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uer成长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信夫燕园里的别样青春

pkuer成长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信夫燕园里的别样青春
pkuer成长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信夫燕园里的别样青春

pkuer成长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信夫燕园里的别样青

编者按在北大这片满载机遇与挑战、熔铸情怀与实干的宽广舞台上,有人醉心科研,助力学术起航;有人广泛实践,蓄积职场力量;有人专注学工,以同侪逐梦;有人寄爱社团,以热爱浇灌感动……四年的大学生涯,他们用成长为自己注脚,当日的此间少年,已成长为北大青年。他们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心系家国天下,书写青春年华。他们经历的北大,是离你最近的北大,他们的青春印记或许会勾勒出你的未来图景,他们最初的选择也定会支撑你对梦想的坚持。且听2016年北京大学毕业生们向你讲述——卓越,是一种选择。王信夫,高中毕业于厦门外国语学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2012级本科生,选修国际关系双学位。曾获廖凯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李彦宏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等,并曾任外国语学院文艺部部长、新秋合唱团团长。2014-2015学年作为外交部遴选公派生前往法国巴黎交换,毕业后将进入外交部工作。

刚从法国交换回来不久,王信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稳重从容、谦和儒雅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随着采访的深入,他对法语的执着、对自己爱好的追求更是深深打动了记者。记者:请问您当时为什么填报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呢?王信夫:当时填报外国语学院首先是因为我过去就非常喜欢语言,我觉得语言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石特别让我着迷。其次呢,因为很早就听说了这个学院悠久的历史,知道很多大师像季羡林、胡适等都曾经是“外院人”,所以当时有一个现在看来有点幼稚的想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是一个很

高大上的学院,我要填就填北大外院。至于选择法语系,主要考虑到法语是一门很优美、很严谨的语言,而且它的使用也很广泛,是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以及非洲很大一部分地区的通用语言,学习法语不仅满足了我个人的喜好,也能够让我今后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记者:您到了北大之后是怎样融入外国语学院,怎样融入北大的这种氛围的呢?王信夫:我认为融入北大这个环境最有效的方式是与周围的人交流。我现在大四了,回顾自己在北大呆的这段时光,北大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开放,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和其他人进行开放的交流,可以和每一个人做朋友。比如说我跟我的论文导师陈燕萍老师,我们之间的交流范围很广,不仅是学术上的,还有生活上的,甚至还有我们彼此发现的跟法语、法国相关的有趣的事物。此外,学工老师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我这级的辅导员王艳超老师,她就特别关心我们,大一刚入校的时候自己傻楞傻楞的,遇到不少问题,大学与高中的差异很大,第一次需要自己安排学习、生活,我感到非常不适应,但是多亏了王老师的引导帮助,

我才能渐渐融入了这个环境,现在要毕业了她也还一直关心着我们的毕业后去向情况。我觉得融入一个环境不仅有自己的因素,也与环境相关,正因为北大开放的氛围才让每一个人都能轻松地按自己的方式融入这个环境,其实我身边相对内向一点的朋友也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我想正是开放的北大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可能和选择。

记者:在外院的四年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王信夫:我觉得是学习的氛围。其实我身边同学们学习的认真程度一直很让我触动。学外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读书、记单词等大量的语言训练和“硬”学习,比方说早上的未名湖畔、理教的中庭、二教的走廊上,甚至熄灯后的宿舍走廊,校园里随处可见外院同学学习的身影。个人的进步一方面需要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环境的熏陶,周围每一个人都这么努力,自然而然也给了我不断进步的动力。当然,这之间或多或少有竞争,但这样的竞争是我觉得是良性的,它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争排名,而是为了真正学到知识,真正学会应用这门语言。

记者:您的法语学得不错,那您认为是什么因素推动自己的呢?王信夫:首先是源自于对法语的热爱,它优美、严谨、简洁,一方面让我着迷,另一方面也让我很好奇,所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努力学习它。除了热爱之外,我觉得法语系对我的培养也很重要,法语系是一个“才人辈出”的系,拥

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老师们不仅法语功底深,而且教学经验丰富,比如说董强老师、秦海鹰老师,他们让我不仅仅只是学法语,而是对这门语言本身有更深的理解,引导我们去了解跟其文化、社会甚至民族有关的东西。当然我的同学们也给了我很大帮助,自己没有头绪的时候,往往就是在别人的启发之下灵光一闪。此外也因为我们院的图书馆吧,它的藏书量多得让我惊讶,我能够读到很多跟法语有关的古代、现代、当代的书籍,这样的硬件设施让我受益良多。最后还有就是我们系有不少外出交流的机会,可以去巴黎政治学院、瑞士洛桑大学等国外名校学习,毕竟语言还是需要在母语环境中才能有更深的体会。

