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难寻》中的隐喻分析

《好人难寻》中的隐喻分析
《好人难寻》中的隐喻分析

《好人难寻》中的隐喻分析

作者简介:郑言(1982-),男,甘肃省通渭人,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单位:陕西省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奥康纳的《好人难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本文拟通过其作品中的隐喻分析,揭示其深刻的文化寓意。

关键词:《好人难寻》;词汇隐喻;文化隐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12-0000-02

奥康纳(1925—1964)被称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源泉主要来自宗教和教会。她的作品主题主要描写邪恶、赎罪和拯救。《好人难寻》是奥康纳最受推崇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家通过一场家庭旅行向我们展示了一条灵魂救赎的道路,小说的实质乃是一场灵魂救赎之旅。奥康纳认为:“一个好的小说家是通过象征和隐喻来传达感情的。”[1]这篇作品用完美的艺术形式来抒写寓意深刻的主题,大量隐喻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极富感染力,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和文化寓意。

一、词汇隐喻

隐喻是用源域对目的域的阐释,在文本中总是借助词汇来实现,这些词汇大都具有特殊的“言外之意”。《好人难寻》中含有大量的

隐喻的逻辑特征

?科学哲学?隐喻的逻辑特征 3安 军 郭贵春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传统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维与语言现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哲学派别更是严格地把隐喻排斥在经典逻辑的范畴之外。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逻辑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逐渐揭示出一种事实:在认知主体的实际思维运作过程中,隐喻与逻辑绝非两种毫无关联的离散体;相反,两者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本质地蕴涵着深层次的认知内容,并生动地展现出相应的逻辑特征。 一、隐喻构造的分类学逻辑特征 隐喻不仅是概念意义发明、转换、理解与评价的有效载体,而且是整个语言系统生成、演化、嬗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表达着隐含的分类逻辑真理,体现出分类逻辑本质性的动力学特征。这种特征源自伴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格式塔转换。由于对语义单元逻辑内涵的重新排列整合,隐喻远远地超越了单纯进行风格修饰的修辞学功能。隐喻连接词“是”以语形上明确的或隐含的方式,在语句意义系统中对分类逻辑框架进行重组,构造出新的语用语境,从而通过一种曲折意义传达出特定意向的认知内容。 1.隐喻构造与分类学逻辑互为前提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喻构造“发生转移的两极也就是逻辑的两极”。(R icoeur,p.21)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以由种和属所构成的分类学逻辑序列为基础性条件,是在由从属关系、协调关系、比例关系和平等关系等规则所支配的分类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不存在某种既有的逻辑分类学标准,所谓隐喻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逻辑秩序本身来源于对语义场系统的隐喻构造。由于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是隐喻的,因此,从种属之间的逻辑区分到整套分类学逻辑的建立本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构造。再次,隐喻打乱了原有的逻辑秩序,破坏了相关的分类活动,“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的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做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同上)这意味着,隐喻构造所形成的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范畴错误,在事实上构成了处在描述与重新描述之间、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的分类逻辑重组的中间环节。 2.隐喻概念的语义场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类型层级(type h i erarchy)结构 类型层级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网络,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的一般性程度的层次建构起来的。在类型层级的层次结构中,当一个概念上移时,其意义的抽象性增强;当它下移时,其意义的具体性增 ? 001?3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趋势”(编号04JZ D0004)成果之一。

文学隐喻特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46654717.html, 文学隐喻特性分析 作者:张知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7期 摘要: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文学隐喻来源于文学家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需要创造者独特的洞察力,也需要读者有更高的感知能力去理解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拟以张爱玲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隐喻为例,尽力找出张氏话语的隐喻世界,旨在分析文学隐喻的特性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文学隐喻特性启示 作者简介:张知馨,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023-02 一、引言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纳入修辞学领域进行研究,现代隐喻学以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开辟了 隐喻研究的新途径,认为它不仅仅是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作者这样界定隐喻的本质:通过另一件事情来理解、经验某事。。隐喻不仅属于语言的,而且属于思想、活力、行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善于运用隐喻这一语言艺术的人是天才,创造隐喻的天赋依赖从不同事物中发现相同。人们隐喻式的感知也由于认识主体的情感、 态度、联想使人们开阔了对客体的认识。张爱玲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怀着天才梦的作家,隐喻在其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隐喻已然渗透成为她的一种思 维方式,一个认识世界、理解时代的重要工具。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隐喻内涵 张爱玲在小说世界中执着地表达自己对于世界最为真实的体认感,她无情地将解剖刀指向 自己,还原最彻底的人性。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隐喻的发展

