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实验期末模拟

基础物理实验期末模拟
基础物理实验期末模拟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内部资料请勿传阅)

整理汇编者: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bsong@https://www.360docs.net/doc/166887074.html,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1.

2.

3.

4.

5.一个已知相关参数的信号,60dB衰减,在已知示波器T和V参数设置的情况下在示波屏上V/DIV和T/DIV的相应读数(按照示波器读数规则)

答案A

9.

10.

11.答案C

13.答案:2

14.

15.

16、输入的信号为正弦波形,但是屏幕上只看到一条直线,可能的原因

A、按下了接地按钮

B、AC\DC档中选了DC档位

C、Volts/DEC衰减过大

D、扫描速度过

17.快衰变改变的是什么()A.幅度 B.频率 C.相位 D.波形

18.已经得到了正弦波图像,改变下面条件,一定不会使图像消失的是B

A调节辉度intensity

B交流AC变成直流DC(DC还是会保留交流部分。)

C接地

D调节垂直position

19.使用示波器前,应先对示波器进行校准,将示波器内部提供的标准方波输入到CH1或CH2通道。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图形不稳定,应该调节电平旋扭。

20.如果示波器上的波形在触发源开关选择正确的情况下总是沿横向左右移动,应该

先调节“SEC/DIV”旋钮再调节“LEVEL”触发电平调节旋钮

21.“VOLTS/DIV”和“TIME/DIV”旋钮的作用是什么?

22.测量被测信号的电压时,应通过调节衰减倍率开关(VOLTS/DIV)使其幅度尽量放大,但是不能超出显示屏幕为什么?

23.测量被测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时,应通过调节扫描速度开关(TIME/DIV)使被测信号相邻两个波峰的水平距离尽量放大,但是不能超出显示屏幕为什么?

24.“VOLTS/DIV”和“TIME/DIV”旋钮所在位置分别为0.5v和0.2ms,请给

出此时示波器的量程。(即此时示波器所能测得的电压值范围,和最长周期分别为多少)?

25.旋转“LEVEL”旋钮,观察波形变化。请简单描述“LEVEL”旋钮的作用。

26.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POWER”旋钮,用示波器测出该信号发生器的最大电压值。

27.示波器CH1输入端输入正弦信号,若将CH1的耦合方式选为DC,请问还能看到正弦信号吗?若将耦合方式选为“接地”还能看到正弦信号吗?

28.用示波器观测正弦波形时,已知示波器良好,测试电路正常,当荧光屏上出现如下图所示波形时,试分析每种波形产生的原因,如何调整示波器的相关旋钮,才能正常测量。

29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10V,500Hz的正弦信号,当信号发生器“输出衰减”调为60db时,示波器上观测到的正弦信号的电压值(峰-峰值)变为多少?

30.当示波器CH1和CH2输入频率比为2:3的正弦信号时,看到的李萨如图形是什么样的;3:2呢?

31.示波器扫描时间因数越大,则扫描光点移动速度就慢。示波器垂直偏转因数大,则对输入信号的衰减就大

32.示波器扫描时间因数是指光点在X轴方向移动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用 t/div或t/cm 表示

33..扫描时间因数为10ns/div,被测方波脉冲在水平轴上显示一个完整周期为5dir,问该方波重复频率是 20MHz ,方波脉冲宽度又是 25ns

34.将示波器扫描时间因数置2μs/div,扫描扩展置x10,此时在屏幕水平轴上下10div长范围内正好看到5个完整的正弦波的频率是 (2)

(1)0.5MHz (2)2.5MHz (3)0.25MHz (4)5MHz

35.示波器面板上标定的垂直偏转因数V/div中电压“V”是指电压的 (3) 值。

(1)有效 (2)平均 (3)峰-峰 (4)瞬时

36.为使扫描线性良好,在一个周期内扫描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速度是一个 (4) 的量。

(1)均匀变化 (2)线性变化 (3)线性上升 (4)恒定不变

37.在示波器垂直输入端附近的面板上通常标有一个电压值,如:400V,这个电压值表示出该输入端可承受最大 (4) 电压。

(1)直流 (2)交流有效值 (3)交流峰值 (4)直流加交流峰值

38.垂直偏转因数为200mV/div的100MHz示波器,观察的100MHz正弦信号峰一峰值为1V,问(1)荧光屏应显示多少格?(2)当输入500mV有效值时的100MHz

正弦信号,此时应显示多少格?

解:1、1V/200mV=5(div) 2、500mV*1.414*2/200mV≈7(div)

39.将周期为1ms/div的时标信号输入被检示波器,该示波器扫描时间因数置1ms/div,8个周期的波形在屏幕水平方向测得为7.9格(在格刻度线内),试求该档扫描时间因数为多少?解: 1ms*8/7.9div=1.012ms/div

40.

41.

42.

43.

44.

45.

46.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发生器,同步电路、水平轴和垂直放大器,电源五部分构成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量及应用

1.答案A

2.已知电压表内阻Rv,电流表内阻RA,测量值R,则内接时真实值是,外接时真实值是。

3.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测二极管性能,若二极管能正常工作,则万用表正向连接时显示二极管正向压降近似值,反向连接时显示过量程“1”。

牛顿环

1.

2.答案B

3.白光观察牛顿环时看到的是B

A明暗相间的干涉环

B彩色干涉条纹

C看不到干涉条纹

4.

5.在牛顿环干涉实验中,从透射方向观察到的现象为(C)

A看到与反射光相同的干涉条纹

B无干涉条纹

C看到与反射光亮暗互补的干涉条纹

6.从移测显微镜中看到的牛顿环是(B)

A.真实的牛顿环直径

B.放大了的牛顿环直径

C.缩小了的牛顿环直径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8.

9.牛顿环实验中,错误的是(ABD)

A必须为单色光

B要自上而下调节移动显微镜镜筒

C测量过程中必须沿一个方向旋转鼓轮

D用读数显微镜直接测出条纹半径

10.牛顿环实验中,读数时一定要始终朝一个方向旋转测微鼓轮,为了防止(D)

A理论误差

B方法误差

C人员误差

D回程误差

11.牛顿环实验的调节步骤中,调节时旋转调焦旋钮(A)移动镜筒

A从下向上

B从上到下

C从左到右

D从右到左

12.牛顿环实验读数时要注意估读1位

13.测量头发丝直径时,若上面的透镜有一面为凹,则相邻两暗条纹之间的间距如何变化?

