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目的,及其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比较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比较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导向对本国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

埃德尔指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意味着对本国的哲学进行批判性的探讨和挑战,从而更清楚地分析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及其基础”。

如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言之有理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原则,那么在你本国的教育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教育制度有更好的理解。然而如果比较研究不能产生规律或理论,研究他国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也可以很好地扩大视野,而不至囿于一国教育的零零碎经验,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2.比较能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

比较可以收到“借鉴”效益。两个事物比较的结果,一个最容易得到的印象,就是谁的长处在哪里。看到别人的长处,就知道应该从对方学习什么,把人家长处移植过来。这种借鉴效益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推广开来。“有选择的教育借鉴”或改革动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3.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和原则(促进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除了指导实践之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注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或趋势,而不是某些特殊问题或现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局限于对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性研究,或局限于仅仅指出各种教育制度或方法之间的异同点。相反他们总是对这些异同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对不断出现的模式或趋势进行总结。这些模式或趋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这些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中,可能会对当代世界在这个领域的若干重点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和前提问题将会大有突破。以此比较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

比较教育特别关心与教育有关的国际问题,由于它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所以许多从事比较教育的人都把它视为世界和睦开始实现的起点。

埃德尔希望比较教育有助于发展国际主义。这种国际主义的产生不是以情感为基础,而是因为对本国和别国的赞赏性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确信我们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而世界上那些持有不同信仰的人也坚定不移地确信他们的信仰是正确的。在较为复杂的层面上,我们进行比较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上还有另外的信仰和另外的做法。

开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是什么?

贝瑞德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

(1)描述。主要任务是描述个别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为此,开始时必须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各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收集资料的方法有阅读资料和直接观察两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直接到外国观察。

(2)解释。主要任务是对所了解的教育情况进行解释,以便不仅了解事物是怎样(how),而且了解事物为什么会那样(why)。为此,必须对影响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当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3)并列。主要任务是把所要比较的国家的材料,按可比的形式排列起来,决定比较的格局,并且设立比较的标准。然后进一步分析资料,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说。(初步比较提出假说或初步结论)

(4)比较。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所列材料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验证第三阶段所提出的假说,然后作出一定的结论。(全面比较验证假说)

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外国思想政治教育,西方的公民教育,西方政治社会化. (一)什么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揭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条件和因素,找出彼此之间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做出比较性的评价、解释,同时在比较视野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的教育关系进行辩证比较和汇通比较,以此探索问题的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借鉴的一门科学。“比较是思想上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

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特征包括两点:一是比较,二是解释。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什么是外国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政治社会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名称、形式、方法有所差异,但实质内容是一致的。西方的政治社会化其实就是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西方的政治社会化)(三)公民教育:美国当代公民教育主要以政治社会化理论为基础,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质内容,它事实上是美国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主要内容秉承了西方一贯坚持、标榜的核心意识形态即个人主义,这种思潮强调对个体自内和权利的尊重,鼓励张扬个性,发挥个人潜能,个人在不损害他人及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边求自己的利益。同时,针对不同种族群体之间文化差异的融合与共存方式,体现了美国不同于欧洲的公民教育特点。这种互相渗透的公民教育模式,使得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源于西欧但又别于西欧。

(四)什么是西方政治社会化

西方政治社会化是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个体成员,如何接受政治文化,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观念;另一方面,政治共同体作为整体,如何宏观传播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通过各种渠道,控制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认可现存的社会秩序,自觉服从资产阶级的统治。

3.通观比较法,专题比较法,综合比较法,一般比较思维与科学比较

1.通观比较:通观比较就是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做出全面介绍的方法。包括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基本内容和效果,是比较研究的基础。

2.专题比较:是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它是一个一个问题地进行比较和分析。与通观比较在整体范围内进行比较不同,具有问题集中的特点。

3.综合比较:综合比较是运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汇比较的方法。

4、一般比较思维和科学比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方法论)(1)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首先要占有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材料,搞清楚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事实”,然后进入求的过程,即比较研究的过程。最后达到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现和认识。(2)用联系而非孤立的观点分析问题。世界上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都是多种属性、方面和关系的统一整体,同时还与其它事物处在复杂联系和关联之中。在比较中我们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社会现象的联系中进行研究,而不是孤立地看待。(3)用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来把握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实事”具有整体性和历史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中,要对“实事”进行动态的、历史的考察,把握“实事”的历史与现状,而不是满足于对他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4.美国公民宗教,日本神国主义思想,神权政治论(阿奎那),灌输论(列宁)。什么是美国的公民宗教

美国存在一种可以称之为“公民宗教”的宗教形式,它己深深地融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公民宗教只是一种宗教象征,是借助宗教情感表达的一种社会信仰,体现着美国人的民族精神,成为美国社会的一种凝聚力量,充当了美国人的一种精神动力。

(1)美国注重把政治任务与宗教旗帜结合起来

《宣言》“人人生而平等”是“造物主”赋予的权利;“我们信仰上帝”“上帝保佑美国”是民间频率最高、最诚挚爱国口号

(2)托克维尔指出:把宗教精神和自由精神彼此融合是英裔美国人文明的真正特点。

(3)公民宗教直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美倡导的精神成为团结人民神圣战斗的旗帜和鼓舞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

什么日本的神国主义思想

神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大和民族是由神选定的民族,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天皇是现实人间的神,是国家一切的中心;要以天皇的名义统一世界,“日本民族所进行的战争,是为完成历史的使命而进行的圣战”。在近代日本社会,神国主义思想则与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思想一拍即合,成为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理论支持。

阿奎那神权政治论的内容

阿奎那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神安排的”。阿奎那全部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上帝主宰一切,一切归结为上帝,认为世俗的秩序必须符合上天的秩序,尘世的生活必须附于精神的生活,政治必须隶属于宗教,国家必须托庇于教会,皇帝必须受命于教皇大力鼓吹教权至上、君权神授、等级