1、传统隐喻理论 隐喻是什么?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较之传统的隐喻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和《诗学》中的多处,他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描述其特征。亚氏对隐喻的定义是:“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诗学》)。根据这个定义,亚里斯多德又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词汇的替代:“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他说的替代的几种情况是:(1)以属代种,或以上代下,即用上义词代下义词。如There lies my ship (我的船躺在那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lie是属,lie at anchor是种(抛锚停泊),前者所指范围更广,其语义涵盖后者,但在这个句子里前者的语义等于后者。(2)以种代属,或以下代上,以下义词代上义词。如Truly ten thousand noble deeds hath Odysseus done(Odysseus做了足足一万个伟大业绩)。ten thousand (一万)这个数字在语义上属于“a large number ”,因为“大量”可以是上百、上千,也可以是数十万、数百万。因此,前者是种,后者是属,但前者实际上要表述的是大量的意思,因而是以种代属。(3)以种代种,或互代,是一个分类学上同一级的词代替另一个词。如With blade of bronze drew away the life /Cutting off the water with unwearied bronze/To draw aw ay(从中抽出)用来代替“to cleave”(裂开),cutting off 则用来指“to draw away”之意,两者都是“taking away”之意,在同一层次,可谓以种代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四类隐喻中,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比例关系所作的“类推”(analogy),也可叫“proportional metaphor”(比例性比喻)。他也为此举了例子。 亚氏提到了明喻,认为是隐喻的一种。明喻指对两个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特别是这种比较因使用了引导词like或as使语义清晰显现,实质是替代或比较。 束定芳认为,亚氏定义的最大优点是发现了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隐喻涉及至少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其定义的最大局限是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它词用作隐喻的可能性,因此也排斥了揭示隐喻的话语特性的可能性。因为承认动词和形容词等也可以用作隐喻,就必须承认只有在词语的组合过程中才可能生成隐喻的事实,同时,这一定义也无法将隐喻与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如换喻、提喻等区别开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亚氏的隐喻观作了总结:我们把隐喻定义为名词意义的转换,其特点有:第一,隐喻是一种借用;第二,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对应,也就是说,它原本属于其它单词;第三,我们求助于隐喻来填充语义的空白;第四,借用词取代了并未出现的本义词,如果这种词存在的话。 传统修辞学中另一个对传统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在《话语的辞格》中,他把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来分析。他指出,喻格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理据。比喻发生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借词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是它被新赋予的意义。在他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因此,喻格建立在一种双重性的基础上。他还指出,由于相似与事物的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把这一特征转移到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的领域。隐喻可以取自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真实的或想象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物理的实体,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于所有的思想的实体。方达尼尔以“有生命的”(inanimate)为标准,把隐喻分成五类:属于某一有生命事物的特征向另一有生命的事物转移的隐喻;某一无生命但具物理性的事物的特

