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办水保号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办水保号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办水保号

附件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

治理区复核划分(以下简称“两区复核划分”)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指导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是落实《水土保持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两区复核划分”是在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技术导则》,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借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已批复实施的水土保持综合及专项规划等,进行复核划分的。

根据本次“两区复核划分”成果,全国共划分了大小兴安

岭等23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涉及460个县级行政单位,重点预防面积43.92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4.6%;东北漫川漫岗等17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涉及631个县级行政单位,重点治理面积49.44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5.2%,划分成果详见附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在“两区复核划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与重点治理区的复核划分以及水土保持规

划编制工作,以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1水土流失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坡度集中、多暴雨、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等,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毁林开荒、陡坡顺坡开垦、超载过牧、盲目扩大耕地、砍滥伐、破坏天然植被、开发建设不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行为不当的经济活动,是造成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河、湖淤积,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2水土流失的类型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利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2.1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例如:黄河流域。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称为水力侵蚀,水力侵蚀是以水为载体的。土壤随水流失,不仅破坏土地资源淤积水库,抬高河床,也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2、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3、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例如:河西走廊、黄土高原 5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群众生活贫困,而且为下游江河带来严重的洪水泥沙危害。被洪水淹没的地方,不论城镇和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遭受严重损失。泥沙淤积在湖泊、水库、河床,对整个国民 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更是十分深远,在全国各省(区)不同程度地部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剧毒化学品: 剧毒化学品是指,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环保、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一般是具有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释义: 根据2005年5月公安部公布的《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除个人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买和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剧毒化学品,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环保、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执行。”“国家对购买和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行为实行许可管理制度。购买和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应当依照本办法申请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剧毒化学品准购证》和《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未取得上述许可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购买、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买卖、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剧毒化学品准购证》和《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不得使用作废的上述许可证件。”

土壤侵蚀区划: 土壤侵蚀区划,亦称水土流失分区。是指根据土壤侵蚀成因、类型、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某一地区进行的地域划分。土壤侵蚀区划反映土壤侵蚀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不同地区的侵蚀类型指出治理途径、方向和应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实施步骤,并为水土保持规划和分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中,全国分为水力、风力、冻融3个一级侵蚀类型区。其中,水力侵蚀类型区包括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土石山区5个二级类型区;风力侵蚀类型区分为“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2个二级类型区;冻融侵蚀类型区分为北方冻融侵蚀区、青藏高原冰川冻土侵蚀区2个二级类型区。各大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在全国二级分区的基础上再细分为三级类型区和亚区。 根据土壤侵蚀的成因、类型、强度等在一定的区域内相似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所做出的低于划分。土壤侵蚀区划反映土壤侵蚀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不同地区的侵蚀指出治理途径、方向和应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实施步骤,为水土保持规划和分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侵蚀区划的基本内容为:拟定区划原则和分级系统;研究并查明各级分区的界限,编制土壤侵蚀区划图;按土壤侵蚀区域特征,探讨土壤侵蚀分区治理途径和关键性的水土保持措施;编写侵蚀区划报告。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1 水土流失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坡度集中、多暴雨、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等,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毁林开荒、陡坡顺坡开垦、超载过牧、盲目扩大耕地、砍滥伐、破坏天然植被、开发建设不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行为不当的经济活动,是造成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河、湖淤积,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2 水土流失的类型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利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2.1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例如:黄河流域。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称为水力侵蚀,水力侵蚀是以水为载体的。土壤随水流失,不仅破坏土地资源淤积水库,抬高河床,也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2、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3、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例如:河西走廊、黄土高原 5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群众生活贫困,而且为下游江河带来严重的洪水泥沙危害。被洪水淹没的地方,不论城镇和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遭受严重损失。泥沙淤积在湖泊、水库、河床,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更是十分深远,在全国各省(区) 不同程度地部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 同时我国又是世界

四川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综合自然区划)

