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 上》教案7 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汉语教程 第二册第七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第七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国家n. country我们两个国家的文化不一样。
你觉得这个国家的气候怎么样?你最想去哪个国家旅行?一样adj. same①A+跟+B+一样。
你的汉语书跟我的一样。
你也用这种手机?你看,我们的手机一样。
②A+跟+B+一样+adj.我妹妹今天七岁,她弟弟今年也七岁。
我妹妹跟她弟弟一样大。
我喜欢听英文歌曲,她也喜欢听。
她跟我一样喜欢听英文歌曲。
③A+跟+B+一样+V+O.我喜欢听英文歌曲,她也喜欢听。
她跟我一样喜欢听英文歌曲。
一样adj. same④A+跟+B+不一样.这个箱子的颜色和那个箱子的不一样。
⑤A+跟+B+不一样+adj.北京跟上海不一样大。
练习:1.姐姐喜欢跳舞,弟弟喜欢唱歌。
—2.这套房子50平方米,那套房子70平方米。
—3.昨天的气温是12度,今天的气温也是12度。
—S+V+(Num.+M.)+跟……一样的n.我有一本跟你(这本)一样的故事书。
他昨天买了一件跟你(这件)一样的衣服。
我昨天看了跟你一样的电影。
一样adj. SameS+V+(Num.+M.)+跟……一样的n.练习:1.我得了95分,他也得了95分。
(成绩)—2.我去了礼堂,她也去了礼堂。
(地方)—时差n. Time difference—上海跟New York有几个小时的时差?—这两个城市有+num.+个小时的时差。
这儿跟你的国家有几个小时的时差?夜n. night夜里你一般做什么?At night昨天夜里我听见有人唱歌。
季节n. season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当然知道。
有四个季节。
每年这个季节,屋子里都很冷。
春天spring夏天summer四季four season冬天winter秋天autumn热冷冷水热水刮风v. to blow(wind)刮风V +N外面刮风了。
外面正在刮风。
外面刮大风了。
外面风刮得很大。
下雨v. to rai n下雨V +N外面下雨了。
外面正在下雨。
外面下小雨了。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完整)

【教案】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的一样冷(第二课)教学对象:初级阶段,一年级第二学期多国混合班。
所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杨寄洲助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汉语教程》(第二册)第二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的一样冷》中的课文正文、词汇和语法的讲解、配合教学的练习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等。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课文正文二篇;2、理解并熟记27个生词(释义、发音、用法);3、掌握并熟练运用新的两个语法点。
教学重难点:1、表差异的比较句:“跟……一样/不一样”;2、关联词:“不但……而且”;3、“……好了”的用法;4、“改革开放”的讲解。
教学时间:2课时(90分钟)教材分析:1、课文用两则对话的形式可以较自然地带出表差异的比较句,同其他比较句的教学有知识点的链接;2、课文中第二则对话提到“我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一切都和感兴趣。
”这里引出一个改革开放,教师对学生的讲解难度较大,生词部分也出现了“改革”和“开放”,学生必须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做额外的学习理解;3、课文注释部分对“好了”的用法没有分析全面,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4、课文语法部分讲解较为清晰、全面,教师易于讲解,学生容易掌握;5、课后练习部分题型丰富,对新课各部分内容,包括语音、生词、语法、汉字书写等方面,均有巩固练习,建议配合教学各步骤分开进行操练;6、最后要提到本课课后扩充阅读选取的《赛马》,内容涉及较多比较句,与新课的语法知识相切合,利于学生巩固复习,但其与《田忌赛马》的内容相近,又有多处不符,与原文实际出入较明显,使教师产生混淆、学生产生疑问。
教学步骤及方法(一)组织教学1、教师先说说下自己昨晚做了什么,几点睡觉。
2、提问学生觉得中国的冬天冷吗?昨晚几点睡觉?复习旧课1、听写第一课生词;2、请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语法造句。
(二)生词教学1、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2、生词讲解(1)国家:带读,以“country”释义。
(2)一样:用作形容词,一样的……;学生造句:“一样的颜色、一样的笔……”。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 上》教案8 冬天快要到了

第八课冬天快要到了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语气助词“了”的第二个用法:表示变化动作即将发生的表达: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
