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文化

新都文化
新都文化

新都人文历史

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美誉的新都位于成都市北郊,居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是古蜀国三大名都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新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能满足游客不同的休闲需求。这里不仅有千年古刹宝光寺、隋唐园林遗迹桂湖公园、古典人文园林东湖公园等历史建筑,还有乡村休闲旅游风情园和少儿时光基地、草莓园等亲子互动乐园,同时还有成都海宁皮革城、二台子丝绸博物馆、海峡茶城等大型购物商场。

穿越3000年的漫长岁月,新都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呈现于现代都市;书香、佛香、花香“三香”袭人,山脉、水脉、人脉、文脉“四脉”传承。在不少人看来,新都厚重的历史人文,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大气、稳重。而随着保利热波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国际风筝节等一大批新兴文化活动的举办,新都更被贴上了时尚、现代、开放的标签,成为全域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宜业宜居宜游样本。

【人文历史项目】

新都区历史悠久,在周、秦以前属古蜀国地。从2002年的1月1日起,新都县结束了2222年的“县史”,成为“成都市新都区”。

新都区的旅游景点以桂湖和宝光寺最为有名。桂湖是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因明代杨升庵在此读书饯别友人写出名诗《桂湖曲》而得名。宝光寺始建于东汉,是成都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庙。另有泥巴沱、白鹤岛等风景区。

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处的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此寺相传建于东汉,因史料不足,难以断论。但从这里至今保存了我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看来,这座寺院最迟建于隋代,当时是否叫宝光寺尚无法稽考。但从1996年5月在寺内出土的唐代《施衣功德碑》最新资料表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这里已经叫宝光寺了。寺中的佛塔,名称宝光塔。

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下令拆毁天下大寺4千6百余所,小寺4

万余所,宝光寺难免劫难,宝光塔也被摧毁。唐大中元年(847),宝光寺得以恢复,但宝光塔尚未重修。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日(即公元881年元月8日),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在五百神策军的保护下南逃入蜀。中和元年五月(881年7月)僖宗路经新都,曾“驻跸”于宝光寺。后来,他觉得这里环境很好,又距成都不远,便在寺后修建行宫(行宫露台的两个柱础现存于七佛殿前廊柱下)。唐僖宗平生崇信佛教,到了成都,他立即派郭尊泰捧着皇帝的“玺书”,迎请隐居在彭州九陇山的高僧知玄(即悟达国师)到僖宗驾前随行。

唐中和三年(883)三月初八日,僖宗幸蜀已近三年。据说这天晚上,他在行宫闷闷不乐,夜不成眠,便到寺中散步。忽然,他见宝光塔废墟上霞光迸射,便惊惶失措地问悟达国师是怎么回事?悟达回答说:“此乃舍利放光,为祥瑞之兆,今黄巢已平,陛下可回长安了”。僖宗大喜,叫人挖掘,果然在塔宫内发现石函,函内有佛舍利十三粒,晶明莹彻,光彩照人。于是,僖宗命悟达国师重修宝塔,扩建佛寺。宝塔取名为无垢净光宝塔,佛寺仍名宝光寺。当时寺内有僧众一千余人,“蜀中之梵宫佛院未有盛于此者”。因此,悟达国师被尊为宝光寺唐代的开山祖师。

宋代,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一代祖师佛果克勤(宋高宗赐号圆悟国师)开法于成都昭觉寺。大观三年(1109)又住持宝光寺,并拓展寺庙规模,请宋徽宗敕赐宝光寺名大觉寺。据清道光碑刻《宝光禅院创建重修端末记》称:“宋圆悟禅师修持说法,接众数千”。使此寺进入了宋代的极盛时期。

元代,寺庙一度残破。明初,石子美等人捐资培修,复名宝光寺。永乐十一

年(1413),心空和尚在寺内建造尊胜陀罗尼咒石经幢,后来寺庙毁于火灾。明正德年间(1506枣1521),宝光寺经当朝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与翰林院修撰、新都状元杨升庵父子二人捐修,殿宇备极宏丽。

宝光寺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遭到毁损。清唐熙九年(1670),四川梁山县双桂堂破山和尚派他的弟子笑宗印密禅师来到宝光寺,新都县知县毕成英及地方缙绅的支持下,剪荆伐棘,重兴道场,被称为清代宝光寺中兴第一代老和尚。从康熙到光绪的两百多年间,由于不断培修扩建,宝光寺一跃而起,与成都文殊院、昭觉寺、草堂寺并列为成都附近的“四大精蓝”。与成都文殊院,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并列为长江流域的“四大丛林”,即所谓“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是也。

民国年间,宝光寺一直保持了佛教禅宗大丛林的崇高地位。寺内方丈和尚无穷和贯一在国内佛教界颇有影响,而在成都“四大精蓝”间,宝光寺尤以执行禅门清规而闻名。当时在挂单僧人中,流传着这样顺口溜:“要吃喝,到昭觉;要赶场,到草堂;要关猪,到文殊;要坐香,到宝光”。峨眉山僧人,一半以上都是在宝光寺受的戒,因此,宝光寺有“峨半堂”之称。在宝光寺受戒,参学的僧、尼,不少都学有成就,有的还成为我国佛教界的知名人士。

解放后,宝光寺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一九五六年,宝光寺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国内许多寺院遭到不同程序的破坏,但宝光寺的殿堂、佛像、匾联、书画等文物古迹基本无毁损,成为我国结构最典型,保护最完整的一座佛教禅宗丛林。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宝光寺作为全国重点寺庙和著名旅游点,必将日益发挥巨大的作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宝光街81号。(5.1公里)13分钟

东湖公园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建于唐代并有遗迹可考的古典人文园林只有两处。一处是山西省新绛县的绛守居,现属于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园林早已破坏,只剩下很少的清代建筑和一个水塘了。而新繁东湖,经过历代培修,仍然保存了唐代的

全部遗址和部分园林风格。至今,清代的园林建筑还基本完好。因此,就古典人文园林而言,新繁东湖不仅是四川最早的,而且是全国最早的。1984年11月,我国著名园林学者汪菊渊教授以及朱钧珍、张孝纪、刘家琪等专家,考察并游览了东湖。他们一致认为,新繁东湖是一处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古典园林,苏州、扬州的园林皆晚于此,它能够保存到今天,是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奇迹。

新繁东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著名宰相李德裕为新繁县令时开凿,是我国有遗迹可考的两处唐代古典人文园林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水面约三分之一。玲珑别致,布局谨严,韵味高雅。具备了我国古典园林中几乎所有的建筑形式和表现手法。园内有楼台亭阁等清代建筑20余处,掩映于古木名花之间,山水佳绝,风光秀丽,自古有“古蜀名园”之称。

新繁东湖主体建筑怀李堂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平房青瓦,回廊拥挟,外朴内秀,深寓蜀人缅怀唐贤德裕公在川“镇危疆,保境安民”,维护国家统一,“会昌之政几致中兴”的历史功绩之美好情愫。园内还有纪念明末清初一门四世六乡贤的“四费祠”和纪念唐李德裕、宋王益(王安石之父)、宋邑人梅挚的“三贤堂”遗址,更显示出东湖文化名园的特色。

千余年来,东湖盛名不衰,历代均为川西名人学士雅集之处,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诗文、匾联、书画作品。东湖碑林中珍藏大量名家书画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东湖路。

桂湖

桂湖公园在建造中,根据原有地形地物,包括树木竹林,都加以改造利用,它保留了长达一千米的饮马河(即清源河)。河道及其自然景色,把大片低温地改造成人工湖,将凿湖之土垒成山丘,形成错落有致的岛屿和优美流畅的湖岸线,桂湖公园占地208亩,其中水面82亩。湖上的建筑,吸取国内园林建筑艺术之精

