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

举一反三,实践运用:1.“识字加油站”都是形声字,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和这一板块中的生字有着相同偏旁的汉字。2.“词句段运用”可以让学生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交流平台

1.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2.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设计意图:品读优美语句,尤其是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既能让学生掌握品读语句的方法,又能深刻体会祖国语言的美妙之处。】

识字加油站

1.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注意“援”前鼻音发音,“贡”后鼻音发音。“掷”、

“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2.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3.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根据偏旁对汉字进行归类,既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识记形声字的规律。】

词句段运用

1. 能区分形近词的意思。

2. 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3.从课文片段中提取写作方法并加以实践。

【设计意图:认识形近词,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这些词语。从具体文字中提取方法,体现学习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这首词,并熟读成诵。

2.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江南春天的美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图画,加深对整首词的理解,感受词中所描写的江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三年级语文园地一反思

课后反思: 本单元的这次口语交际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话题是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对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课余生活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录,要引导学生根据记录来交流。交流的内容大体上有四项:(1)课余做了哪些事(2)有哪些收获和感受(3)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4)自己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说说发生在课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说,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再请学生读读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以明确任务,说事情的时候,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讲自己都做了哪些事情,在说收获和感受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的事情,讲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可以讲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比如,懂得了怎样使自己的课余生活更有意义,学会了如何安排课余生活、学会了一些记录课余生活的方式方法,可以评一评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可以说自己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比如,读书、游戏、参观游览、锻炼身体,也可以说说自己短期内课余生活的计划,总之,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说,提醒他们拓宽思路,尽量做到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交际的方式也得多种多样,可以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也可以让经常一起玩耍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互相询问,互相评价,我也参与其中,作出一些需要的引导。最后,就这次口语交际的活动做个总结,并为习作做些准备。这次的习作也是学生第一次写作文,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因此,我的要求就不太高,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对习作的评改也以鼓励表扬为主。 这次习作训练依然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组成部分,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内容范围很宽泛,只要和课余生活有关的都可以写。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一读习作要求,回忆在口语交际中自己所讲的内容,想一想准备写哪方面的内容,并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自己想好的内容写下来。写好后,可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也可以读给爸爸、妈妈听。 我的发现 “我的发现”使学生从五组词语中,进一步了解汉字中多音字的现象,并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五组词语,想一想从每一组词语中的带点字发现了什么;再说一说这些字在词语中的读音和意思,并说一说这些带点的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假日(读jià,意思是照规定或经批准,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假装(读jiǎ,不真实的,跟原来不一样的,和“真”相反。) 问好(读hǎo,意思是安好。)好奇(读hào,意思是喜爱。) 发现(读fā,意思是揭露、打开。)白发(读fà,意思是头发。) 朝向(读cháo,意思是向着、对着。)朝霞(读zhāo,意思是早晨。) 摇晃(读huàng,意思是摇动、摆动。)晃眼(读huǎng,意思是光线强烈。) 日积月累 第一项是“读读认认”。要让学生认得“朱、乔、亭、禁、乙、某、章、寺、录”九个汉字。这些字都是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上,去掉形旁可以独立成字的声旁,与原形声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共5篇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一: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习作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本次习作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练习编动物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生都爱听童话,爱看童话。童话故事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局限和羁绊,使学生从平常状态中超越出来,在理想的世界里畅游。童话作品中那种充满离奇的想象力,那种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较量,那种对茫茫宇宙憧憬着的神秘感,在学生们幼小而又充满好奇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因此,我因势利导,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老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中自主、合作学习,通过相互评价提高习作能力,在探究中发展自己。下面简要谈谈授课后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要想让学生充满兴趣和愿望去习作,为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声音、图片、动画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机智的小白兔》,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好的童话世界中,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在平时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对于童话也早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看一看、讲一讲所知道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更好地、有效地从丰富的情感中找到共鸣。 二、自主审题,明确要求。 对于刚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自主审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这样做。开始时,学生可能找不到习作的要点,更找不到习作的关键所在。但我没有放弃,更没有包办代替,而是一次次地引导,让学生抓住每次习作的题眼和重点,久而久之,学生都养成了独立审题的良好习惯,好的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的,这样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画面形象,启发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对于作文来说,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会使文章神采飞扬,从而赋予了文章新的内涵。说起小动物,学生们都是熟悉的,可是要编动物童话故事,看上去应该比较好写的习作,真正动起笔来却觉得思维不够开阔。因此作前的指导就显得尤

