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涂料检测标准

8.2 汽车工业常用涂料、涂膜性能的检测方法

由于汽车的特殊性,汽车涂料已成为涂料的一个独立分支,各大汽车厂都有适合于自己需要的涂料技术条件和某些特殊的检测方法。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汽车制造厂和汽车涂料生产厂引进了技术或合资生产,因而,也引进了国外许多先进的检测方法,目前,要规范和统一汽车涂料和涂膜的检测方法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在非合资厂中,涂料及涂膜的检测方法有很多还是采用国家标准,或是等效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所以,有必要对于在汽车普遍采用的国家标准做一总汇,以便于查找;对于国外一些常用的先进方法,也有必要做一些简要介绍。

8.2.1汽车涂装中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

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没有专门为汽车涂料及涂层检测定单独标准,除了某些汽车有一些自定的企业标准之外,都是选用国家的有关标准。这类标准已不少,为便于工作时查找,表8-8列出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的名称及标准号。

表8-8 汽车涂装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

GB9286 -88 GB9753 -88 GB9754 -88 GB9761 -8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颇料的色漆漆膜之200、600和850镜面光泽的测定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

8.4.2 涂层光泽测定法.

光泽测定在GB 9754 - 88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标准中己有了规定。在涂装施工现场中,涂层光泽是一个经常要检测的项目,可以用便携式光撇,如BYK - Gardner 公司制造的微型光泽仪。

必须指出的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对于不同的光泽度范围,应该选用不同角度的光泽仪进行测量,如图8-2 所示,60°光泽仪适用于测量光泽度为10-70%的中光泽涂层。当用60°光泽仪测量光泽度超过70%的高光泽涂层时,则应采用20°光泽仪测量。当用60°光泽仪测量光泽度小于10%的低光泽涂层时,则应采用85°光泽仪测量。不过,为了有更好的测量灵敏度,当用60°光泽仪测量小于30%的低光泽涂层时,也可用85°光泽仪测量。

图8 -2 用不同角度的光泽仪的测量结果

8.4.3涂膜鲜映性测定法

涂膜鲜映性是用来描述涂膜表面显映物体的清晰程度。鲜映性与涂膜的平滑性、丰满度及光泽等因素有关,是表征涂膜装饰性的综合指标。从微观状态分析,其关系见表8 -9 。

表8-9 涂膜鲜映性与表面状态

表面状态凹凸间隔鲜映性三维坐标粗度

长波长粗度

1000μm以上

平滑性

中波长粗度

(100-1000)

μm

丰满度

短波长粗度100μm以下光泽·亮度

大量测试数据表明,尽管光泽度是构成鲜映性的因素,但它们的依存性不大。现在所使用的汽车面漆都不难确保获得高的光泽度,然而,它的鲜映性并不一定就高。相比之下,平滑性与鲜映性是密切相关的,要提高涂膜鲜映性,应着重改善涂膜的平滑性。

评价涂膜鲜映性的仪器和方法有多种,在国内已采用的有如下几种。

8.4.3.1 便携式鲜映性测定仪(PGD )测定

仪器结构原理及其标准数字板如图8 -3 所示。由光源照射标准数字板,被标准数字板反射的光通过二块反射镜反射到涂漆试板上,然后,涂漆试板的反射光又被另外二块反射镜反射到目视镜,观察者通过目视镜观察标准数字板上数列影像的清晰程度,记录能清晰地读出的数列所对应的PGD 值(也有用DOI 值表示)。

每次测量之前,应调整电压至规定范围,在用标准反射镜片校准仪器时,要求观察者的视力必须能清晰地读出DOI 值为1.0 所对应的数列,方可使用该仪器。

测定时,应使平整的试板表面完全挡住仪器的测量窗口。

图8 -3 PGD 仪原理图

8.4.3.2 图像分辫法

这是用所谓带缺口的圆环(" LANDOLT 环”)映象在被测试的涂膜表面上,再对图象的清晰程度进行评价,它是对影响表面视觉的镜面光泽、鲜映性及雾影的综合反映。

仪器如图8 -4a所示。光源箱内装-支15W日光灯,其底部是一块毛玻璃,以保证整个表面照度均匀,毛玻璃上面是印有测试图带缺口圆环的透明胶片(图8 -4b ) 。校验仪器时,将作为标准的黑色玻璃板放在仪器下面,观察者的位置在30°反射角度上,即恰好看到光源箱前边缘与测试图中间的标记线齐平,并调整观察距离,直至能清楚地看出DOI =100 的这列图象,以这一角度和距离来观测试板,找出能看清环开口的最小带缺口圆环图象,记录其侧面的数值,即为DOI 值。若在两列图象之间犹豫时,可用对应的两个数值的中间值。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镜面光泽高于40% ( 20°角)的平整表面或曲率半径大于1m 的表面。

图8 -4 图象分辨法仪器结构示意图

8.4.4 涂层张力测定法

涂层张力测定仪的结构如图8 -5a 所示,一端是内置闪光灯、毛玻璃板和格栅线条板(图8 -5b ) ,另一端是即时显影照相机。为了防止振动,采用与闪光灯联动的软快门起动照相机。

从反射角60°方向拍摄投影在涂层上的格栅线条,再根据照片上格栅线条的清晰程度判断涂层的张力。必要时,可用3 倍放大率的放大镜观察。

格栅线条是由并列小方格构成,方格内画0.lmm 宽的线条,各方格内线条间隔,见表8 -10 。

表8 -10 张力测定仪格栅线条间隔

编号2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线条00.20.20.30.40.50.60.70.8 1.0 1.2 1.4 1.7 2.1 2.5 3.0 3.7 4.4 5.3 6.3

试板应是平板或曲率半径大于lm 的工件,其大小应大于,70mm x 100mm 。结果评价通常是以方格内至少有50 %的线条仍清晰可辨的方格编号表示。

本仪器可用于对涂膜桔皮的间接评价。

图8 -5 涂层张力测定仪示意图

8.4.5 涂膜能见度极限测定法

其测定原理类似于涂层张力测定原理,但光的入射角和标尺图像不同。仪器的一侧是一个标尺,这是一系列由大到小、内含有双线的六角形(图8 -6 ) ,在标尺上方有电子闪光灯。仪器另一侧是一台即时照相机,以1 : 1 的比例拍照。

测定时,闪光灯使标尺上的图形以20°入射角投影到涂膜表面上,在其反射的方向上,用装有黑白胶片的照相机拍照。在照片上图形的清晰程度极限就是涂膜表面能见度极限,以D.0.I.表示。

8.4.6 雾影测定法

有两块高光泽的涂装件,用20°光泽仪测量的数值非常接近,但凭眼睛观察时,则有明显不同的外观。若一个景物投射到这两个涂装件的表面上,在一个表面上反映出清晰的

影象,而另一个表面上反映出的是清晰但有晕轮包围的影象。这是因为光泽仪只能测得反射光,而肉眼能观察到反射光,还能观察到反射的散射光。雾影就是由这些散射光造成的。

BYK -Gardner 公司生产的雾影-光泽仪可以测定直接反射光(光泽度)和发散光。它是在20°光泽度接收孔的两边各装上一个附加接收(宽为1.5mm)孔,以测定接近20°角度的发散光,在测定20°光泽度的同时,也能测定雾影。

通过雾影测定可以间接地反映涂料中颜料的分散、湿润、絮凝情况及底材的表面状况等信息。配合其他仪器测定涂层抗擦伤性和耐候性。

8.4.7 涂膜桔皮测定法

在高光泽涂膜表面上,若出现0.lmm -10mm 大小的波纹结构,就会出现亮/暗的图纹,这就称为桔皮或微小波纹。当光线聚焦在该平面上时,可以看到光亮区和非光亮区的反差。