记者:学工工作是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您当过外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组织过学院“一二九”合唱比赛排练,您在这期间有什么收获吗?王信夫:是啊,我从学工中收获很多。如果把我在大学的成长用一块饼形图来表示的话,我觉得学习占其中的百分之五十,而学工可以占到那另外的百分之五十,因为学工让我了解如何去面对社会生活。大家都说大学是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门课,做了我们院的文艺部长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比如,我当时组织13级的“一二九”排练,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协调各方,在这个过程中其实遇到了不少问题。“一二九”合唱比赛事关学院的荣誉,因此我必须把它组织好,但是那个学期专业课

多,我又刚开始修国际关系双学位,所以经常熬夜到四五点却又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怎样合理安排、规划学习与学工的时间比例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但是到了大二下学期,经过一学期的锻炼,自己从容了许多,也懂得更合理地去协调、组织、安排活动了。现在看来,大二上学期大概是我过的最痛苦,也是让我在学习之外收获最多的一段时光。

记者:大二时您通过了外交部的考试,您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呢?王信夫:我在大二通过了外交部的遴选考试,因而有机会在大四的时候去国外交换,我也刚从法国回来。很快今年毕业之后就要入职进入外交部工作了,很不舍离开北大这个校园。我们院的同学像我这样选择就业的大概占了三分之一,此外也可以继续读研或者出国,感觉大家在本科毕业之后有很多去向选择的。

记者:最后请您简要结一下自己在燕园的这四年时光吧。王信夫:这四年当中,我从那个刚进大学时很傻很天真的小男生变成了现在准备好进入社会去工作的自己。北大给了我很多的机会,我也在此遇到过很大的挑战,但是现在看来,这些机遇、挑战都为我实现梦想提供了无数种可能,因为它们让我去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过去我不曾想到自己能完成的事情。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这么热爱燕园的原因,因为在这里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别样的青春时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

器中播放0:16 外院王信夫来自北京大学招生办记者| 黄叶编辑| 唐佳奕责任编辑| 汪嘉倩

北大汉简本《道德经》

北大汉简本《道德经》 凡例 1.[]中為原簡文殘缺根據他本補出的文字。 2.()前為通假字,中為正字。 3.<>前為訛字,中為正字。 原文见知北游的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141276416.html,/wang20114。老子下經 第四十五章(王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殹(也);名可命,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以觀其眇(妙),恒有欲以觀其所僥(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又)玄之,眾眇(妙)之門。 第四十六章(王本二章) 天下皆智(知)美之為美,亞(惡)已;皆智(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短長之相刑(形),高下之相頃(傾),言<音> 聲之相和,先後之相隨。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辤(始),為而弗侍(持),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四十七章(王本三章)

不上(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恒使民無智(知)無欲,使夫智(知)不敢、弗為,則無不治矣。 第四十八章(王本四章)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淵旖(兮)!佁(似)萬物之宗。?(挫)其脫<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袗(塵)。湛旖(兮)!佁(似)或存。吾不智(知)其誰子?象帝之先。 第四十九章(王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閒,其猶橐籥虖(乎)?虛而不屈,動而揄(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第五十章(王本六章、七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緜虖(乎)若存,用之不墐(勤)。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虖(乎)?故能成其私。 第五十一章(王本八章) 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靜)。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

北大学子在2019毕业典礼致辞

北大学子在2019毕业典礼致辞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守于北大毕业典礼致辞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大毕业典礼致辞】 敬爱的同事,尊敬的各位亲友,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光华管理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衷心祝贺2019届一千五百余位各个项目的毕业生。你们多年的辛勤努力使得你们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祝贺你们!还有在现场见证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家人们、朋友们,正是你们长年累月的支持,毕业同学能走到今天。感谢你们! 数载燕园,一生燕缘,大家身上已经留下了深深的北大印记,种下了因思想,而光华的基因。毕业只是暂时的告别。不要忘记你们在学校学会的不唯上、不唯书、注重实证证据的科学思辨方法;相信专业精神、创造力和智慧能够帮助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我们的教育旨在赋予大家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建设美好的愿力。在大家再度启程,在那些经过审视或是未经审视的生活奔涌而至的时候,这两种力量会让你们少些疑虑,多些信心。 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于一个变化莫测的VUCA时代。波动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

