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兰花的技法

画兰花的技法
画兰花的技法

自古以来,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兰花深受中国文人的倾慕,也是中国国画家书写描绘的恒定题材。那么兰花的绘画技法有哪些呢?如何画好兰花呢?让我们系统的学习一下中国国画中兰花的绘画技法。

兰花生于深山幽谷,有“王者香”之称的馥郁清芬,加上其纯洁高雅的形象,成为坚贞不渝、不慕荣华的君子美德的化身。历代中国国画家以画兰花著称的画家甚多,成就较大的有南宋元初的赵孟坚、郑思肖,元代的赵孟頫、雪窗,明代的文徵明、陈元素、徐渭,清代的石涛、朱耷、郑燮、李方膺、蒋予检及近现代的吴昌硕、潘天寿、吴葬之、白蕉等。

一、中国国画中兰花叶的绘画技法

起手第一笔,是决定一株兰花的结构、位置之关键。兰花叶有扭曲或飘动,但一般都以一笔画出。常有“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的绘画技法。对于兰叶的宽度变化,以笔的提按加以表现。稍微提笔则叶细,稍微按笔则叶宽。叶片扭曲的部分,稍稍提笔。撇叶行笔须有起伏断续之变,收笔须力到毫端,切忌尖露轻滑。

1.一笔兰叶绘画技法:一般是长叶,笔势长而有力,先从根部藏锋起笔,成“钉头”状。2.两笔兰叶绘画技法:根据第一笔笔势画第二笔,并和第一笔相交成凤眼,第二笔略短于第一笔,两笔不能平行。

3.三笔兰叶绘画技法:第三笔破凤眼,前两笔交叉处从中破之。破凤眼后应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眼”,切勿平均切分。

4.五笔兰叶绘画技法

三笔为一组,五笔亦为一组。画好后,可在旁边补稍短的两笔,并和前三笔相交,不宜平行。短叶也可以从叶梢起笔,画向根部。叶梢有尖有秃,但笔锋不宜过尖。更多字画资讯关注淳道字画。注意表现出叶片之间充满变化的相互关系。在实际创作中,有时候画完花之后,作为调整画面需要可再加上短叶。

5.多丛兰叶绘画技法

画面上出现两株或多株兰花,首先应确定主次关系,以突出主体。一般主体应花叶多而密,客体应画得简单而少些,墨色也可淡些。其次,在两株兰的位置关系上,有前后、高低、左右、斜向之不同。各株兰叶之间应相互照应,顾盼有情,主次分明,并体现出主体感及空间感。

二、中国国画中兰花花朵的绘画技法

1.画花步骤:画花先以两笔画中心位置的花瓣,通常由外向内用笔。中间两瓣短而肥厚,周围数瓣长而瘦劲。角度不同,花瓣的大小应有变化。花有俯仰、向背、含苞、正侧、疏密等变化,应一气呵成,忌雷同。

2.花蕊画法:花蕊如人眉目,一至四点均可,如作草书的“上、下、小、心”等字形,下笔沉着肯定,笔势跳跃而连贯。待花即干未干时以浓墨点蕊,便显生动活泼。

3.花朵的不同姿态

写花之法,兰、蕙各不相同,兰一茎一花,蕙一茎多花;的用墨宜稍淡,以表现其轻盈、丰腴之风韵。画时先将笔在兰花生叶下,蕙花则往往一茎举出叶外。与兰叶相比,兰花清水中蘸湿,使笔根含水量足,再用笔尖蘸少许淡墨。

最后要想学画兰花,必须要临习历代名家墨兰精品,深入锤炼中国国画的笔墨绘画技法,更要走进大自然,对兰花仔细观察,掌握不同品种、不同气候背景下的兰花形态、结构、习性和风韵的变化规律,进行写生。

