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田间杂草

常见田间杂草
常见田间杂草

字号:大 中 小

稗 草

学名 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 .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 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 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 。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 ,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

侧;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 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米黄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 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

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

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

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

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

学名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

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

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100cm,具分枝,光滑,

无毛。叶互生有柄;叶片

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叶上

无毛,全缘,边缘具粗硬

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黑

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

数个排列成圆锥状;花被

浅红色或白色,4深裂。

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

水边。是春季一年生杂草,

发芽适温15—20℃,出苗

深度5cm。黑龙江4月下

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

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

熟。

上海3月上旬出苗,5月开花结果。广东12月出苗,2月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 Sibth。属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

名白绒蓼。分布在全国各

地。是为害水稻、小麦、

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50

—100cm,具分枝。叶互生

有柄;叶片披针形至宽披

针形,叶背密被白色绵毛

层,叶面上有或无黑褐色

斑块和毛;托叶鞘筒状,

脉纹明显。花序圆锥状;

花浅红色或浅绿色。瘦果

卵形。本种叶背具白色绒

毛层,别于酸模叶葵。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地。

空心莲子草

学名 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Gr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

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分布在北京、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

陕西、云南等省。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全株偃卧,上部上升、着

地或水面生根,中空具分

枝。叶对生,有短柄,叶

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

形,先端圆钝,有尖头,

基部渐窄,全缘,有睫毛。

花序头状单生在叶腋处。

花白色,具5片花被。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

产巴西,我国引种于北京、

江苏、浙江、江西、湖南、

四川、陕西等省市,后逸

为野生。生在池塘、沟渠、

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

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

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

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

芽,6—10月开花,11月

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四叶萍

学名 Marsilea quadrifolia L。属(萍)科多年生水生杂草。别名四叶、田字

草、田字萍、夜爬三、夜里船。广布长江以南,河北、陕西、河南等省。黑龙

江、广东也有分布。主要为害水稻和英白等水生作物。

匍匐根茎细长,埋于地下

或伏地横生,根茎上具节,

节上生出不定根和叶1至

数个,节下生须根数条,

繁殖极快。叶柄细长,有

4个小叶成倒三角形,排

列成十字,叶表具较厚蜡

质层有光泽。叶柄基部生

出具柄的孢子囊2—3个,

孢子囊椭圆形,囊内具大、

小孢子,成熟时孢子囊裂

开,散出孢子。靠根茎和

孢子繁殖。

生态特点上海一带3月

下旬一4月上旬从根茎处

长出新叶,5—9月继续扩

展或形成新的根芽和根

茎,9—10月产生孢子囊,

11—12月孢子成熟,喜欢

生于池塘、水田、沟边,

是稻田常见杂草。

小香蒲

Funk.属香蒲科多年生沼

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

河北、河南、西北和西南

等省区。主要为害水稻。

形态特征叶窄线形,宽约

3mm,有较大型膜质叶鞘,

茎生叶仅有叶鞘且无叶

片。株高30—60cm。穗状

花序圆柱形,雌、雄花序

之间间隔有距离。雄花序

在上,长5—9cm,1雄蕊;

雌花序在下,长2—4cm,

直径1.5—2.5cm,雌花

基部具毛,小苞片与毛近

等长,子房有长柄,柱头

披针形。

生态特点生于水沟、河滩

及沼泽地

雨久花

学名 Monochoria korsakowii Regelet Maack 属雨久花科一年生水生或湿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东北、华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地。主要为害水稻等水生作物。

形态特征 茎直立粗壮,全体光滑无毛,株高30—60cm 。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柄短,下部膨大呈鞘状;叶片心形,长5—10cm ,宽4—8cm ,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基部心形。总状花序,顶生10余朵花,花梗斜向上升,长5—10mm ,花被蓝紫色,有6个雄蕊。蒴果长圆形,长10mm 左右,外被宿存的花被。种子褐色长圆形。

生态特点 生在湿地或浅水中,为害水稻。

球穗扁莎草

学名 Pycreus globosus (All.) Reichb

.属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香

附子、回头青。除内蒙古、西藏、西北部分省区末见报道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水稻、英白等水生作物。

形态特征 植株丛生,较细,有三钝棱,一面有沟,株高7—50cm 。叶较秆短,叶鞘棕红色。具2—4个叶状苞片,底下的1—2片较花序长;侧枝长,聚伞花序较简单,具3—6条长短不一的辐射枝,每枝有小

穗2—20个;小穗条形,有花6—36个;小穗轴具狭翅;有2列长圆状卵形鳞片,背面有绿色龙骨状突起,两侧深紫褐色至红褐色,生有白色透明的狭边。小坚果褐色倒卵形,端尖短,略扁。 生态特点 生于湿地或水边,地下茎入土很深是稻田及低温地旱田常见杂草。生活力、繁殖力很强。较难铲除。

扁 秆 草

学名 Scirpus planiculmis (Fr .) Schmidt

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

三棱草、海三棱。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河南、山东、江苏、浙江、云南等省。主要为害水稻,是稻田恶性杂草之一。

60—100cm,三棱形,具纤

细且坚韧的匍匐根状茎和

块茎,块茎圆形,直径1—

2cm,表生突起和鳞片,幼

嫩时白至棕色,后变为棕黑

色,坚硬。块茎顶端或茎节

上生芽形成新株;块茎基部

生出线状根茎,顶端膨大成

新球茎。叶线状,长40—

80cm,宽3—5mm;小穗褐

色卵状,长圆形。穗状花序

多生于茎端,苞片3—4根,

线形叶状,长短不一。3个

雄蕊,花药嫩黄,1个雌蕊,

柱头3裂。小坚果倒卵形,

深棕色至褐色,有光泽。靠

块茎和种子繁殖。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浅水中,繁殖力和再生能力很强,蔓延快,一旦侵入稻田则较难清除。球茎发芽温度10—40℃,20—30℃最好。球茎在O—20cm土层内能出苗。上海地区3月中下旬出苗,5—6月开花结果,7—8月落入土中的种子又能萌发,长出实生苗。