政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

政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 隐喻的批评性分析主要是以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语篇(特别是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揭示隐喻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力关系。通过对肯尼迪就职演说中出现的隐喻进行识别、分析和阐释后发现,演讲中所采用的概念隐喻主要集中在冲突、旅行和身体三个方面。隐喻可以有效地激发听众的内心情感,更容易接受肯尼迪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帮助演讲者达到既定交际目的。 一、引言 政治性演说词被认为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文体,尽管是一种口头表达的语言,但带有极其浓重的书面语特点。不可否认,总统就职演说属于政治性语篇,是被总统用来宣扬本届政府的政治立场和外交政策的一种有力工具。 传统语篇分析的研究焦点主要围绕词汇语法层面的意义表达现象,而无法解释文本构建过程中的话语选择现象,更不能深入分析话语选择背后的决定因素及其产生的效果。用隐喻表达思想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既是修辞手段也是思维方式,也正是一种有意识的话语选择。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曾经指出“隐喻普通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中,更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所依赖的概念本身就是隐喻的。”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是构建话语框架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更是演说者实施话语霸权和文化霸权、灌输和宣扬其价值体系的主要工具。Wilson认为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可以完成特定的交际目的,同时有利于解释政治主张,从而唤醒听众的认同感。因此在阅读一些政治语篇时,应采用批评隐喻分析方法,针对出现的隐喻,进一步剖析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战略,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类语篇和提高思辨能力。 二、批评隐喻分析 隐喻的批评性分析其实属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范畴。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的主要任务就是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从多个角度分析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权力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批评隐喻分析恰恰是以隐喻为出发点,分析研究隐喻与其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等之间的关系。 批评隐喻分析是Chariteris-Black在2004年就已经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该分析法旨在把语言分析与社会知识和个人的认知理解结合起来,去解释特定的语篇类型中,为何人们更愿意选择用隐喻来表达情感。具体而言,批评隐喻分析就是以特定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点,剖析作者的立场、权力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如何影响隐喻的选择,进而揭示隐喻在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塑造和传播作用。Chariteris-Black和Lakoff多以党派纲领文件和竞选语篇为分析语料,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隐喻各个方面的作用,比如灌输思想模式、改变意识形态、维持权力关系、激发公众情感以及引导舆论方向,其目的就是透过语篇中的隐喻现象,阐释隐喻背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

浅析《窃听风暴》意识形态的建构

浅析《窃听风暴》意识形态的建构 【摘要】电影,无论是作为工业还是文化产业而言,都是在政治及商业机制控制下产生的。同时,电影制作也是主观意识的反映,是控制大众意识形态的手段。本文以德语电影《窃听风暴》为例,从文本编码、叙事结构等媒介语言方面分析,探讨电影中意识形态的构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中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力量。”1两人对意识形态所下的定义带有明显的阶级色彩,也正是这两位德国人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更为讽刺的是,社会主义分化了他们的祖国。德国在二战后被美、苏两大阵营瓜分为西德和东德。影片中发生的故事正是讲述在1984年,整个东德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魏斯曼是国安局的一名特工,奉命监听东德戏剧家德瑞曼及其女友克莉丝塔西兰。在监听过程中,魏斯曼渐渐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开始暗中帮助他们。德瑞曼匿名登在西德《明镜》报上的文章引起了特工的注意,随后,克莉丝被捕后出卖了男友,最终内疚自杀。魏斯曼帮他们脱离了危险,但随后被发现并革职。多年后,德瑞曼翻查资料得知魏斯曼曾帮自己脱离险境,为他著书,名叫《好人的奏鸣曲》。 极权主义下的统治 终身致力于文化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英国人斯图亚特·霍尔建立了一套编码解码的理论,他告诉我们,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编码者与解码者采用的代码不一样,文本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意义的断裂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政治立场密切相关。2按照霍尔的理论,呈现在电影中文本身即是一个编码的成品,语句或场景里折射的是作者的直接态度。影片的开头,一段无声独白清晰地给读者交代了故事的大背景。“1984年,东柏林全面封锁,人民受到斯塔西严密监控,也就是东德秘密警察。这是一个由10万专职人员20万线民所组成的情报机构,他们确保了无产阶级专政,其开宗明义的目标就是无所不知”。这段文字不足百字,却包含了多个诸如“全面封锁”“人民”“严密监控”“秘密警察”“无产阶级专政”等带有强烈阶级色彩的词语,给影片渲染出一种沉重、严肃的氛围。不仅如此,影片中通过艺术家的文章赤裸裸地对社会主义统治进行了讽刺和鞭挞。影片中以艺术家群体的生存状况,反映东德极权统治的无情和冷酷。艺术家处处受到政治控制,甚至要为事业委屈献身。其中,导演雅思卡被文化部长列入黑名单后郁郁寡欢,最终选择自杀。好友之死激发了德瑞曼批判极权政府的决心。这是他写给雅思卡的悼词,也是后来发表在西德《明镜》报中的文章。“在