四川省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综合自然区划) 按地貌类型、土壤及成土母质类型、气候、土地利用、植被等综合分区,共分5个区,17个亚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分区。 一、盆西平原区分3个亚区: 1)温郫亚区(成都平原):包括温江区、新都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双流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崇 州市、彭州市、蒲江县、邛崃市、大邑县等18个区、市、县。 2)安绵亚区:包括广汉市、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绵竹市、罗江县、安县、江油市、绵阳市涪城区、绵阳市游仙区等9个区、市、县。 3)名眉亚区:包括名山县、彭山县、眉山市东坡区、丹棱县、青神县、夹江县、峨眉山市、乐山市中区等8个区、市、县。 二、盆地丘陵区分4个亚区: 1)盆北深丘亚区:包括剑阁县、苍溪县、广元市元坝区、巴中市巴州区、仪陇县、平昌县等6个区、市、县。 2)盆中丘陵亚区:包括金堂县、仁寿县、井研县、梓潼县、盐亭县、三台县、中江县、南充市顺庆市、南充市高坪区、南充市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营山 县、蓬安县、西充县、遂宁市船山区、遂宁市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 县、资阳市雁江区、简阳市、乐至县、安岳县、内江市中区、内江市东兴区、 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岳池县、武胜县、渠县、广安市广安区等33个区、 市、县。 3)盆南低山丘陵亚区:包括泸州市江阳区、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州市纳溪区、泸县、自贡市自流井区、自贡市贡井区、自贡市大安区、自贡市盐滩区、富顺县、 荣县、乐山市五通桥区、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 犍为县等17个区、县。 4)盆东平行岭谷亚区:包括邻水县、达县、达州市通川区、开江县、大竹县、华蓥市、宣汉县等7个区、市、县。 三、盆周山地区分4个亚区: 1)盆周北部山地亚区:包括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市朝天区、青川县、平武县、北川县、旺苍县、南江县、通江县、万源市等9个区、市、县。 2)盆周南部山地亚区:包括筠连县、珙县、古蔺县、高县、兴文县、叙永县、屏山县、沐川县、合江县、雷波县、马边县等11个县。 3)盆周西部山地亚区:包括洪雅县、雅安市雨城区、荥经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峨边县、乐山市金河口区、乐山市沙湾区等9个区、县。 四、川西南山地河谷区分5个亚区: 1)川西南北部河谷亚区:包括泸定县、汉源县、石棉县、甘洛县等4个县。 2)大凉山亚区:包括越西县、美姑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等7个县。 3)中部河谷亚区:包括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米易县、盐边县、攀枝花市东区、攀枝花市西区、攀枝花市仁和区等8个区、市、县。 4)理东亚区:包括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等3个县。 5)盐源盆地亚区:包括盐源县1个县。 五、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分2个亚区: 1)川西北高山、山原峡谷亚区:包括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巴塘

广东省标准居住小区技术规范DBJ

广东省居住小区技术规范 1总则 1.0.1 为提高我省居住小区(以下简称小区)的规划与建设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地土,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省内城镇地区新建小区规划、设计及验收,新建居住区、居住组团(居住组群)以及旧区改造可参照执行。 1.0.3 小区是指与居住人口规模(0.7万人~1.5万人)相对应的,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完整的小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1 小区用地规模7ha以上。 1.0.3.2 规划人口符合表1.0.3的规定。 小区规划人口规模表1.0.3 注:①大城市指50万人以上城市,中等城市指20~50万人的城市,小城市指20万人以下城镇。 ②小区规模可由当地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住习惯酌情调整。 1.0.4 小区可分为三种类别。 1.0.4.1 Ⅰ类小区: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 1.0.4.2 Ⅱ类小区: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 1.0.4.3 Ⅲ类小区: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或其他用地有混合交叉使用的小区。 1.0.5 小区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0.5.1 适应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增长的要求,满足居民居住生活条件。

1.0.5.2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自然、社会、人文、经济环境,使之相互协调。 1.0.5.3 充分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裁与特点、建筑气候区划、地形地貌、自然景点、民族风格等地方特点,力求各具特色、突出个性。 1.0.5.4 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环保、环卫、防灾、绿化及有利管理等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 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空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有利于商品化经营和社会化管理。 1.0.5.7 为生产、施工工业化及建筑群体多样化创造条件。 1.0.6 小区规划、设计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0.7 小区规划设计应包括土地综合利用规划、不区各专项规划设计、小区技术经济分析三项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7.1小区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包括:用地选择、用地构成、用地平衡、用地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等内容。 1.0.7.2 小区专项规划设计包括:住宅、公建配套设施、竖向、道路、绿化、市政管线等规划。 1.0.7.3 小区规划技术经济分析包括:小区建设造价估算及相应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2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2.1 土地利用与规划 2.1.1 小区的用地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2.1.1.1 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要求。 2.1.1.2 为有利生产、工作、方便生活、应尽可能地接近就业工作区,并与邻近小区及城市干道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2.1.1.3具有适合于居住生活建筑的自然环境和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并尽可能布置与污染源的上游或上风面。 2.1.2 小区土地的综合利用应适应居民的居住与生活活动要求,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2.1.2.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规划基地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建筑物的性质、道路交通、绿地状况及其他环境因素。