碎米莎草

学名 Cyperus iria L.属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三方草。分布几遍全

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低湿地大豆、棉花、蔬菜、果树等。

株高20—85cm,扁三棱

状。叶基生,较秆短,叶

鞘红褐色。苞片3—5,叶

状,下部2—3片较花序

长;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

有4—9条长短不一的辐

射枝,每枝具5—10个穗

状花序,个别3个,穗状

花序长卵形,有小穗5—

12个;小穗长圆形扁平,

具花5—22朵;鳞片宽倒

卵形,先端略缺,有短尖,

背部有绿色龙骨状突起,

两侧黄色;雄蕊、柱头各

3个。小坚果三棱状倒卵

形,黑褐色。靠种子繁殖。

(图右)

生态特点生于湿润的农

田、路旁或荒地。上海5

上旬出苗,6—7月达高峰,8—10月开花,9—10月结实,11月干枯。

异型莎草

学名 Cyperus difformis L.属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三角草、球花

莎草、黄棵头等。分布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广东、云南等省。主要为

害水稻和低湿地旱作物,是水稻秧田和本田的常见杂草。

—65cm,扁三棱状,叶基

生线形,先端渐尖,长4

—30cm,宽1—4.5mm,

叶鞘紫绿色,伞形花序,

苞叶2—3片,具3—8个

不等伞柄,顶端着生多数

小穗。小穗长圆形,黄褐

色,具红棕色膜质鳞片。

雄蕊1—2个,柱头3裂。

每株可产生数万至数十万

小坚果。坚果三棱状倒卵

形,浅黄色。靠种子繁殖。

(图左)

生态特点生于稻田或水

边湿地,繁殖力强,能在

稻田中成片生长。上海5

月上旬出苗,6月下旬开

花结实,生育期2个月。

成熟种子经2—3个月休

眠即萌

芽,年生二代。黑龙江年生一代,5月中旬出苗,7月开花,8月种子成熟。

眼子菜

学名 Potamogeton distinctus A .Benn 属眼子菜科多年生水生漂浮草本植物。别名 竹叶草、水上漂、牙齿草、鸭子草等。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各省区。

主要为害水稻,是稻田恶性杂草。

形态特征 根状茎匍匐,茎较细长,节上生根。叶片分浮水叶、沉水叶两种。前者黄绿色,稍带革质,叶表光滑,长椭圆形,大小3—10×2—4.5(cm),叶脉13—21条,叶柄长3—15cm ;沉水叶狭长,膜质,叶缘波状,褐色。穗状花序,黄绿色,有4朵花。

生态特点 生于稻田或池沼中,以地下茎繁殖,繁殖力强。

牛毛毡

学名 Eleocharis yokoscensis(Franch .et Sav .)Tang et Wang 属莎草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别名牛毛草、绒毛头等。分布几遍全国。

多生在稻田或湿地。

是稻田的重要杂草之一。

形态特征 幼苗细针状,具白色纤细匍匐茎,长约10cm ,节上生须根和枝。地上茎直立,秆密丛生,细如牛毛。株高2—12cm ,绿色,叶退化,在茎基部2—3cm 处具叶鞘。茎顶生

1穗状花序,狭卵形至线状或椭圆形略扁,浅褐色,长2一次m ,花数朵。鳞片卵形,浅绿色,生3根刚毛,长短不一,鳞片内全有花,膜质;花柱头3裂,雄蕊3个,雌蕊1个。小坚果狭矩圆形,无棱,表生隆起网纹。靠根茎和种子繁殖。

生态特点 在上海于4月中、下旬始发,靠根茎蔓延

极快,8—10月开花结果,11月下旬地上部枯死。黑龙江于5月上旬靠种子或越冬芽萌发,6月进入开花期,7月种子开始成熟并产生新的地下根茎和越冬芽。

鸭 舌 草

学名 Monochoria vaginalis(Burm .f .)Preslex Kunth

属雨久花科一年生沼

生或湿生草本植物。别名鸭仔菜、兰花草、菱角草、田芋等。分布在华东、

华中、华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主要为害水稻等

水田作物。

匍匐茎,海绵状,多汁,

直立但茎矮,高20-30cm,

丛生。叶5—6片,叶形线

形或披针形,叶形多变,

线状叶长1-1.5cm,宽

1mm,披针形叶长7—8cm,

宽0.5-0.6cm;大叶卵

形或卵状披针形,卵形叶

长2—6cm,宽1—5cm,具

弧状平行脉,叶柄长。总

状花序腋生,具3—7朵

花,花被蓝紫色,6裂片,

花梗长小于1cm。蒴果长

卵形。长约1.2cm,倒挂。

种子较细小,长圆形,顶

端具急尖的突起。

生态特点上海一带4月下旬开始发生,5—6月发生量大,9-10月开花结实,

11月枯死。成熟种子休眠期2—3个月,发芽温度20一40℃,30℃尤适,种

子在0—1cm土层内出苗。喜欢生于湿地或浅水中,繁殖力强,但出苗不整齐,

进入水稻生育中期,仍见有新苗长出来,是稻田重要杂草。

毒麦

学名 Lolium temulentum L .俗称野麦,属禾本科。分长芒毒麦Lolium temulentum var .Zlongiaristatum Parnell .和田毒麦Lolium temulentum var. arvense Bab .两个变种。是混生在麦田中的有毒杂草。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毒麦分蘖力强,影响麦类生长,降低产量和质量。更严重的是毒麦籽粒内含有毒麦碱(C7H1 2N 2O),能麻痹动物中枢神经,人吃了含有4%毒麦的面粉会出现头晕、昏迷、恶心呕吐、痉挛等症状。马、猪、鸡吃了7昆有毒麦的饲料会中毒晕倒。

形态特征 毒麦系一种禾本科杂草。幼苗基部紫红色,后变绿色,成株茎秆光滑坚硬,叶片狭而薄,叶背光滑,叶面较粗糙,叶脉明显。比小麦矮或比小麦高,穗形扁狭长,波浪形弯

曲,每穗具8—19个小穗,每小穗有2—6颗籽粒,互生在穗轴上,小穗上籽粒排成2行,除顶端小穗有2颖外,其它小穗第一颖缺,第二颖大而狭,长短与小穗差不多。籽粒被内、外稃紧包,不易脱离,其腹面可见明显的小穗轴节段,籽粒长椭圆形,腹沟宽,坚硬,无光泽,灰褐色。(图左) 生态特点