在约3m 的距离时,可观察到的是长波纹。在约0.5m 的距离时,可观察到的是短波纹。

BYK -Gardner 公司生产的桔皮仪就是使光线聚焦在表面上,模拟视觉来评估涂膜桔皮的仪器。仪器使用激光点源来照明样品。仪器在试样表面上移动10cm 扫描表面,光源以60°照在试样上,在对面用同样角度测量在波峰或波谷及在斜坡上反射光的强弱信号,根据这信号的频率与试样上的波纹频率的关系来测定桔皮,其原理见图8 -7 。

测定桔皮时,只要把仪器在涂膜上推移10cm 以上,听到一声响声后,测量结果就在显示窗显示出来。有长波L (结构尺寸>0.6mm)和短波S (结构尺寸<0.6mm)二个数值,短波反映底材粗糙度的影响,长波反映涂料的流平特性及零件结构的影响。

8.4.8 涂膜铅笔硬度测定法

在现场管理中,可用手工方法测定涂膜的铅笔硬度。要点是:

1 )取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并削成露出柱形笔芯5mm~6mm ,握住铅笔,与NO.4 00砂纸面成90°,在砂纸上划圈摩擦,直至铅笔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笔端为止,边缘不得有破碎或缺口。

2 )从最硬铅笔开始,手握住铅笔,铅笔与被测涂膜表面保持45 。角,推进速度为lmm / s , 推进距离3mm ,推力保持均匀,用力以不折断铅芯为限,每级铅笔犁5 道,直至找出都不犁伤涂膜的铅笔为止。

3 )评价。不犁伤涂膜的最高的铅笔硬度即代表所测涂膜的铅笔硬度。

附录E 漆膜硬度铅笔检验方法(参考件)

铅笔检验法是以一定硬度的铅笔刻划漆层,以目测漆膜划痕的深浅程度表示漆膜硬度。

El 检验工具

El.1 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规格为H 、HB 、B 三种。

El.2 绘图用橡皮或绒布。

E2 检验条件

E2.l被检车身涂层表面漆膜必须干燥、洁净(被检表面应尽量避免选择醒目及影响外观的部位)。

E2.2 铅笔芯直径为1.8mm 以上,长度为3mm 左右,笔尖圆平。

E3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如图El 所示。用手握住铅笔,铅笔与被检漆膜表面保持45°角,推进速度约3mm / s ,推力要保持均匀,用力以不折断铅芯为限。在被检部位往返进行5 次后,用橡皮或绒布将铅笔碳灰擦去,以目测检验漆膜划痕的深浅及明显程度。

图El 漆膜硬度铅笔检验方法示意图

8.4.9 涂膜干性试验法

在现场管理中,可用棉球浸透二甲苯或其他指定溶剂,置于涂膜上,接触面积不小于1cm2,到达规定时间后,移走棉球,涂膜无变化为合格。

8.4.10 烘道温度追踪测定

涂层在合适的烘干条件下固化是很重要的,这是保证涂层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烘烤不足,涂层性能发挥不出来;烘烤过度,浪费能源,甚至使涂层性能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采用烘道温度追踪仪进行烘道温度的追踪测定,及时调整烘干曲线,使之保持正常状态。

烘道温度追踪仪可以连续地记录工件从进烘道至出烘道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BYK -Gardner 公司的BYKOTRACK 多点烘道温度追踪仪包括温度传感器、记忆体、保温箱、打印机及计算机等,可同时测定4 个点或6 个点的温度,测温范围(15-265)℃,每 5s 钟记录一次。

测定时,把传感器探头放置在零件的适当部位上,接上记忆体,记忆体放入保温箱中,保温箱放在零件上或挂在运输链上送入烘道,出烘道后,取下探头,拆下记忆体,接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它可以算出最高温度及任一温度段的时间、升温率、固化指数等,温度曲线及数据可用多色打印绘图机画出来。

第4 篇涂料质量及涂层性能检测

在现代涂装中,涂料质量,涂装施工、涂装管理是获得高质量涂层的三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涂料质量及涂层性能检测则是涂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先进的测试方法来达到科学的涂装管理是涂装工作者所必须熟悉、掌握的。

涂装质量控制和管理可以分为涂料产品的质量控制及涂装施工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只有二者都能满足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涂装目的。优良的涂料是获得高质量涂层的前提,但涂料在生产、贮存及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其性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检验涂料产品是否在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范围内是涂装工作者所必须进行的工作。而对涂层性能进行检测则可以确定涂装施工是否达到了涂装目的,并且还有助于发现涂装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具体环节。如对涂层性能检测发现附着力差时,在排除涂料产品本身的附着力因素外,若是涂层与基体间产生脱落现象。则可以认为是预处理不当或是选择的涂料不当(如某一涂料不适用于某一金属表面);若是产生涂层间脱落现象,则可能是选择的涂料配套性不好,抑或是施工不当(如涂装间隔时间过长,涂层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等)所引起的。性能测试的方法很多,并且对同一种检测项目也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本篇介绍的是国内外常用涂料质量及涂层性能测试标准及方法。

标准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标准亦不断相应地改进、完善与提高,因此,除特殊情况外,在检测工作中应尽量采用新的标准。

第1 章涂料物性测定

涂料物性从某一方面较直观地反映了涂料产品的质量,涂装工作者可以根据涂料的物性指标来选择涂料及制定涂装施工时的工艺参数,一般涂料物性在其产品出厂时即已确定,但如果储存、运输不当或储存期过长时,涂料物性亦会发生变化。涂料物性测定是了解涂料产品是否符合该产品标准所规定技术指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可根据涂料产品技术标准,或按照使用单位与涂料生产单位双方协商制订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

涂料物性常规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见表4.1-1 。

表4.1-l 涂料物性常规检测项目及相应标准

1 粘度

粘度是部分液体在该液体的另一部分上面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的量度,是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在涂料中,除粉末涂料外,其它涂料均为比较粘稠的液体。粘度是涂料产品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在涂料生产过程中,通过测定粘度可以控制漆基中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大小;粘度亦是涂装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在刷涂、滚涂、喷涂、浸涂等涂装施工中,通过调整涂料粘度,可以控制涂层厚度,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涂层外观。

粘度的单位是帕斯卡·秒(Pa·s) ,即[动力]粘度,表示液体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大小;当使用所谓运动粘度计(如小孔和气泡类型粘度计)测定粘度时或为了设计输送涂料或漆料的管道装置时,就需要引人运动粘度的概念。运动粘度的定义为液体的〔动力〕

粘度与液体密度之比,可由下式表示:ν=η/ρ

式中:ν―运动粘度;η―「动力〕粘度;ρ―液体密度。

对于涂料生产及涂装施工,采用涂料杯及落球粘度计来测试其条件粘度是控制工艺参数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用涂料杯测定粘度的条件是指一定量的试样在一定的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孔所流出

的时间,以秒(s)表示。国内用的涂料杯分为涂-1 杯及涂-4 杯二种规格,其测试的流出时间根据下列公式可以换算成运动粘度值(mm2/s ) :

涂-1 杯:t = 0.053ν + 1.0

涂-4 杯:

t < 235 时,t = 0.154ν + 11

23s< t < 150s 时,t = 0.223ν + 6.0

式中t- 流出时间(s ) ; ν - 运动粘度(m2/s)。

用落球粘度计测定的条件粘度是: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规格的钢球通过盛有试样的玻璃管上、下两刻度线时所需的时间,故所测的试样应是透明的。

此外,工业上常用的还有一种气泡粘度计或称加氏管,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的中间控制,测定漆料和树脂液等半成品的粘度。