华,结构巧妙,工艺精美,楼、阁、亭、榭各式屋面全施以绿色琉璃瓦,平桥、拱桥、曲桥等各式桥梁多采用汉白玉或花岗石,显示了昔日宫廷园苑的豪华气派。桂湖公园年动工兴建,1988年对外开放,1992年初具规模,是镶嵌在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新都的又一颗的明珠,是展现在成都平原上的又一处山水俱佳、建筑典雅的园林胜境、旅游名区。

桂湖公园的大门石狮雄镇,宏伟壮观,门匾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所书;门联五副,分别由楚图南、杨超题和周虚白、黄稚荃、赵蕴玉撰书。进门,碧草凝翠、竹树交荫、群芳争艳、蝉鸟谐鸣,充满了新建园林的生机。经过雅致的茶厅,踏着平铺的石每项,即来到湖畔的一组建筑群“沁春园”。园内的主体建筑为一座大型舫居,形如北京颐和园的石舫,有匾曰“逍遥游”,为我国佛教高僧遍能法师所书,取战国著名哲学家庄子的名篇《逍遥游》为舫居之名。这座舫居状如古代游船,上下两层,可供游人品茶、进餐、观赏湖光,真是苏东坡泛舟赤壁时所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韵味。

沿湖而行,湖岸迂回,道路弯曲。路左有溪流、港湾、花圃,路右则为土丘、树林、河岸。饮马河迤逦而南,流水淙淙。据说,三国时代蜀汉将士们常在这里饮马,此事虽不见经传,但从附近的名胜古迹弥牟八阵图、军屯镇和马超墓看来,“饮马”的传闻是有其依据的。

往事越千年,胜迹涉难稽。桂湖公园饮马河上却实实在在还有一座五百年前的古堰遗迹。这座堰是明代首辅大学士杨升庵的父亲杨廷和捐资修筑的一处农田水利工程。它年复一年,引水灌田,造福桑梓,农乡百姓不忘其德,故沿称此堰为学士堰。学士堰下游数百米处的新都城南门桥,即是杨升庵祖父杨春为便利城乡来往而捐资修建的清源桥。这座桥近年因市镇建设而拆除,不久,它将迁建于桂湖公园境内,作为饮马河上的新景点。

在饮马河畔,距学士堰遗迹不远的翠竹丛中,为新修的艾芜墓。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新都清流镇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墓由红砂巨石垒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身后的碑文记载着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艾芜之墓”四个字,由当代文坛泰斗巴金手书。墓前端有一块正方形

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者,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下部嵌着一束铜质山茶花。座右铭、大理石、山茶花,寄寓着这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

艾芜墓后百余米处,即是桂湖公园最大的建筑群“天香园”,取唐代诗人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意。此园位于桂湖公署中心,四周绿草如茵,汉白玉雕人物、动物点缀其间。台基前32级踏跺中间的红砂石御路上,刻着“九龙戏珠”图案,九条龙游于云水之间,神气活现,刻技精湛。云外楼为正方形五层建筑,中有螺旋状梯步可登,其匾额悬于最高楼檐下,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启动先生所书。伫立楼头,凭栏远望,桂湖的水色天光及香城的远山近景尽收眼底。

云外楼临水处,建有二水榭,东曰“迎晖”,西曰“步月”。楼之左右及后面,均有回廊环护,结构奇巧,木雕精美,楼西还有一座重檐攒尖顶八角凉亭,名叫南亭。南亭,唐代园林建筑名,在新都城南,唐代诗人张说有《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诗。当代一位有学者从诗句“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考证,桂湖是在唐代南亭的基础上建成的,故留南亭之名以怀胜迹。楼东不远处有“浮光阁”,取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浮光耀金”之意,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此阁为三层,高约15米。楼、亭、阁并排而立,互为呼应,优美和谐。

下云外楼,过七曲白玉桥,经儿童游乐场,穿巨石垒成的门洞,有路通往升庵桂湖。沿桂湖公园西行,右有葱郁的桂树林,蜿蜒的石城墙,左有碧绿如茵的草坪,浮于水间的芙蓉岛及其它小岛。湖面上,从船坞发出的各式游船,穿桥拍浪,自在往还。游人们憩息于树荫下、亭台间、港湾内,一股股凉风吹来,真感到惬意。忆及升庵先生“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的诗句,更使人心旷神怡。

地址:桂湖中路109号。(5公里)13分钟

四川丝绸博物馆

四川丝绸博物馆位于新都区境内二台子驿站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是目前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级专业丝绸博物馆。该馆展厅面积4000余平方米,藏品2200余件。从丝绸起源、工艺、锦绣、世情、希望、体验篇等多个板块对四川丝绸源于上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停滞于元、恢复于明清、复兴于当代的历史进程,以及丝绸工艺进步、丝绸文化与社会生活、现代丝绸生产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集知识性,趣味性,休闲娱乐为一体。

我国素以“丝国”著称于世,是丝绸业的发源地。丝绸柔软透气的性能及绚丽多彩的花色品种不仅博得了国人的青睐,在国外也享有极高声誉。

在四川丝绸博物馆序幕馆看到,丝绸之母——嫘祖塑像位于该馆中央,巨大的丝绸梭车述说着丝绸发展漫长历史,周围四个展区的丝绸服饰展示了汉代、唐代、清代、民国四个我国丝绸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四川丝绸博物馆由序幕馆、丝绸起源馆、古蜀丝话馆、当代蜀丝馆、绿色丝绸馆、丝路乐舞馆和丝绸体验馆七大场馆组成,集文化场所和休闲为一体,兼有旅游休闲和高端购物的功能。该馆的开业迎宾,为二台子商业街区注入了一股别样的文化气息,同时,也对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2]。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驿站环路99。

泥巴沱

位于新都城南三公里的毗河南岸,毗河至此迂回成三面环水的半岛,因一个大回水沱面得名。解放前曾是毗河“黄金水道”上一个运输繁忙的重要码头和商品集散地。至下游苟家滩一带盛产鳜鱼(俗名翅泼),饶有唐人所咏“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韵味。现发展为毗河生态旅游带一个重要风景区,面积18万平方米,竹林水域各半,以连接成片的茂密竹林,构成“丛林幽趣”的特色景观。悠悠索桥横跨毗河,将南北两岸连成一体。沿河岸建有隐篁亭、听流亭、拂柳亭、待鸥亭、观钓亭、望江亭、伴沱楼等,悬挂名人撰书的匾额、楹联,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里还有清代外国传教士汪若瑟建立的天主教堂,晨钟暮鼓,更增添了景区几多佳趣。名俗实雅的泥巴沱,是生态旅游观光和水上游乐休闲的好去处。

竹林水域各半,以连接成片的茂密竹林,构成“丛林幽趣”的特色景观。悠悠索桥横跨毗河,将南北两岸连成一体。宋代贤吏赵和明代大文学家杨升庵重阳登临,均深爱泥巴沱美丽风光,留下了“澄川秀野如披画”、“朝暮多奇态,草水含灵氲”的传世佳名。

地址:新都区蜀龙大道。(6.1公里16分钟)

白鹤岛

白鹤岛距新都县城5公里,位于新都县泰兴镇毗河上,著名抗日英雄王铭章将军故里新都县泰兴镇,为毗河生态旅游带上的重要风景区,由三个河心岛和两岸风景区组成。白鹤岛是毗河流经泰兴镇境内时自然冲积而形成的。白鹤岛附近水流缓有大片湿地,是观鹭和野鸭的好地方。以千亩绿浪缓的茫茫水域和风光秀丽的白鹤岛,小鹤岛母子岛为主景,辅以毗河两岸茂林修竹中的农家乐和300亩高效农业观光园,索桥、楼、台、亭、阁等精致建筑配套,构成成都近郊一处集休闲、聚会、运动、观光、科考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区。

岛屿状如两条逐浪游戏的大小鳜鱼,岛上面积100亩,竹树茂密;白鹤栖息,桔林成片,翠竹依依,身入其境,天人相谐,品茗玩牌,佳趣自知。高效观光农业寓科教于美景,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农家乐风韵古朴,饶具川西坝子情味;水上飞艇荡舟,坐船观光。