(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正在不断挑战我们赖以生存的理性和智慧。 急剧变化之下,我们对事物内在逻辑的认知遭到破坏,传统的秩序和规则受到冲击,我们变得慌张、焦虑、愤世嫉俗,开始对那些穿越旧时烟雨、岁月山河具有普适性的规律,甚至对科学理性精神本身产生了怀疑。 在波诡云谲的大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安置自己?我们如何在变化之中找到那些朴素的不变,随身携带,以个体的无足轻重真正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引用大卫鲍伊曾经唱过一句歌词,穿上红舞鞋,跳出忧伤的舞步(Put on your red shoes and dance the blues)。 穿上红舞鞋,我们怎样才能跳出那些属于自己的卓尔不凡的舞步?在大家开启人生新的旅程之际,其实都会希望增多一些确定性,能够知道这些问题哪怕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答案。很遗憾,我只能告诉大家,答案其实不在任何一条路上,只有行走本身才是答案。 我希望大家拥有行走的一生,永远在路上。 作家劳伦斯布洛克曾用感性的笔触描述孩子们怎样学会行走,没有人灰心丧气,没有人提早放弃,每个人都在按步学习;而且,没有奖励的诱惑,也没有惩罚的威胁;没有对天堂的憧憬,也没有对地狱的恐惧;没有帖,也没有棍棒。摔倒,起来,摔倒,起来,摔倒,起来,然后开始走路。 学会行走,是人类进化历程中最神奇的飞跃,是人类精神中最淳朴,也是最高贵的部分。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 “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期中考试 2002年11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系别________________ Reading Task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 ing article, an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words underlined. You w ill be asked to explain them after reading. What Every Y ale Freshman Should Know Edmund S. Morgan The world does not much like curiosity. The world says that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The world dismisses curiosity by calling it idle, or mere idle, curiosity—even though curious person are seldom idle. Parents do their best to extinguish curiosity in their children, because it makes life difficult to be faced every day with a string of unanswerable questions about what makes fire hot or why grass grows, or to have to halt junior’s investigations before they end in explosion and sudden death. Children whose curiosity survives parental discipline and who manage to grow up before they blow up are invited to join the Yale faculty. Within the university they go on asking their questions and trying to find the answers. In the eyes of a scholar, that is mainly what a university is for. It is a place where the world’s hostility to curiosity can be defied. Some of the questions that scholars ask seem to the world to be scarcely worth asking, let alone answering. They ask about the behavior of protons, the dating of a Roman coin, the structure of a poem. They ask questions too minute and specialized for you and me to understand without years of explanation. If the world inquires of one of them why he wants to know the answer to a particular question, he may say, especially if he is a scientist, that the answer will in some obscure way make possible a new machine or weapon or gadget. He talks that way because he knows that the world understands and respects utility and that it does not understand much else. But to his colleagues and to you he will probably not speak that language. You are now part of the university, and he will expect you to understand that he wants to know the answer simply because he does not know it, the way a mountain climber wants to climb a mountain simply because it is there. Similarly a historian, when asked by outsiders why he studies history, may come out with a line of talk that he has learned to repeat on such occasion, something about knowledge of the past making it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and mold the future. I am sure you have all heard it at one time or another. But if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why a historian studies the past, the answer is much simpler: he wants to know about it because it is there. Something happened, and he would like to know what. All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answers which scholars find to their questions have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2009年校运动会 总 结 书 哲学系学生会体育部 2009年4月

一、赛事背景及总述 2009年北京大学校运动会是在08奥运顺利举办的大背景下,为了弘扬体育精神、锻炼学生健康体魄而倾力打造的大型体育系列赛事。 本届校运动会历时两天,比赛项目分为传统田赛、径赛项目和趣味项目三大类,其中趣味项目在运动会开始前两周进行季前赛,以选拔队伍进入决赛。 本届校运动会哲学系参与了所有三大类比赛项目,共计18个小项,其中个人项目12项,团体项目6项(含趣味项目);共报名运动员23名,其中5名为趣味项目领队;合计参赛60人次,其中趣味项目41人次。 我系在本届校运动会上有两大特点:从报名参赛的情况上来看,大一新生群体非常活跃,而大四等毕业生群体为了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完满,也积极参与这最后一次运动会;从比赛成绩上来看,体育竞技水平比往年有所提高,但主要得益于团体项目(其中五个趣味项目全部在季前赛阶段顺利晋级决赛,并且最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个人项目却战绩不佳。 总体上来看,我系个人项目获得17分,团体项目获得52分,扣除个别项目未能及时参赛的4分,最后,我系以总分65分的成绩获得乙组团体总分第七名。

