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综合测试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导热性好的金属散热也好,可用来制造散热器等零件。()

2、一般,金属材料导热性比非金属材料差。()

3、精密测量工具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来制造。()

4、易熔金属广泛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

5、铁磁性材料可用于变压器、测量仪表等。()

6、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7、维氏硬度测试手续较繁,不宜用于成批生产的常规检验。()

8、布氏硬度不能测试很硬的工件。()

9、布氏硬度与洛氏硬度实验条件不同,两种硬度没有换算关系。()

10、布氏硬度试验常用于成品件和较薄工件的硬度。

11、在F、D一定时,布氏硬度值仅与压痕直径的大小有关,直径愈小,硬度值愈大。()

12、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也越强。()

13、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14、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高。()

15、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硬度、强度等。()

16、金属材料愈硬愈好切削加工。()

17、含碳量大于0.60%的钢为高碳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的钢为高合金钢。()

18、T10钢的平均含碳量比60Si2Mn的高。()

19、一般来说低碳钢的锻压性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最差。()

20、布氏硬度的代号为HV,而洛氏硬度的代号为HR。()

21、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22、某工人加工时,测量金属工件合格,交检验员后发现尺寸变动,其原因可能是金属材料有弹性变形。()

二、选择题

1、下列性能不属于金属材料物理性能的是()。

A、熔点

B、热膨胀性

C、耐腐蚀性

D、磁性

2、下列材料导电性最好的是()。

A、铜

B、铝

C、铁烙合金

D、银

3、下列材料导热性最好的是()。

A、银

B、塑料

C、铜

D、铝

4、铸造性能最好的是()。

A、铸铁

B、灰口铸铁

C、铸造铝合金

D、铸造铝合金

5、锻压性最好的是()。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高合金钢

6、下列材料焊接性最差的是()。

A、低碳钢

B、高碳钢

C、铸铁

D、中碳钢

7、强度是属于材料的()。

A.物理性能

B.化学性能

C.力学性能

D.工艺性能

8、钢的质量以()划分。

A、碳的含量多少。

B、合金元素的含量多少。

C、 S、P的含量多少。

9、锻性最好的材料是:()。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合金钢

10、用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性能指标。

A 冲击韧性

B 硬度

C 塑性 D抗拉强度

11、高熔点金属的熔点高于()。

A. 1000℃

B. 1500℃

C. 2000℃

D. 1535 ℃

12、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中,“σe”是指( )。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弹性强度

D.抗弯强度

13、用来反应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能力的物理概念是:()。

A. 韧性;

B. 疲劳强度;

C. 强度;

D. 硬度。

14、16、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

A. 强度

B. 塑性

C. 硬度

D.韧性

15、下列材料焊接性能最好的是 ( )。

A.低碳钢

B.铸铁

C.高碳钢

D.铜合金

16、低碳钢的含碳量为 ( )。

A.Wc<0.25%

B. Wc<0.6%

C. Wc<0.02%

D. Wc<0.45%

17、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 屈服点

B. 抗拉强度

C. 塑性

D.韧性

18、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

D.都可以

19、下面关于3Cr13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Cr为3%

B. 含Cr为13%

C. 含Cr为0.3%

D. 含Cr 为1.3%

20、22、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极限

B、抗拉极限

C、弹性极限

D、疲劳极限

21、普通,优质和特殊质量碳钢是按( )进行区分的.

A.S,P含量的多少

B.主要性能

C.使用特性

D.前三者综合考虑

22、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是( )值。

A、金属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B、金属出现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C、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D、金属材料保持在弹性变形内的最大应力

23、85HRA是()。

A、硬度

B、肖氏

C、洛氏

D、维氏

24、()均属于材料的机械性能。

A.强度、硬度、塑性、压力加工性 B.强度、硬度、塑性、切削加工性C.强度、硬度、塑性、密度 D.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25、某钢材的牌号为GCr9SiMn,它的用途为下列中的()。

A制造锅炉 B制造弹簧 C制造滚动轴承 D制造量具

26、作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 D静载荷和冲击载荷

27、下列钢中,硬度最高的是()。

A T12钢

B 20钢

C 65Mn钢

D 40Cr钢

28、()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A.强度B.硬度C.塑性D.韧性

29、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是 ( ) 。

A.硬度

B.塑性

C.强度

D.疲劳强度

30、工厂中广泛使用的洛氏硬度标尺是( )

A.HRA

B.HRB

C.HRC

D.HV

31、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就 ( )。

A.越好

B.越差

C.不一定好

D.以上都不对

32、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的是( )。

A.锻压性

B.焊接性

C.耐腐蚀性

D.可加工性

33、金属材料的锻压性能取决于材料的 ( )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韧性

34、T12是( )。

A.碳素结构钢

B.优质碳素结构钢

C.碳素工具钢

D.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35、汽车变速齿轮应选用()制造。

A、合金调质钢

B、合金渗碳钢

C、合金弹簧钢

D、滚珠轴承钢

36、铜.铝.银金属的导电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铝>铜>银

B 铝<铜<银

C 银>铜>铝

D 银<铜<铝

37、9SiCr表示()。

A 含碳9%

B 含Si0.9%

C 含Cr0.9%

D 含碳0.9%

38、下列为铁磁性材料的是( )。

A 锰

B 铁

C 铬

D 镍

39、金属材料在常温下抵抗氧,水蒸气及其它化学介质腐蚀作用的能力,称为

( );