状语与结构助词“地”汉语的无主句二、教具钟表、挂历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学会用语气助词“了”表达变化(不……了,该……了)。
3.掌握如何表达动作即将开始和情况即将发生(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
)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 听写生词(原则上每课生词应该有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能到黑板前做听写练习。
听写生词,既要注意听写汉字,也要重视听写拼音)。
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爱一我爱滑冰。
/滑雪。
你爱什么运动? /他爱听音乐。
/我爱睡觉。
有名→我们学校很有名。
/这是一个有名的演员。
/这是一幅有名的画。
旅游→去上海旅游。
不能说: x旅游上海。
避暑→去海边避暑。
不能说: x避暑海边。
尤其→我们同学学习都很努力,尤其是玛丽更努力。
靠→我们家靠爸爸工作生活。
/他们靠经营饭店生活。
发财→他们靠经营饭店发了财。
着急→别着急,慢慢说。
着呢→别着急,时间还早着呢。
哎呀→哎呀,我的表停了!/哎呀,快上课了!/哎呀,我忘带照相机了!该→12点了,该下课了。
/该吃饭了。
/该睡觉了。
迟到→快走,再不快点儿就迟到了。
地→他高兴地对我说,他妈妈快来北京了。
结婚→我姐姐下个月就要结婚了。
不说: X我姐姐下个月快要结婚了。
【配套K12】教案.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教案.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教案】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20XX/4/27 Xxx 【教案】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一.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二.使用教材《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三.教学对象初级班留学生四.教学内容 1.生词:27个,名词14个,动词7个,形容词5个,量词1个,副词1个,代词1个。
2.语法:跟一样/不一样不但而且3.两篇正文:“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我跟你不一样”4.在老师的引导下仿照课文,用所学语言点分组进行对话五.教学重点&难点1.词汇:“一样、不但而且、得、分、出去、产生”等的讲解;2.语言点:①.“好了”的用法;②.表差异的比较句“跟一样/不一样”;③.关联词“不但而且”;④.京剧的简单介绍与改革开放的讲解六.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词语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生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以及量词、副词的实际意义与用法,并回忆起记忆库中的相关词语,正确率达到90%以上。
通过对重点词语和结构的学习,能够掌握重点词语的语义特征和准确用法,并完成练习,准确率达90%以上。
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点和词语基本完整地复述出课文内容,新语言点和词语的正确使用率在 90%以上。
2.技能领域听:能够听懂每分钟160个音节以上语速的叙述体课文。
说:能够复述和表演课文内容,语言自然流畅。
读:听完课文后,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自然流畅。
写:能够以每分钟12-15个字的速度书写本课生词。
3.情感领域学生有使用本课所学词汇叙事的愿望学生有使用本科所学语言点进行对话的愿望七.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按照“课文—生词—课文—拓展练习”的顺序2.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设计互动式的小组活动,充分展示学生主体性。
4.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注意语体转换。
八.教学时间全课共分两讲,每讲两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共180分钟第一、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课2.第一篇课文生词及语法点。
《汉语教程》初级对外汉语说课稿

初级对外汉语第三版汉语教程第二册上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你好。
非常荣幸能在此处进行说课,此次说课内容将围绕第三版《汉语教程》第二册上这本教材设计初级对外汉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实施过程及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分析部分,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从《汉语教程》基本情况而言,其是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对外汉语系列教材的一年级部分,适用对象为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该套教材共分三册,每册分上、下两册,共计76课。