阳春三月到来,在成都新都区,—块块绿色的麦地、金黄的油菜田纵横交错,构成一副织锦般的图景。在新都区白鹤岛,沿河两岸都是油菜花,到这里来观赏油菜花的盛景也是春天赏花最好选择之一了。据了解,新都白鹤岛有上300亩高效农业观光园,这里看油菜花,视野比较开阔,可以尽情徜徉于花海中。

地址:新都区新都县泰兴镇毗河上。(37.9公里,1小时)

【生态旅游项目】

保利·198公园:占地3000亩,是集音乐演出、展览、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兼具休闲、娱乐、观光等功能的音乐文化主题公园。

地址:新都区北三环蜀龙大道1980号(13.5公里34分钟)

锦门:该项目占地200亩,是结合三河老城镇棚户区改造,通过引入润茂公司,以老成都记忆为背景,集文化、旅游、购物、美食和休闲为一体的商贸旅游综合体,该项目同步配套建设了占地145亩的丝绸文化主题公园。

地址:新都三河场(10公里24分钟)。

保利·狮子湖:该项目正在建设,占地约8000亩,规划建设集湿地花卉观光、水上婚礼休闲、儿童职场体验、湿地运动游憩、水上运动游憩、时尚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和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1080亩湿地示范区已于今年三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地址:蜀龙路与熊猫大道交汇处(东行300米)(15公里 38分钟)。

香城湿地生态公园:香城湿地公园致力于打造集湿地花卉观光、水上婚礼休闲、儿童职场体验、湿地运动游憩、水上运动游憩、时尚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和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

地址:成绵高速与成青路区间木兰镇狮子社区。(16.5公里40分钟)

【特色文化活动】

保利热波音乐节:每年五月在新都保利·公园198 举办,已经持续举办了五年,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户外音乐节,也是新都打造“西部音乐文化走廊”的重要支撑。

柚子旅游文化节:每年4月—10月在新都斑竹园镇举行。作为新都的重要文化节点,柚子旅游文化节以柚花飘香、柚果成熟为节点,其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沿香城大道西延线成片栽种桂花、新都柚,特色农家乐等,形成了集现代都市农业与田园休闲风光为一体的柚香风情园区,成为成都周边旅游的一大亮点。

新民葡萄采摘节:每年7月、8月在新民镇举行。作为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展示场,近两年来新民葡萄采摘节,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以品种新奇的葡萄吸引游客,成了新都新兴的旅游文化节。

马家三月三庙会:每年3月10日——3月31日在新都马家镇举行。新都马家“三月三”庙会起源于明代,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马家人民辛勤劳作、生生不息的象征,创造出了颇有地方色彩、以“抢童子”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已成为川西平原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荷花桂花旅游文化节:每年6—9月在新都城区桂湖举行。多年来,新都持续举办荷花、桂花旅游节,精心打造“千年佛地、生态新城”品牌,充分体现“花香、佛香、书香”的香城文化。

新都特色饮食

姜糖: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姜糖创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系新都区三河场传统食品,现由新都区国营食品厂生产,新都姜糖产于三河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场有一位马婆婆,将糯米炒熟磨细,掺上生姜汁、红糖调和均匀,揉成软糕,切成小条,做成一种糖出售,取名姜糖。到了马婆婆的第五代子孙,便在三河场办起了第一家生产姜糖的作坊。以后仿制者日多,又有十多家姜糖作坊相继兴办起来。三河场便成了姜糖之乡。解放后,三河姜糖作坊合并入新都县城关糖果厂,正式命名为新都姜糖。现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桂花糕: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子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蜜糖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三百多年来,继承制作桂花糕的糖果坊不断改进工艺,现以精制白糖、饴糖、面粉、糯米粉、菜油、蜜桂花等为制作原料,再按适当比例配好,经过蒸、炒、磨、拌、擀、匣、刀切等工序精制而成。该产品具有洁白如玉,清甜爽口,细腻化渣,桂香浓郁的特点。

宝光素斋:宝光寺的素斋远近闻名。工艺考究、色香形似,连味道也是那么逼真,无不令过往食客啧啧称奇。

宝光素斋宝光寺的“素斋”也是小有名气的,雷康当然也要再次品味一下。素

食菜谱中的品种有30多种,其“锅巴肉片”中的“锅巴”很酥脆;“排骨”制作和口感不错,神形...

宝光素斋宝光寺的素斋远近闻名。凡是成都平原川西坝子上的人,无不知道新都宝光寺有一个素斋餐厅。素斋餐厅始建于上世纪中叶,名厨世代相传,成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成都地区佛教寺院中开办最早的发扬佛门传统饮食文化场所之一。生活在成都这个美食之都的人,吃惯了山珍海味、火锅烧烤,去宝光寺品尝一下这里的素食斋饭,那硬是别有一番风味。

宝光素斋宝光寺的素斋品种众多,名厨世代相乘,经近年的研究创新,食谱已达百种以上。什么“龙眼虾仁”、“金线吊葫芦”、“清蒸冬瓜盅”,仅听其菜名,就会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但凡是品尝过宝光寺素斋的人,都为这里的美味佳肴所折服。而更令人叫绝的是,这里的“脆皮鱼”、“卤鹅”、“酥炸板鸭”、“虫草炖鸡”等“鸡鸭鹅鱼”,不仅工艺考究、色香形似,连味道也是那么逼真,无不令过往食客啧啧称奇。

宝光素筵宝光素筵一千多年的历史,以其“素菜荤做、素质荤形”的烹饪手法,开创了独特的佛家饮食——仿荤素筵。共有仿荤素菜一百余道,多以豆筋、豆油皮、面筋为原料以凉、炒、蒸、炸等川菜烹调手法仿制鸡、鸭、鱼、肉等菜肴,椒麻鸡块、宫保肉丁、糖醋鲤鱼……一道道川味十足。

竹山老鸭:新都区新都镇竹山老鸭饭店“赖氏竹山老鸭”品牌美味始于清光绪四年,川东大竹县赖家传承至今,已历四百余年,有着悠久的餐饮文化历史,特殊的风味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世人的喜爱,而由其嫡传后人赖吉平先生结合现代川菜烹饪之精华和向无数烹饪界老前辈们的虚心学习,深感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这一烹调技艺“赖氏竹山老鸭”要把创建成全国连锁之餐饮品牌,并被评为四川省旅游公司,四川省烹饪协会4PS优秀名店。

“竹山老鸭”精选川东竹山农家放养的生态绿色土鸭,配以独特的山珍野味,绿色佐料,精心密制,在经典家常味的背后蕴藏独特的滋阴补虚,清肺除湿之营养,而独特之口感,其主要区别表现在调味上,味型多样,变化精妙,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赞誉。

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钟楼客运站乘坐4路、6路公交车,在桂湖森林广场站下

车,步行50米可到达竹山老鸭饭店。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桂湖西路51-53号

鸡毛店:鸡毛店店名,据说,早先这种小店的店主在自家院内养了许多鸡,他在开店讨生活的同时,还兼卖鸡蛋赚钱,另外他把常年积攒下来的鸡毛垫在店内床上,给住店的穷人当被褥御寒,因而得名“鸡毛店”。后来,这样的小店生意红火,供不应求,便在许多城市推广开来,成为独立经营的旅店。

特色菜品:笋子鳝鱼,仔姜美蛙,泡椒河鲢,自家腌肉,腌排骨,蒸牛肉,拌土鸡,冰糖南瓜,耙耙菜等

地址:新都静安路97号,状元府邸后门十字路口,乘公交7路可以到达.