制及君主制。基督教神学的神权政治论是当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理论基础,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列宁的灌输论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灌输”不是行政命令式的生塞硬灌,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人们进行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使之树立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本质含义是“教育和宣传”。灌输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同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相统一的。

灌输理论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理论。它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

5.中国集体主义与集团主义教育

中国集体主义教育与集团主义教育

中国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集体主义教育中,要引导人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加强对集体的义务惑、责任感、荣誉感;在集体生话中,发扬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团结互助的精神。

日本、韩国的集团主义教育要求成员以集团为家,服从、服务子集团,以培养家族式的亲密感和团结感。集团主义精神在日本、韩国的经济起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某些方面的优点确实是西方个人主义精神所不可比的。

从本质上来看,集团主义乃是封建时代、封建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整体主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改头换面,集团利益主要代表著统治阶级的利益,只不过此时的统治者不再是封建的君主,而是少数的资产阶级。

6.不同国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不同国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1.课程设置的差异

中国设置专门思想政治课/美国通过学校教育全过程来进行

德国开设宗教课/法国开设道德课/英国开设宗教课和道德课

2.活动方式的差异

(1)日本德育要求教师尽量避免党派偏见

(2)美国通过各门课程渗透性的间接方式开展

(3)英国导师制/法国强调构建一套有结构、系统的知识体系

3.教育模式的差异

(1)东方侧重“以课堂为中心”的群体性模式

(2)西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体性模式

传统理论教育模式/现代自我教育模式/新道德教育模式

(3)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趋向于相互渗透、古今结合、相互综合

7.不同国家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点与差异

共同特征:

1.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奠基性

(1)家庭早期教育经验具有难以磨灭的铭刻性

(2)人类整个父母一代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人类社会的命运

2.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

(1)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

(2)可以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3.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程性

(1)东方国家注重家庭教育的长期性

(2)西方国家也注重家庭教育的全程性

4.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优势

(1)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2)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3)儿童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4)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差异:

1家庭教育重视和普及程度的差异

(1)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受到高度重视

(2)西方“家庭的解体在加速,而改变这个趋势的可能性极微”

2.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

(1)中国注重说教/封建家长制意识浓/不尊重子女个性和人格

(2)西方家长民主平等意识强烈/注重尊重子女个性和人格

3.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

(1)中国侧重认知教育/做事做人共处教育缺失/自主自立教育缺失

(2)西方注重做人做事共处教育/注重自立自主教育

8.日本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日本和新加坡思政教育的内容

日本:

1.战前,1889年公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和1890年公布的《教育敕语》是这一时期日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纲领,以帝国宪法和天皇敕语这两种最高形式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那就是国家主义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战前的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封建性军事性帝国主义国家

2.二战使得其政治体制在战后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这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内容,这些新内容。

1)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和日本国体教育。

在国体方面,具体内容如国家政治的公共作用、民主主义的理念、日本宪法的根本精神、民主政治的本质等,还有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义务等与个人直接关联的内容。民主教育方面,主要是围绕议会制民主主义灌输的内容,这是一种进步。同时,适应战后国际交流日益增长,日本在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开展了国际教育。

(2)个性教育和集团主义教育

围绕议会制民主,日本战后民主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个性教育,进行尊重个人、自由自律、尽职尽责的教育。但与此同时,依然重视日本式的集团主义教育,日本的社会和学校都强调树立集体观念、养成合群的性格是至关重要的。日

本的个性教育并没有导致类似于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泛滥,日本社会仍保留了强烈的集团主义趋向,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个性教育所倡导的个人发展、个人价值,其最终指向仍然是集团发展、集团价值。这种集团主义教育在日本的社会教育、继续教育——企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新加坡:

新加坡没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没有随历史时期不同有重大变动,表现出相对集中、统一,那就是灌输“国家意识”,形成“共同价值观”。新加坡政府和学者通常把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新加坡的养国家意识,注重大力弘扬东方传统价值观。

建国初李光耀就强调:“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复合民族的国家,我们不分人种、语言、宗教或文化上的差别,而将他们融汇一致。”

80年代后,继任总理吴作栋更加强调国家意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要“把我们的价值观念提升为国家意识,并在学校、工作场合和家庭中教导,使它成为我们的生话指南”。

副总理李显龙也强调:“如果我们要避免被西方价值观所淹没,我们就得有自己的国家意识”。

9.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西方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流派与方法。

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点:

第一,价值性与学科化的统一。在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性丝毫没有被遗忘和淡化,毫不减弱的“意识形态化”是当代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无论是在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营造中,都体现了各自园家的思想价值取向。但是,这种价值性,更多的是与其“学科化”统一在一起的。第二,公开化与渗透性的统一。在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公开的、正面的教育方法无疑是受到重视的。第三,一元性与多元化的统一。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体现了一元性与多元化的统一。表面上看,西方所主张的多元化令人眼花缭乱,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西方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流派和方法

流派:

政治心理学、主要从人的个性角度来研究政治社会化。政治心理学把政治社会化的方法当作个性完善的方法,把优化人的认知结构,提高人的自我认同,使人情感外倾化作为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方法

政治社会学是对政治社会化方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政治角色扮演;权力;政治参与。主要方法有:1.连续和强化。 2.合力。 3.专门化机构。4.明示与暗示。

社会控制论:社会控制论理论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有对自身的稳定性要求,必须以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为依据,任何破坏、阻碍社会良性运行的行为就要受到控制。

主要方法有:1.舆论压力。2.法律控制。3.信仰控制。

方法:

第一,强制型方法。即借助于社会和强权的力量,使社会化对象去完成社会为其规定的社会化任务,如上面说到的舆论控制、法律控制、信仰控制等方法就是强制型的方法。第二,明示诱导型方法。这是采用公开的,直接以政治教育为目的

的诱导形式所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方法,包括象征、弱化与强化、连续与强化、政治参与等。第三,暗示艺术型方法。这是借助教育,期望、理想、习俗、礼仪、文娱等手段,不以直接的政治教育为目的,而又艺术性地达到政治社会化的方法。

10.宗教在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差异.

