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细菌的天然耐药表,特别有用!

人体细菌的天然耐药表,特别有用!
人体细菌的天然耐药表,特别有用!

微生物氨

西

林氨

西

林/

西

林/

西

西

林/

西

西

林/

西

类/

B/

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酯类(除了某些种类)、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类、利福平、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天然耐药柯氏枸橼酸杆菌R R R R R

弗氏枸橼酸杆菌属R R R R R R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R R R R R R?

赫氏埃希菌R R R?

蜂房哈夫尼亚菌R R R R R

克雷伯菌属R R

摩根菌属R R R R R R R

奇异变形杆菌R R R

普通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R R R R R1 R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

罗威登斯菌

R R R R2R2 R R

粘质沙雷菌R R R R R R R R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R R R R? R R

假结核耶尔森菌R

所有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天然耐药同肠杆菌科细菌,还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天然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4 R R4

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R R R R R R R

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人苍白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1变形杆菌属对多粘菌素B/粘菌素耐药。2 普罗威登斯菌属对除了阿米卡星和链霉素外的所有氨基糖苷类耐药,对四环素耐药。

3 沙雷菌属对呋喃妥因耐药。

4 铜绿假单胞菌还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复方新诺明天然耐药。

下列细菌也对糖肽类、林可酰胺类、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天然耐药

微生物大环内酯类夫西地酸链阳霉素类甲氧苄啶萘啶酸流感嗜血杆菌R R

卡他莫拉菌R

奈瑟菌属R

胎儿弯曲杆菌R R R R 空肠弯曲杆菌R R R

常见革兰阳性菌的天然耐药

微生物夫西地酸头孢他啶头孢菌素

(除头孢

他啶)氨基糖

苷类

林可

酰胺

奎奴普

汀-达

福普汀

万古霉

替考拉宁磷霉素呋喃妥因复方新

诺明

所有革兰阳性菌对氨曲南、替莫西林、多粘菌素B/粘菌素、萘啶酸天然耐药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所有β-内酰胺类(除外具有抗MRSA作用的新型头孢菌素)天然耐药

腐生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R R

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

黄色葡萄球菌

R

链球菌属R R

肠球菌属对除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外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低浓度氨基糖苷类、复方新诺明天然耐药粪肠球菌R R R R R R R 铅黄/醇鸡肠球菌R R R R R R R R 屎肠球菌R R R R R 棒状杆菌属R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R R

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乳杆

菌属(某些种)

R R

常见真菌的天然耐药

微生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卡泊芬

多烯类(两性霉素-B)

净、米卡芬净)

克柔念珠菌R

新型隐球菌R

烟曲霉R

黄曲霉R

土曲霉R R

尖端赛多孢子菌R R

多产赛多孢子菌R R R

毛孢子菌R

R R R

接合菌(犁头霉属、

毛霉属、根霉属)

皮炎芽生菌R

粗球孢子菌R

荚膜组织胞浆菌R

申克孢子丝菌R R

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杜氏念珠菌、暗色霉菌(链格孢属、离蠕孢属/弯孢霉属、外瓶霉属)对表中所列抗真菌药物无天然耐药.。

参考文献

1 CLSI2011

2 EUCAST Expert rules in antime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version 1 ,April 2008.

3 马越,李景云,金少鸿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12):763.

4 Jay P. Sanford著;范洪伟等译. 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新译第39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2014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 院感科检验科药学部 2014年7-9月份共监测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80例次,涉及22个科室。检出多重耐药菌96 株(含重复送检),占全院送检有临床意义的细菌总数阳性比例的16.45%,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其中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17株,占多耐菌株的17.71%。 一、多重耐药菌分离通报 2014年7月至9月共计分离多重耐药菌71株。主要分布在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等。 二、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株标本分布 表一:2014年第三季度前五位多耐菌株标本统计 细菌名称 标本名称 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引流液脓液其他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1 15 2 1

