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一场悲与泣的诗歌精修订

唐山大地震一场悲与泣的诗歌精修订
唐山大地震一场悲与泣的诗歌精修订

唐山大地震一场悲与泣

的诗歌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前些天朋友借给我一本已经市面不太容易找到的书,正是钱纲先生的《唐山大地震》。读后,感慨万千。本书是一篇报告文学,是记实文学作品。作者能尊重人与事,给予读者的是不缩小,不讳言,真实表达的自然灾难;对劫难中的人的力量,则描述以不放大、不夸张、科学的严肃态度去展示人的抗争力和坚强性。钱纲先生更摒除主观色彩,避免直接议论,利用冷静客观的述手法、口述之形式,从而显示了作者对于这作品的重视以及纪实文学的真髓。

在文字技巧方面,作者用笔细腻,能以客观的态度将感情融于文字当中,不论写人写景,皆能淋离尽致、栩栩如生。其中不少修辞技巧,如排比、反问等,亦能于文中可见一斑,使文中能有不少令人当头喝采的、气势磅礡的、紧张的、赞叹的和伤感的情景。

然而,整本书最今人专注入迷的,便是作者能巨细糜遗的刻划出人的心灵与及心境的变化。法国伟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远要浩瀚的是人的灵魂。”诚然,场景的刻划和描写故然能反映出地震的破坏和震撼,但若再加上对人的心灵具体描述,那便能收画龙点睛之效。

看完第一章《蒙难日「7.28」》后,让人心中滋生了人类多么渺小的感慨。人类由古至今往往忽略了大自然的警告,以致未能由大灾难的扼运中逃脱,使无数的生灵就这样白白的遭到扼杀,在人类的科技文明发达和进步的同时,究竟人类的科技,又使人类对大自然的警报有多少了解呢人类的愚昧,对大自然的知识误解和贫乏,确实是令人遗憾和惋惜。

死亡,二十四万二干七百六十九人。

重伤,十六万四干八百五十一人。

看到这些数据时,使我产生与作者身同感受的感觉─一连串令人伤感、悲哀的数据。我在深思,为何自古至今,皆有无数生灵毁灭于灾难当中呢人类为何如鱼肉般任由大自然宰割呢耗上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才得来的文明建筑,为何在转瞬间即变为颓垣败瓦呢但是我终于明白,这是人类为了寻求进步而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人类虽然往往在问题发生后才明白它的危险性,但经一事、长一智,人类的文明亦因此而渐渐成长。5.12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的团结凝聚全国人民一同伸出援手,政府也快速地采取了救援措施,和唐山大地震比起来,中国人己经更懂得如何去面对和克服困难,中华民族已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从「目击者言」一节中,作者透过目击者的述把地震那可怕、真实而又具体的情景逞现出来,我想这些景像在我们这些生长于沿海地区早就繁华优渥的环境中的年青人,是难以想象和领会的。这让我们明白到要好好珍惜自己能身处如此平安的港湾,享受着仿佛与生俱来的温室,没有经历风雨而招摇地生长着。如果是灾难来临,我想,我们这一代有多少人能够经历住痛苦,在废墟下顽强求生

第二章和第三章表达出一连串人类对生命的执着,第二章中一段关于救护人员对待伤员的态度─「那么多生命垂危的伤员,明知抢救无望,也往手术台上台,有时做两个小时的手术,仅仅就是为了延长伤员一个小时的生命」,令我不禁为这些医护人员的操守肃然起敬。没错,对每一颗将燃尽的生命已言,就算最后都是徒劳无功,但只要延长一颗生

命,就算是一瞬间,也是值得的。同章提及一队军人为了防止陡河决堤而冒着生命危险去打开溢洪闸的一幕,救援人员将食物让给饥饿的唐山孩子与及为了抢救灾民而弄致损手脚的情景,都充份表现了人类舍已为人的崇高精神。

在一片愁云惨雾、紧张和令人屏息的描述后,作者将战胜死亡,战胜逆景,于震后数日甚至数十日才获救的人的求生经过一一写下,而他们获救的一刻,更使得读者为此喝采。人类生命的顽强和坚强,借着对这些人的求生过程一一记述,无需其它冗词赘句的描述,便已经表露无遗,而这亦都是作者匠心独道之处。

当我看到卢桂兰获救的一节时,看到「这就是生命,这就是生命力,这就是一个普通中国妇女的生命和生命力」一句时,我不自觉想到,在现今社会不少人为了小事而轻生的情况下,若果这些人能重拾对生命的执着,那是多么好呢!而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相信看过这章的读者一定会感受到的。无疑,这一章给读者的感触确是全书中最多的,既

