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学案复习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学案复习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学案复习

生物变异复习学案

考点一、生物的变异的类型

【例1】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 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 D.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

【归纳提升】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仅是由于的影响造成的,没有引起的变化。

特点:只在当代显现,不能遗传给后代。

2.可遗传的变异:由于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传给后代。

来源:、、。

【易混剖析】

病毒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是。

原核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是。

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考点二、基因突变

【例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C. 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 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例3】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归纳提升】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和,而引起改变

2、基因突变的时间: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型:________突变和_________突变。

4、原因:①诱发突变(外因)

②自发突变(内因)

5、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意义:①产生的途径,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1、基因突变并不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

2、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分裂间期

3、将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与“产生等位基因”混淆

4、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对位练习】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呈镰刀形()

2.基因突变就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

3.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4.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5. 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可以突变为控制长毛的基因()

考点三、基因重组

【例4】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单体的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思维拓展]

(1)图中细胞为。

(2)造成B、b不同的原因是。

①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DD,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②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DD,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归纳提升】

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进行____________的生物会发生基因重组。

2.类型:_____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时期;对象。

_______________:发生在时期,对象____。

3.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

3.意义:基因重组是__________的来源之一,是形成____________的重要原因,对生物的________也具有重要意义。

①基因重组的范围—— 生物。但不能说“一定”是有性生殖生物,因为还包括“外源基因导入”这种情况。

基因工程: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在广义上也属于基因重组。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中,加热杀死的S 型菌DNA 将R 转化成S 型活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③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 来源;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 来源,两者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对位练习】

1.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体现了基因重组 ( )

2.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基因重组 ( )

3.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4.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 )

5.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 )

考点四: 染色体结构变异种类

【例5】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

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着丝点,则

图乙~图戊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次是 ( )

A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B 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C 重复、缺失、倒位、易位

D 重复、缺失、易位、倒位

【例6】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 、图b 所示的变异( )

A .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 .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 .均对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D .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易混剖析】

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考点五:染色体数目变异

【例7】下列是对a~h所示的生物体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

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该个体是单倍体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该个体是二倍体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但该个体未必是三倍体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该个体一定是四倍体

【例8】判断上图中染色体组的数目

【归纳提升】

1、类型:细胞内的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

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携带者控制个体发育所需的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定:

(2)根据基因型判定:

(3)根据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推算:

4、确认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判断

【对位练习】判断以下关于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叙述对错

(1)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2)体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3)单倍体体细胞中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4)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数()

5.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及原理

(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常用试剂是,另外低温诱导也可以。

(2)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是。(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的期)(3)秋水仙素处理得对象是。为什么要处理这样的对象?

【思维导图】

辽宁省丹东宽甸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5.1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预习案 预习本节问题探讨及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二.预习内容 (一)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而引起的基因__________的改变。 2、基因突变时间:所以基因突变常发生在____________时期。 (二)基因重组 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__________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_____________。所以,进行_________的生物会发生基因重组。 2、类型:基因重组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前者发生在__________时期;后者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3、意义;基因重组是__________的来源之一,对__________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提出疑惑 探究案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学习过程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实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1)症状:患者红细胞由正常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变为(),易发生红细胞(),使人患溶血性贫血。 (2)成因①图解 蛋白质正常异常 ↑↑ 氨基酸()() mRNA GAA GUA CTT C T DNA ____ ②说明:该症状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该症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3、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 (1)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若发生在()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 思考: 1、基因突变的实质是什么?(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新基因) 2、基因突变能否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及所处的位置,是何种水平的变化? (不能,分子水平,光镜下看不见) 3、生物体内发生的所有基因突变是否都能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为什么? (不一定,①基因突变后新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②基因突变发生在隐性基因中,及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1、原因 (1)外因: ①物理因素。如: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化学因素。如:________、 _______ ③生物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_ (2)内因:( )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2、特点: ①普遍性; ②随机性、不定向性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时期和细胞内 上,同个DNA分子的。 一个基因可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基因 ③突变率很低; 思考:第82页批判性思维 ④多数有害; 思考:突变的有害与有利取决于什么? 3、意义 (1)基因突变对自身的影响 ①基因突变对生物一般是()。 ②基因突变可能使生物()。 (2)意义: ①是产生的途径; ②是的根本来源; ③是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的过程中,()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1)自由组合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有时会随非姐妹染色单体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3、意义:基因重组是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 1、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机?能否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应该怎样正确表述? 2、某生物体基因型为AaBb,在染色体上标出基因的位置,并写出它产生的配子类型,ab是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试题

