使用钝针后必须由经过钝针穿刺培训的护理人员完成。3.6如钝针穿刺困难,小于6个月可选择锐针穿刺几次,穿刺点注意沿原隧道进

针,然后再试用钝针穿刺;大于6个月更换穿刺点。

4、针头周围出血可能是由于锐针割伤了隧道或隧道变大。

血液透析室 2015年8月19日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

腹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指对有腹腔积液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进行腹腔穿刺,抽取积液的操作过程。 [适应症] 1、抽取腹水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2、对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使患者难以忍受时,可放出适量的腹水,减轻腹腔的压力,缓解压迫症状。一般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ml-6000ml。 3、腹腔内注入药物,如注射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如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噻替派、自力霉素等,以协助治疗疾病。 4、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5、进行诊断性穿刺,已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 6、拟行腹水回输者 [禁忌症] 1、严重肠胀气。 2、妊娠。 3、躁动而不能合作者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4、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5、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巨大卵巢肿瘤、包囊虫病者。 6、出血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者。 7、局部皮肤感染,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操作。 [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 2、查“凝血分析”,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 3、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4、器械准备: (1)腹腔穿刺包:内有弯盘1个、止血钳2把、组织镊1把、消毒碗1个、消毒杯2个、腹腔穿刺针(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1个、无菌洞巾、纱布2-3块、棉球、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必要时加抗凝剂);5ml、20ml或50ml注射器各1个及引流袋(放腹水时准备)(由助手打开包装,术者戴无菌手套后放入穿刺包内)。 (2)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碘酒、乙醇、胶布、局部麻醉药(2%利多卡因10ml)、无菌手套2个。 (3)其他物品:皮尺、多头腹带、盛腹水容器、培养瓶(需要做细菌培养时)。如需腹腔内注药,准备所需药物。 5、B超检查定位。 [操作方法] 1、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洗手:术者按7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准备操作。 3、放液前应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博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4、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位,如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协助病人解开上衣,松开腰带,暴露腹部,背部铺好腹带(放腹水时)。 5、穿刺点选择。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37458

第一节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者。 2.对局麻药过敏者。 3.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4.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科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 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多发性肺大泡反复气胸导致胸壁粘连的必需根据影响学资料确定穿刺点,防止误穿肺大泡导致张力性气胸。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 (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体位: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2)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3.手术步骤 (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可予穿刺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 0.5~1.0cm为宜。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胸腔穿刺术详细流程

第一步:对病人进行胸膜腔穿刺术前的准备 1. 了解病情及穿刺目的,核对适应症(1)诊断:抽胸水进行实验室检查;(2)治疗:抽液或抽气减压;腹腔内注射药物。观看有无禁忌症:(1)严重出血疾病;(2)体质衰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2. 向病人介绍穿刺目的及其并发症,并请其配合,签署胸膜腔穿刺同意书。 3. 消除顾虑,必要时可术前半小时服安定10mg或可待因0.03g。 4. 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利多卡因)过敏史。 5. 术前测脉搏、血压。 6. 安置病人适当的体位,对照辅助检查再次进行简单的物理诊断,复核相关的体征,确定穿刺点并以龙胆紫标出进针点。 7. 嘱病人排尿。 第二步:胸膜腔穿刺的检查物品是否齐全 1、消毒包和无菌镊子(消毒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消毒缸(0.5%碘伏)。 2、一次性胸膜腔穿刺包(消毒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 3、药品: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1支、0.1%肾上腺素注射液1ml×1支。 4、无菌手套2双、无菌口罩和帽子1付。 5、注射器:5ml、20ml、50ml注射器各2具。 6、其它:护创膏、血压计、听诊器、盛胸水的容器及其化验单。 第三步:医生的准备 1、人文关怀:自我介绍,谢谢病人的配合。 2、带口罩和帽子。 3、将病人送到经过消毒的治疗室。 4、当着病人的面洗手(六部洗手法)。 操作阶段 第一步:摆放穿刺体位 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不能起床者取半卧位,双前臂上举抱于枕部。第二步:再次确定穿刺部位 1. 肋间定位:上述体位下,肩胛下角对应第7~8肋。 2. 常规穿刺点:胸部叩诊实音最名显处,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7~8肋间。 3. 特殊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B超定位。 4. 气胸穿刺点: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下一肋骨上缘。 第三步:局部消毒 1. 查看消毒包和无菌镊子消毒日期,打开无菌镊子和消毒包中的消毒碗。 2. 用无菌镊子在消毒缸中夹取适量的0.5%碘伏消毒棉球放入消毒碗中。 3. 左手持无菌镊子夹起消毒碗中的碘伏消毒棉球,十字交叉传给右手中的无菌镊子(禁止两个镊子相碰)。 4. 右手中的无菌镊子夹着消毒棉球,按压标记的穿刺点,以穿刺点为圆心,由内向外无间隙划圆形擦拭,消毒范围直径不小于15cm。 5. 把消毒后的棉球放入第二个空消毒碗中。 6. 进行第二次消毒:重复3)、4)、5)步骤,(注意第二次的消毒范围应该略小于第一次,棉球应由内向外擦拭)。 7. 收拾消毒包中的物品,把消毒后的棉球放入医疗垃圾袋中。 第四步:局部麻醉 1. 术者打开穿刺包,查看消毒日期,戴无菌手套,检查手术器械(注意注射器乳头是否与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修正版)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诊疗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二、一般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1)胸腔穿刺术 (2)人工呼吸术 (3)腹腔穿刺术 (4)骨髓穿刺术 (5)心包穿刺术 (6)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7)小针头肝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 (8)乙状结肠镜检查术 (9)腰椎穿刺术 (10)后囟门穿刺术 (11)后穹隆穿刺术 (12)羊膜囊穿刺术 三、外科系统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1)胸腔闭式引流术 (2)胸腔减压术 (3)气管导管吸引术 (4)心脏按摩术 (5)脑室穿刺术 (6)脑室造影术 (7)颈总动脉造影术

