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环流课堂设计

三圈环流课堂设计
三圈环流课堂设计

探究气压带与风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气压带与风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共包括下列三部分: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本课教学内容在“地球上的大气”章节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季风环流”的基础,还对理解后面洋流的形成和分布以及自然带的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形成原理,且可以绘图说明出来。

2、能够构思出三圈环流的三维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热力环流图对比导出单圈环流的模式图,并强调理想状态下的条件;

2、师生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规律,并分析气压带形成过程;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绘图等方法与手段,表达、交流和反思自己对三圈环流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运用联系、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及其变化;

2.认识大气环流的整体性,进而学会用整体的思想看待地理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分布及成因

教学难点:1.低纬环流的形成

2.60°N附近的气流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历史人物一一哥伦布。他呢,通过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扬名世界。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哥伦布是如何发现新大陆的。同时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哥伦布能发现新大陆,实际上是发现了什么?利用了什么?

从刚才的视频中呢,我们了解到哥伦布实际上是发现了信风带和西风带,说明我们全球的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而我们把这种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对全球范围内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及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大气环流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我们将采用不断设定条件的形式,把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由单个向多个逐步推导,由浅入深地来学习本节内容。

下面给大家3分钟,看课本33页的活动题,注意题目所假设的条件,试着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完成图中赤道和两极地区之间的单圈环流。

板书: 单圈环流

1.条件

2.示意图

(强调单圈环流的条件,抽查学生上来绘制单圈环流示意图,并引导。引导思路:由于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在两极附近空气下沉,形成了高压,而在赤道附近空气上升,形成了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形成在极地和赤道地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思考:

(1)但是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学生: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所以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2)那么我们进一步假设:仍然假设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公转,但是考虑地球自转。那么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高低纬之间受热情况和地转偏向力。)

(3)下面我们在单圈环流的基础上,分小组活动探究这个地转偏向力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二)布置任务

(1)小组合作,在单圈环流的基础上,探究中、低、高纬环流圈的形成;

(2)各小组利用PPT立体图或视频演示、汇报探究过程。

(3)①准备橡胶地球仪,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②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绘制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③透明胶布、剪刀等。

(三)小组合作探究

1.组建小组,制定探究方案

(1)按照就近分组的原则,将全班分成6组,每组4—6人,然后选出每组的小组长;

(2)组内分工,明确每名组员的职责,其中组内分工主要包括:记录探究

方案、监控探究过程、演示汇报等;

(3)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制定出本组的探究方案;

(4)在开始探究前,阅读评价量表,明确探究需要达到的目标。

2.小组开展探究

每个小组按照“提出猜想——制定探究方案——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的流程完成探究任务。

3.展示及交流成果

各小组派一名组员利用立体图或模型向全班汇报演示探究过程,师生结合探究学习评价表(附录1)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附录1

探究学习评价表

学生的活动

第一组的探究成果

1.提出猜想

A.从赤道高空北上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会怎么偏转,最后会在30°N偏转成为什么风?

B.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该纬度不断堆积后会如何运动?

C.北纬30°附近近地面的气压会有什么变化?

D.北纬30°附近近地面的气流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会怎样运动?

2.制定探究方案

(1)小组讨论

组长:在我们开始探究之前,需要制定出探究方案,我么先来讨论一下任务解决的思路。

组员讨论:来自赤道地区的气流源源不断在南北纬30°上空集聚迫使气流

下沉,导致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纬30°地区气流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风。形成0°-30°N低纬环流圈。利用立体图演示、视频演示。

(2)探究方案

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1) 2个同学负责剪纸

(2)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3)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4)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4.得出结论

描述结论:来自赤道地区的气流源源不断在南北纬30°上空集聚迫使气流下沉,导致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纬30°地区气流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风。形成0°-30°N低纬环流圈。

教师总结:在任意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们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

第二组的探究成果

1.提出猜想

A.从30° N地区下沉的气流和极地地区下沉的气流会怎么流动?两股气流的性质一样吗?

B.两股气流在60°N相遇后会气流如何运动?

C.最后在60° N高空气压有什么变化?又会如何运动?

2.制定探究方案

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 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 N 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1) 2个同学负责剪纸

(2)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3)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4)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4.得出结论

描述结论: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教师总结:较冷的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30°N-60°N中纬环流圈和60°N-90 N高纬环流圈。

第三组的探究成果

1.提出猜想

相比于单圈环流,如果没有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还会不会出现?