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 B.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C.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DNA分子结构的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 2.谷胱甘肽(GSH)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下表为GSH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及控制合成GSH的DNA突变后所对应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则下列有关突变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添 B.缺失 C.改变 D.易位 3.(2013·泰安模拟)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改换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 4.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

A.AB段 B.CD段 C.FG段 D.HI段 5.据报道,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选择特定的外源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并将其嵌入到细菌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这些片段便可作为一种免疫因子,抵抗DNA裂解酶入侵,此项技术有望解决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难题。这种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DNA分子杂交 6.(能力挑战题)(2013·长沙模拟)如图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农业技术人员在大田中发现一株矮壮穗大的水稻,将这株水稻所收获的种子再种植下去,发育成的植株之间总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细胞质遗传 8.(2013·温州模拟)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生物学段高中年级二 单元 4 教材版本浙科版 课程名称基因突变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要落实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遗传与进化” 模块中“生物的变异”主题下的“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基因突变是遗传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教材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 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了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这 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 的原始材料,所以本节课又是学习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基础。基因突变的意义这部分知识 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基因的本质及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 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对于生物的变异现象,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也学习过,所以并不陌生,但对于可遗传变异的本质,需要进一步的学习。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基因在传递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发生的变 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由于所教班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表达的准确性稍微欠缺,所以通过设计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与讨论, 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目标1.概述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结构的改变; 2.阐明增添、缺失或替换DNA分子中碱基对都会改变基因结构; 3.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诱发产生; 4.举例说明基因突变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自然突变频率低等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资料的探究和讨论,实现学习中概念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 2.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概念图,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构建知识的系统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探讨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积极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2.通过理解基因突变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基因突变优质课教案

基因突变优质课教案 【篇一:基因突变优质课教案】 梅州市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案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所在单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一、教学指导思想:(一)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但这与我们的大班教学现象相矛盾,如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学习的机会;(二)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比如让学生通过构建生物模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观结构,让微观宏观化,将生物学变成触手可摸具体知识。有利于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三)让学生自主体会和探究生物学原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四)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 节的内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从基因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章的基础。

通过本节学习,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教程中“变”与“不变” 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学生已经学过基因和染色体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等知识,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组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为创设问题情景,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精选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精选 1.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的方法是()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2.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 3.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不正常 (C)信使RNA中的一个密码发生了变化 (D)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变化 4.人工诱变区别于自然突变的突出特点是() (A)产生的有利变异多(B)使变异的频率提高 (C)可人工控制变异方向(D)产生的不利变异多 5.下面列举了几种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其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射线的辐射作用(B)杂交 (C)激光照射(D)秋水仙素处理 6.人类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 (A)减数分裂的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D)有丝分裂末期 7.人工诱变是创造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人工诱变() (A)易得大量有利突变体 (B)可按计划定向改良 (C)变异频率高,有利变异较易稳定 (D)以上都对 8.一种植物只开红花,但在红花中偶尔出现一朵白花,将白花所给种子种下,后代仍为白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D)基因互换 9.下列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外祖母正常,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B)杂种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矮茎豌豆 (C)纯种红眼果蝇后代中出现白眼果蝇 (D)肥水充足时农作物出现穗大粒多 10.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差别甚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环境的影响 11.如果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则这种变化叫() (A)遗传性变化(B)遗传信息变化 (C)遗传密码变化(D)遗传规律变化