(8)椎管造影术 (9)尿道探杆检查及尿道扩张术

(10)膀胱镜检查术 (11)泌尿系外科X线检查术 (12)排泄性尿路造影术(IVP) (13)逆行性肾盂造影术(RGP) (14)肾盂穿刺造影术 (15)膀胱及尿道造影术 (16)输精管及精囊造影术 (17)腹膜后充气造影术 (18)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1>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 <2>经腹小切口开放性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OTC) (19)血管造影术 <1>动脉造影 <2>静脉造影 <3>下腔静脉造影 四、五官科系统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1)裂隙灯活体显微镜检查法 (2)前置镜检查 (3)前房角镜及三面镜检查 (4)上颌窦穿刺冲洗法 (5)鼻窦交替疗法 (6)下鼻甲电烙及药物烧灼 (7)下鼻甲注射法 (8)咽鼓管吹张法 (9)鼓膜穿刺术

(10)口腔修复检查与设计 (11)口腔准备 (12)活动部分义齿 (13)全口托牙 (14)固定修复 五、医技科室技术操作规程 (1)放射科技术操作常规暗室技术管理 (2)普通X线投照常规 (3)ST4000透视数字化激光成像系统操作常规 (4)岛津800mAX线机操作常规 (5)ELSCINT SELE 螺旋CT (6)ELSCINT 0.5TMR 操作规程 (7)ECT操作规程 (8)DSA机操作规程(移动式) (9)病理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10)制片染色技术 (11)冰冻切片技术(恒冷箱式) (12)细胞学检查 (13)功能检查科操作常规特检室一般要求 (14)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常规 (15)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常规 (16)电子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 (17)纤维支气管内镜检查常规 (18)超声诊断检查常规 (19)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治常规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

腹膜腔穿刺术 腹膜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指对有腹腔积液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进行腹腔穿刺,抽取积液的操作过程。 [适应症] 1、抽取腹水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2、对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使患者难以忍受时,可放出适量的腹水,减轻腹腔的压力,缓解压迫症状。一般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ml-6000ml。 3、腹腔内注入药物,如注射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如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噻替派、自力霉素等,以协助治疗疾病。 4、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5、进行诊断性穿刺,已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 6、拟行腹水回输者 [禁忌症] 1、严重肠胀气。 2、妊娠。 3、躁动而不能合作者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4、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5、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巨大卵巢肿瘤、包囊虫病者。 6、出血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者。 7、局部皮肤感染,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操作。 [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 2、查“凝血分析”,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 3、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4、器械准备: (1)腹腔穿刺包:内有弯盘1个、止血钳2把、组织镊1把、消毒碗1个、消毒杯2个、腹腔穿刺针(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1个、无菌洞巾、纱布2-3块、棉球、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必要时加抗凝剂);5ml、20ml或50ml注射器各1个及引流袋(放腹水时准备)(由助手打开包装,术者戴无菌手套后放入穿刺包内)。 (2)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碘酒、乙醇、胶布、局部麻醉药(2%利多卡因10ml)、无菌手套2个。 (3)其他物品:皮尺、多头腹带、盛腹水容器、培养瓶(需要做细菌培养时)。如需腹腔内注药,准备所需药物。 5、B超检查定位。 [操作方法] 1、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洗手:术者按7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准备操作。 3、放液前应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博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4、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位,如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协助病人解开上衣,松开腰带,暴露腹部,背部铺好腹带(放腹水时)。