在加热时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称为( )。

A 化学稳定性

B 耐腐蚀性

C 抗氧化性

D 热稳定性

40、塑性的主要判断标准是( )和()。

A强度 B 伸长率 C 硬度 D 断面收缩率

41、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抵抗()的能力

A 冲击

B 抗压

C 抗拉

D 破坏

三、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和。

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指标

有、、、、。

3、金属材料的化学稳定性是和的总称。

4、铁在0℃—100℃时,α=11.76×10-6/℃表示。

5、金属材料的塑性是指。

6、金属的熔点高于称为低熔点金属。

7、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所受的作用力称为。

8、载荷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和。

9、强度极限σb表示,是机械设计和选材的主要依据之一。

10、塑性指标用和来表示。

11、硬度实验方法可分为法和法。在生产上最常用的是法实验,有硬度硬度硬度三种。

12、铸造性是指金属材料的性能。

13、锻压性是指金属材料的性能。

14、一直线10mm,长度50 mm的钢试件,拉断后长度为58mm,细颈处直径为7mm,

则其伸长率为,断面收缩率为。

15.Q234-A·F属于_______________钢的牌号;45属于___ _____钢的牌号;T10属于__________钢的牌号。

16、08钢的含义,T7钢的含义。

17、目前生产中用的最广的静载荷压入法硬度试验有____、____、____。

18、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

19、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中,抗拉强度用符号_______表示,塑性指标用符号_______和_______表示。

20、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性能,性能。

21、按碳钢中含有害杂质的多少,可以将钢分为,,

;按用途不同可分为,。14,构件的强度是指构件在静载荷作用下和的能力。

15、钢根据,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16、锰、硅是在炼钢加入时,带入钢中的,是有益元素。

17、碳素工具钢用于制造、和。

18、凡是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各种工程结构件的钢都称为钢。

19、普通碳素结构钢是各类钢中用量最大的一类,在各牌号钢中,应用最多。

20、塑性是指,它有和两个指标。

21、当零件承受静载荷时,应该考虑的力学性能主要是、

和;当零件承受冲击载荷时,主要考虑材料的;当零件承受交变载荷时,主要考虑材料的。

22、碳素钢Q235—A?F中Q代表,F代表。

23、钢铁中常存元素有铁、__、硅、锰、硫、磷等元素;硅锰是___元素,硫、磷是有害元素,__有热脆性;__有冷脆性。含碳量大于___的铁碳合金叫铸铁。钢按质量分类是根据____含量来划分的,凡用于制造零件和工程结构件的钢都叫___。工具钢含碳量都在__以上,都是___或高级优质钢。硬度和耐磨性__。

24、普通碳素结构钢牌号是屈服点的字母Q、屈服点___,质量等级符号和____符号组成,如Q235-A·F;优质碳钢牌号是用两位数表示含碳量的___数,如08,碳素工具牌号为_____加数字,如T10A;数字表示含碳量的___数,若为高级优质在牌号后加___;牌号Q215-A是___不小于215MPa,质量等级为__级的___钢;09是含碳量0.09%的___钢;T12A 是含碳1.2%的高级优质___钢。

25、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元素的钢叫___。合金结构钢都为___钢,若为高级优质,在钢号后加__;合金工具钢都为_____钢,牌号后不加A。在普通碳钢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制成的钢叫______;它比相同碳量的普通碳素结构钢___高得多,且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耐磨性。普低钢代替普通碳钢可___材料,减轻重量。普低钢常在___状态下使用,冷弯、冷卷和焊接后___进行热处理;普低钢主加元素为______,合金元素总量常不超过___。

26、大小不变或变化很慢的载荷称为____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称为___载荷,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称为___载荷。

27、强度是指金属的材料在_____载荷作用下抵抗____或____的能力。

一、判断题:对打√,错打×。(共10分,每小题1分)

1、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力学性能越差。(×)

2、高碳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3、含碳量越高,材料的淬硬性越差。(×)

4、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5、T10钢含碳量为10%.(×)

6、45钢在油中淬火比在水中淬火硬度高。(×)

7、调质是淬火+中温回火。(×)

8、常用材料在使用时,一般不允许塑性变形。(√)

9、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也越高。(√)

10、a-Fe是面心立方晶格类型。(×)

二、填空题(共51 分,每空1分)

1、常见金属三种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2、常见晶体的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

3、理论结晶温度和实际结晶温度之差为(过冷度)。

4、细化晶粒有三种方法(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处理)。

5、金属的整个结晶过程包括(晶核的产生)、(晶核的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6、金属在固态下,随着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类型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类型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7、大小不变或变化缓慢的载荷称为(静)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的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称为(交变)载荷。

8、抗拉强度是通过(拉伸)实验来测定的。

9、力—伸长曲线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缩颈)阶段。

10、常用的硬度实验法有(布氏)硬度实验法,(洛氏)硬度实验法,(维氏)硬度实验法。

11、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以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

固溶体)两类。

12、写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符号:屈服强度(ReL )、抗拉强度(ReL)、

洛氏硬度C标尺(HRC)、断后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 )。

13、变形一般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14、含碳量小于(0.25)%的钢为低碳钢,含碳量为(0.25-0.60)%的钢为中碳钢,含碳

量大于(0.60)%的钢为高碳钢。

15、退火有三种方法完全退火、(去应力)退火和(球化)退火。

16、回火有三种方法(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17、写出铁碳合金的组织符号:铁素体(F )、奥氏体(A)、渗碳体(Fe3C)、

珠光体(P )、高温莱氏体(Ld )、低温莱氏体(L,d )。

18、材料的(热处理)和(成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性能),(性能)决定用途。

三、选择题(共14 分,每小题2分)