以语音、词汇、汉字等语言要素为教学基础,通过课堂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巧,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该教材的体例是:课文、生词、注释、语音、语法、练习。
而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上共有十二课,每课有2-3篇课文,每课平均有32个生词,每课有2-4个语法点。
课文的形式以对话为主,也有短片记叙文,课文题材以日常生活为主,注重交际文化,题材丰富,符合初级阶段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
学习者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一方面可全面掌握并强化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为进入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其次是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鲁班工坊的高职留学生,学习者均来自中亚国家。
本班共20名学生,分别来自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平均年龄为21。
学习者均为处于初级汉语水平的一年级外国留学生,学习本教材前以掌握3-400词汇量左右,接触汉语的时间并不长,仍应注重于语言的基础学习及交流学习当中。
从学生背景而言,鲁班工坊致力于培养合作国家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大创新。
这些学生是鲁班工坊项目下的职高留学生。
汉语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帮助其掌握学校的学习内容及日常生活的交流,并帮助将来的工作所需。
大部分学生处于典型的工具型动机。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完整)_百度汇总

【教案】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的一样冷(第二课)教学对象:初级阶段,一年级第二学期多国混合班。
所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杨寄洲助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汉语教程》(第二册)第二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的一样冷》中的课文正文、词汇和语法的讲解、配合教学的练习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等。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课文正文二篇;2、理解并熟记27个生词(释义、发音、用法);3、掌握并熟练运用新的两个语法点。
教学重难点:1、表差异的比较句:“跟……一样/不一样”;2、关联词:“不但……而且”;3、“……好了”的用法;4、“改革开放”的讲解。
教学时间:2课时(90分钟)教材分析:1、课文用两则对话的形式可以较自然地带出表差异的比较句,同其他比较句的教学有知识点的链接;2、课文中第二则对话提到“我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一切都和感兴趣。
”这里引出一个改革开放,教师对学生的讲解难度较大,生词部分也出现了“改革”和“开放”,学生必须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做额外的学习理解;3、课文注释部分对“好了”的用法没有分析全面,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势;4、课文语法部分讲解较为清晰、全面,教师易于讲解,学生容易掌握;5、课后练习部分题型丰富,对新课各部分内容,包括语音、生词、语法、汉字书写等方面,均有巩固练习,建议配合教学各步骤分开进行操练;6、最后要提到本课课后扩充阅读选取的《赛马》,内容涉及较多比较句,与新课的语法知识相切合,利于学生巩固复习,但其与《田忌赛马》的内容相近,又有多处不符,与原文实际出入较明显,使教师产生混淆、学生产生疑问。
教学步骤及方法(一)组织教学1、教师先说说下自己昨晚做了什么,几点睡觉。
2、提问学生觉得中国的冬天冷吗?昨晚几点睡觉?复习旧课1、听写第一课生词;2、请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语法造句。
(二)生词教学1、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2、生词讲解(1)国家:带读,以“country”释义。
(2)一样:用作形容词,一样的……;学生造句:“一样的颜色、一样的笔……”。
我们那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第2课“我们那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①正确认读本课的生词。
②学生应能用课文中的季节词说出自己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③学习两个新语法点,学会用A跟B一样/不一样进行比较。
④熟练掌握课文对话,能简单描述天气情况(天气和气候)。
(2)技能领域:①学生学完课文后应能在4分钟内朗读一遍课文,发音、声调基本正确,语调比较自然。
②口头复述课文,语速每分钟不低于90个字。
③听写课文,每分钟14个字,正确率90%。
(3)情感领域:学生想了解其他城市(他想去旅行的地方)的天气、气候等情况。