房地产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房地产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1.1 工程占地的说明 工程总占地面积2.15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2.15 hm2,属XXX市XXX区管辖,根据对主体工程的分析,工程占地数量能满足水土保持和施工需求。 1.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项目特点、工程总体布置,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和“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结合本工程开发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建设区指工程的征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为直接造成损坏和扰动的区域,也是建设单位重点治理的区域。本项目建设区包括主体建筑区、道路区、绿化及配套设施区,共计2.15hm2。 项目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按照有关规定,工程建设方在整个建设期间在施工区周围修建围墙以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沿红线修建铁质挡板围墙,所以选取红线外5m为直接影响区,面积为

0.37hm2。 所以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2.52hm2。(详见附图5) 1.3 防治责任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八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严格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因此,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单位为重庆中渝燃气有限公司、重庆广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4 方案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T50433-2008)中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并参照水土保持工作“三同时”制度,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一致,为可行性研究深度。 建筑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期。结合工程建设期安排,同时考虑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竣工后第一年,初步预计为2013年。 1.5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项目工程建设时序安排和建设现状,本工程水土流

中国水土流失分区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风沙区的范围 1、风沙区主要包括二大区域。一是“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以北 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侵蚀强烈,荒漠化严重,沙漠蚕蚀绿洲,直接危害农、林、牧业。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面积187.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0%。特点:本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而强烈 2、二是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该区域主要是江、河、湖、海岸边沉积的泥沙,干燥 遇大风形成并逐步扩大,造成掩埋各类生产用地的危害。 风沙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 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扰动范围(特别是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保护地表结皮层; 2、宜采取砾(片、碎)石覆盖、沙障、草方格、化学固化等措施; 3、植被恢复应考虑土壤、水资源和灌溉条件;

4、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应注意土壤盐碱化。 东北黑土区的范围 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主要包括三大区。一是低山丘陵区,有大、小安岭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谷宽,岩性为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多为轻度侵蚀;有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等,发育暗棕壤,棕壤,多为轻度、中度侵蚀;有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击平原)古河床,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多为微度侵蚀。二是漫川漫岗区,指松嫩平原,属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倾斜,坳谷和岗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多为中度侵蚀,局部强度侵蚀。三是平原区和草原区,主要是湿地、草场和珍贵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多为微度、轻度侵蚀。 特点:坡度比较小(2~4度),但坡面较长,多为1000 ~2000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同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由于受土壤侵蚀的影响,黑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使得生产能力降低,威胁粮食生产。目前东北黑土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47万km2,占黑土区总面积的37.9%,黑土区水土流失主要是坡耕地的流失,占黑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以上。据调查,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到1cm厚的黑土表层,由于多年严重水土流失,黑土区原本较厚的黑土层现在只剩下20到30cm厚,有的地方甚至已露出黄土母质,基本丧失了生产能力。据测算,黑土地现有的大部分耕地再经过40到50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流失。 东北黑土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 1、应重视对现有天然林、人工林及草地的全面保护 2、清基作业时,应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用于植被恢复 3、在丘陵沟壑区还应注重坡面径流排导工程 北方土石山区的范围 东北漫岗丘陵以南,黄土高原以东,淮河以北,包括东北南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部分地区。主要有六个类型区。一是太行山山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包括大五台山、小五台山、太行山和中条山地,是海河五大水系发源地。主要由片麻岩、碳酸岩类组成,以褐土为主,中度、强度侵蚀,是华北地区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二是辽西—冀北山地区,岩性为花岗岩类、片麻岩类和砂页岩类,发育山地褐土和栗钙土,水力侵蚀强烈,为泥石流易发区,风力侵蚀有发展。三是山东丘陵区,地处山东半岛,由片麻岩类、花岗岩类等组成,发育棕壤、褐土、土层薄,属中度侵蚀。四是阿尔泰山地区,地处新疆东北部,阿尔泰山南坡,山地森林草原,微度侵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一)新规范和审查要点对此部分的要求 1、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 2、预测范围及单元 3、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4、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1)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建设期) ①扰动地表面积 ②永久弃渣量 ③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 ④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 ⑤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新增量 ⑥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2)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运行期) ①运行期年排渣量和服务期总的弃渣量 ②弃渣场容量的复核