1、钢中常存有害元素是(B )。

A、磷、硅、硫

B、磷、氢、硫

C、锰、硅、硫

2、洛氏硬度C标尺所用的压头是(A)。

A、金刚石圆锥体

B、淬硬钢球

C、硬质合金球

3、铸铁的含碳量是(C)。

A、小于0.0218%

B、在0.0218% ~2.11% 之间

C、大于2.11%

4、a-Fe转变为r-Fe的温度是(B )°C 。

A、770

B、912

C、1394

5、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C)。

A、塑性

B、硬度

C、强度

6、渗碳体的含碳量为(C)% 。

A、2.11

B、4.3

C、6.69

7、用65Mn钢做弹簧,淬火后应进行(A)。

A、中温回火

B、低温回火

C、高温回火

四、名词解释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1、08F

答:脱氧状态不完全(沸腾钢)含碳量为0.08%优质碳素结构钢。

2、45

答: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3、T12A

答:含碳量为1.2的高级碳素工具钢。

4、ZG200—400

答:屈服强度不小于200Mpa,抗拉强度不小于400 Mpa的铸造碳钢。

5、硬度

答: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称为硬度。

6、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

答:共晶转变是指结晶时由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共析转变是由一个固相中同时析出两种不同的相。

7、固溶强化

答:在固溶体形成的过程中溶质原子溶入后会使溶剂晶格发生畸变,从而使合金对变形的抗力增加,使金属材料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五、计算题(共11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5分)

1、有一个钢试样,其横截面面积为100cm2,已知试样的ReL=314Mpa,Rm=530 Mpa。拉伸试验时,当受到多少N拉力试样出现屈服现象?当受到多少N拉力时试样出现缩颈现象?

解:FeL=ReL x So=314*100*100=3140000N

Fm=Rm x So=530*100*100=5300000N

2、一拉伸试样的原标距长度为50mm,直径为10mm,拉断后试样的标距长度为79mm,缩颈处的最小直径为4.9mm,求材料的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解:So= (3.14*102)/4=78.5mm2

Su= (3.14*4.92)/4=18.8mm2

Z= (So –Su)/ So=76%

A=(Lu-Lo)/Lo=58%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综合测试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导热性好的金属散热也好,可用来制造散热器等零件。() 2、一般,金属材料导热性比非金属材料差。() 3、精密测量工具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来制造。() 4、易熔金属广泛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 5、铁磁性材料可用于变压器、测量仪表等。() 6、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7、维氏硬度测试手续较繁,不宜用于成批生产的常规检验。() 8、布氏硬度不能测试很硬的工件。() 9、布氏硬度与洛氏硬度实验条件不同,两种硬度没有换算关系。() 10、布氏硬度试验常用于成品件和较薄工件的硬度。 11、在F、D一定时,布氏硬度值仅与压痕直径的大小有关,直径愈小,硬度值愈大。() 12、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也越强。() 13、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14、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高。() 15、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硬度、强度等。() 16、金属材料愈硬愈好切削加工。() 17、含碳量大于0.60%的钢为高碳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的钢为高合金钢。() 18、T10钢的平均含碳量比60Si2Mn的高。() 19、一般来说低碳钢的锻压性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最差。() 20、布氏硬度的代号为HV,而洛氏硬度的代号为HR。() 21、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22、某工人加工时,测量金属工件合格,交检验员后发现尺寸变动,其原因可能是金属材料有弹性变形。() 二、选择题 1、下列性能不属于金属材料物理性能的是()。 A、熔点 B、热膨胀性 C、耐腐蚀性 D、磁性 2、下列材料导电性最好的是()。 A、铜 B、铝 C、铁烙合金 D、银 3、下列材料导热性最好的是()。 A、银 B、塑料 C、铜 D、铝 4、铸造性能最好的是()。 A、铸铁 B、灰口铸铁 C、铸造铝合金 D、铸造铝合金 5、锻压性最好的是()。

最新金属材料学课后习题总结

习题 第一章 1、何时不能直接淬火呢?本质粗晶粒钢为什么渗碳后不直接淬火?重结晶为什么可以细化晶粒?那么渗碳时为什么不选择重结晶温度进行A化? 答:本质粗晶粒钢,必须缓冷后再加热进行重结晶,细化晶粒后再淬火。晶粒粗大。A 形核、长大过程。影响渗碳效果。 2、C是扩大还是缩小奥氏体相区元素? 答:扩大。 3、Me对S、E点的影响? 答:A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F形成元素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 S点左移—共析C量减小;E点左移—出现莱氏体的C量降低。 4、合金钢加热均匀化与碳钢相比有什么区别? 答:由于合金元素阻碍碳原子扩散以及碳化物的分解,因此奥氏体化温度高、保温时间长。 5、对一般结构钢的成分设计时,要考虑其M S点不能太低,为什么? 答:M量少,Ar量多,影响强度。 6、W、Mo等元素对贝氏体转变影响不大,而对珠光体转变的推迟作用大,如何理解? 答:对于珠光体转变:Ti, V:主要是通过推迟(P转变时)K形核与长大来提高过冷γ的稳定性。 W,Mo: 1)推迟K形核与长大。 2)增加固溶体原子间的结合力,降低Fe的自扩散系数,增加Fe的扩散激活能。 3)减缓C的扩散。 对于贝氏体转变:W,Mo,V,Ti:增加C在γ相中的扩散激活能,降低扩散系数,推迟贝氏体转变,但作用比Cr,Mn,Ni小。 7、淬硬性和淬透性 答:淬硬性:指钢在淬火时硬化能力,用淬成马氏体可能得到的最高硬度表示。 淬透性:指由钢的表面量到钢的半马氏体区组织处的深度。 8、C在γ-Fe与α-Fe中溶解度不同,那个大? 答:γ-Fe中,为八面体空隙,比α-Fe的四面体空隙大。 9、C、N原子在α-Fe中溶解度不同,那个大? 答:N大,因为N的半径比C小。 10、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 答:V:MC型;Cr:M7C3、M23C6型;Mo:M6C、M2C、M7C3型;Mn:M3C型。 复杂点阵:M23C6、M7C3、M3C、稳定性较差;简单点阵:M2C、MC、M6C稳定性好。 11、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 答:二次硬化:含高W、Mo、Cr、V钢淬火后回火时,由于析出细小弥散的特殊碳化物及回火冷却时A’转变为M回,使硬度不仅不下降,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二次硬化。 二次淬火:在高合金钢中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电大《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基础写作》题库及答案一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 ( )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 )2.写作的特殊规律,是指在写作活动中的某个因素、某个阶段、某个方面的特定范围之内起作用的具体规律。 ( )3.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而不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 ( )4.文本思想即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 ( )5.照应,是指前后内容上的彼此配合、关照和呼应。如果说过渡体现的是上下文之间的直接联系,那么照应体现的则是前后文之间的间接联系。 ( )6.语言具有简单性和单一性的思维与交际功能。 ( )7.第三人称叙述,我们称为主观叙述。 ( )8.抒情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是依附性,其次是非语言性。 ( )9.评论和学术论文是析理性文体的两种基本类型。 ( )10.演绎是从一般原理中推论出个别事理的一种论证结构方式。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从写作的一般属性看,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写作者在运用说明方式进行写作时,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请简要解释。 3.简要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 三、分析论述题(16分J 分析并说明新闻写作、理论文章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 四、文章写作题(50分)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每年ll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此节日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关吃火鸡的习俗有这么一说:1620年冬,102位不愿忍受英国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五月红花”号船历尽艰辛,来到北美大陆,