为无数死于灾难的人哀伤,亦为无数光辉耀眼的生命而喜跃。

天灾人祸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同时也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永远也不会放弃生存的机会,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会紧紧抓住。他们知道在黑暗的外面有人在等待他们,有人在积极营救他们,有人在需要他们。人类,正式紧紧联系在一起才得以前进得以进化的。生命的宝贵,和它之所以宝贵的原因,我想我在读完这本纪实文学巨作后,了然于心。

中唐诗歌

中唐诗歌的历史范围与历史分期 一、中唐诗歌的历史范围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到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历代、德、顺、宪、穆、敬、文宗七朝,共71年。766年左右,先后逝去的著名诗人有王维(761)、李白(762)、高适(765)、杜甫(770)、岑参(770)等,盛唐诗坛由此冷寂。但此后新的诗人群体不断涌现,至贞元、元和、长庆时期出现了文苑再盛的局面,直到836年前后,柳宗元(819)、韩愈(824)、元稹(831)、刘禹锡(842)、白居易(846)等文坛大家相继离世,中唐文学亦到了它的尾声。 二、中唐诗风的转变 1、时代精神的转变: 由盛唐的自由浪漫转为冷静思考,由干时用世转为忧时拯世。 2、审美趣尚的转变 由盛唐的兴象玲珑、风骨端翔、 意境浑融转为大历十才子的清新淡远、韩孟的险怪、元白的平易通俗。 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三、中唐诗歌的分期 前期:自大历到贞元年间,主要有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李益、大历十才子等人。 后期:自贞元到长庆年间,主要有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李贺以及刘禹锡、柳宗元等。‘

第一节中唐前期诗人 概览 1.以长安、洛阳为中心 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多依附权门,多投赠酬唱之作 2.以江南吴越为中心 韦应物、刘长卿、李嘉祐、戴叔伦流连山水,描写风月 一、刘长卿(约726-约790) 有《刘随州集》 反应当时士人的孤独冷漠的心态。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诗以表达身遭贬谪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为主要内容,如: 表达身遭贬谪的感慨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山水隐逸的闲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送灵澈上人》(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自许“五言长城”以诗驰名上元、宝应间”(《唐诗纪事》),长于五言,有“五言长城”之称。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大抵十首以上,语意稍同。 清〃贺贻孙《诗筏》:“能以苍秀接盛唐,亦未免以新隽开中晚之风。” 二、韦应物(约737-约791) 苏轼:“乐天长短三千首,却避韦郎五字诗。” 其诗高雅闲淡,人比之陶渊明。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这一天,我早早地起床来到学校,因为学校组织看《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国产大片,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来到电影院时已是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闹。 电影开始了,成群结队的蜻蜓飞来飞去,好像在说大地要地震了,突然间,电闪雷鸣,乌云密布,整个大地一片黑暗。大强和元妮感觉不对劲,从货车里探出了头,一看是地震了,他们俩很快从车里逃了出来,正在这时,他想到了家里的两个孩子,正赶去救他们,可差点被房屋倒下的砖头打倒了,大强赶紧把元妮往外面推,元妮终于逃了出来,大强却永远离她而去,地震过后,元妮伤心地来到救援现场,突然,她听到有人在喊找到了两个孩子,她激动地跑了过去,原来是她的孩子埋在石头下面,而且只能救出一个孩子,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中,她做出了决定,救出了她的儿子,而姐姐被车运到了死人堆,幸运的她还活着,被解放军叔叔收养了。很多年过去了,唐山大地震恢复了平静,姐姐和弟弟都长大成人了,各自都有了自已的事业。

2021 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赶去现场救援,他们偶然相遇了,弟弟让姐姐认识了自己的亲人,一家人终于团圆了,从此她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让我感受到了地震无情,人性的脆弱,以及最重要的是亲情的可贵,生命的顽强。活着真好,它告诉人们,一切灾难只是暂时的,灾难并不能打垮人们,它只会使人们更加坚强,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它还让我想到,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一直对《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很好奇,终于在这个周末,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认真地欣赏了这部影片。直至影片放映结束,我才察觉泪水早已挂满我的脸庞。“登啊,登啊”那撕心裂肺的呼喊仿佛就萦绕在我耳畔,心头,挥之不去。 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李元妮一家四口幸福地生活在唐山。那本来是很平常的一天,可是,地震来临了,短短的23秒,地陷了,屋塌了,李元妮的丈夫为了救她死了。而她,却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可是,面对两个至爱的生命,母亲怎能做出抉择呢?李元妮在痛苦中挣扎,如果可以,她宁可用自己的命去换孩子的命。最终,为了一个生命的存在,她无奈地说:“救弟弟。”就是“救弟弟”这句话在意外获救的姐姐心里却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姐姐方登活下来了,可她活得似一具行尸走肉,封闭,叛逆,充满仇恨。因为她怎么也无法接受妈妈将她抛弃的事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唐五代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一、解释:1、华夷如一 2、士人 3、漫游 4、入幕 5、读书山林 6、贬谪