(3)水土流失预测主要方法 5、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6、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7、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 (二)经常出现的问题 1、预测时段有误 (1)建设期概念不清,未将自然恢复期纳入建设期。 (2)同一点型工程各防治分区的自然恢复期长度不同。 (3)对所有单项工程都计列了施工准备期。 (4)对最不利条件理解有误,根据自己设定的雨季施工时段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对设定非雨季施工时段按占全年的比例计算等。 2、有的将“植被”作为主要影响因子,而不是将“林草覆盖率”作为主要影响因子。 3、对类比工程部说明资料取得的条件、时间,也不说明修正的原因、修正系数、甚至不进行修正,还有直接引用已批准方案取用值。 4、对超过半年的临时堆土未进行水土流失的预测。

5、有的单位错误地按《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侵蚀强度等级反推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 6、预测公式不准。 7、有的单位仍用流弃比进行临时堆土的预测。 8、预测结果的分析不完整,未完全说明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总的弃渣量、建设期的水土流失总量和新增量。未按照各分区的预测结果说明主要流失区域、防治措施布设和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条,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没有能力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

水土流失计算方法

RUSLE 模型是通过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E 模型的改进得到的。RUSLE 与 USLE 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 A=R·K·LS·C·P 式中,A 为年均土壤侵蚀量(t·hm -2·a -1 ),主要指由降雨和径流引起的坡面细沟或细沟间侵蚀的年均土壤流失量; R 为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m -2·h -1·a -1),它反映降雨引起土壤流失的潜在能力。本方案基于月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降雨量的Wischmeier 经验公式计算(Wischmeier, 1969); 21.5lg 0.81881211.73510 p i p i R ???? ????- ???????==?∑ 式中pi 和p 分别是月均和年均降雨量(mm)。计算得到各站点在2000-2007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然后利用Kriging 空间内插方法对34个站点(包括@@@@@站点)进行插值,得到流域水平降雨侵蚀力图层,最后得到流域30 m×30 m的R 因子栅格图层(图2)。 K 为土壤可蚀性因子(t·hm -2·h·MJ -1·mm -1·hm -2 ),它是衡量土壤抗蚀性的指标,用于反映土壤对侵蚀的敏感性。K 表示标准小区单位降雨侵蚀力引起的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由于缺乏各土壤类型的结构系数和渗透性等级数据,因此选择侵蚀/生产力影响模型EPIC 的公式计算流域各类型土壤的K 因子值,EPIC 的计算公式为: (){}()()0.3 0.20.3exp 0.02561/1000.250.711.0 1.0exp 3.72 2.951exp 5.5122.91SIL K SAN SIL CLA SIL C SN C SN SN ??=+-?? ???+??????-- ??? ???+-+-+???? 式中,SAN 、SIL 、CLA 和C 是砂粒、粉粒、粘粒和有机碳含量(%),其中SN1=1-SAN/100。由公式II 计算得到流域各土壤类型的K 值如表2所示。 表2 流域各土壤类型K 因子值(单位:t·hm -2·h·MJ -1·mm -1·hm -2) 土壤 类型 棕壤 褐土 石灰性 褐土 粗骨土 红粘土 草甸 风沙土 石灰土 潮土 红壤 将流域土壤类型图数字化,然后生成30m×30m的栅格图层,利用ARCGIS9.2中的Raster Calculator 模块把K 值赋给土壤类型,得到K 因子图层(图3)。 LS 为坡长坡度因子(无量纲),其中L 为坡长因子,被定义为坡长的幂函数。S 为坡度因子,LS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给定坡长和坡度的坡面上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径流小