国外也通常采用测定条件粘度的方法来控制涂料生产及涂装施工,如国际标准(ISO)粘度杯(国内有等效标准GB6753. 4-1986)、英国标准(BS) 4 号杯、法国标准(NFT) 4 号杯、美国(ASTM )标准福特杯、德国标准(DIN ) 4mm杯、德国标准(DIN ) 6mm杯等,测定清漆粘度可采用气泡粘度计。本节将介绍涂-1 粘度计、涂-4 粘度计、落球粘度计、福特杯、气泡粘度计的测试方法。

( 1 )涂-1 粘度计法

用于测定流出时间不低于20s(以本粘度计为标准)的涂料产品。

l )仪器该仪器见图4.1-1 ,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的金属容器,内壁的粗

0.4μm,内壁上有一刻线,圆锥底部有漏嘴,容器的盖上有两个孔,一孔为插塞糙度为R

a

棒用,另一孔为插温度计用,容器固定在一个圆形水浴内,粘度计装置于带有两个调节水

平螺钉的架上。基本尺寸:圆柱体内径为0.10mm 51+,圆锥体由底至刻线高0.2046mm +,粘度计锥体内部的角度为101°±31′。漏嘴高(14±0.02 )mm ,漏嘴直径0.2

5.6mm +。 2 )测试方法 每次测试前须用纱布蘸溶剂将粘度计内部擦试干净,在空气中干燥或

用冷风吹干,对光观察粘度计漏嘴应清洁,然后将粘度计置于水浴套内,插人塞棒。将试样搅拌均匀,有结皮和颗粒时用孔径为246μm 的金属筛过滤,调整温度至(23±1)℃ 或(25±1 ) ℃, 然后将试样倒入粘度计内,调节水平螺钉使液面与刻线刚好重合,为使试样中气泡逸出应静置片刻,盖上盖子并插人温度计,试样保持在(25±l ) ℃。在粘度计漏嘴下面放置一个50mL 量杯,当试样温度符合要求后,迅速将塞棒提起,试样从漏嘴流出并滴人杯底时,立即开动秒表。当杯内试样达到50mL 刻度线时,立即停止秒表,试样流人杯内50mL 所需时间(s ) ,即为试样的流出时间,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3 %。

( 2 )涂-4 粘度计法

用于测定流出时间在150s 以下(以本粘度计为标准)的涂料产品。

l )仪器该仪器见图4.1-2 ,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在锥形底部有可以更换的漏嘴,在容器上部有凹槽,作多余试样溢出用。粘度计装置于带有两个调节水平螺钉的架上。涂-4 粘度计有塑料制与金属制两种,其内壁粗糙度为R a 0.4μm 但以金属粘度计为准。基本尺寸:

图4.1-1 涂-1 粘度计 图4.1-2 涂-4 粘度计

粘度计容量为0.10mL 100+,漏嘴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其孔高(4±0.02)mm ,孔内径(0.204+) mm ,粘度计锥体内部的角度为81°±15′,总高度72.5mm ,圆柱体内径(0.2

49.5+)mm 。 2 )测试方法 粘度计的清洁处理及试样准备同涂-1 粘度计测试法,调整水平螺钉,使粘度计处于水平位置,在粘度计漏嘴下面放置150mm 的搪瓷杯,用手堵住漏嘴孔,将试样倒满粘度计中,用玻璃棒将气泡和多余的试样刮人凹槽,然后松开手指,使试样流出,同时立即开动秒表,当试样流液(丝)刚中断时停止秒表,试样从粘度计流出的全部时间

( s ) ,即为试样的条件粘度。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3 % ,测试时试样温度为(25±l ) ℃或(23±l ) ℃。

( 3 )落球粘度计法

用于测定粘度较高的透明的涂料产品。

l )仪器见图4.1-3 。由玻璃管与钢球组成,玻璃管长350mm,内径为(25±0.25 )mm;距两端管口边缘50mm处各有一刻度线,两线间距为250mm,在管口上、下端有软木塞子,上端之软木塞中间有一铁钉,管垂直固定在架上(以铅锤测定),钢球直径为(8±0.03)mm,重2.091g。

2 )测试方法将透明的试样倒人管中,使试样高于刻度线4cm ,钢球也一同放人,塞上带铁钉的软木塞,用永久磁铁放置在带铁钉的软木塞上,将管子颠倒使铁钉吸住钢球,再翻转过来,固定在架上,并用铅锤调节使其垂直,然后移去永久磁铁,使钢球自由落下,当钢球通过上刻度线时立即开动秒表,至钢球落到下刻度线时停止秒表,记下钢球通过两刻度线的时间(s ) ,即为试样的条件粘度。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

3 %。

( 4 )福特杯法

本方法适用于用福特型粘度杯测量色漆、清漆和有关流体物料的粘度,系选用组合杯口(福特2 号、3 号或4 号)测定在20-100s内的流出时间。

1 )仪器福特杯由耐腐蚀、耐溶剂的材料制成,按图4.1-4 中所表示的尺寸要求,装成一个整体。

图4.1-3 落球粘度计

2 )测试方法每次测试前后,均要用适当的溶剂和软毛刷清洗杯子,决不能用金属清洗工具与仪器相接触,在清洗漏嘴孔时必须特别细心清洗,以避免任何膜沉积在内壁上或造成内壁刻痕。

应在无通风和无温度急剧变化的房间内进行测试,为了达到最高的精确度,室温应在20-30℃, 测定时的温度应在仪器周围大气的露点以上,试样温度应为(25±0.1 )℃。

对于流出时间在20-100s之间的物料宜选用福特3 号杯和福特4 号杯,流出时间在40-100s之间的物料宜选用福特2 号杯。

调节仪器使其处于水平位置,用手指堵住漏嘴孔,将事先搅拌均匀、且无任何异物或气泡的物料倒入杯内,最好是使其过量,然后用直尺刮平多余部分,松开手指,按动秒表,

测量物料开始流出到流液(丝)第一次中断的时间,所得秒数即为该物料的粘度。

图4.1-5 是福特杯的近似粘度曲线。

( 5 )气泡计时法

本方法适用于以气泡的秒数计时或对比的方法测定没有晶体或胶体颗粒的透明液体

的粘度。对于大多数液体而言,气泡秒数与其斯数(运动粘度单位)近似相等。lSt =10-4 m2/s 。

1 )仪器恒温浴任何能保持温度在(25±0.1)℃,以水为介质的浴器均适用。

a .标准粘度管内径为(10.65 ±O.025 )mm, 外部长度为(114±l )mm的平底透明玻璃管。应自管底向上在(27±0. 5 )mm、(100 ±0.5)mm、(l08±0.5) mm 处刻有明显的标准线。

第一、二两条标线间的距离应为(73±0.5 )mm。

b .参考标准为一组标准粘度管,管中充满预先测知以斯和泡秒数表示粘度的透明液体,并按递增26 %的对数列人表4.1-2 ( log1 . 260 = 0.100) ,这些标准应按表4.1-2 所示作出与斯或气泡时间无关的数字标记。在表4.1-2 中还列有长系列的加德纳-霍尔德( Gordner -Holdt )字母标准,仅供一般和历史性资料使用。加氏管没有标准粘度管上的三条标线,而且比标准粘度管短。为方便起见,参考标准可分为三个系列,从0.22-8.0 的15根管为稀薄系列,从10 到200 的14 根管为高粘度系列,从250 到1000 的7 根管为超高粘度系列。