画兰花的技法

自古以来,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兰花深受中国文人的倾慕,也是中国国画家书写描绘的恒定题材。那么兰花的绘画技法有哪些呢?如何画好兰花呢?让我们系统的学习一下中国国画中兰花的绘画技法。 兰花生于深山幽谷,有“王者香”之称的馥郁清芬,加上其纯洁高雅的形象,成为坚贞不渝、不慕荣华的君子美德的化身。历代中国国画家以画兰花著称的画家甚多,成就较大的有南宋元初的赵孟坚、郑思肖,元代的赵孟頫、雪窗,明代的文徵明、陈元素、徐渭,清代的石涛、朱耷、郑燮、李方膺、蒋予检及近现代的吴昌硕、潘天寿、吴葬之、白蕉等。 一、中国国画中兰花叶的绘画技法 起手第一笔,是决定一株兰花的结构、位置之关键。兰花叶有扭曲或飘动,但一般都以一笔画出。常有“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的绘画技法。对于兰叶的宽度变化,以笔的提按加以表现。稍微提笔则叶细,稍微按笔则叶宽。叶片扭曲的部分,稍稍提笔。撇叶行笔须有起伏断续之变,收笔须力到毫端,切忌尖露轻滑。 1.一笔兰叶绘画技法:一般是长叶,笔势长而有力,先从根部藏锋起笔,成“钉头”状。2.两笔兰叶绘画技法:根据第一笔笔势画第二笔,并和第一笔相交成凤眼,第二笔略短于第一笔,两笔不能平行。

3.三笔兰叶绘画技法:第三笔破凤眼,前两笔交叉处从中破之。破凤眼后应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眼”,切勿平均切分。 4.五笔兰叶绘画技法 三笔为一组,五笔亦为一组。画好后,可在旁边补稍短的两笔,并和前三笔相交,不宜平行。短叶也可以从叶梢起笔,画向根部。叶梢有尖有秃,但笔锋不宜过尖。更多字画资讯关注淳道字画。注意表现出叶片之间充满变化的相互关系。在实际创作中,有时候画完花之后,作为调整画面需要可再加上短叶。 5.多丛兰叶绘画技法 画面上出现两株或多株兰花,首先应确定主次关系,以突出主体。一般主体应花叶多而密,客体应画得简单而少些,墨色也可淡些。其次,在两株兰的位置关系上,有前后、高低、左右、斜向之不同。各株兰叶之间应相互照应,顾盼有情,主次分明,并体现出主体感及空间感。

中国画写意花鸟画入门大全

中国画写意花鸟画入门大全 第一章概述 一、中国画的分科 中国画原称水墨画,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绘画技法非常丰富。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小写意和大写意三种。工笔画工细秀丽,造型严谨准确,大写意笔墨简练,造型概括传神,小写意笔墨技法介于两者之间,深受人们青睐,比较适合中老年人鉴赏和学习。 梅兰竹菊称四君子,是传统学习中国花鸟画的入门绘画题材,是基础课,所以将其纳入本书的编绘内容。梅兰竹菊练好后,掌握了运笔用墨的基本绘画技法,在此基础上,可举一反三再拓学其他绘画题材就容易多啦。 二、初学者应具备的工具 学国画要准备一些基本的绘画工具,简称文房四宝,具体是:

1.毛笔毛笔种类名称繁多,形有大中小之分,质有软硬兼之别。初学时,大中小笔都应有,先备大小提斗笔各一支,大笔最好买兼毫的;中型笔买一支大兰竹、一支大白云;小型笔,买一支叶筋或衣纹笔,以后可根据需要逐步添置。 2.墨过去作画先用墨锭砚墨,墨有油烟墨和松烟墨之分,现在多用墨汁,市场上有一得阁、曹素功和中华牌等,宜书宜画,使用方便。 3.纸国画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生宣吸水性强,熟宣添加明矾制作不吸水。写意画要用吸水性较强的生宣纸。安徽产的“特净皮”、“净皮”最好,但价格高。初学者可用云南宣、浙江宣或四川夹江宣,价格适中。规格不要太大,一尺宣方便,可以直接做画。买三尺宣和四尺宣也可以,用时可以根据作画需要自裁,如四尺对裁,或四尺裁三,四尺裁四等。4.画毡亦称毛毡,垫在画纸下面,作画时吸收渗透的水墨初学者可以用旧毛毯、旧呢子代替,以平而有绒为好。临时作画没有条件,也可以把报纸垫在画纸下面作画。 5.笔洗内盛清水是洗毛笔用的,市场有售。初学者可以暂时不买,选择阔口而光滑的陶瓷大碗或杯瓶代替。 6.调色盘调墨配色用,市场售有七池型和重叠型的,初学者也可不买,可以选择中小型白色盘子代用,多少自便,一般有三、五个就可以啦。 7.颜色可买一盒12色的中国画颜色,也可选购常用的铅管颜色,如锌白、曙红、胭脂、藤黄、朱砂、赭石、石青、石绿等,用量多的可以随时单买补充。 笔筒、书架、镇纸等其他备品,可根据个人条件和学习进程的需要逐步添置完善。

大班美术国画兰花教案

大班美术国画兰花教案 关键词:写意花卉;运笔;墨分五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兰花在花鸟画中的象征意义,重点理解兰花叶的透视结构,用写意法画兰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范例,分析画法,学生临摹画作,使学生领会兰花的清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兰花习性,领会兰花象征着虚怀若谷,清雅脱俗的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兰花叶子因角度和姿态区别呈现的不 同美学形式。 2.初步感知和体验写意兰花的基本技法。 难点:掌握中国写意兰花的线条特点和运笔技巧。把握住画面叶的整体走向、疏密以及墨色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兰花盆景、墨汁、生宣纸、笔洗、毛笔、毛毡、兰花画法步骤解析图、范例数幅。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传统国画中的“四君子”指谁?生:梅、兰、竹、

菊。 师:今天要好好认识一下四君子之一的――兰。你喜欢兰花吗?了解兰花吗?说说你和兰花的经历? 生1:喜欢兰花,兰花品种多,外形好看。 生2:我去过植物园兰展,有的花瓣卷卷的,颜色五颜六色的都有?? 师:兰花是非常美丽的一种花,在公园、山村、电视网络中都能见到。目前世界上已培养了1000多个兰花品种。 兰花不但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广泛深刻的象征意义。人们从兰花空谷独放,幽香自来的特性中悟出其虚怀若谷的性格。古往今来许多爱兰的人咏兰、画兰,明文徵明《兰竹石图》画兰尤为著名,画家郑板桥也留下不少佳作。 2.引出课题――写意水墨兰花 从生活到艺术 新授知识点,观察兰花盆景。 分四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兰花叶的特点。 第一步:单片兰花叶子的特点。 第二步:不同角度生长的兰叶姿态。引导学生总结兰叶仰、俯、折的三种姿态。画法可以通过毛笔的提、按、提来表现。 第三步:兰叶的组合。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

最新大班如何画水墨画兰花教学随笔

大班如何画水墨画兰花教学随笔 导语:绘画可以锻炼幼儿多方面发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绘画中自由发挥,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思维等等。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大班如何画水墨画兰花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大班如何画水墨画兰花教学随笔【第一篇】:大班水墨画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就连诗人画家也把竹做为他们常常赞颂的对象。可见竹的情节无所不在。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国画的接触很少。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选择幼儿园里的竹子供幼儿欣赏、绘画,让幼儿通过看、摸竹子,在了解竹子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感受水墨画的表现特点和它的意境美。 结合活动情况谈谈几点反思: 一、选材好 结合主题,联系课题,取材于生活。 中国画(也称水墨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绘画,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已形成了融合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思想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