2.制定探究方案

从30° 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 N 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3.验证过程

(1) 2个同学负责剪纸

(2)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3)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4)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4.得出结论

描述结论:相比于单圈环流,如果没有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不会出现。

教师总结:极地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形成的成因是由于热力因素,而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成因是因为动力因素。而且纬度比较高,气温比较低,相对来说较冷,比较低,所以相对来说较热。而低气压控制的地区,气流以上升为主,容易在上升的过程冷却成云致雨。而高气压控制的地区,气流以下沉为主,不容易形成降雨,所以气候干燥。所以四个气压带就有四种冷热干湿特性:赤道低气压带--热湿,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干,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湿,极地高气压带--冷干。

第四组的探究成果

1.提出猜想

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情况一样吗?在同样力的作用下南北半球的风向一样吗?

2.制定探究方案

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 高空风)和90°N( 高空风), 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3.验证过程

(1) 2个同学负责剪纸

(2)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3)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4)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4.得出结论

描述结论: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情况一样。在同样力的作用下南北半球的风向不同。

教师总结: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情况一样。在同样力的作用下南北半球的风向不同。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本课程知识总结

现在我们以北半球为例,看一下大气运动到底是如何运动的。

由于赤道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则会形成低压,我们称为赤道低气

压带。我们再看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空气冷却收下沉,这里形成高压,我们称为极地高气压带,而赤道上空则会形成高压,这里的气流由赤道地区流向极地地区,由此形成的风为南风,但是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它不断的向右偏,形成西南风,最终的风向要与等压线平行,也就是说要30°N这条纬线平行,最终形成西风,这就是高空的西风带。来自赤道的气流不断的在这里堆积,越堆越多,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因此近地面就会形成高压,我们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再看近地面一支向南扩散,它是由北方流过来的,这一支是北风,但是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的共同作用下,要向右偏形成的是东北风,据说当初麦哲伦经过太平洋的时候,就是受这股风的影响,他觉得这股风很守信用,因此就把它命名为东北信风,我们也称交为贸易风。另一支向北扩散流向高纬度地区这支气流接着近地面,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它要向右偏,偏转成西南风,但是从南边来的,所以是南风,但同样在地是这里纬度比较高,地转偏向力较大,所以在这里的人们感觉风是从西边吹过来的。因此我们看到极地地这股风称为盛行西风,我们要注意的是这股风并不是西风,而是西南风。我们看到极地地区这里形成是极地高气压带,气流要向南流,它是从北边划过来的,是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它要向右偏,偏转成东北风,同样这里的人们感觉风是从东边吹过来的,因此把这股风称为极地东风。我们也要注意极地东风它指的是东北风。这是时候我们在北纬60的位置,南北两股不同性质的气流相遇了,南方来的气流温度高,而且密度小,因此南方气流暖而轻,会爬到北方来的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的上升气流,垂直方向,上形成极锋。地面则会形成低压,我们称之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同样看到北纬60高空则会形成高压,气流想南北两个方向扩散。这样在北纬30°到北纬90°之间就会形成两个环流圈,一个是30°-- 60°之间的中纬环流圈,另一个则是60--90°之间的高纬环流圈,这样就形成了低中高三个环流圈,称之为三圈环流。

但是这里有两点要注意,第一副高它的形成是由于重力原因,还有一个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动力抬升而引起的。这就是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同样的道理,南半球也是一样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它是向右偏的。

那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首先是气压带,赤道形成的是赤道低气压带,而

南北纬30°附近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60°形成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90°附近形成的则是极地高气压带。我们再来看风带。北半球向右偏,因此在赤道和北纬30°之间形成东北信风。北纬30-60之间是盛行西风带,是个西南风60-90°之间形成是极地东风,是个东北风。我们再来看看南半球,南半球是向左偏的。因此在赤道和30之间形成了东南信风; 我们再来看看南半球,南半球是向左偏的。因此在赤道和30之间形成了东南信风; 30-60之间则会形成盛行西风,要注意的是这是西北风; 60-90度之间则会形成极地东风,这是东南风。