胸腔穿刺操作规范

胸膜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意义】 胸膜腔穿刺术,简称胸穿,是指对有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而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或气体的一种技术。 【术前准备】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签同意书; 2、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3、穿刺前清洁穿刺部位,嘱患者排尿; 4、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肌注。嘱咐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深呼吸和咳嗽,如有任何不适及时提出。 5、器械准备,包括无菌胸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消毒用品、麻醉药品、胶布等。 6、术前检查,再次核对适应证,查看有无禁忌症。 【操作程序】 1.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洗净双手。 2.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以镇静镇痛。 3.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 4.扶病人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 5.一般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 肋间作为穿刺点(必要时结合X 线及超声波检查确定,并用在皮肤上做标志)。 6.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7.常规胸膜腔穿刺术 a.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气及破损。 b.以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注意穿刺点应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 c.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 d.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人,当有突破感时停止。 e.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此时助手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防

止针摆动及刺入肺脏)。

f.注射器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才能取下注射器。 g.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中。 h.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皮肤,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 8.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 a.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腔。 b.持蓝空针(y 型)沿麻醉点进针至回吸有胸水流出。 c.通过蓝空针针芯置入导引钢丝(弯头朝前)深度弯头超过蓝空针针尖即可,不要过深以免导丝打折,固定导丝不动拔出蓝空针。 d.沿导引钢丝置入扩皮器扩皮,注意力度适当,不要采取暴力,拔出扩皮器。 e.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软管,深度 10-15厘米均可,胶贴固定,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袋。 f.每次放液或注药完毕后一定要用肝素封管 9.将抽出液送化验、记量。 10.术后嘱病人静卧。告诉病人有不适立即通知工作人员。 11.整理物品。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对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及生化学检查,从而确定胸腔积液的性质,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2.治疗 a.减轻胸腔大量积液、气胸引起的压迫症状 b.抽取脓液治疗脓胸 c.向胸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者禁忌胸膜腔穿刺;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竭、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应慎重。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

胸腔穿刺操作流程修订稿

胸腔穿刺操作流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案-胸腔穿刺操作流程 普宁人民心内科王晓群 一、培训计划与安排 1.培训对象10人 2.培训与考核教官:心内科所有医生 3.进修生培训:6月18-20日 4.学员考核:6月21日下午,开放五组模拟同时考核,两次完成考核,一下午学员全部完成考核 二、考核标准 1、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签协议书; ?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 ? 3、了解病变部位(阅胸片、视触叩听) 4、准备胸穿包、无菌手套、3%碘酒、75%酒精、棉签、胶布、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标本收集试管及 容器、污物桶; ? 5、体位:取反椅坐位或取半卧位; ?

6、术者洗手,戴口罩、帽子; ? 7、穿刺点选择:抽气选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胸腔积液取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可 用龙胆紫在穿刺点皮肤上作标记),若遇到有包裹性积液或特殊情况时可通过床边B超定位穿刺点。 8、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 9、术者穿刺前先将血管钳夹闭穿刺针的胶管,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之肋骨上缘垂直 缓慢刺入,当针头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达胸膜腔,接上50ml针筒,松开血管钳抽取胸腔内积液液, (如多次抽取,应于脱下针筒前将血管钳夹住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10、助手协助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摆动;抽液毕拔针,针眼涂上3%碘酒并盖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胶布固 定。 ? 11、整理用品,填写检验单并送检。术后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整理用物,填写检验单并送检。 ?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诊疗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诊疗操作规则 一切诊疗操作,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对有创性检查,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新开展的诊疗操作,应经过必要的试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报请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除急症及特殊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开出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2.操作者及助手,必须熟悉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医嘱与患者床位、、操作种类、部位。 4.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有明显危险或新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紧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5.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当部位(如胸腔穿刺术等),必要时可用1%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准备工作。操作前术者应戴好口罩。 6.清洁盘的准备:搪瓷盘一只,盛20%碘酊及75%乙醇各一小瓶(约10—20ml,敷料罐一只(盛小纱布、棉球)、短镊一把(浸于01%苯扎