一上《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第10课时单元整理课 ——《语文园地三》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2.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认读。 3.复习会写的生字,熟练掌握。 4.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丰富语言积累,在阅读实践中增强拼读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拼音我们已经学完了,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拼音王国”去游玩,让我们乘上小火车出发吧! (二)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1.区分整体认读音节yin-yinɡ。 在读yin的时候,舌尖要向上齿龈移动,抵住上齿龈发鼻音n,在读yinɡ的时候,舌头逐渐后缩,舌根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yīn yīnɡ是整体认读音节,记得要直接读出来。 2.区分yǎn和yuǎn。 一个是两拼音节,一个是整体认读音节,在读的时候要注意,整体认读音节要直呼。 3.区分平、翘舌音节。 出示zuān、zhuān:注意平、翘舌音的发音规律,再列举几个例子。 4.区分介母i ü。 出示jiǎn、juǎn,读音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试着读一读。 5.区分综合音节chán chuán chuánɡ。 多种方式拼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巩固拼读、写字 1.指导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口、日、目、田”。先观察字形特点,再书写。注意: (1)横长折短折左斜,横短折长折竖直。 (2)纠正学生写字时的坐姿和执笔的姿势。 2.评价修改。 (四)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1.复习声母。 (1)出示声母表: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声母乐园。看看大家是否能顺利过关? (2)学生自由读、组长检查读,不能过关的小组内互相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这是一项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 题目中共列出了八种事物的图案,虽然排列上没有什么规律,但都是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的事物。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 过程:观察图画,引导发现。 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提示,创生想象。 请你把伙伴泡泡里的话补充完整(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还能换一种说法吗(剪刀像燕子的尾巴)你还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其他的事物吗组内互相交流观察所得。 联系经验,拓展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如眉毛像弯弯的月牙儿,河水像一面镜子等)日积月累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读读认认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组词等练习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

读读背背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的春联。 这四副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品读吟诵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我会说是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过程:读读认认读: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读读背背读读。 学生自己读对联,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 (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 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 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学生模仿读对读齐读想象读。 背诵。 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对联。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 《语文园地一》(有反思)-最新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 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3.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学会仿写动物外形。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忆江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意思。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需要我们细细体味。 1.(出示课件2)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体味好句子)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预设: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 2.(出示课件3)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 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非常生动,传神。

你认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 (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很逼真、很有画面感。) 3.(出示课件)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找出文中的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 (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 4.教师小结:要想把语言写得优美生动,要描写细致,多使用一些恰当的修饰语,同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还要写得有画面感,写具体、生动。 (板书:描写细致、修饰语、修辞手法、有画面感)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课件) yuán zhì lāo 援(救援)掷(投掷)捞(打捞) Fù liáo luò 缚(束缚)缭(缭乱)络(网络) zīɡònɡ dài 资(资产)贡(贡献)贷(贷款) 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资”,翘舌音“掷”,边音“捞、缭、络”,前鼻音“援”,后鼻音“贡”。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出示课件6)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