14.第7环和第17环的位置分别为11.00mm和14.00mm,波长630nm,求曲率半径

15.考虑透镜重量使得透镜变形的情况,则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各有怎样的变化?

16.将凹透镜摔成大小相等的两半,取一半做牛顿环实验,则请画出相应条纹

17.选用比钠黄光波长小的光进行实验,则相同级次的牛顿环半径(变大/变小/不变)

18.铜丝直径d,距两个玻璃片相接处的地方距离L,两相邻暗条纹之间距离x,求入射光波长λ

19.牛顿环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错误讲法是B

A.牛顿环可以用来检验光学元件表面质量(好坏)

B.牛顿环可以用来检验光学元件厚薄

C.牛顿环可以用来测量球面曲率半径

D.牛顿环可以用来测量光波的波长

20.在用干涉法测量头发丝直径的实验中,为使条纹间距尽可能的宽,以减小测量误差,则有效措施为:D

A. 选用尽可能粗的头发丝,头发丝尽量置于上下两块玻璃的正中间;

B. 选用尽可能粗的头发丝,头发丝尽量置于远离上下两块玻璃接触点的位置;

C. 选用尽可能细的头发丝,头发丝尽量置于上下两块玻璃的正中间;

D. 选用尽可能细的头发丝,头发丝尽量置于远离上下两块玻璃接触点的位置。

光栅特性与激光波长

1.利用光栅方程进行计算、利用角色散率公式的计算进行定性判断

2.若激光斜入射光栅,试画出相应图像

3.已知光栅常数d=0.05mm,估算k=2的角色散率

4.用未知光栅常数的光栅1代替已知光栅常数的光栅2,且用绿光代替了红光,发现同一级次的条纹往外移动了,则光栅2比光栅1大小关系怎样?

5.光栅常数已知,但是做实验时将光栅稍稍倾斜,求得的波长(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6.光栅20lines/mm,第二级亮纹距第一级100mm,波长λ,求光栅到光屏距离

7.在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时,若已知k级衍射角为θ,光栅常数为d,则波长为。角色散是光栅、棱镜等分光元件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单位波长间隔内两单色谱线之间的距离,光栅常量d愈小,角色散,光谱的级次愈高,角色散。

8. 以下讲法正确的是 C

A.光栅的透明区宽度为光栅的周期

B. 光栅的不透明区宽度为光栅的周期

C. 照在屏上同一点的这些衍射光都是同相位的光

D. 以上讲法都错误

9.在光栅衍射实验中,激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光栅与屏平行。第二级衍射条纹的位置和屏幕中心(零级条纹所在处)的位置相距150mm;光源波长为600nm;光源到衍射屏的距离为90cm;衍射屏到光栅的距离为70 cm。则此光栅的光栅常数为 5.73×10-3mm

直流电桥

1.要测量一个1000欧姆的电阻,如何选择RA/RB 的值和RA 的值使得不确定度减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调节Rs ,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

B 调节检流计灵敏度,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

C Rs 一定,调节Ra 和Rb 可以达到电桥平衡。

D Ra 一定,调节Rs 和Rb 可以达到电桥平衡。 4.画出直流电桥的电路图,并标明个元件的符号

LCR 串联谐振电路

1.总阻抗Z 的表达式 (用L 、C 、R 损表示)。达到谐振状态时f 的表达式 (用L 、C 表示)。第一种测量方法中保持U1不变的原因

。第二种测量方法中U2/U1~f 可表示谐振曲线的原因 。

2.品质因素Q 的物理意义 计算公式

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谐振时阻抗最小 B.谐振时U1和U2都最大

S

S 2 G A

R B R

X R

S R

1

2

4

3

C.R 越大,Q 越大,图形越尖锐

D.R 越小,Q 越大,图形越尖锐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 谐振时总阻抗Z 最小 B 谐振时U1=U2

C 固定L 、C ,若R 增大,则Q 减小

D 两种计算Q 的公式是等价的

5.两条谐振曲线,一条较高较窄的标有Ra ,另一条Rb ,问Ra 、Rb 的大小关系,Qa Q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谐振时,路端电压小于外电阻上的电压

B 、外电阻越大,Q 越小

C 、谐振时电流最大

D 、谐振时总阻抗最小

7.LCR 串联电路处于谐振状态的标志是 A 。

A. 电路中电流最大。

B. 信号源输出电压最大。

C. 负载电阻两端电压最小。

D. 电路中电流最小。 8.RLC 串联电路处于谐振状态的标志是____A __________。 A. 电路中电流最大。

B. 信号源输出电压最大。

C. 负载电阻两端电压最小。

D. 电路中电流最小。

9. 电路达到谐振时,电容C 、电感L 、电阻R 与谐振频率f 0之间的关系是:__LC

f π210=

______________。

量子论实验

1.

2.加大UG2K后峰值间隔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3.第一激发电势是U,则第一激发态和基态的能极差为(),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光波频率。

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灯丝电压过小可能导致I=0

B UG1K接反可能导致I=0

C图像上第一峰即第一激发点位(电子有初动能,还有接触电势差)

D UG2P接反,可能导致I<0

5.计算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计算方法是

6.

7.实验中,若电流太大,已超出电流表的量程,请问该如何改变实验条件?

答案:可以降低灯丝电压、降低正向小电压、增大反向电压。

8.

9.若已知Ar 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为11.6V ,请问Ar 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返回基态辐射的光可

见吗?答案:由公式eU h =ν 可得:

nm eU hc 1076.1110602.110998.210626.619

8

34=?????==--λ 所以:Ar 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返回基态辐射的光不可见。

X 光实验

1.已知NaCl 衍射图像的第一个峰对应的波长为λ,衍射角度为β,求晶体的晶面间距

2.若将减小NaCl 晶体的晶面间距,则两个相邻峰的距离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3.已知第一级相关参数为β1,λ1,求d ,若另一波长λ2,则入射角是

4.观察透射时没有像的原因可能是(多选)AB

A 电压太小

B 管流太小

C 扫描时间△t 太小

D 零点偏移 5.关于NaCl 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峰成对是因为有特征、连续两种谱 B 峰位在7.0°是因为U 太小 C 峰位在7.0°是因为I 太小

D 延长扫描时间,不增加峰高和改变峰位置 6.若改变管压,钼靶产生的X 光会如何变化?