7、文以明道 8、传奇 9、词 10、《全唐诗》 二、填空 1、唐代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三、简答 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 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 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 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迹。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 2、上官体 3、初唐四杰 4、文章四友

5、沈宋 6、王绩 三、填空 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定型的标志。 四、简答 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中唐文学 大历诗风

第三章中唐文学 教学目标 掌握中唐文坛的概括 掌握大历诗坛的三大代表诗人群体 教学重难点 三大诗人群体的特点 中唐文学的成就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容 一、中唐诗歌概况(766——835)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佑。这一诗歌高潮的出现,与“元和中兴”的历史背景有关。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参见施子愉的统计表)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中唐诗歌创作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中唐前期(766—790)代宗、德宗贞元初。主要为大历诗坛。 2、中唐后期(791—836)德宗贞元、顺宗永贞、宪宗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大和年间。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风格迥异的诗歌流派,即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前者奇崛险怪,后者通俗平易。 二、大历诗坛概况(代宗大历年间——德宗贞元初766—790) 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这些诗人的大多数,青少年时期是在开元太平盛世度过的,受过盛唐文化的熏;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使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痛定思痛,蓦然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和衰老,失去了盛唐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诗,不再有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气势,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尽管有少量作品存留盛唐馀韵,也写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一) 士人心态:元结、顾况、长卿、韦应物,他们都是有相当成就的名家。他们的生平比较特殊,都是跨越在盛唐和中唐之间的:元结,719—772:顾况,727—820(?);长卿,714—790;韦应物,737—792(?)。他们在繁盛的盛唐度过青春时光,又都目睹了安史之乱及乱后的破败萧条。具有共同的心态: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唐山大地震》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生经历,但仍然令我极为震撼。 观看了刚刚上映的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万分。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小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耐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助,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

第九讲 中唐诗歌

第九讲中唐诗歌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祐。这一诗歌高潮的出现,与“元和中兴”的历史背景有关。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参见施子愉的统计表)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格局。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中唐诗歌创作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中唐前期(766—790)代宗、德宗贞元初。主要为大历诗坛,以王维趣味为趣味。 2、中唐后期(791—836)德宗贞元、顺宗永贞、宪宗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大和年间。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风格迥异的诗歌流派,即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前者奇崛险怪,后者通俗平易。赵翼《瓯北诗话》:“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第一节中唐前期大历诗坛 中唐大历前后的诗歌呈现一种过渡状况。 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他们在繁盛的盛唐度过青春时光,又都目睹了安史之乱及乱后的破败萧条。安史之乱八年,催垮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疲倦、衰顿、苍老、冷淡的内心代替了盛唐士人狂放、慷慨、豪迈、昂扬进取的精神。 这一时期的诗歌,往往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诗体上:工五言。有句无篇。语言上:省净、精炼、流丽。山水诗,多静态描述,缺乏灵动与飞扬之气。边塞诗,多了些哀怨低沉,少了些慷慨与悲壮。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时期处于盛唐和中唐中期两个诗歌高潮之间的低谷。胡应麟:“气骨顿衰”(《诗薮》)实则,“低谷”一词不太准确、其评价偏低,这是一个有一定成就的“过渡”阶段——盛唐到元和的过渡。 主要诗群有: (1)元结、顾况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人 (2)大历十才子,钱起、卢纶、韩翃等。 (3)刘长卿、韦应物等山水诗人 (4)李益等边塞诗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万不得已的情景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最终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电影的最终,女儿最终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应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可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我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当方登听到“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我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我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应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终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向都没有再嫁,

