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它能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1)有机物(I)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X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______;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有机物(II)的化学式为_______;分子中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共有_____种。

(3)下列关于MMF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能溶于水

b.1 mol MMF最多能与3 mol NaOH完全反应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d.镍催化下1 mol MMF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1 mol的有机物(I)在单质铜和氧气的作用下可以氧化为醛基的—OH有____mol;有机物(II)在加热和浓硫酸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羧基、羟基 C6H13O2N 5 b 1

【解析】

【分析】

(1)有机物(I)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苯环和碳碳双键,根据有机物(Ⅰ)结构判断X的结构,根据X的结构判断含有的官能团。

(2)根据断键方式和原子守恒判断有机物(Ⅱ)的化学式,断键物质为酯基,根据氢原子的物质判断其种类。

(3)根据MMF的结构判断其性质,MMF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酚羟基、碳碳双键、酯基,可能具有酚、酯和烯烃的性质。

(4)连有醇羟基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时,醇羟基才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醇若能发生消去反应,消去反应后生成物含有碳碳双键。

【详解】

(1)有机物(Ⅰ)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苯环和碳碳双键,X的结构简式为,可见X含有的官能团是羧

基和羟基;

(2)在酸性、加热条件下,MMF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有机物(Ⅰ)和有机物(Ⅱ),断键部位是酯基,根据原子守恒判断有机物(Ⅱ),所以有机物(Ⅱ)的结构简式为,所以该

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3O2N;该分子中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共有5种;

(3)a.该有机物中含有酯基,酯类物质是不易溶于水的,a错误;

b.该有机物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是酯基和酚羟基,所以1 molMMF最多能与3 molNaOH 完全反应,b正确;

c.苯环酚羟基的邻对位上不含有氢原子,所以不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该分子没有醇羟基,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

d.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所以镍催化下1 molMMF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醇羟基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基,所以1 mol的有机物(Ⅰ)在单质铜的催化下可以氧化为醛基的-OH有1 mol;有机物(Ⅱ)在加热和浓硫酸的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含

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反应方程式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明确苯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的位置,酯基发生水解反应,根据酯化反应历程:酸脱羟基醇脱氢,脱什么加什么补齐即可。

2.在C4H11N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接,它具有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6 B.7 C.8 D.9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该有机物中C、N、H原子之间都是以单键相连,以氮原子为中心,氮原子连一个甲基、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有一种结构;氮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一个乙基、一个乙基,共1种;八种氮原子连一个氢原子、一个甲基和一个丙基,丙基有两种,有2种结构;氮原子连两个氢原子和一个丁基,丁基有4种,有4种结构;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原子的连接方式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注意丙基分正丙基和异丙基,丁基有4种。

3.某种可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X法正

确的是()

A.X是乙酸乙酯的同系物,可能有香味

B.X能溶于水,密度可能比水的大

C.X遇碱溶液或酸溶液都不变质

D.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

A.X含环状结构,与乙酸乙酯的结构不相似,二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X含-COOC-,且碳原子数不多,则X不溶于水,密度可能比水的小,故B错误;C.含-COOC-,具有酯的性质,遇碱溶液或酸溶液均发生水解反应而变质,故C错误;D.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由环已烷、乙醇、乙醚组成的混和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A.14.2% B.16% C.17.8% D.19.4%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2可以改写成(CH2)6,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可以改写成

(CH2)2·H2O,乙醚的分子式为C4H10O,可以改写成(CH2)4·H2O,所以该混合物可以看成CH2与H2O构成的。

【详解】

由于该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为72%,所以CH2的质量分数为:

12

72%=84%

14

÷,那么

H2O的质量分数为:1-84%=16%,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16%14.2%

18

?≈,A项正

确;

答案选A。

5.已知下表均为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且它们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123456…

CH4C2H6C5H12C8H18C17H36……

则第6项烷烃分子的化学式

A.C16H34B.C22H46C.C26H54D.C27H5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烷烃的分子式分析,第三个是将甲烷中的氢原子全换成甲基得到的,第四个是将乙烷中的氢都换成甲基得到的,第五个是将第三个戊烷中的氢都换成甲基,所以第六个是将辛烷中的氢都换成甲基;