答案:钼靶产生的X 光有特征谱线和连续谱线,

若增大管压,特征谱波长不变,连续谱最短波长变短,二者强度均增加; 若减小管压,特征谱波长不变(管压减小到一定值后,特征谱消失),连续谱最短波长变长,二者强度均减小。

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

1.一个方波周期为0.5s,采样长度0.2s,采样速度50点/秒,试画出可能的波形图

2.利用李萨如图形求相位差,若将X和Y轴进行坐标变化,求得的相位差(填“相同”或“不同”)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采样长度与FFT频率无关

B采样长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取点越多

C采样速度越大,一个周期内取点越多,波形越接近真实

D采样速度越小,一个周期内取点越多,波形越接近真实

4.试写出根据李萨如图形求相位差的计算公式

5.一个方波频率为2Hz,选取采样频率为4Hz看到怎样的图形为

A方波B三角波C正弦波D方波或三角波

6.测量一个300Hz的未知信号并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求频率,选哪个采样长度和采样速度较合适

A 500点/s 0.1s

B 500点/s 0.01s

C 4000点/s 0.1s

D 8000点/s 0.01s

7.若观察100Hz波时,要求每周期内取40个点,则采样速度为

8.用0.1s,8000点/s采样参数观察2Hz波,可观察到种波形

9.若要测200Hz正弦波,则如何设置条件

10.试写出根据李萨如图求相位差的公式

11.正确采集50HZ的正弦波,可以选择的采样速度为(D)

A 2点/S,

B 10点/S,

C 100点/S ,

D 1000点/S

12.正确采集100HZ的方波,应使用的采样长度为(c)

A 0.01S,

B 0.05S ,

C 0.5S ,

D 0.005S

计算机声波和拍实验

1.实验中无法得到拍图形的原因有()(多选)

A喇叭和音叉的频率相差太大

B喇叭和音叉的频率相差太小

C采样时间过长

D采样速度过快

2.(多选)若单纯为了使屏幕中出现更多周期的拍,可以通过()

A.增大采样长度

B.减小扬声器和音叉之间的频率差

C.增大扬声器和音叉之间的频率差

D.改变扬声器和音叉之间的相对位置

E.增大扬声器音量

3.已知扬声器的频率为500Hz,音叉的频率为512Hz,则1s内最多观测到种拍型

4.已知两个波源(频率分别为504Hz和512Hz)形成拍,给定扫描速度4000点/s和长度0.5s,则最多看到个拍?

5.若实验中观察到不理想的拍图像(没有波谷或波谷处密密麻麻),可能的原因有

A.f之差太大

B. f之差太小

C.喇叭和音叉位置不好

D.喇叭音叉响度差太大

6.拍频等于两列波频率差的绝对值。(大于,小于,等于)

扭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

1.

2.

3.外径和质量都相同的塑料圆体和金属圆筒的转动惯量哪个大?

4.托盘的转动周期是T0,放上圆柱体之后的周期是T1,圆柱体转动惯量I1,求托盘的转动惯量

5.载物盘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8.00s,放上物体后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13.00s,且K 值已知,求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6.某物体距离质心d1处转动惯量为I1,距离质心d2处转动惯量为I2,求物体质量

7.等外径、高度、质量的塑料圆柱和金属圆筒,哪个转动惯量大?

8.测圆筒转动惯量时,没有整个放入台子,导致转轴和对称轴有夹角,问测得的转动惯量偏大偏小?

9.一个木球的质量M=1210.0g,直径D=11.462cm,则其绕中心对称轴的转动惯量大小值为15896 g.cm2。.

10.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扭摆的摆角要控制在30度到90度间;

B. 扭摆的摆角要控制在40度到90度间为好;

C. 扭摆的摆角要控制在大于90度;

D. 扭摆的摆角随意,对实验无影响。

11.简述用转动惯量测定仪测量转动惯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写出相关测量公式。

液氮比汽化热的测量

1.引起比汽化热实验值偏大的原因有()(多选)

A.铜柱投入水中时有水溅出

B.测量b点时间延迟

C.瓶口的结霜算入总质量

2.实验所需测量计算的Q应等于()

A、水从t2升高到t3吸收的热

B、铜柱从t2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C、铜柱从室温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D、铜柱从t3上升到t1吸收的热

3.实验结果测得mN偏小的原因有()(多选)

A、有水溅出

B、瓶口结冰

C、记录tb的时间晚了

D、铜柱在转移时吸热了

4.若实验过程中在搅拌的时候量热器中的水洒出一些,求得的L的值(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天平上的盖子打开

B第二次白雾冒完了立刻记下此时的时间tc

C、搅拌时把温度计倾斜搁置在量热器中而且不能碰到铜块

D倒入液氮之后立即测量室温

6.试写出比汽化热的计算公式

7.(多选)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计算比汽化热增加的是:

A.记录tc之后再记录液氮质量变化的时候,瓶口有白霜

B.铜块在移动过程中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太长

D.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碰到铜柱、

8.实验过程中,测t1的正确时间是:C

A实验开始前

B铜柱放到天平上时

C铜柱从天平上拿起来准备放到液氮里时

D从液氮里取出铜柱时

9.如在M-T图中,ab线段和cd线段的斜率不一样,其原因最大的可能是__CD__。

A. 铜样品曾预冷过

B. 液氮中有铜柱

C. 瓶口温度降低

D. 液氮在保温瓶中的液面下降

北航08-09年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考试真题

2008-2009第1学期《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以预知方法变化的那一部分误差称为_____ A.仪器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2.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x 的计算公式是_____ A. 3. 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启停一次秒表的误差不会超过。实验测出10个周期的时间为10T='' ,则其不确定度u (T )=_____ 秒 欲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约200Ω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 () 1%u R R <,应选择下列_____组仪器(提示: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和A 类不确定度) A.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B.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C.电流表级,量程15mA ;电压表级,量程2V D.电流表级,量程5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5. 某长度测量值为,则所用仪器可能是_____ A.毫米尺 分度卡尺 分度卡尺 D.千分尺 6. 已知312 N x y =+,则其不确定度_____ A. 2 2221()()()2u N u x y u y =+ B. 22223 ()()()2u N u x y u y =+ C. 22429()()()4u N u x y u y =+ D. 22 29()()()4 u N u x u y =+ 7. 200(10080) 1010(0.0100.000251) +-=?+_____ 8.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_____相对应 A.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B.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C.第一位有效数字 D.第二位有效数字 9. 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中_____是错误的 A.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B.测量结果是根据已有信息和条件对被测量量值做出的最佳估计,也就是真值 C.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D.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10. 以下所示电路中,_____构成了换向电路 A. B. C. D.