溴铵即新洁尔灭及0、5%亚硝酸钠溶液瓶)弯盘一只,胶布、棉签一包,必要时另加治疗巾及橡皮巾各一条,无菌手套一副,酒精灯、火柴。 操作要求 1.患者体位:助手应根据操作目的、要求及患者的情况,安排适当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要注意患者的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位,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但不可强制或强迫患者,以防意外。 2.常规皮肤消毒:(1)操作部位必要时先用肥皂水洗净,剃净毛发。 (2)用2%碘酊以穿刺(或注射、切开)点为中心,由向外作环形涂擦,待完全干后,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拭去碘酊,即可开始操作,消毒面积按操作要求决定,消毒后如有污染,应依上法重新消毒。3.某些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或治疗巾,以保证操作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洞巾的固定。 4.需局部麻醉时,用2—10ml注射器接5号或6号针头,根据手术种类及方法之不同,抽吸一定量的1—2%普鲁卡因,先在穿刺(或切口)中心点皮注射02ml形成小丘,然后将针头由小丘中央垂直刺透皮肤,边刺入边注射(应先抽吸,无回血者方可注射,直达预定深度为止,麻醉围,依手术种类与要求决定。拔出针头后,应用手按压1—2min后即可开始进行操作。

腹腔穿刺术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腹膜腔穿刺术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一、适应证: ①抽取腹水进行实验室化验和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 ②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③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④腹腔内注射药物。 ⑤进行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 二、禁忌证: ①严重肠胀气。 ②妊娠、卵巢囊肿。 ③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④躁动、不能合作或有肝性脑病先兆。 三、术前准备: ①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内有0.5%碘伏、无菌棉签、2%利多卡因、皮尺、胶布、引流袋、无菌培养瓶、无菌止血钳。 ②一次性无菌腹腔穿刺包:内有后接胶皮管的腹腔穿刺针、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洞巾、无菌手套、纱布、棉球、试管。 四、操作流程: ①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交待穿刺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获得患者配合,得到患者知情同意书和家属授权委托书的签字。患者穿刺前排空膀胱。 ②术者戴口罩、帽子、穿整洁工作衣,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前,以屏风遮挡。 ③患者取平卧位、半卧位、坐位或者侧卧位,选取适宜穿刺点: A: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点; B: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左右旁开1.5cm; C:侧卧位,脐水平线与左侧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D:少量积液或包裹性分隔时,需B超引导下穿刺。 ④常规皮肤消毒(碘伏消毒,以标记点为中心由内至外顺时针同心圆消毒3次,不得有间隙,每次均小于上次消毒范围)。 ⑤打开无菌穿刺包,打开前看其是否过期,打开三个角,戴无菌手套,打开最后一个角。铺洞巾,让助手打开2%利多卡因,吸取利多卡因并排尽空气。