隐喻的语境分析

隐喻的语境分析 郭贵春/安军 【专题名称】外国哲学 【专题号】B6 【复印期号】2002年11期 【原文出处】《江海学刊》(南京)2002年05期第36~43页 【作者简介】郭贵春,1952年生,山西大学校长、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军,1976年生,山西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隐喻研究是当代哲学运动中的语言学、解释学、修辞学“三大转向”的一个重要的汇合点。本文在考察了隐喻研究的当代背景特征后,从语言哲学的 角度指出并说明了在特定语境中语形是隐喻的载体,语义是其本质,语用 是其生成方式,从而给出了一个较为细致全面的隐喻的语境分析,并指出 了一种朝向语境论的隐喻研究走势。 【关键词】隐喻/语境/语形/语义/语用 在当代,隐喻从多个向度和层面进入哲学研究的视域之内。除在诗学、修 辞学、美学中发挥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外,隐喻也频频出现在心智哲学(如一 般精神概念的隐喻形态问题)、科学哲学(如隐喻与解释模型之比较)、认识论(如类比推理)以及认知研究(如概念的形成理论)之中。但是无可否认,隐喻首 先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而存在的。因此,对之作出一种细致的语言哲学分析, 是澄清隐喻在上述这些领域的存在、本质及意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英文词“metaphor”(隐喻)源于希腊词“metapherein”,“me ta”的意思是“超越”(beyond),“pherein”则有 “提供”、“带来”(to bring)等含义。《牛津哲学词典》认为,隐喻是最重 要的一种修辞格式,其中有关话题(意旨)被一种用于非字面意义描述的语词或 句子来指称;在一种典型的隐喻用法中,“相关特征的结合成为不合逻辑和荒 谬的,但是理解并不因此而失效”(注:Simon Blackbum,Oxfo 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240.)。伴随着当 代哲学运动中的语言学、解释学和修辞学的“三大转向”,特别是在语言哲学 和科学哲学的研究中,隐喻得到了愈来愈密集和热切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 以来,西方隐喻研究蔚为显学:一种以隐喻研究为核心并广泛扩展渗透至多学科领域的“隐喻学”(m etaphorology)逐渐成形,学术界甚至掀起了一股“隐 喻热”(metaphormania),“隐喻转向”(the metaphorical turn)的提法也随 之出现。这些现象和动态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客观论之,隐喻无 论在哲学中还是在科学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重大的研 究价值和意义。 隐喻研究的当代“语境” 传统隐喻研究在当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之称为一种转 折或转向。因之,当代的隐喻研究体现出了全新的时代特色。或者可以说,当代隐喻研究是在一种全新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的。在本体论上,隐喻的地位被大大地提高,人们已经从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上升到认知和思维的一种内在的、本 质性的结构层面上来重新发现和认识隐喻;在认识论上,隐喻不再被看作仅仅 具有文学意义上的审美功能,它所特有的科学认知功能也逐渐被揭示出来;在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 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口郭婕聂启平 摘要:近年来,利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的方法受到了国外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批评隐喻分析这一全新的隐喻分析方法;然后分析了语料库与批评隐喻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笔者利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例示了如何运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料库隐喻批评隐喻分析语篇 一、引言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关隐喻理论的探讨也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修辞学鼻祖亚里士多德以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隐喻仅仅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其主要功能是修饰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这一观点被人们视为定论。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R i char ds提出了隐喻互动论,才突破了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现象进行研究的局限。R i char d s认为,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流,它是人类进行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1980年,著名语言学家G eor ge L akof f和M ar k J ohns on在他们的M et aphor s W e L i ve砂一书中更是明确提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手段。从此,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新领域。在认知隐喻理论中,影响力最广的就是L akof f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由L a kof f&Johnson(1980)创立,在此基础上,Lakof f(1993)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思维过程是隐喻性地构建的,所以,作为语言表达的隐喻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隐喻把一个概念域(始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它被认为足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i deal i zed cogn i t i ve m odel)。如今,由于其强大的解释力,概念隐喻理论已经在隐喻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然而,在受到追捧的同时,概念隐喻理论也受到了~些学者的批评。其中,C har t er i s—B1t i ck(2004)和D ei gnan(2005)认为,以L akof f为代表的学者在论证概念隐喻理论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内省式的语料,这些语料是不可靠的。因此,C har t er i s-Bl ack(2004)提出了批评隐喻分析(C r i t i c al M e t a ph or A nal ys i s)这一新的隐喻研究法,他把语料库的法引入了隐喻研究之中,为解决概 2010.10念隐喻理论遇到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出路。鉴于此,本文将简要介绍批评隐喻分析的理论,然后再利用实例来探讨语料库方法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具体运用问题。 二、批评隐喻分析 批评隐喻分析是一种崭新而具有开创意义的隐喻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综合利用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隐喻,揭示隐喻语篇背后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态度和信念(纪玉华,2007)。该方法自提出以来,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如G o at l y,2007;0’H al l or an,2007;W o dak,2006)。 C har t er i s—Bl ack(2005:13)认为,隐喻能够影响人们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因为它能利用语言激发人们潜意识中的情感潜势;通过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积极或消极的联系,它可以对我们建立在好与坏的区分上的价值观和信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C har t er i s-B l a c k (2004,2005)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媒体还是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特别是常规隐喻)都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当隐喻用于劝导时能够表达作者的评价,因而它构成了文本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此,他认为,对政治家、媒体和神权统治者等具有权势的人物或机构的语言进行批评隐喻分析,能够深刻地揭示影响他们选用表达情感的词语的冈素。 C a m er on&Low(1999:88)把隐喻分析分为三个阶段:1.收集语篇中的隐喻例证;2.从收集到的例证中归纳出它们所代表的概念隐喻;3.利用归纳出来的概念隐喻推导出构成或制约人们信念和行为的理解或思维模式。这三个阶段类似于Fai r cl oug h(1995)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的“描述、理解与阐释”三步分析方法。结合C am er o n&Low 和F ai r cl ough等人的分析方法,C hart er i s~B l ack(2004:34~35)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隐喻分析模型,该模型也分为三个阶段:隐喻识别(m et aphor i de nt i f i cat i on)——它涉及到隐喻的概念意义,即辨别隐喻是否存在丁:语料库的文本之中(具体操作法将在下文详细阐述),以及字面的始源域和隐喻性的目标域之间是否存在张力;隐喻理