金属材料学考精彩试题库

第一章钢中的合金元素 1、合金元素对纯铁γ相区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种? 答: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合金元素对钢γ相区和共析点会产生很大影响,请举例说明这种影响的作用 答:合金元素对α-Fe、γ-Fe、和δ-Fe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同素异晶转变温度A3和A4均有很大影响 A、奥氏体(γ)稳定化元素 这些合金元素使A3温度下降,A4温度上升,即扩大了γ相区,它包括了以下两种情况:(1)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B、铁素体(α)稳定化元素 (1)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 (2)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3、请举例说明合金元素对Fe-C相图中共析温度和共析点有哪些影响? 答: 1、改变了奥氏体相区的位置和共析温度 扩大γ相区元素:降低了A3,降低了A1 缩小γ相区元素:升高了A3,升高了A1 2、改变了共析体的含量 所有的元素都降低共析体含量 第二章合金的相组成 1、什么元素可与γ-Fe形成固溶体,为什么? 答:镍可与γ-Fe形成无限固溶体 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条件是: 1、溶质与溶剂的点阵相同 2、原子尺寸因素(形成无限固溶体时,两者之差不大于8%) 3、组元的电子结构(即组元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2、间隙固溶体的溶解度取决于什么?举例说明 答:组元在间隙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取决于: 1、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 2、间隙元素的尺寸结构 例如:碳、氮在钢中的溶解度,由于氮原子小,所以在α-Fe中溶解度大。 3、请举例说明几种强、中等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答:铪、锆、鈦、铌、钒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最稳定的MC型碳化物 钨、钼、铬是中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锰、铁、铬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2008级金属材料学习题

金属材料学习题集 ※<习题一>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 1.描述下列元素在普通碳素钢的作用:(a)锰、(b)硫、(c)磷、(d)硅。 2.为什么钢中的硫化锰夹杂要比硫化亚铁夹杂好? 3.为什么要向普通碳素钢中添加合金元素以制造合金钢? ※<习题二> 复习思考题-2 8.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 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9.钢中常见的碳化物类型主要有几种?哪一种碳化物最不稳定? 10.分析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影响规律对热处理工艺实施有哪些指导意义? 11.钢在加热转变时,为什么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12.简述合金元素对钢过冷奥氏体等温分解C曲线的影响规律? 13.合金元素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的原因何在? 15.叙述低合金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 ※<习题三> 复习思考题-3 16.防止钢铁材料腐蚀途径有哪些? 17.钢材的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将发生变化,从合金化的角度考虑如何提高钢的热强性? 18略述沉淀强化Al-4%Cu合金所必需的三个主要步骤。 ※<习题四> Ch2 复习思考题 1.对工程应用来说,普通碳素钢的主要局限性是哪些?工程构件用合金结构钢的成分和性能要求是什么? 2. 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考虑低C?具体分析Mn、Si,Al、Nb、V、Ti,Cu、P、Cr、Ni对低合金高强钢性能的影响? 3.什么是微合金化钢?什么是生产微合金化钢的主要添加元素?微合金化元素 在微合金化钢中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规律,结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性能要求,分析讨论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复习思考题-1 1.结合渗碳钢20CrMnTi和20Cr2Ni4A的热处理工艺规范,分析其热处理特点。2.合金元素在机器零件用钢中的作用是什么?就下列合金元素(Cr、Mn、Si、Ni、Mo、Al、Ti、W、V、B)各举一例钢种指出其作用是什么?

《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第七章结构 一、问答题: 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 6、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哪些? 7、怎样使文势波澜起伏、曲曲折折? 8、如何理解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 二、名词解释 1、文章的结构 2、思路 3、层次 4、段落 5、过渡 6、照应 7、开头 8、结尾 三、判断题 1、结构有构成文章、突出主题、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2、没有结构,便没有文章。 3、思路清晰,文章的结构才清晰条理。 4、文章的结构完整:指文章的结构有头、有身、有尾,不残缺。 5、文体不同,安排层次的方式也不同。 6、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7、“开门见山”是议论文的开头方法;“曲径通幽”是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8、文章的组织结构与主题的变化无关。 9、“文无定法”是说文章的结构没有原则。 10、“文如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的结构安排应灵活多变,错综见意。 11、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第八章表达方式 一、问答题 1、描写和叙述有什么不同? 2、说说细描的特点。 3、说说白描的特点。