⑥左手持纱布固定皮肤,在标记点打一皮丘,然后垂直进针,抽吸,打药,如此交替进行至有漏空感并抽吸到腹水结束。拔针迅速,并粗记进针深度,纱布压盖穿刺点。 ⑦选择合适粗细长度的穿刺针,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或出现漏空感提示已穿过腹膜壁层,由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头,术者打开橡皮管夹子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注射器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直接进行。 ⑧引流结束后夹闭橡皮管夹,迅速拔出穿刺针,消毒纱布覆盖,撤去洞巾,胶布固定。 ⑨清理用物,记录腹腔积液量、颜色、性质,将采集标本立即送化验。 五、注意事项: ①引流过程中不宜过多过快,肝硬化患者一次引流一般不得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输注白蛋白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如为血性腹水,仅留取标本送检,不宜放液。 ②整个操作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适当处理。操作前后均需测量呼吸、脉搏、血压、腹围,以观察病情变化。大量放液后应给与腹带固定腹部,以防腹压骤降。 ③放腹水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嘱患者变换体位。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穿刺。 ④术后嘱患者平卧,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避免腹水漏出;对于腹水较多者,为防止漏出,穿刺时勿使自皮至壁层腹膜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可先45°进针到皮下后转为垂直进针。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黏贴。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题干】 患者男性,26岁,胸闷气短2周,查体及胸片等检查示双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其性质不明,现需作诊断性穿刺,请你施行胸腔穿刺术,并抽取50ml胸水送检。 【操作前准备】 拿病历板。报告操作开始。核对医嘱,熟悉患者病情,明确胸穿适应症,排除禁忌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向评委展示知情书)。嘱患者做好准备。 卫生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七步洗手法,保持指尖朝下,总时间不少于15秒)。戴帽子。戴口罩(外科口罩,单独包装,系带式,有颜色面朝外,罩住鼻、口及下巴,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准备物品:胸腔穿刺包1个(内有铺巾1个,洞巾1个,弯钳l个,无齿镊l个,12号及16号胸穿针各1个,弯盘1个,方纱布3块,含棉球消毒杯1个,治疗碗1个),碘伏1瓶,棉签1包,无菌纱布1包,医用胶布1卷,砂轮1个,2%利多卡因针5ml,无菌手套2副,5ml及50ml注射器各1个,医用标记笔1支,试管架1个,试管3-4个。 操作者立于患者拟穿刺侧,物品及治疗车置于操作者右手。您好,请问是xx先生么?核对腕带,患者信息无误。我是您的主管大夫,根据病情需要,现在要为您进行胸腔穿刺术,请您配合,不用紧张。 【摆体位、定穿刺点】 卫生手消毒。 协助患者摆体位:患者反向骑跨于靠背椅上,上肢屈肘交叉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 请您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这个体位。现在为您做背部叩诊检查。卷起患者上衣,充分暴露背部。自上而下、左右对称进行叩诊。选择浊音最明显处(或实音处)为穿刺点,本次操作选取左/右肩胛下角线第8肋间为穿刺点,记号笔标记。 卫生手消毒。 【开包、消毒、铺巾】 拿起穿刺包,观察包外灭菌指示胶带。穿刺包消毒合格,在有效期内,包布完好无破损,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新版】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内科各种相关操作 一、胸腔穿刺术 1.1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1.1.1 要求: 1)掌握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2)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3)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4)掌握胸腔各种不同胸腔穿刺。 1.1.2 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明确需要胸腔穿刺的临床情况(适应症) ①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②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③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2)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胸腔穿刺: ①相对禁忌症: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②绝对禁忌症:胸腔穿刺术原则上无绝对禁忌症。 (3)不同胸穿的适用情况(判断要行何种胸穿): ①诊断性胸穿:胸腔积液量少,仅为明确胸水性质,无需放液减压时可选择。 ②胸穿抽液:中-大量胸腔积液,为明确胸水性质及放液

减压,接触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时可行胸穿抽液。 ③胸穿抽气:大于30%且小于50%压缩体积的闭合性气胸,或气胸急诊状态时可行胸穿抽气。 ④胸腔内给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或肺癌胸膜转移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胸腔内给药。 (4)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签署穿刺同意书(祥见附件各种穿刺同意书):告知可能的并发症:气胸、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胸膜反应、药物过敏、手术不成功、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其他不可意料的意外。 (5)准备用物:穿刺包、手套、消毒液、消毒器械、5ml 注射器、50ml注射器、2%利多卡因注射液、可待因片、胶带、多余胸水容器、弯盘等 2)操作过程 (1)与病人沟通:介绍自己,核对姓名、性别、床号等,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过敏史,同时嘱咐患者操作前注意事项(是否排尿等)。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