浅析隐喻修辞

浅析隐喻修辞 摘要:从语言机制和认知机制了解隐喻,再从基本理论分析隐喻,继而通过举例论证隐喻的功能和影响,最后总结出隐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机制理论功能影响 正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隐喻热”的掀起使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的观点,隐喻的研究从修辞功能延伸到认知功能领域。而在我们的第十次课程学习中,也有包括隐喻的描述。在《忏悔录》中,保罗·德曼发现,卢梭通过隐喻的方式以达到其自我辩解的目的。由于替代是隐喻的本质,于是卢梭叙述的“丝带”其实正是卢梭欲望的替代。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隐喻”。 从语言机制角度,汉语词典中对隐喻的阐述:《辞海》(修订本·1980年)关于隐喻的解释是这样的:隐喻是比喻中的一种,本体与喻体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2002年)认为隐喻是比喻的一种,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汇,而用“是”“就是”“成为”“变为”,把某一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 从认知机制角度,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束定芳,2000:19);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Lakoff&Johonson,1980:5);隐喻是一种映射,即从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两个领域的具体特征具有系统的本体对应(Lakoff&Turner,1989:207);隐喻的中心不是语言,而是思维,隐喻不是修辞格,而是思维方式。它使经验概念化并加以诠释的工具(Lakoff&Turner,1989:209);隐喻可以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次上体现,可以体现在单词、词组、句子(Koller,2003:36)。 隐喻研究虽多,但若细察之,其基本理论不外三个,分别是:比较理论、替代理论和互动理论。(廖美珍,2007:177)比较理论认为: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隐喻的实质就在于两者在语义和语境中具有一些相似点。这一理论的特点就在于本体和喻体具备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预先存在的,隐喻的根本就是通过喻体的特征,映射本体的一个过程,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相似点上来。替代理论认为:在生成隐喻的时候,喻体被用来替代本体,本体是真正的内涵,喻体用来使语言更具吸引力。替代理论的本质是:隐喻意义不能直接表达,是喻体对本体的一种替代作用。而互动理论则认为:把本体和喻体看做相关的常识系统。在比喻中,与喻体相关的一些常识性项目被应用到本体上,从而改变本体的常识系统。互动理论实质上,把隐喻的成因看作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它改变了人们所熟悉的观察目标的角度,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 隐喻是一种抒情的工具,用于抒发人的情感。人类丰富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存在,人类认知、理解这种存在并进而表达这种存在的方式也许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加以把握,但从语言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其基本的方式有两种——隐喻和转喻。人类内心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忧、愁、怨、恨等情绪,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它们是无形、无声、无嗅、无色的存在,要想抒发这些情绪并为他人所感知,只能借助于隐喻和转喻,以“紧锁双眉”写人愁,以“咬牙切齿”说人恨,都是借助了转喻,较为枯燥和乏味;还可以通过隐喻表达人类内心复杂的世界,日常语言中所谓的“分忧”、“积忧”、“解愁”、“添愁”、“抱怨”、“消恨”、“饮恨”都是