唐代大历诗风

第五章大历诗风 中唐诗歌概况: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大历至贞元年间(766—805年),主要代表人物是大历十才子、韦应物、刘长卿、李益等诗人;第二个时期是贞元之后的的时期,以元白诗派、韩孟诗派、刘柳诗派为代表。 大历诗风:大历诗风,是指从代宗大历至德宗贞元(766—805)三、四十年间诗坛的的创作风貌。 历史背景:安史之乱,唐朝由极盛走向衰弱,导致两个结果:一个国家混乱,时势艰难;二是武人受到重视,文人被边缘化。 诗风的转变:雄浑—低沉,自信—自适,豪情—孤寂,关怀社会—关注个体 韦应物:盛唐余韵与清雅闲淡 身世概况:京兆万年人,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生于开元25年(737年),卒于792年。高祖韦挺官至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曾祖韦待价,武后时任宰相;祖父韦令仪,为宗正少卿,从四品,属刑部;父亲韦銮和伯父韦鉴都是知名画家,善画花鸟、山水。夫人元苹是鲜卑贵族,北魏开国皇帝昭成皇帝之后,后迁都洛阳,改汉姓元,后世称河南元氏,她父亲是元挹任尚书吏部员外郎,她16岁嫁给了韦应物,享年36岁。 韦应物的生活和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 白居易:“近岁韦苏州歌行,清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后人论诗往往王、孟、韦、柳并举,可见其诗歌成就之高。 第一个时期,15岁任唐玄宗三卫近侍,出入宫闱,横行乡里,是比较得意的时期,我们称之为任侠负气期,作品不乏昂扬开朗的人生意气,代表作有《逢杨开府》《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寄畅当》; 第二个时期,安史之乱后,玄宗奔蜀,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被迫辞职后又任京兆府功曹、滁州刺史、江州刺史,一直到苏州刺史,期满无钱进京候调,客死苏州无定寺,约56岁左右,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清雅闲淡期,作品充满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诗境明净雅洁而意味深长,有冷漠遁世的倾向,代表作有《温泉行》《与村老对饮》《滁州西涧》《咏声》《寄全椒山中道士》。 有作品集《韦苏州集》存世。 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冷落寂寞的情调 刘长卿生平及代表作:字子房,洛阳人。家境贫寒,刻苦攻读,命途多舛,于开元二十一年中进士。 历经玄、肃、代、德宗四朝,《唐诗纪事》云:“以诗驰名于上元、宝应间”。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说:“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 肃宗时,任苏州长洲县县尉,被诬获赦,后代理海盐令,被贬潘州南巴县(广东电白),从苏州出发赴洪州途中(馀干)遇上李白,有诗“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相寄。(《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后获赦回苏州;代宗五年,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性格刚强,得罪观察使吴仲儒,被诬贪污,贬之睦州司马(今浙江淳安);德宗二年,任随州刺史(湖北随县),故又称刘随州。 《四部丛刊》有《刘随州文集》存世。 代表作:《送李录事兄归襄邓》《负谪后登干越亭作》《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写的最好的是被称为“五言长城”的五言诗,如《江中对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

唐诗20讲-第五讲-边塞(2.军歌嘹亮)

第5讲边塞 2.军歌嘹亮 由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生出好大喜功的王霸气,使唐王朝热衷于开边拓土;边地一些民族、部族的首领不时率领属众向经济发达的唐王朝闪击侵夺。这是盛唐时期边塞战争的两种主要动因。然而就具体的战事而言则情况复杂,原因各异。诗人们对于边塞战争的态度,受着多方面的影响,作品也表现出不同内涵。 1)书生意气 李益在《从军诗序》说:“吾自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或军中酒酣,塞上兵寝,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乎慷慨意气。”这就是对边塞诗人创作心理的最佳阐释。在开元天宝年间,整个社会弥散着尚武的风气,看重“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1的豪士,女人也愿意“妾身如松柏”,支援“为国愿长征”的良人2。所以,读书人也希望边功入仕,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3这样的行动标志男人的成功,同时满足女人的那个英雄梦。这种理念一直影响到中唐诗人的心理,李贺曾经郁闷狂呼:“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4。置身这个特定时代,追求功名、向往边塞的诗人们,很自然地在作品中留下了强大帝国的折光。他们用豪迈恣肆的笔触,写下当时的艰巨斗争,反映了热情的进取精神。请看边塞诗中的将军系列形象。 天宝十二载,高适5曾任河西节度哥舒翰的记室参军。后因平永王璘有功,迁淮南、剑南节度使,转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是个少有的“诗人之达者”6,唯一的侯爵诗人。他诗歌中的将军形象很好地反映了杀敌报国、功名自许的时代取向。 《塞下曲》 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1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2《敦煌曲子词·云谣集杂曲子·凤归云》 3高适《塞下曲》 4《南园十三首》其六 5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性落拓,不拘小节。曾游蓟门欲从军,两入京城求仕,均失意而归。天宝八载(749年),举有道科任封丘尉。 6胡震亨《唐音癸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最新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1下了阵暴雨,像是在废墟中大声喊叫亲人名字的声音。在今日的语文晚自习上,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废墟中振撼人心的场景,也让我们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最让我心酸的画面是:母亲在最终断然决定救儿子,当她的女儿听到后,心凉了。在这个场景中,我们能够看到母亲是爱她的孩子的,可是,因为他们说只能救一个时,哭着求他们把两个孩子都救出来,很让人心酸的画面。也许在当她看见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边时,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单吧,毕竟,她是这么的小。“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儿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期望的城,尽管以往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到他们依然怀揣着期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许多年后,元妮一向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会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是亲人,就算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没了,才明白生命叫没了。”这是元妮在她最终悔时所说的话。是由这一次的地震,而触一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会让世界变得愈加完美,也看出了,元妮在内心深处依旧怀念着那段从前的时光,可是却一去不复返……“我不是想不