高中生物浙科版高一必修二学案:第四章_第一节_第一课时_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_word版有答案

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 第一课时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1.生物的变异可分为不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2.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 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引起的重组。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型,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3.基因突变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 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产生变异 的根本原因。 4.根据基因突变对表现型的影响,可将基因突变分为形态突变、生化突变和 致死突变。 5.基因突变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多方向性、稀有性、可逆性和有害性等特点。 6.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对应学生用书 P64 生物变异的概述和基因重组 1.生物变异的概述 (1)变异的种类: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变异的原因:①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表现型的改变,其遗传物质不变;②基因重组;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2.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2)基因重组的类型: 类型发生时期实质 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而发生重组

化,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1.变异种类的案例分析: ①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包心菜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 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 kg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 kg。这种现象属于什么变异? ②随着“神舟5号”飞船升空,包心菜种子已先后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升空、经过种植选育,先已成功培育出能代代相传的高产超大包心菜。这种现象属于什么变异? 提示:①为不遗传的变异;②为可遗传的变异。 2.请判断下列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否属于基因重组并分析原因。 ①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紫花和白花豌豆。 ②黄色圆形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黄皱、绿圆和绿皱豌豆。 提示:①否。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豌豆,是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 ②是。杂合黄色圆形豌豆自交后代出现黄皱、绿圆、绿皱豌豆,是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豌豆两种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重新组合的结果。 3.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提示:④⑤。 4.为什么基因重组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提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基因的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导致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多样性。 5.各种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吗?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可发生基因重组;病毒、原核生物均不进行有性生殖,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1.对基因重组的理解 (1)实质:在生物体有性生殖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方式:有性生殖(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如图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如图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包含了两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基于前面已经学习了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学生们对于基因重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知识点处理上应注重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集中于基因突变这个知识点,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深对基因突变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模型.游戏等方法从分子水平(碱基对替换.增添.缺失)分析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内因,推导出基因突变概念。 2. 分析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时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性 状与子代的影响。 3.基因突变的产生外在原因.特点及意义。 4.掌握基因重组的概念.来源.意义,会辨别不同情况下的基因重组。 能力目标 1.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学会用图示形式表示发生基因重组的原因,培养学生的作图和识图能力。 2.借助示意图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判断.推理等能力。

3.通过游戏、模型演示推出基因突变概念的过程,锻炼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引起基因突变的外部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珍惜爱护生命。 2.认同基因简并性保持生物性状稳定性的意义,以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积极意义。 重点 1.基因突变发生的概念.原因及特点。 2.基因重组的来源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交叉互换后对应的的基因变化图。 难点 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 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为: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析归纳法。 教学流程大体为: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探索──得出结论。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熟悉到陌生,我对教材做了调整,先学习基因重组,再进行基因突变的学习。 教具:多媒体.游戏纸条.磁条(制成基因碱基对)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1)

专题14 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 考点1 基因突变 1.(2014浙江理综,6,6分)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答案 A 2.(2014江苏单科,13,2分)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出发菌株挑取200个 单细胞菌株选出50株选出5株多轮重复筛选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答案 D 考点2 基因重组 3.(2014北京理综,30,16分)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 联会形成的经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图1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 图2 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 基因位点间,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 答案(16分)(1)四分体同源(2)Ⅱ和Ⅲ(3)2 25% (4)①父本和母本②蓝色、红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③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乙 1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 名词: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自然突变:有些突变是自然发生的,这叫~。 4、诱发突变(人工诱变):有些突变是在人为条件下产生的,这叫~。是指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 5、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6、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所引起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语句: 1、基因突变 ①类型: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②特点:普遍性;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早,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多,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晚,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少。);突变率低;多数有害;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③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复制过程出现小小的差错,造成了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改变,最终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这种基因中包含的特定遗传信息的改变,就引起了生物性状的改变。