4、抒情的作用有哪些? 5、抒情的要求是什么? 6、为什么抒情要有真情实感? 7、说明的要求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叙述 2、倒叙 3、描写 4、直接描写 5、间接描写 6、细描 7、白描 三、判断题 1、叙述的本质是交代过程。 2、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开卷兴波、引人入胜,所以写作中应多用倒叙。 3、抓住特征,粗笔勾勒是细描的特征。 4、议论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 5、心理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奥秘的钥匙。 6、驳斥论据比驳斥论点更重要,因为它可以釜底抽薪。 7、抒写情怀是从文章写作方面认识抒情的作用。 8、论证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 9、解说性是说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0、在说理中,立论和驳论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对居室处所的描写属于场面描写。 第九章语言 一、问答题 1、谈谈语言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2、为什么说语言是写作构思的基本工具? 3、积累语言的途径是什么? 4、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 5、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有哪些? 6、使语言朴实的方法有哪些? 7、为什么语言要生动? 8、增强语体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语体 2、语言朴实 3、语言简明 三、判断题 1、语言是文章表达思想的工具。

《基础写作》电大形考任务一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用()。 A. 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B. 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C. 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正确答案:C 满分:5 得分:5 2.

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力,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 个体性 B. 实践性 C. 创造性 D. 通变律 正确答案:C 满分:5 得分:5 3. 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 个体性 B. 实践性 C. 创造性 D. 通变律 正确答案:A 满分:5 得分: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的特殊属性()。 A. 化生性特征 B. 书面性特征 C. 参与性特征 D. 交流性特征 正确答案:C 满分:5 得分:5 5. 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A. 个体性 B. 实践性 C. 创造性 D. 通变律 正确答案:B 满分:5 得分:5

写作应遵循文有大法,无定法;字字古有,言言古无,体现的是()的写作基本规律。 A. B. C. 二、多项选择题(共 4 道试题,共20 分。) 1. 广义材料的选择要求包括()。 A. 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 B. 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 C. 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D. 应当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材料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标准答案2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2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1.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分为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前者熔点高、硬度高、稳定性好,后者硬度低、熔点低、稳定性差。 2.何为回火稳定性、回火脆性、热硬性?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有哪些影响? 答: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对回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软化倾向(如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与铁素体的再结晶)的抵抗能力 回火脆性:在200-350℃之间和450-650℃之间回火,冲击吸收能量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显著下降的现象 热硬性:钢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①Ni、Mn影响很小,②碳化物形成元素阻止马氏体分解,提高回火稳定性,产生二次硬化,抑制C和合金元素扩散。③Si比较特殊:小于300℃时强烈延缓马氏体分解, 3.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答:凡是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如Mn、Ni等; 凡是封闭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如Cr、Si、Mo等? E点左移:出现莱氏体组织的含碳量降低,这样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不足2%时就可以出现共晶莱氏体。S点左移:钢中含碳量小于0.77%时,就会变为过共析钢而析出二次渗碳体。 4.根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从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韧性和回火脆性等方面比较下列钢号的性能:40Cr、40CrNi、40CrMn、40CrNiMo。 1)淬透性:40CrNiMo 〉40CrMn 〉 40CrNi 〉 40Cr 2)回火稳定性:40CrNiMo 〉40CrNi 〉 40CrMn 〉 40Cr 3)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40CrMn 〉 40Cr 〉 40CrNi 〉 40CrNiMo 4)韧性:40CrNiMo 〉40CrNi 〉40Cr〉40CrMn (Mn少量时细化组织) 5)回火脆性: 40CrMn 〉40CrNi> 40Cr 〉40CrNiMo 5.怎样理解“合金钢与碳钢的强度性能差异,主要不在于合金元素本身的强化作用,而在于合金元素对钢相变过程的影响。并且合金元素的良好作用,只有在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从强化机理和相变过程来分析(不是单一的合金元素作用) 合金元素除了通过强化铁素体,从而提高退火态钢的强度外,还通过合金化降低共析点,相对提高珠光体的数量使其强度提高。其次合金元素还使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提高,C曲线右移,在相同冷却条件下使铁素体和碳化物的分散度增加,从而提高强度。 然而,尽管合金元素可以改善退火态钢的性能但效果远没有淬火回火后的性能改变大。 除钴外,所有合金元素均提高钢的淬透性,可以使较大尺寸的零件淬火后沿整个截面得到均匀的马氏体组织。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Mn除外),从而细化晶粒,使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均匀细小。

《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达方式的是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修辞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活动的特点的是 ( ) A 、人文性 B 、计划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3、文章体式的特点不包括 ( ) A 、规范性 B 、流变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4、 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不包括 ( ) A 、年龄与阅历 B 、情感与情绪 C 、责任与道义 D 、素质与人格 5、写作活动中的“三环活动”不包括 ( ) A 、前写作 B 、写作 C 、后写作 D 、反思 1、散文的类型包括 ( ) A 、叙事散文 B 言情散文 C 、明理散文 D 、描写散文 2、散文的特征包括 ( ) A 、自我的定真性 B 、取材的真实性 C 、对象的广泛性 D 、表达的自由性 3、评论文可分为 ( ) A 社会评论 B 文艺评论 C 学术评论 D 思想评论 4、表达方式包括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议论 5写作活动的特点有 ( ) A 人文性 B 综合性 C 个体性 D 创造性 1.受体的心理特征包括:求知受益心理、 、 ____________ 、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15分)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请选择,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15分)