计时装置能够精确读到0.1s的秒表或电子闹钟。

c .管架能够倒转1 个或多个粘度管180°,精确至1°的直立活动架,并能使管浸人恒温浴中。

粘度管软木塞-NO.2 短塞。

2 )测试方法装待测粘度的材料于标准粘度管中,约至其108mm标线处。移粘度管到25℃的恒温浴内,并用软木塞轻轻塞住粘度管,在该温度下保温10min。控制恒温浴的温度很重要,恒温浴的温度变化0.1℃,将会引起气泡全程计时1 %的变化。

过10min 后,调整液位以使其弯月面底部在100mm线上,塞紧塞子,使塞子的底面在108mm线上,这将保证气泡稳定和大小合适。

将粘度管插人管架,并将该管架浸人25℃水浴中。如果用对比法测定,则将适当的标

准管挨着待试验的粘度管插人管架。在读粘度值之前,应将带软木塞的试管在水浴中至少保持20min 。对于粘度按气泡升程时间为4s或4s不到的液体,为取得更为精确的结果,可与事先测好粘度或测过气泡时间的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的方法测粘度(见前述参考标准)。

读数时,迅速倒置粘度管,并测空气泡上升所需秒数或与标准样对比的结果。当气泡顶部与27mm线相切时,即开动计时器读取秒数,当气泡顶部与100mm线相切时,即结束计时,则测得73mm升程的气泡时间。所有计时和比较过程,均应使粘度管保持垂直位置。若粘度管偏离其垂直方向一个半径的距离将会造成约为泡程时间10 %的误差。

对比粘度管用暂行计算标准见表4.1-2 。

加氏管与涂-4 杯粘度对照见表4.1-3 。

流体的粘度是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例如,在常温附近,温度变化1℃,粘度的变化率约为(2-10) % ,其变化率与流体本身的粘度大小亦有关系,粘度低的流体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率较小,而高粘度的流体则变化率较大,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量涂料的粘度,都要注意严格地控制温度。在测量时,应该避免周围具有超过必要照明度的照明,过度的照明产生的辐射热将使温度计的正确示值或被测流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此外,由于涂料具有较大的挥发性,所以要尽快地结束测定试验。

有些粘度计经长期使用后,需用粘度值有保证的粘度标准液(如蒸馏水等)校准,蒸馏水在各温度下的粘度及密度见表4.1-4 。

涂料常用粘度换算表见4.1-5 。

表4.1-2 对比粘度管用暂行计算标准

①按斯、泡秒数和加德纳-城尔德字母之间的关系排列,斯按其对数值排列。

②少于4s的标有数字的粘度管的泡时间(以秒计),采用摄影技术测得。

③泡秒数在2.65 以上时,对大多数产品来说,大致与用动力法测得的值相当,低于2.65 时,则不再保持这一关系。

表4.1-3 加氏管与涂-4 杯粘度对照表

表4.1-4燕馏水在各温度下的粘度、运动粘度及密度

注:表中各粘度和运动粘度值是以20℃的值为1.0038×10-6m2/s为基础而相对测得的。

表4.1-5 涂料常用粘度换算表

注:1 .运动粘度:1 、13拖,2 .格氏管,3 .国际标准(ISO)粘度杯,4 ,英国标准(BS) 4 号杯,5 .法国标准( NFT) 4 号杯,6 .美国标准(ASTM )福特4 号杯,

7 .德国标准(DIN ) 4mm杯,8 .德国标准(DIN ) 6mm杯,9 .恩格拉粘度计,

10 .巴比粘度计,11 .霍德伍德锐孔粘度计,12 .赛波特通用粘度计。

2 .动力粘度:14 .泊,15.克雷勃斯单位。

2 固体含量

固体含量系指涂料组成中实际成膜的那一部分的数量,以涂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焙烘后剩余物重量与试样重量的比值(百分数)来表示。

涂料一般是由主要成膜物质(油料、树脂)、次要成膜物质(颜料、填料)、辅助成膜物质(各类助剂)、挥发物质(溶剂、稀释剂)所组成(少数品种如粉末涂料、无溶剂涂料除外),在涂料干结成膜后,涂料中的溶剂、稀释剂乃至部分助剂都挥发掉了,余下的部分为不挥发的物质,所以,固体含量又被称为不挥发分。

涂料因品种、树脂的相对分子量大小及分布不同,其在一定粘度下的固体含量也不同。一般挥发型涂料(如硝基漆、过氯乙烯漆、热塑性丙烯酸漆等)的固体含量较其他类型涂料的固体含量要低一些。粉末涂料、无溶剂涂料则几乎为100 %的固体成分。涂料的固体成分越高,其涂装时一次成膜厚度就越厚,可以节约大量的稀释剂及涂装工时,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及实用意义。

涂料的固体含量既是涂料生产中正常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也是某些涂装施工(如电泳涂装)不可缺少的工艺控制参数,其测试方法通常多采用烘箱法。烘箱法又可分为培养皿法和表面皿法,具体如下:

( l )培养皿法

l )先将干燥洁净的培养皿在(105±2 )℃烘箱内焙烘30min ,取出放人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2 )用磨口滴瓶取样,以减量法称取1.5-2g 试样(过氯乙烯漆取样2-2.5g,丙烯酸

漆及固体含量低于15%的漆类取样4-5g) ,置于已称重的培养皿中,使试样均匀地流布

于容器的底部,然后放入已调节到表4.1-6 所规定温度的鼓风恒温烘箱内焙烘一定时间

后,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放人烘箱内焙烘30min ,取出放人干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至前后两次称重的重量差不大于0.01g为止(全部称量精确

至0.01g) ,试验平行测定两个试样。

( 2 )表面皿法

本方法适用于不能用培养皿法测定的高粘度涂料如腻子、乳液和硝基电缆漆等。

l )先将二块干燥洁净可以互相吻合的表面皿在(105±2 ) ℃烘箱内焙烘30min ,

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2 )将试样放在一块表面皿上,另一块放在上面(凸面向上),在天平上准确称取

1.5-2g,然后将盖的表面皿反过来,使二块皿互相吻合,轻轻压下,再将皿分开,使试样

面朝上,放入已调节到表4.1-6 所规定温度的恒温鼓风烘箱内焙烘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入

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然后再放人烘箱内焙烘30min ,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

温,称重,至前后两次称量的重量差不大于0.01g为止(全部称量精确至0.01g) ,试验

平行测定两个试样。

计算方法:

-W)×100%/G 固体含量%( X)按下式计算 X =(W

1

-焙烘后试样和容器重量(g ) G -试样重量(g )。

式中W-容器重量(g ); W

1

试验结果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两次平行试验的相对误差不大于3 %。

表4.1-6 各种涂料烘焙温度规定表

注:如产品标准另有规定,则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3 密度

密度为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g / mL 表示:ρ=m/V

式中ρ―密度(g / mL ) ; m ―质量(g ) ; V ―体积(mL )。

通过涂料密度的测定,可以较快地估算出单位容积内涂料的质量,并计算出单位面积

上涂料的耗用量,有利于施工及管理。

涂料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颜(填)料的密度,并与配方中的颜料体积浓度、

基料及溶剂、稀释剂的密度有关,一般采用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作为颜(填)料的涂料其密

度要较以无机、有机化合物及矿物质作为颜(填)料的涂料的密度要高,密度高的涂料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沉淀,故涂料生产厂家在配方设计时对密度较大的涂料一般都考虑采用某种方法如添加防沉淀剂等来阻止涂料的沉淀,而使用厂家在贮存过程中亦可考虑诸如随时滚动包装容器或在使用前一段时间将容器倒置的方法来减少因涂料沉淀而带

来的施工困难问题,在涂装施工过程中,对于密度较大的涂料,亦应随时注意搅拌,防止因沉淀而使涂料成分发生变化致使涂装质量异常的现象。

涂料密度的测定采用比重瓶法(质量/体积杯),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测试方法如下:

( l)仪器

1 )容量为20-100mL 的适宜玻璃比重瓶,如图4.1-6 和图4.1-7 ,另1 种金属比

重瓶(质量/体积杯),如图4.1-8。 2 )温度计,分度为

0.1 ℃,精确到O.2 ℃。

3 )水浴或恒温室,当要求精确度高时,能够保持在试验温度的±O.5 ℃范围内。

对于生产控制,能保持在试验温度的±2℃的范围内。4 )分析天平,要求高精度时可精确至0.2mg

图4.1-6 盖伊-芦萨克图4.1-7 哈伯德(Habband)比重瓶图4.1-8 金属比重瓶

(Gag-Lussac)比重瓶

( 2 )取样

被试验产品的有代表性的样品,应按GB3186-1982 所叙述的方法选取。

( 3 )测试程序

1 )比重瓶的校准用铬酸溶液、蒸馏水和蒸发后不留下残余物的溶剂依次清洗玻璃比重瓶,并使其充分干燥。用蒸发后不留下残余物的溶剂清洗金属比重瓶,且将它干燥。将比重瓶放置至室温,并将它称重。若精确度要求很高,则应连续清洗、干燥和称量比重瓶,直至两次相继的称量间之差不超过0.5mg 。

在低于试验温度[(23±2 )℃,如精确度要求更高,则为 ( 23±O.5 ) ℃]不超过1℃的温度下,在比重瓶中注满蒸馏水。塞住或盖上比重瓶使留有溢流孔开口,严格防止在比重瓶中产生气泡。

将比重瓶放在恒温水浴中或放置在恒温室中,直至瓶的温度和瓶中所含物的温度恒定为止。用有吸收性的材料(如棉纸)擦去溢出物质,彻底擦干比重瓶的外部。立即称量该注满蒸馏水的比重瓶,精确到其质量的0.001 %。

直接用手操作时,比重瓶会增高温度而引起溢流孔产生更多的溢流,且也会留下指印。

因此建议用钳子和用干净、干燥的吸收性材料保护的手来操作比重瓶。

立即快速地称量注满了蒸馏水的比重瓶,可使质量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质量损失是由于水通过溢流孔的蒸发和由于继达到温度后的第一次擦干之后水的溢出,该溢出物不留在覆盖了的罩内。

2 )比重瓶容积的计算通过下式来计算比重瓶的容积V (以mL 表示): V = (m

1-m

)/

ρ

式中m

0-空比重瓶的质量(g) ; m

1

- 比重瓶及水的质量(g ) ; ρ - 水在23℃或其他商

定温度下的密度(g / mL ) ,水的密度见表4.1 -7。

表4.1-7水的密度

3 )产品密度的测定用产品代表蒸馏水,重复上术操作步骤(3 ) ,用沾有适宜溶剂的吸收材料擦掉比重瓶外部的色漆残余物,再用干净的吸收材料擦拭,使之完全干燥。

当使用装有颜料产品的玻璃比重瓶时,擦掉残存的颜料会遭到困难,特别难以从毛玻璃表面上擦掉,这样的残余物能通过在水或溶剂槽中的超声振荡而除去。

为了使误差减至最小,接口应牢固地装好,为了精确地测定,最好用玻璃比重瓶,对于为控制生产而需要的密度测定,通常使用金属比重瓶(质量/体积杯)。

如果试样中留有在静止时不易消散的气泡,采用本测试方法是不适宜的。

产品在试验温度下的密度ρ,(以g / mL 表示)通过下式计算ρ=(m

2-m

)/ V

式中m

0―空比重瓶的质量(g ) ; m

2

―比重瓶和产品的质量(g ) ; V ―在试验温度

下按1 )和2 )所测定的比重瓶的体积(mL )。

试验温度一般为23℃或其他商定的温度。

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比重瓶的校准和测定产品的密度。

4 细度

细度测定是检查色漆或漆浆内颜(填)料等颗粒的大小或分散的均匀程度,以μm 来表示。涂料细度的大小能影响涂层的光泽、外观、防蚀性及贮存稳定性。颜(填)料的颗粒越小,在漆料中的分散度越高,则其细度越细,漆膜越平整光滑,装饰性也就更好。但由于品种不同及用途不同,对涂料细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在由底漆、中间漆、面漆组成的涂装体系中,以面漆为最细、中间漆次之,底漆最粗。但也有例外,如有些中间漆以云母氧化铁作颜料,其细度就比有的底漆要差些,但利用云母氧化铁中间漆形成的较为粗糙的表面可以提高面漆的附着力。所以,涂料细度亦是涂装体系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涂料细度等级见表4.1 -8。

目前测定涂料细度使用最为普遍的是刮板细度计,由一磨光的平板及刮刀组成。平板上有一道或二道平行于平板长边的沟槽,沟槽的深度由一端到另一端是均匀递减的,其一端具有适宜的深度(如25μm、50μm、 l00μm 或150μm) ,而另一端的深度则是O (即与平板表面一样平),并按照不同的规格根据沟槽的深度,刻好分度;刮刀则有单刃和双刃二种,刀刃平直。细度的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和所用的细度计有关系,表4.1 -9~表4.1 -11 为国内外一些标准中所列举的细度计的规格。图4.1 -9 为ISO1524 标准规定的细度计。

表4.1-8 涂料细度等级表 4.1-9 GB/T1724 标准中的细度计规格

表4.1-10 ISO1524 标准中的细度计规格表4.1-11 DIN53203 标准中的细度计规格

喷漆膜厚标准与检验

喷漆膜厚标准与检验 喷漆膜厚标准与检验 喷漆膜厚是指在涂装过程中,涂料在被喷涂物表面形成的一层膜的厚度。喷漆膜厚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被喷涂物的表面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对喷漆膜厚进行标准化和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一、喷漆膜厚标准 1.国际标准 国际上对于喷漆膜厚的标准主要有ISO 2808和ASTM D7091 两种。ISO 2808是全球通用的喷漆膜厚测量标准,适用于所 有类型的被涂物。ASTM D7091则是美国标准,适用于金属表面的喷涂。 2.国内标准 我国对于喷漆膜厚的标准主要有GB/T 13452.2-2008和GB/T 9754-2007两种。GB/T 13452.2-2008适用于金属表面的喷涂,GB/T 9754-2007则适用于非金属表面的喷涂。

以上标准均规定了喷漆膜厚的测量方法和标准值。在实际涂装过程中,应根据被涂物的不同材质和用途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 二、喷漆膜厚检验 1.检验仪器 常用的喷漆膜厚检验仪器有刮刀法、磁感应法和超声波法等。其中,磁感应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2.检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检验仪器,并根据被涂物的不同材质和用途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 (2)将检验仪器放置在被涂物表面,并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量。 (3)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喷漆膜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注意事项 (1)在进行喷漆膜厚检验前,应确保被涂物表面干燥、清洁、平整。 (2)在进行喷漆膜厚检验时,应避免使用过大的力量,以免 影响测量结果。 (3)在进行喷漆膜厚检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损坏被涂物 表面。 三、结语 喷漆膜厚是衡量涂装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喷漆膜厚进行标准化和检验,可以确保被涂物表面质量符合要求,并延长使用寿命。因此,在实际涂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涂装质量。