大学物理模拟试题 (2)汇总

一填空题(共32分) 1.(本题3分)(0355) 假如地球半径缩短1%,而它的质量保持不变,则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增大的百分比是________. 2.(本题3分)(0634) 如图所示,钢球A和B质量相等,正被绳 牵着以ω0=4rad/s的角速度绕竖直轴转动,二 球与轴的距离都为r1=15cm.现在把轴上环C 下移,使得两球离轴的距离缩减为r2=5cm.则 钢球的角速度ω=_____ 3.(本题3分)(4454) 。 lmol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1atm的恒定压强下,从0℃加热到100℃, 则气体的内能改变了_____J.(普适气体常量R=8.31J·mol-1·k-1) 4。(本题3分)(4318) 右图为一理想气体几种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 其中MT为等温线,MQ为绝热线,在AM, BM,CM三种准静态过程中: (1) 温度升高的是_____ 过程; (2)气体吸热的是______ 过程. 5。(本题3分)(4687) 已知lmol的某种理想气体(其分子可视为刚性分子),在等压过程中温度上 升1K,内能增加了20.78J,则气体对外作功为______ 气体吸收热 量为________.(普适气体常量R=8.31.J·mol-1·K-1) 6.(本题4分)(4140) 所谓第二类永动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题3分)(1391)

一个半径为R的薄金属球壳,带有电荷q壳内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的各 向同性均匀电介质.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壳的电势 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题3分)(2620) 在自感系数L=0.05mH的线圈中,流过I=0.8A的电流.在切断电路后经 过t=100μs的时间,电流强度近似变为零,回路中产生的平均自感电动势 εL=______________· 9。(本题3分)(5187) 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自然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o,此振子自由振动的 周期T=____. 10·(本题4分)(3217): 一束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衍射光谱中共出现5条明纹;若已知此光栅 缝宽度与不透明部分宽度相等,那么在中央明纹一侧的两条明纹分别是 第_________级和第________级谱线. 二.计算题(共63分) 11.(本题10分)(5264) , 一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μ=0.20,斜面固定,倾角 a=450.现给予物体以初速率v0=l0m/s,使它沿斜面向 上滑,如图所示.求: (1)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h; (2) 该物体达到最高点后,沿斜面返回到原出发点时速率v. 12。(本题8分)(0130) 如图所示,A和B两飞轮的轴杆在同一中心线上, 设两轮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10kg·m2和J=20 kg·m2.开始时,A轮转速为600rev/min,B轮静止.C 为摩擦啮合器,其转动惯量可忽略不计.A、B分别 与C的左、右两个组件相连,当C的左右组件啮合时,B轮得到加速而A轮减 速,直到两轮的转速相等为止.设轴光滑,求: (1)两轮啮合后的转速n; (2)两轮各自所受的冲量矩. 13.(本题lO分)(1276) 如图所示,三个“无限长”的同轴导体圆柱面A、B 和C,半径分别为R a、R b、R c. 圆柱面B上带电荷,A 和C都接地.求B的内表面上电荷线密度λl和外表面上 电荷线密度λ2之比值λ1/λ2。 14.(本题5分)(1652)

大学物理模拟试题 (2)

大学物理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一质点在光滑平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沿某一曲线运动,若突然将外力撤消,则该质点将作[ ]。 (A) 匀速率曲线运动 (B) 减速运动 (C) 停止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 2.一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l 0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受一竖直方向的力F 作用,如图所示。在力F 作用下,弹簧被缓慢向下拉长为l ,在此过程中力F 作功为 [ ]。 (A) F(l –l 0) (B) l l kxdx (C) l l kxdx 0 (D) l l Fxdx 0 3.一质点在力F = 5m (5 2t ) (SI)的作用下,t =0时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t 为时间,则当t = 5 s 时,质点的速率为[ ] (A) 50 m ·s -1. (B) 25 m ·s -1 (C) -50 m ·s -1 . (D) 0 4.图示两个谐振动的x~t 曲线,将这两个谐振动叠加,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 ]。 (A) (B) 32 (C) 0 (D) 2 5.一质点作谐振动,频率为 ,则其振动动能变化频率为[ ] (A ) 21 (B ) 4 1 (C ) 2 (D ) 4 6.真空中两平行带电平板相距位d ,面积为S ,且有S d 2 ,均匀带电量分别为+q 与-q ,则两级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 ]。 (A) 2 02 4d q F (B) S q F 02

(C) S q F 022 (D) S q F 02 2 7.有两条无限长直导线各载有5A 的电流,分别沿x 、y 轴正向流动,在 (40,20,0)(cm )处B 的大小和方向是(注:70104 1 m H ) [ ]。 (A) 2.5×106 T 沿z 正方向 (B) 3.5×10 6 T 沿z 负方向 (C) 4.5×10 6 T 沿z 负方向 (D) 5.5×10 6 T 沿z 正方向 8.氢原子处于基态(正常状态)时,它的电子可看作是沿半径为a=0.538 10 cm 的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2.28 10 cm/s ,那么在轨 道中心B 的大小为 [ ]。 (A) 8.56 10 T (B) 12.55 10 T (C) 8.54 10 T (D) 8.55 10 T 9.E 和V E 分别表示静电场和有旋电场的电场强度,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0dl E (B) ?0dl E (C) ?0dl E V (D) 0dl E V 10.两个闭合的金属环,穿在一光滑的绝缘杆上,如图所示,当条形磁铁N 极自右向左插向圆环时,两圆环的运动是 [ ]。 (A) 边向左移动边分开 (B) 边向右移动边合拢 (C) 边向左移动边合拢 (D) 同时同向移动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实验报告_分光仪的调整及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 分光仪的调整及其应用 第一作者:所在院系:就读专业:第二作者:所在院系:就读专业:

目录 目录 一.报告简介 (1) 二.实验原理 (1) 实验一.分光仪的调整 (1) 实验二.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3) 实验三.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折射率 (1) 二.实验仪器 (1) 三.实验主要步骤 (2) 实验1.分光仪的调整 (2) 1.调整方法 (2) 2.要求 (4) 实验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4) 1.调整要求 (4) 2.实验操作 (5) 实验3.棱镜折射率的测定(最小偏向角法) (6) 四.实验数据记录 (6) 五.数据处理 (7) 实验2.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 (7) 实验3.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折射率 (7) 六.误差分析 (8) 七.分析总结 (8) 八.实验改进 (9) 九.实验感想 (10) 十.参考文献及图片附件: (11)