新都各个美食店地址

御香府肥牛:成都市新都区马超东路561号附4。

七澳海鲜火锅:新都区新城市购物广场2楼。

六月雪干锅:马超东路266号新城市购物广场4楼

韩味宫烤肉:马超东路266号新城市购物广场4楼。

青一色火锅:马超东路266号新城市购物广场4楼。

火盆烧烤:正因北街西二巷21号正因小区南巷18号到20号。

美食街:新都静安路。

小吃一条街:状元街。

烧烤一条街(晚上):好吃街。

【成都至新都交通路线】

公交:

新都663路:(07:00-19:00)新都汽车中心–大件路新泰路–南河湾–大件路电子路–大件路南一环–大件路南二环–汉城小区–锦水苑–宝湾物流–天元花园–大件路万科路–三河场–流溪苑–植物园–川陕路北–天新街–天回镇–金华大道口–甘油社区–万石路口–幸福街–太华社区–毛家店–杜太路口–杜家村–大天路东–北部桂庭–大丰邮局–大丰电信–大丰–科伦–成彭路东风渠–古柏村–古柏二队–友联村–三环成彭立交–华侨城欢乐谷–三环交大立交–北三环路一段–三环金牛立交–茶店子公交站(共41站)。

新都650路:新都汽车中心站 - 南河湾 - 大件路电子路口 - 大件路南二路口- 三原外国语学校 - 三河场 - 植物园 - 川陕路北 - 明月村口 - 长胜六队 - 成都军医学院 - 陆军总医院 - 大湾 - 川陕路 - 大湾八队 - 蜀陵路口 - 将军碑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南 - 动物园 - 洪家坡 - 驷马桥 - 高笋塘 - 解放北路一段 - 互助路口 - 北门车站 (共25站)费时60分钟左右。

新都651路:(6:50-19:00)五块石客运–五块石–五块石电器市场–邓家湾–五福综合市场–五福一队–洞子口东口–王贾桥–王贾村–三环凤凰立交东内侧–凤凰山–大天路口–杜家村–杜太路口–杜家八队–聚朋苑–太华路–国际商贸城路口–莫龙村–北欧知识城–柏水村–三家店–金花村–五桂村–新都邮电大厦–冶金机械厂–西环路口–新新路口–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都客运站–宝光寺–宝光大道北段–新都客运站–宝光寺–宝光大道北段–新都客运站–蓉都大道绕城路口–西南石油大学北门–福缘小区–成绵高速新都收费站–香城中学绕城路–新都客运枢纽站(共39站)。

动车:

新都东站——成都新东站(10:40)

【新都公交路线】

新都1路:(06:50-19:00)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 - 医学院小区 - 福缘小区 - 西南石油大学北门 - 西南石油大学西门 - 思学园 - 天府香城 - 金都市场 - 桂湖东路中段 - 黄角树广场 - 新中路南 - 新中路北 - 宝光寺 -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新新路口 - 新都师范附小 - 宜而爽工业园(共17站)。

新都2路:学院路西段–新都邮电大厦–冶金机械厂–西环路口–桂湖森林广场–新都区政府–黄角树广场–桂湖东路中段–金都市场–天府香城–西南石油大学–新都妇幼保健院–红星小区–成绵高速新都收费站–新石路–泗崇小区(共16站)。

新都3路:(07:00-19:00)中集车辆园–天元小区–锦水苑–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汉城小区–新都党校–新都车管所–新都邮电大厦–冶金机械厂–西环路口–新都体育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宝光寺–新都中医院–桂湖东路中段–金都市场–思学园–西南石油大学南门–绕城大道大件路口–新都客运站(共20站)。

新都4路:(06:50-19:00)新都客运站–宝光大道北段–宝光社区–新都区医院–宝光寺–新中路北–新中路南–黄角树广场–新都区政府–桂湖森林广场–湖滨路口–公园路电子路口–天缘路口–毕升路口

–天缘路团结市场–工业大道西段–蜀龙大道工业大道口–科伦药业–工具研究所–工业大道育英路口–新都疾控中心–育英大桥–长桥小区–五龙山公交站(共24站)。

新都5路:(6:50-19:00)新都客运枢纽站–香城中学绕城–成绵高速新都收费站–红星小区–新都妇幼保健院–西南石油大学–金都市场–桂湖东路中段–黄角树广场–新中路南–新中路北–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新路口–新都一中–粮油市场–新都火车站–新桥–成都铁路运输学校–冶金仓库(共19站)。

新都6路:(6:50-19:00)新都客运枢纽站–万和广场–香城小学–四川音乐学院南门–四川音乐学院–太平洋影城–金都市场–桂湖森林广场–湖滨路口–公园路电子路口–天缘路口–毕升路口–天缘路团结市场–汉城小区–新都一中实验学校–锦水河西路口–香洲半岛–三原外国语学校–二江村–海峡茶城–三河二手市场–三河汽配城–花园小区一期–锦门(共26站)。

新都7路:(07:00-19:00)新都客运枢纽站–万和广场–香城小学–四川音乐学院南门–四川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北门–家乐福–静安路口–西南石油大学–金都市场–桂湖东路中段–黄角树广场–桂湖森林广场(共13站)。

新都8路:(06:00-19:00)新都客运站–蓉都大道口–新都卫校–桂湖东路中段–东环路南–新都镇政府–东环路西–宝光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都体育场–西环路口–冶金机械厂–新都邮电大厦–公园路电子路口–电子路中段–新都花园–新都区气象局–新城花园1 –新都政务中心–新都国际广场–汉嘉国际社区–香城中学–水沐天城–万和广场–新都客运枢纽站(共25站)。

新都9路:新都客运枢纽站–香城中学绕城路–新石路–高东路–昆仑制造公司–君跃路–工业区管委会–鸿昌塑料公司–川西风机–旭光电子公司–帅潮汽配–飞龙电器–邻里中心1 –鼎鑫净化–大学生创业园区–光鸿–普河小区(共17个站)。

新都10路:(07:00-18:00)正兴小区–桂林小区–西南石油大学–天

府香城–金都市场–新都钟楼客运站–东环路南–宝光寺–成都医学院–新新路口–新都一中–西环路口–新桂湖公园(共15站)。

新都11路:(06:30-20:00)桂湖森林广场–上升街口–新都区政府–黄角树广场–圣谕亭巷口–东环路口–新都钟楼客运站–金都市场–西南石油大学–育英路–新都国际广场–新都政务中心–电子路中段–新都邮电大厦–冶金机械厂–西环路口–桂湖森林广场(共17站)。新都12路:(06:50-19:00)新都公交客运–大件路学院路–香樟林–翰香府–四川音乐学院–香城中学–汉嘉国际社区–新都国际广场–育英路–新都森林广场–橄榄郡–芙蓉名城–小城故事–新都花园–外南街口–下南街–黄角树广场–新都区政府–上升街口–新桂湖公园(共22站)。

新都661A路:(06:50-18:30)宝光寺客运站–成都医学院–新新路口站–成都电大新都校–新新路小学站–成都电大新都校–新新路小学站–娃娃堰站–玖源化工站–白螺村站–印刷厂站–枣林村站–马家镇站–锦水河桥站–河屯场路口站–马家四大队站–成德大道口站–大成桥站–东林寺站–凯明机械厂站–王家店站–大寨桥站–滨江西路站–三义桥站–新繁第一加油站–新繁客运站(共24站)。

新都663路:(07:00-19:00)新都汽车中心–大件路新泰路–南河湾–大件路电子路–大件路南一环–大件路南二环–汉城小区–锦水苑–宝湾物流–天元花园–大件路万科路–三河场–流溪苑–植物园–川陕路北–天新街–天回镇–金华大道口–甘油社区–万石路口–幸福街–太华社区–毛家店–杜太路口–杜家村–大天路东–北部桂庭–大丰邮局–大丰电信–大丰–科伦–成彭路东风渠–古柏村–古柏二队–友联村–三环成彭立交–华侨城欢乐谷–三环交大立交–北三环路一段–三环金牛立交–茶店子公交站(共41站)。