起来,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终的时候对自我的养父说了这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是不远想起的,但并不代表能够一辈子忘掉。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着他们活下去的期望和勇气。最新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2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突破6亿元的票房向世人证明它无疑是相当成功的,确实,不愧是大导演导的电影,这部影片在催人泪下的影视效果之余,让人感触良多,笔者从个人的感觉漫谈一下该片成功的几个方面:整个故事情节精彩而完整,前后呼应。影片以唐山大地震为历史背景,从著名演员徐帆饰演的母亲痛苦无奈在女儿和儿子之间,选择放弃女儿救出儿子,导致侥幸幸存下来的幼小的女儿登对此心灵遭受沉重打击而引出的故事为电影主线,这个故事选得十分成功,震撼人心,活生生骨肉分离的震慑力一点都不亚于《泰坦尼克号》凄美浪漫的感情故事。故事情节铺展合理,展现生命的脆弱和真、善、美的情怀。6000多万重金打造出来的大地震惨烈的场面,篇幅恰到好处,充分展示了编剧和导演对整个影片节奏把握的功力,使人们不要忘记30多年前那次惨痛的大自然灾难,又紧紧围绕故事主线展开。影片中女儿登遭受的巨大的心灵创伤使她几十年不愿与母亲相见,让人觉得合理,情有可原。在养母弥留之间,她温柔的贴着养母的面说,爸爸爱你,我也爱你。这是一个很善很美的瞬间,这一刻,这位养母必须觉得为养育

中国最感人的母亲故事

中国最感人的母亲故事 篇一:六个催人泪下的母爱故事 六个催人泪下的母爱故事 六个催人泪下的母爱故事 1. 第 1 个故事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 一对母子被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可是却竭尽全力地维 护着怀中七个月大的婴儿。 几天后,救护人员挖洞发现他们时,母亲已经死亡,而那婴儿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 原来,母亲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就咬断自己的指头, 用自己的鲜血让孩子活了下来,而自己却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2. 第 2 个故事发生在黄海边。在那里,吃鱼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一位老乡从集市上买回来几条活鲶鱼,照例放在大锅里烧水活煮鱼,眼看着鱼在 沸水中狂蹦乱跳,绝望地探出头来,大口地呼吸着空气。 但其中有一条鱼与众不同,她没有挣扎,也没有本能地探头出水,而是将头和尾贴在烧热 的锅底,并极力把腹部露出水面。 老乡好奇地观察着这一切,心里很纳闷。他试着用筷子帮助一下那条自讨苦吃的鲶鱼,让 它的脑袋浮出水面,但是她很快又回复原状。水渐渐滚开了,那条鲶鱼的头部和尾巴已经被高 温的铁锅烫得焦糊,但肚子基本没变样。 把鱼捞出锅后,老乡迫不及待地先把那条“笨鱼”破开,想看看她到底是什么“毛病”。雪白 的肚皮象窗帘似的拉开,里面露出一团团大米粒一般透明的鱼籽。 老乡全家都傻眼了,那一锅鱼据说他们没敢吃一口,而是象出殡一样送进了大海。事情 传开去,乡亲们啧啧称奇,有的甚至唏嘘不已。从那以后,煮活鱼的做法在那里绝迹了。 3. 第 3 个故事发生在东欧。 13 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亲地位卑微,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母亲虽终日忙碌辛苦,也不 能使女儿快乐起来。 2002 年 2 月, 母亲为了让女儿开心, 带女儿一起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母女俩在滑雪途中, 由于缺乏经验偏离滑道迷路了,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 母女俩在雪山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几次看见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都因为她们身穿的是 银灰色的滑雪装而未被发现。 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过去,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而母亲已不在人世了。 医生告诉她,是母亲用生命救了她。 1 / 8