一.报告简介 本报告以分光仪的调整、三棱镜顶角和其折射率的测量为主要内容,先介绍了实验的基本原理与过程,而后进行了数据处理与不确定度计算。并以实验数据对误差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同时还给出了调节分光仪的经验总结与方法,并对现有实验仪器和试验方法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一.分光仪的调整 分光仪的结构因型号不同各有差别,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一般都由底座、刻度读数盘、自准直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平台5部分组成。 1-狭缝套筒;2-狭缝套筒紧固螺钉;3-平行光管;4-制动架;5-载物台;6-载物台调平螺钉;7-载物台锁紧螺钉;8-望远镜;9-望远镜锁紧螺钉;10-阿贝式自准直目镜;11-目镜;12-仰角螺钉;13-望远镜光轴水平螺钉;14-支臂;15-望远镜转角微调螺钉;16-读数刻度盘止动螺钉;17-制动架;18-望远镜止动螺钉;19底座;20-转座;21-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级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 B 属于A类分量。 A、由测量仪器产生的的误差分析 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 C、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析 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 2、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 A、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相互转化 B、当测量条件改变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随之变化 C、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发现 D、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异常的值即为粗大误差 5、已知(),下列公式中 B 是正确的。 A、 B、 C、 D、 7、用千分尺(精度0、01mm)测某金属片厚度d的结果为 i1234567 1.516 1.519 1.514 1.522 1.523 1.513 1.517

则测量结果应表述为d u(d)= A A、(1.5180.003)mm B、(1.5180.004)mm C、(1.5180.001)mm D、 (1.5180.002)mm 8.tg45°1′有 B 位有效数字 A、 6 B、5 C、 4 D、 3 9、对y=a+bx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b时,正确的求解方法是 C 。 A、 b=tg(为所作直线与坐标横轴的夹角实测值) B、 b=(、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 C、 b=(、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标值之差) D、 b=(x、y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 10、用量程为500mV的5级电压表测电压,下列测量记录中哪个是正确的? D A、250.43mV B、250.4mV C、250mV D、0.25V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已被确切掌握了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成为可定系统误差。 12、已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分别为:9.7950.024,9.8110.004,9.7910.006,试比较他们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甲测量的精密度低,正确度高;乙测量的正确度最低;

大学物理模拟试题

东 北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级 专业 类型 试 卷(闭卷)(A 卷) (共 页) 年 月 学习中心 姓名 学号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质点作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A )dt dv (B) R v 2 (C) R v dt dv 2+ (D) 242 R v dt dv +?? ? ?? 2、用公式U=νC V T (式中C V 为定容摩尔热容量,ν为气体摩尔数)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量时,该式: (A) 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容过程。 (B) 只适用于一切等容过程。 (C) 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 (D) 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3、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都处于平衡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它们的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压强。

(C )它们的温度、压强都相同。 (D) 它们的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压强。 4、一容器内装有N 1个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和N 2个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当该系统处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其内能为 (A) ??? ??++kT kT N N 2523)(21 (B) ??? ??++kT kT N N 252 3 )(2121 (C) kT N kT N 252321 + (D) kT N kT N 2 3 2521+ 5、使用公式E q f =求电荷q 在电场E 中所受的力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任何电场,任何电荷,该式都正确。 (B )对任何电场,只要是点电荷,该式就正确。 (C )只要是匀强电场,对任何电荷,该式都正确。 (D )必需是匀强电场和点电荷该式才正确。 6、一个点电荷放在球形高斯面的球心处,讨论下列情况下电通量的变化情 况: (1)用一个和此球形高斯面相切的正立方体表面来代替球形高斯面。 (2)点电荷离开球心但还在球面内。 (3)有另一个电荷放在球面外。 (4)有另一电荷放在球面内。 以上情况中,能引起球形高斯面的电通量发生变化的是: (A )(1),(2),(3) (B )(2),(3),(4) (C )(3),(4) (D )(4) 7、离点电荷Q 为R 的P 点的电场强度为R R R Q E 204πε= ,现将点电荷用一半径小于R 的金属球壳包围起来,对点电荷Q 在球心和不在球心两种情况,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北航基础物理研究性报告讲解

北航基础物理研究性报告讲解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1051 电位差计及其应用 140221班 2015-12-13 第一作者:邓旭锋14021014 第二作者:吴聪14021011

目录 1.引言 (4) 2.实验原理 (5) 2.1补偿原理 (5) 2.2 UJ25型电位差计 (8) 3.实验仪器 (10) 4.实验步骤 (10) 4.1自组电位差计 (10) 4.2 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 (11) 5.实验数据处理 (12) 5.1 实际测量Ex的大小 (13) 5.2 不确定度的计算 (13) 5.3 测量结果最终表述 (14) 5.4 实验误差分析 (14) 6.实验改进与意见 (14) 6.1 实验器材的改进 (8) 6.2 实验方法改进 (10) 6.3 实验内容的改进 (10)

7.实验感想与体会 (21) 【参考文献】 (24) 摘要:将电位差计实验中的补偿法原理应用于电学物理量的测量中,该方法可以用来精确测量电流、电阻、电压等电学量,也可以利用电位差计,获得比较精确的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可以避免了因电表的内阻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设计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实验。 关键字:电位差计;补偿法;UJ23型电位差计;电阻;系统误差。 1.引言 电位差计是电压补偿原理应用的典型范例,它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使电位差计变成一内阻无穷大的电压表,用于精密测量电势差或者电压。同理,利用电流补偿原理也可以制作一内阻为零的电流表,用于电流的精密测量。 电位差计的测量精确度高,且避免了测量的接入误差,但它的操作比较复杂,也不易实现测量的自动化。在数字仪表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压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要求