部编版四上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3份)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本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部分,而且都是围绕着神话这一主题设计的。可以说,这次语文园地是本组“神话”主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它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语文园地的教学也应该努力体现:有趣的设计是前提,丰富的积累是基础,有效的发现是提升,有机的运用是目标。下面我对自己本园地教学情况小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语文园地是连接知识与方法的纽带,又是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运动的桥梁。能力的形成必然是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巩固,在语言运动中内化生长。纵观本园地,真正体现了:从文本中来,到生活中去。 “交流平台”中的伙伴对话告诉我们“神话”的魅力,进一步认识神话的特点:神话具有神奇的想象、人物个性鲜明、神话身上载着人类的希望和期待。 “识字加油站”很简单,也很有趣,学生很喜欢,并且轻而易举就掌握了。 “词句段运用”是本园地的重点,教师设计了多种学习方法,层层深入让学生掌握了神话故事中的成语以及神奇的情节,增加对神话故事的喜爱。学习过程当中,先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和交流,在各自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小组进行总结发言,用这样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并总结。这一关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新知的能力。 2.教学收获(思得)。 (1)课堂活动不局限于简单的教材内容。“识字加油站”环节当中,两组词语特点鲜明,把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说一说这组词语的特点,这时候老师深入到小组当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说,说说自己的发现,甚至可以说说自己的想象……老师尽量地拓展学生的思路,领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统编三上《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个单元课文的回顾、比较,充分感知童话想象力丰富、奇妙无穷的特点。通过小游戏体验童话想象的过程,学习想象方法,提高想象能力。 2. 学会用提纲或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童话设计,激发创作的乐趣。 3. 通过读一读、比一比的方式发现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 4. 学会三种修改符号,能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5. 积累三组谚语,了解谚语的含义,能正确流利地背诵。 教学重难点 1.感受童话特点,学习创作童话。 2.发现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 3.能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时间 3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个单元课文的回顾、比较,充分感知童话想象力丰富、奇妙无穷的特点。通过小游戏体验童话想象的过程,学习想象方法,提高想象能力。 2. 学会用提纲或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童话设计,激发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童话特点,学习创作童话。 教学过程 学程一回顾课文,感知童话 1.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了4篇课文,分别是哪些课文?(依次出示课题)它们都是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呢? 2.出示导学单。

学程二走进童话,比拼想象 1.童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棵树也有自己的愿望……让我们也来比一比,谁更会想象? 2.想象力大比拼。 (1)游戏一:猜猜它是谁(给事件,想主角) 它自称是老天爷派来的,吓跑了百兽,逃离了虎口。 它出生的时候长得和别人不一样,被周围的伙伴嫌弃,被野狗追赶,在冰冷的河面差点冻死。但长大了的它却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美,这么高贵。 (2)游戏二:它在干什么(给主角,想事件) 巧克力豆 蜗牛 狗尾巴草 鸡蛋 3.一篇好的童话,能让我们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学程三童话设计,学练结合 1.一篇好的童话故事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会寻找一个特别的主角,也会给主角设计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以《去年的树》为例,示范列提纲)