这就是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近地面全球一共形成了相间分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传统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要点,学习的兴趣不浓,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动手制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调用以往所学的“热力环流”、“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这也是“三圈环流”的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是将复杂、运动的地理事物进行分解,直观地展现出来,深化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模型制作,学生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但本次实验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①对于“风”本质的理解要加强。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在模型制作中,很多学生不能理解这一点,而是理解成了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有些小组模型失败。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该知识的理解。②对于“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要强调。在模型制作中,很多小组将垂直气流摆在同一条线,导致高空风不能正确摆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仅仅是为了模型而做模型。这样,虽然最后模型制作成功了,但对于三圈环流的形成还是没能理解。③高纬环流圈的高空风有待进一步完善。从60° N高空到

极地高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转至,90°,形成西风。但由于北极为点状,导致西风不能准确表示。这还需我们进一步完善。

热力环流说课稿

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选自中图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的第二章第一节,本节主要内容有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等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大气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热力环流,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对前面大气热力作用知识的应用,又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气压带和风带”打好铺垫。为体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加强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培养学生联系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我把海陆风和城市风等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安排在了这节课。 2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3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通过图示阐述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及过程,绘制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状况。 (2)学生能通过等压面判断高低气压及大气的运动状况。 (3)学生通过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解决与热力环流有关的实际生活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阅读等压面图,体验从图表中发现问题、总结归纳的认识过程。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

2.3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和城市风等。 【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所以热力环流奠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用关于三国“诸葛亮火烧葫芦峪”故事的视频引入,通过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热力环流的兴趣。 2.观看地理小实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真实的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以及气流运动特点。为学生能顺利画环流图埋下伏笔。 3.观看flash动画演示,解决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理解等压面的概念。 4.三个案例: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海陆风让学生自己拓展探究。这部分内容教科书上没有提到,考虑到新课程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加入了实际生活中典型的三个热力环流案例,目的为使学生更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使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达到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标准。 5.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再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思考、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 6.让学生小组活动探讨地理知识和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理念】 1. 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探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人类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人地应该协调发展的道理。 2.教学中要淡化知识讲解,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就由学生自己去看;凡学生能说得清楚的都由学生自己去说。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版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标准原文 绘制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并说明其成因,阐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二)课程标准解析 在《气压带和风带》中具体有三个要求: 1)先要了解什么是大气环流,由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性的大气环流引入主题。 2)运用教材上的活动由简单到复杂,说明三圈环流的成因。 3)通过对三圈环流的讲解,引进对气压带、风带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年龄在16周岁左右,这是一个充满感性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 他们是在之前的初中就学习过地理课,且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他们已经学习了这一章前2节的地理课程,这一节主要说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前2节知识的延伸。他们对于阅读和使用地图已掌握了一些技能和方法,但要在地图中能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甚至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分析时,他们就有难度了,因此需要通过多读图来加强和提高学生读图用途的能力。 他们对大气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但有一些概念还是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授课和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使一些相对枯燥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也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起来。因为在一个班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的参差不齐,所以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需要特别注意将复杂的问题分步骤的进行化解,使学生能听懂,愿意听,愿意动手,愿意交流,愿意合作。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一年级上册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的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材内容包括有3个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在“气压带和风带”这一部分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中学习的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同时在提问过程中引出大规模大气运动,并让学生们理解大规模的大气运动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入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在“三圈环流”这一部分中,先假定好前提由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用这种层层递进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容易理解本节内容的新知识,同时也巩固了原有知识,也同时体现出一些地理要素图具有的相似处,用同样的方法都可以解决的。 2.知识结构关联图 1)单圈环流示意图

2016会考2.1(3)三圈环流导学案

《三圈环流》学案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完成下面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B A C 冷 热 冷 A 、单圈环流 (1)假设条件:地面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不公转、阳光直射赤道 (2)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 B 、三圈环流(北半球) (1)假设条件:地面性质均一、地球自转但不公转,阳光直射赤道 (2)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环流) 结论: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圈环流。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在左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 (2)三圈环流——近地面的表现为:______个气压带,______个风带 (3)思考: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 气压带①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 作用; 气压带②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 作用; 气压带③的形成原因 是 ,属于 作用,④也属于 作用形成。 (4)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 分布,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南北半球 分布。 C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假设条件:地面性质均一、地球即自转也公转 (2)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动原因: _____________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A 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节气 __ B 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节气 __ C 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节气 __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 就南半球而言: ___

