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SPSS实验报告

统计学原理SPSS实验报告
统计学原理SPSS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SPSS绘制统计图

实验目的: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理论,使用SPSS实现基本统计功能(绘制统计图)

对SPSS的理解:它是一款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经济,金融,商业等各个领域,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

实验算法:掌握SPSS的基本输入输出方法,并用SPSS绘制相应的统计图(例如:直方图,曲线图,散点图,饼形图等)

操作过程:

步骤1:启动SPSS。单击Windows 的[开始]按钮(如图1-1所示),在[程序]菜单项[SPSS for Windows]中找到[SPSS 13.0 for Windows]并单击,得到如图1-2所示选择数据源界面。

图1-1 启动SPSS

图1-2 选择数据源界面

步骤2 :打开一个空白的SPSS数据文件,如图1-3。启动SPSS 后,出现SPSS 主界面(数据编辑器)。同大多数Windows 程序一样,SPSS 是以菜单驱动的。多数功能通过从菜单中选择完成。

图1-3 空白的SPSS数据文件

步骤3:数据的输入。打开SPSS以后,直接进入变量视图窗口。SPSS的变量视图窗口分为data view和variable view两个。先在variable view中定义变量,然后在data view里面直接输入自定义数据。命名为mydata并保存在桌面。如图1-4所示。

图1-4 数据的输入

步骤4:调用Graphs菜单的Bar过程,绘制直条图。直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非连续性资料(该资料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数量大小。选择的数据源见表1。

步骤5:数据准备。激活数据管理窗口,定义变量名:年龄标化发生率为RATE,冠心病临床型为DISEASE,血压状态为BP。RATE按原数据输入,DISEASE按冠状动脉机能不全=1、猝死=2、心绞痛=3、心肌梗塞=4输入,BP按正常=1、临界=2、异常=3输入。

步骤6:选Graphs菜单的Bar...过程,弹出Bar Chart定义选项框(图1-5)。在定义选项框的下方有一数据类型栏,系统提供3种数据类型:

Summaries for groups of cases:以组为单位体现数据;

Summaries of separate variables:以变量为单位体现数据;

Values of individual cases:以观察样例为单位体现数据。

大多数情形下,统计图都是以组为单位的形式来体现数据的。在定义选项框的上方有3种直条图可选:Simple为单一直条图、Clustered为复式直条图、Stacked为堆积式直条图,本实验选复式直条图。

点击Define钮,弹出Define Clustered Bar:Summaries for Groups of Cases对话框

(图1-6),在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rate点击?钮使之进入Bars Represent栏的Other snmmary function选项的Variable框,选disease点击?钮使之进入Category Axis框,选bp点击?钮使之进入Define Clusters by框。

点击Titles...钮,弹出Titles对话框,在Title栏输入“血压状态与冠心病各临床型年龄标化发生率的关系”,点击Continue钮返回Define Clustered Chart:Summaries for Groups of Cases对话框,再点击OK钮即完成。

结果表明:图1-7为经编辑(主要是将分组的标目改为中文)后血压状态与冠心病各临床型年龄标化发生率关系的直条图。从图中可见,冠心病各临床型的发生率以冠状动脉机能不全最低、心肌梗塞最高;随血压的升高,疾病发生率升高;异常血压对心肌梗塞发生的影响作用大于其他临床型。

图1-7 血压状态与冠心病各临床型年龄标化发生率关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