油漆施工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油漆施工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油漆施工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 1、表面处理的方法 ? 2、油漆施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1.表面预处理的一般要求 表面预处理应去除钢材的氧化皮,达到一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实际油漆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上述处理效果,对钢材表面处理的一般要求是: ? a.喷砂清洁度等级:ISO 8501-1,Sa2.5 ? b.表面粗糙度:平均Rz25-40um ? c. 喷砂密度:85%,清理所有可见杂质 ? d. 喷砂表面灰尘:用压缩空气吹去所有可见灰尘 ? e. 油污:用有机溶剂擦洗或火焰处理,去除所有可见油污 ? f. 焊烟:用适当方法,如有机溶剂、铁刷或喷砂方法去除 ? g. 白灰:用清水冲洗或采用铁刷或喷砂处理去除所有可见白灰,对局部白灰采用铁刷或喷砂方法更适合于生产线施工 ? h. 焊接飞溅:所有焊接飞溅必须用扁铲、手锤或砂轮机清理干净

? i. 焊接修补区:如果可能,应重新喷砂,在不便喷砂的条件下,应用铁刷、手砂轮或其它方法清理 2.二次喷砂 整相总装完成后,应对焊缝周围及仍然存在表面缺陷的部分进行二次表面清理,如焊烟、飞溅、焊缝粗糙表面、及油污、灰尘等,通常在喷砂房采用手动喷砂处理方法。 在喷砂之前,焊接及气割缺陷,如飞溅、不平焊缝、砂眼、气孔、未焊透等缺陷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理和修补,对不平焊缝应采用手动工具进行打磨,休整,去除尖角。喷砂密度不低于85%的被清理表面。喷砂后应去除灰尘和油污,表面灰尘用压缩空气或真空吸尘等方法清除,油污用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为了保证表面处理质量,喷砂同样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磨料材料并保证配比、粒度和清洁度外,喷砂房还应有足够的照明。 二次喷砂完毕后,所处理表面的清洁度必须达到ISO 8501-1,Sa2.5的标准,表面粗糙度应控制在Rz25-50um。 3.检查及修补 二次喷砂处理后,一些缺陷会暴露出来,在进行油漆系统涂装之前,应对喷涂表面的缺陷,尤其是焊缝缺陷进行再次检查和修补。 对局部未达到表面预处理要求区域可用铁刷、手动工具等进行修补,对焊缝缺陷处了进行观察判断外,还应进行漏光检查。方法是:进入箱内,关上箱门进行观察。有漏光的部位应作上标记,在喷涂之前修补好。 对于局部缺陷的修补同样应达到清洁度ISO8501-1,Sa2.5,粗糙度应控制在Rz25-50um要求。

钢结构防腐涂装作业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

钢结构防腐涂装作业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 1、涂料进场前的验收 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应全数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当有特殊要求时,应对涂料进行取样复试,对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随机取样,取样数目应大于√n/2 (n—交货产品数量桶数)。也可下表规定取样数抽取; 取样时,应同时取两份,每份0.25kg,其中一份做检验,另一份密封储存备查,检验的主要性能包括:外观和透明度、颜色、细度、粘度、固体含量等项目。 2、涂装前构件的检查 涂装前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后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

水和毛刺等,当设计无要求时,钢材表面应符合下表要求。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检查10%,同类构件不少于3件。检查方法用铲刀检查和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检查。 各种底漆或防锈漆要求最低的除锈等级 3、涂装过程中的检查 (1)、用湿膜厚度计,测湿膜厚度,以控制干膜厚度和漆膜质量。 (2)、每道漆都不允许有咬底、剥落、漏涂和气泡等缺陷。 4、涂装后的检查验收 (1)、漆膜外观应均匀、平整、丰满和有光泽;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有咬底、裂纹、剥落、针孔等缺陷。 (2)、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为150μm,室内为125μm,其允许偏差为-25μm。每道涂层漆膜厚度的允

许偏差为-5μm。 检查数量为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检查方法是用干漆膜测厚仪检查,每个构件检测5处,每处的数据为3个相距50mm测定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3)、当钢结构处于有腐蚀介质环境或外露且设计有要求时、应进行涂层附着力测试,再检测处范围内,当涂层完整程度达到70%时,涂层附着力达到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1%,且不应少于3件,每件测3处。检查方法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GB1720)进行。 (4)、涂装完成后,构件的标志、标记和编号应清晰完整。 (5)、涂装工程的验收。涂装工程施工完毕后,必须经过验收,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钢结构涂装工程的要求后,方可交付使用。

油漆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涂层的分区: 车身涂层分为A、B、C、D四区,见下图。 A区:为前围、车门、侧围搁梁与腰梁之间的区域; B区:为后围、前保险杠、腰梁与下边梁之间的区域; C区:为顶盖全部; D区:为底架与地板下面。 检验条件: 1.检验环境在接近自然光处; 2.环境照度1000~1300lx; 3.检验员视力 0.8以上,无色盲。 涂层质量见下表,其余要求应符合GB11380的规定。(宇通客车涂装检验标准)

涂层外观缺陷分类:(引用GBT13052-91) 1.麻点:涂层表面出现的凹坑现象,即由水、气泡破裂而产生的泡疤。 2.颗粒:涂层表面粘附的影响漆膜光滑度的杂质颗粒现象。 3.针孔:涂层表面出现一些透底针状小孔的现象。 4.杂漆:涂层表面出现不相溶的多种色点(块)的现象。 5.桔皮状皱纹:涂层表面出现桔皮状纹的折皱现象。 6.露白:涂层表面能见到本体材料(白—指由于底漆涂装不均匀而露本体材料本色)。 7.露底:涂层表面呈现前道涂层的色泽现象。 8.流痕:涂层表面出现涂料流淌痕迹的现象。 9.划伤:涂层表面出现由外力引起的不同形状的磕碰划痕的现象。 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引用GB1720-1979) 1.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在马口铁板上(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底材)制备样板3块,待漆膜实干后,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下测定。测前先检查附着力测定仪的针头,如不锐利应予更换:提起半截螺帽(7),抽出试验台(6),即可换针。当发现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不符时,应调整回转半径,其方法是松开卡针盘(3)后面的螺栓、回转半径调整螺栓(4),适当移动卡针盘后,依次紧固上述螺栓,划痕与标准圆滚线图比较,如仍不符应重新调整回转半径,直至与标准回转半径5.25毫米的圆滚线相同为调整完毕。测定时,将样板正放在试验台(6)上,拧紧固定样板调整螺栓(5)、(8)和调整螺栓(10),向后移动升降棒(2),使转针的尖端接触到漆膜,如划痕未露底板,应酌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均匀

涂料性能检测内容及方法

2.1.7涂料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1、固体份 标准《 GB/T1725-79(89)》 测定方法 仪器设备: 瓷坩埚:25ml,玻璃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温度计:0-300℃,天平:感量为0.01g,鼓风恒温烘箱 方法步骤: 称取2-4g 涂料,精确至0.01g,然后置于已升温至规定温度的鼓风恒温烘箱内焙烘一定的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再放入烘箱内按规定温度焙烘规定时间后,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同时取样2组以上) 计算: 固体份=烘烤后的样重/取样重量×100% 2、粘度(涂-4杯) 标准《GB/T1723-93》 仪器设备:涂-4粘度计,温度计,秒表,玻璃棒 操作方法: 测定之前,须用纱布蘸溶剂将粘度计内部擦拭干净,在空气中干燥或用冷风吹干,注意漏嘴应清洁通畅。 清洁处理后,调整水平螺钉,使粘度计处于水平位置,在粘度漏嘴下面放置150ml盛器,用手堵住漏嘴孔,将试样倒满粘度计中,用玻璃棒将气泡和多余的试样刮入凹槽,然后松开手指,使试样流出,同时立即开动秒表,当试样流丝中断时止,停止秒表读数(秒),即为试样的条件粘度。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3%。 测定时试样温度为25±1℃ 涂-4粘度计的校正:用纯水在25±1℃条件下,按上述方法测定为11.5±0.5秒,如不在此范围内,则粘度计应更换。 3、细度(μm)标准《GB/T 1724-79(89)》 仪器:刮板细度计 测定方法: 细度在30微米及30微米以下的,用量程为50微米的刮板细度计,30-70微米时用量程为100微米的刮板细度计。