三、多重耐药菌中发生院内感染科室分布 表二:2014年第三季度多耐院内感染菌种及感染部位科室统计 图二、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 四、多重耐药菌病例用药合理性情况 本季度共审核使用抗菌药物的多耐病例70份,其中用药合理病例66份,用药合理率为94.29%。病程中对多重耐药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分析记录的病例57份,记录合格率81.43%。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前期用药与药敏结果不一致,未做具体分析,也未更改用药,(2)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

种(万古霉素)作局部用药。记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未记录培养结果和用药情况、更改用药未记录分析、对多重耐药菌的性质未做具体分析(考虑为致病菌、定植菌或污染菌)。 表三: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原因和或记录存在问题 五、多重耐药菌患者临床科室管理存在问题: 1、第三季度多耐患者临床管理经督查仍存在许多问题,涉及科室有脑外、心胸、肝胆、骨二、泌外、肾内、东呼吸、西呼吸、东心血管、消化、内分泌、血液肿瘤、东神内、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皮肤、微生物等18个科室。主要存在问题: (1)不能及时开立隔离医嘱;不能及时上报多耐报告卡; (2)抗菌药物使用、多耐培养结果无分析记录; (3)多重耐药患者解除隔离未进行讨论; (4)多耐患者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无隔离标识等); (5)MDRO定植或感染患者,转科、转院、出院时,未在转科交接单或出院小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 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第三季度主要标本类型分布情况 临床常见前几位病原菌 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菌株类型构成情况(%

.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头抱他啶耐药率高,应 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抱吡肟、 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抱唑林、头抱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头抱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 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 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抱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抱西丁、头抱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抱他啶、环丙沙星、头抱吡肟、头抱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抱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 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抱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抱西丁、复合磺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的耐药率大于75%按照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的临床应用;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头抱他啶、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抱吡肟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沙星、氨曲南耐药率低,可选作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 NCCLS 标准,通过测量纸片 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 E 试验的抑菌圈直径、 MIC 值和 IC 值获得。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检测: (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 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 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 MIC ),而不使用 测定 MIC 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 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B 兰 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 扩大现 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B -内酰胺酶 ( 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 Microscan 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 MIC 值。 2.B -内酰胺酶检测: 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 ( iodometric test )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 ( nitrocefin test )。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B -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 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如B -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耐药; 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 (包括氨基、 羧基和脲基青霉素) 耐 药。 3.耐药基因检测:临床可检测的耐药基因主要有:葡萄球菌与甲氧西林耐药有关的 MecA 基因,大肠埃希菌与B -内酰胺类耐药有关的 blaTEM 、blaSHV 、blaOXA 基因,肠球菌与万古 霉素耐药有关的 vanA 、 vanB 、 vanC 、 vanD 基因。检测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方法主要有: PCR 扩增、PCR-RFLP 分析、PCR-SSCP 分析、PCR-线性探针分析、生物芯片技术 、自动 DNA 测序 4.特殊耐药菌检测 (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对 1u g 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W 10伽,或其MIC > 4u g/ml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 1u g 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W 17 mm,或MIC > 0.5u g/ml 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 )。对MRS 不论其体外药敏试验 结果,所有的B -内酰胺类药物和B -内酰胺/B -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显示临床无效;绝大多数 的 MRS 常为多重耐药,耐药范围包括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2)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测:当对 1u g 苯唑西林纸片抑菌圈直径〈20 mm 或MIC > 0.06 u g/ml 均应视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RSP )。临床治疗显示 PRSP 对氨卞西林、氨卞西林 /舒巴坦、头胞克肟、头胞唑肟,临床治疗疗效很差,但应检测对头胞曲松、头胞噻肟和美 洛培南等的 MIC 以判断是否对这些抗生素敏感。 (3)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测: 肠球菌对30 g 万古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W 14 mm 或MIC > 32 u g/ml 被称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针对多重万古霉素药物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但对青霉素敏感的 VRE 可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治疗,若对青霉素耐药而不是高水平耐 氨基糖甙类可用壁霉素 +庆大霉素。 (4) 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检测: 超广谱B -内酰胺酶是一种能水解青霉素、 -内酰胺酶(ESBLs )革 /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 Vitek-2 、BD-Pheonix 、