二、具体赛况和赛果 1、个人项目: 高广伟,男子200米,亚军; 王少雄,男子跳高,第四名; 佘瑞丹,女子800米,第五名; 李超,男子铅球,第八名。 以下各人虽未能取得名次,但其积极报名参与比赛的精神值得鼓励和赞扬: 杨维宇(男子100米)、蔡海涛(男子1500米)、吴雅文(女子200米)、韩慧君(女子跳高)、姚雪斐\王嘉宝(女子1500米)、吴苗淼\胡翔(男子跳远)、六梦钰\陈建美(女子铅球)、龙捷(男子200米)、柏宇洲(男子800米)。 2、团体项目: 无敌风火轮,冠军:杨卓、楼俊超、王少雄、张杰、吴苗淼、邵世恒、王美、汤炜、乔奕、许一苇。 男子4*100米,亚军:吴苗淼、张乘、楼俊超、王少雄。 射门大赛,季军:高广伟、楼俊超、张乘、吴苗淼、杜若、王少雄、刘明、白牧宸、邵世恒、乔奕、文浪。 快乐高尔夫,第六名:白牧宸、王少雄、邢冠宁、杜若。 团队跳绳,第八名:苏子汀、李陶、徐丹羽、文浪、张素芬、杜若、王少雄、汤炜、吕存凯等。 疯狂投篮,未能取得名次:刘海天、蔡海涛、苏子汀、王嘉宝等。

话说燕京大学-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

陈光中 燕京大学和一个曾经“臭名远扬”的名字──司徒雷登。 1949年8月,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毛泽东连续发表文章抨击美国的对华政策,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就是《别了,司徒雷登》。文章中说到: 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毛泽东的文章,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复杂的历史所造就复杂的人物,不能仅用一两句话便可以做出定论。今天以他的这篇文章为引子,介绍曾经闻名遐迩的燕京大学。 1876年6月24日,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 1904年,28岁的司徒雷登带新婚妻子回到杭州,从事传教事业。后迁居南京,到神学院任教师。经历辛亥革命。应邀任美联社驻南京特邀记者,经常进出总统府,结识许多政要。 使司徒雷登的命运发生突变的,是燕京大学的筹建。 晚清时,基督教会在北京创办三所大学──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协和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1900年庚子事变,汇文大学和通州协和大学校舍被毁,重建时,两校曾有合并打算。但由于创办者涉及美国基督教公理会──长老会──美以美会──英国公理会 4个教会组织,在学校名称和校长人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一拖好几年。 开始曾定名“北京大学”,汇文大学从1888年开始使用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即“北京大学”。但两校为校名来争去的时候,国立“北京大学”成立。他们感到,必须由一位与两校都没有关系、且具有相当能力的局外人担任校长──司徒雷登。 1919年1月31日,司徒雷登来到北京。明确提出,如果双方仍纠缠不清,无法接受校长的使命。关于校名的争吵仍持续了好几个月。甚至专门成立由蔡元培、吴雷川、胡适等人组成的五人委员会,试图协调。最后,没叫“汇文”,也没叫“协和”,更没叫“北京大学”,连“汇、文、协、和”4个字都不用,而是采用诚静诒的建议,定名“燕京大学”。这似乎说明,燕大从刚成立时就与北京大学产生了一种特殊联系。 司徒雷登担任校长后,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说服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归入燕大,并结合该校特点设立女部。燕大成为中国最早实行男女合校的大学之一。 当时,学校本部在盔甲厂,女部在佟府夹道,仍是“分校”。司徒雷登决心要把燕大办成一流的学校,立即着手筹建新校舍。亲自骑毛驴或自行车勘察,看中西郊清淑春园的所在地,几经易主,清末时归睿亲王后代所有。民国时陕西督军陈树藩买了这处废园,原打算盖别墅供父亲养老,1920年,司徒雷登专程前往西安,将其买下:计划20万,实际4万。3个条件:为父立碑、附中、每年免费保送50学生。后又买下附近原属明勺园的园地。校址终于确定。 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设计师亨利·墨菲进行总体规划,以中国园林艺术及古典建筑风格为基点,开始建设。司徒雷登广为募捐,连续10次回美国,16年筹集2000万元。 1926年6月,迁入新址。总体建设直到1929年才基本结束。燕大校园借远山近水之势,巧妙安排建筑布局,成为西郊一处令人瞩目的新景点,也有了一个独特的名称──“燕园”。

全国高校研究生专业排名

全国重点学科最好的考研高校来源:贾琳的日志 全国重点学科 (一)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史:南开大学 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世界经济: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 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 国际贸易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 数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 (二)法学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党校 中共党史: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国际政治: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复旦大学 社会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类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 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 (三)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全国高校各专业排名教学教材