(4)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会就“A跟B一样/不一样”问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比较句型:A跟B一样/不一样(2)不但……而且……(3)天气、季节的表达方式重点:比较句型的肯定式、否定式难点:汉语比较句中比较项的省略形式。
教学方法:综合法为主,突出听说,必要时使用视听法,认知法,任务法等。
课时安排:160分钟教具准备:使用多媒体制作多组有关多少、大小、高低、胖瘦、早晚等比较关系的图片;制作四季风光、晴、阴、雨、风、雪、雷电等天气的图片。
教学时间分配:(1)组织教学:3分钟(2)复习环节:15分钟(3)引入新课(新课生词):20分钟(4)语法导入、讲解及练习:40分钟(5)课文认读及会话练习:30分钟(6)情景练习:17分钟(7)书面练习:20分钟(8)归纳总结:8分钟(9)布置作业:7分钟教学步骤:(1)组织教学(2)复习及检查上一课内容:①就上一课内容口头提问,每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
②检查口头作业,抽学生复述上一课课文。
③听写上课课文中的句子(3-5个),由学生互相检查答案。
(3)学习新课①生词—读:学生认读;老师领读;学生自己练习读;抽学生读(纠正发音);全班齐读。
—释义:通过扩展、增加搭配,辅以多媒体、图片或简笔画等来解释词义。
②语法—导入:用多媒体演示图片“北京的冬天”、“西安的冬天”。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教材分析

现代交际·2018年5期《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教材分析郭鹂(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汉语教程》是由杨寄洲教授主编的语言技能类一年级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材之一,自出版以来就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该套教材共分三册,每册又各分上下两册,共计76课。
本文将对《汉语教程》第二册(上)从课文、生词、注释、语法、练习、封面与排版这七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汉语教程》第二册(上)课文分析生词分析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06-02一、课文分析本书将课文编写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共编写了20篇课文,课文体裁有日常对话和记叙文两种样式,其中,有19篇课文是日常对话,仅有第九课课文《钥匙忘拔下来了》是记叙文。
此教材的课文题材以日常生活为主,体裁选择以日常对话和记叙文为主。
体裁和题材的选择符合初级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坚持着结构、文化、功能相结合的理念,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教学与输出。
编写课文时在里面渗透了中国地理、历史、中医、中餐、京剧、古典音乐、中国婚礼等文化元素。
这极大地提高了课文的趣味性,也符合大纲的要求。
本教材对于人名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
其中,有山本、罗兰、麦克、玛丽、爱德华、丹尼丝为代表的外国说话人,也有田芳、林老师、王老师、张东、关经理、夏雨、小白、小黄、服务员为代表的中国说话人。
中国说话人中,“田芳”“张东”“夏雨”是中国式传统称呼方式,即“姓+名”;“小白”“小黄”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人之间的一种称呼方式,称呼年轻人,即“小+姓”;“关经理”“林老师”“王老师”是一种为表尊敬不能直呼名讳而采用的一种称呼方式,即“姓+职业”;“服务员”这一说话人没有具体名字,用职业来代指说话人,这一现象在中国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
既有中国说话人又有外国说话人体现了《汉语教程》是一本对外汉语教材,体现了教外国人说汉语这一基本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跟……一样/不一样
复句:不但……而且……
二、教具
两种相同或不相同的东西若干四季的图片
三、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会用“A跟B一样/不一样”表达比较结果相同或不同的意思。
四、教学步骤
【第一、二节课】
(一)组织教学
(二)处理生词
1.带领全班背说第六课课文。
2.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
国家→你是哪个国家的? /你们国家的时间跟北京一样吗?
时差→作们国家跟北京的时差是几个小时?
季节→你们国家一年有几个季节?
一样→你们的冬天/春天/夏天/冬天跟北京一样冷/暖和/热/凉快吗?
气候→你习惯北京的气候吗?
不但…而且…→他不但会说英语,而且还会说汉语。
/不但我会说汉语,而且我妹妹也会说
汉语。
产生→我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武术产生了兴趣。
研究→我想研究中国历史。
只是→我只是对北京的历史有兴趣,不想研究历史。
一切→我对改革开放的一切都感兴趣。
开放→中国是一个对世界开放的国家。
(三)处理课文
1.引入课文。
2.领读课文两遍。
3.请学生就课文提出质疑,老师答疑。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
例如
罗兰她们国家跟北京的时间一样吗?