宗教在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差异

(1)中国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大

(2)日本新加坡宗教对社会生活有一定影响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不突出

(3)欧美宗教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较大/是欧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

/利用宗教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宗教可是学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课程”

11.儒家伦理在现今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儒家伦理在现今中国思政教育中的地位

儒家伦理主要是:天命观、人性论、义利观。

儒家伦理为现今中国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原则主要有:(l)言行结合。(2)改过迁善。(3)重视社会教育,注意环境影响。(4)重视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5)重视身教,以身作则。

儒家伦理为现今中国思政教育提供了方法原则主要有:(l)因材施教(2)启发思维。(3)循循善诱。(4)长善救失。(5)防徽杜渐。(6)锻炼意志。

12.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实施方法方面的比较

中国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的比较: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也是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1.培养道德上成熟的人:(1)学校的道德教育要培养道德上成熟的人服务于国家和人民。(2)培养合格健康的美国公民。2.培养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民主公民:(1)需具备民主理念,理解民主的实质(2)履行民主行为的技巧和技能。因此,民主公民培养还强调政治技能

美国的目标是把道德目标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道德目标作为政治目标的基础。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1.政治理论教育2.思想道德教育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4.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1.政治观教育:(1)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和美国政治制度优越性教育(2)反共教育和对“对抗性政体”的研究、介绍2.公民宗教教育:公民宗教是借助自然宗教,把公共生活、公权赋予神圣的普遍意义。3.社会规范教育4、法制纪律教育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3.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规范教育相结合。4.表扬与批评相结合。5.运用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6.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7.情理结合。8.

言教与身教相结合。9.讲求实效,有的放矢。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一,主张传授和灌输,即认为思想、道德及政治等价值观的形成,需靠外部力量的作用。其二,鼓励人们学习和了解价值观念,即注重启发式,强调激发内在的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专题讲座康秀云

东北师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4年秋季学期 网络教育《专题讲座》 ------学习报告 所选专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 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学生_ 专业 年级 学习中心 报名编号 专题教师康秀云 (以上信息必须详细填写) 2014年 11 月 11 日

正文: 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借以调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其他要素的作用,使之进入激活状态,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效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因而,它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从有准备状态转化为实际状态的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功能的发挥中具有关键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意识形态的交锋将更加激烈;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容和渠道、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热点难点问 题较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显现出来,若还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为此,我们应加强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调整教育方法,这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次之,要以提高实效的观念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一切工作都讲究实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例外。讲究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再次,要以移植与借鉴的观念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谓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224个)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224个)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诚信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诚信教育的经验)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试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际能力培养研究 ★反“和平演变”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竞争意识之浅见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思考 ★运用网络技术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三个代表”与人才培养 ★网络化趋势下高校德育研究 ★各国德育之比较研究(各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研究)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教育 ★我国三代领导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 ★浅析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 ★试析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可能路向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未来:文化一元化,还是文化多元化? ★儒学所倡导的“内在超越”与依法治国 ★经济全球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主义”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久发展 ★“中和”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专制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的人才及教育观 ★儒家人才观及现代意义 ★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论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论行政领导的创新能力 ★试论国家公务员的形象重塑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参照和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中相对成熟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依据和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提供重要的依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首先在于它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特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我国的文化国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讲道德,重理想、讲修养,重整体、讲和谐,重内在、讲人格的传统。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地丰富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改革发展的路径,更以富有中国特色的面貌,融入世界的文化热潮,不仅在国内上下重视,而且声振海内外,成为我国的政治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思想政治教育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全国的重点大学,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是一所国家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在文、法、哲等比较偏文的多领域国内领先,下面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思想政治教育。 1、专业概况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于1984年。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1990年,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学科,开始招收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点是全国第一家被批准招生的单位,也是1998年6月以前全国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的博士点,由此培养出了全国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为后来全国同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成立。1997年5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被批准为本学科全国惟一一家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在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的评审中获得免答辩资格,直接进入重点学科行列。2003年,该学科博士点建设作为一项研究课题被列入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子项目。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该一级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 2、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三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包括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四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3、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中外德育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4、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较强分析、解决人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中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比较分析