湘教版 高二地理 必修三 2.1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附答案)

2.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曾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地壳活动更活跃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道弯曲,支流多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3.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A. 热带季雨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4.7月降雨侵蚀力较6月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弱 B. 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 C. 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 D. 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 5.引起图中降雨侵蚀力最大的降水类型是()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台风雨 D. 锋面雨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完成6-7题。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 6.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7.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结合湖南省地图,回答8-9题。 8.湖南省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包括()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9.图中甲湖泊周边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从可持 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湖泊周边地区应()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08年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等两项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2006年9月9日 序号标准 编号标准名称替代 标准号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SL 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 级标准 SL 190-96 2008,01, 04 2008,04, 04 2SL 419-2007 水土保持试验规 程 SL 239-87 同上同上二○○八年一月四日 前言 根据水利部2002年批准的水利技术标准修定计划,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对《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共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取消了原标准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 2、附录B中的B6和B8; 2、改变了原标准的用词和用于说明、重新整合了附录B的内容; 3、将原标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中的“强度”、“极强度”、分别改为“强烈”、“极强烈”,以免混淆概念。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 长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段巧甫华绍祖史德明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 鲁胜力秦百顺余剑如郭素彦张长印陈法扬史学正 李靖王莹冯伟常丹东王海燕苏仲仁张大全 丛佩娟李琦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蔡强国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

水土流失敏感性与土壤类型格局相关性分析_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_刘燕

第29卷第5期2009年10月水土保持通报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29,No.5Oct.,2009   收稿日期:2009201209 修回日期:2009203209 作者简介:刘燕(1983— ),男(汉族),河南省固始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规划。E 2mail :ly_zhoiun @https://www.360docs.net/doc/149688465.html, 水土流失敏感性与土壤类型格局相关性分析 ———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 刘燕,刘康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127) 摘 要: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区土壤类型,选取分维数、破碎度和优势度等景观指数作为土壤类型格局指标,并利用Fragstats 分析了各土壤类型格局指数。将陕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敏感性分布图与土壤类型图,在Arc GIS 下经过数据的提取、分析、计算出了各土壤类型的水土流失敏感性值。分析了水土流失敏感性与土壤类型格局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敏感值随土壤类型分维数和破碎度的增加而随之升高,却随土壤类型优势度增加而降低。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壤类型格局;敏感性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88X (2009)0520094204  中图分类号:S157,S155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nsitivity of Soil Erosion and Patten of Soil Type —A C ase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L IU Yan ,L IU Kang (De partment of U rban and Resources ,N orthwestern Universit y ,X i ’an ,S haanx i 710127,China )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soil type on t he Loess Plateau of Nort hern Shaanxi Province ,t he fractal dimen 2sion ,fragmentation ,and dominance are selected as t he indexes of soil type.The indexes of soil type are ana 2lyzed using Fragstat s and t he value of t he sensitivity of soil ero sion for t he soil type is calculated using Arc 2GIS.The relatio nship between sensitivity of soil erosion and pattern of soil type is t hen analyzed.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value of t he sensitivity of soil erosion increases wit h t he increase in t he f ractal dimension of f ragmentation ,but decreases wit h t he increased soil dominance.K eyw ords :soil and w ater loss;soil type pattern ;sensitivity 水土流失是陕北黄土高原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地表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积的整个过程,是土地资源破坏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1]。陕北黄土高原境内地面破碎,沟壑密布,植被稀少,土质疏松,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而集中。在自然和人为的共同作用下,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对该区域水土流失的研究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很有价值的探讨。例如,周自翔等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运用网格法对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相关关系作了详细分析[2]。杨振等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计算了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之间关联度指数,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干扰度[3]。索安宁等从较长时间段分析了不同地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各地貌区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并对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监测与预测作了深入的分析[4]。但对于水土流失与土壤类型格局的相关性分析则相对较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敏感性与土壤类型格局指数的相关性做了系统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陕北黄土高原区位于陕西中北部,介于北纬34°10′—39°35′,东经107°30′—111°15′之间。东部以 黄河为界,西以子午岭为界与陇东黄土高原相邻,北邻鄂尔多斯高原,南接关中平原。总面积89326.92km 2,占陕西省总面积的43.2%。在行政区域上,包 括榆林市和延安市的全部,咸阳市的北5县及铜川市 的3县(区),共33个县(区)。 该区域地形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长城沿线以北主要受风蚀作用影响,土壤沙漠化严重,长城以南则主要受水土流失作用影响,形成黄土丘陵沟壑和