新都666路:(06:00-21:00)新都钟楼客运–东环路南–新都镇政府–东环路西–宝光寺–成都医学院–新新路口–娃娃堰–玖源化工–恒通机械–白螺村–枣子村–马家镇–普东村–普西村–澄清村

–大成村新民路–安国寺–新民卫生院–新民加油站–新民镇–新民中学–四方村–八字村–护国村(共25站)。

新都665路:(06:20-19:00)北湖客运站–北湖印象三期站–北湖公园南站–狮子村站–蜀龙路龙青路口–回龙社区站–松柏村站–保利198公园站–三河站–三河嘉苑站–四二零厂站–三原外国语学校–科伦药业站–四川音乐学院站–芙蓉名城站–金都市场站–钟楼客运站–小花园站–正德小学站–新都镇政府站–东环路口站–宝光寺客运站(共22站)。

新都664路:(07:00-18:00)新都西北车站–新新路口–成都医学院–宝光寺–东环路口–新都区工商局–小花园–钟楼客运站–金都菜市–西南石油大学–妇幼保健院–红星小区–成绵高速路口–朱王村十六村组–新工大道君跃–龙虎大道口–龙虎中学–龙虎场–龙虎小区(共19站)。

新都662A路:宝光寺 - 东环路西 - 新都镇政府 - 东环路南 - 新都钟楼客运站 - 金都市场 - 天府香城 - 西南石油大学 - 桂林小学 - 红星小区 - 成绵高速新都收费站 - 金荷酒店 - 佛光村 - 新都工业东区 - 蜀龙电缆厂 - 张家庵 - 成金路秦兴路口 - 秦兴镇 - 龙凤山公墓 - 窑坝村 - 义团村 - 永宁村- 太平桥 - 老胡山 - 长林盘 - 木兰镇(共26站)。

新都662B路:北湖公交站 - 桂林新居 - 龙和茶城 - 龙和社区 - 荷塘路–木兰中学 - 天旭逸城 - 长林小区 - 三木路口 - 马石村 - 太平桥 - 永宁村- 义团村秦二路 - 义团村 - 新店子社区 - 龙凤山公墓 - 秦兴镇 - 将军东街口 - 成金路秦兴路口 - 张家庵 - 普河小区 - 新都工业东区 - 佛光村 - 新石路 - 新都客运枢纽站(共25站)。

新都668路:新都汽车中心 - 东环南路 - 新都政镇府 - 东环路口 - 宝光寺- 成都医学院第 - 新新路口 - 娃娃堰 - 成都教育学校 - 宜而爽工业园 - 阮家湾 - 山王村 - 丽阳村 - 芙蓉鱼庄 - 东岳村 - 军屯车站 - 军屯中学 - 军屯镇 - 军屯加油站府 - 东环路口。

新都672A路:新都钟楼客运站 - 小花园 - 新都镇政府 - 东环路口 -宝光寺 -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新新路口–西环路口–冶金机械–新都邮

电大厦–五里堆–五桂村–华藏寺–大夫村–凌山寺–雷家桥–斑竹园北–斑竹园卫生站–宝光塔陵路口–顺江卫生站–龙桥步行街–龙桥镇(共22站)。

新都672B路:新都钟楼客运站 - 小花园 - 新都镇政府 - 东环路口 -宝光寺-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新新路口–西环路口–冶金机械–新都邮电大厦 - 五里堆–五桂村–金花村–柏水村–柏水寺–斑竹园东–斑竹园酒店 - 宝光塔陵路口–顺江卫生站–龙桥步行街–龙桥镇(共21站)。

新都679路:城厢客运站–成金路口–天星村–祥福中街–祥福中学–龙虎路口–大梁寺–双庙子–分水堰–龙虎镇–龙虎中学–白点村–九龙工业港–新都工业东区–佛光村–金荷酒店–成绵高速新都–红星小区–桂林小学–西南石油大学–天府香城–金都–新都汽车–东环路南–新都镇政府–东环路口–宝光寺客运站(共27站)。

新都683路:(06:20-18:00)新都客运枢纽站–香城中学绕城–成绵高速新都收费站–红星小区–新都妇幼保健院–西南石油大学–金都市场–桂湖东路中段–东环路南–新都镇政府–宝光寺 -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都体育场–西环路口–冶金机械厂–新都邮电大厦–新都车管所–瓦店村–汉城小区–天元小区–中集车辆园–堰塘村–西部机电交易中心–柏水小区–海宁皮革城–北欧知识城–莫龙村–余家八队–太华路–聚朋苑–杜家八队–杜太路口–杜家村–大天路口–大天路东–先驱大道路口–大天路中–大天路西–三元大道–新丰园–大丰客运站(共41站)。

新都651路:(6:50-19:00)五块石客运–五块石–五块石电器市场–邓家湾–五福综合市场–五福一队–洞子口东口–王贾桥–王贾村–三环凤凰立交东内侧–凤凰山–大天路口–杜家村–杜太路口–杜家八队–聚朋苑–太华路–国际商贸城路口–莫龙村–北欧知识城–柏水村–三家店–金花村–五桂村–新都邮电大厦–冶金机械厂–西环路口–新新路口–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都客运站–宝

光寺–宝光大道北段–新都客运站–宝光寺–宝光大道北段–新都客运站–蓉都大道绕城路口–西南石油大学北门–福缘小区–成绵高速新都收费站–香城中学绕城路–新都客运枢纽站(共39站)。

新都661路:(06:30-21:30)宝光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新路口–娃娃堰–玖源化工–恒通机械–白螺村–枣林村–马家镇–普东村–普西村–澄清村–大成村新民路口–九堰村–仰山村–国公庙–新碾子–青石村–农机加油站–大寨桥–新都二医院–新繁森林广场–繁清路–新繁车站(共24站)。

新都664路:(06:50-18:30)新都客运站–东环路西–新都镇政府–东环路南–新都汽车中心站–金都市场–天府香城–西南石油大学–新都妇幼保健院–红星小区–四合居–天剑公司–寂光寺–龙虎中学–龙虎场–龙虎小区(共18站)。

新都650路:新都汽车中心站 - 南河湾 - 大件路电子路口 - 大件路南二路口- 三原外国语学校 - 三河场 - 植物园 - 川陕路北 - 明月村口 - 长胜六队 - 成都军医学院 - 陆军总医院 - 大湾 - 川陕路 - 大湾八队 - 蜀陵路口 - 将军碑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南 - 动物园 - 洪家坡 - 驷马桥 - 高笋塘 - 解放北路一段 - 互助路口 - 北门车站 (共25站)费时60分钟左右。

新都682路:(06:30-19:00)植物园–流溪苑–三河场–花园小区一期–酒店用品城–传化公路港–物流大道口1 –传化物流–锦水苑–汉城小区–宝光大道工业大道口–新都车管所–新都邮电大厦–冶金机械厂–西环路口–新都体育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宝光寺–东环路口–新都镇政府–东环路南–桂湖东路中段–金都市场–天府香城–思学园–西南石油大学西门–西南石油大学北门–福缘小区–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共29站)。