刮板细度计使用前必须用溶剂仔细洗净擦干。 将试样充分搅匀后,在细度计上方部分,滴入试样数滴; 双手持刮刀,横置在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样边缘外),使刮刀与表面垂直接触,在3秒钟内,将刮刀由沟槽深部向浅的部位(向下)拉过,使漆样充满板上,不留有余漆。 刮刀拉过后,立即(不超过5秒种)使视线与沟槽平面成15-30度角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记下读数;如有个别颗粒显露在刻度线时,不超过三个颗粒时可不计。 平行试验三次,结果取两次相近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2.1.8涂料性能检测 一般涂料产品的贮存稳定性检测,以涂料在购进入库之前(产品取样按GB 3186—88执行),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验收,以避免在涂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事故,以致造成生产延误和一系列的经济损失。 一般涂膜的制备:国家标准《GB1727-79(88)漆膜一般制备法》中分别列出刷涂法、喷涂法、浸涂法和刮涂法的涂膜制备方法。但在制备时需要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涂膜的均匀性较难保证。采用仪器制备涂膜在当前普遍推行,方法有旋转涂漆法和刮涂器法。 检测项目分别叙述如下。 一、外观 一般涂料产品的贮存期为6—12个月,由于颜料密度较大,存放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沉降,此时特别需要检查沉降结块程度。一般可用刮刀来检查,若沉降层较软,刮刀容易插入,则沉降层容易被搅起重新分散开来,待检查其他性能合格后,涂料可以继续使用。 检测通过目测观察涂料有五分层、发浑、变稠、胶化、返粗及严重沉降现象。对于存放时间较长或已达到或超过贮存期的涂料品种,也应作相应检查。 图2-8 测力仪 涂料的沉降结块性也是评价涂料贮存稳定性的手段,可用测力仪(图2—8)

国家油漆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国家油漆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一、涂料质量要求 1.使用的涂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涂料的品种、颜色、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3.涂料不应存在漏涂、起皮、鼓泡、裂纹等现象。 4.涂料的光泽度、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5.涂料与其他辅助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二、基层处理要求 1.基层应平整、干燥、无油污、无粉尘等影响涂装质量的杂质。 2.基层表面的裂缝、凹凸不平处应预先处理,保持表面平整。 3.基层的阴阳角应进行圆弧形处理,以防止涂膜开裂。 4.基层处理后的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灰尘、油污等杂物。 三、涂装施工要求 1.涂装施工应按照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涂装顺序、涂装厚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 2.涂装施工应采用相应的涂装设备,涂装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安全规定。 3.涂装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4.涂装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四、涂膜质量要求 1.涂膜应与基层粘结牢固,无空鼓、起泡等现象。 2.涂膜的颜色、光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涂膜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涂装厚度应均匀一致。 4.涂膜的硬度、弹性、耐磨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5.涂膜的耐候性、耐水性、耐腐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五、成品保护要求 1.涂装完成的成品应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和损坏。 2.对需要保护的部位应进行隔离,防止其他施工对其造成影响。 3.在成品保护期间,应定期检查涂膜的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4.成品的保护措施应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六、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涂装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文明意识。 2.涂装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3.涂装施工产生的废料、废气、废水等应进行处理,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4.涂装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现场整洁,垃圾应分类堆放,不得随意丢弃。

油漆厚度检测标准

油漆厚度检测标准 一、定义 油漆厚度检测是指在操作过程和检验过程中,根据实测油漆的尺寸,与制定的检测标 准和检测要求,采用特定的仪器和仪表,进行油漆厚度的测定和记录。 二、检测标准 1.基础标准:根据01 GB/T1765-1979《拉丝钢板和钢丝模压件厚度检验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技术检验要求,以实测油漆厚度为准,采用内置检测仪、视觉检测等方法,进行油 漆厚度的检测。 2.表面漆膜厚度测量标准:油漆厚度用内置检测仪可检测到0.05mm,检测精度为 ±0.01mm,油漆厚度不应超出本文件中的规定,另外还可采用视觉检测方法,或者采用其 他方法,比较检测和解释检测结果 3.检测标准:油漆厚度应满足多种规定,操作过程中油漆厚度的安全标准:无涂层最 小厚度不低于100um,单层厚度不低于150um,双层厚度不低于200um,三层厚度不低于 300um;《JB/T7853-2011》中的厚度检测标准:单层涂装厚度 not lower than 130um; 双层涂装厚度not lower than 190um;三层涂装厚度not lower than 250 um;国家标准《Q/XF1-2011》要求:单层厚度 not lower than 150um;双层厚度 not lower than200 um;三层厚度 not lower than 300 um。 三、检测要求 1.所有油漆检测应深入涂层底部,检测涂层覆盖能力。 2.反复检查重复涂装,确保各层涂层厚度符合要求; 3.拉丝钢板、镀锌板涂装厚度不能低于30 μm,表面粗糙处可低于25μm; 4.检测标准中的单位为μm,即毫米; 5.检测结果应符合下面规定:重复涂装时层数不得少于规定,涂层厚度不应低于定值,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要求。 6.如果涂层厚度不符合规定,应马上停止施工并采取补救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四、安全注意事项 1.油漆厚度测量应采用内置仪器,可用来测量涂层厚度; 2.油漆厚度测量时应操作系统规定的安全措施;

油漆c4标准

油漆c4标准 《油漆C4标准》 一、总则 1.1 本标准是规定涂料表面均匀性及膜厚控制要求的行业标准。 1.2本标准所用名词, 定义如下: (1)涂装性能指涂料在施涂时的粘度、流动性、分散性等性能; (2)均匀性指涂料涂层在涂装后方向上及垂直方向上有无差别; (3)表面光滑指涂料涂层在涂装后视觉上的光滑度; (4)膜厚指涂料的有效涂装厚度; (5)涂装质量指涂料的均匀性、表面光滑、膜厚项目等指标满足本标准要求程度; (6)涂装工艺指涂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程序和参数。 二、涂装性能 2.1 涂料应符合生产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2 涂料应具有足够的流动性、粘度及分散性,以确保涂料的良好均匀性及表面光滑性,并能确保涂装膜厚符合要求。 2.3 在使用前应搅拌涂料,き以确保其配料均匀,保证涂装质量。 三、均匀性 3.1 均匀性分为方向上均匀性及垂直方向上均匀性。 3.2 涂料方向上均匀性测试 (1)涂装示意图 ![涂装示意图](./images/涂装示意图.png)

(2)涂装样板 ![涂装样板](./images/涂装样板.png) (3)测试方法 测试要点: 从涂料涂装样板中任意选取3个断面,测量断面上各点涂料厚度; 从涂料涂装样板中定量取出测试样品(测试样品取自10个断面),测量其各点涂料厚度; 测量涂料厚度时,应严格按照测量要求,包括测厚仪型号、测量点数、测量精度、测量步进等等。 (4)判定标准 涂料涂装样板及测试样品中各点涂料厚度偏差不超过±20μm, 符合要求。 3.3 涂料垂直方向上均匀性 (1)涂装示意图 ![垂直涂装示意图](./images/垂直涂装示意图.png) (2)涂装样板 ![垂直涂装样板](./images/垂直涂装样板.png) (3)测试方法 测试要点: 从涂料涂装样板中任意选取3个断面,测量断面上各点涂料厚度; 从涂料涂装样板中定量取出测试样品(测试样品取自10个断面),测量其各点涂料厚度;