⑤实例:a、人类镰刀型贫血病的形成:控制血红蛋白的DNA上一个碱基对改变,使得该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基因结构改变了,最终控制血红蛋白的性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红细胞就由圆饼状变为镰刀状了。b、正常山羊有时生下短腿“安康羊”、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间强烈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⑥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a、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b、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c、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 ⑦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a、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辐射诱变),激光(激光诱变);化学因素—秋水仙素等b、优点:提高突变率,变异性状稳定快,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c、缺点:诱发产生的突变,有利的个体往往不多,需处理大量的材料。d、如青霉素的生产。 2、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变化。 3、基因重组: ①类型: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交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②意义:非常丰富(父本和母本遗传物质基础不同,自身杂合性越高,二者遗传物质基础相差越大,基因重组产生的差异可能性也就越大。);基因重组的变异必须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减数分裂)实现。丰富多彩的变异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不同点:基因突变不同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产生出新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突变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根本原因,为进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复习学案---(1)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复习学案 课堂探究学案 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 是否变化 遗传情况 应用价值是育种的原始材料,能从中选育出符 合人类需要的新类型或新品种 无育种价值,但在生产上可利用优良环境 条件来影响性状的表现获取高产优质产品 联系 ①水、肥、阳光特别充足时,温度改变、激素处理等引起的变异一般是不可遗传变异,但射线、太空、化学诱变剂等处理引起的变异一般为可遗传变异。 ②病毒和细菌等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只有一种:基因突变。 应用:探究某一变异性状是否是可遗传变异的方法思路 1.与原来类型在相同环境下种植,观察变异性状是否消失,若不消失则为可遗传变异,反之则为不可遗传变异。 2.设计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变异性状的基因型是否改变。 3.若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结构是否改变。 【例1】玉米子粒种皮有黄色和白色之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之分。据此完成下列题目:(1)种皮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控制来实现的。 (2)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稳定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写出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并回答问题。 ①实验步骤: a.在这株变异的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b.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c.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②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a.。 b.。

a.预期最可能的结果:。 b.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 考点探究二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概念图解 2.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1)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未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① (密码子的简并性)。 ②。【例1】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②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 生物的表现型③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变异都是有利的④由环 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⑤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 就是基因突变⑥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和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都属于可 遗传变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变式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对患者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进行分析研究时发现,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根据以上事实可得出()A.基因结构发生改变,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性状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改变 D.性状发生改变,控制性状的基因一定发生改变 思维拓展 (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某一个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变化,基因的数目和位置未改变。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3)基因突变若发生在精细胞或卵细胞形成过程中,这种突变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3.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说课稿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地位及学情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第一节内容。通过前面各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本章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基础。 本节介绍了基因突变,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意义。本节内容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物质如何引起基因突变的。 学生对于生物变异的现象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认识到生物变异首先与遗传物质有关,其次与环境有关,本节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体生物变异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 (2)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3)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2)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2)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的意义。 二、教学展开分析 1.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电脑演示教学软件 2.课时安排 1课时 3.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指导读书法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学案

高二生物学案(必修二)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目标预览 1.结合实例,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重难点) 2.概述基因突变的类型和特点。(重点) 3.解释基因重组的实质和类型。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和概念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1)填空 ①②③④⑤⑥(2)致病机理: ①直接原因:②根本原因: 2、基因突变的概念 (1)碱基对的、 、(2)结果:的改变 3. 基因突变与遗传的关系: (1)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若发生在中,一般不遗传,但对于有些植物可通过传递(3)若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发展为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1、原因 (1)诱变因素: ①:如、及其他射线 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③:如____________(肉瘤病毒等)能影响宿主的DNA (2)内部因素:在没有外来因素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_________________偶尔发生错误2、特点 (1):各种生物都可发生 (2):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不同细胞和任何DNA都可发生(3):可向不同方向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 (4): (5):基因突变大多数是 3、意义 (1)产生的途径(2)生物变异的(3)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概念:指在生物体进行过程中,控制

现代生物技术中应用的基因重组有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基因重组是有重要意义巩固练习 1.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突变b两种。则 A.均易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B.a易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易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均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a只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 2.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 )。 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1