全国高校各专业排名

全国各学科最好的高校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各位学弟学妹在告别虎年的的辛苦忙碌之时,我们迎来了新的丰收年,一年之际在于春,新的一年意味着我们真正的考研备考正式拉开帷幕,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在在权衡就业和考研、以及报考院校之间的利弊后,初步确定所报院校,开始正式备考复习。 机械—小编提示您:以下数据仅供参考,真实综合学科实力还要看高校所 在具体的某个领域,在各学弟学妹报考高校时,一定要仔细搜寻高校招生信息以及往年招录比,以便提高大家录取概率。 (一)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史:南开大学 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世界经济: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 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 国际贸易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 数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 (二)法学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国际政治: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复旦大学 社会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类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 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 (三)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学:厦门大学 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基础心理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应用心理学:浙江大学 运动人体科学:北京体育大学 (四)文学 文艺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设计_哲学

大学哲学系、学系 一、院系简介 大学哲学系位于燕园校区未名湖东北岸的人文学苑第二、第三号楼,南面是第一体育馆,西面和北面是朗润园,东面是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12年,191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一百多年来,已培养近10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申府、朱自清、金岳霖、友兰、贺麟、朱光潜、岱年、宗白华、洪谦、王宪钧、牟宗三、顾颉刚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或求学。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独秀、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学系。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学专业,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一流、国际著名的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讲师2人,助理教授1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在国际权威的QS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亚洲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名。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5人,在读双学位118人,在校硕士生162人,博士生247人。本科每年计划招生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毕业学生有60-70%左右将会转入国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 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针,哲学系、学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能引领时代的哲学高级人才,以及具有较高哲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确立“专业优先、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哲学人才。 作为中国建系最早、影响最大的哲学系,哲学系的本科教学,既继承北大哲学系自身的学术传统,又吸纳海外同行的新思想,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软环境,形成了“跨学科培养”的哲学教育模式,致力于中国哲学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综合创新,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未来哲学。 新生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课程包括: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学导论等。近些年来,哲学系大胆创新,在这几门主干基础

全国重点大学专业实力排行榜

全国重点大学专业实力排行榜 我国,各地大学数不胜数,每个学校也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不少人认为好的大学,它所有的专业就都是好的,其实不然。那么今天在职读研网的老师就为大家整理一下中国各大学的优势,以便于大家去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 综合实力排名 在由12个学科门类组成的科研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共有15所大学获得A++级别。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清华大学获前三名。第4名至第15名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 社会科学类学科排名 在由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组成社会科学实力排行榜中,共有15所大学获得A++级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获前三名。第4名至第15名依次是: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类学科排名 在由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门类组成自然科学实力排行榜中,共有14所大学获得A++级别。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获前三名。第4名至第14名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 工学类学科排名 在工学实力排行榜中,共有14所大学获得A++级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前三名。第4名至第14名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

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 理学类学科排名 在理学实力排行榜中,共有13所大学获得A++级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获前三名。第4名至第13名依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经济学类学科排名 在经济学实力排行榜中,共有12所大学获得A++级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获前三名。第4名至第12名依次是: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农学类学科排名 在农学实力排行榜中,共有5所大学获得A++级别。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前三名。第4名华中农业大学,第5名浙江大学 医学类学科排名 在医学实力排行榜中,共有6所大学获得A++级别。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获前三名。第4名中山大学,第5名浙江大学,第6名四川大学 哲学类学科排名 只有两所大学获得哲学A++级别。第1名:中国人民大学,第2名:北京大学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哲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一、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位于燕园校区未名湖东北岸的人文学苑第二、第三号楼,南面是第一体育馆,西面和北面是朗润园,东面是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12年,191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一百多年来,已培养近10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张申府、朱自清、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朱光潜、张岱年、宗白华、洪谦、王宪钧、牟宗三、顾颉刚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或求学。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讲师2人,助理教授1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在国际权威的QS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亚洲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名。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5人,在读双学位118人,在校硕士生162人,博士生247人。本科每年计划招生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毕业学生有60-70%左右将会转入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 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针,哲学系、宗教学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能引领时代的哲学高级人才,以及具有较高哲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确立“专业优先、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哲学人才。 作为中国建系最早、影响最大的哲学系,哲学系的本科教学,既继承北大哲学系自身的学术传统,又吸纳海内外同行的新思想,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软环境,形成了“跨学科培养”的哲学教育模式,致力于中国哲学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综合创新,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未来哲学。 新生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课程包括: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导论等。近些年来,哲学系大胆创新,在这几门主干基础课中全面推广“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模式,形成了训练扎实、少而精的课程体系。第四学期分专业方向选课,两系共有以下三个专业方向:哲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宗教学专业。 二.专业及专业方向: 1)哲学专业; 2)哲学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北大校园介绍

