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2017年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优质资源共享平台

一、前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014年10月27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

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总体上看,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不少科研设施和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闲置浪费比较严重,专业化服务能力不高。要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推进这项改革要细化公开有关实施操作办法,加强统筹协调,一些探索性较强的问题可先试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提出,加强科技资源开放服务,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院所的

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运行机制,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

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向社会开放服务。

为了贯彻落实以上精神,我们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为核心,在现有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对我市现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及其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建设,逐步克服本地区内大型科学仪器总量不足、重复购置、投入分散、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形成覆盖全市的跨部门、分层次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支撑体系,促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最终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面向全社会的高效运行,从而提高我市的创新能力,增强我市持续发展能力。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提升**市科技创新能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需求为导向,以共享为核心,以整合资源和集成为主线,按照“整合、共享、

完善、提高”的要求,推进**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

(二)建设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共建。政府在平台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平台建设。

2、整合为主,新建为辅。着重加强整合我市现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注重大型科学仪器实验基地和科学仪器中心建设,对我市稀缺的大型科学仪器装备作补充性添置和建设。

3、以共享为核心,以补贴为手段。通过补贴方式,鼓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拥有单位或部门主动为社会服务,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使用现有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共享运行机制。

4、调控增量,激活存量。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装备资源共享法规、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凡各级财政投入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装备必须纳入共享体系,并对于协作共享服务好的单位和部门优先给予投入,最

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逐步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三、建设内容与主要任务

建设共享服务平台的总目标是围绕**市重大科技计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推动科技资源的战略重组和优化整合,逐步构建起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具有**特色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具体目标如下:

1、能够满足**市科技创新的需要,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2、满足**市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为科技创业提供支撑。

3、建立符合国际质量体系要求的分析测试服务体系,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社会服务窗口。

4、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

围绕建设具有**市特色的专业化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和服务体系,推动仪器设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为**市区域科技创新提供配套服务的目标,共享服务平台拟分主体层、信息层和保障层3个层面建设。

(一)主体层建设

主体层主要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与若干专业分析测试服务中心。在总结**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建设仪器共享平台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区域创新需求,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同时重点建设若干专业分析测试服务中心,并推动其开放、联合与资源共享,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完善共享服务体系建设。

1、协作共用网

按照先进、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以网络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系统,不断吸收全市范围内原值2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入网,建设一个全新的大型科学仪

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1)完善协作网管理办法。在广泛调查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协作网管理办法,研讨运行机制,制定大型仪器入网标准、入网仪器管理制度、入网仪器评价监督与奖励办法、协作网经费投入与管理办法,并探索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管理运行与组织保障体系。

(2)扩大共享资源的规模。扩大共享的重点是吸收政府资助添置的仪器设备资源入网,争取政府投入的原值2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全部入网率达到90%以上,特别是已建基础设施中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必须入网,开放服务。对于分散在全市科研部门、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中的单台(套)价值超过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型仪器装备(包括部分低于20万元,大于10万元的特殊用途的科学仪器设备),以及主要用于测试方法研究与服务的分析测试仪器等,进行分类梳理,促进开放共享。

其它由企业、民间资本投资的符合入网条件的仪器可以自愿入网。

(3)健全协作网共享系统。研究建立全市性的跨系统、跨行业的仪器设备共享网络系统,可按仪器类别、所在区域、仪器功能进行分类检索,充分发挥本地区仪器设备优质资源的优势,服务于全社会。

2、专业分析测试服务中心

根据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实现共建共享,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地围绕全市科技工作重点,按专业领域科技创新、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及特大型科学仪器布局,依托有一定基础的高校、研究所的测试中心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整合集成现有的科技资源,制订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整合与新建相结合,逐步建设若干专业分析测试服务中心。要求专业分析测试服务中心原则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独立核算运行;实验室内部管理规范,满足ISO/IEC17025国际标准的有关要求,通过计量认证或国家实验室认可;具备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能够开展相关分析测试技术研究;拥有一定规模的仪器设备(总值500万元以上),核心仪器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本专业领域测试手段比较齐全,能够对社会提供测

试服务和培训服务;有优良服务事例,社会评价较高。

(1)利用现有科技基础设施资源,整合集成、择优推荐专业分析测试服务中心。围绕全市重大科技工程和百姓密切关注的领域,加强我市已建或在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科技基础设施的集成,在条件成熟的部门或区域,在有一定自我运行能力、有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业绩的单位的基础上,整合加强现有资源,依托已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具有一定基础的分析测试中心,按照择优原则进行遴选,向社会推荐8—10个专业分析测试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强化对外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2)按照产业领域和区域经济特色,建设专业分析测试服务中心。重点在与全市重大科技工作、国民经济、人民健康紧密相关的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临港物流、粮油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安全等领域,主要通过项目组织或招投标的形式分期分批联合共建3—4个专业分析测试服务中心。

(3)按照大型精密仪器类别,组建大型科学仪器虚拟中心,对于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整合现有设备、人才、测试技术资源,按照创新创业的需求,逐步建立与全市高技术研究密切相关的2—3个特大型、高水平、标志性的虚拟专业仪器服务中心。

(二)信息层建设

信息层主要包括共享信息服务网与仪器设备、专业人才等资源信息库。

1、共享信息服务网。

进一步完善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条件共享服务专业网站,建立全市共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规划,分层管理,提高信息交换能力,推动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建设,形成共享服务平台分块、分类管理体系。建设跨地区、高带宽的现代化信息平台,发布共享信息,开展网上交流,为用户提供增值技术服务,使之成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的集散地和服务枢纽。

发布共享信息:及时发布仪器信息、技术信息、需求信息等,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