2012级基础物理实验选课及课程说明 网上选课操作方法 物理实验选课在网上进行,可通过两个途径:①使用校园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66887074.html,);②使用物理实验中心局域网(地点:实3-415选课室,时间:下午13:30—16:30)。 1.按网址进入“大学物理实验网上选课”页面,先点击“注册”(注意:务必使用您的真实姓名和学号注册,否则计算机将不能处理您的成绩,或导致成绩打印错漏)。成功后,返回主页。 2.输入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进行选课。选课只需用鼠标单击相应时间段内的选择钮,按“Enter”或页面下方的确定键即可生效。如该时间段未排实验或选课人数已满员,则选择无效,需另选其它时间或组号。选课时请认真选好时间和组号,时间指单(或双)周、星期几、下午或晚上。选课成功后请再点击“查询”菜单,最后确认一遍选课信息,之后注销本人界面。 3.如需修改选课时间,可重新执行操作2,这时计算机将自动用新的结果代替原来的选择。 4.每次只允许选择1个题目,做完以后才可以选择新的题目。开课前三天,自动关闭选课,此间调课需通过管理员进行。第一次选课于第二周星期一(2013年9月16日)开始,正式上课时间为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注:物理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生只需注册,不要自行选课,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 物理实验课程说明 1.本课程采用“积分制”教学模式。每个实验题目根据其难易程度设置了不同积分,本学期规定修“物理实验A”的同学要完成38个积分,修“物理实验B”的同学要完成33个积分。物理学院(记为C)的学生要完成58个积分。该课程只限定了最低积分,未限制实验的个数,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通过选做少数几个难度大的实验或多个难度小的实验来完成积分。 2.第一学期基本实验以专题的形式开出,每个专题包含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多个实验题目。题目编号方法如下:例如1040522,其中首位数字“1”表示基本实验,第二、三位“04”为专题号,第四、五位“05”为实验序列,第六位数字“2”为题目序号,最后一位数字“2”是积分值。具体实验代号和实验题目见下表。大家可自行安排做哪些内容,但规定某些类型实验(如103、105、107、109)必选。 3.允许但不鼓励学生重复选择同一专题的实验,若重复选择同一类型题目(题号前5位相同,如1010313、1010323),包括一次课上做两个同类型实验,从第二个实验开始积分值逐次减1分;若选择同一专题不同类型题目(题号前3位相同,如1030113、1030213、1030312),从第四个实验开始积分值逐次减1分;若重做实验(题号完全相同,如1010113、1010113),每重做一次积分减1分,成绩仅保留最后一次输入的结果。 4.选课后无故不来做实验将扣除1个积分。因病缺课者,凭医院证明到选课管理室(实3-414)消除记录(一周内);其它原因缺课于课前凭校(院)教务科证明消除记录。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卷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卷1 处理数据的方法有:1. 平均值法2. 列表法3. 作图法 常见的实验方法有:1. 比较法2.放大法3. 补偿法4 .转换法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2.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3.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4.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m/s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9.790±0.024m/s2、9.811±0.004m/s2、9.795±0.006m/s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准确度最高的是。 5.累加放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物理量,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仪器造成的误差从而减小不确定度。若仪器的极限误差为0.4,要求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0.04,则累加倍数N>。 6.示波器的示波管主要由、和荧光屏组成。 7.已知y=2X1-3X2+5X3,直接测量量X1,X2,X3的不确定度分别为ΔX1、ΔX2、ΔX3,则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Δy= 。 8.用光杠杆测定钢材杨氏弹性模量,若光杠杆常数(反射镜两足尖垂直距离)d=7.00cm,标尺至平面镜面水平距离D=105.0㎝,求此时光杠杆的放大倍数K= 。 9、对于0.5级的电压表,使用量程为3V,若用它单次测量某一电压U,测量值为 2.763V,则测量结果应表示为U= ,相对不确定度为B= 。 10、滑线变阻器的两种用法是接成线路或线路。

二、判断题(“对”在题号前()中打√,“错”打×)(10分) ()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2、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3、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4、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5、在验证焦耳定律实验中,量热器中发生的过程是近似绝热过程。 ()6、在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多个小钢球一起测质量,主要目的是减小随机误差。 ()7、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8、交换抵消法可以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对称测量法可以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9、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0.004mm),单次测量结果为()10、用一级千分尺测量某一长度(Δ 仪 N=8.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为N=(8.000±0.004)mm。 三、简答题(共15分) 1.示波器实验中,(1)CH1(x)输入信号频率为50Hz,CH2(y)输入信号频率为100Hz;(2)CH1(x)输入信号频率为150Hz,CH2(y)输入信号频率为50Hz;画出这两种情况下,示波器上显示的李萨如图形。(8分) 2.欲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实验测量时必须使自变量怎样变化?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什么?(7分)四、计算题(20分,每题10分) 1、用1/50游标卡尺,测得某金属板的长和宽数据如下表所示,求金属板的面

大学物理1 模拟试卷及答案

大学物理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为200km/h,风速为56km/h,方向从西向东。地面雷达测得飞机 速度大小为192km/h,方向是:() (A)南偏西;(B)北偏东;(C)向正南或向正北;(D)西偏东; 2.竖直的圆筒形转笼,半径为R,绕中心轴OO'转动,物块A紧靠在圆筒的内壁上,物块与圆筒间的摩擦系数为μ,要命名物块A不下落,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应为:() (A);(B);(C);(D); 3.质量为m=0.5kg的质点,在XOY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5t,y=(SI),从t=2s到t=4s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作功为() (A); (B) 3J; (C) ; (D) ; 4.炮车以仰角θ发射一炮弹,炮弹与炮车质量分别为m和M,炮弹相对于炮筒出口速度为v,不计炮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则炮车的反冲速度大小为() (A); (B) ; (C) ; (D) 5.A、B为两个相同的定滑轮,A滑轮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B滑轮受拉力为F,而且F=Mg,设A、B两滑轮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A和βB,不计滑轮轴的摩擦,这两个滑轮的角加速度的大小比较是() (A)βA=β B ; (B)βA>β B; (C)βA<βB; (D)无法比较; 6.一倔强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统的振动周期为T。若将此弹簧截去一半的长度,下端挂一质量为0.5m的物体,则系统振动周期T2等于() (A)2T1; (B)T1; (C) T1/2 ; (D) T1/4 ; 7.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B)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动能最大,势能最大;(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8.在一封闭容器中盛有1mol氦气(视作理想气体),这时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仅决定于: () (A) 压强p;(B)体积V;(C)温度T; (D)平均碰撞频率Z; 9.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转变为有用功; (C)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在一个可逆过程中吸取热量一定等于对外作的功。 10.在参照系S中,有两个静止质量都是m0的粒子A和B,分别以速度v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相碰后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粒子,则其静止质量M0的值为:() (A) 2m0; (B) 2m0; (C) ;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大学物理模拟试卷-56学时上学期(大类)讲解