论中唐诗歌与政治

论中唐诗歌与政治 ----以韩愈为例 摘要通过分析中唐诗歌的主要创作方向和艺术特色的走向,从中探讨中唐时期的政治因素对中唐诗风形成的影响。以韩愈的诗歌为例,从诗歌的主题、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找出韩愈所处贞元、元和年间的政治态势对他笔下诗歌创作的联系,具体地表现出中唐诗歌与政治的相关性。 关键词中唐诗歌;韩愈;政治;主题;艺术特色 一、中唐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 “四唐”①这一说法出自明代的高棅,他按照唐代国家形势之兴衰,把唐朝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晩唐四个时期。高棅的四唐分法,虽然不是专用于对唐诗风格的分期,但我们可以从这个时期的诗作中看出,国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背景多多少少都对诗歌文赋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中唐,处于唐代的第三个时期,一个“中”字,隐隐地暗示出曾经的泱泱大国在该时期所面临的窘境。在政治上,它面对盛唐极致辉煌的政治经济成就,不知如何超越;在文学上,它仰视着李白、杜甫等诗坛才子登峰造极的创作诗作,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不仅是中唐时期的最高统治者,还是韦应物、刘长卿、韩愈、孟郊等诗人,都面临着竭尽所能地去避免走向衰落的尴尬境地,有力地托承起过去的辉煌,迎接下一个高峰,探索出一条新路。 二、中唐诗歌新变的背后 (一)政权的更替 “安史之乱”的爆发预示着大唐帝国一个时代的结束,从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进入了它的“光灰时代”,宦官专权、藩镇割据,集体统一的政治局面受到了破坏,社会趋向纷纭复杂,思想也是五花八门。 玄宗时期高力士的位高权重,衍发到中唐宦官势力急剧膨胀,朝廷要职都握在宦官手中,真正的皇帝则成了他们手中的傀儡,权利严重倾斜时,甚至皇帝被杀被立的命运尽操于宦官之手。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元载这中唐时期的四害,对政治昏暗、民生凋敝可谓“功不可没”;尾大不掉的各地方势力逐渐庞大,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藩镇割据,特别以河朔 ①四唐是指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从高祖武德元年至武后长安四年(公元618-704年),共八十六年, 是为初唐,以初唐四杰为标志。从中宗神龙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05-770年),共六十五年,是为盛唐,以杜甫去世的那一年作为盛唐的结束。从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公元771-835年),共六十四年,是为中唐,从中唐以后的七十一年(公元836-907年)是晚唐。

第五讲 杜甫课堂笔记(生平、古体诗及“诗史”特色部分)

第五讲杜甫与中唐诗风的开启 本章内容 引言:中唐诗特色、《箧中集》诗人(下章讲) 杜甫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杜甫的古体诗 杜诗的“诗史”特色 杜甫的律诗 杜诗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地位与影响 杜甫的一生,可用穷愁多艰来概括;其一生命途多舛,创作丰富,后人对其生平的研究也较深细,有“四个时期”、“八个时期”诸种分法。大体可分为: 杜甫穷愁多艰的一生——四时期 (712—770)字子美,自称杜陵野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生于今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 十三世祖杜预为西晋名将(与杜牧同)祖父杜审言为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奉天令。 1.读书与漫游期——35岁前(约712-746) 此期生活可概括为:读书、漫游、求官、交友。 生值玄宗即位之年;长于开元盛世。 读书:青少年时代通览儒家典籍,精熟《文选》,受严格的儒化教育,与李白不同。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壮游》) 漫游:他19岁游山西,20—24岁游吴越,25岁时游齐赵,33游梁宋,34岁再游齐赵;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 求官:735年曾至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中。 交友:745年,李杜在洛阳相识,同游梁宋,又遇高适,三人纵酒射猎,品文论诗,结下深厚友谊。(受李邕赏识,开始留心排律写作)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此诗大约写于天宝四载游齐赵时,是现存绝句中最早的一首。 其父杜闲时为奉先县令,经济较宽裕,有过一段“恣情快意”“势马轻狂”的生活。 成家:741年,娶司农少卿杨怡之女。 这一时期诗歌的内容,主要是表现个人生活和描写自然山川,少年气盛,充满活力,最著名的有《望岳》等。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诗最早的一首。全诗无一“望”字,但空间由远而近,时间从朝到暮。表现出青春、