腹腔穿刺术评价参照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总分考核内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分细则 准备质量标准20分1.衣帽整齐,戴口罩,佩戴胸卡 2.规范洗手 3.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4.备齐用物:腹穿包、无菌手套、无菌注射器、麻醉药 物、消毒用品、胶带 5.穿刺体位: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双腿屈曲 4 5 4 3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未做不得分 少一样扣0.5分 (包括物品摆放有序) 操 作流程质量标 准60分(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1.暴露背部,叩诊确认并标记穿刺部位,通常在左髂前 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 2.消毒穿刺部位:范围不小于15cm(消毒二遍以上,自 内向外,螺旋消毒) 3.观察灭菌胶带(灭菌标识清晰、品名相符、在有效期 内、内容齐全),打开穿刺包外层 4.戴无菌手套 5.打开穿刺包内层,观察灭菌指标卡变色达标准色,铺 洞巾 6.局部麻醉:核对和抽取麻药,注射一个皮丘,逐层浸 润推药,注意回抽 7.检查穿刺针(针套、针芯配套、针座与针梗焊接牢固、 无裂隙,针梗直、针尖无钩),夹闭针尾胶管 8.穿刺抽液操作:穿刺进针时先斜后直,确认进入腹腔, 先联接注射器,后打开夹闭胶管血管钳,进行抽液,先 夹闭针尾胶管,后去除注射器 9.穿刺结束,拔出穿刺针 10.消毒穿刺点,局部按压3分钟 11.无菌纱布覆盖,胶布横向固定 (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 5 5 5 5 5 5 5 10 5 5 5 开始未举手示意扣1分 未叩诊或未标记扣2分 范围之外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未做扣1分 一处不合要求扣3分 一项未做扣2分 未核对扣2分 缺少一项扣2分 一项未做扣2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3分 未注意密闭扣5分 一项未做扣2分 一项未做扣2分 结束未举手示意扣1分 终末质量标准20分1.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 2.操作熟练,手法正确 3.帮助患者整理衣物,交待注意事项 4.报告抽液量、外观和送检项目 5.整理用物(归位、处理规范) 规定时间8分钟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5 5 2 5 3 做不到一次扣25分 一项不符合扣2分 未做不得分 未做不得分 未做不得分 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胸穿基本流程

胸腔穿刺基本流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考生**,今天我操作的项目是胸腔穿刺术,本次穿刺需要助手1名,这是我的助手。胸穿的目的为诊断和治疗胸腔内疾病,适应症为:1.抽取积液协助诊断,了解胸水性质,进行常规、生化、细菌及病理学检查;2.缓解胸水产生的压迫症状;3.胸腔内注射药物。禁忌症: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2.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3.穿刺部位肺大疱; 4.单侧全肺切除而对侧胸腔积液; 5.严重肺结核及大咯血。 检查所需要的物品有:胸穿包1个,消毒合格,在有效期。手套2副,密封完好,在有效期,棉签1包,消毒合格,在有效期。吉尔碘,在有效期,2%利多卡因,密封完好,在有效期,5ml注射器1个,密封完好,在有效期,50ml 注射器1个,密封完好,在有效期,送检容器,胶布若干,记号笔,快速手消液,在有效期,物品已备齐,请问是否可以开始,请指示! 7步洗手法洗手,推治疗车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头卡,1床,丁一,男,35岁,你好,请问你是1床丁一吗?请让我看一下你的腕带好吗?1床,丁一,男,35岁,你好丁一,根据你之前所做的胸片结果提示你的右肺有大量胸腔积液,我们需要给你做一个胸腔穿刺来了解一下胸腔积液的性质,请你配合一下好吗?关于胸穿的必要性和风险在刚才签的胸穿同意书上已经向您告知,穿刺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和我说,本次穿刺大约需要10分钟,请问你需要去厕所吗?不需要了是吧,那我们开始吧,来,咱们这样坐在椅子上,嘱患者反向坐于靠背椅上,双手平置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快速手消液洗手。 定位:于肩胛中线第7肋间开始叩诊,叩诊呈浊音,穿刺部位定于第7肋间,记号笔做标记。 消毒:吉尔碘消毒第一遍,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不小于15cm,消毒第二遍,消毒范围略小于第一遍,消毒第三遍,消毒范围略小于第二遍。打开胸穿包外包装,带无菌手套,打开胸穿包内层,铺无菌洞巾,及方巾,助手胶布固定。助手打开注射器,放入胸穿包,检查胸穿针,胸穿针通畅,密闭性良好,无脱落。你好丁一,我们现在开始穿刺了,先打一个麻醉针,穿刺的过程中千万别咳嗽,有啥不舒服及时和我说。 局部麻醉:助手核对局麻药,2%利多卡因,操作者递纱布给助手,打开利多卡因,术者自皮肤至胸膜做局部浸润麻醉,先打一个皮丘,边抽吸边进针边注射。 穿刺:再次检查并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左手食指于中指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沿下一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停止进针,连接50ml注射器,放开钳子开始抽液,助手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抽液完毕,纱布按压穿刺点,拔出穿刺针,助手协助消毒穿刺点,盖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撤无菌巾,你好丁一,穿刺已经结束,没有啥不舒服吧?回去之后好好休息,穿刺部位三天别让沾水,有啥不舒服及时和我们联系。 为患者整理衣物,注意保暖,整理物品,所用物品按消毒隔离规范处理,洗手,作好记录。操作完毕,谢谢评委老师! 注意事项:1.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伤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2.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者抽液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者,第一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术中如果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晕厥等胸膜反应,应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4.避免在第九肋间下穿刺。5.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疱者,或病变临近心脏、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积液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样本