随调运混杂

有毒麦种子的麦种而

传播

为害。成熟籽粒容易脱落田间,毒麦以种子繁殖,结籽多,繁殖力比小麦大2

—3倍,在室内贮藏2年仍有发芽力,在土内10cm深处尚能出土。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在大小麦抽穗扬花后,加强田间调查,进行

检疫检验,不从有毒麦地区调种。(2)选种和建立无毒麦留种田用50%的硫

酸铵水或60%的硝酸铵水(溶液比重分别为1.192和1.180)进行选种,效果

良好而稳定,可清除麦种中的毒麦90%以上,但选后必须立即用清水洗2遍,

以免影响种子发芽。用苏式万能选种机及手摇筒式选种机对于淘汰毒麦都有很

好的效果。在选种的基础上,选用无毒麦的土地建立留种田,严格拔除毒麦植

株,可获得完全无毒麦的种子。(3)耕作防治在春麦区进行秋耕翻地,使毒麦

露出土面,当年发芽,经冬季低温冻死。(4)麦子收割前拔除毒麦以免混入麦

种或落入土中。

学名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Medic.属十字花科越年生

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广国各地。

主要为害小麦、稻、油莱、棉花、

蔬菜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株高20一

50cm,有分枝,全株具毛。叶分

根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前生,具

柄,叶片有羽状深裂,有的具浅

裂或不裂;茎生叶披针形,基部

包茎,边缘生缺刻。总状花序顶

生,花小有柄,尊片4个,长椭

圆形,花瓣4片白色,倒卵形排

列成十字。短角果为倒三角形,

扁平,含种子多粒。以种子繁殖。

生态特点生于农田或路旁。

白草

学名 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东北、华北、

西西南地区。

形态特征秆单生或丛生,直立,

株高30一120cm。叶条形,叶鞘

无毛,有的鞘口和边缘毛。叶舌

短具毛。穗状圆锥花序圆柱形;

主轴有角棱,具微毛或无,分枝

短;小枝刚毛白色至褐紫色;小

穗上有1—2个花,单生或2—3

枚簇生在总苞内;第一颖微小;

第二是小穗的1/2—3/4,有3

—5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谷

粒与小穗近等长。

生态特点喜生在山坡或路旁较干

燥处,是地边、苗圃常见杂草。

独行菜

学名 Lepidium apetalum Willd.属十字花科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腺茎独

行辣辣根等。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各省。主要为害小麦、蔬菜和果树。

13cm,基部多分枝,具头状腺

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

针形,有羽状浅裂或深裂;茎

生叶互生,无柄或具短柄,叶

片条形,全缘或具疏齿。总序,

顶生,有4片花瓣,白色或稍

带绿色,花很小,尊片早落,

花瓣退化成丝状,具2一雄蕊。

短角果椭圆形至近圆形,扁平,

先端略缺,上部具狭翅。种子

棕红色,呈倒卵状椭。靠种子

繁殖。

生态特点在黑龙江越年生的

越冬幼苗于3月下一4月上、

中旬土壤解冻时返青,5月下

茎或分枝、

开花。6月下一7月上中旬种子成熟。经14天休眠,于当年8月开始发芽出此幼苗在

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翌年才能开花结实。

车前

学名 Plantago asiatica L.属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车轮辘菜、野

甜菜。分布。几遍全国,以长江以北更为普遍。主要为害小麦、蔬菜、果树。

形态特征根茎短且肥厚,

须根簇生。叶卵形至宽卵

形,边缘具不整齐的波状疏

钝齿或缘,两面无毛或具短

柔毛。花葶直立多条,株高

20一40cm,生短柔毛;穗

状花序细圆柱花小且多,绿

白色;苞片宽三角形,较花

尊裂片短;花尊有4个深

裂,裂片倒卵形,花片披针

形,4裂;4个雄蕊,外露。

荫果椭圆形,含5—8粒长

圆形种子。

生态特点生于较潮湿的沟

渠、路边、河滩、塘边。低

湿农田受害重。黑龙江5月

上旬出苗,当年只进行营养

生长,8、9月产生越冬芽,

翌年5月上旬长出新

株,8月下旬种熟。上海地区9月下旬开始发生,10月中、下旬达高峰,全年生长。翌年4—5月结实。

野生麦

学名 Triticum aestivum (L.)Thell属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野生麦分布广,分布在全国各地。近年许多麦田都有野生麦伴生,有的已泛滥成灾,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一大劲敌,一般减产10%一15%,重的高达30%一40%,野生麦的发展已经成为小麦再高产的限制因素之一,成为小麦生产上亟待解决

的新问题。

形态特征参见小麦。目前

田间的野生麦,是小麦品种

在长期种植过程中分离退

化分生出来的,具有野生

性,其特点有三:一是繁殖

速度快,成穗率高。二是野

生麦繁殖能力强。虽然野生

麦穗茎细脆,成熟时麦穗自

然弯曲下垂,受风力及麦收

机械的碰撞,多数野生麦粒

自然弹落田间或随麦糠和

麦秸落入田间,但却能成为

翌年自身发展的种子。三是

适应性强。野生麦种皮厚,

蜡质多,冬麦区种子休眠期

长达90天以上,落入田间

的籽粒整个夏季不发芽,不

霉烂,一直到小麦播种后才

开始发芽。(图左)

防治方法 (1)发现野生麦,人工彻底拔除,拔的越早对小麦影响越小,效果越好。如不好识别,可等到小麦孕穗期、开花前,野生麦特征明显后再拔,要求连根一起拔掉。(2)野生麦发生严重麦田,最好人工或用小型割晒机收割,不要用联合收割机,集中脱粒。注意拾净田间遗漏的麦穗,麦草和麦糠用做高温积肥,注意净化麦田。(3)有野生麦的小麦田收获的籽粒,不宜再做种子。必须换用无野生麦的优良品种。