大学物理模拟试卷 (电类、轻工、计算机等专业,56学时,第一学期) 声明:本模拟试卷仅对熟悉题型和考试形式做出参考,对考试内容、范围、难度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对于由于依赖本试卷或对本试卷定位错误理解而照成的对实际考试成绩的影响,一概由用户自行承担,出题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卷面共有26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判断题(5小题,共10分) 1.(1分)不仅靠静电力,还必须有非静电力,才能维持稳恒电流。 ( ) A 、不正确 B 、正确 2.(1分)高斯定理在对称分布和均匀分布的电场中才能成立。 ( ) A 、不正确 B 、正确 3.(1分)把试验线圈放在某域内的任意一处。若线圈都不动,那么域一定没有磁场存在。 ( ) A 、不正确 B 、正确 4.(1分)电位移通量只与闭合曲面内的自由电荷有关而与束缚电荷无关。( ) A 、不正确 B 、正确 5.(1分)动能定理 ∑A =△k E 中,究竟是内力的功还是外力的功,主要取决于怎样选取参 照系。( ) A 、正确 B 、不正确 二、选择题(12小题,共36分) 6.(3分)质点在xOy 平面内作曲线运动,则质点速率的正确表达示为( ). (1) t r v d d = (2) =v t r d d (3) t r v d d = (4) t s v d d = (5)2 2)d d ()d d (t y t x v += A 、 (1)(2)(3) B 、 (3)(4)(5) C 、 (2)(3)(4) D 、 (1)(3)(5) 7.(3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系数为μ。开始时,弹簧没有伸长,现以恒力F 将物体自平衡位置开始向右拉动,则系统的最大势能为( )。 A 、. 2)(2 mg F k μ-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考试

“物理实验III-1”期末考试试卷(C卷) 一、填空、选择、简答题(任选4题,若多答则按前4题记分)(在选择的题上画圈)(8分) 1 单双臂电桥测量电阻值的适用范围是:( ) (A)单双臂电桥都可以测量任何阻值的电阻; (B)单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中值电阻,而双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 (C)双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D)单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双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2 误差按照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_________和系统_________。 3 进行十一线电位差计实验时,在工作电流标准化的过程中,检流计始终单方向偏转,不指零,其原因为: (A)标准电池接反(B)检流计灵敏度不高 (C)电阻丝不均匀(D)工作电源过高 4 在上图中画出x偏转板上的信号波形: 5 探测线圈处于什么条件下毫伏表的读数最大?毫伏表读数最小,又说明什么问题? 答: 6 在进行n次测量的情况下,任一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 (A)(B)(C)(D) 7 用螺旋测微计计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其他误差

8 分光计的刻度上有720个分格,每一格为30’,角游标的30个分格对应着刻度盘上的29个分格,该游标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 二、有效数字及运算(6分) 1.计算下列函数有效数的结果: (1) x=9.80, lnx=________ (2) x=5.84, =________ (3) x=0.5275, =________ 2.把下列各数按数字修约规则取为四位有效数字 (1) 21.495 _______ (2) 43,465 _______ (3) 8.1308 _______ 三、推导不确定度传递公式(8分) (1) N=x+y+2z (2) f = (a ≠b) 四、(6分)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2 24l g T π=计算重力加速度。已获得摆长l 与周期T 的测量结果为: (100.0100.010)l cm =± (2.00210.0020)T =±秒 写出表示重力加速度g 的测量结果,即: 要求推导出不确定度的方差传递公式 ?g g ?= 计算出不确定度?g ?=最后写出测量结果g g g =±?。

《大学物理I、II》(下)模拟试题(2)

《大学物理I 、II 》(下)重修模拟试题(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系一质量为m 1的物体,稳定后在m 1下边又系一质量为m 2的物体,于是弹簧又伸长了?x .若将m 2移去,并令其振动,则振动周期为 (A) g m x m T 122?π= (B) g m x m T 212?π= (C)g m x m T 2121?π= (D) g m m x m T )(2212+π=? [ ] 2.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热量是 [ ] (A) 6 J (B) 5 J (C) 3 J (D) 2 J 3.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 ,机车以25 m/s 速度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 (A) 810 Hz (B) 685 Hz (C) 805 Hz (D) 699 Hz [ ] 4.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4A cm =,周期2T s =,取其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若0t =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2x 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2x cm =-处的时刻为 [ ] (A )1s (B )32s (C )3 4 s (D )2 s

5.如图所示,平板玻璃和凸透镜构成牛顿环装置,全部浸入n =1.60的液体中,凸透镜可沿O O '移动,用波长λ=50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从上向下观察,看到中心是一个暗斑,此时凸透镜顶点距平板玻璃的距离最少是 (A) 156.3 nm (B) 148.8 nm (C) 78.1 nm (D) 74.4 nm (E) 0 [ ] 6.一横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该时刻 [ ]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7.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 时,其内能为 [ ] (A) RT 23 (B)kT 23 (C)RT 2 5 (D) kT 2 5 (式中R 为普适气体常量,k 为玻尔兹曼常量) 8.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 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 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2<n 3.若用 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 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 光程差是 [ ] (A) 2n 2 e -λ / 2 (B) 2n 2 e (C) 2n 2 e + λ / 2 (D) 2n 2 e -λ / (2n 2) n=1.68 n=1.60 n=1.58 O ' O λ x u A y B C D O n 2 n 1 n 3 e ① ②

2018年度大学物理模拟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答案在试题后面显示 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所有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瞬时速率为,某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平均速率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A)(B) (C)(D) 2、如图所示,假设物体沿着竖直面上圆弧形轨道下滑,轨道是光滑的,在从A至C的下滑过程中,下面哪 个说法是正确的?() (A) 它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B) 它的速率均匀增加. (C) 它的合外力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D) 它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E) 轨道支持力的大小不断增加. 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先后两次从P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着光滑的固定斜面l1和圆弧面l2下滑.则小 球滑到两面的底端Q时的() (A) 动量相同,动能也相同.(B) 动量相同,动能不同. (C) 动量不同,动能也不同.(D) 动量不同,动能相同.

