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男性乳房发育症72例

中医辨治男性乳房发育症72例
中医辨治男性乳房发育症72例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中医辨治分型和治疗结果。方法:对72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进行临床辨治,并观察其疗效。结果:72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中痰气郁结24例,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4例;肝郁血虚型24例,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肝肾亏虚型15例,痊愈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3例;肾阳虚衰型9例,痊愈4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9 %。结论:男性乳房发育症发病初期多以痰气郁结型、肝郁血虚型为主,邪实而正气未衰,故疗效较好;病久多合并睾丸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证见肝肾亏虚,肾阳虚衰,痰气交结,虚实夹杂,故缠绵难愈。

关键词:男性乳房发育症;辨证;治疗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指儿童或中老年男性乳晕中出现疼痛性结块,中医称为“乳疠”。其特点是乳晕中央有扁圆形肿块,多发生于一侧,偶见双侧,有轻度压痛或胀痛,甚则乳房肥大,西医称“男性女乳”。1998年至2005年我科收治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共72例,均为门诊病人,现将其完整验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2例,年龄8~70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12岁以下5例,12~18岁23例,18~50岁10例,50~70岁34例;病程最长5年7个月,最短2个月;一侧乳房肥大51例,双侧乳房肥大21例。所有病人乳房均有轻中度压痛,乳房肥大最大直径8 cm,相当于成人女性乳房,最小直径2 cm,其中45例乳头下可触及纽扣样可活动的肿块。72例中合并睾丸疾病18例(其中隐睾3例、睾丸炎9例、睾丸萎缩2例、先天睾丸发育不全3例、无睾症1例),慢性前列腺炎9例,慢性肝炎、肝硬化5例,药物引起者2例,原因不明者38例,其中15例病检报告为乳管增生和囊肿性扩大,纤维脂肪组织增生。

2 辨证施治

2.1 痰气郁结型

此型患者多形体偏胖,性情急躁易怒,乳房一侧或双侧肥大,患者两乳发胀,胸闷胁痛,嗳气不舒,口干不欲饮,纳差,舌质暗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弦滑。治以舒肝理气、解郁化痰、通络散结。予以自拟消增灵3号:柴胡12 g、郁金15 g、青皮15 g、茯苓15 g、当归15 g、赤芍15 g、天花粉15 g、夏枯草15 g,白芥子15 g、全瓜蒌30 g、丹参30 g、川贝母10 g、穿山甲 6 g。

2.2 肝郁血虚型

患者表现为郁闷不舒,性情低沉,胸胁苦满或胁肋胀痛,一侧或双侧乳房肥大,肌肉消瘦,四肢无力,失眠多梦,心悸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以养血舒肝、活血通络。方用自拟消增灵2号:柴胡12 g、郁金15 g、陈皮15 g、当归15 g、赤芍15 g、白芍15 g、熟地黄15 g、橘核15 g、香附15 g、何首乌30 g、山楂30 g、丹参30 g。

2.3 肝肾亏虚型

患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肥大,面色晦暗,消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舌红苔少,脉细数。治以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12 g、山药12 g、山茱萸12 g、丹参12 g、茯苓12 g、当归12 g、淫羊藿12 g、巴戟天12 g、泽泻10 g、知母10 g、黄柏10 g、全瓜蒌9 g、穿山甲6 g。

2.4 肾阳虚衰型

患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肥大,表情淡漠,性欲减退,臀部变丰,甚则胡须落脱,声音变尖,伴腰膝冷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或滑,脉沉迟。治以温肾壮阳、补益命门。方以右归丸加减:熟地黄12 g、山药30 g、山茱萸30 g、丹参12 g、茯苓12 g、当归12 g、淫羊藿15 g、巴戟天15 g、杜仲15 g、菟丝子15 g、党参15 g、炙附子10 g、肉桂10 g、甘草6 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