语文园地 教学反思1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从园地内容看,有“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这几个内容。我把“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放在一节课上一起讲。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积累《所见》一诗。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教学效果:在《语文园地一》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如,学生学习词句段运用中“我的发现”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同时让学生再说一说这些带点的字还可以组成那些词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中多音字的现象,并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再有在本次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说。例如,让学生说说发生在课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说等,注意了拓宽思路,尽量做到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交际的方式采取了多种多样,我让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还让兴趣相同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互相询问,互相评价;教师也参与其中,作必要的引导。最后,就这次口语交际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了总结,并为习作做好了准备。(教材已发生变化,本部分内容已删去。) 二.成功之处:培养同学的合作能力: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同学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不光包括与伙伴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我们要经常给同学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同学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合作。协助同学形成良好的合作行为:培养同学养成“倾听”的习惯、“表达”的习惯、“支持”与“扩充”的习惯、“求助”与“协助”的习惯、“建议”与“接纳”的习惯。同学良好合作行为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需要教师从点滴抓起,更要求教师以身示范。 三.不足之处: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大了学生的负担。四.改进措施:由于大部分都是本单元的重点词句,所以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先读读这些词句,再互相交流对词句的理解,然后有感情朗读,并抄写下来,能够很好地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习古诗时,本着“以学定教”“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借助拼音,结合插图,自读古诗,小组合作交流诗意,教师在关键的时候提示一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这种方式很重要。 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最新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共设了四个板块。“交流平台”以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 句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写作的手法。“字词加油站”以认识含偏 旁“扌、纟、贝”的字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字。“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 积累并运用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教会学生在不同的句子中选择意思表达准确的词语。“读一读”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为以后 的写作积累素材。“日积月累”安排了一首词《忆江南》,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在《语文园地一》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学生学习“交流平台”时,我首先让学生读,这些句子都是课文中的优美生动的句子,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再说一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语句优美的意境。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 教学“识字加油站”时,借助多媒体展示教材所给词语的相关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图片,结合词语的意思,把握每个字的特点,轻松识字。 在教学“词句段运用”时我引导学生辨析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在语句中体会词语的意思表达。指导学生能够准确地用词语表达出语句的意思,是句子更加生动,表达更加准确。同时引导学生摘抄优美的语句、词语,摘抄的时候分类进行,比如,写景的、写动物的、写人物的等。积累一些写作素材,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这次的“日积月累”是一首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解决生字及重点字的意义,最后达到背诵课文。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 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doc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教学要求〗1、学会清楚、连贯地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当众说话时,声音响亮,举止大方自然。培养学生具有表达的愿望和自信心。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交际互动中,培养学生与别人交流时真诚有礼、认真倾听的态度与习惯。〖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介绍自己的爱好、性格、优缺点等。〖课前准备〗学生自由去看其它有关介绍我自己的作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兴趣三⑴班的同学们欢迎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到语文园地三,在这语文园地里你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二、引入课题,教学说说我自己1、首先进入我们的第一站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板书:说说我自己)小朋友们,你们说一个人有哪些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啊?(声音、性别、年龄、个性、外貌、心里的事、爱好、衣着、优点、缺点)2、小朋友们讲得真好,看来每一个人和别都有许多不一样。3、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注意听清规则:老师把全班分成两队,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各组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其余的小朋友观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激励方式:采取观察出不一样的一个都可以得到一个星星,最后以哪组的星星多取胜)4、小朋友们讲了这么多,那你自己愿意也来讲讲还有其他同学不知道的东西吗?(对象:台上的两位小朋友,给说好的一方加上一颗星星)5、宣布结果: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你们认为真正了解自己的谁啊?那你们想向别人或老师介绍自己吗?老师怕你们会写成一样的,你们会吗?但是

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抓住自己的特点,说说真实的自己,这样别人才能了解你。三、实际练习那现在同桌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可以通过一件事情把真实的自己介绍给同桌,待会老师请几位讲的最起劲,最认真的小朋友上台介绍自己。(请水平学生较高的学生讲,时间足够可以让比较差的同学说说,从而作对比,但一定要强调用一件事情来介绍自己)假如他们不能用一件事情来说说自己,出示范文,指导怎么说,再请小朋友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强调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自己得到了哪些信息。)四、总结自我介绍可以让朋友更多地了解你,希望你们多交朋友,把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第二课时习作一、导入课题师:上节课同学们各自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这节课我们要动笔写一写,其实写一写并不难,只要能把你说的写出来,大家一听作文内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成功了,这样老师也能很好的记住你们。二、细读要求,明确要点1、让学生读一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本次的要求是什么?2、同学之间讨论,明确习作训练的要求。 ⑴简单写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⑵重点写自己的相貌、性格、爱好、特长、缺点等。⑶能根据习作内容,给文章定个题目。⑷作文写完后,认真修改。三、佳作欣赏,拓宽思路1、请一个学生读佳作:小书迷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一头乌黑的短发,看起来个子不高,胖乎乎的。她爱书,是个小书迷。在她的书包里,抽屉里,尽是她爱看的各类书。什么古今中外,天文科技,一本又一本,简直成了小书库。几乎每一次我看到她,她手里总少不了书。她看书很专心,倘若身旁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2篇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2篇 【一】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首诗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古诗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对比”的写法时,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牢固地掌握这种写法。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二】 《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以课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语句为样例,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写作的手法。“词句段运用”①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几个具体描写事物的片段,教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如何把事物描写的具体生动的方法。②通过比较几组含有加点词语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的不同体会多义词的意思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的方法,并尝试着用“温和”造句。注意的是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日积月累”安排了一首李白的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在《语文园地》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反思一(新版教材)