4、置于水平光滑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A和B之间夹有一轻弹簧.首先用双手挤压A和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撤掉外力,则在A和B被弹开的过程中( ) (A) 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B) 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C) 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 系统的动量与机械能都不守恒. 5、一质量为m的小球A,在距离地面某一高度处以速度水平抛出,触地后反跳.在抛出t秒后小球A跳回原高度,速度仍沿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也与抛出时相同,如图.则小球A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地面给它的冲量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冲量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地面给它的冲量的方向为垂直地面向上,冲量的大小为mgt. (B)地面给它的冲量的方向为垂直地面向下,冲量的大小为mgt. (C)给它的冲量的方向为垂直地面向上,冲量的大小为2mgt. (D)地面给它的冲量的方向为垂直地面向下,冲量的大小为mv. 6、若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其方向平行于半径为R的半球面的轴,如图所示.则通过此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φe为__________ (A)πR2E (B) 2πR2E (C) 0 (D) 100 7、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1,带有电荷q,其外有一同心的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2,带有电荷Q,求此两球面之间的电势差U1-U2: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期末模拟题库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整理汇编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 bsong13@https://www.360docs.net/doc/166887074.html,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1. 2. 3. 4.

5.一个已知相关参数的信号,60dB衰减,在已知示波器T和V参数设置的情况下在示波屏上V/DIV和T/DIV的相应读数(按照示波器读数规则) 答案A 9. 10. 11.答案C

13.答案:2 14. 15. 16、输入的信号为正弦波形,但是屏幕上只看到一条直线,可能的原因 A、按下了接地按钮 B、AC\DC档中选了DC档位 C、Volts/DEC衰减过大 D、扫描速度过 17.快衰变改变的是什么()A.幅度 B.频率 C.相位 D.波形 18.已经得到了正弦波图像,改变下面条件,一定不会使图像消失的是B A调节辉度intensity B交流AC变成直流DC(DC还是会保留交流部分。) C接地 D调节垂直position 19.使用示波器前,应先对示波器进行校准,将示波器内部提供的标准方波输入到CH1或CH2通道。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图形不稳定,应该调节电平旋扭。 20.如果示波器上的波形在触发源开关选择正确的情况下总是沿横向左右移动,应该 先调节“SEC/DIV”旋钮再调节“LEVEL”触发电平调节旋钮 21.“VOLTS/DIV”和“TIME/DIV”旋钮的作用是什么? 22.测量被测信号的电压时,应通过调节衰减倍率开关(VOLTS/DIV)使其幅度尽量放大,但是不能超出显示屏幕为什么? 23.测量被测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时,应通过调节扫描速度开关(TIME/DIV)使被测信号相邻两个波峰的水平距离尽量放大,但是不能超出显示屏幕为什么? 24.“VOLTS/DIV”和“TIME/DIV”旋钮所在位置分别为0.5v和0.2ms,请给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报告---拉伸法测量钢丝弹性模量

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拉伸法测量钢丝弹性模量
第一作者: 学号:
第二作者:
学号:
2012/11/12

拉伸法测钢丝弹性模量
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
目录
摘要 ................................................. 4 关键词: ............................................. 4 Abstract ............................................. 4 Key words: ........................................... 5 一、实验原理 ......................................... 5 (1)弹性模量简介................................... 5 (2)光杠杆放大原理................................. 7 二、实验仪器 ......................................... 9 三、实验步骤 ......................................... 9 (1)装置调节前的初步观察 ........................... 9 (2)调整弹性模量测量系统 ........................... 9 (3)测量数据 ..................................... 11 (4)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 11 (5)数据处理 ..................................... 11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 12 (1)计算钢丝弹性模量.............................. 12 (2)计算钢丝弹性模量的不确定度 .................... 13 五、实验讨论 ........................................ 15 (1)误差分析 ..................................... 15 (2)实验调节经验总结.............................. 17 六、实验改进意见 .................................... 18 1、测量钢丝长度 L 方式的改进。 ...................... 18 2、测量装置调节方式的改进。 ........................ 19 2

大学物理考试复习题

8-6 长l =15.0cm 的直导线AB 上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λ=5.0x10-9C ·m -1 的正电荷.试求: (1)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B 端相距1a =5.0cm 处P 点的场强;(2)在导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与导线中点相距2d =5.0cm 处Q 点的场强. 解: 如题8-6图所示 (1)在带电直线上取线元x d ,其上电量q d 在P 点产生场强为 20)(d π41d x a x E P -= λε 2220)(d π4d x a x E E l l P P -==??-ελ ] 2121[π40 l a l a + --=ελ )4(π220l a l -= ελ 用15=l cm ,9100.5-?=λ1 m C -?, 5.12=a cm 代入得 21074.6?=P E 1C N -? 方向水平向右 (2)同理 2 220d d π41d +=x x E Q λε 方向如题8-6图所示 由于对称性 ?=l Qx E 0d ,即Q E ? 只有y 分量, ∵ 22 2222 20d d d d π41d + += x x x E Qy λε 2 2π4d d ελ?==l Qy Qy E E ? -+22 2 322 2 )d (d l l x x 22 20d 4π2+= l l ελ 以9100.5-?=λ1 cm C -?, 15=l cm ,5d 2=cm 代入得 21096.14?==Qy Q E E 1 C N -?,方向沿y 轴正向 8-7 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求环心处O 点的场强. 解: 如8-7图在圆上取?Rd dl = 题8-7图

(完整版)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第三军医大学2011-2012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A 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年级:xxx 级 专业: 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26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一导体球壳,外半径为 2R ,内半径为 1R ,壳内有电荷q ,而球壳上又带有电荷q ,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导体球壳的电势为( ) A 、 10π4R q ε B 、20π41R q ε C 、202π41R q ε D 、2 0π42R q ε 2.小船在流动的河水中摆渡,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1) 船头垂直河岸正对彼岸航行,航行时间最短 (2) 船头垂直河岸正对彼岸航行,航程最短 (3) 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线垂直河岸,航程最短 (4) 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航速增大,航行时间最短 A 、 (1)(4) B 、 (2)(3) C 、 (1)(3) D 、 (3)(4) 3.运动员起跑时的动量小于他在赛跑过程中的动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这一情况违背了动量守恒定律 B 、 运动员起跑后动量的增加是由于他受到了力的作用 C 、 运动员起跑后动量增加是由于有其他物体动量减少 4.一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为σ球面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球面上面元dS 的一个带电量为s d σ的电荷元,在球面内各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 ) A 、处处为零 B 、不一定都为零 C 、处处不为零 D 、无法判定 5.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率圆周运动,当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相等时,质点走过的圈数与半径和加速度的关系怎样( ) A 、 与半径和加速度都有关 B 、 与半径和加速度都无关 C 、 与半径无关,而与加速度有关 D 、 与半径有关,而与加速度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