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趋势与变革

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趋势与变革 作者:杨进勇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9期 【摘要】文化馆是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创新与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的功能以及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文化馆的社会应用价值。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趋势;变革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为更好地适应我国文化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完成全新的时代任务,通过对文化馆管理体系的创新,全面提高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水平,以此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文化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网络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础,面对网络时代的来临,文化馆的管理形式和服务形式要向着数字化、网络化靠拢,并且已经列入国家级文化建设评估标准中。在信息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馆的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全面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文化馆的变革与发展,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整体建设成效,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应用价值与作用。 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它的数字化进程,不断提升它的数字化建设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提升文化馆的建设发展成效,为全面提升文化馆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作用,应该积极把握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特点,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充分全面实现数字与文化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字化文化馆的社会效用。以数字化为主要的发展以及建设渠道,能够充分全面地冲破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馆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向以及价值传播等作用。依托于科学的文化馆建设,能够持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创设广阔的窗口以及平台,继而全方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此外,在文化馆建设过程中,逐步摆脱传统的发展路径,逐步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积极采用数字化的发展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化馆的利用效益。现阶段,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快速发展,文化馆的信息作用以及信息价值得到了充分全面的体现。依托于数字化的建设路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展文化馆的受众群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化馆的发展质量,同时还能够全方位推动文化馆的创新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作者:互联网政策法规来源:互联网点击数:2113 更新时间:2013-5-6 1总则 1 . 0 . 1 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1 . 0 . 2 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1 . 0 . 3 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 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 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1 . 0 . 4 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1 . 0 . 5 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 . 0 . 6 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1 , 0 . 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人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 . 0 . 8 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1 . 0 . 9 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 1 . 0 . 1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 . 0 . 1 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2 . 0 . 2 历史城区historic urban area 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本规范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 2 . 0 . 3 历史地段histori .area 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2 . 0 . 4 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onservation area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 2 . 0 . 5 文物古迹histori .monuments and Sites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碑石刻、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

世界遗产地保护规划编制指南

精心整理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大纲 一、世界遗产的定义: 1、根据《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和《实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 第1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独立的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第2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自然遗产”:.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从科学、保存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指南》中第46条规定:

只有同时部分满足或完全满足《公约》第1条和第2条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定义的财产才能认为是“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第47条规定: 《公约》第1条就指出文化景观属于文化财产,代表着“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它们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 2、根据国家七部委2012年的联合发文(发改社会[2012]1549号)《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规划的通知》,我国对世界遗产的定义为“指在科学研究、自然多样性保护、历史、艺术和审美角度具有国家意义的文化、自然或文化和自然混合型的遗产,既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遗产,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根据我国现行保护管理政策,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主要针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各类珍贵可移动文物”。 3、根据《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世界遗产定义为“本条例所称世界遗产,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和文化遗产。” 二、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的性质 世界遗产保护规划是指导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并使管理能力达到和保持在满足世界遗产价值有效保护的综合性文件。 三、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摘要:信息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非常普遍的事情,文化馆建设也需要紧跟潮流,从人员、金费、网站建设等方面着手,才能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数字的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求。 关键词:文化馆;建设;数字化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特别是随着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依靠数字化的平台、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优质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全面、更便捷的文化服务,这也是当下文化馆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建设认识不到位。虽然互联网发展非常快速,但仍有不少地方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文化馆的工作主要还是承担辅导的功能,没必要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以至于有些地方到现在都没有像样的网站,根本无法为群众提供数字化服务。 2、网站建设实用性不强。网站的制作也是一门学问非常深的艺术,当然,这里所指的艺术性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也要强调一定的实用性。比如有些网站没有把资源进行整合,导致检索功能不全,群众难以搜索到有效的信息;有些网站虽然设有导航条,但有时存在打不开网页链接的问题,同样不便群众获取资源;而有些网站则页面颜色搭配混乱、页面排版过于复杂,容易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 3、资金分配不足。一般的文化馆都没有设数字文化馆方面的建设资金,有些网站也是依托县市主管部门的网站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不单单是一个网站,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人力,才能够做好网站的建设和后台的数据维护,充足的资金保证才能将网站做到尽善尽美。特别是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网站必须做到有专人管理,能够把文化馆的展览、讲座、培训、表演、比赛等相关的视频、图片最快速的传输到网站平台,才能体现数字化平台的及时性。 4、网站缺少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群众大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而一般文化馆都存在"有人建无人看"的局面。纠其原因,一是信息量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论文)

昆山市周庄镇保护与旅游开发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录 摘要 (3) 引言 (5) 一、昆山市周庄镇规划背景 (6) (一)背景资料 (6) (二)规划内容 (6) (三)规划特色 (6) (四)规划内容 (7) (五)总结 (7) 二、昆山市周庄镇规划思路 (8) (一)周庄现状主要问题 (8) (二)周庄规划主要思路 (9) (三)周庄规划总体目标 (9) (四)周庄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9) 三、昆山市周庄镇经济人口 (10) (一)经济发展现状 (10) (二)经济发展分析 (10) (三)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1) (四)产业发展策略 (12) (五)主要就业提供 (12) (六)人口分析 (13) (七)城镇化水平 (14) 四、昆山市周庄镇规划内容 (14) (一)规划期限和层次 (14)

(二)城镇性质和镇区用地规模 (15) (三)镇域总体规划 (15) (四)镇域村镇结构 (16) (五)镇域土地利用 (17) (六)镇域设施分布现状 (18) (七)城镇用地规划 (19) (八)古镇保护规划 (20) (九)周庄历史文化 (21) (十)古镇保护规划 (22) (十一)旅游发展现状 (23) (十二)旅游规划 (24) (十三)交通规划 (25) (十四)绿地湿地系统规划 (26) 结语 (28) 参考文献 (29) 附录 (31) 附件一 (31) 致谢 (32)

摘要 周庄镇位于昆山市西南隅。1995年,周庄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11月,周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清单2003年,周庄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1997年,周庄古镇旅游业已经开始发展,并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想法以及古镇的发展要求促使古镇寻求规划援助,研究新出现的问题,并将周庄的发展定位于世界水平。但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城市特色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冲击,并主要表现为建设性的破坏。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昆山市周庄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开发 Abstract Zhou Zhuangzhen is located in kunshan city southwest corner. In 1995, was rated as the provincial Zhou Zhuangzhen history culture famous town.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in November 1998 ,zhouzhuang preparatory directory listing in 2003, Zhou Zhuangzhen gain UNESCO asia-pacific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utstanding award, and is list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惠民服务意识

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惠民服务意识 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已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作为在传统文化馆的基础上向高科技层面提升的数字化文化馆,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跨越式的创新,因而其惠民服务的性质不应因此而改变。无论是对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对它切合社会发展实际的价值进行分析,或者对它有利于资源共享的互动性加以研究,都应该以惠民服务的思想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字化文化馆与广大民众实现最佳链接。 关键词:数字化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惠民服务传统文化馆的滞后性数字化体验平台资源分享双向互动 21世纪是个精彩纷呈的世纪,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逐步把人类社会带入到高科技经济时代。在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领域,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都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那么仍在传统模式下运作的各级文化馆,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跟上我国数字化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呢?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所谓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介质的图像、文字和声音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贮存,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传播、接收的运作方式。我们江阴市文化馆,是一个直接接触广大基层民众的县级市馆。一方面我们强烈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只有及时启动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才能跟上我国数字化公共文化建设的步伐,确保文化馆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对文化馆所具有的强烈的惠民服务特质,也有着最深切的认识。因而我认为,我国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势在必行,而保证其顺利实施的重要思想基础则是惠民服务意识的加强。 一、从惠民服务的角度认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我曾经在《以创新理念构建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文中提出,“文化馆是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国家公共文化设施的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文化馆最核心的工作内容。”这就是说,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文化馆,其工作的性质就是以广大民众为服务对象,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服务要求,以文艺作品的创作、文艺活动的参与、文艺技能的培训、文艺演展的鉴赏等为服务内容,以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实现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民众文化素养为服务目的的公共文化服务。显而易见,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还是形式,其宗旨就是“惠民”两个字。惠民就必须惠民之所需,而民之所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曾经有人跟我提过不少问题,诸如“你们的培训班能不能采取网上报名啊?”“据说你们到北京演出《带锁的日记》很轰动呢,可惜看不到!”“年纪大了,要能像看电视一样看看你们的演出就好了!”等等,仿佛就是在提醒我,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已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传递速度,也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情况下,传统的文化馆运作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民众所需了,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已成为了一种必然。我们必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历史的进程中去。 文化馆的传统运作模式相对于时代发展的滞后性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文化馆的服务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陈旧单一,同时,服务供给的主观倾向又很严重,这就使其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还有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群众的文化参与方式和习惯也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和数字媒介,虚拟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深刻,使文化馆的服务跟不上需求;再比如大多数文化馆的服务仍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独立运行的小系统中,而随着互联网所带来的开放、合作、共享观念的普及,文化馆的这种封闭式的缺陷必然被放大,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绩效评估机制等等的不尽完善之处被最大化地突显出来。于是,依托互联网这个广阔的网络平台适时启动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便以其鲜明的时代感和先进性,切合了新时期民众新的需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 (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数字化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数字化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倡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文将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探析数字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标签: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服务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于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应该怎样启用社会资源,来引领大众参加到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市坚决执行了《有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积极创建国家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态势。 1.1对数字文化馆的简单认识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水平也到了进步,群众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会利用网络来获取最新的咨询,以及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采用全新的网络形式,超强的数字网络渠道,打破时空的局限性,以此提高文化馆公共服务的“便利性”。让原来单一的文化馆服务变的更加丰富,从而形成体验式、快捷式、个性式文化服务,创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2数字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数字文化馆建设是新时期文化馆发展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字文化馆建设是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平台,拓宽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传播渠道。为助力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市群艺馆组织召开数字化建设项目研讨会,制订数字化建设方案,在具体实施数字化项目时,注重搭建黄冈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通过文化活动发布、文化资源展示、等基础性平台建设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数据上报和服务推广。同时,通过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充分利用国家共享工程数字化资源,提升黄冈优秀文化资源在全国传播效率,助力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二数字文化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配套不完善,虽然这些年以来,文化部财务部构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颁布了很多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政策,不过能够了解到的是,这些政策尽管能够打造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基础环境,却很少涵盖有关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方案,配套政策的不完善性,给数字化馆的建设提高了难度。