中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比较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有其自身的特征、分类和功能。通过对中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存在三方面共性,即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和重视社会文化机构和传媒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对校园内外环境结合的关注度不同、对环境育人功能的认识不同的差异性。这些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认清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外比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并对思想政治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二、中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共性分析 1.政府高度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飞速进步,世界各国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教育部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大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目标,针对德育内容、模式、方法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实验。 美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资助国内数十所中小学创立青少年“品质教育”模板。美国教育部还专设“蓝带奖”,每年对为青少年品质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集体予以表彰奖励。各州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所在地中小学试行“道德品质教育”课程。 2.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 世界各国都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建设。1994年美国提出了改善学校安全的特别计划。韩国尤其重视对学校周围的网吧进行治理,在学校周围50米处设有“绝对净化区域”标志,即在这一区域内不许开设网吧。 世界各国对校园内部环境建设也独具匠心,力图营造开放灵活的校园内部环境。美国政府鼓励学校修建设施完善的各类体育场馆,并予以大量经费支持。在日本,政府和学校更加重视硬件设施的多功能化,如要求教学楼是框架结构,朝向要坐北朝南。 3.重视社会文化机构和传媒作用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 究文献综述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从四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希望本文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近几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文章不是很多,一些研究大都是散落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中,很少有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出版的专着微乎其微。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 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很多。如列宁指出的:“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情感上、意识上、行为上的热爱及其实践。”[1]他还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2]根据列宁对爱国主义的定义,国内的学者对爱国主义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在《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中提出,“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爱国主义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3]并且吴潜涛教授对其中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朱桂莲在其所着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一书中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相关论述,朱桂莲认为,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界定,至少应涵盖以下两个大的层面:“一是爱国主义与祖国关系的层面,二是爱国主义与世界关系的层面。”[4]并且提出了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进一步界定,“爱国主义不仅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和民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目的,及其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比较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比较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导向对本国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 埃德尔指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意味着对本国的哲学进行批判性的探讨和挑战,从而更清楚地分析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及其基础”。 如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言之有理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原则,那么在你本国的教育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教育制度有更好的理解。然而如果比较研究不能产生规律或理论,研究他国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也可以很好地扩大视野,而不至囿于一国教育的零零碎经验,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2.比较能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 比较可以收到“借鉴”效益。两个事物比较的结果,一个最容易得到的印象,就是谁的长处在哪里。看到别人的长处,就知道应该从对方学习什么,把人家长处移植过来。这种借鉴效益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推广开来。“有选择的教育借鉴”或改革动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3.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和原则(促进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除了指导实践之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注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或趋势,而不是某些特殊问题或现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局限于对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性研究,或局限于仅仅指出各种教育制度或方法之间的异同点。相反他们总是对这些异同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对不断出现的模式或趋势进行总结。这些模式或趋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这些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中,可能会对当代世界在这个领域的若干重点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和前提问题将会大有突破。以此比较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 比较教育特别关心与教育有关的国际问题,由于它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所以许多从事比较教育的人都把它视为世界和睦开始实现的起点。 埃德尔希望比较教育有助于发展国际主义。这种国际主义的产生不是以情感为基础,而是因为对本国和别国的赞赏性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确信我们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而世界上那些持有不同信仰的人也坚定不移地确信他们的信仰是正确的。在较为复杂的层面上,我们进行比较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上还有另外的信仰和另外的做法。 开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是什么? 贝瑞德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

红色影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研究文献综述

红色影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研究 文献综述 一、引言 影视作为一种传播思想、文化、价值与意义的媒介体系,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红色影视”是指一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创作的影视作品。从广义上认为,凡是反映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进行的浴血奋斗,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的影视作品。从狭义上说,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先进事迹的作品称为“红色影视”。近年来,红色影视一直占据着荧幕的重要位置,大批优秀红色影视作品不断涌现。人们在享受影视带来的愉快感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形塑自己的思想,建构自己的价值观。由此,红色影视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研究红色影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义表现在:一是通过把握红色影视社会的具体方式、路径与过程,我们能够深化红色影视社会影响规律的认识,为中共掌握宣传工具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规律借鉴。二是通过对红色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学理上把握红色影视的政治教育功能序列,从理论上把握红色影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条件、路径、过程与功能障碍。三是通过红色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认识,尤其是影视媒介的认识,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我国高校发挥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理论教育等,但反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难发现高校相当部分学生思想等存在较大反差,充分地反映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瓶颈和学生红色思想观念的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学者写文章来论述红色影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研究如何运用红色影视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提高,这表明该类研究已备受关注,这次,我们结合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受红色影视影响的情况,参考相关文献,促成了本次的研究。 二、正文 本次文献查找主要是一些硕博论文和期刊文章以及一些网络文献,分析总结这些文献资料后,我们发现近年来学术界对红色影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关于立足于红色影视的基本内涵、功能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等内容的研究。 关于利用红色影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研究中,现有的成果,大多数立足于红色影视的基本内涵、功能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等内容,主要的代表成果如下: 胡梦恒对在《论红色影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中对红色影视下了定义:“红色影视”就是指以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创作的影视作品,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形式,提出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充分把握红色影视的当代教育价值,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陈刚通过调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普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个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目前看来,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现状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研究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这几种观点。刘海春从需要论角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体属性满足社会与人需要的一种关系范畴”[1](P.19)。沈晓梅从价值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它通过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这两个层面体现出来。”[2](P.77)李江凌将其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义,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效果,能够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提出、倡导、组织和实施者的利益和需要的功能和效益,能够促进主体所统治的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3](P.74)。武云虹、季泽军从主客体关系角度出发认为:“从主客体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和意义,是其在其实践活动中合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只有在主体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实现了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实现。”[4]虽然目前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含义的厘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被认为最为权威的表述是项久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界定。他从哲学角度进行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式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结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5](P.46)目前理论界大都引用了这一提法。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划分标准 从价值主体方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区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具体来看,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条件和依据分,从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角度来看,有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2)从价值的功能来看,可以分为保证价值、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激励价值、调节价值、转化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实践价值;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时代价值功能。(3)从价值的性质来看,有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可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4)按效果显现来看,有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5)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学 题目: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 2011级 学号 222011********* 姓名曾华斌 指导老师周琪 成绩 2013年6月30日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曾华斌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通过这个学期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我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认为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对本门课程的一些认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对我国的启示以及给老师上课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各民族各阶层成员的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阶级社会来讲,更是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概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仅这一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代表着一定阶级的阶级意志,而且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相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社会的普遍行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知识。 一、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些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以“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不同方式,论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并以中国和其他典型国家为例,在翔实的资料分析研究基础上,勾勒出这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面貌,概括总结了基成功经验和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确定,探过了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它的研究对象范围包括: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与现状;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和个性方面。我们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9896619.html,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作者:杨玮玮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07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研究当今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 的历史与现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与其他社会教育研究,有其共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它是中国和外国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比较研究,是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诸方面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特点;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7-0221-01 1 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研究的发展历史 任何新学科的出现都不是由个别人物凭一时的灵感和兴趣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其自身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逻辑程序,是该学科所处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和科学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必然产物。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产生、变化和发展,也同样遵循这一历史和逻辑的演化过程。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共同内在的规律性,必须从比较研究的历史渊源说起。比较方法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古希腊时期。据有关材料记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世纪,就曾对各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过比较研究,发表了包括《雅典政制》在内的论著。 早在公元前世纪,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写作《史记》这部传世之作时,也广泛应用比较法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过纵向和横向的历史比较研究,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传世之作。把比较方法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加以研究,则是在世纪以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对东西方一些国家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创立了比较研究学,从而使比较研究在法学领城中被普遍地运用。随后,在孟德斯鸠创立的比较研究学的影响下,其他学科也纷纷把比较研究这一方法移植到本学科的研究过程中去。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比较哲学、比较政治学、比较艺术学、比较文学、比较宗教学、比较史学、比较伦理学、比较经济学、比较教育学等。 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为研究对象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发端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从1988年原国家教委正式确立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至今,它经历了前期准备阶段、 国别研究阶段和对比分析阶段。据粗略统计,从1984 年起,直接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论文有170 多篇,有13 部(篇)专著、硕士论文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些研究,一是从宏观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献综述当今社会,环境、资源、人口、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冲击力震撼着人类社会,并从科学技术层面向其他领域迅速渗透。自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对整个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层面的影响日益深化。总结分析新世纪以来国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现状、涉及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历史脉络 新世纪以来,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博客、即时通讯、P2P等网络新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在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与积极引导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时间上亦保持了与党和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关联性、相继性,其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起步、发展和逐步深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成果涌现。 (一)萌芽阶段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Internet(因特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1987年9月20日22时55分,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ll reach every com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由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1]1994年4月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因特网(互联网)——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R)——建成并开始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从此,开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历程。 (二)始建阶段 以1998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党小组创建的“红色网站”为标志。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159896619.html,)是植根于学生党员、党课学习小组和入党积极分子,面向广大同学的群众性理论学习网站,是大学校园中的学生网络性协会组织,与TMS 协会、求是学会、业余党校协作(“两会一刊一站”),一起共同建设清华大学学生思想教育阵地。同时,哈尔滨理工大学创建了邓小平理论学习网站,这个由大学生创办的学习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网站,被当代大学生誉为网络思想政治状况晴雨表,也成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亮点。在此期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作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