常见杂草大全(修正2)

常见杂草 稗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 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 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 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 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 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 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 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 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 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 大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 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 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生态特点生 于低湿地或水边。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 适温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江4 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 种子开始成熟。上海3月上旬出苗,5月开 花结果。广东12月出苗,2月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 Sibth。 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绒蓼。分布在全国各 地。是为害水稻、小麦、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 地。

空心莲子草 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Gr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生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四叶萍学名Marsilea quadrifolia L。属(萍)科多年生水生杂草。别名四叶、田字草、田字萍、夜爬三、夜里船。主要为害水稻和英白等水生作物。靠根、茎和孢子繁殖。 生态特点江南一带3月下旬一4月上旬从根、茎处长出新叶,5—9月继续扩展或形成新的根芽和根茎,9—10月产生孢子囊,11—12月孢子成熟,喜欢生于池塘、水田、沟边,是稻田常见杂草。 小香蒲 学名Typha minima Funk.属香蒲科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水稻。 形态特征:叶窄线形,宽约3mm,有较大型膜质叶鞘,茎生叶仅有叶鞘且无叶片。株高30—60cm。穗状花序圆柱形,雌、雄花序之间间隔有距离。雄花序在上,长5—9cm,1雄蕊;雌花序在下,长2—4cm,直径1.5—2.5cm,雌花基部具毛,小苞片与毛近等长,子房有长柄,柱头披针形。生态特点生于水沟、河滩及沼泽地

2020年农田杂草发生危害调查监测方案

2020 年农田杂草发生危害调查监测方案 一、调查目的 掌握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田杂草发生种类、危害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二、调查范围 (一)调查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 (二)调查地点重点在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稻田杂草调查,在黄淮、江淮、西北、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麦田杂草调查,在东北、黄淮海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玉米、大豆田杂草调查,在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油菜田杂草调查。 (三)调查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县(市、区)针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选择3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用计数法调查3 块田,记载杂草种类与发生密度。同时用“三层三级目测法”调查以上30 块田,确定杂草危害情况。 三、调查时间 农田杂草调查分为2次进行,第1次在禾本科杂草3叶之前、 阔叶类杂草2-4叶之前,调查杂草种类与分布;第2 次在农田杂草花果期,调查杂草实际危害情况。 四、调查方法 (一)杂草种类与分布调查采取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取样点布置

如图1 所示),记载样框内全部杂草的种类及数量(禾本科以杂草株数或茎秆数为单位,其他科以杂草株数为单位计算田间杂草数量),并将其填入田间记载表(见附件1),计算平均密度、频度和多度,再汇总填写调查统计表(见附件2)。 调查的样方框统一为0.25m2,即边长为0.5 m2的正方形框。对不确定或不认识的杂草要用数码相机拍摄其主要特征(叶片、叶舌、叶耳等)和整株照片,并采集整株标本,带回辨识。 图 1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示意图。其中A、B、C和 D代表调查田块 4个角, E为对角线交叉点。 1,2,3,4,5 代表 5个取样点。取样点分布如图所示,其中 E为取样点 3,取样点 1、2、4和 5位于 A 到E、B到E、C到 E和 D到E的中点。 二)调查统计方法 平均密度:单位面积内某一种杂草的株数。 式中: D—密度(株/m2); N—杂草株数; S—调查面积(m2)。 —2 —

农田杂草病原真菌资源调查

宁夏农田杂草病原真菌资源调查 摘要 收集了宁夏部分地区35种杂草上的植物病原真菌,并对每种病原菌进行初步镜检、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表明,宁夏农田杂草共有菌物4亚门、9纲和亚纲、8目、10科、23属、46种。其中宁夏新纪录种10个,宁夏寄主新纪录种7个。新记录种分别是芒柄锈菌Puccinia miscanthi、百合科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liliacerum、曼陀罗生链格孢新种Alternaria daturicola、稗黑粉菌Ustilago trichophora、禾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损毁链格孢Alternaria destruens、狗牙根平脐孺孢Bipolaris cynodontis、尖角突脐孺孢Exserohilum monoceras、旋花柄锈菌Puccinia convolvuli和角果藜单胞锈菌Uromyces ceratocarpi。 关键词:杂草病原真菌宁夏 A survey of pathogenic fungi on farmland weeds in ningxia Abstract Pathogenic fungi on 35 species of weeds were collected and identified in ningx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46 species in Ningxia ,which belonged to 4 subphylums , 9 classes and subclasses ,8 orders ,10 famalies , 23 genera . Among them,10 newly recorded species for Ningxia and 7 newly recorded hosts for ningxia were found. Newly recorded species were Puccinia miscanthi、Colletotrichum liliacerum、

农田常见种杂草图谱

农田常见种杂草图谱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001 双星藻科水绵002 木贼科问荆 003 木贼科节节草004 萍科萍 005 槐叶萍科槐叶萍 006 粟米草科粟米草 007 苋科空心莲子草 008 苋科莲子草 009 苋科凹头苋 010 苋科反枝苋 011 苋科刺苋 012 苋科皱果苋 013 苋科青葙 014 萝摩科鹅绒藤 015 萝摩科地梢瓜016 萝摩科萝摩 017 紫草科斑种草 018 紫草科麦家公 019 紫草科附地菜 020 石竹科蚤缀 021 石竹科簇生卷耳 022 石竹科粘毛卷耳023 石竹科薄蒴草 024 石竹科牛繁缕 025 石竹科米瓦罐 026 石竹科雀舌草 027 石竹科繁缕 028 石竹科王不留行 029 藜科藜 030 藜科灰绿藜 031 藜科小藜 032 藜科地肤 033 藜科猪毛菜 034 菊科胜红蓟 035 菊科豚草 036 菊科黄花蒿 037 菊科猪毛蒿 038 菊科鬼针草 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 040 菊科狼把草 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 051 菊科鼠麴草 052 菊科泥胡菜 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 056 菊科稻槎菜 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 060 菊科蒲公英 061 菊科苍耳 062 旋花科打碗花

