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必考试题集

《心理学》期末必考试题集
《心理学》期末必考试题集

《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感受性,动物没有感受性。(×)

2.人与动物心理的不同在于,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正比关系。(×)

4.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是反比关系。(√)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味觉适应。(×)

6.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另一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7.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8.聋哑人“以目代盲”,盲人“以耳代目”,这是感觉补偿现象。(√)

9.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10.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11.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属有意识记。(×)

12.保持在人脑中材料,只在数量上发生变化,在质量上很少变化。(×)

13.信息在人脑中的贮存只表现在数量上的变化。(×)

14.看见一面红旗,我们能认出它属于再现。(×)

15.遗忘就是个体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

16.遗忘曲线是由艾宾浩斯提出来的,其进程是先慢后快。(×)

17.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主要是受到倒摄抑制影响。(×)

18.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19.“一题多解”、“闻一知十”主要体现了集中思维的求异特点。(×)

20.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思维过程,称为抽象。(×)

21.数学中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在于分化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科学概念。(√)

22.有意后注意是一种事先有预定目的,且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3.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不良品质。(×)

24.近年来,研究者们把情绪与最能代表的人的认识水平的智力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的核心是个体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25.心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感染性。(√)

26.“喜者见之则喜,忧着见之则忧”,充分体现了应激状态的感染性特点。(×)

27.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28.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29.暴怒、狂喜、恐惧属于热情的表现。(×)

31.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著名的情绪的评估—兴奋学说。(√)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二者不可兼得,此时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是趋避式冲突。(×)

33.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34.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其实质是没有科学的处理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能力与知识虽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

35. 一名8岁儿童,通过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智力年龄为10岁,该儿童的智商为120。(×)

36.气质俗称为性情、脾气。(√)

37.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38.在社会评价方面,气质无好坏之分。(√)

39.性格无好坏之分。(×)

40.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

41.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A型性格,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

42. T型性格的人具有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

43. 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征,它影响到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

二、单选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C)

A.1789 B.1897 C.1879 D.1987

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B)

A.弗洛伊德B.冯特C.艾宾浩斯 D.马斯洛

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C)。

A. 兴奋过程

B.抑制过程

C.兴奋与抑制过程

D.兴奋与诱导过程

4、人的心理是(C)

A.客观

B.主观

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D.以上都不对

5、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D)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6、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D)

A.感受适应

B.同时对比

C.不同感受的对比

D.继时对比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B)

A.理解性B.规律性C.整体性D.恒常性

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C)

A.9±2 B.8±2 C.7±2 D.6±2

9、记忆的首要环节是(D)

A.保持B.再认C.回忆D.识记

10、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A )

A.提出问题B.提出假设 C.检验假设 D.分析问题

11、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湿润而雨”的结论,属于思维的(B)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12、医生根据病人体温、血压、心电图等给予确诊,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13、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注意是(A)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4、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周期性变化是(D)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范围

C.注意分配

D.注意起伏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D)特征。

A.感染性

B.情境性

C.两极性

D.移情性

1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1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C )

A.尊重B.求知C.自我实现D.安全

18、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C )为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感觉

19、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B )。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探索动机和操作动机

20、(A)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思维

2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22、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是指(B2)。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智力中等的占多数

C.智力超常的占多数

D.智力低常的占多数

23、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B)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24、情绪体验深刻,具有高度敏感性,行动孤僻迟缓,不善交际,这种人属于(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5、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D)。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26、“活泼好动”是下列那种表现?(C)

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27、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8、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C)。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29、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D)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30、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B)。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31、提出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32、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三、名词解释:

1.意识:是人们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目的的、有组织的反映。意识就是心理,是人自觉的、有目的的高级心理部分。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

4.神经网络: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构成了极端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保证实现对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处理的功能。

5.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6.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