培训资料终极版 综述:燕园建设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燕京大学校长,当时的燕大尚厕身于城东南的盔甲厂,校舍简陋败落。司徒雷登在友人建议下,用六万银元从陕西督军陈树藩手中买下了“淑春园”旧址,用于发展学校。燕大副校长路思与司徒雷登请来了清华校园的设计者墨菲担纲燕大的校园规划。墨菲在1914年设计了清华校园,到1920年,已在中国「摸爬滚打」数载的墨菲大概已经对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有所了解,且为其所吸引。在为燕京大学校园作规划时,他熟练地运用起了中国的古典造园手法:因地制宜、多轴线穿插、散点地布置建筑院落。他将校园主入口(西门)及主教学楼群(贝公楼一带)朝西布置,借景西山;围绕着未名湖,北部安排男生宿舍(现德、才、均、备等斋),东部安排体育活动场地与公共设备用房,南部广阔地带布置公共活动房(现南、北阁)、教学用房(现俄文楼)、女生宿舍(现一至六院)及教工宿舍(燕南园);建筑采用中国传统风格,亭、台、楼、阁兼有,甚至将校园的制高点水塔也设计成通州一座密檐砖塔的样式,放在未名湖东南角。这样,到1929年,一座有山有湖,有塔有亭,粉墙红柱、古色古香的中国园林式校园便基本落成。不过,由西校门等组成的燕园东西主轴线,可以说是墨菲的神来之笔。这条主轴线由当时的主楼贝公楼定位,跨石桥,穿西门,直指京西玉泉山顶,从而使未名湖畔的博雅水塔与玉泉山上的玉泉塔遥遥相望,形成巧妙的借景关系。看来,墨菲当初不仅因地制宜地解决了校园的功能关系,而且,他竟深谙了明朝米万钟在经营勺园「更喜高楼明月夜,悠悠把酒对西山」的浪漫,从而一反北京坐北朝南的传统,将燕园的主校门定向西边。对于燕大的设计,可以说是墨菲移植了他在1918年设计金陵女子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校园)的成功经验。漫步在今天的北大校园和南京师大校园,都能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对于建筑风格的选择,司徒雷登这样回忆:“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按照中国的建筑形式来建造校舍,室外设计了优美的飞檐和华丽的彩色图案,而主体结构则完全是混凝土的,并配以现代化的照明、取暖和管道设施。这样,校舍本身就象征着我们办学的目的,也就是要保存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红色柱子、白色墙面、青绿色的彩画构成了校园的色调。尽管建筑风格一致,但办公楼的端庄肃穆、男生宿舍的潇洒飘逸、女生宿舍的宁静秀气,不同功用的建筑依然传递着不同的气质。26年,燕园建筑基本建成。1929年,举行落成典礼,嘉宾如云。面对伦奂辉煌的燕园,胡适这样赞叹:“中国学校的建筑,当以此为第一”。司徒雷登更是满意:“凡是来访者无不称赞燕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以至于我们也逐渐相信了,它肯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个学校及其国际主义理想的感情。”1952年北大、清华、燕京三校建委会成立,商定北大新校园的规划往东发展,并确定了南门和东门的位置以及所正对的两条轴线。1958年,北大校长陆平主持了北大的规划方案,确定东门为新北大的主入口。50年代开始扩展的南区教学楼和宿舍群,布局模式沿用了燕大校园的轴线对称的合院排列,建筑风格也沿袭了燕大建筑,墙体采用灰色清水砖,檐部装饰比原有建筑有所简化,教学楼采用歇山和庑殿顶,宿舍楼则采用硬山顶。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由1975年建成的西楼和98年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的东楼组成。到2009年底,总、分馆共拥有藏书800余万册,其中总馆近700万册。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

学术论坛议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第二届“文学与图像”学术论坛议程 时间:2018年10月13-14日 地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501会议室 举办: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 承办: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史料集成及其研究”课题组 10月12日 13:00-21:00,外地学者报到。 地点:北京大学勺园宾馆大厅(勺园6号楼南侧门进) 16:00-18:00,北京大学“东方文学图像”系列讲座第十三讲 演讲者:加华(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文化馆唐卡画师) 主持人:陈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 讲座题目:西藏唐卡制作传统工艺 讲座地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301会议室 18:00-20:00, 晚餐 1