答案选C。

6.科学实验表明,在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的。下面的4个选项中错误的是()

A.键的方向一致B.键长相等

C.键角相等D.键能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的,所以键长、键角、键能均相等,分子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

【详解】

在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的,所以键长、键角、键能均相等,分子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所以键的方向一致不一致,故A错误;

故选:A。

7.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D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条件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

(6)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

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取代反应丙二酸乙醇、浓硫酸、加热 C12H18O3羟基或

【解析】

【分析】

A是ClCH2COOH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B:ClCH2COONa,ClCH2COONa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NC-CH2COONa,然后酸化得到D:HOOC-CH2-COOH,HOOC-CH2-COOH 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时发生酯化反应产生E:C2H5OOC-CH2-COOC2H5,C2H5OOC-CH2-

COOC2H5,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F:,F与H2发生还原反应产生G:,G发生取代反应产生W:。

【详解】

(1)ClCH2COONa中的Cl原子被-CN确定产生NC-CH2COONa,所以反应②类型为取代反应;

(2)D结构简式为HOOC-CH2-COOH,名称为丙二酸;

(3)丙二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C2H5OOC-CH2-

COOC2H5,所以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乙醇、浓硫酸、加热;

(4)由G结构简式可知G的分子式为C12H18O3,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5)E结构简式是C2H5OOC-CH2-COOC2H5,分子式是C7H12O4,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核磁共

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或

(6)苯甲醇与HCl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产生,酸化得到,

与苯甲醇发生酯化反应产生,故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把握官能团的结构及其与物质性质、反应类型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注意有机物转化时官能团的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应用,注意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特点,物质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叫还原反应,得氧失氢被氧化,得氢失氧被还原。

8.星型聚合物SPLA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

已知:SPLA的结构简式为:,其中R为。

(1)淀粉是___糖(填“单”或“多”);A的名称是___。

(2)生成D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反应;D结构中有3个相同的基团,且1 mol D能与2 mol Ag(NH3)2OH溶液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是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B的直链同分异构体G的分子中不含甲基,G既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且1mol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

(4)B有多种脱水产物,其中两种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多葡萄糖加成 C(CH2OH)3CHO C(CH2OH)3CHO+H2C(CH2OH)4

CH2=CH-COOH或CH3CH(OH)COOCH(CH3)COOH

【解析】

【分析】

从流程图可直接推出:由多糖淀粉水解得A是葡萄糖,葡萄糖不完全氧化产生B为2-羟基

丙酸(即乳酸),结构简式是,乙醛和甲醛发生醛与醛的加成反应产生

D:C(CH2OH)3CHO,D与H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E:季戊四醇C(CH2OH)4,B、E发生缩聚反应产生高分子化合物SPLA。

【详解】

(1)淀粉(C6H10O5)n与水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葡萄糖C6H12O6,淀粉是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因此淀粉属于多糖;A是葡萄糖;

(2)乙醛和甲醛发生反应时,乙醛分子断裂甲基中的三个C-H键,甲醛分子断裂C=O双键中较活泼的键,H与O原子结合形成-OH,C与C结合,则一分子乙醛与三分子甲醛发生加成反应产生D:C(CH2OH)3CHO,所以生成D的反应为加成反应;由D、E的化学式可以看出E 比D多2个H原子,D产生E的反应是催化加氢反应,又叫还原反应,故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H2OH)3CHO+H2C(CH2OH)4;

(3)B是乳酸,结构简式是,B的直链同分异构体G的分子中不含甲基,

G既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且1 mol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说明G中无-COOH,无-CHO,1 mol G中有2 mol-OH,则G的结构简式为:

(4)B是乳酸,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OOH;两分子乳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两分子乳酸酯化生成环酯:,或发生缩聚反应反应生成聚乳酸:等。

9.某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215 g/L,现取3.6 g该烃完全燃烧,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 g,碱石灰增重11 g,求:

(1)该烃分子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3)已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答案】72 g·mol-1 C5H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烃的摩尔质量为3.215g/L×22.4L/mol=72g/mol;

(2)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

5.4g

18g/mol

=0.3mol,所以n(H)=2n(H2O)