唐山大地震的抗震英雄小故事

唐山大地震的抗震英雄小故事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唐山周边农村田地里的水井都被流沙填满。为了 尽早帮农民恢复农业生产,各地组织了打井队来到唐山实行打井作业。1976年8月下旬,卢金川和工友们作为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成员,进入唐山滦南县,四个月的时间里为村民们打下了二十多口井。 抗震故事① 深情回忆 打井队三班倒加速打井进程 当年23岁的卢金川是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打井工人。1976年 8月中旬,管理站接到通知,要求所有打井分队完成手上的工作之后,不要再接新活,全部回到水电管理站检修机器。之后卢金川才知道, 唐山周边县里的农田水井已全被流沙淤满,郊区水电管理站打井队的 工人们将组成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赶往唐山。因为唐山当地电力还 未完全恢复,水电管理站让厂家专门加工了几台大马力柴油机,供打 井使用。 8月20日前后,卢金川和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100余名工友 带上7台钻机出发了。到达天津芦台时,卢金川才开始看到地震带来 的破坏景象,但这种破坏也仅限于墙壁倒塌、路面裂缝。等到达天津 市区,这些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们彻底呆住了。虽然先前有心理准备,但谁都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没有一座完好的楼房,断壁残垣,惨不忍睹。 绕过唐山到达滦南县,卢金川和工友们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 因为农村都是平房,受灾水准远比市区轻。来不及休整,几位工人提 出先去地里的水井查看一下,看是否能够维修。很快他们回来了,检 查结果是水井全部被流沙填满,只能重新打井。

住宿还没安排好,作为7分队的机长,卢金川带头叫工人们开工。之前在石家庄打井时,井深基本上四五十米,但滦南县却要打一百米 左右深。打井队实行三班倒,尽快加速施工进程。 一个星期后,卢金川的7分队打出了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第 一口井。 天气渐冷两件棉衣全队轮流穿 8月份出发时,大家并不知道要在唐山滦南待多久,卢金川和工友们只带了几件薄衣。到了10月下旬,晚上的气温越来越低。即使白天 在抗震棚里,也要捂着被子,需要在夜间施工的工人们只能咬牙坚持。当地村民得知情况后,给打井队送来2件救灾棉大衣。在那种特殊情 况下,这两件棉大衣尤为珍贵。之后,两件大衣成了整个打井队夜间 作业的专用衣服。 又过了一段时间,工人们实在扛不住了,大家便商量着每个分队 出一个人回石家庄,挨个通知工人们的家里准备棉服。那个时候几乎 每家都没有电话,回到石家庄负责通知的人,只能跑遍工友的家去通知。几天后,工人们终于穿上了从家里运过来的温暖棉服。 卢金川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去唐山打井之前,家里正在给他盖 结婚用的新房。可他一走就是四个多月,盖房的一切琐事都压在了父 亲肩上。在唐山的日子,就连做梦卢金川都在想着父亲,想着家里盖 房是否顺利。幸运的是,卢金川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伴儿,只要有时间就去帮忙,帮卢金川的父母分担了很多活儿,也让卢金川 的内心少了一些惦念。 1977年元旦过后,这支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回到了石家庄,共 打下20多口井,卢金川的7分队被评为英雄钻井队。 唐山情节 卢金川:从唐山回到石家庄后,单位给我们每个参加过抗震救灾 打井的工人发了一套杯子,上面印着“赴唐抗震救灾留念”,我老伴

中唐时代背景及诗歌总体特征小结

中唐时代背景及诗歌总体特征小结 中唐时代背景:中唐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起到唐敬宗宝历年间约70余年的时间。期间一直战乱不断(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吐蕃入侵)。经过“安史之乱”,唐朝的繁荣、稳定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从肃宗开始就出现了影响唐朝始末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虽然后期也出现过宪宗短期的中兴,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宪宗朝又出现了牛李党争,加快了唐朝的灭亡。 由于盛唐到中唐国家局势的突变,此间的诗歌发展也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其特征表现在:诗歌主题要从描写理想境界转向反映社会现实;诗歌手法要从幻想、虚构和夸饰转向严格的写实,写作方式要从随意挥洒转向刻苦锻炼,艺术风格要从高华飘逸转向朴实深沉。因此中唐诗坛的主要倾向就是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艺术上追求冲淡平和,追求韵味,趋于工整精练。 中唐诗歌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安史之乱爆发—德宗贞元前期约四十年)此时处于开元盛世向元和中兴的过渡的阶段。士人的心态萧瑟衰飒,大量诗歌作品表现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风清雅高逸。即所说的“大历诗风”,诗人有以钱起、卢纶等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此外还有以写山水诗歌见长的韦应物、刘长卿(王维、孟浩然的余绪);有注重反映现实民生的新乐府先驱诗人元结、顾况(杜甫开创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到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中间的过渡性诗人);也有善写边塞诗的李益(高适、岑参的余绪)。 二、(德宗贞元后期—宪宗元和年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相对稳定,唐王朝出现短暂的中兴局面,一大批士人积极要求政治改革,提倡儒学复兴,表达了强烈的现实关怀,诗歌也因此而呈现出旺盛的创造力,产生丰富的新变,出现“诗到元和体变新”①的局面。如有以元稹、白居易②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有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③。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一格。总的来说中唐后期的两大主要诗派是“新乐府诗派”和“韩孟诗派”。 一、刘长卿和韦应物 刘长卿经历过“安史之乱”,其创作主要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性格刚直,一生曾两度被贬,大部分时间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因此他的诗歌多抒写被贬的怨愤和寄情山水之作。④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负谪后登干越亭作》、《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余干旅舍》等都是名篇。他的诗歌总是渗透着孤寂冷漠、愁苦失意的心态,诗中经常运用“孤城”、“孤舟”、“独鸟”、“归鸟”、“秋风”、“落日”等意象。他的诗歌风格清雅,体物精细,语言省净,意境幽远,丰韵情调颇近王维、孟浩然。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五绝。曾自誉为“五言长城”。 二、大历十才子和李益 ①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② 元白诗派以平易通俗的语言为其艺术特征 ③ 李贺以绚丽的色彩、奇特的想象、感伤的情调独树一帜 ④ 刘长卿也写过一些边塞诗,也有少数反映现实、伤时感乱的作品,但其诗成就最高的还是山水诗。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那是一场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大灾难,是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在我的心灵深处埋藏了许多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痛苦的记忆。那一年,我9岁,住在紧挨震中的的汉沽区,也是地震的重灾区,我亲眼目睹了母亲的受伤,亲眼目睹邻居一家三口的死亡,放眼望,到处都是倒坍的房屋,空地上摆放着流血的伤员和遇难者的尸体,现在想来仍令人不寒而栗。抽空拜读钱钢先生《唐山大地震》,仿佛又回到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作为一名地震亲历者,经过岁月的洗礼,读钱先生的著作,感觉特别真实,也别有一番感触。作者从唐山大地震的前兆、发生、结束、到重建一一写来,,一切均像在他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猪、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中唐诗歌概述