第三节内科各种有关操作 一、胸腔穿刺术 1.1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1.1.1 规定:1)掌握胸腔穿刺术适应症、禁忌症。2)掌握胸腔穿刺术操作办法。3)掌握胸腔穿刺术注意事项。4)掌握胸腔各种不同胸腔穿刺。 1.1.2 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明确需要胸腔穿刺临床状况(适应症)①诊断性穿刺,以拟定积液性质。②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③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2)判断患者与否可以进行胸腔穿刺:①相对禁忌症: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②绝对禁忌症:胸腔穿刺术原则上无绝对禁忌症。 (3)不同胸穿合用状况(判断要行何种胸穿):①诊断性胸穿:胸腔积液量少,仅为明确胸水性质,无需放液减压时可选取。②胸穿抽液:中-大量胸腔积液,为明确胸水性质及放液减压,接触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时可行胸穿抽液。③胸穿抽气:不不大于30%且不大于50%压缩体积闭合性气胸,或气胸急诊状

态时可行胸穿抽气。④胸腔内给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或肺癌胸膜转移患者可以依照病情选取胸腔内给药。 (4)与病人和家属沟通,订立穿刺批准书(祥见附件各种穿刺批准书):告知也许并发症:气胸、出血、感染、损伤周边组织、血管、神经、胸膜反映、药物过敏、手术不成功、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其她不可意料意外。 (5)准备用物:穿刺包、手套、消毒液、消毒器械、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2%利多卡因注射液、可待因片、胶带、多余胸水容器、弯盘等 2)操作过程 (1)与病人沟通:简介自己,核对姓名、性别、床号等,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过敏史,同步嘱咐患者操作前注意事项(与否排尿等)。 (2)再次确认患者病情、体征:测量脉搏和血压、再次胸部重点体查,查看X线片和检查报告(B超),确认需要操作无误。 (3)选取适当体位,拟定穿刺点:①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双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②穿刺点选取:A.诊断性穿刺、胸腔穿刺抽液、胸腔给药:先进行胸部叩诊,选取实音明显部位进行穿刺,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取肩胛下角线7~9肋间或者腋后线7~8肋间(坐位),腋中线6~7肋间或腋前线5~6肋间(半卧位)。B.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

腹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

腹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 Ⅰ. 目的:肿瘤专业腹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从而确保腹腔穿刺术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Ⅱ. 范围:适用于肿瘤专业临床。 Ⅲ. 规程: 1. 方法 1.1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1.2 患者取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1.3 选择适宜的穿刺点: 1.3.1 左下腹脐与骼前上刺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1.3.2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1.3.3 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1.3.4 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1.4常规清毒,戴无菌手套,盖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利多卡因作局部麻痹。 1.5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 1.6 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 1.7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二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 1.8放液后拨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2. 注意事项: 2.1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2.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2.3 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2.4 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到壁层腹膜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入。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 2.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2.6有肝性脑病先兆、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 Ⅳ. 参考依据:《医疗护理操作常规》、《诊断学》