=0.3mol×2=0.6mol,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n(CO2)=

11g

44g/mol

=0.25mol,所以n(C)=n

(CO2)=0.25mol,烃中C原子、H原子的个数比为0.25mol:0.6mol=5:12,实验式为

C5H12,实验式中C原子与H原子的关系满足烷烃关系,实验式即是分子式,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5H12;

(3)分子中只有一种H原子,C5H12是烷烃,所以H原子一定位于甲基上,所以甲基数目

为12

3

=4,剩余的1个C原子通过单键连接4个甲基,结构简式为。

10.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1)①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

②请写出甲的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

(2)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已略去无关产物):

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Y的结构简式_______。

(3)1mol乙最多可与______molH2发生加成反应。

(4)写出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醛基、加成反应

5

+2Cu(OH)2+NaOH+Cu2O↓+3H2O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乙的结构简式确定乙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②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甲的同分异构体符合条件: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据此书写;

(2)甲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HCl发生加成反应产生,该物质含有醇羟基,与O2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Y是,Y发生

消去反应产生乙:。

(3)苯环、碳碳双键、碳氧都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4)乙是C6H5CH=CH-CHO,含有醛基,可以被新制Cu(OH)2氧化产生C6H5CH=CH-COOH,同时产生Cu2O砖红色沉淀,结合对应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

(1)①乙结构简式是,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碳碳双键、醛基,其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醛基;

②甲物质的同分异构体要求符合条件: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则

其同分异构体有:、等;

(2)甲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所以反应I类型为加成反应;

中羟基连接的C原子上含有2个H原子,与O2在Cu作催化剂时被氧气氧化生成含有醛基的Y,Y的结构简式为:;

(3)乙结构简式为:,可知乙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碳氧双键,所以1mol乙最多可与 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煮沸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6H5CH=CH-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H)2+NaOH+Cu2O↓+3H2O。【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转化关系,涉及有机物推断及合成、有机物的结构与性

质、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书写等,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官能团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根据有机物的结构与反应条件进行推断。

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有机物E (C 9H 10O 2)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酒精和苯的某一同系物(C 7H 8)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11.某烷烃和单烯烃的混合气体2.24L,将其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4.05克,将剩余气体通入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了6.60克,另取该混合气体2.24L 通过过量溴水,溴水质量增加了1.05克。

(1)混合气体由哪两种烃组成____?

(2)两种烃的体积分数各是多少______?

【答案】CH 4和C 3H 6 CH 4:75%,C 3H 6:25%

【解析】

【分析】

根据有机物燃烧时,有机物中的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其质量可以根据澄清石灰水质量增加量来确定,有机物中的氢全部转化为水,其质量可以根据浓硫酸质量增加来确定,烯烃和溴单质能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质量增加量就是烯烃的质量,根据水以及二氧化碳的量可以确定碳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

【详解】

(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2.24L 22.4L ?mol -=0.1mol ;燃烧后通过浓H 2SO 4,增重的质量即水的质量为4.05g ,即 4.05g 18g /mol

=0.225mol ,再通过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生成CO 2的质量为6.60g ,即 6.60g 44g /mol

=0.15mol ;取0.1mol 混合物通入溴水,增重的质量即烯烃的质量为1.05g .所以设烷烃、烯烃分别为C x H 2x+2、C y H 2y ,且两种烃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b ,则有:1.05g=14yg/mol×b ;a+b=0.1mol ;(2x+2)a+2yb=0.225mol×2((H 守恒);ax+by=0.15mol(C 守恒);解得x=1,y=3,a=0.075mol ,b=0.025mol ,所以烷烃为CH 4;

(2)烯烃为C 3H 6,CH 4的体积分数为0.075mol 0.075mol 0.025mol

+×100%=75%;C 3H 6的体积分数为0.025mol 0.075mol 0.025mol

+×100%=25%。

12.取标准状况下CH 4和过量O 2的混合气体840 mL ,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

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g。请计算:

(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原混合气体中CH4与O2的体积比。

【答案】(1)336mL;(2)1:4。

【解析】

【分析】

【详解】

(1)CH4+2O2→CO2+2H2O,1 mol CH4完全燃烧得到的CO2和H2O共80g,原混合气体中

n(CH4)=0.6/80mol=0.0075mol,CH4体积为0.0075 ×22.4L=0.168L,即168mL,剩余气体体积为840mL-168mL×3=336mL;