地点:北京大学勺园西餐厅(勺园6号楼) 10月13日(星期六) 8:30-9:00:本地学者在会场报到。 9:00-9:30:开幕式 主持人:陈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 发言嘉宾: 王邦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淑静(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赵宪章(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9:30-9:45:合影 9:45-10:15:大会主旨发言 主持人:王邦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发言人: 01:郑阿财(四川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敦煌佛教视野下的僧传文学与图像 10:15-10:30:茶歇 10:30-12:20 【110分钟】(以下发言:每人20分钟;每场评议10分钟,讨论20分钟)第一场:西亚·文本·图像 2

主持人:赵宪章(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评议人:廖旸(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发言人: 02:穆宏燕(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教授): “蒙古大《列王纪》”:波斯细密画走向成熟之作 03:贾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内扎米《七美图》的图文关系探究: 04:赵晋超(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博士候选人): Historiography in the Study of Illustrated Persian Manuscripts in the Narrative genre 05:贾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英雄之门与帝王之路:《吉尔伽美什史诗》渗入亚述王权观念的“文源”及“物证”12:20-13:30:中餐(盒饭) 13:30-15:40:【130分钟】 第二场:空间·语图·理论 主持人:丁莉(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 评议人:郑阿财(四川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06:赵宪章(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学图像论之中国问题 07:王韶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 古代山水的观看方式与题画诗图文关系的演变 08:李彦锋(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3

燕园秋色

读一读 燕园秋色 北京的十月秋高气爽,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在习习的秋风中,我来到了北京大学校园观赏秋色。 北京大学旧称燕京大学,北大校园人们也就亲切地称之为燕园。踏进燕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两排排列整齐]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在微风中白杨树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不时还有些发黄的叶子飘落下来,像一群群蝴蝶在空中飞舞。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新扩建的(a)的图书馆门前。那儿有一个大花坛。花坛中开着(b)的鲜花,最外面是一片小红灯笼似的一串红,里侧是翠绿的冬青草。花坛中最(c)的要数菊花了。你看那菊花,有的如燃烧的火焰,光彩照人;有的黄红相间,美丽多姿;有的洁白如玉,小巧玲珑;还有的墨绿似翡翠,庄重大方。花坛前照相的们(d),令人(e)。 欣赏完美丽的花坛,我漫步来到著名的未名湖畔,沿湖岸边的柳条随风摆动,像摆动着腰肢的少女,在向秋天问好。湖面上微波荡漾,一群群小鱼在湖中游来游去,嬉戏玩耍。水塔倒映在湖面上,爸爸告诉我这湖水塔倒影是北大的标记,也是燕园一景。湖边的山上,种着许多枫树和柿子树,它们的叶子经过霜打正在逐渐变红。特别是那柿子树,黄澄澄的柿子子挂满枝头,给人遐想,令人想到“金秋”。顺差湖边甬道来到了山的南麓。那里有一片宽阔的草坪,小草已经变黄,像一片黄绿色的地毯。草坪的中间矗立着几棵高大挺拔,被誉为“智慧树”的塔松,虽然已经是秋节了,可它们还是那么郁郁葱葱。围绕斯诺墓种植着的一圈银杏树的叶子也已由绿变黄,秋风吹过

纷纷落下,在树理了厚厚的一层,踏上去如同踩在松软的海绵上。 草坪的西南就是有名的芍园,池塘里的荷花虽然已经凋谢,但荷叶还散发出阵阵清香。池边的龙爪般弯弯曲曲的枝条还是那样碧绿。 燕园的秋色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爱深秋时节的燕园。 练一练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将其序号填进文中括号里。 ○1、络绎不绝○2、富丽堂皇○3、引人注目 ○4、五颜六色○5、流连忘返 a.() b.( ) c. ( ) d. ( ) e.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美不胜收: 心旷神怡: 3.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1) (2)