中国水土流失分区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风沙区得范围 1、风沙区主要包括二大区域。一就是“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以 北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侵蚀强烈,荒漠化严重,沙漠蚕蚀绿洲,直接危害农、林、牧业。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得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面积187、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得19、0%。特点:本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而强烈 2、二就是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该区域主要就是江、河、湖、海岸边沉积得泥沙, 干燥遇大风形成并逐步扩大,造成掩埋各类生产用地得危害。 风沙区得建设项目得要求 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得扰动范围(特别就是施工场地与施工道路),保护地表结皮层; 2、宜采取砾(片、碎)石覆盖、沙障、草方格、化学固化等措施; 3、植被恢复应考虑土壤、水资源与灌溉条件; 4、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应注意土壤盐碱化。

东北黑土区得范围 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所围绕。主要包括三大区。一就是低山丘陵区,有大、小安岭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谷宽,岩性为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多为轻度侵蚀;有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等,发育暗棕壤,棕壤,多为轻度、中度侵蚀;有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击平原)古河床,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多为微度侵蚀。二就是漫川漫岗区,指松嫩平原,属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倾斜,坳谷与岗地相间得地貌特征,多为中度侵蚀,局部强度侵蚀。三就是平原区与草原区,主要就是湿地、草场与珍贵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多为微度、轻度侵蚀。特点:坡度比较小(2~4度),但坡面较长,多为1000 ~2000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与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得冲刷能力,同时,东北地区就是我国重要得粮仓,由于受土壤侵蚀得影响,黑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使得生产能力降低,威胁粮食生产。目前东北黑土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47万km2,占黑土区总面积得37、9%,黑土区水土流失主要就是坡耕地得流失,占黑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得80%以上。据调查,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到1cm厚得黑土表层,由于多年严重水土流失,黑土区原本较厚得黑土层现在只剩下20到30cm厚,有得地方甚至已露出黄土母质,基本丧失了生产能力。据测算,黑土地现有得大部分耕地再经过40到50年得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流失。 东北黑土区得建设项目得要求 1、应重视对现有天然林、人工林及草地得全面保护 2、清基作业时,应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用于植被恢复 3、在丘陵沟壑区还应注重坡面径流排导工程 北方土石山区得范围 东北漫岗丘陵以南,黄土高原以东,淮河以北,包括东北南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部分地区。主要有六个类型区。一就是太行山山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包括大五台山、小五台山、太行山与中条山地,就是海河五大水系发源地。主要由片麻岩、碳酸岩类组成,以褐土为主,中度、强度侵蚀,就是华北地区侵蚀最严重得地区。二就是辽西—冀北山地区,岩性为花岗岩类、片麻岩类与砂页岩类,发育山地褐土与栗钙土,水力侵蚀强烈,为泥石流易发区,风力侵蚀有发展。三就是山东丘陵区,地处山东半岛,由片麻岩类、花岗岩类等组成,发育棕壤、褐土、土层薄,属中度侵蚀。四就是阿尔泰山地区,地处新疆东北部,阿尔泰山南坡,山地森林草原,微度侵蚀。五就是松辽平原松花江、辽河冲积平原,发育厚层黑钙土与草甸土,低岗地有轻微侵蚀。六就是黄淮海平原北部,北部以太行山、燕山为界,南部以淮河为界,就是黄、淮、海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 L19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08年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等两项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 现予以公布。 2006年9月9日 序号标准编 号标准名称替代 标准号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SL 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 级标准 SL 190-96 2008,01, 04 2008,04, 04 2SL 419-2007 水土保持试验规 程 SL 239-87 同上同上 二○○八年一月四日 前言 根据水利部2002年批准的水利技术标准修定计划,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对《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共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土 壤侵蚀程度分级。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取消了原标准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 2、附录B中的B6和B8; 2、改变了原标准的用词和用于说明、重新整合了附录B的内容; 3、将原标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中的“强度”、“极强度”、分别改为“强烈”、“极强烈”,以免混淆概念。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 长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段巧甫华绍祖史德明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 鲁胜力秦百顺余剑如郭素彦张长印陈法扬史学正 李靖王莹冯伟常丹东王海燕苏仲仁张大全 丛佩娟李琦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蔡强国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 注:“ 【】”内文字为本标准条文说明部分引来或整理者按语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水土流失调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土壤侵蚀的分类与分级。 1.0.3 本标准主要引用标准: 《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1.0.3 土壤侵蚀的分类与分级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GB/T20465-2006定义的有关土壤侵蚀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2.0.2 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Thc potential hazard degree of soil erosion: 生态系统失衡后出现的土壤侵蚀危险程度。用于评估、预测在无明显侵蚀区引起侵蚀和现状侵蚀区加剧侵蚀可能性的大小,以及表示侵蚀区以当前侵蚀速率发展,该土壤层所能承受的侵蚀年限(抗蚀年限)。 3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3.1 一级类型区 3.1.1 全国应分为水力、风力、冻融3个一级土壤侵蚀类型区。 【3.1.1条文说明:用主导因素法并以与土壤侵蚀关联度高、又较稳定的自然因素作用划分一级类型 区的依据。】 3.1.2 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不应单独分类型区。 3.2 二级类型区 3.2.1 水力侵蚀类型区宜分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 南土石山区5个二级类型区。 3.2.2 风力侵蚀类型区宜分为“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2个二级类型 区。 3.2.3 冻融侵蚀类型区宜分为北方冻融土侵蚀区、青藏高原冰川冻土侵蚀区2个类型区。