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学案

课题 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学案教师时间 学习目标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三者比较 2、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 3、单倍体、多倍体的比较 学习重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学法点拨 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学案自主梳理 知识要点:1 基因突变 1、何为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原因是什么? 3、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产生什么结果? 4、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有几方面的含义? 5、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性状改变吗?为什么? 6、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什么? 7、基因突变的意义? 知识要点:2 基因重组 1、何为基因重组? 2、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意义是什么? 知识要点:3 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有几种? 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几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3、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4、染色体组的概念和条件? 5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概念

染色体组 发育起点 自然成因 植物特点 举例 思考: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 6、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 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条,此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单位性 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基因型为AAa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 有个染色体组,也可以记作:同一个字母不分大小,重复出现几次,就是几 个染色体组。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有几个等位基因就意 味着有几条同源染色体。 3、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 /染色体形态数。例如,果蝇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分为种形态,则染色体 组的数目为个。 特别提醒:一个染色体组内的各条染色体在形态、结构、功能上都各不相同,它们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知识要点:4 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一)实验原理: (二)方法步骤:洋葱根尖培养→固定→制作装片(解离→→→制片)→观察。 (三)试剂及用途 1、卡诺氏液:。 2、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3、解离液[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1︰1)]: 【思考感悟】(1)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可以用什么试剂替代?(2)实验中的情况在自然界中能发生吗? 检测提高 1、下图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 ) A.5个、4个B.10个、8个 C.5个、2个D.2.5个、2个 2、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前复习】 在学习新课程前必须复习有关DNA的复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等知识,这样既有利于掌握新知识,又便于将新知识纳入知识系统中。 温故——会做了,学习新课才能有保障1.DNA分子的特异性决定于 A.核糖的种类B.碱基的种类 C.碱基的比例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答案:D 2.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实现是通过A.DNA的自我复制 B.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一个DNA上的多种基因 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 答案:B 3.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答案:B 4.实现或体现遗传信息的最后阶段是在细胞的哪一部分中进行的 A.线粒体中B.核糖体中C.染色质中D.细胞质中 答案:B 知新——先看书,再来做一做 1.变异的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后者有三个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因突变 (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 (2)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①根本原因: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DNA 分子的一个___________发生改变。 ②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多肽链中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代替。(3)结果: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___________基因,并且通常会引起—定的___________型的变化。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2:4.1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学案设计(无答案)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学习目标】 1.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基因突变的的特点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3.了解基因突变导致的细胞分裂失控。 4.从基因突变出发了解利用基因突变来诱变育种的技术。 【学习重点】 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 【学习难点】 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学习过程】 基因突变 1.概念和实质 (1)概念: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 (2)实质: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3)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类型 (1)根据对表现型的影响 ①种类:形态突变、生化突变、致死突变。 ②关系:三种突变实质上都是生化突变。 (2)根据发生的因素 ①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基因突变:自发突变。 ②人工条件下诱发的基因突变:诱发突变。 3.特点:普遍性,多方向性,稀有性,可逆性,有害性。 4.诱发因素

(1)物理因素:如各种射线的照射、温度剧变等。 (2)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3)生物因素:如麻疹病毒等。 5.基因突变的机理(以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为例) (1)直接原因:谷氨酸―――→替换为 缬氨酸。 (2)根本原因:基因中碱基对==T A ―――→ 替换为==A T 。 基因C 可以突变成为c 1(或c 2或c 3)。C 、c 1、c 2、c 3之间也可以相互突变(如图),据此分析: 1.C 、1c 、2c 、3c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否相同?它们能相互看做等位基因吗? 答案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发生的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没有改变,所以它们的位置相同,相互之间互为等位基因。 2.基因突变会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 答案 不会。只是改变了基因的种类,数目不变。 3.图示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哪些特点?