《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中交流平台交流的问题是寓言故事学习以后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每一个寓言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哲理,通过学习寓言小故事,让我们明白这些小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积极想解决办法,不要害怕困难,要想着去解决他,面对他。而且要坚持下去,想办法让自己的处境好起来,就像故事里的乌鸦一样认真思考,多动脑筋,才能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狐假虎威》告诉我们就是不能像老虎那么愚蠢,被别人骗了也不知道。也不能像狐狸那么狡猾,借助别人的力量来逃跑。要靠自己的力量才有意义!这个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因一孔之见,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揠苗助长》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有些事情是少即多,慢则快。所以我们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做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通过这些寓言你想到了生活中的那些人和事呢? 引导学生根据寓言的启示来进行交流。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分组交流,全班共享。 在“词句段运用”栏目教学中照样子写词语引导学生观察词语的特点,并仿写词语。第一组是AABC式,第二组是ABAC。教会学生写词语、用词语。在读一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句子并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并理解加点句子在一段话中的意义和作用,以便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大体意思。教会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教会学生用合适的语句、恰当的语气填充句子。 “通知”书写的教学,对学生强调格式包括:标题、正文、落款。要求学生通知的内容要写的明白、具体。让学生仿写通知,并在班内交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通知的书写及作用。 在教学“书写提示”时,引导学生辨析每个字的结构,在这些字中横画或竖画较多,在书写时要把握住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笔画间隙,避免书写时过于拥挤。布置学生课下书写这些字,从书写中体会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一直是我的弱项,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我才接触,根本不知道从何如手,回想上学期的教学,似乎也没有得出什么经验。 一、我的发现部分 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说话,训练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然后,同桌反过来说:“我发现剪刀像…………”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说话,在反复说话中内化语言,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想一下,在你们的生活中你还有什么这样的发现?能不能也这样说一说?语文教学要求要结合学生的经验世界,走进大语文的世界,培养学生的素养。同书本给提供的范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由于前面的环节做 得较好,下面这个环节,学生都能顺利联想出来。如: 大树──战士圆月──玉盘弯月──小船柳条──辫子 孔雀的尾巴──扇子大象的腿──柱子眼睛──星星花儿──小朋友的笑脸学校的草坪──地毯 应该说这一环节上的是比较成功的,每个语文园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都是我的发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能包办。应该多利用教材,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也同时为学生看图说话写话在打基础,另外结合好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教学,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 二、读读认认部分 以前,我一直采用唱儿歌的方式来教学,让学生唱熟就可以了。这种方法简单,老师也很轻松。可是我发现效果并不怎么好。学生是背的很熟,可是不会运用。如:才加木字旁还是材,木材的材。如此把每个字都背住。现在,我采用学课文时的认字方法来记,让学生把每个字都做成卡片,然后,在发现规律、粗略认读后,让学生以打牌的游戏形式来记住它们。看谁用最少的时间最先记住这些字。出牌时,不仅要认字,组一个词,还要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它们就能把两个字的意思弄清了。 三、读读背背部分 这一部分的教学,说句实话,我从来就没有采取过什么措施。很多老师都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只要他们背熟了,就行了,我也一直这样,实际上教学效果一点不好。在学这一部分时,我先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春节时看的对联,然后告诉他们,我们今天也要学几幅对联。接着让他们观察这几幅对联写的内容和什么有关。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试着读一读,然后范读──自读──互读──分组读。最后主要采用对对子的游戏形式来读。 游戏分为:师生对、同桌对、男女生对、好友对。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改变过去枯燥