___________。 2.文章修辞大致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观察的类别有:实用观察、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4.调查研究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5.学术短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立意是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修辞 3. 语体 1.科普文写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9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金属材料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细化晶粒对钢性能的贡献是强化同时韧化;提高钢淬透性的主要作用是使零件整个断面性能 趋于一致,能采用比较缓和的方式冷却。 2、滚动轴承钢GCr15的Cr质量分数含量为 1.5% 。滚动轴承钢中碳化物不均匀性主要是指碳化物液析、带状碳化物、网状碳化物。 3、选择零件材料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要求和经济性要求等。 4、凡是扩大丫区的元素均使Fe-C相图中S、E点向左下方移动,例Ni、Mn等元素;凡封闭Y区的元素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例Cr、Si、Mo等元素。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含量减少,E点左移 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少。 5、铝合金可分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变形铝又可分硬铝、超硬铝、锻铝和 防锈铝。 6、H62是表示压力加工黄铜的一个牌号,主要成份及名义含量是Cu62% Zn38% 。 7、在非调质钢中常用微合金化元素有Ti、V Nb N等,这些元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细化组织和相间沉淀析出强化。 8、球铁的力学性能高于灰铁是因为球铁中石墨的断面切割效应、石墨应力集中效应要比灰铁小 得多。 9、铝合金热处理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硬化两过程,和钢的热处理最大区别是铝合金没有同 素异构相变。 1、钢的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多元适量、复合加入。在钢中细化晶粒作用较大的合金元素有Ti、V Nb 等,细化晶粒对钢性能的作用是既强化又韧化。 2、在钢中,常见碳化物形成元素有Ti、Nb V Mo W Cr、(按强弱顺序排列,列举5个以上)。钢中二元碳化物分为两类:r c/r M < 0.59为简单点阵结构,有MC和M2C 型;r°/r M > 0.59为复杂点阵结构,有M23C6 、 M7C和M3C型。 3、选择零件材料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要求和经济性要求等。汽车变速箱齿轮常用20CrMnTi 钢制造,经渗碳和淬回火热处理。 4、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晶界腐蚀倾向比较大,产生晶界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晶界析出Cr 23C6,导致晶界区贫Cr ,为防止或减轻晶界腐蚀,在合金化方面主要措施有降低碳量、加入Ti、V Nb强 碳化物元素。 5、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碳当量、冷却速度。球墨铸铁在浇注时 要经过孕育处理和球化处理。 6、铁基固溶体的形成有一定规律,影响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溶解情况的因素有:溶剂与溶质原子的点 阵结构、原子尺寸因素、电子结构。 7、对耐热钢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良好的高温强度和塑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常用的抗氧化合金 元素是Cr 、Al 、Si 。 1、钢中二元碳化物分为二类:r c/ r M< 0.59,为简单点阵结构,有MC和 ______________ 型;r c/ 5> 0.59,为复杂点阵结构,有MC M7C3和M23C6 型。两者相比,前者的性能特点是硬度高、熔点高和 稳定性好。 2、凡能扩大丫区的元素使铁碳相图中S、E点向左下方移动,例Mn Ni_等元素(列岀2个);使丫区缩小的元素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 例Cr 、Mo W 等元素(列出3个)。 3、提高钢淬透性的作用是获得均匀的组织,满足力学性能要求_________ 、 能采取比较缓慢的冷却方式以减少变形、开裂倾向_______ 。 4、高锰耐磨钢(如ZGMn13经水韧处理后得到奥氏体组织。在高应力磨损条件下,硬度提高而耐 磨,其原因是加工硬化___________ 及________ 。

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模板

试卷号: 2412 2019年 1月国开 (中央电大 )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文采:是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从语言表达的媒介手段而畜,文采表现为声 韵美和词藻美;从语言表达与思维内容表里相融而言,文采表现为感性美与理性美;从语言表达的风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现为朴素美和华丽美。 2.文有大法,无定法:是对写作基本规律的概括。所谓有大法,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实现彼此精 神交流的那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写作理论家们通过对人类长期写作经验的总结,把写作中的这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概括成为写作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所谓无定法,并非是对“大法”的否定,而是强调在遵循“大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写作者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面灵活运用。 3.场面描写:是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描写,它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中人物的特定活 动的一种总体性描写,要求把环境因素与人物活动具体结合起来,写景与写入达到有机融合。 4. 评论:是直接针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发表议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析理性文体。它包含一些具体样式,常 见的有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等。 二、简答题 5.思想提炼要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可以从若干方面努力。请简要阐述。 答:(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6.简述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答:(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 (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现需要; (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韵审美效果。 7.简述描写的三种表现类型。 答:(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2)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3)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综合性描写。 三、分析论述 8.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答:(1)实用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 其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如报告、解说;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 其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超功利性、(感性)形象性、情感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四、写作 9.阅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钴鳃潭西小丘记》,根据要求作文。 请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体等四个角度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度,对《钴鲰潭西小丘记》展开评论,写一篇文章。 钻鳃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鳃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 1 .优选文档