《大气环流》备课教案

《大气环流》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的概念:具有①________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单圈闭合环流 形成条件:地球表面②______,不考虑地球③______的影响,仅是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的影响。 环流名称:赤道与④______间的闭合环流。 3.三圈环流 成因: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⑤____________的影响。 类型 4.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 风带 季节 移动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气压带较?______。

2.北半球 特点:气压带相对?______。 原因:陆地面积____,__________差异明显。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 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________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________区。 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 赤道低气压带 __________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两侧南北纬10°范围内 副热带高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之间的地区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__________气候 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风带 __________气候 全年__________ 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读下图,回答1~2题。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③地表热量分布不均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考查点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读“某地区1月份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a、b两地气压高低比较状况:a____b。

《全球性大气环流》说课稿

《全球性大气环流》说课稿 信宜市第二中学王瑞龙 《全球性大气环流》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四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说学生 1、知识技能 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间移动的规律。 ②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地转偏向力对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作用的规律。 ③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及水平气压差异是形成空 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2、学习能力 本节内容抽象性强,许多问题学生难以感悟,一些概念和原理离生活实际较远,无法联系、体验和想象。这第二章大气也是本节教材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要求高,难度大同样是本节的特点,要求学生有空间想象力、联想力、演绎推理力、形象思维力、知识应用能力。但是也有可与现实联系的内容,比如副热带高压带与我国降水和旱涝的关系。本节有许多要求或需要学生阅读的图,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对地图已学过基本知识,在本节学习中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和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其读图,识图、用图、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地理归纳能力和地理推理能力。 3、学习态度 由于《全球性大气环流》的课程知识较抽象难懂,而学生学习该课程所需的学习能力和关联的物理学知识尚未完全具备,大部分学生在初学时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和畏难情绪,学习主动性受到威胁。 二、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全球性大气环流属于第二章重要的一节,它在第二章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而三圈环流却是本节重点,是关键之关键;因为三圈环流控制着各种形式的大气运动,它的分布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天气和气候。 2.知识目标 ①掌握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是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 ②理解地球自转是导致了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其在近地面表现为7个气压带6个风带的分布规律即7个气压带成高低相间,南北对称,6个风带呈南北对程分布。 ③掌握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同时同向移动的规律及其表现及对气压带、风带而言导致某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范围扩大,对地面而言使某一地区出现不同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区。 ④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影响和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进行地理空间想象的能力,地理推理的能力及地理概括的能力 4.德育和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读图、绘图、概括、推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可知的、是互相联系的,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意识统一的观点即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5.教学重点 三圈环流形成及其在近地面的表现即7个气压带6个风带的分布规律(即对课本37页2.14《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的解读)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6.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而南北移动和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7.教学内容(扩充)的确定 依据三圈环流在第四节和第二章乃至在全书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除了把大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热力环流 一、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湘教版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和城市风等。 二、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 式,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 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 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 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 接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 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五、重难点的突破

热力环流是本节的重点,要讲清两个问题:一是大气的垂直运动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产生的(大气垂直运动直接影响天气的变化);二是大气的水平运动是由于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直接影响热量与水汽的输送)。 在讲大气热力环流时采取大气运动由静态到动态的发生过程,直观深入地展示大气环流发生时气温、气压、气流3者之间的关系,即可突破难点。 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直观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冰块盆和热水盆,在玻璃箱

气压带、风带的说课稿

《气压带和风带》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1.新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从最简单的热力环流深入到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环流,难度最大,是整章内容的核心,为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教材内容阐述: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 3.教学目标的确定 ⑴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⑵能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通过立体几何图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⑶德育目标: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⑴教学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⑵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 5.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上学期的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本节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感性认识到全球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对其形成过程和季节移动等一无所知,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且受考试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中运用动画演示这种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三、教法和学法: ⒈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以合作、探究、活动法为主,学生探究和老师点拨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和学生个人探究相结合。由假设到验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也让学生初步掌握假设—推理—验证的地理科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抽象,且理论性极强,针对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结合动画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⒉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的懂,而且要使学生懂得学。 (1)要教给学生读图识记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以文解图,以图忆文,培养学生读图理解识记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1. 复习引入 提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用多媒体展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温故知新使学生回忆热力环流原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作个铺垫) (承转过渡)如果A地是赤道,B地是极地,地球不自转,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2.提出假设条件: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不公转;③地球表面均匀。