五年级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特点。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的教学,使学生认识9个字。 3、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4、通过“日积月累”中“我会读”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 5、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口语交际活动,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6、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7、通过阅读“宽带网”,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2、口语交际中的表演道具。3、中国地图,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有关资料。4、白纸、水彩笔。教学设计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探究。请学生先读读几组词语,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 3、汇报学习情况。学生进行学习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①每组的两个词中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意思不同。②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要使用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物品,后一个表示场所。 4、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词语。 5、评价小结。二、日积月累1、读

读认认。①智力竞赛。教师出题,学生抢答反义词(由旧知到新知)。②自读质疑。自读八组反义词,认识生字,发现问题。③交流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随机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整体识记生字。④拓展积累。指导学生用反义词说话,把反义词放到具体语境中理解,丰富知识积累,学以致用。2、我会填。①温故知新。出示卡片:“明亮的”“繁华的”“茂密的”“绚丽多彩的”“川流不息的”“风光秀丽的”,请学生认读。出示卡片:“窗户”“城市”“森林”“春天”“车辆”“山村”,请学生认读,并猜一猜,要进行什么练习。②找朋友。将以上词语卡片随意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为它们“找朋友”。学生上台摆一摆,并读出来。③检查。学生检查搭配是否正确,教师指名“小老师”领读。④拓展。教师拿走“窗户”等,让学生思考:还可以填什么?⑤完成练习。3、我会读。①指导看图。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吗?②请学生谈对诗歌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介绍诗歌大意。③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④请课前学过本诗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诗歌。⑤边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感情。在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背诵。三、口语交际1、激趣导入。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师: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热爱自己的家乡吗?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乡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联欢会,主题就是《夸夸我的家乡》。2、学生准备。分小组准备节目(如歌舞、相声、小品、现场作画等)、家乡风光图片、特产及其他道具。3、节目表演。学生依次表演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观众”,评论表演情况。4、拓展能力。读“写一写”一题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一写家乡的美丽景色或夸一夸家乡有名的特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 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作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设立了以下环节: A.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B字词句运用。 1、体会每组字的不同意思,在小组内演一演——“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通过演一演进一步理解这些动词词语的不同意思。 2、用加点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C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描红练习。3.练习书写。 D日积月累:学习古诗《梅花》 一、学习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一》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我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把直观形象的画面、实物等

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注意不同学生的原有水平,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了重点、针对性的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1、识字环节,借助生字卡出示生字学生认读、进行识字游戏“开火车”,采用不同形式进行熟读字词,巩固效果好。 2、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让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大家的句子各不相同,互相进行了借鉴。 3、描红练字时,描红以后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认为哪个字不好写,在黑板上板书,共同解决,降低了难度。 4、《梅花》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前基础好的同学早已熟读成诵,但是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却十分浅薄,机械的诗意理解只能是“蜻蜓点水”,而多媒体动画产生的情境却生动地再现了古诗内容。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欣赏中就理解了诗意,领悟到了诗情。 三、不足之处 1.朗读古诗的形式比较单一,除了男女互读,还可以增加同桌对读、师生读、小组读等,这样会大大增加读诗的趣