常见杂草

目录 (1) 农田杂草 (2) 一、蓼科(Polygonaceae) (2) 二、藜科(Chenopodiaceae) (3) 三、苋科(Amaranthaceae) (8) 四、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14) 五、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15) 六、十字花科(Cruciferae) (18) 七、豆科(Leguminosae) (27) 八、大戟科(Euphorbiaceae) (29) 九、锦葵科(Malvaceae) (31) 十、旋花科(Convolvulaceae) (32) 十一、紫草科(Boraginaceae) (37) 十二、唇形科(Labiatae) (39) 十三、茄科(Solanaceae) (40) 十四、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42) 十五、茜草科(Rubiaceae) (46) 十六、菊科(Compositae) (47) 十七、蒺藜科(Zygophyllaceae) (56) 十八、禾本科(Gramineae) (57) 十九、莎草科(Cyperaceae) (70) 二十、蓣科(Marsileaceae) (76) 二十一、鸭拓草科(Commelinaceae) (77) 二十二、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78) 二十三、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79) 二十四、泽泻科(Alismataceae) (80) 二十五、木贼科(Equise taceae) (82)

农田杂草一、蓼科(Polygonaceae) 篇蓄(Polygonum avicular)地蓼、猪牙菜 英文名:Herb of Chinese Incarvillea

常见杂草大全 修正

常见杂草 稗? 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

物。别名旱苗蓼、大 马蓼、柳叶蓉等。分 布在全国各地,北方 尤其普遍。主要为害 棉花、豆类、薯类、 水稻、油菜、麦类等 农作物。生态特点 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 发芽适温15—20℃, 出苗深度5cm。黑龙 江4月下旬开始出 苗,6月下旬开花,7 月中旬种子开始成 熟。上海3月上旬出 苗,5月开花结果。 广东12月出苗,2月 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 Sibth。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绒蓼。分布在全国各地。是为害水稻、小麦、

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地。 空心莲子草 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Gr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生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四叶萍学名 Marsilea quadrifolia L。属(萍)科多年生水生杂草。别名四叶、田字草、田字萍、夜爬三、夜里船。主要为害水稻和英白等水生作物。靠根、茎和孢子繁殖。 生态特点江南一带3月下旬一4月上旬从根、茎处长出新叶,5—9月继续扩展或形成新的根芽和根茎,9—10月产生孢子囊,11—12月孢子成熟,喜欢生于池塘、水田、沟边,是稻田常见杂草。 小香蒲 学名 Typha minima Funk.属香蒲科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水稻。

常见田间杂草

字号:大 中 小 稗 草 学名 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 .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 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 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 。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 ,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 侧;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 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米黄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 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 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

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 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 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 学名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 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 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100cm,具分枝,光滑, 无毛。叶互生有柄;叶片 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叶上 无毛,全缘,边缘具粗硬 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黑 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 数个排列成圆锥状;花被 浅红色或白色,4深裂。 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 水边。是春季一年生杂草, 发芽适温15—20℃,出苗 深度5cm。黑龙江4月下 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 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 熟。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知识讲解

杂草学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 农田杂草:是生长在农田、危害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野生草本 植物。 (2) 杂草: 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 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 (3) 晚春杂草:土壤0-5厘米耕层温度≥10℃时开始发生,对早春作物危害 相对较轻。 (4) 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5) 阔叶杂草:包括全部双子叶杂草和部分单子叶杂草。茎圆心或四棱形, 叶片宽阔,具网状叶脉,叶有柄。胚具有2子叶的这类杂草。 (6) 休眠: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 态。 (7) 诱导休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 (8) 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是指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致的环境条件长 期适应,所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9) 杂草群落:在一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构成一定杂草种群的有机组 合。 (10) 恶性杂草: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 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 (11) 异株克生:是指植物植株或其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 周围其它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 (12) 植物间的竞争:在生存资源(光、CO2、水、营分)有限的情形下,为争夺较 多资源的生存斗争的现象。 二、简答题 1、根据形态可以将杂草分为哪几类? 答:大致分为三类:禾草类、莎草类、阔叶草类。 2、如何利用休眠特性防除杂草? 答:通过人为解除休眠使杂草集中萌发一次灭除或者促进休眠的方法使作物出苗期与杂草萌发期错开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竟争。 3、影响杂草发生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种子大小: 种子大,发生深度大。幼苗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发生深度小。土壤墒情:土壤含水量越高杂草发生深度越浅。土壤紧实度:土壤越紧实,杂草发生越浅。 4、从杂草结实角度说明杂草为什么难防除? 答:在长期的选择进化下,绝大多数杂草结实都比作物多而连续。杂草的种子一般都较小,一株杂草的种子量往往是农作物种子的几倍、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禾谷类作物天的杂草藜单株结籽量可高达200000粒,牛筋草的单株结籽量可高达135000粒。并且一年生杂草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其结实可从其伴生植物生育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生长季节末期,并且在作物受收获前其种子母体脱落下来,进入土壤,或随风、水传播到其他田块,是的杂草不会因为作物收获而被清除田外。 5、根据群落构成如何将杂草群落分类? 答:杂草群落: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重复出现的杂草种群组合。中国农田杂草分为5个杂草

常见杂草

手把手带你认识田间杂草 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碍用的植物。这个是百科对杂草的定义,人类因为利用改造大自然,使得农田生态系统成为一种十分特殊的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少,群落单一,却能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在其中杂草就是构成农田生态系统的一员。其实如果人类没有这些植物加以选择利用,那估计又是后话了,总之,杂草对粮食有很严重的影响,在水稻中,如果杂草比例较高,严重会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在人类不对农田生态系统加以干预的话,农田生态系统就会退化,然而最终就会成为杂草的天下。今天就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田间杂草(不全,菊科的还没写)。 1 稗草 稗子,拉丁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稗子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稗子长在稻田里、沼泽、沟渠旁、低洼荒地。形状似稻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稗子与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养份,因此稗子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败家子中的“败”就是稗子演变过来的。但同时也是马牛羊等的一种好的饲养原料,营养价值也较高,根及幼苗可药用,能止血,主治创伤出血。茎叶纤维可作造纸原料。稗子是稻子的祖先,经过人类的影响进化成了稻子。 性对于水稻,稗子一般长得更高,茎干细长,叶片细长,在水稻田里很容易就认出来了。没错,那个长得特别高的就是稗子了!