常见致病菌耐药机制与应对措施

2014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预警与应对策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峻,临床出现大量多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给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带来挑战。细菌耐药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及时了解和掌握本院常见多耐药菌的流行现状及耐药特征,有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以达到减少为耐药菌的产生。现对2014年第二季度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率进行公布,并向临床科室提供细菌耐药应对措施。

物,提示“慎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提示“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提示“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2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 2.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对生存环境和营养条件要求很低,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甚至在医院内环境经常可见,其具有多药耐药性及耐药机制:(1)该菌能够产生破坏抗菌药物活性的多种灭活酶、钝化酶和修饰酶。(2)基因突变,作用靶位变异。(3)细胞膜通透性降低。(4)主动泵出机制将进入的药物排到体外。(5)产生生物膜,阻隔白细胞、多种抗体及抗菌药物进入细菌细胞内吞噬细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复杂的耐药机制导致其感染具有难治性和迁延性。 2.2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机制 大肠埃希菌是G-杆菌中分离率较高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人体所有部位的感染并且呈多重耐药性。 (1)β-内酰胺酶的产生 ①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是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引起的,对头霉素类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ESBLs可分为五大类:TEM型、SHV型、CTX-M 型、OXA型和其他型,大肠埃希菌ESBLs酶以TEM型最常见。TEM型ESBLs呈酸性,可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SHV型ESBLs呈碱性,有水解头孢噻吩的巯基。CTX-M 型ESBLs呈碱性,对头孢噻肟水解能力强于头孢他啶。OXA型ESBLs呈弱酸性或弱碱性,主要水解底物是苯唑西林,OXA型酶主要见于铜绿假单胞菌中,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分离率较低。 ②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主要作用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且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它是水解酶,与β-内酰胺环羧基部分共价结合,在水分子作用下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破坏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 ③对酶抑制剂药的耐药的β-内酰胺酶对酶抑制剂药的耐药的β-内酰胺酶(IRT)主要有TEM系列衍变而来,又称为耐酶抑制剂TEM系列酶。 (2)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3)主动外排 (4)外膜通透性的下降 2.3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机制 肺炎克雷伯杆菌属于阴性杆菌,通常存在于人类肠道、呼吸道,是除大肠埃希氏菌外导致医源性感染的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在选择性压力下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KPN)菌株不断出现,耐药率日益上升,KPN耐药机制包括:(1)产抗菌药物灭活酶 ①β-内酰胺酶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碳青霉烯酶(K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等。

天然耐药表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天然耐药 微生物氨 苄 西 林氨 苄 西 林/ 舒 巴 坦 阿 莫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替 卡 西 林 替 卡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哌 拉 西 林 哌 拉 西 林/ 他 唑 巴 坦 头 孢 唑 林 头 孢 噻 肟 头 孢 曲 松 头 孢 他 啶 头 孢 西 丁 头 孢 呋 辛 厄 他 培 南 亚 胺 培 南 美 罗 培 南 环 丙 沙 星 氨 基 糖 苷 类 四 环 素 类/ 替 加 环 素 氯 霉 素 多 粘 菌 素 B/ 粘 菌 素 呋 喃 妥 因 甲 氧 苄 啶 磷 霉 素 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酯类(除了某些种类)、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类、利福平、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天然耐药柯氏枸橼酸杆菌R R R R R 弗氏枸橼酸杆菌属R R R R R R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R R R R R R? 赫氏埃希菌R R R? 蜂房哈夫尼亚菌R R R R R 克雷伯菌属R R 摩根菌属R R R R R R R 奇异变形杆菌R R R 普通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R R R R R1 R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 罗威登斯菌 R R R R2R2 R R 粘质沙雷菌R R R R R R R R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R R R R? R R 假结核耶尔森菌R 所有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天然耐药同肠杆菌科细菌,还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天然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4 R R4 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R R R R R R R 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人苍白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1变形杆菌属对多粘菌素B/粘菌素耐药。2 普罗威登斯菌属对除了阿米卡星和链霉素外的所有氨基糖苷类耐药,对四环素耐药。 3 沙雷菌属对呋喃妥因耐药。 4 铜绿假单胞菌还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复方新诺明天然耐药。