隐喻诗性特征论文

隐喻的诗性特征 无论是在大学英语写作还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英语修辞都是必须讲授的内容。教材《英语写作手册》列出最常见的辞格11种,其中就有隐喻格(metaphor)。课文是这样定义隐喻的:“it is the use of a word which originally denotes one thing to refer to another with a similar quality. it is also a comparison,but the comparison is implied,not expressed with the word as or like”联系上下文和所举例句,我们看出,该教材是从微修辞的角度来介绍和要求所授各种辞格的。但隐喻与其他各种辞格不同,它还具有宏修辞的特点,而且它的宏修辞用法在文学作品中很是多见,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隐喻的研究在欧美国家中成为显学,至今不衰。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隐喻分为微隐喻(micro-metaphor)和宏隐喻(macro-metaphor)两类。那么显然,微隐喻就是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以增强言语表达效果为目的的通常修辞方式,而宏隐喻则是既涵盖微隐喻修饰功能又具有认知作用的文化学意义上的 修辞手段。当隐喻言说从语词的层次进入话语的层次之后,隐喻就从微修辞进入宏修辞的范畴,隐喻也就超越其他修辞方式成为一种深层次的表达或认知方式。也就是说,宏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认为,宏隐喻的主要特征是它具有“思考”的属性,而且是一种诗性形式的思考,也即审美思考。米兰·昆德拉说过:“思考的美体现在思考的诗性形式上。据我所知,存在着

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

作者简介:刘振前(1964— ),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收稿日期:2000.05.27 2000年第10期 总第138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0,№10Serial №138 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 刘振前 (山东聊城师范大学外语系,山东聊城 252059) 提 要:本文从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方面对隐喻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传统的比较理论虽然历史悠久,但对 隐喻现象的解释力毕竟有限:特征匹配、突出性失衡、信息理论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隐喻的本质,却不能捕捉到隐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以生成语义学和语用学为理论依据的失协理论认为,隐喻是对语义选择规则和交际的会话准则违背的结果,所以,隐喻的理解与普通语言不同。但是,这种理论也不能反映隐喻的本质。交往理论虽然比较有前途,但尚缺乏经验研究的验证。 关键词:特征匹配;突出性失衡;失协论;交往理论 Abstract :The present thesis is an attempt to study the nature of metapho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nguistics ,psycholin 2guistics ,cognitive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ragmatics.On the basis of meticulous analysis ,the author has come to the following con 2clusions.Traditional comparison view ,in spite of its long history ,has limited explanatory power :while to some extent revealing the nature of metaphor ,the feature 2or attribute 2matching models ,the contrast model ,and the salience imbalance hypothesis can only capture part of the richness and complexities of metaphors.Nevertheless ,according to the incoherence view ,which is based on theo 2ries of generativ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taphors result from breach of semantic selection rules and conversational principles.Therefore ,the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n 2figurative language.However ,this view cannot explain metaphors either.It seems that the interaction view is promising ,but it needs to be tested with experiments. K ey words :feature 2or attribute 2matching models ,the salience imbalance hypothesis ,the incoherence view ,the interaction view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0)10-0018-04 11引言 心理语言学对比喻性语言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起初研究的重点是隐喻,最近扩展到了其他比喻性表达方式,如习语、谚语、类比等。隐喻之所以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是因为它一方面在日常语言中居于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影响人的思维方式。隐喻体现了我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Quinn ,1991),是交流和概念思维的有力工具,而不再被看成是日常语言的装饰。关于隐喻的理论有许多种,相应的理解模式也有许多种。本文拟从隐喻的传统理论解释以及理解模式两个方面对隐喻进行研究。 21比较论(comparison view )比较论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 提出。他认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之名称来称谓另外一种事物,如例(1)。用Richards (1936)的术语来说,隐喻的主题(原称本体)是“世界”,喻体是“舞台”,共同点(或者相似性)是两者所共有的一系列特征。有时,相似性是本体和喻体的上义范畴,如例(2) 中的“山峰”和“牙齿”共属于一个上义范畴:尖利的形状;在多数情况下,需要找出两者之间暗含的类比关系才能发现其共同之处,如例(3)。 例:(1)The world is a stage. (2)The tooth of the mountain could be seen from afar.(3)It is no good allowing life to waste like a tap left run 2ning. 2.1隐喻理解的特征或属性匹配模式(feature 2or at 2tribute 2matching models ) 根据特征或属性匹配模式,在“A is B ”这种形式的隐喻中, A 和 B 两个概念被表现为两个特征集(set of features )或者n 维语义空间中的位置。(Johnson &Malgady ,1979;Marschark ,K atz ,Paivio ,1983;T ourangeu &Sternberg ,1981)隐喻的理解过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将隐喻转换成显性比较(explicit compari 2son );二是将喻体的特征或者属性投射到本体上。一般比较句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