三圈环流导学案

《三圈环流》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了解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学习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及分布。 学习难点:难点一:低纬环流的形成 难点二:极锋附近气流情况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绘图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完成下面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B A C 冷热冷 【自主学习】 A、单圈环流 (1)假设条件:地面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不公转、阳光直射赤道(2)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 B、三圈环流(北半球) (1)假设条件:地面性质均一、地球自转但不公转,阳光直射赤道 (2)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环流) 结论: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圈环流。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 (2)三圈环流——近地面的表现为:______个气压带,______个风带 (3)思考: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 气压带①的形成原因是,属于作用; 气压带②的形成原因是,属于作用; 气压带③的形成原因是,属于作用, ④也属于作用形成。 (4)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南北半球分布。 C、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假设条件:地面性质均一、地球即自转也公转 (2)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移动原因:_____________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A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节气__ B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节气__ C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节气__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 就南半球而言:___ 【课堂练习】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地球自转偏向力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2.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

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

高中地理说课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 新课程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说课设计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两部分的内容。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注重“双基”的三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教学重点与难点: 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二、说学生 1.知识基础: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2.学习能力: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3.学习动力:本节知识在生活、生产上具有现实意义,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所以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三、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法 精心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活动或多媒体辅助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探究结果(主要采用“读图、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 3.对比教学法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三圈环流学案 中图版必修1

第二单元 三圈环流 【温故】 知识回顾: ⑴、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它是_______的最简单形式。 ⑵、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⑶、热力环流的等压面是如何弯曲的。 ⑷、山谷风、海陆风的形成原理。 ⑸、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⑹、近地面、高空风向受力有何不同。 ⑺、风力和风向的判断方法。 2、知识链接:热力环流与风的形成 【知新】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分布,形成规律。 3、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运用图表说明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 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1、单圈环流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也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赤道和两极之间由于存在温差,会形成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 之间的闭合环流。 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 ① 圈② 圈③ 圈

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七个气压带 ????? A 为④ 带 ?????C 为⑤ 带E 为⑥ 带G 为⑦ 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2)六个风带 ?????? ????B 为⑧ 带D 为⑨ 带F 为⑩ 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____________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知识运用: 案例研究: ①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成因相同吗?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成因相同吗? ③为什么纬度60°附近容易降水?与赤道地区降水是否相同? ④南北半球低纬度与高纬度风向是否相似? 自主练习: 1.右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 A .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B .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 .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D .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 2.中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向那个方向飘扬( )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3. 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 (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 A. 南北纬30°附近 B.南北纬4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 纬80° 附近 4.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在( ) A. 赤道附近 B.极地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30°附近 5.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动 B.北半球夏季向南移,冬季向北移动 C.南半球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动 D.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向北移动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 B.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度地区 C.南北纬度400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 D.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 (3)当堂质量检测: 1、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 .高低纬度间受热均匀 C .地转偏向力 D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热带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 B .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 .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三圈环流课堂设计

探究气压带与风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气压带与风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共包括下列三部分: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本课教学内容在“地球上的大气”章节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季风环流”的基础,还对理解后面洋流的形成和分布以及自然带的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形成原理,且可以绘图说明出来。 2、能够构思出三圈环流的三维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热力环流图对比导出单圈环流的模式图,并强调理想状态下的条件; 2、师生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规律,并分析气压带形成过程;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绘图等方法与手段,表达、交流和反思自己对三圈环流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运用联系、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及其变化; 2.认识大气环流的整体性,进而学会用整体的思想看待地理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分布及成因 教学难点:1.低纬环流的形成 2.60°N附近的气流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历史人物一一哥伦布。他呢,通过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扬名世界。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哥伦布是如何发现新大陆的。同时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哥伦布能发现新大陆,实际上是发现了什么?利用了什么? 从刚才的视频中呢,我们了解到哥伦布实际上是发现了信风带和西风带,说明我们全球的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而我们把这种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对全球范围内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及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大气环流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我们将采用不断设定条件的形式,把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由单个向多个逐步推导,由浅入深地来学习本节内容。 下面给大家3分钟,看课本33页的活动题,注意题目所假设的条件,试着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完成图中赤道和两极地区之间的单圈环流。 板书: 单圈环流 1.条件 2.示意图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