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之一的水墨画也在不断地发展,近年来水墨画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也逐步开展,结合我们班“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灵水村”的主题,决定水墨画的形式开展美术课题。 根据《指南》中提到的“让幼儿投入到大自然与周围环境中,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所以我大胆地将作画地点移至幼儿园中庭,从生活出发,寻找校园一角,让孩子们走出去观察竹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景,让孩子通过画,表达、诠释对生活美得感受。当孩子们从观察竹子到寻找生活中竹的用途的时候,他们睁大了双眼,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的热情。对活动的专注性也很高,兴致浓厚。这给幼儿最后的绘画开了个很好的头。 二、意境好 活动中,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情景,让水墨画教学与观赏、写生相结合,大胆将幼儿在草地上绘画时,坐在户外,看着秀丽挺拔的竹林,空气中流淌着悠扬淡雅的古筝奏曲《高山流水》在这样一种非常优美的环境中,就能能去吸引、渲染幼儿。让幼儿在诗情画意之中,体验水墨画的意境,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当然一个活动有优点,肯定有些不足,以下是我在本次活动中还特别需要注意的几点细节: 一、前期经验不足,

《写意兰花》教学设计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绘画形式,其中写意花卉在我校职高聋生工艺美术专业的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分量。国画写意花卉要求绘画技法熟练,古人有“意在笔先”“笔在意内”的说法,都是指必须想好了再落笔,用笔时要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等方式。中国画往往执笔就难倒不少学生。其次,用墨的技法,仅墨色浓淡变化就会使很多学生忙得晕头转向,笔中的水分控制又是一个难点。再有,宣纸本身材质也很特殊,无法在上面进行反复修改。此外,还有构图关系、主次、疏密等关系,以及国画特殊的审美观的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为写意花卉课难上的诸多因素。根据聋职高工艺美术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自选教材《芥子园画谱――兰谱》《兰竹石谱》进行教学。 关键词:写意花卉;运笔;墨分五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兰花在花鸟画中的象征意义,重点理解兰花叶的透视结构,用写意法画兰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范例,分析画法,学生临摹画作,使学生领会兰花的清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兰花习性,领会兰花象征着虚怀若谷,清雅脱俗的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兰花叶子因角度和姿态区别呈现的不 同美学形式。 2.初步感知和体验写意兰花的基本技法。 难点:掌握中国写意兰花的线条特点和运笔技巧。把握住画面叶的整体走向、疏密以及墨色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兰花盆景、墨汁、生宣纸、笔洗、毛笔、毛毡、兰花画法步骤解析图、范例数幅。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传统国画中的“四君子”指谁?生:梅、兰、竹、菊。 师:今天要好好认识一下四君子之一的――兰。你喜欢兰花吗?了解兰花吗?说说你和兰花的经历? 生1:喜欢兰花,兰花品种多,外形好看。 生2:我去过植物园兰展,有的花瓣卷卷的,颜色五颜六色的都有…… 师:兰花是非常美丽的一种花,在公园、山村、电视网络中都能见到。目前世界上已培养了1000多个兰花品种。(自然界兰花图片欣赏) 兰花不但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广泛深刻的象征意义。人们从兰花空谷独放,幽香自来的特性中悟出其虚怀若谷的性格。古往今来许多爱兰的人咏兰、画兰,明文徵明《兰竹石图》画兰尤为著名,画家郑板桥也留下不少佳作(教师出示范图)。 2.引出课题――写意水墨兰花 (1)从生活到艺术 新授知识点,观察兰花盆景。 分四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兰花叶的特点。 第一步:单片兰花叶子的特点。 第二步:不同角度生长的兰叶姿态。引导学生总结兰叶仰、俯、折的三种姿态。画法可以通过毛笔的提、按、提来表现。 第三步:兰叶的组合。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说的是长短,疏密,穿插的基本变化。

