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word教案1

2021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word教案1
2021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word教案1

2021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word

教案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兴资产阶级的显现及要求;文艺复兴的时刻、性质;代表人物及人文主义概念;德国的分裂;马丁·路德的观点;《九十五条论纲》;新教;(2)明白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显现的缘故及阻碍;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缘故、性质和意义;以及宗教改革的阻碍和马丁·路德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2)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进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重视经济及文化进展是促进国家进展的重要因素;(2)让学生认识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3)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探究自然、追求真理的斗争精神的了解,培养学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优良品质,树立坚持信仰的坚强意志

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

难点:通过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进展的阻碍,明白得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教材分析:教材围绕14~16世纪欧洲人文精神的进展那个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引言反映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和第一目讲述的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可视为这两大运动兴起的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在历经数百年的压抑后,得以大力弘扬,并给予了新的精神内涵。建议教学时注意前后联系,引导学生从人文精神进展的宏观历程中对这两大运动准确定位。同时,两大运动阻碍深远,有大量的古迹、资料流传至今,并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建议教学时充分运用。

学法指导:多媒体教学或原著教学均可,通过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要求:明白薄伽丘等人的要紧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要紧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课堂探究与合作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时刻:14、15世纪

2、地点:佛罗伦萨、威尼斯

3、条件:意大利各都市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进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

【合作探究】以佛罗伦萨都市国家的繁荣为例进一步说明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操纵着都市的政权;

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专门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地理优势: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

最后,从政策、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简要总结。

4、阻碍:

(1)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进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2)意识形状的阻碍: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宝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进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第一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1、产生的条件:【复兴第一在意大利发生的要紧缘故】

①意大利半岛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

②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

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教师总结】:

人们正是在研究、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中,发觉了它与教会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加以改造利用,掀起了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2、含义和实质:

含义: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进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说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制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亮的时代精神。

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

小结: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

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4、文学领域的成就:文艺复兴第一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进展人的个性。

●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思想主张:领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5、文艺复兴的传播和意义:

(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觉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进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宽敞地区。

(教师可简要指出其成就: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的成就;“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

(2)意义:

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制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显现打下了基础,

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进展开创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深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阻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顺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2)天主教会对欧洲专门是德意志的压榨。

2、性质: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2)主张:

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②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③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④君主的权益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专门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3)意义: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残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阻碍。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进展。

③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进展。

【合作探究】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差不多上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进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确实是得到封建诸侯的爱护。

异:(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全然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微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要紧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责,但依旧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聪慧制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创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

人文主义的旗帜,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故选B。

答案:B

2.(2010?淄博调研)薄伽丘的《十日谈》讲了一百个故事,要紧诉说了天下有情人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其价值意义在于()

A.宣传主权在民思想

B.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

C.弘扬人文主义思想

D.倡导宗教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十日

[谈》要紧宣传人类平等,进展人的个性。

答案:C

3.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有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熟知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说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能够显著提升个人的素养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明白得能力。“熟知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说明

了研究、学习古典能够使人的素养提高,选C。

答案:C

4.下面两幅作品之因此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要紧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颂扬了人体的漂亮和人性的伟大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通过写实的手法来揭示人性的善恶,表现

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对后世的现实主义有着极其深远的阻碍。答案:C

5.(2010?常州模拟)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如此的话:“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明白得能力。16世纪前后,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进展,

但受到教皇为代表的封建宗教的压制,“信仰得救”的思想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

要求。

答案:C

6.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缘故,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礼仪,那个人是()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明白得能力。马丁?路德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获得挽救,

而不是靠行善来赎罪,那个故事反映了他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选A。

答案:A

7.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摸索问题。他们摸索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理性王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高潮发生在法国,其

要紧特点是理性主义,选D。

答案:D

8.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进展为理性主义。下列因素中对这一进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有()

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进展

②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进展

④工业革命的进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启蒙运动兴起时,

工业革命尚未进行。选D。

答案:D

9.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要紧是因为()

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xuekewang

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进展

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明白得能力。哥白尼的“日心说”往常,人们认为一切星

球围着地球转,哥白尼却说,地球是围着其它星球转。康德的哲学思想认为,不是

事物在阻碍人,而是人在阻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的以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转变”。

答案:D

10.在某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进展的道路②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进展的要求④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明白得能力。依照所学知识不难判定以上四项都正确,

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1.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对人性做过认确实摸索。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仁之心。先王有不忍仁之心,斯有不忍仁之政矣。”

材料2: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贱生而。忠仁亡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材料3: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外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聪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4: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假如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假如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洪水一样困难。聪慧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形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1)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荀子认为如何样才能使人“善”?综合材料1、2,比较荀子与孟子观点的异同。

(3)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莎士比亚时代的人们什么缘故对人性持如此乐观的态度?

(4)据材料4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缘故是什么?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进行了如何样的“内在的限制”?综合材料2、4,比较汉密尔顿与荀子观点的异同。

解析:此题要紧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材料所给的观点,能够做到有效的提炼、归纳、总结,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回答第(3)问时注意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代表人物,其主张应该反映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进展状况。

答案:(1)人性善。

(2)礼仪教化。异: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同:目的都期望实现善。

(3)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创的阻碍,欧洲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发生

了庞大变化,人们开拓进取,对自身充满信心。

(4)人性恶。三权分立。同:人性恶。异:汉密尔顿主张通过法律对人们加以引导

(三权分立亦可);荀子主张通过礼仪教化使人向善。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力、有关国际法事务的行政权力和有关公民法事务的行政权力。……当立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假如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假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成为立法者。假如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抵抗压迫差不多上不可坚决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人权宣言》

材料3: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益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确实是共同意志的表达,代表所有人的权益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爱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4:“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黄宗羲

(1)依据材料1指出孟德斯鸠所主张和反对的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2指出《人权宣言》表达了当时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差不多主张?

(3)依据材料3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将材料4与前三则材料相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思想体系的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紧扣材料概括指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第(2)问从材料中猎取有效信息,回忆所学知识指出表达的差不多主张;第(3)问从材料动身,分别针对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方面概括归纳;第(4)问第一据材料4判定出思想体系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从主张方面分析其不同。

答案:(1)主张三权分立,反对个人专权。作用: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资本主义制

度的差不多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预备。

(2)表达了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原则,同时也表达了他

们摧残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3)建立契约国家的国家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确实是公共意志。以法律

保证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不同:启蒙思想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提倡政治上民主,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神权,追求民主、自由和平等。中国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尽管也反对专制王权,但对以后社会的设计还没有跳出中国古代理想化的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