基因突变导学案

1928年,人们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能将这种病遗传给下一代,并且发现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1948年,美国化学家鲍林将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通过电泳分析,发现正常人和患者的血红蛋白的电泳图明显不同,鲍林推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缺陷造成的。1956年,英格拉姆等人用酶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和镰刀型细胞的血红蛋白在相同条件下切成肽段,通过电泳进行分析,发现二者有一个肽段的位置是不同的。 1、提出学习任务:找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分子异常的真正原因(1)以下是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顺序,请找出发生了变化的氨基酸 氨基酸顺序:1号—2号—3号—4号—5 号—6号—7号—8号 正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异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2)查阅密码子表,分别写出对应的正常氨基酸和异常氨基酸的密码子(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书写) 正常氨基酸: 异常氨基酸 (3)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DNA分子决定的,由此可推测相应的DNA分子的碱基片段发生了什么变化? (4)完成下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书写) 蛋白质正常异常 一、学习资料:简介科学家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病因的探究过程

1928年,人们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能将这种病遗传给下一代,并且发现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1948年,美国化学家鲍林将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通过电泳分析,发现正常人和患者的血红蛋白的电泳图明显不同,鲍林推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缺陷造成的。1956年,英格拉姆等人用酶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和镰刀型细胞的血红蛋白在相同条件下切成肽段,通过电泳进行分析,发现二者有一个肽段的位置是不同的。1学习任务:找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分子异常的真正原因 (1)以下是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顺序,请找出发生了变化的氨基酸 氨基酸顺序:1号—2号—3号—4号—5 号—6号—7号—8号 正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异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2)查阅密码子表,分别写出对应的正常氨基酸和异常氨基酸的密码子正常氨基酸: 异常氨基酸 (3)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DNA分子决定的,由此可推测相应的DNA分子的碱基片段发生了什么变化? (4)完成下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书写) 蛋白质正常异常 氨基酸谷氨酸缬氨酸

7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2016-2017学年度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诱变常用的物理方法有X射线、紫外线辐射等 B.如图可知控制果蝇的眼色、体色及刚毛类型的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基因型为ddX a X a和DDX A Y的雌雄果蝇杂交,F1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DdX A X a:DdX a Y=1:1 D.若只研究眼色,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雌性红眼:雄性白眼=1:1 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C.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基因重组 3.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纳米科技是跨世纪新科技,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范围内,可对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有望把尚令人类无奈的癌症、遗传疾病彻底根除,这种对DNA进行的修复属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互换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畸变 4.将两个抗花叶病基因H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H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花叶病植株A(每个H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A自交,子代中抗花叶病植株所 占比例为.取植株A上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 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H基因(只要是H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植株A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B.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二、综合题 5.果蝇是用于研究遗传学的模式生物,其四对相对性状中长翅(B)对残翅(b)、灰身(D)对黑身(d)、细眼(E)对粗眼(e)、棒眼(H)对圆眼(h)为显性。现有一批果蝇Q为实验材料,其四对染色体上的有关基因组成如左图。

基因突变教学设计

基因与性状教学设计 设计人:黄陵中学马梦珂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 2、说出基因突变的本质 3、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基因突变原因的学习,树立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辨证唯物的思想 2.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逻辑论证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的思想教育。 3.通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教师精心设计训练和反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 2.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 难点:基因突变的本质 三、教学与学法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适当补充相关的材料,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从实例分析入手,教师适当举例以问题形式层层递进引导,按照认知的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来归纳总结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

方法,对比得出生物变异的类型。从镰刀型贫血症病因的分析得到基因突变的概念;以设问、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思考基因突变的概念;用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用填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总结。最后有效小练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控一次性到位。 四、学情分析 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前面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环境有关。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重要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基础,其中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点知识。由于该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相当强的抽象、空间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虽然学生在本模块前面的教学内容中遇到类似的情况,通过学习提高了能力,但要达到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和掌握,仍需要教师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探究、思考、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材版本及设计意图 教材版本: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与性状》 设计意图:从基因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第四单元的基础。通过本节学习,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并对基因突变的概念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根据以前基因的相关知识,对基因表达的异常情况进行理解,然后再仔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教程中“变”与“不变”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六、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