《思想政治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试题(15) 一、问答题(每题12分,共5题,60分) 1.试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研究需要---动机---行为的发展过程,揭示人的自身思想、行为的发展规律。 (3)研究普遍联系、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与教育对象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发展的关系,揭示、探索如何调节社会环境对教育对象的交叉立体作用,以及教育对象在受环境影响时的能动作用。 (4)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系和领导职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渗透到业务领域中去,以及促成社会、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问题。 2.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1)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2)德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 (3)德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训教合一 (4)德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3.思想与行为的概念、两者关系、表现形式及其转化条件。 (1)思想和行为的概念(2)两者关系(3)表现形式(4)转化条件 4.试论思想政治品德的涵义、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 5.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1)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个体的政治社会化 (2)树立现代思想观念,推进社会创新和改革 (3)促进人才的人格完善 (4)培育人的能力,特别是精神生产力 1、试述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上,强调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2)德育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 (3)德育过程中,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4)德育方法上,倡导情感和理性相结合 2、试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范畴(各自作用及两者的关系)。 (1)教育者及其作用 (2)受教育者及其作用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的关系 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原则是什么? (1)积极因素原则 (2)整体一致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创造性原则 5、试述发展移情能力的教育模式(原理及其结构) (1)移情能力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3分) (2)移情作用的产生条件(对他人情绪表达的觉知、对他人所处情境的理解、相应的情绪体验的经验)(2分)

大学生思想教育文献综述1

大学生思想教育文献综述 陆志梅经管系07级信息管理班20071111115 提纲: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知识队伍,时代当潮流,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聪明的头脑,和为社会服务的满腔热血,他们走在人们的前面,然而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扩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危机,个人的价值取向开始趋向追逐功利主义,他们的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危机加重。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个性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大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也很少考虑环境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欺骗老师、同学和父母。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因此研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非常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问题解决 一、前言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全面顾及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使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矛盾和功利性矛盾突出。 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跟上新科技发展速度,尤其是网络科技发展速度,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三、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机制。 四、总结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背景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可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扩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危机,个人的价值取向开始趋向追逐功利主义,他们的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危机加重。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个性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大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也很少考虑环境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欺骗老师、同学和父母。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 虽然这些现象是少数的,可这些问题也不可忽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原因,如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危机,他们的个人利益价值取向的功利化,道德意识观念淡薄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因素,如市场经济的考验,社会转型期的威胁,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传播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理论基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和拓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式与方法,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榜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扩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危机,个人的价值取向开始趋向追逐功利主义,他们的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危机加重。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个性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大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也很少考虑环境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欺骗老师、同学和父母。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因此研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非常必要。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背景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可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扩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危机,个人的价值取向开始趋向追逐功利主义,他们的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危机加重。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个性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大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也很少考虑环境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欺骗老师、同学和父母。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 虽然这些现象是少数的,可这些问题也不可忽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原因,如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危机,他们的个人利益价值取向的功利化,道德意识观念淡薄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因素,如市场经济的考验,社会转型期的威胁,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传播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理论基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和拓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式与方法,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榜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国高校围绕马克思主义主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由于一些主观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但是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中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的重点内容 1、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观点 当前,国内的一些专家与学者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并对一些重要的领域给予了科学的归纳: ⑴、华东政法学院朱秀蓉教授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首先,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最新-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价值研究 精品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价值研究 教育本质就是为国家服务,因此必然具备政治价值特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生产方式、心理结构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此时,必须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思政教育的政治价值特征,稳定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平稳过渡提供保障。 而对思政教育政治价值的生态建设,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思维模式,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和视野,在这个特殊的社会时期,思政教育应该通过政治价值的生态建设,更好地完成上完成自身维护政治意识形态、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转型的责任。 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与政治价值的生态特征1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思政教育的客观存在性,并阐明了其属于将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用形态意识展现出来,同时,对于不同国家来说都有不同的社会条件,在这样不同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思政教育却成为共同出现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也成为我们常说的政治价值。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思政教育来看,其价值在目前的价值形态中占据首要位置,在社会政治中保障社会的发展,并对社会发展进行维护。 思政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将思想政治内容传授给人们,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拔品德高尚的政治人才,将建立和谐政治关系社会作为发展核心。 将思政教育进行传播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的精神生产价值;其次是政治关系再生产价值;另外是社会政治稳定发展,通过对以上三方面进行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的价值体现出来。 对于我国来说,经过漫长历史的变迁,尤其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阶段,思政教育将自身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借助教育的力量,实现舆论导向与社会政治稳定的维护。 系统、深入的培养新一代青年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建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2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生态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复习题