练习四语音 一、名词解释 1.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 2.元音就是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3.发音时气流强的叫送气。 4.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中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5.区别特征是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二、填空题 1.音素。 2.拉丁字母。 3.音高;音重;音长;音强;音高。 4.肺;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共鸣器。 5.元音;辅音;受阻。 6.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央、低、不圆唇。 7.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双唇、送气、清、塞。 8.音位。 9.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自由变体。 10.声母;韵母;声调;韵母;韵头;韵尾。 11.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12.脱落。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A; 5.C; 6.D; 7.B; 8.B; 9.D;10.C。 四、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10.对。 五、分析题 1.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a: 舌面前低不圆唇 A:舌面央低不圆唇 ɑ: 舌面后低不圆唇 u:舌面后高圆唇 g:舌根浊塞音 k‘:舌根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2.根据描写写出音素。 ①e;②o;③ü;④p;⑤ch;⑥x 3.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 ①k—k‘:送气与否②i—y:唇形圆展 ③u—o:舌位高低④y—u:舌位前后 ⑤m—n:发音部位不同⑥?—z:清浊不同 六、问答题 1.人类发音器官分为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参见教材第57-58页。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 ——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什么是概念隐喻 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9·3阅兵讲话中的批评隐喻分析

9·3阅兵讲话中的批评隐喻分析 批评隐喻综合运用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分析隐喻,揭示其中隐藏的思想、价值和意识形态。9·3阅兵讲话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文章就此以习近平9·3阅兵讲话为语料,运用Charteris-Black的批评隐喻方法分析语料中的隐喻以及作用。 隐喻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Lakoff与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到: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隐喻不是一种简单的修辞,而是一种认知方式和语言手段。由于隐喻的普遍性以及独特的问题功能和语用功能,使其成为政治语篇中的宠儿,有效表达了政治信息与政治家的价值观念。 一、批评隐喻 批评隐喻综合运用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隐喻,旨在探究权势群体在其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并分析语言与意识形态和社会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Charteris-Black在借鉴Fairclough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分析模式”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批评隐喻分析的三个步骤,即隐喻识别、隐喻描述和隐喻阐释。隐喻识别有两个阶段:①识别具有代表性的隐喻; ②识别隐喻关键词。隐喻描述就是要在隐喻和决定该隐喻的认知因素、语用因素等其他因素之间建立联系。隐喻阐释就是要分析这些隐喻和它们在实现社会目标中的说服性功能。 二、批评隐喻分析 笔者通过对语料进行统计发现,该讲话中主要运用了旅途隐喻、战争隐喻、家庭隐喻、建筑隐喻等。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介绍前三种。 1.旅途隐喻 Lakoff把旅途隐喻总结为“带有目的性的行为是沿着道路走向目的地的旅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这句话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比作旅途。“开辟”“新征程”肯定了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伟大事业的重大意义。旅途隐喻的使用能够唤起人们珍惜和平的情感。 “人间正道”“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旅途”的目标域。借助这些隐喻,习近平传达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都是这一旅途中的旅行者,旅途的终点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道路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旅途隐喻的使用能够劝导民众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具有信息表达功能,表明了中国对待和平的态度和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