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

四川省省情(一)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一、四川的地理位置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介于东经 97 度 21 分~108 度 31 分和北纬 26 度 03分 ~34 度 19 分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东西长 1075 公里,南北宽 921 公里,东、西边境时差达 51分钟。现辖 18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共有 181 个县(市、区) ,列全国首位,其中有 43 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辖区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 5大省。 二、四川的地形地貌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复杂的地形和地貌,大致沿东经130 度子午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边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地势低陷,海拔高度一般在 300 或 400米间,丘陵低山散布其间,物产丰富;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雪峰、冰川、高原、沼泽、草原……,多种多样的地势,在这里应有尽有。四川地理的概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出?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4种地貌类型齐全的地势地貌条件,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环境和独特风光。四川盆地以浅丘和平原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 米。最低点在南边沪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约220 米。

四川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旅游资源之丰富,世界罕见。 三、四川的气候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四川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 16'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 900‐1600 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西部高原则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四、四川的土地 四川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全省农作物主要产区。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别分布不同土壤,其中多数有利于不同作物的生长。 四川大部分地方为紫色土,系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风化而成。该土壤内富含钾、磷、钙、镁、铁、锰等元素,土质风化度低,土壤发育浅,肥力高。 四川湿地资源极其丰富,主要类型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及库塘四大类。全省单个面积大

新都文化

新都人文历史 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美誉的新都位于成都市北郊,居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是古蜀国三大名都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新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能满足游客不同的休闲需求。这里不仅有千年古刹宝光寺、隋唐园林遗迹桂湖公园、古典人文园林东湖公园等历史建筑,还有乡村休闲旅游风情园和少儿时光基地、草莓园等亲子互动乐园,同时还有成都海宁皮革城、二台子丝绸博物馆、海峡茶城等大型购物商场。 穿越3000年的漫长岁月,新都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呈现于现代都市;书香、佛香、花香“三香”袭人,山脉、水脉、人脉、文脉“四脉”传承。在不少人看来,新都厚重的历史人文,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大气、稳重。而随着保利热波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国际风筝节等一大批新兴文化活动的举办,新都更被贴上了时尚、现代、开放的标签,成为全域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宜业宜居宜游样本。 【人文历史项目】 新都区历史悠久,在周、秦以前属古蜀国地。从2002年的1月1日起,新都县结束了2222年的“县史”,成为“成都市新都区”。 新都区的旅游景点以桂湖和宝光寺最为有名。桂湖是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因明代杨升庵在此读书饯别友人写出名诗《桂湖曲》而得名。宝光寺始建于东汉,是成都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庙。另有泥巴沱、白鹤岛等风景区。

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处的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此寺相传建于东汉,因史料不足,难以断论。但从这里至今保存了我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看来,这座寺院最迟建于隋代,当时是否叫宝光寺尚无法稽考。但从1996年5月在寺内出土的唐代《施衣功德碑》最新资料表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这里已经叫宝光寺了。寺中的佛塔,名称宝光塔。 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下令拆毁天下大寺4千6百余所,小寺4 万余所,宝光寺难免劫难,宝光塔也被摧毁。唐大中元年(847),宝光寺得以恢复,但宝光塔尚未重修。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日(即公元881年元月8日),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在五百神策军的保护下南逃入蜀。中和元年五月(881年7月)僖宗路经新都,曾“驻跸”于宝光寺。后来,他觉得这里环境很好,又距成都不远,便在寺后修建行宫(行宫露台的两个柱础现存于七佛殿前廊柱下)。唐僖宗平生崇信佛教,到了成都,他立即派郭尊泰捧着皇帝的“玺书”,迎请隐居在彭州九陇山的高僧知玄(即悟达国师)到僖宗驾前随行。 唐中和三年(883)三月初八日,僖宗幸蜀已近三年。据说这天晚上,他在行宫闷闷不乐,夜不成眠,便到寺中散步。忽然,他见宝光塔废墟上霞光迸射,便惊惶失措地问悟达国师是怎么回事?悟达回答说:“此乃舍利放光,为祥瑞之兆,今黄巢已平,陛下可回长安了”。僖宗大喜,叫人挖掘,果然在塔宫内发现石函,函内有佛舍利十三粒,晶明莹彻,光彩照人。于是,僖宗命悟达国师重修宝塔,扩建佛寺。宝塔取名为无垢净光宝塔,佛寺仍名宝光寺。当时寺内有僧众一千余人,“蜀中之梵宫佛院未有盛于此者”。因此,悟达国师被尊为宝光寺唐代的开山祖师。 宋代,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一代祖师佛果克勤(宋高宗赐号圆悟国师)开法于成都昭觉寺。大观三年(1109)又住持宝光寺,并拓展寺庙规模,请宋徽宗敕赐宝光寺名大觉寺。据清道光碑刻《宝光禅院创建重修端末记》称:“宋圆悟禅师修持说法,接众数千”。使此寺进入了宋代的极盛时期。 元代,寺庙一度残破。明初,石子美等人捐资培修,复名宝光寺。永乐十一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 1总则 1.0.1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l.0.3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l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1.0.4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1.0.5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0.6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1.0.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0.8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1.0.9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 1.0.1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历史文化名城 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

浅谈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浅谈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摘要: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进程中的必然需求,是增强文化馆发展活力、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和发达地区文化馆相比,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起步较晚,进展较慢。应从加大人才培训,加强数字资源采集,完善设施建设,增强网络技术运用,打造数字服务品牌活动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新媒体的产生,为群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参与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途径。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应适应时代发展,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新媒体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数字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一、充分认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时代为文化馆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阵地,数字化服务具有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资源广泛共享、服务便

捷等特点,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是文化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拓宽文化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应有之义。 1.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 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享受和使用数字网络技术的人数相当可观。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已经覆盖到中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超过99%的乡镇,使用手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数字终端的人越来越多。数字网络技术庞大的受众面使得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单位必须开展数字化服务,利用数字技术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阵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数字化服务成为文化馆公共服务中又一主要模式,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2.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特征是其现代性,“现代”二字很重要一点就是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现代化。重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便捷的数字文化资源,加工、生产出更易于传播和享用数字文化产品,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培训辅导、在线远程服务等等,让数字技术覆盖到文化馆服务职能的各个领

