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55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55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55

201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 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 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

A、中流底柱斑斓捍卫心无旁骛

B、姹紫嫣红迁徒镂空无耻谰言

C、矫揉造作赃物迂腐史无前例

D、沧海桑田狼籍糟蹋险象迭生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根据《中考考点导学》改编

明2摄氏度升温是极限。

C、无论是刘翔、还是伊辛巴耶娃,比起成功,他们的失败与崛起更让人刻骨铭心,他们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根据《中考考点导学》改编A、诸葛亮的《出师表》选自《三国演义》,“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本文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名人传》,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的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C、《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是英国的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这篇课文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D、《紫藤萝瀑布》是现代女作家宗璞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写花,既赞美了生命的蓬勃向上,又表达了对苦难对生命的哲思。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根据《高分计划》改编

A、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B、政府希望中国国际动漫节进一步创新办节模式,为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实力作出重大贡献。

C、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期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纸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D、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一直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从事分裂祖国的破坏活动。

6.补同下列名往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根据课文内容原创

7.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3分)

过。经历之后的微笑,才是最美丽的微笑。

①将要失去的时候,尽力挽回②拥有的时候,尽情享受那种激情

③留不住时,也不过于悲伤④因为,只有痛苦与幸福的因果循环,才组成了丰富的人生。

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点概括“雾与霾”的三个区别点,每条不超过11个字。(3分)

2013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多地遭遇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严重。中国科

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从本质上讲,按照气象学的定义,雾和霾是有本质区别的。

雾是由水汽组成的。水汽遇冷就结雾,再冷就是冷雾。一般雾的颗粒比较大,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微米。而霾就不一样了,它是比较干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是非常小的,基本上为微米量级。从研究结果来看,一般情况下,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也就是大家常说道的PM2.5,它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又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所以说,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在颜色上,我们常见的雾主要是由水体组成,水体在阳光或者是散射光照射下会呈偏白的颜色;而霾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或者褐色。在城市里,雾和霾总是交织出现。

9.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今年的改革,无论简政放权;还是调节收入,都不可避免会触碰一些固有利益。“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然而改革有困难,更困难的是不改革。在这个时候,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唯有这样的想法,才可能拯救中国。

10.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描述内容,写一段有哲理性的文字。要求语言生动,发人深思,至少有一种修辞,60字左右。(3分)原创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我的麦子熟了

①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湖南卫视的《晚间》,他和城市的一个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了议题: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

②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的靠在真皮座椅上面,

不说话,认真的看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③这个之前在山沟里疯跑,活泼开朗的孩子,对城市已经多次设想。他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

④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万丈,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

⑤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的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一元的零花钱。

⑥在气派的理发店里,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盈满泪水。

⑦之后,他完全忘记了看书,迅速适应这种新生活。

⑧白天,他靠在松软的巨大沙发里,茶几上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巨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他自在的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不去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

⑨当占喜尽情享受新生活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

⑩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稻田之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的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人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靠自己。

⑾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⑿当晚短信预测,大多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谜底提前揭晓——当得知自己的父亲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⒀“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⒁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⒂父亲很早目盲,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⒃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深植血液的责任。

⒄回到农村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餐,学习之余割麦挑水;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

变命运。”

11、文中写到占喜“泪水盈眶”,“又一次盈满泪水”,为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你觉得占喜是怎么样一个人?(4分)根据题意改编

12、谈谈你对“我的麦子熟了”这个题目的理解。( 3分)

13、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原创

①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的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一元的零花钱。

②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深植血液的责任。

14、不管是《晚间》还是湖南台仍在续播的第四季《变形记》,在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讲求换位思考,“变形”主人公就在与相关对象的互换中,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提出在换位的过程中,对于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冲击实在太大,可能对他今后人生产生不利影响。作秀多于教益。那么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请联系实际说一说(5分)原创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

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

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

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⑤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还有杭州岳飞墓前秦桧夫妇被捏得发亮的鼻子,苏州千年古塔上的涂刻……这些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⑥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⑦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⑧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选自2013.5.27《人民日报》)

15.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3分)16.第③段中作者说“‘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应该怎么理解?(4分)

17.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问题?(4分)根据2013淄博中考语文试题改编

18.阅读第段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再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以此为镜,自戒自省。(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

越人寇,不韦避兵而走剡①。贫无以治舍,徘徊于天佬之下,得大木而庥②焉。

安一夕,将斧其根以为薪。其妻止之曰:“吾无庐,而托是以庇身也。自吾之止于是

也,骄阳赫而不吾灼,寒露零而不吾凄,飘风扬而不吾凓,雷雨晦冥而不吾震撼,谁之力耶?吾当保之如赤子,仰之如慈母,爱之如身体,犹惧其不蕃且殖也,而况敢毁之乎?吾闻之,水泉缩而潜鱼惊,霜钟鸣而巢鸟悲,畏夫川之竭、林之落也。鱼鸟且然,而况于人乎?

(二)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③,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④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⑤,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⑥之诚,信于异类也。

①剡:剡县,在今浙江奉化。②庥xiū:遮蔽风雨。③武阳君:苏轼的母亲④鷇kòu:初生的小鸟。⑤驯扰:驯服顺从。⑥忮zhì:凶狠

19、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不韦避兵而走剡(离开)

C. 其妻止之曰(阻止)

D. 信于异类也(信任)

2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根据课文内容改编

A谁之力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骄阳赫而不吾灼而伯乐不常有

C徘徊于天姥之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将斧其根以为薪先帝不以臣卑鄙

21.用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吾无庐,而托是以庇身也

2)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22、寇妻和苏母的思想行为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杳杳寒山道(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欢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1)“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迭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3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