. '.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复习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是什么? 1.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就是: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1)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和现状 (2)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 (3)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方面 2.研究方法:(1)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点上①要从“调查研究”中把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②要从“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③要从“实事”中把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是” ④科学的方法赋予比较研究以强大的力量(2)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的方法①通观比较的方法②专题比较的方法③综合比较的方法(3)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框架设计①框架设计要吸收其他比较学的研究成果②框架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的顺序 3.研究意义:1、可以推动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 基础理论的研究;2、可以帮助我们澄清 一些模糊观念,有助于解决某些争论;3、 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改善和加 强。(1)比较研究与科学发展(2)有比较才有 鉴别(3)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4)开放的中 国要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方法 是什么?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有何成效和 局限性? 1.基本内容:道德教育和政治统治 2.方法: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以道德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则。在中国古代的 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中,中国古代道德教育 的方法在《论语》、《中庸》、《大学》中是沿 着这一的逻辑线索发展的:“自省”—— “慎独之道”——修齐治平的“大学之道”。 这些更多的是针对统治者、统治阶级提出的。 对于普通百姓,古代思想家提出,通过道德 教化、社会教育的方法来提升他们的道德水 准。主要由两种方式:统治者的率先垂范, 纲常礼教的灌输。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体现为 前者居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君主的道德和国 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特别强调君主要接受道 德的制约,注重道德修养,端正个人的道德 品行,实行“德治”和“仁治”。 3.成效和局限性:(1)形成中国人自强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重群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生成浓厚的 爱国主义传统(2)在维护封建社会巩固和统 一的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进而禁锢了 社会的发展。 三、比较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思想政治教 育的异同。 中国古代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集中体现在孔子的“道德中心论”。了解儒家思想、儒家学 说,是理解孔子的“道德中心论”、中国古代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键。孔子儒家学说的 最主要的内容是他的仁学在中国传统思想 中,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广义 上讲,它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 政治、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文化规范。孔子 对礼的理解也大至如此。孔子的学说,是从 道德的层面上理解国家与社会政治生活,所 以在政治上,孔子主张“德治”。“道德中 心论”突出了道德教育的地位。首先,这一 理论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仁德—— 优良的道德品质。其次,仁德即优良的道德 品质的培养和道德手段的运用,对统治者而 言更为重要,应该放在统治者政治统治的首 位。1、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2、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形成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建国初期 的蓬勃发展 ⑴建国初期的执政党党风建设:整风整党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党的八大关于执政 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⑵围绕建国初期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的思想政治 教育:抗美援朝;土改镇反;总路线和三大 改造 ⑶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⑷《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 文献1.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政治教育理论体系2.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3.注意摆正思想 政治教育与中心工作的关系 四、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方法对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有何启示。 关于“忠恕之道”:所谓忠恕,就是讲如何去实行“仁”。⑶关于“礼”在中国传统思想中, 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广义上讲, 它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 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文化规范。孔子对礼的 理解也大至如此。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家庭 内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中, 就体现为忠恕。关于“德治孔子的学说,是 从道德的层面上理解国家与社会政治生活, 所以在政治上,孔子主张“德治”。对于普 通百姓,古代思想家提出,通过道德教化、 社会教育的方法来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主 要由两种方式:统治者的率先垂范,纲常礼 教的灌输。 “道德中心论”突出了道德教育的地位。首先,这一理论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仁德 ——优良的道德品质。其次,仁德即优良的 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手段的运用,对统治 者而言更为重要,应该放在统治者政治统治 的首位。统治者要为政以“德”。子曰:“为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形 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 向以及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启示: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育者的人格表现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保 证。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得有 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最 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 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 须首先从自己做起。”江泽民强调“党的思想 政治工作能否做好,取决于我们党的自身建 设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表现。要求群众做 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为做好党的 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根本保证。”这些论述不仅 适用于党员干部,也同样完全适用于广大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体来说,人格的力量 是通过作用于教育者自身,教育内容和教育 对象而实现其“根本保证”作用的。 邓小平强调,愈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员尤其是 领导干部“就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 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 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怎么能领导 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在谈到文艺工作 时他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 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江 泽民提出,“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要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五、比较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和雅典的思想政治教 育的异同。 ?1.古希腊时期:在当时形成的许多 奴隶制城邦国家内,奴隶主阶级都以自己的 方式开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几个最强大的 国家里,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发展 到相当完善的程度。斯巴达是一个军事贵族 专政的国家,出于对内镇压奴隶暴动和对外 争夺地区霸权的双重目的,它在统治阶级范 围内实施了一种“战士教育”。斯巴达人独特 的教育制度和生活方式服务于一个目的,即 培养合格的、能够献身国家的公民和军人。 战士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军事体育训练,它还 包括严格的政治道德灌输。应当指出的是, 斯巴达的奴隶主贵族只把自己的子弟视为教 育对象,对奴隶和平民,从来都是适用武力 使之就范。斯巴达公民从小就被灌输给强烈 的集体观念和国家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从小就被培养过简朴的集体军事生活的习 惯,形成为国捐躯无比荣耀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斯巴达学校的教育 对象只是贵族子弟。 2.雅典,这个由农业贵族和商业奴隶主联合统治 的国家,虽然重视对奴隶主贵族子弟的思想 政治教育,但是并不放弃对平民子弟的思想 政治教育。雅典“民主”,在客观上要求统治 者不仅要用武力去镇压奴隶和威胁平民,而 且要用动人的辞令去影响广大公众。雅典的 “民主教育”,以其辉煌的成就,唤醒了人们 的“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 理政,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 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家庭、财富、 亲朋、各社会团体,皆居其下。这种价值观 念是雅典经济繁荣和民主发展的深层原因。 与斯巴达不同的是,雅典在重视对奴隶主贵 族子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并没有放弃 对平民最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统治阶级的思 想政治教育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 六、比较近代法国和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 1.法国:灌输“共和主义精神”。1789年,法国 大革命爆发。为了击退国内外封建势力的疯狂 反扑,保卫革命胜利果实,革命领导人意识到 有必要在全体公民,首先是军人和学生中“灌 输共和主义精神”。针对主要由起义市民和旧 军人组成的军队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和纪律 约束而使战斗力收到削弱的情况,革命领导人 指派大批的“代表”,去部队推行“全面的政 治灌输”。代表们的工作方式包括分发政治报 刊杂志,组织政治俱乐部,以及在前线举办爱 国主义庆祝会等。借此,他们成功地宣传了资 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宣传了服从命令遵守纪律 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士兵的思想政治 素质,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与此同时,资产 阶级革命者在学校也做了不少工作。他们积极 向青少年学生传授自由资本主义的政治道德 观念,努力培养他们进入资产阶级行列。公立 学校普遍废除了宗教课,代之以“共和国公民 的伦理与道德”。 2.英国:实施“宗教教育”。在英国,出现了许多 各式各样的贫民学校,如:劳动学校,贫民日 校等。这些学校主要不是教授读、写、算的知 识,而是进行宗教道德的灌输,而在教育内容 中,宗教道德教育占有很大比例。统治者主要 是通过宗教教育实现其对下层群众的思想控 制。这不仅因为宗教教育能使人们勤于劳动和 安于卑微的物质生活,而且因为它能使现有的 社会秩序固定化、神圣化。几乎所有的西欧国 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都保留甚至发展了 宗教教育。法国虽然取消了公立学校的宗教教 育,但对其他形式的宗教教育并未限制。 七、比较当代英国、法国、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 异同。 1.当代英国的“公民教育”1、宗教教育 ?第一阶段是1944年在《巴特勒教育法》中规 定,所有的中、小学都要开设宗教必修课,以 统一国民意识。第二阶段是1961年发布宗教 教育改革议案。第三阶段是70年代后的宗教 教育。2、道德教育在英国,道德教育 与宗教教育关系始终是?°剪不断,理还乱?±, 彼此缠绕;贯穿了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整个 英国教育史。 3、政治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社会主义 力量的发展,国内外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英 国政府才觉得有必要进行政治教育。形式: 英国政治教育以?°公民教育?±的形式出现。 途径:主要是大学和中学的政治课程,学校之 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体。 : 2.当代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法国的公民教 育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随着法国社会的变 革而发展,在维护资产阶级政权、培养一代又 一代好公民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公 民教育至今仍然是法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 律。 (1)人权(2)民主生活(3)国家政体(4)爱 国主义(5)伦理道德 3.当代德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当代德国的?° 民主主义?±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背景。民主建设?,非纳 粹化运动,德国的?经济政治理论(1)政 治文化改造(2)政治养成教育(3)宗教教 育 八、简述古代城邦政治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点。 古希腊奴隶主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开山鼻祖 柏拉图认为,奴隶制国家所不得不从事的各项 公民教育活动,特别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活 动,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建立和巩固一种“理想” 的社会秩序,即他所称谓的“理想国”。他认 为,一个城邦就该由哲学家领导着军人统治生 产者,这是城邦最理想的秩序。柏拉图进一步 指出,只有当三个等级“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 干扰”时,整个国家才能实现“正义”与“和 谐一致”,才算有了“理想”的社会秩序;否 则,就会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柏拉图认 为,在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下,对公民实行教 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对统治者的和士兵 进行教育时十分必要的。教育是他更为信赖更 为倚重的一种手段。柏拉图强调,思想政治教 育一定要从儿童抓起。 另一位“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 德认为,⑴城邦国家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 社会团体,它的目的是要使人类过优良的 幸福的生活。⑵公民是城邦中享有平等政 治权利的人⑶法律上中道的权衡 ⑷实行民主政治,公民轮流掌权⑸公民教 育理论:通过教育启导人们的理性,培育 公民的善德,并使公民能适应本邦的政治 体制和生活方式。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 生活的动物,或者说,人天生是一个政治 动物,也就是按本性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 的动物。他认为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 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 治团体才是城邦。在他看来,城邦是平等 的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亚里士多德在详 尽的阐述法治的优越性时,强调了法制教 育的必要性。 九、简述近代天赋人权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的思想 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市近代资产阶级民主、 自由和法治理论的开拓者,洛克从经验论出发 得出人人平等的理论,在洛克看来,经验为人 人所有,而且人的经验价值是相同的。洛克认 为个人的同意不仅在政府初建时是必要的,而 且也是服从政府的条件。与此相联系,还表现 在: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对个人权力的关注, 提倡思想自由,信仰自由和言论结社自由;法 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个人自由。“天赋人权” 论洛克在论证天赋权利是讲到,自然法即理 性,赋予人类某些自然权利,这些权力是天赋 的,不可转让,不可抛弃的。人类的天赋权力 首先是生命权,生存权。其次是财产权,财产 =生命。卢梭不同于洛克,认为自由、平等 的权力是人类首要的不可转让的天赋权利。 “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作人的资格,就 是放弃人类的权力,甚至是放弃自己的责任。” 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者让·雅克·卢梭认为,真正合乎理性要 求的国家应该是社会契约的产物。按照自然法 的原则,人们要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结 合,建立国家,制定法律,以便保护每个人的 天赋权力—自由、生命和财产。 十、美国的公民意识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联邦化时期的党派争论对公民意识的促 进,1.杰弗逊和汉密尔顿争论资产阶级 民主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对美 国的公民教育的发展和渲染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2. 废奴运动—美国内战《汤姆 叔叔的小屋》《解放奴隶宣言》葛 底斯堡演说国际化时期的移民同化对 公民意识的提升,对移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品格教育”——传授美德 “爱国主义教育”“好公民”教育国 际化时期公民教育与改革对公民意识的强 化,不少历史学家曾把美国的历史划分为 殖民期(美国独立之前)、联邦化(独立之后 到南北内战结束)、国家化(内战结束到一战 结束)和国际化(一战结束至今)4个时期.