细菌耐药性机理分析

细菌耐药性机理分析 卢嘉程 1142042005

抗生素的杀菌机理简介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某些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能与细菌细胞壁上一种叫PBPS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分裂中的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使细菌因失去细胞壁的保护作用而在渗透作用下裂解死亡。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某些抗生素(多粘菌素和短杆菌素)能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改变膜的通透性,让细菌因体内的有用物质大量流失到胞外或者电解质失调而死亡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 ?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后与细菌的核糖体或者是tRNA,mRNA等反应底物相互作用,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某些重要的蛋白如结构蛋白或酶等无法合成,则细菌必死 ?阻碍核酸的复制和转录(人工合成喹诺酮类抗生素) ?通过阻碍细菌DNA的复制,可以阻止其分裂繁殖。而阻碍DNA的转录则可以导致后续的翻译无法进行,使细菌因缺乏生存所必需的蛋白质而死亡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细菌抗药性的五种机制 ?使抗生素分解或失去活性 ?有的细菌能产生相应的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掉或修饰抗生素,使之失去生物活性。如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就能使含β-内酰胺环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被水解掉,而钝化酶(磷酸转移酶、核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则可以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改变抗生素的作用靶点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对细胞壁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进行修饰,使抗生素无法和结构改变了的蛋白结合发挥作用。

?改变细胞膜特性 ?细菌发生突变后改变了质膜的通透性,某些原来需进入细菌细胞内发挥作用的抗菌药物被隔离在细胞外 ?改变代谢途径 ?通过大量增加某些代谢底物的产量,稀释抗生素的作用,让细菌对该种抗生素不再敏感。如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苯酸(PABA),竞争二氢喋酸合成酶而产生抑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次接触磺胺药后,其自身的PABA 产量增加,可达原敏感菌产量的20~100 倍,后者与磺胺药竞争二氢喋酸合成酶,使磺胺药的作用下降甚至消失。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监测重要性及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 魏莲花根据资料编辑整理 20世纪后期。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控制了大多数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明显降低了与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使得某些抗菌药物逐渐失去其抗菌活性。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全球化,耐药菌株的传播,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全球范围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和研究工作。 一、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一)国内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国内大型监测系统包括经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菌药物研 究所汪复教授为代表,有 14家医院参加的CHINET监测网;以北京大学临床药理李家泰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民钧教 授分别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和医院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网,是国内跨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网络,分别涵盖全国9个城市13家大型医院和10个城市32家医院;卫生部于2006年组织建立了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参加单位已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我省于2009年成立了甘肃省细菌耐药监测网,目前有40家医院参加。以上监测网目的就是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阐明我国不同层次医院临床细菌分离株耐药性差异。 (二)国际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1994卫生组织总部传染疾病监测控制处理负责指导、协调各国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合作中心主任Thomas O′Brien教授启动了旨在收集全球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的WHONET系统。现国内、外多数监测网使用的分析软件属该系统。此外,约有315个医院和400多个实验室分别参加了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和欧洲耐药性监测网(EARSS)。 二、常见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日趋增多。当前,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检测重点包括:(1)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2)耐万古霉素的多重耐药的肠球菌(VRE);(3)耐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的多重耐药和肺炎链球菌(PRSP);(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S)及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5)非发酵糖菌群的

2016年第三季度细菌耐药监测预警分析

2016年第三季度细菌耐药监测预警分析 为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预警工作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结合检验科《2016年第三季度常见细菌耐药性统计、分析》报告,对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提出以下预警: 一、细菌培养情况 2016年07-09月临床共送检细菌培养标本1178份,共检出病原菌389株,阳性检出率为%。排在前五位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杆菌118株、大肠埃希菌75株、铜绿假单胞菌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鲍曼不动杆菌13株,其他细菌162株。 二、全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及用药建议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2009]38号文件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1.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2.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3.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4.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现根据我院第三季度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对检出率居前五位的细菌根据该要求及抗菌药物的特点进行推荐用药。 1、肺炎克雷伯氏菌