季节跟北京一样吗?
她们那儿夏天有北京热吗?
冬天常下雪吗?
玛丽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
麦克哪门功课跟玛丽考得一样?哪门考得不一样?玛丽怎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
玛丽想研究中国历史吗?
麦克对什么感兴趣?
(三)处理课文
1.领说课文:老师说一句,学生跟说一句,既要齐说也要让学生单独说,还要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
待学生基本能把课文的句子说出来以后再打开书。
2 领读两遍
3.请学生提问题,看有哪个句子不懂,一定要学生弄懂课文的意思,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操练。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
5.带领全班齐读课文三遍——把全班分成两组分角色读三遍课文——不看书跟老师说三遍课文——指导学生不看书分角色集体对活(至少两遍)。
直到能不看书把课文背说下来为止。
6.组织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两遍(目的是认读课文),教师巡回检査学生的发音声调,发现问题,随时纠正。
7.请一两组学生当堂朗读或背说课文。
8.归纳语法点:板书(或出示小黑板/电子课件等)。
A跟B一样:
你的书跟他的一样吗?我的书跟他的一样。
A跟B不一样:
你的词典跟我的一样吗?
我的词典跟你的不一样。
A+动词+得+一样/不一样:
麦克考了90分,你考得跟他一样吗?
我考得跟他不一样。
不但…而且…:
她不但会说英语,而且会说汉语。
不但我学习汉语,而且我弟弟也学习汉语。
(四)做练习一、二(领读并稍加解释)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10遍)。
准备第三、四节课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2.抄写课文一遍(要加拼音和声调)。
3.课后练习。
五、六、七题写在本子上交给老师,其余的做在书上,准备三、四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做练习时,检查一下自己做得对不对。
【第三、四节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带领全班背说第七课课文。
2.听写句子(请六个学生轮流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写一个句子,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①北京比我们那儿早七个小时,现在北京的时间是八点多。
我们那儿才夜里一点多。
②季节跟北京一样,也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北京的夏天很热,我们那儿夏天没有这么热。
③冬天跟北京一样冷,但是不常刮大风。
④你比我考得好,我的阅读跟你考得一样。
综合课和听力课都没有你考得好,只得了80分。
⑤学了京剧以后,我就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我买到一本画报,是介绍中国历史的。
看了以后,就想到历史博物馆去看看。
⑥我跟你不一样,我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一切都很感兴趣。
3.朗读课文或者让两个学生表演课文(一)或课文(二)。
(三)带领学生做练习
“读后说”希望老师尽量在课堂上给学生以辅导,最好让学生读一遍,帮助他们弄懂这篇短文的意思。
(四)预习第八课的生词(领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预习新课生词和课文
附:错句分析
1.他写了汉字跟你一样好。
应该改为:他写的汉字跟你的一样好。
在“A跟B一样/不一样”这个句型里,A为中心语,所以“他写”应为定语,定语的标志是“的”,不是“了”。
2.我们班的学生比他们班一样多。
“一样”前边一定用“跟”“和”等,不能用“比”。
所以应该改为:我们班的学生跟他们班一样多。
3.爸爸也妈妈一样,身体很好。
“也”是副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应该改为:爸爸跟妈妈义样,身体也很好。
4.今天跟昨天冷一样。
应该改为:今天跟昨天一样冷。
当“跟…一样/不一样”用来表示两种事物的状态时,表示这种状态的形容词要放在“一样”的后边.
5.我们国家跟中国一样气候。
“跟……一样/不一样”用来表达两种事物相同或不同时,名词表示比较的对象,要放在“一样”的前边。
所以应该改为:我们国家跟中国的气候一样。
6.我的书包眼他的一样红颜色。
如果要比较两个书包的颜色,就应该改为:我的书包跟他的颜色一样(都是红的)。
如果比较红的程度,则要说:我的书包跟他的一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