二下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二下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数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 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 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分离。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朗读。 (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朋友,它们分别是——小枣树和小柳树(生看图片回答),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展示读课文,请8名同学一人读一段。 三、品读1~4自然段 1.教师引读课文题目和第1自然段,学生分小组读2~4自然段。 2.用“——”画出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用“”画出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 3.逐段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4.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四、学习5~8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秋季)提问:秋天的小枣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默读5~7自然段,回答问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下面我以习作为例。习作要求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校园里的景物,或者别处的景物,还可以写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我们就先来选择写写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 先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选定自己喜欢的一处地方驻足观察、思考,完成片断练习。片断内容可以是细致地景物描写,也可以写写发生在此地的一件事情。 然后,全班评改。评改要求:景物描写的过程中,是否抓住了主要景物来描写,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描写方法(描写方法已在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一栏中有体验、有训练);事件记叙的过程中,是否与此地的景物、环境有所联系。 最后,让学生选择经典的片断再次游览校园,列出游览的先后顺序,加上开头和结尾,将精彩片断连成篇。 这样的习作指导重在作文的二次生成。教学时以过程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我认为,在开放的作文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唤醒自我、提升自我、解放自我──“我手写我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用真实的笔触表现生活,表现自我。以生活为主线,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

教学思考: 语文园地的教学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如何开发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如何情境互动,实现教学方法生活化;如何拓展延伸,实现教学时空生活化;如何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评价生活化。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实践的。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 2.识字加油站,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认识标牌上的字。 3.词句段运用,学会用连续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读读背背有关传统文化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词语意思。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难点】 1.学会写手工活动,用上连续的动词。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教学课时】3课时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税(shuì suì ) 疫(yìì ) 咖啡(kā)(fēi) 废(fiè fèi) 贸(mào nào) 阅(yùe yuè) 2.围绕一个意思,写一下秋天的景色。 3.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上恰当的动词。 早晨,我来到学校,()教室,()书包,()课本,开始()。 4.连线 中医四诊琴棋书画 雅人四好梅兰竹菊 花中君子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望闻问切 参考答案 1.税(shuì) 疫(yì) 咖(kā) 啡(fēi) 废(fèi) 贸(mào)阅(yuè)

2.秋天的校园仍旧光彩宜人。树依旧是那么绿;花儿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经来了,依旧竟香开放,依旧用它那芳香吸引着只只蜜蜂;蝴蝶依旧在校园里翩翩起舞,依旧用它那美丽的身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3.早晨,我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拿出)课本,开始(读书)。 4.连线 中医四诊琴棋书画 雅人四好梅兰竹菊 花中君子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望闻问切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围绕一个中心意思 连续动词 传统文化的词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不足之处:由于是训练课,一定尽力让学生自己先尝试,老师不要做过多指导。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精选5篇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一:《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是孩子们进校以来的第一个复习课,内容很丰富,它是第一单元识字、阅读、积累、交际的延伸,是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桥梁,既是学生合作、竞争的平台,又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以前教学“我会读”这一环节中我要求学生比赛读,在比赛中学生基本能够很好的读出词语来,我一直比较满意。而在今天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变换了方法,要求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比如“带学生读,自己读,带四人小组读,带女生全体读”,还有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挑战读了“挑战小组,挑战个人,”他们的方法比我想到的要多。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做教师的能不能真的放开了,有没有真的给学生创造一个发挥的平台。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1319字) 这一项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的,每一部分的学习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1.第一部分的六组字中,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可让学生先看拼音读一读,既读字,也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接着引导学生辨一辨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去感悟规律,去发现规律。然后可用组词语的方法,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也可以归纳为用熟字“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我会认”里的生字应在不同语言环境中都能认读。可收集用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给学生认读,可给学生提供阅读短文,这些字在其中反复出现,也可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记住这些字。 2.先认读“我会写”中的字,再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偏旁,最后利用教材上小伙伴的话,引导学生写出带有这几个偏旁的字,要鼓励尽量多写。 日积月累 这一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在这两部分内容里,不仅有本组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生字,而且通过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我会读:要让学生自己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在学生自己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词造句,在读词语与运用词语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学习语言。可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记住这些词语,即:用图画或幻灯形象地表现词语的意思,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