肺炎克雷伯菌是产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代表菌种。本季度共检出118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如下: ①对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氨曲南、呋喃妥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30%,可以作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首选治疗用药。 ②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超过30%,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③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99%,应暂停其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2、大肠埃希氏菌 本季度检出大肠埃希氏菌75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5例,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如下: ①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均低于30%,可作为初始经验治疗和首选用药。 ②对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超过30%,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③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的耐药率超过40%,建议临床慎重经验用药。 ④对头孢唑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高于50%,需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在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病例中,不宜作为经验和治疗用药。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控制修订稿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 控制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和控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宁永忠 细菌的耐药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相关的基本知识;第二个是国内常见细菌耐药的现状和趋势;第三是耐药的控制。 一、相关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基本的知识。第一我们来看一下微生物,微生物它就是肉眼看不见的一些微小的生物,它在微观的世界里有一个真实的存在。它会导致人类的感染,所以我们会称之为病原。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四类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这四大类微生物都出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耐药,只不过它们的严重程度不一致而已。下面一个概念我们来看一下感染性疾病,它指的是微生物导致的有临床证据的这样一个疾病,这个临床证据包括症状、体征、免疫学反应和微生物学证据。在临床医学领域各个病种当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应该说我们所有的人都得过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很多时候还会表现为中、重度一个临床表现。这个时候是必须治疗的,因为不治疗预后不良,甚至会出现死亡。感染性疾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传播性,病原可以传播,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性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历史进程、影响到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这个是感染性疾病不同于其他临床医学病种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刚才提到感染性疾病需要治疗,我们治疗用的特异性的药物就是抗微生物药物,它指的就是特异性的抑制、杀灭微生物的这样一些药物,在细菌领域里主要就是抗生素。目前抗微生物药物效力下降的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耐药,有些时候这个效力会完全消失。因此临床上治疗无效的时候,耐药是很主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耐药涉及到的概念也比较多,比如说生物学耐药和临床耐药,环境介导的耐药和微生物介导的耐药,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这里面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这一对概念比较重要,给大家展开说一下。天然耐药指的是这个菌种在鉴定到种的时候就可以明确的耐药,也就是说一个菌种内所有的菌株都具有的耐药的特点。这一类耐药特点,一般是人类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是纯自然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个耐药的特点。而获得性耐药,指的是这个基因在菌种的层面是不能够确定是否存在的,只有到具体的菌株的层面,同一个菌种内不同的菌株它的耐药性可能不同,有的菌株有这个耐药性,有的菌株没有这个耐药性。这一类耐药性基本上都是人类应用抗生素之后,在人类的抗生素使用的选择压力下产生的耐药。此外还有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表型耐药和基因型耐药,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低水平耐药和高水平耐药,异质耐药性等等这些概念。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1、细菌耐药表型检测: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根据NCCLS标准,通过测量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的抑菌圈直径、MIC值和IC值获得。也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 (1)耐药筛选试验:以单一药物的单一浓度检测细菌的耐药性被称为耐药筛选试验,临床上常用于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等。 (2)折点敏感试验:仅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浓度(敏感、中介或耐药折点MIC),而不使用测定MIC时所用的系列对倍稀释抗生素浓度测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称为折点敏感试验。 (3)双纸片协同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主要用于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纸片琼脂扩散试验。若指示药敏纸片在朝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向有抑菌圈扩大现象(协同),说明测试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 (4)药敏试验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如:Vitek-2、BD-Pheonix、Microscan等运用折点敏感试验的原理可半定量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 2.β-内酰胺酶检测:主要有碘淀粉测定法(iodometric test)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nitrocefin test)。临床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β-内酰胺酶试验可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如β-内酰胺酶阳性,表示上述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表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包括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3.耐药基因检测:临床可检测的耐药基因主要有:葡萄球菌与甲氧西林耐药有关的MecA 基因,大肠埃希菌与β-内酰胺类耐药有关的blaTEM、blaSHV、blaOXA基因,肠球菌与万古霉素耐药有关的vanA、vanB、vanC、vanD基因。检测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方法主要有:PCR扩增、PCR-RFLP分析、PCR-SSCP 分析、PCR-线性探针分析、生物芯片技术、自动DNA 测序 4.特殊耐药菌检测 (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对 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0㎜,或其MIC≥4ц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17㎜,或MIC≥0.5цg/ml 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被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MRS不论其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显示临床无效;绝大多数的MRS 常为多重耐药,耐药范围包括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2)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测:当对1цg苯唑西林纸片抑菌圈直径〈20㎜或MIC〉0.06цg/ml均应视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临床治疗显示 PRSP对氨卞西林、氨卞西林/舒巴坦、头胞克肟、头胞唑肟,临床治疗疗效很差,但应检测对头胞曲松、头胞噻肟和美洛培南等的MIC以判断是否对这些抗生素敏感。 (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测:肠球菌对30цg万古霉素纸片抑菌圈直径≤14㎜或MIC≥32цg/ml被称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针对多重万古霉素药物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对青霉素敏感的VRE可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治疗,若对青霉素耐药而不是高水平耐氨基糖甙类可用壁霉素+庆大霉素。 (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种能水解青霉素、