四川的地理位置

四川的地理位置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占据着四川盆地绝大部分。这块美丽而神奇的盆地,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四川省地形西高东低,大致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分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部分。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 四川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生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从距今204万年开始,就有原始人类在四川地区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古代四川的文明。四川地区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有3000多年。在殷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代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公元前316年,秦来巴蜀后,四川地区就成为中国各朝代所管辖地区。而直至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将川陕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距今恰好1000年。 行政区划 四川省有地区6个:达川、广安、巴中、黔江、宜宾、雅安;少数民族自治州3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地级市13个: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绵阳、德阳、广元、遂宁、南充、万县、涪陵、内江、乐山;15个县级市,43个市辖区和156个县。 省会成都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内陆特大开放城市,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化城市。 经济发展 四川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是中国西部经济大省,主要经济指标均居西部第一位,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重要地位。2003年,四川国内生产总值5456亿元,经济增长率11.8%,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正在向中国西部经济强省迈进。 人口民族 四川省人口众多,据统计达8356.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5%,居全国第一。四川省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大致以青川-北川-都江堰-雅安-马边-屏山县为界。有汉、彝、藏、羌等50余个民族。 旅游资源 四川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古人惊人的创造,还可以领略大自然的无限美妙。童话世界九寨沟、国之瑰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已经成为我省三大国际旅游品牌。全省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四川正在建设旅游大省,健康、文明、生态、安全、优质的旅游新形象正在逐步树立,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文化遗产保护策划书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 文化遗产保护调研 活 动 策 划 书 2016年4月29日

目录 一、课题基本内容: 1、活动主题 (3) 2、活动背景 (3) 3、课题分析 (4) 4、课题调研方向 (7) 5、活动意义与目的 (7) 二、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 (7) 2、活动地点 (7) 3、活动前期准备 (7) 4、活动具体安排及流程 (8) 5、活动后期及总结 (9) 三、其他: 1、队员职务分配 (9) 2、经费预算 (9) 附件 (10)

一、课题基本内容 1、活动主题:文化遗产保护调研 2、活动背景: (1)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宁波的历史人文底蕴 宁波是文化历史名城,7000多年前先民们已经在宁波和绍兴交界的地方,创造出的河姆渡文明对比当时其他地方已经非常先进。宁波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现在的院士人数都非常多,余姚,三北,镇海,鄞州自古都是文人骚客的聚集地,各种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现在宁波籍的院士人数又是全国第一或第二。北宋,南宋,元朝,明朝的时候宁波都是全国十大城市之一。与其他大城市不同它们大多为军事或政

什么是数字文化馆

什么是数字文化馆?数字文化馆是否就是文化馆数字化?3月20日,由四川省文化馆和本报联合主办的猴年第一期巴蜀文艺讲堂特邀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苗放作为主讲嘉宾,为听众畅谈“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的相关问题探讨”。 为什么要建数字文化馆? 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承担的任务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但传统的文化馆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个是服务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单一。另外,场馆有限,服务覆盖面小,群众接受文化服务不均等。所以国家才提出要建设数字文化馆。数字文化馆是适应新形势、新发展,赋予了文化馆新任务,体现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的一个体系建设,也是突破时空和区域限制的一种文化服务形式。 刚刚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提出了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保证做到普惠性、保基本、主动化、可持续。另外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篇章里,专门提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高大上”的数字文化馆怎么建? 数字文化馆建设,包括网络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系统与应用等软件,文化数据库资源,文化服务平台以及网站终端应用等等。建设方式,可通过一些基础建设、项目建设、工程建设、资源数字化购买服务等方式来实现。 数字文化馆建设,从采集开始,到最后决策支持、提供服务,都要以数据为核心。我们首先要顺应“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国家战略。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民惠民;要提高我们的公共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建设智慧的文化馆;要实现数据安全应用的数字文化馆服务生态体系。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解析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自1986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济南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名城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为了对济南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更为有效地和具有针对性的保护,2014年9月,济南市规划局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总则 1.1 规划目标 为保护济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处理好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名城及其历史文化遗存,特编制本规划。 1.2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整个济南市市域范围,面积约8177平方公里。 2.价值特色 (1)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因泉而生、泉城共生的城市,具有独特的泉水文化,是古城冷泉利用体系的典范。 (2)济南名城山、泉、湖、河、城一体,古城与商埠区东西并举,格局独具特色。 (3)济南是中国近代首批自开埠城市之一,丰富的近代遗产是济南近现代城市发展的缩影,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4)济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龙山文化、儒释道文化、名士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3.目标原则 3.1指导思想 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3.2规划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 3.3保护目标 (1)保护济南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 (2)保护和延续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格局和风貌,保持济南山、泉、湖、河、城一体的风貌特色; (3)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与泉水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5)面向城乡治理,促进保护规划措施与要求的切实落地,使名城保护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可管可控; (6)将济南建设成为“山河秀美、泉溪间流,山、泉、湖、河、城一体共融”的特色泉城。 4.保护框架 4.1保护层次 本规划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与特色,确定历史城区及其周边环境,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优秀工业遗存三个保护层次,同时,增补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秀传统文化两个层次,并将济南名泉文化景观作为专项保护层次纳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之中。 4.2保护内容 (1)市域层次:保护市域范围内的山体、水体、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廊道、文化遗产聚集区和历史村镇等文化遗产; (2)历史城区及其周边环境层次:保护历史城区的格局、肌理、风貌、历史街巷、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历史城区周边与名城价值特色相关的15条河流、2处湖泊及众多看山视廊; (3)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风貌区层次:保护将军庙、芙蓉街——百花洲、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3处历史文化街区,商埠区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 (4)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优秀工业遗存层次:保护市域范围内21处全国重

衣食住行在四川

衣食住行在四川 地理环境和气象物产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饮食,由此造成不同的体质变化。位于西南高湿环境中的四川具有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地域及气候条件。总的来说,四川地区多“外湿内燥”。 《素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万物也众”。即是指天地之间的四时六气与人体的五脏活动联成一体,呈现出“天人相应”的特点,还提出了五方地域与易患疾病的关系。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需要顺应环境而生存,地域环境和物产直接决定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范围,而不同的地域、气候、水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从而形成不同的体质。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体质和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气候、水质、物产、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生存环境等都会影响到体质的形成。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周围高山耸立、天然密闭,受地形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湿热型盆地气候。盆地内终年长绿,霜雪少见,冬季的平均气温在比遭受冷空气肆虐的东部平原高。夏季由于气流难以疏通而造成长夏闷热。盆地境内江河纵横,因周围群山阻挡而风力不强,空气中的水蒸汽不易吹散,加之年降水量充足,使得盆地地气潮湿,长期生活在此地的人,大多容易患上与湿邪有关的疾病。 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差异还影响到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嗜好,长期潮湿的气候环境使脾胃运化受阻,形成湿困脾胃的体质。为了祛湿除潮,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花椒等燥性食物,以麻辣烫为特色的火锅更是风靡大街小巷。 因为在此居住的人群易感湿邪,所以人们嗜好辣椒,辣椒辛温燥烈,固然能够除湿,伤阴也在所难免,辛能散津,温热则灼液,阴液因长期食用辛辣而亏虚,出现“内燥”的证候表现。所以,人们长期食用辣椒仍然湿热内盛,更易感受湿热之邪,故盆地之人多外湿内燥体质。同时湿证日久可出现两种转归,一是从燥化,即湿邪逐渐消退,热邪转盛,出现化燥伤阴之势,入腑呈阳明腑实证;或内传营血,心神不安,或破血妄行,出现出血,神昏谵语的证候。 所以,针对生活在四川的人来说,应当注意祛湿防潮的同时,少食麻辣等食物,以免燥邪内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