2 空心莲子草(水花生)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别名:空心苋、水蕹菜、革命草、水花生。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成杯状; 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侧扁,顶端圆形。果实未见。花期5-10月。 空心莲子草作为一种入侵植物,在1930年传入中国,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春夏采其嫩茎叶、洗净、沸水烫,清水漂洗后切断,可凉拌、炒食,清脆可口。也可牛、兔和猪饲料。 3 牛筋草 牛筋草,因其贴地有力不易铲锄,茎和花柄颇为结实,不易拉断,牛筋草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这个草长得超级结实,不易拔出来。

中国农田常见0种杂草图谱

001 双星藻科水绵002 木贼科问荆 003 木贼科节节草004 萍科萍 005 槐叶萍科槐叶萍006 粟米草科粟米草007 苋科空心莲子草008 苋科莲子草009 苋科凹头苋010 苋科反枝苋011 苋科刺苋 012 苋科皱果苋013 苋科青葙 014 萝摩科鹅绒藤015 萝摩科地梢瓜016 萝摩科萝摩 017 紫草科斑种草018 紫草科麦家公019 紫草科附地菜020 石竹科蚤缀021 石竹科簇生卷耳022 石竹科粘毛卷耳023 石竹科薄蒴草024 石竹科牛繁缕025 石竹科米瓦罐026 石竹科雀舌草027 石竹科繁缕028 石竹科王不留行029 藜科藜 030 藜科灰绿藜031 藜科小藜 032 藜科地肤 033 藜科猪毛菜034 菊科胜红蓟035 菊科豚草 036 菊科黄花蒿037 菊科猪毛蒿038 菊科鬼针草 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040 菊科狼把草 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 051 菊科鼠麴草 052 菊科泥胡菜 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 056 菊科稻槎菜 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 060 菊科蒲公英 061 菊科苍耳 062 旋花科打碗花 063 旋花科篱打碗花 064 旋花科田旋花 065 旋花科小旋花 066 旋花科中国菟丝子 067 旋花科日本菟丝子 068 旋花科牵牛 069 旋花科园叶牵牛 070 十字花科荠菜 071 十字花科碎米荠 072 十字花科离子草 073 十字花科播娘蒿 074 十字花科独行菜 075 十字花科北美独行菜 076 十字花科印度蔊菜 077 十字花科风花菜 078 十字花科遏蓝菜 079 大戟科铁苋菜 080 大戟科泽漆 081 大戟科飞扬草 082 大戟科地锦 083 荇菜科荇菜 084 牻牛儿苗科野老鹳草 085 唇形科水棘针 086 唇形科香薷 087 唇形科密花香薷 088 唇形科鼬瓣花 089 唇形科夏至草 090 唇形科宝盖草 091 唇形科益母草 092 豆科天蓝苜蓿 093 豆科草木樨 094 豆科含羞草 095 豆科窄叶野豌豆 096 豆科广布野豌豆 097 豆科大巢菜 098 千屈菜科耳叶水苋 099 千屈菜科节节菜 100 千屈菜科圆叶节节菜 101 锦葵科苘麻 102 锦葵科野西瓜苗 103 锦葵科冬葵 104 大麻科葎草 105 柳叶菜科水龙 106 柳叶菜科草龙 107 柳叶菜科丁香蓼 108 列当科列当 109 酢浆草科酢浆草 110 酢浆草科铜锤草 111 车前科车前 112 车前科平车前 113 车前科大车前 114 蓼科萹蓄 115 蓼科柳叶刺蓼 116 蓼科卷茎蓼 117 蓼科辣蓼 118 蓼科酸模叶蓼 119 蓼科尼泊尔蓼 120 蓼科红蓼 121 蓼科皱叶酸模 122 蓼科齿果酸模 123 马齿苋科马齿苋 124 毛茛科石龙芮 125 蔷薇科蛇莓 126 蔷薇科朝天委陵菜 127 茜草科猪殃殃 128 茜草科茜草 129 玄参科陌上菜 130 玄参科通泉草 131 玄参科北水苦荬 132 玄参科婆婆纳 133 玄参科波斯婆婆纳 134 茄科曼陀罗 135 茄科龙葵 136 伞形花科积雪草

中国农田常见207种杂草图谱

001 双星藻科 水绵 002 木贼科 问荆 003 木贼科 节节草 004 萍科 萍 005 槐叶萍科 槐叶萍 006 粟米草科 粟米草 007 苋科 空心莲子草 008 苋科 莲子草 009 苋科 凹头苋 010 苋科 反枝苋 011 苋科 刺苋 012 苋科 皱果苋

013 苋科 青葙 014 萝摩科 鹅绒藤 015 萝摩科 地梢瓜 016 萝摩科 萝摩 017 紫草科 斑种草 018 紫草科 麦家公 019 紫草科 附地菜 020 石竹科 蚤缀 021 石竹科 簇生卷耳 022 石竹科 粘毛卷耳 023 石竹科 薄蒴草 024 石竹科 牛繁缕

025 石竹科 米瓦罐 026 石竹科 雀舌草 027 石竹科 繁缕 028 石竹科 王不留行 029 藜科 藜 030 藜科 灰绿藜 031 藜科 小藜 032 藜科 地肤 033 藜科 猪毛菜 034 菊科 胜红蓟 035 菊科 豚草 036 菊科 黄花蒿

037 菊科猪毛蒿 038 菊科鬼针草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040 菊科狼把草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051 菊科鼠麴草052 菊科泥胡菜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056 菊科稻槎菜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060 菊科蒲公英