人体细菌的天然耐药表,特别有用!

微生物氨 苄 西 林氨 苄 西 林/ 舒 巴 坦 阿 莫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替 卡 西 林 替 卡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哌 拉 西 林 哌 拉 西 林/ 他 唑 巴 坦 头 孢 唑 林 头 孢 噻 肟 头 孢 曲 松 头 孢 他 啶 头 孢 西 丁 头 孢 呋 辛 厄 他 培 南 亚 胺 培 南 美 罗 培 南 环 丙 沙 星 氨 基 糖 苷 类 四 环 素 类/ 替 加 环 素 氯 霉 素 多 粘 菌 素 B/ 粘 菌 素 呋 喃 妥 因 甲 氧 苄 啶 磷 霉 素 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酯类(除了某些种类)、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类、利福平、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天然耐药柯氏枸橼酸杆菌R R R R R 弗氏枸橼酸杆菌属R R R R R R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R R R R R R? 赫氏埃希菌R R R? 蜂房哈夫尼亚菌R R R R R 克雷伯菌属R R 摩根菌属R R R R R R R 奇异变形杆菌R R R 普通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R R R R R1 R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 罗威登斯菌 R R R R2R2 R R 粘质沙雷菌R R R R R R R R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R R R R? R R 假结核耶尔森菌R 所有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天然耐药同肠杆菌科细菌,还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天然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4 R R4 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R R R R R R R 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人苍白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1变形杆菌属对多粘菌素B/粘菌素耐药。2 普罗威登斯菌属对除了阿米卡星和链霉素外的所有氨基糖苷类耐药,对四环素耐药。 3 沙雷菌属对呋喃妥因耐药。 4 铜绿假单胞菌还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复方新诺明天然耐药。

临床应掌握的常见多重耐药菌

临床应掌握的常见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一、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MRSA通常对其它耐酶半合成青霉素也耐药,因此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用苯唑西林来代替检测MRSA。苯唑西林在贮存过程中药效不易降低,且对不均一耐药性检测效果更好,所以国内多数实验室都采用苯唑西林(我院也是)。 1.MRSA的治疗 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因其耐药机制是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性质的改变,因此,MRSA几乎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且在同时,还可能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目前最常用,也是疗效最肯定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其次,对于以上药物有禁忌症,或是不可耐受的患者,也可使用其他的抗菌药物,如夫西地酸钠。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也可使用头孢吡普、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2.MRSA预防 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MRSA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MRSA菌株,如对大手术后预防深部葡萄球菌感染,使用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好(如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葡萄球菌效果反而不如第一代效果好。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长期使用与MRSA的出现率呈平行关系。、3.早期检出带菌者 医院应加强对新入院及MRSA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烧伤病区、ICU、呼吸内科病房、血液科和儿科的病人。同时微检室应选用准确的检测手段,发现MRSA,及时向临床报告,以便控制感染和隔离治疗。 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三、ESBLs+阳性菌为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此时抗菌素的使用一般采用碳氢霉烯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联合用药。 1.什么是ESBLs? ESBLs是英文Extended—Spectyumβ—Lactamase缩写,中文意思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属质粒介导,它是当前抗生素出现的新的耐药趋势之一。 2.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 如果临床出现产ESBLs菌株,则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它们是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耐药,及对单环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耐药。ESBLs在实验室有一专门的检测方法,如果病人的药敏报告单已注明为产ESBLs 菌株,则表明已经实验室确证。如果病人药敏报告单未注明为产ESBLs菌株,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酰胺类抗生素中有一种MIC≥2ug/ml,或符合CAZ(头孢他定)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 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耐药率高,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孢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细菌耐药表型的检测_检验科工作经验