(2)V(CH4)∶V(O2)=168mL∶(840-168)mL=1∶4。

13.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

(2)根据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实验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装置A中:①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②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③试管中有少量白雾④试管内液面上升⑤水槽中有固体析出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

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取代反应

【解析】

【分析】

(1)根据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实验条件和产物性质,分析判断实验现象;

(2)根据甲烷与氯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推断结论;

(3)利用甲烷取代反应特点书写反应方程式;

(4)根据上述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

【详解】

(1)装置A中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所以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为①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因为氯气被反应掉了②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因为有四氯化

碳的产生③试管中有少量白雾;产生的氯化氢与水面上的小水滴结合④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的产生的氯化氢会溶解在水中试管中的气压减小⑤水槽中有固体析出,因为产生的HCl 溶于水使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所以会有氯化钠晶体析出;装置B 中的试管用黑色纸套套住无法进行反应,所以实验现象为装置B 中无明显现象;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3)上述实验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4+Cl 2??→光CH 3Cl +HCl 、CH 3Cl +Cl 2??→光CH 2Cl 2

+HCl 、CH 2Cl 2+Cl 2??→光CHCl 3+HCl 、 CHCl 3+Cl 2??→光CCl 4+HCl ;

(4)上述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14.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副产品生产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所设计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A 中制取C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 装置中的石棉上吸附着潮湿的KI 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收集气体

B .吸收氯气

C .吸收氯化氢

(4)E 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 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将lmolCH 4与C12发生取代,测得4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MnO 2+4HCl(浓)

ΔMnCl 2+Cl 2↑+2H 2O 除去Cl 2 C 分液 2.5mol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A 中浓盐酸与MnO 2在加热时发生反应制取C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nO 2+4HCl(浓)Δ MnCl 2+Cl 2↑+2H 2O ;

(2)A 中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来除去,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使气体混合均匀、通过观察气泡来控制气体的混合比例;在C 装置中氯气与甲烷发生

取代反应;在装置D中的石棉上吸附着潮湿的KI粉末,其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Cl2;

(3)装置E用来吸收产生的HCl获得盐酸,为了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安装了一个倒扣的漏斗,因此E的作用是C。

(4)E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有机物,由于有机物都难溶于水,是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物质,所以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是分液;

(5)将l mol CH4与C12发生取代,测得4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C守恒,每一种氯代甲烷的物质的量都是0.25mol,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25mol×1+0.25mol×2+0.25mol×3+0.25mol×4=2.5mol。

15.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甲烷的球棍模型是__(填序号,下同),表现甲烷的空间真实结构是__。

(2)下列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___(填序号)

(3)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①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填序号)。

②写出有机物(a)的名称__。

③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__。

④写出与(c)互为同系物的最简单有机物和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生成物的名称是

___。

(4)某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生成异戊烷,该烯烃的结构简式有__种。

(5)“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方体结构。如图表示立方烷,正方体的每个顶点是一个碳原子,氢原子均省略,一条短线表示一个共用电子对。碳原子上的二个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种。

【答案】C D ABD bf 异丁烷 CH3CH2CH2CH3 CH2=CH2+Br2→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 3 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烷的球棍模型是C,甲烷的电子式是B;A是分子结构示意图;D是比例模型;其

中比例模型更能形象地表达出H、C的相对位置及所占比例;电子式只反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

(2)乙烯和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C不可能原子共面;D 苯环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有原子可以共平面;

(3)①c为C4H8与它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为b、f,

②由图示可知a为烷烃,含有4个C原子,主链含有3个C,甲基在2号C,是异丁烷

③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有CH3CH(CH3)CH3和CH3CH2CH2CH3,a为CH3CH(CH3)CH3,则其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CH3;

④c为丁烯,单烯烃碳原子数目最少的是CH2=CH2;

(4)加成反应不改变碳链结构,异戊烷CH3-CH2-CH(CH3)2两个甲基与碳相连的价键是相同的,所以烯烃的双键位置有三种,烯烃的结构就有三种;

(5)在一个面上有邻位和对位两种;不在一个面上,有1种,即立方体体对角线一个顶点一个-NH2。共3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