胸穿操作规范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一、准备工作 1、医务人员的准备:洗手、工作衣、帽、口罩。 2、器械的准备:胸腔穿刺包(内装有穿刺针、注射器及针头、血管钳;洞巾、玻璃接头及橡皮管、试管、清洁盘及纱布等)、胸腔穿刺针、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5ml注射器一个、50ml注射器一个、常规管等等)、需作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 3、向患者舒述检查的目的:诊断性穿刺、治疗性穿刺以及腔内给药治疗,血友病的患者禁做(必须询问患者有无血友病)。 4、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二、操作流程质量规范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姓名、床号、性别,向病人解释。 2、患者准备: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3、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抽液一般常选患侧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和腋前线第5~6肋间;或采用超声波检查所定之点。抽气一般常选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或锁骨中线第2肋间,并予以标志。 4、常规消毒皮肤,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无菌孔巾,注意消毒直径为15cm。 5、以2%利多卡因先做皮下局麻,然后逐层局麻至壁层胸膜,并且注意进针的深度,期间注意要回抽以明确是否在血管内以及观察有无气体、胸液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6、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将注射器接上,松开血管钳,抽吸胸液,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并配合松开或夹紧乳胶管。 7、需向胸腔内注药时,在抽液后将稀释好的药液通过乳胶管注入。 8、如需作培养,抽吸胸液8~10 ml注入培养基内。 9、穿刺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棉球及纱布,用胶布固定。 10、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 11、术后嘱患者静卧休息,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等。 三、注意事项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 ml。 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放疗肿瘤内科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放疗肿瘤内科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1 【制定规范的依据】 2 【目的】 采取腹水标本常规化验、培养、脱落细胞检查、染色体检查等以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或注入药物以进行治疗和抽改腹水以减轻症状。 3 【禁忌症】 3.1结核性腹膜粘连时不可穿刺。 3.2疑有卵巢囊肿或多房性包虫病可能者不能穿刺。 3.3肝昏迷者不可穿刺。 4 【操作步骤】 4.1穿刺前排空小便,患者作卧位或坐位。 4.2穿刺点一般在脐、髂前上棘连线外1/3和中1/3交点,或脐与耻骨之间腹白线中点旁4—5cm处(通常选用左侧)。 4.3常规局部消毒铺洞巾和局麻。 4.4以腹腔穿刺针逐步刺入腹壁,待穿透腹壁、针锋阻力消失时,可用针筒抽取或引出少许腹水于消毒试管中备验。然后于穿刺末尾接以橡皮管,引腹水于地上的器皿中。如试验穿刺,用50ml注射器连于1号针头上,自麻醉点刺入,抽50—100ml。 4.5放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上消毒纱布,以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用多头带将腹部包扎。 5 【注意事项】 5.1放腹水速度要慢。消毒前,以宽布带缚于上腹部。当腹水流出时,将布带渐拉紧,以免腹内压突然下降,引起内脏血管扩张发生休克。 5.2放腹水前后测血压、腹围,复查腹部体征,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5.3放腹水过程中,注意患者脉搏、血压,若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应立即停止抽液,并作相应处理。 5.4大量放腹水可引起休克或昏迷、水与电解质紊乱、血

浆蛋白质丢失等严重并发症,故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初步放液一般不宜超过3000ml,以后每次不可超过5000ml。 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在此限。 5.5腹腔注射药物要慎重,很多药物不宜作腹腔注射,抗菌素中以卡那霉素及四环素为妥。 5.6放腹水时若流不出,可将穿刺针稍移动或稍变动体位。 5.7腹穿后平卧休息,使腹穿孔向上,以免腹水继续漏出。 5.8注意无菌操作,以免腹腔感染。

胸腔穿刺操作流程

胸腔穿刺操作流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案-胸腔穿刺操作流程 普宁人民心内科王晓群 一、培训计划与安排 1.培训对象10人 2.培训与考核教官:心内科所有医生 3.进修生培训:6月18-20日 4.学员考核:6月21日下午,开放五组模拟同时考核,两次完成考核,一下午学员全部完成考核 二、考核标准 1、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签协议书; ?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 ? 3、了解病变部位(阅胸片、视触叩听) 4、准备胸穿包、无菌手套、3%碘酒、75%酒精、棉签、胶布、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标本收集试管及 容器、污物桶; ? 5、体位:取反椅坐位或取半卧位; ?

6、术者洗手,戴口罩、帽子; ? 7、穿刺点选择:抽气选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胸腔积液取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可 用龙胆紫在穿刺点皮肤上作标记),若遇到有包裹性积液或特殊情况时可通过床边B超定位穿刺点。 8、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 9、术者穿刺前先将血管钳夹闭穿刺针的胶管,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之肋骨上缘垂直 缓慢刺入,当针头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达胸膜腔,接上50ml针筒,松开血管钳抽取胸腔内积液液, (如多次抽取,应于脱下针筒前将血管钳夹住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10、助手协助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摆动;抽液毕拔针,针眼涂上3%碘酒并盖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胶布固 定。 ? 11、整理用品,填写检验单并送检。术后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整理用物,填写检验单并送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