细菌耐药表型的检测(一) 1. 葡萄球菌 1.1 对β-内酰胺类药物 1.1.1 耐药机制 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机制。①产生添加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②大量产生灭活药物的β-内酰胺酶;③内源性的PBP被修饰(modified intrinsic PBPs,MOD-SA)降低了与药物的亲和力。PBP2a由mecA基因编码,这个基因可能源自枯草杆菌,它所编码的PBP2a不但不与β-内酰胺类药物结合,而且能替代几种PBPs的功能,在细胞壁的合成中发挥转肽酶作用。带有mecA基因的菌株可以是同质性的,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均表现耐药;也可以是异质性的,在体外试验中仅1/104-108个菌表现耐药。大量产生β-内酰胺酶引起的耐药,是由于酶打开药物中的β-内酰胺环,使药物失去了与靶位(PBP)结合的能力,也称做药物被灭活。MOD-SA型耐药是由于葡萄球菌原有的PBP1、2、4被修饰后降低了β-内酰胺类药物的亲和力。 表13-1 耐β-内酰胺类药物的葡萄球菌的苯唑西林表型分类 苯唑西林mecA基因机制borderlinea耐药抑制剂作用β-内酰胺类交叉耐药其它药物交叉耐药 R(同质性) + PBP2a - - + + R(异质性) + PBP2a ±- + + S - 产生β-内酰胺酶增加+ + - - R/S - PBP1、2、4被修饰+ - - - a:borderline耐药表型:稀释法中,苯唑西林MIC在2-8ug/ml之间,无明确终点;扩散法抑菌圈直径10-13mm,边缘不整齐。 b:表示可以有例外情况 1.1.2 实验室检测 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酸法、碘法和头孢噻吩(nitrocefin)法3种方法任一种均可。 苯唑西林耐药性检测NCCLS推荐用琼脂筛选法。我们的具体方法是配制含40g/L NaCl 的MH琼脂(加水量为应加量的9/10),高压灭菌后分装试管每管9ml,加盖无菌橡皮胶塞后4℃保存。配制60μg/ml苯唑西林贮存液过滤除菌后分装,每管1ml,-20℃保存(冰箱结冰室-18℃左右亦可)半年内有效。临床用前将MH琼脂隔水煮沸溶化,冷至50℃以下,先将苯唑西林贮存液加入70mm直径的平皿,再倒入MH琼脂轻晃摇匀。将待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调至0.5麦氏单位,点种琼脂后30℃~35℃(不可超过35℃)孵育24小时,有任何生长现象即为耐药。本法目前只适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纸片扩散法检测苯唑西林的耐药性,方法同常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处为:MH琼脂中NaCl浓度为40g/L,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判断标准≥13mm为敏感,11~13mm为中介,≤10mm为耐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8mm为敏感,≤17mm为耐药,注意要将平皿对着光线检查抑菌圈内是否有菌落生长。稀释法也是在MH中加入40g/L NaCl,金黄色葡萄球菌:MIC≤2μg/ml为敏感,≥4μg/ml为耐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IC ≤0.25μg/ml为敏感,≥0.5μg/ml为耐药。