在 其短暂的历史发展中,美国形成了一个以资 产阶级政治思想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体系,基 本内容包括政治价值观教育、公民宗教教 育、行为规范教育、施政纲领教育等.美国 人公民意识的演进和公民教育的实施也是 伴随着这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和变化的. 十一、简述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 容。 (1)政治观教育①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 和美国政治制度优越性教育②反共教育和对 “对抗性政体”的研究、介绍(2)公民宗教 教育①民族精神教育②社会信仰教育(3)社 会规范教育①权力义务教育②品德教育③法 制纪律教育。基本途径:(1)传授和灌输是直 接方法,包括口号、誓言、信条、准则等,(2) 鼓励人民学习和了解价值观念,注重启发式, 强调激发内在的主动性,是间接的方法。美国 多倾向于简接的,多渠道的,广泛的方法,亦 即渗透于规范的教育方法。 十二、简述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成 效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主要内容:资产阶级民主教育日本国体教育 个性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 育,乡土教育,崇敬天皇忠的教育,铲 除军国主义,接受西方民主自由,展示 生命意义的教育,锻炼顽强的意志,诚 实教育,人生观的教育,和文化的教育, 日本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亲和教育消除 了代沟,同和教育多元文化冲突下的孩 子同等待遇,培养国际型的大和教育。 2.成效:(1)培养出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尽 心尽力的一代国民,使日本迅速恢复、重新崛起(2) 摒弃了许多狭隘性因素,但不时沉渣泛起。战后日 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日本政治民主化及亚洲各国 的敦促,摈弃了战前许多狭隘性因素,这从前述战 后改革以及经济恢复、高速增长期的道德教育目 标、内容中可鲜明体察。但日本朝野始终没有真正、 彻底的反省二战期间的侵略行径,更谈不上从根本 上肃清流毒,使得皇国观念、军国主义思想不时沉 渣泛起,尤其当日本重新跨入世界经济领先行列, 有资本可向外扩张的时候。 3.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现代化日本在思想 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它 积累的许多珍贵的经验,值得当代中国去借鉴。日 本在短短几十年迅速完成了追赶西方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在日本的社会发展过 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总体说来,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有些方法是可以为我们所借 鉴的,我国今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应注意抓好以下 几方面: (1)进一步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重要作用,这是我国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是我国 的一大优势。 (2)注意采取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 式,即除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之外,可多采用一些比较 隐敝的形式。 (3)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 各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同 时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4) 广泛推广日本的“体验学习”和“学社融 合计划”活动的做法。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学生自律、自立能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个性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的教育环境。 [6] (5)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可采 取讲故事、辩论会、讲演会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利用各学科渗透德育内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调动学 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十三、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取 得哪些成效?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何启 示? ?1.主要内容:新加坡政府认为,在 这样一个人种、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都是多样 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首先应该培植公民的国 家意识,使人民产生归宿感和认同感,灌输国 家意识,形成共同价值观,大力弘扬东方传统 价值观,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1)弘 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2)倡导儒 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3)重视学校思想 政治教育,明晰教育层次(4)讲求教育方法, 注重教育实践(5)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 兼施。文化再生运动的主旨是反对全盘西化、 倡导东方价值观。新加坡政府对日本、韩国等 国的现代化过程和本国国情进行了认真的分 析,对自己进行了定位,强调新加坡文化的亚 洲属性,指出“我们的历史不是在祖先初到新 加坡才开始的,它早在5000年前中国文明创 造时就开始”了 ?2.成效:(1)国家意识得以初步 确立(2)有效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正 确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有一句话生动地概 括了新加坡过去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技术 上依赖西方,精神上上固守东方。 3.启示:(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集体主义 原则(2)弘扬传统美德,丰富教育内容(3) 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4) 讲求教育方法,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主管能动性,积极开展各类有益身心健康 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培养法制观念 十四、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与日本的地位、作用有 何异同? 1.(1)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的地位:思想政治工 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 线。(2)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的作用: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② 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保证物质文明 建设的方向,促进生产力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在日本的地位和作 用:(1)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是日本发展教育 的原动力(2)维系国家政治体制(3)加速 国家发展进程(4)教育偏狭性的危害。1.形 成与新教伦理不同的日本民族精神,使日本迅 速崛起。2.形成封建性垄断性资本主义国家, 给日本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十五、比较中国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的 异同。 1.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1)政治理论 教育(2)思想道德教育(3)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教育(4)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2.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1)政治观教 育(2)公民宗教教育(3)社会规范教 育 十六、结合实际,谈谈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 的异同。 1.趋同方面:(1)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普 遍重视(2)实施方法的相同点:不同国家 都重视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灌输方法。 (3)形势多样,效果趋同①正确的思想政 治教育方法,有利于维护各自统治阶级的政 治统治②形势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 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2.差异方面:(1)中国侧重于正面的教育(2) 美国西欧侧重于潜在的影响(3)日本侧重 于文化氛围的营造 十七、如何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及其意 义? 普遍性:(1)都有明确的目的①培养维护其阶级统 治的人②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2)都 把思想灌输作为手段①都把思想灌输作为 塑造人的重要手段②思想灌输的主体基本 上是一致的(3)都强调全社会参与①国家 政权机构的决策、引导和管理②家庭、学校、 社会的分工与配合③宗教的诱导与配合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