中唐诗歌概述 中唐诗歌主要分前期唐代宗大历时期(766-779)和后期唐宪宗李纯元和时期(806-820)两个阶段。 大历时期,元结和顾况以诗歌反映现实,是杜甫的同调,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猗玗子,河南(今洛阳附近)人。“上感于上,下化于下”代表作《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主张作诗要注意“声教”而不仅仅追求“文采之丽”。代表作有他根据《诗经》的讽喻精神写的《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是模仿《诗经》四言格式写的反映现实的讽刺劝戒之作;还有他吸收了民歌俚曲创作的《竹枝词》。 大历时期,山水田园诗人有刘长(zhang)卿和韦应物。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曾自称“五言长城”。其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练,接近王孟一派。代表作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P152)。 韦应物人称“韦苏州”、“韦江州”或“韦左司”。其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形式多五古,如《寄全椒山中道士》(P150);五律也有佳作,如《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还有七绝名作《滁州西涧》(P98)。 大历时期,边塞诗人主要有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其诗以七绝见长,人们长把他与王昌龄相提并论。他的诗形象完整丰富、韵味含蓄深长,音韵和谐宛转,语意精练自然。代表作有《夜上受降城闻笛》(P102)、《从军北征》;此外他的七律,如《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P150)和小诗《江南词》也颇为人传诵。 大历时期还有以卢纶、钱起为首的所谓大历十才子 元和时期,影响最大的就的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人。除了白居易外,还有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人。他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文学观点也完全一致。反对“沿袭古题”,主张“美刺见事”这很大地推动了新乐府运动。代表作有可与《长恨歌》并称的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元稹的七律悼亡诗三首《遣悲怀》(P165)感情真挚,通俗易懂,较之潘岳悼亡诗尤为人喜爱。其小诗如《行宫》也含蓄有味。 张籍(766?-830?),字文昌,又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其乐府诗约七八十首,用古题约一半,但内容精神却和自创新题并无二意。代表作有《野老歌》、《征妇怨》、《节妇吟》(P164)等。 王建(766?或768-830?),字仲初,与张籍是好友,乐府也齐名,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水夫谣》等。其《宫词》一百首特别出名。还有一些小诗,如《新嫁娘词》(P164)李绅(772-846),润州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人称“短李”。他是第一个以“新题乐府”标榜和传统的古题乐府区别开来的第一人。他写了《新题乐府》20首,元稹和了20首,白居易则扩至50首,并改名《新乐府》。李绅20首不传,但其《悯农》诗二首十分有名。 韩愈(768-824),字退之。“奇崛险怪”。其代表作有《听颖师弹琴》。韩愈的诗多古体诗而少近体,但也有出色近体诗,如《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P139)。 孟郊(751-814),字东野。其诗和韩愈并称韩孟诗派。金代元好问说:“东野(孟郊字)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贾岛世称贾长江,人称“郊寒岛瘦”,其诗风格不同于孟郊,特点是“清奇苦僻”代表作如《剑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