杂草调查报告-杂草调查报告

杂草调查报告 篇一:杂草实习报告 1. 2. 3. 4. 校园杂草种类调查与腊叶标本的制作的实习报告By:星语心晴 实习目的:了解并识别校园杂草,了解常见杂草哪个科的最多,危害最重的是哪些科的杂草。学会制作并识别腊叶标本。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XX年4月9日下午本组成员: 篇二:校园内主要杂草的调查报告 校园内主要杂草的调查报告 年级专业班级:09级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测)小组成员:王宇尧、李黎绅、王晓珍、李文静、丁钿、李博 篇三:杂草学实验分析报告 杂草种类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杂草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或农田化学除草实践来解释,结合该特点,杂草学理论课由原来的板书教学改为多媒体教学,将实践中拍摄的杂草照片、除草剂药害症状照片等融入到教学课件中,相对于板书教学仅通过语言描述杂草特征及除草剂药害症状更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收理论知识,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调查地点: 花溪洛平村,贵大南区校园绿化带; 三、调查时间: XX 年 4 月 11日——XX 年 4 月24 日 四、小组成员:李龙进、胡永星、陆春云、董红敏; 五、调查内容: (一)空心莲子草 拉丁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别名:革命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等; 科:苋科; 属:莲子草属; 分布区域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皆有分布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长55-120厘米,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7-20毫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下面有颗粒状突起;叶柄长3-10毫米,无毛或微有柔毛。花密

杂草区系群落分布和危害的调查研究方法

杂草区系群落分布和危害的调查研究方法 对杂草区系群落分布和草害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可为除草剂的推广应用、杂草防除措施的制定,杂草的综合防除提供理论指导。 杂草区系、群落分布和草害发生的调查研究是两个层次的研究内容。前者是定性研究,可以提示一个地区发生的杂草种类、组成特点等基本资料。而后者是基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它不仅能够阐明杂草的种类组成而且还能揭示杂草发生的数量、危害程度、分布特点等信息。 (一)杂草区系的调查研究方法 在确定的地区范围内,选择不同的区域地形地段、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农田类型、耕作栽培特点等的代表地点进行调查。其研究程序大致包括杂草标本的调查和采集、当地相关资料的收集、标本的鉴定、名录的编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比较等。 1、杂草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1)杂草标本的采集杂草鉴定主要依靠花、果实和种子。因此,要采集带有花和子实的标本,而杂草防除又以苗期为主,因此最好还要采集同种杂草的幼苗。 在选择采集对象时,通常选择未受病或虫侵害,生长正常的植株。一份完整的杂草标本通常包括根、茎、叶、花和果等各部分,如有块根、块茎、球茎和鳞茎等地下器官亦要采集。植株较大时,可采取部分带叶、花和果的枝条,但必须详细记录植株的高度。 采集寄生杂草时必须连同寄主植物一起采集,特别是它们之间寄生关系的部分,更需采集保存下来。若能将杂草照相或录相,这对识别鉴定、资

料保存很有用。 (2)野外记录野外采集一定要做详细的野外记录,一般有专门的记录本,记录项目有:采集地点、生态环境、农田类型、危害何种作物、危害程度、作物种类、杂草防除情况、采集日期等,要严格按其格式填写。其中重要的如:当地的土名(需要向当地群众了解),同时可了解它的危害和用途;另外,记载杂草植物经压制后易变的特征,如植物的花色、杂草植株是否有乳汁、杂草有否特殊气味等。采集发生在上述特点的农田中的所有种类的杂草标本,并做记录。野外采集时填写好采集号,相应号码写在小纸牌上,并用线栓在标本上,其号数与野外记录本上的号码应一一对应。采集号不可重复,野外记录时最好用铅笔而不用圆珠笔(表1)。 表1 杂草标本采集记录表 采集号采集日期年月日采集人采集地点 危害对象发生量 生境 生活型: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半灌木、灌木 生态型:水生、湿生、中生、旱生、多浆类早生、盐生、沙生、寄生 生育阶段或物候期株高 根茎 叶花 果种子 幼苗 附记(气味、乳汁、黏毛和味道) 土名科名 学名 其他 (3)采集所需的工具标本条、采集箱或塑料袋,以及枝剪、镐铲、野外记录本、标签、铅笔、绳子和塑料布或油布。

杂草学实验分析报告

杂草种类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杂草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或农田化学除草实践来解释,结合该特点,杂草学理论课由原来的板书教学改为多媒体教学,将实践中拍摄的杂草照片、除草剂药害症状照片等融入到教学课件中,相对于板书教学仅通过语言描述杂草特征及除草剂药害症状更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收理论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调查地点: 花溪洛平村,贵大南区校园绿化带; 三、调查时间: 2014 年 4 月 11日——2014 年 4 月24 日 四、小组成员:李龙进、胡永星、陆春云、董红敏; 五、调查内容: (一)空心莲子草 拉丁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别名:革命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等; 科:苋科; 属:莲子草属; 分布区域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皆有分布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长55-120厘米,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7-20毫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下面有颗粒状突起;叶柄长3-10毫米,无毛或微有柔毛。花密生,成具总花梗的头状花序,单生在叶腋,球形,直径8-15毫米;苞片及小苞片白色,顶端渐尖,具1脉; 苞片卵形,长2-2.5毫米,小苞片披针形,长2毫米;花被片矩圆形,长5-6毫米,白色,光亮,无毛,顶端急尖,背部侧扁;雄蕊花丝长2.5-3毫米,基部连合成杯状; 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侧扁,顶端圆形。果实未见。花期5-10月。

各种常见的杂草图谱及学名.