中国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我国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作业人:孟庆贺 学号:2011300040227 院系:经管院国金班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全流域还有50多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亟需治理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长江流域横跨中国的西南、华中和华东三大经济区,涉及19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180万km2 。长江流域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长江流域内山丘地区生态环境失调,水土流失加剧,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严重阻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中下游广大平原地区的长治久安。保护和合理利用流域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护良好生态环境,是治理开发长江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健康长江、加快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有效途径。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特点 一、水土流失现状 (1)流失面积与分布: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63.74万km2,其中水蚀和风蚀面积为53.08 km2,占流域总土地面积180万km2的30%,年均土壤侵蚀总量22亿吨。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这一地区水土流失面积50余万km2,约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0%。主要集中在上游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流域,沱江、岷江中游,乌江上游及川东鄂西三峡库区和中游的汉江上游(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清江,赣江以及大别山南麓的倒、举、巴、浠、皖诸水的中上游。 (2)流失类型与程度: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包括水蚀、风蚀、冻融侵蚀、泥石流、崩岗等。其中水蚀面积达52.41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2.2%。风蚀面积0.67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0.66万km2。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上游共有1.3万多处滑坡和3000多条泥石流沟,另外在湘、赣等地的花岗岩风化层深厚地区还分布有近10 万个大小崩岗。 全流域水蚀面积中,轻度流失面积为21.2万km2,占41%;中度流失面积为21.5万km2,占40%;强度流失面积为7.6万km2,占15%;极强度流失面积为 1.7万km2,占3%;剧烈水土流失面积为0.4万km2,占1%。 二、水土流失特征 (1)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多样: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包括水蚀、风蚀、冰川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泥石流、崩岗等多种类型。其中水蚀特别是面蚀最为普遍,广泛分布在流域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幼林地上。冻融侵蚀、风蚀和冰川侵蚀多分布在青藏高原与高寒山区。重力侵蚀和泥石流则多发于滇东、川西和陇南山地、三峡地区,其分布虽不如水蚀面积广泛,但破坏力极大,常造成突发性山地灾害。另外在湘、赣等地的花岗岩风化层深厚地区还常有崩岗的发生。在河谷深切、高差悬殊的山区,由于气候垂直变化的作用,多种侵蚀类型往往可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带出现。 (2)水土流失具有隐蔽性:长江流域山丘区地表物质组成颗粒较粗,侵蚀后大多滞留在坡前或被就地拦蓄,进入江河的只是一小部分,河流输沙量一般远小于地面侵蚀量。与黄河流域泥沙输移比接近于1的情况的不相同,长江流域泥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