金属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金属材料学习题与思考题 第七章铸铁 1、铸铁与碳钢相比,在成分、组织和性能上有什么区别? (1)白口铸铁:含碳量约2.5%,硅在1%以下白口铸铁中的碳全部以渗透碳体(Fe3c)形式存在,因断口呈亮白色。故称白口铸铁,由于有大量硬而脆的Fe3c,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很难加工。因此,在工业应用方面很少直接使用,只用于少数要求耐磨而不受冲击的制件,如拔丝模、球磨机铁球等。大多用作炼钢和可锻铸铁的坯料 (2)灰口铸铁;含碳量大于4.3%,铸铁中的碳大部或全部以自由状态片状石墨存在。断口呈灰色。它具有良好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好,减磨性,耐磨性好、加上它熔化配料简单,成本低、广泛用于制造结构复杂铸件和耐磨件。(3)钢的成分要复杂的多,而且性能也是各不相同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我们通常将其与铁合称为钢铁,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而且钢还根据品质分类为①普通钢(P≤0.045%,S≤0.050%)②优质钢(P、S均≤0.035%)③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按照化学成分又分①碳素钢:.低碳钢(C≤0.25%).中碳钢(C≤0.25~0.60%).高碳钢(C≤0.60%)。 ②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2、C、Si、Mn、P、S元素对铸铁石墨化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三低(C、Si、Mn低)一高(S高)的铸铁易出现白口? (1)合金元素可以分为促进石墨化元素和阻碍石墨化元素,顺序为: Al、C、Si、Ti、Ni、P、Co、Zr、Nb、W、Mn、S、Cr、V、Fe、Mg、Ce、B等。其中,Nb为中性元素,向左促进程度加强,向右阻碍程度加强。C和Si是铸铁中主要的强烈促进石墨化元素,为综合考虑它们的影响,引入碳当量CE = C% + 1/3Si%,一般CE≈4%,接近共晶点。S是强烈阻碍石墨化元素,降低铸铁的铸造和力学性能,控制其含量。 (2)铸铁的含碳量高,脆性大,焊接性很差,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白口组织和裂纹。 白口组织是由于在铸铁补焊时,碳、硅等促进石墨化元素大量烧损,且补焊区冷速快,在焊缝区石墨化过程来不及进行而产生的。白口铸铁硬而脆,切削加工性能很差。采用含碳、硅量高的铸铁焊接材料或镍基合金、铜镍合金、高钒钢等非铸铁焊接材料,或补焊时进行预热缓冷使石墨充分析出,或采用钎焊,可避免出现白口组织,。 3、铸铁壁厚对石墨化有什么影响?冷速越快,不利于铸铁的石墨化,这主要取决于浇注温度、铸型材料的导热能力及铸件壁厚等因素。冷速过快,第二阶段石墨化难以充分进行。 4、石墨形态是铸铁性能特点的主要矛盾因素,试分别比较说明石墨形态对灰铸铁和球墨铸铁力学性能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墨的数量、大小和分布对铸铁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如片状石墨,数量越多对基体的削弱作用和应力集中程度越大。 石墨形状影响铸铁性能:片状、团絮状、球状。对于灰铸铁,热处理仅能改变基体组织,改变不了石墨形态,热处理不能明显改善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球墨铸铁是石墨呈球体的灰铸铁,简称球铁。由于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大为减少,球铁比灰铸铁及可锻铸铁具有高得多的强度、塑性和韧性。 5、球墨铸铁的性能特点及用途是什么? 球墨铸铁。将灰口铸铁铁水经球化处理后获得,析出的石墨呈球状,简称球铁。比普通灰口铸铁有较高强度、较好韧性和塑性。用于制造内燃机、汽车零部件及农机具等.。 珠光体型球墨铸铁——柴油机的曲轴、连杆、齿轮;机床主轴、蜗轮、蜗杆;轧钢机的轧辊;水压机的工作缸、缸套、活塞等。铁素体型球墨铸铁——受压阀门、机器底座、汽车后桥壳等。 6、和刚相比,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原理有什么异同?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主要有退火、正火、淬火加回火、等温淬火等。 7、HT200、HT350、KTH300-06、QT400、QT600各是什么铸铁?数字代表什么意义?各具有什么样的基体和石墨形态?说明他们的力学性能特点及用途。 (1)灰铸铁常用型号为HT100/HT150/HT200/HT250/HT300/HT350 球墨铸铁常用型号为QT400-18/QT400-15/QT450-10/QT500-7/QT600-3/QT700-2/QT800-2/QT900-2 黑心可锻铸铁常用牌号为KTH300-06/KTH350-10/KTZ450-06/KTZ550-04/KTZ650-02/KTZ700-02,其中KTH300-06适用于气密性零件,KTH380-08适用于水暖件,KTH350-10适用于阀门、汽车底盘。

2019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2412 2019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文采:是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从语言表达的媒介手段而畜,文采表现为声韵美和词藻美;从语言表达与思维内容表里相融而言,文采表现为感性美与理性美;从语言表达的风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现为朴素美和华丽美。 2.文有大法,无定法:是对写作基本规律的概括。所谓有大法,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实现彼此精神交流的那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写作理论家们通过对人类长期写作经验的总结,把写作中的这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概括成为写作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所谓无定法,并非是对“大法”的否定,而是强调在遵循“大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写作者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面灵活运用。 3.场面描写:是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描写,它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中人物的特定活动的一种总体性描写,要求把环境因素与人物活动具体结合起来,写景与写入达到有机融合。 4.评论:是直接针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发表议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析理性文体。它包含一些具体样式,常见的有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等。 二、简答题 5.思想提炼要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可以从若干方面努力。请简要阐述。 答:(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6.简述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答:(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 (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现需要; (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韵审美效果。 7.简述描写的三种表现类型。 答:(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2)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3)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综合性描写。 三、分析论述 8.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答:(1)实用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 其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如报告、解说;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 其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超功利性、(感性)形象性、情感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四、写作 9.阅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钴鳃潭西小丘记》,根据要求作文。 请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体等四个角度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度,对《钴鲰潭西小丘记》展开评论,写一篇文章。 钻鳃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鳃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戴起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 答:S、P会导致钢的热脆和冷脆,并且容易在晶界偏聚,导致合金钢的第二类高温回火脆性,高温蠕变时的晶界脆断。 S能形成FeS,其熔点为989℃,钢件在大于1000℃的热加工温度时FeS会熔化,所以易产生热脆; P能形成Fe3P,性质硬而脆,在冷加工时产生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而形成冷脆。 2.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 简单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高、熔点较高、稳定性较好; 复杂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低、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 3.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答:①当r C/r M>0.59时,形成复杂点阵结构;当r C/r M<0.59时,形成简单点阵结构; ②相似者相溶:完全互溶:原子尺寸、电化学因素均相似;有限溶解:一般K 都能溶解其它元素,形成复合碳化物。 ③N M/N C比值决定了碳化物类型④碳化物稳定性越好,溶解越难,析出难越,聚集长大也越难;⑤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 4.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答:A形成元素均使S、E点向_____移动,F形成元素使S、E点向_____移动。S点左移意味着_____减小,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_______降低。