稗草 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 50—130cm。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 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 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 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 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 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米黄 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 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 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 30—100cm,具分枝,光滑,无 毛。叶互生有柄;叶片披针形至 宽披针形,叶上无毛,全缘,边 缘具粗硬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 黑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花序 穗状,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 圆锥状;花被浅红色或白色,4 深裂。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 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 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 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常见杂草大全(修正2)

常见杂草 稗?草:学名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 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

Polygonumlap athifolium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 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

月中旬种子开 始成熟。上海 3月上旬出苗, 5月开花结果。 广东12月出 Alternantheraphiloxcroides(Mart.)Gr 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生

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Array靠 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水稻。形态特征:叶窄线形,宽约3mm,有较大型膜质叶鞘,茎生叶仅有叶鞘且无叶片。株高30—60cm。穗状花序圆 柱形,雌、雄花序之间间隔有距离。

雄花序在上,长5—9cm,1雄蕊;雌花序在下,长2—4cm,直径1.5—2.5cm,雌花基部具毛,小苞片与毛近等长,子房有长柄,柱头披针形。 茎直 滑无毛,株高 30—60cm。基 生叶有长柄,茎 生叶柄短,下部 膨大呈鞘状;叶

片心形,长5—10cm,宽4—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基部心形。 6 学 s(All.)Reichb.属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香附子、回头 青。除内蒙古、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片,宽卵形,雄蕊5个;柱头2个。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重度危害麦田。 酸膜叶蓼蓼科。株高30~120cm。茎直立有分枝,无毛。叶互生,具柄,柄上有短刺毛;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叶面绿色,全缘;托叶鞘筒状,膜质,无毛。茎和叶上常有新月形黑褐色斑点。数个花穗构成

常见杂草

1、水花生:属挺水型水生植物。一般簇生或大面积形成垫状物漂于水面。节间长, 有时可达19cm长,直径为0.5~1.4cm。根:由茎节上形成须根,无根毛,外皮层无明显分化,中皮层具6~9层薄壁细胞,气腔分布其中;维管束3~4原型,一轮。 茎:基部匍匐蔓生于水中,端部直立于水面,不明显4棱,长55~120cm,节腋处疏生细柔毛;茎圆桶形,多分枝,光滑中空,只具初生构造,髓腔较大,细胞密度小,细胞内未见草酸钙晶体形成。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2.5~5cm,宽0.7~2cm,先端圆钝,有尖头,基部渐狭,叶面光滑,无绒毛、叶片边缘无缺刻。叶柄长0.3~1cm,无毛或微有柔毛。一般斑块状或浓密的成片草垫状,节间最长15cm,直径约0.3~0.5cm。根:有根毛,陆生植株的不定根次生生长可形成直径达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即宿根,茎节可生根。茎:圆桶形,多分枝,茎秆坚实,具次生构造,含丰富的菱晶簇和羽纹针晶,细胞密度大,髓腔小或实心。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基部渐狭,叶片略有绒毛,叶片边缘常有缺刻。叶片较水生环境中的叶片长宽度略小,厚度略厚,叶色较深,叶片与茎之间的夹角较小,较挺立 2、苎麻属半灌木,高1—2米;茎、花序和叶柄密生短或长柔毛。叶互生,宽卵形或 近圆形,表面粗糙,背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花雌雄同株,团伞花序集成圆锥状,雌花序位于雄花序之上;雄花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管状,被细毛。瘦果椭圆形,长约1.5毫米。花果期7-10月。由地下茎和根系形成强大的根蔸。 一般用营养体繁殖的苎麻没有主根,从地下茎上发生许多细根,其中一部分具有副形成层,膨大成萝卜状,表面光滑,它们的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含大量淀粉,有贮藏养分的功能,故称贮藏根。 3、酢浆草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长达50厘米,上被疏长毛,节节生 根。叶互生,掌状复叶,叶柄长2.5~5厘米;托叶与叶柄连生,形小;小叶3枚,倒心脏形,长达5~10毫米,无柄。花1至数朵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花序柄与叶柄等长;苞片线形;萼片5,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10,花丝下部联合成筒;子房心皮5,5室,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蒴果近圆柱形,长1~1.5厘米,有5棱,被柔毛,熟时裂开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生于耕地、荒地或路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4、看麦娘一年生草本。秆少数丛生,细瘦,光滑,节处常膝曲,高15-40cm。叶鞘 光滑,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2-5mm;叶片扁平,长3-10cm,宽2-6mm。圆锥花序圆柱状,灰绿色,长2-7cm,宽3-6mm;小穗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3mm; 颖膜质,基部互相联合,具3脉,脊上有细纤毛,侧脉下部有短毛;外稃膜质,先端钝,等大或稍长于颖,下部边缘相连合,芒长1.5-3.5mm,约于稃体下部1/4处伸出,隐藏或外露;花药橙黄色,长0.5-0.8mm。颖果长约lmm。花、果期4-8月。 5、清明菜:一名佛耳草,亦名鼠曲草、燕子花,属菊科草本植物。淡黄香青,多年生草 本,高10-22cm。根状茎细长,木质;匐枝细长,有膜质鳞片状叶及顶生的莲座关叶丛。茎直立或斜升,具白色蛛丝状绵毛。功座状叶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5cm,

山东田间杂草植物区系研究

山东田间杂草植物区系研究 摘要据调查,山东田间杂草种类共有363种,隶属于179属、47科。其区系成分多样,其中温带成分有61属,占总属数的44.53%,热带成分有56属,占总属数的40.88%。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构成了山东田间杂草区系的主体。此外,世界分布成分有42属,133种,在杂草种类中占很大比重。同时,也要注意外来种的入侵。 关键词田间杂草;区系;山东 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田间杂草种类繁多,危害严重。我们对山东田间杂草的种类做了调查,同时结合前人的工作,进行了区系成分分析,试图为防治田间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1山东省自然条件概况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北濒渤海,东临黄海。地理范围介于北纬34°23′~38°24′、东经114°48′~122°43′之间。省境南北最长约400km,东西最宽约700km,全省面积约15.7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山东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全省各地大陆度均为50%以上,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冬季受大陆性季风控制,寒冷干燥;夏季气流源自低纬太平洋海面,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是典型的暖温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11~14℃之间,由南向北和自西向东递减。无霜期一般为180~220d。热量资源较丰富,分布不均衡。平均年降水量在550~950mm之间。山东土壤水平分布总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土壤类型分布为棕壤、棕壤与褐土、潮土与碱土[1]。 2山东田间杂草植物区系的特点 2.1杂草种类多,优势现象明显 山东田间杂草有363种,179属,47科[2-4]。从山东田间杂草植物区系植物含10种以上科的排序来看(见表1),30种以上的大科有3个,即禾本科(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