《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

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气压带和风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气压带和风带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解。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 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具、资料 图表、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活动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教材39页活动。 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并回答问题。 识图、绘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月、七月气压分布图,并让学生画简图表示。 (提问)分析亚欧大陆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 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 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称是什么? 夏季:副热带高压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亚洲低压 冬季:副极地低压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热力环流》复习课教学设计

《热力环流》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湘教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三节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分布规律性及生活中的一些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等的形成分析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已经具备了相关知识技能基础,但对于文科学生也言,物理知识的欠缺、空间概念建立的不牢固以及地理各知识点的不融会,虽然是复习课,本节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想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基础,起到分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由于是复习课,必须要求全体学生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能准确地画图并理解气压的分布规律,为了促进学生对热力环流的知识的巩固,课堂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实例——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进行分析,而实例中分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则是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即使学生对零散地理知识进行了整合,也加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竞赛的模式,确定计分标准激励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共设计四个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要求每组确定一名发言人对本组的讨论结果在黑板上进行阐述,当阐述完毕后先由本组同学进行补充,再组间进行质疑和补充,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熟练掌握热力环流的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的分布规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及局地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各局地环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各组排学生进行观点阐述→本组学生对知识进行补充→其他组质疑,本组解答应→其他组进行补充。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即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也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分析、理解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2-3季风环流 教学设计

《季风环流》教学设计 【导入】视频引出“风”创造了在干旱带的中国却十分湿润的奇迹师:是什么风创造了湿润的中国? 生:季风 师:季风是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形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季风环流 【板书】季风环流 师:那么,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具体是如何影响季风环流,进而形成季风的呢?(停顿) 我们一起来看,在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了三圈环流,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气压带被不同的大气活动中心所阻断,请同学们在圆圈处分别填上1月、7月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的大气活动中心。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答案(贴一贴) (学生上台) 师:好,这位同学非常迅速的完成任务,接下来我想请你为我们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么贴? 首先1月份: 生: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的升温降温速度比海洋快。1月份,

陆地温度比同纬度海洋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亚洲高压);海洋温度相对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在阿留申附近称阿留申低压) 师:那么7月份呢? 生: (……) 师:非常棒,逻辑非常严密清晰 师:高低气压一旦形成它们之间就会形成气流的水平运动,东亚海陆间的大气环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就是季风环流。接下来请同学借助模型,在板图上模拟季风环流。 师提示:近地面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会发生偏转。(师画风向)师:季风环流的近地面风(风向)随季节有显著的改变,这就是季风。师:所以东亚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板书】 师:冬、夏季风影响下会形成怎样的气候特点? 师提示:气温、降水两个角度 生: 师:那么除了东亚,世界上还有哪里也深受季风影响? 生:南亚 师:下面请同学来画一下南亚季风。 生画 师:冬季风是怎么形成的?……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定稿版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热力环流 一、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湘教版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和城市风等。 二、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 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 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 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 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五、重难点的突破 热力环流是本节的重点,要讲清两个问题:一是大气的垂直运动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 产生的(大气垂直运动直接影响天气的变化);二是大气的水平运动是由于大气的垂直运 动导致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直接影响热量与水汽的输送)。 在讲大气热力环流时采取大气运动由静态到动态的发生过程,直观深入地展示大气环 流发生时气温、气压、气流3者之间的关系,即可突破难点。 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直观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气压带和风带说课稿

气压带和风带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以及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在第二章起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其影响贯穿于整个初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地位十分重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基础知识,在本节中重点介绍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延伸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 二、说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以合作、探究、活动法为主,学生探究和老师点拨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和个人探究合作相结合。由假设到验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也让学生初步掌握假设—推理—验证的地理科学方法。并且通过“问题导学”形式展开教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重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 ②掌握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 ③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演示和同学们观察学习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推导过程的逻辑性与严密性,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我将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因为本节知识既是对上一节课所学习的热力环流以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也是后边学习世界气候的形成与分布的基础。 2.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这是历届高一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小故事“马纬度”。 几百年前,海上马匹贸易在大西洋北纬30度附近进行,常遇到无风、闷热天气,帆船只好等待顺风的到来,马匹因缺饲料、淡水大量病倒、死亡。因此,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马的死亡线”,也称“马纬度”。 思考: 为什么在这一地区会出现无风、闷热的天气而导致马匹死亡呢? 1.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教材第33页活动一 假设一: ①地表性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没有地转偏向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