北京大学哲学系介绍

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2 年,1914 正式招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 中国哲学门” ,1919 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使这里成为现代中 国哲学的摇篮。 1937 年,由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哲学系随校内迁,在云南昆明与清华、南开的相关科系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抗战胜利后,1946 年北大复校,哲学系也随校北上,恢复为北大哲学系。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部分高校哲学骨干教师汇入哲学系,进一步壮大了哲学系的阵容。 1978 年,心理学专业从哲学系分出,独立成为心理学系。1978 年以来,哲学系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快速发展,学科门类逐步完备,教师配备渐趋合理,图书资料日益丰富,科研条件极大改善。1981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美学成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三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 年起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哲学的全部8 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999 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哲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2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等四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1995 年9 月宗教学由原来与哲学、逻辑学并列的专业独立成系。按照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宗教学系与哲学系联体运作,以求协力 发展。 90 年来,哲学系共培养了8000 余名毕业生,其中有张申府、冯友兰、孙本文、罗常培、顾颉刚、杨晦、潘菽、朱自清、朱谦之、牟宗三、何其芳、胡世华这样的大学者,也有邓中夏这样的革命志士,还有各行各业的大批骨干力量。这些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大学哲学系对20 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还将在 21 世纪对人类文明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哲学系宗教学系按照8 个二级学科设立9 个教研室,1 个和系合作的研究所,1 个挂靠的科研机构,9 个虚体研究机构。截止2005 年 5 月,哲学系在职教师 62 人,其中教授 29 人(包括28 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32 人,讲师 1 人。近 5 年来,哲学系教师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出版专著近百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刊物超过800 篇,获省部级以上的学术奖励超过 30 人次。 系主任:赵敦华副系主任:胡军、李四龙、张秀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 五四” 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成立马克思研究会,最早开出唯物史观课程。新中国建立后,冯定教授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楠森教授等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1982 年起招收博士生,1988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教研室目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社会发展理论与人学研究五个研究方向,多年来形成了“ 历史文献——基础理论——现实问题” 综合研究的优势。以扎扎实实的历史文本研究为前提,以基础理论的开源创新为重点,以探索当

朗润园:不能消逝的燕园风景

朗润园:不能消逝的燕园风景 柳哲 最近一段时间,北大未名湖北岸的朗润园、镜春园、全斋的即将被拆迁整改,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 笔者于1996年3月14日到北大中文系进修至今,已经在北大生活、学习了差不多10周年,自然也有不少的感慨。 10年来,笔者对于北大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一山一水,一人一物,都无不浸染了个人的感情。 我与未名居 未名居,未名湖畔朗润园中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为笔者于2003年4月至12月在北大未名湖畔朗润园的寒舍。未名乃为“没有成名”、“未名湖”与“不要虚名”的三重含义。 笔者在北大10年,居住的地方有十多处,笔者有一个爱好,都要为自己的每一住处取个雅号,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情感。先后有静心斋、爱庐、一隅居、清风阁、一柳居、负重居、归鸦居、万柳居、未名居、寻根居等。 笔者在北大初始的几年中,未名湖与其北边的朗润园、镜春园的诱人的景色,笔者每每来到此地,无不留连忘返。当时笔者最大的梦想,希望与未名湖为邻居住,在其北边的那排排平房中能找到一间小房,甚至一个床位安身,便是自己最大的愿望和最大的幸福了。记得笔者多次在这些平房中挨家挨户的寻找房子,最后还是落了空,由于这里房源紧张未能找到合适的房子。 但在2003年的3月26日的未名湖诗会上,笔者认识了同是“北大边缘人“的昨夜先生。他正在负责《青年时代》北京编辑部的工作。他邀请笔者担任该杂志的高校部主任。当时《青年时代》编辑部就设在北大未名湖北岸的朗润园175号。因此笔者在工作之余,晚上就留宿在办公室,来实现自己在未名湖畔居住的宿愿。 当时笔者写了两句自勉的话“人生在未名湖畔起步,创业从博雅塔下开始”,可见未名湖给予笔者的良好心态和心情。这一年的4、5月份,我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非典”灾难,而笔者在这段时间却在未名湖畔度过了相对平静的生活,通过互联网继续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段时期笔者完成了《凤凰》杂志关于“北大游学生”的专题的约稿,也享受着与家人在未名湖畔的散步休闲、品茗读书的时光。 “非典”之后,笔者因故离开了《青年时代》杂志。不想放弃享受北大未名湖的美景与情调,笔者继续在朗润园177号的大院里租下了一间只有10平方不到的小屋,仍美其名曰“未名居”(实为朗润居)。该房子在大院的最里头,门口有三四平米的小天井,正好是笔者养花种草的好地方。陋室虽小,也很僻静,是读书的好地方,来此谈心的朋友也还不少。 笔者现在的居所比原来已经大了好几倍,但“未名居”仍是笔者非常留恋的“故居”。这次朗润园整改,也不知道这间“未名居”能否留存下来?它将是笔者永远的“故人”。 据房东陈老太介绍,这里原来是燕京大学外籍教授文德所居住,解放后由闻一多之弟闻家驷教授居住。1967年,陈老太一家搬进来居住,一住就是近40年。 笔者以为这个院子的古民居极有可能能够保留下来,但那些违章建筑应该被拆除,这里将会再现昔日古园的风光。 我与季羡林 笔者每每走过朗润园13公寓季老的住处前,就会油然而生敬意。因为笔者知道,这里住着一位“国宝级”的文化大师,虽曾历经风雨,他却是黄山峭壁上挺立的“黄山松”,越是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