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沟通管理程序

内部沟通管理程序
内部沟通管理程序

内部沟通管理程序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1.目的确保在公司各个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有效性进行沟通。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人员。

3。职责

ISO推委会组织制订内部沟通的方法,人事部检查沟通方法的执行情况。

各部门按照本程序规定的方法执行。

4.定义

(无)

5. 作业内容

沟通方式

正式沟通:依据组织结构,所做的有计划的信息流动程序和路线进行的沟通。

上行沟通:下级对上级,主要方式:报告,一般为逐级报告。

下行沟通:上级对下级,主要方式:命令、规则、通知、公函、手册、正式会议等,命令的方式一般逐级下传。

平级沟通:平行部门之间的沟通,主要方式:会议、内部联络单等。

非正式沟通:为满足员工的需求,补充正式沟通的不足,可进行部门之间/成员之间的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有:小组活动、友谊交流、援助活动

等,公司引导非正式沟通向着有益于个人和组织的方向发展。鼓励积极

有益的交往活动,遏制勾心斗角,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各种活动或个

人行为。

沟通主要内容

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和目标可以通过宣传(标语、印刷卡片)、培训考试、正式检讨

评审等方式进行宣导落实,做到全员理解和支持。

职责与权限

主要通过《质量手册》和《职务说明书》的贯彻执行,辅之以宣传培训

等方式进行,达到人人有职责,人人清楚职责和权限。

体系过程

严格遵循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保证所有与质量有关的过程能按照

规定的要求执行。执行的效果通过规定的检讨、测量、评审方式进行评

价并加以改进。

按照以下四种方式就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沟通:

质量目标:定期(一般每月)或不定期召开各职能和各层次质量目标检讨会,进行沟通。

组织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参见《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组织管理评审活动。(参见《管理评审程序》)

质量改进活动。(参见《持续改进程序》)

内部沟通的方法

建立会签制度

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三阶文件》)的审批方法参见《文件管理程序》的规定。

技术文件的审批参见《样板制作管理程序》的规定。

质量记录的审批参见相关文件或依表单设置具体情况而定。

按照体系文件规定的过程流程执行过程。

会议制度

对公司会议总的要求是:必须有明确的输入(议题、资料的准备、目标

等)、充分的准备(场所、人员通知、主持、必要时发言稿的准备等)和输出(决议或决定、任务的分配等),一般要求有会议记录,必要时形成总结报告或会议记录,发放给相关部门,对需要跟进的事项必须要有结果。

公文

公司公文分为:通知、通告、通报、海报、人事命令等。

通知:要注明收文单位(个人)、抄送单位(个人)、传送时间、事

由、落款、日期等;通告、人事命令落款一般是人事部

内部联络单

对于比较重要不宜电话联络的事宜,可以用“内部联络单”进行联络。

员工手册(必要时)

员工手册是对所有员工办事上必须遵循的常识,包括公司简介、经营理

念、质量方针和目标、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企业文化、厂规厂纪等内

容。

电话目录

及时更新各部门(包括各部门内线电话、私人电话、常用供方电话)电

话薄形成备忘表,发至相关部门。方便检索。

电子邮件

必要时,可利用电脑网络传递信息,进行沟通,其控制方法参见《质量

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程序》。

必要时为了解民情,挖掘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全员参与管理的渠道,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有奖征集合理化

建议的制度,每季度由人事部组织一次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广大员工

干部可以通过意见箱或直接找上司提议,人事部定期将收集的建议进行

整理组织相关部门评审,对于有建设性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提议设定一

定的奖金。合理化建议的范围可包括:质量管理、工艺、生产技术改

革、工厂管理、设施改造、大众生活等各方面。

效果检查

在必要时,特别是出现各种沟通障碍时,总经理要评估公司内部沟通状况,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依据。

6。相关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阶文件

7。使用表单

内部联络单(FM-100-008-A)

附件一

崇基公司内部联络单

FM-100-008-A 保存期限:6个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