2014年1-6月我院细菌耐药分析报告

XXXXX医院 2014年1-6月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检验、院感、药学三方联合通报 根据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微生物检测的住院及门诊病人标本,分离出细菌及药敏试验数据,经统计所得出该分析报告。 一.细菌的检出情况及药敏试验数据 2014上半年(1-6月)年收到细菌培养标本4913例,从细菌来源分布看,我院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1、1-6月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来源分布: 来源标本数比例 痰标本2330 47.43% 血液培养1062 21.62% 尿培养763 15.53% 粪便培养322 6.55% 分泌物培养283 5.76% 胸腹水脑脊液培养153 3.11% 合计4913 备注:分泌物标本包括:试子、关节液、引流液、导管、部分未标明表白来源标本等。 2、1-6月各临床科室细菌培养送检情况 科室 送检数量送检 人次 科室 送检数量送检 人次例数比例例数比例 呼吸内科1230 28.51% 631 重症医学科456 10.57% 123 感染科599 13.89%433 神经内科二病区225 5.22% 106 消化二病区239 5.54% 119 老年血液病科212 4.91% 142 肾病内分泌科225 5.22% 123 消化一病区177 4.10% 83 泌尿外科192 4.45% 159 胸心外科147 3.41% 102 神经外科二病区170 3.94% 60 骨二科132 3.06% 99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143 3.31% 117 急诊科109 2.53% 61 神经外科一病区120 2.78% 44 中医科76 1.76% 40 肿瘤外科91 2.11% 71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69 1.60% 54 新生儿科74 1.72% 62 神经内科一病区46 1.07% 29 骨一科68 1.58% 39 妇科24 0.56% 15 普通外科二病区37 0.86% 32 耳鼻咽喉科17 0.39% 10 普通外科一病区18 0.42% 13 产科 5 0.12% 2 康复理疗7 0.16% 4 眼科 2 0.05% 2 口腔科 2 0.05% 2 儿科 1 0.02% 1 全院合计4913 2778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作者:————————————————————————————————日期:

2014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 院感科检验科药学部 2014年7-9月份共监测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80例次,涉及22个科室。检出多重耐药菌96 株(含重复送检),占全院送检有临床意义的细菌总数阳性比例的16.45%,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其中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17株,占多耐菌株的17.71%。 一、多重耐药菌分离通报 2014年7月至9月共计分离多重耐药菌71株。主要分布在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等。 二、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株标本分布 表一:2014年第三季度前五位多耐菌株标本统计 细菌名称 标本名称 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引流液脓液其他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1 15 2 1

大肠埃希菌 2 10 4 2 1 1 肺炎克雷伯 9 5 3 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1 6 3 1 1 鲍氏不动杆菌 6 1 三、多重耐药菌中发生院内感染科室分布 表二:2014年第三季度多耐院内感染菌种及感染部位科室统计 科室 菌种 例数 院感部位 脑外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肺炎 骨二 MRSA 1 Ⅰ类表浅切口感染 普外东 肺炎克雷伯 1 Ⅱ类表浅切口感染 普外西 肺炎克雷伯 1 Ⅱ类深部切口感染 肝胆 肺炎克雷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MRSA 1 Ⅰ类深部切口感染 心胸外科 阴沟肠杆菌 1 Ⅱ类腔隙感染 泌外 大肠埃希菌 3 Ⅱ类深部切口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 肾内 肺炎克雷伯 1 肺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皮肤感染 血液肿瘤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 败血症 神内西 流感嗜血杆菌 1 下呼吸道感染 ICU CR-AB 1 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克雷伯 1 下呼吸道感染 MRSA 1 血管相关性感染 图二、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 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 1234567MRSA 肺炎克雷伯 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菌 屎肠球菌 CR-AB 2014第二季度2014第三季度 四、多重耐药菌病例用药合理性情况 本季度共审核使用抗菌药物的多耐病例70份,其中用药合理病例 66份,用药合理率为94.29%。病程中对多重耐药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分析记录的病例57份,记录合格率81.43%。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前期用药与药敏结果不一致,未做具体分析,也未更改用药,(2)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