国画兰花的画法

国画兰花的画法 一般画上见到的兰花是蕙而不是兰,兰与蕙的区别主要在于一茎一花与一茎多花。 兰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说它的花片形圆近似于梅,点法上起笔也同于点梅瓣,行笔至末端向里出锋收笔;荷瓣,其形短肥而头尖近似荷花瓣,点法是用露锋笔尖朝上,先朝左点再向右折笔,后拖然后出锋;尖瓣,其形瘦长而尖,点法是露锋点入然后下按,再轻轻提笔至末端收笔出锋。 兰的结构是花五瓣,当中的两瓣较短朝内侧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侧。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构成,茎是由几片叶包裹而成连接花蒂,兰的花芯实际是一个瓣。兰花也有半开或全开的状态,舌上有的有红斑,有的没有红斑,没有红斑的称“素心”。 点花,一种是纯墨色的浓淡点法,另一种是草绿蘸淡花青或草绿蘸淡胭脂的色瓣点法。先点内瓣两笔,再点外侧瓣三笔,行笔起伏较大,要点得飘逸潇洒。要用行书的笔法,三笔间互有映带。兰花的美全在外侧这三瓣笔法的变化。茎部的以浓草绿蘸胭脂左、右两笔下行,形成包裹的样子。用勾、写结合的方法画亦可,笔法要简洁。点斑用浓胭脂色,大的斑点一般两点比较明显,细碎的斑点有的露得不明显,可酌情适当地点入。 蕙一茎多花,五至十朵之间,花从下而上开。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侧颇具姿致。花六瓣,分内、外层,外层三大瓣是主瓣,内层三瓣,两瓣对称,当中一瓣向外翻卷。传统画法一般把这三瓣概括成两瓣,共五瓣,内层紧束,外层开张,先点内层瓣,再点外层瓣。花苞左右两笔相包。行笔要笔笔衔接贯气,笔断意连。具体笔法和用色与兰花相同,而在外侧三七瓣的点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间造型上的变化,笔意上更需灵活多变。花芯用浓墨点在花瓣的相合处,花苞点在瓣的合缝间,半干时点入。花的三点呈草书的“●”字型或两点呈“●”字型,苞的两点上下连接呈“●”型。 二、叶的画法 画叶称撇叶,意味其用笔同于楷书的“撇”法。撇叶一般用浓墨,与淡色花相互映衬,但有时考虑到层次也用淡墨。每株兰叶在五笔至七八笔之间,先从简单入手练习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笔长,自下而上随行笔的提按间粗间细;第二笔仍朝右撇,较短;第三笔朝左撇,与第一笔相交呈“凤眼”状。另一种形式是第一笔长,粗细变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细若鼠尾;第二笔朝相反方向撇,与第一笔相交,亦成所谓的“交凤眼”;第三笔短,穿过第一、第二笔形成“破凤眼”。从一株进而两株、三株反复练习。

兰花中国画作品图片有哪些

兰花中国画作品图片有哪些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结晶,其中兰花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有很多人喜欢运用中国画的形式去绘画兰花作品。今天先和一起欣赏这些兰花中国画作品,希望你会有所收获的。 兰花中国画作品 国画兰花图片 欣赏完兰花中国画作品图片之后,请和一起看一些关于国画的介绍。 文人国画的艺术风格文人画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涌现出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 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山水、渔隐则不

问世事,淡漠名利。借此,文人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因公因私,因国因家。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苏轼作直竹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有吴镇自号梅花道人,言梅妻鹤子而终老;有郑思肖因亡国失土作露根兰等,虽然都是儒家思想的左右和道释思想的慰藉,但是也不乏文质彬彬的浪漫。 文人画重意。杜甫讲"意匠惨淡经营中"匠心独运,可回味无穷。倪赞道“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文人画重简,无干的皆可简,甚至简到“零”,"零"既是白既是空。“计白当黑”,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空白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的感受,似"此时无声胜有声"。文人画重书,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赵孟頫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柯九思论画竹"写竹杆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这就叫所谓文人画或谓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