(左下方;左上方)(共析碳量;莱氏体的C量) 5.试述钢在退火态、淬火态及淬火-回火态下,不同合金元素的分布状况。答:退火态: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绝大多数固溶于基体中,而碳化物形成元素视C 和本身量多少而定。优先形成碳化物,余量溶入基体。 淬火态:合金元素的分布与淬火工艺有关。溶入A体的因素淬火后存在于M、B 中或残余A中,未溶者仍在K中。 回火态:低温回火,置换式合金元素基本上不发生重新分布;>400℃,Me开始重新分布。非K形成元素仍在基体中,K形成元素逐步进入析出的K中,其程度取决于回火温度和时间。 6.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好处? 答:Ti、Nb、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好处):能够细化晶粒,从而使钢具有良好的强韧度配合,提高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7.哪些合金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有何作用? 答:在结构钢中,提高马氏体淬透性作用显著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Mn、Mo、Cr、Si、Ni等。 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工件得到均匀而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淬火时,可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倾向。 8.能明显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什么作用? 答: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Cr、Mn 、Ni、Mo、W、V、Si 作用: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可以使得合金钢在相同的温度下回火时,比同样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第二版 课后题答案

颜色不同的是课件和课后题都有的题目,水平有限,大家参考哦3-1在结构钢的部颁标准中,每个钢号的力学性能都注明热处理状态和试样直径或钢材厚度,为什么?有什么意义?(这个实在不会也查不到,大家集思广益吧!!!) 3-2为什么说淬透性是评定钢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 结构钢一般要经过淬火后才能使用。淬透性好坏直接影响淬火后产品质量3-3调质钢中常用哪些合金元素?这些合金元素各起什么作用? Mn:↑↑淬透性,但↑过热倾向,↑回脆倾向; Cr:↑↑淬透性,↑回稳性,但↑回脆倾向; Ni:↑基体韧度, Ni-Cr复合↑↑淬透性,↑回脆; Mo:↑淬透性,↑回稳性,细晶,↓↓回脆倾向; V:有效细晶,(↑淬透性) ,↓↓过热敏感性。 3-4机械制造结构钢和工程结构钢对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上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工程结构钢:1、足够的强度与韧度(特别是低温韧度);2、良好的焊接性和成型工艺性;3、良好的耐腐蚀性;4、低的成本 机械制造结构钢:1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不同零件,对钢强、塑、韧、疲劳、耐磨性等有不同要求2具有良好冷热加工工艺性如锻造、冲压、热处理、车、铣、刨、磨等 3-5低碳马氏体钢在力学性能和工艺性上有哪些优点?在应用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 ,1150~1500MPa ;屈服强度σs , 950~1250 MPa

ψ≥40% ;伸长率δ,≥10% ;冲击韧度A K≥6J 。这些性能指标和中碳合金调质钢性能相当,常规的力学性能甚至优于调质钢。 工艺性能:锻造温度淬火加自回火 局限性:工作温度<200℃;强化后难以进行冷加工\焊接等工序; 只能用于中小件;淬火时变形大,要求严格的零件慎用. 3-6某工厂原来使用45MnNiV生产直径为8mm高强度调质钢筋,要求Rm>1450Mpa,ReL>1200Mpa,A>0.6%,热处理工艺是(920±20)℃油淬,(470±10)℃回火。因该钢缺货,库存有25MnSi钢。请考虑是否可以代用。热处理工艺如何调整? 能代替,900℃油淬或水淬,200℃回火 3-7试述弹簧的服役条件和对弹簧钢的主要性能要求。为什么低合金弹簧钢中碳含量一般在0.5%~0.75%(质量分数)之间? 服役条件:储能减振、一般在动负荷下工作即在冲击、振动和长期均匀的周期改变应力下工作、也会在动静载荷作用下服役; 性能要求:高的弹性极限及弹性减退抗力好,较高的屈服比;高的疲劳强度、足够的塑性和韧度;工艺性能要求有足够的淬透性;在某些环境下,还要求弹簧具有导电、无磁、耐高温和耐蚀等性能,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冶金质量 总的来说是为了保证弹簧不但具有高的弹性极限﹑高的屈服极限和疲劳极限(弹簧钢含碳量要比调质钢高),还要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含碳量太高必然影响塑性和韧性了)。 3-8弹簧为什么要求较高的冶金质量和表面质量?弹簧的强度极限高是否也

金属材料学复习题(整理版)

第一章合金化 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 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 Mn, Ni, Co, C, N, Cu; 铁素体形成元素: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如:V,Nb, Ti 等。 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 离位析出: 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如 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2.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 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答: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 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 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Co、Ni 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 扩大γ相区:使A3降低,A4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开启γ相区:Mn, Ni, Co 与γ-Fe无限互溶. b.扩大γ相区:有C,N,Cu等。如Fe-C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 (2)缩小γ相区:使A3升高,A4降低。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封闭γ相区: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相区连成一片。如V, Cr, Si, A1, Ti, Mo, W, P, Sn, As, Sb。 b.缩小γ相区:Zr, Nb, Ta, B, S, Ce 等 (3)生产中的意义:可以利用M扩大和缩小γ相区作用,获得单相组织,具有特殊性能,在耐蚀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广泛。 4.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相变温度等)的影响。 答:1)改变了奥氏体区的位置 2)改变了共晶温度:(l)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A1,A3下降; (2)缩小γ相区的元素使A1,A3升高。当Mo>8.2%, W>12%,Ti>1.0%,V>4.5%,Si>8.5%,γ相区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