涂料涂装相关标准与规范

涂料涂装相关标准与规范 1. 引言 涂料涂装是一项关键的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家具等领域。为了确保涂装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 的标准与规范。本文将介绍涂料涂装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2.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些涂料涂装的国际标准,例 如 ISO 787-9:涂料和清漆,色光学测量方法。这些标准为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涂料涂装业界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以支持质量控制和 产品认证。 3. 行业标准 涂料涂装行业也制定了一些特定行业的标准,以满足不同行业 的需求。比如建筑行业的涂料施工标准和汽车行业的车身喷涂标准。这些标准包含了涂料的选择、表面处理、施工方法、环境要求等内容,确保涂装质量和持久性。 4. 安全规范

涂料涂装涉及到化学物质和工艺操作,因此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的安全规范包括涂料成分的限制、工人的防护措施、作业环境 的要求等。这些规范旨在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并防止环境污染。 5.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涂料涂装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测涂 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色彩稳定性等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和设备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6. 环境要求 涂料涂装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被重视。涂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需要遵守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例如,一些国家规定涂料必须符 合低VOC(挥发性有机物)的要求,以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 排放。 7. 总结 涂料涂装相关的标准与规范是为了确保涂装质量、安全性和环 境保护而制定的。行业从业者应熟悉并遵守这些标准与规范,以提 高涂料涂装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集装箱防腐涂料及涂装技术标准

集装箱防腐涂料及涂装技术标准 【知识文章】集装箱防腐涂料及涂装技术标准 导语: 集装箱在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防腐涂料及涂装技术标准则是确保集装箱长期安全运输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集装箱防腐涂料及涂装技术标准这一主题,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1. 前言 集装箱作为一种主要用于贸易和运输的货物包装容器,其质量和耐久性是确保货物安全运输的关键。而防腐涂料及涂装技术标准则是保障集装箱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2. 集装箱防腐涂料的功能 防腐涂料是一种应用于集装箱表面的涂料,其功能主要包括抗腐蚀、耐磨损、防尘、保温隔热等。通过采用具有耐腐蚀性能的防腐涂料,可有效防止集装箱在海上运输中被海水腐蚀而损坏。 3. 集装箱防腐涂料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集装箱防腐涂料种类主要包括丙烯酸涂料、环氧涂

料、硅丙涂料等。每种涂料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不同的 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选择。 (1)丙烯酸涂料:丙烯酸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是常用的一种防腐涂料。它可以有效防止集装箱在户外长时间暴露下发生 腐蚀和老化。 (2)环氧涂料:环氧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集装箱的内部涂装。它能够有效防止集装箱内部货物与金属表面的 直接接触,避免腐蚀和污染。 (3)硅丙涂料:硅丙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候变性能,能够抵御极端气候和高温环境的侵蚀。在某些特殊的应用环境中,如高温地区,硅丙涂料是首选的防腐涂料。 4. 集装箱涂装技术标准的重要性 集装箱的涂装技术标准是确保涂层质量和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涂装 技术标准包括涂料的配比、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内容,对于确保集 装箱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关键作用。 5. 集装箱涂装技术标准的要求 (1)涂料配比要合理:涂装技术标准要求涂料配比要符合规定的比例,以确保涂层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不锈钢涂装规范标准

不锈钢涂装规范标准 1. 引言 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其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在一些特殊的工业领域,需要对不锈钢进行涂装,以提高其外观、耐久性和耐腐蚀性。本文档将介绍不锈钢涂装的规范标准,以确保涂装质量和效果。 2. 不锈钢涂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涂装之前,需要对不锈钢表面进行准备工作,以确保涂装能够牢固附着并达到预期效果。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清洁表面: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洗不锈钢表面,去除油脂、灰尘、污垢等杂质。 •去除氧化层:如有氧化层存在,需要用酸或其他化学方法将其去除。 •去除锈迹:如有锈迹存在,需要用砂纸或其他机械方法将其去除。 •喷砂处理:根据需要,可以对不锈钢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以增加涂层的附着力和表面粗糙度。 3. 不锈钢涂装的涂料选择 不锈钢涂装时,涂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应根据具体需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涂料。以下是常用的不锈钢涂装涂料类型: •耐高温涂料: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不锈钢涂装,能够提供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耐腐蚀涂料:适用于腐蚀性环境下的不锈钢涂装,能够提供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耐候涂料:适用于室外环境下的不锈钢涂装,能够提供良好的耐候性能。 •环保涂料:适用于对环境友好要求较高的不锈钢涂装,能够提供低VOC排放、无重金属等特性。 涂料选择时需要考虑涂装成本、使用环境、涂装效果等因素,并与涂料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4. 不锈钢涂装的涂装方法 不锈钢涂装可以采用不同的涂装方法,根据涂装的要求和表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下是常用的不锈钢涂装方法:

•喷涂:使用喷枪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在不锈钢表面,要求喷涂均匀、无漏涂、无起泡等问题。 •滚涂:使用滚筒或滚筒刷将涂料涂抹在不锈钢表面,要求涂层均匀、无刷痕、无空鼓等问题。 •热喷涂:将涂料加热至液态或高温状态,通过喷枪喷射到不锈钢表面,要求涂层密实、无气孔等问题。 涂装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涂装面积、形状复杂度、产品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5. 不锈钢涂装的涂装厚度控制 不锈钢涂装的涂层厚度对涂装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涂层厚度的控制应遵循以 下原则: •涂层厚度应符合涂料供应商的要求和规范标准。 •对于不同涂装方法和涂料类型,涂层厚度应有相应的要求。 •涂层厚度应均匀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涂层浓度差异。 •可通过测厚仪等设备对涂层厚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涂层厚度的正确控制可以保证涂层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能。 6. 不锈钢涂装的质量检验 不锈钢涂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效果。常用的质量 检验方法包括: •目测检验:用肉眼观察涂层是否均匀、无空鼓、无起泡等问题。 •膜厚检测:使用测厚仪等设备对涂层厚度进行检测,与规定的涂层厚度进行对比。 •耐腐蚀性检测:将涂装的不锈钢样品放置在盐雾箱或腐蚀试验液中,观察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只有通过质量检验合格的涂层才能符合标准要求并投入使用。 7. 不锈钢涂装的维护保养 不锈钢涂装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以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以下 是常用的维护保养措施: •定期清洁:定期使用清洁剂对涂层进行清洁,去除灰尘和污垢。 •防止刮擦:避免使用尖锐物体对涂层进行刮擦,以免造成涂层损坏。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涂层的状况,如有损坏或问题及时修复。 适当的维护保养可以保持涂层的良好外观和性能。

法兰规格的涂装与防腐处理要点详解:涂料选择、防腐层厚度与检验标准

法兰规格的涂装与防腐处理要点详解:涂料选择、防腐层厚度与检验标准在工业生产中,法兰的涂装与防腐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选 择涂料、控制防腐层厚度以及进行有效的检验是确保法兰具备良好防 腐性能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法兰规格的涂装与防腐处理的要点, 包括涂料选择、防腐层厚度与检验标准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 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一、涂料选择 1. 耐候性涂料 法兰通常长期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如潮湿、高温等,因此选择具 有良好耐候性的涂料至关重要。耐候性涂料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环境带 来的风化、侵蚀等因素,延长法兰的使用寿命。 2. 抗腐蚀涂料 防腐处理是法兰涂装的重要一环。抗腐蚀涂料应具备良好的耐化学 腐蚀性能,能够有效抵御酸、碱、盐等腐蚀介质的侵蚀。同时,涂料 的附着力也应优良,确保防腐层与法兰表面之间的牢固粘结。 3. 耐热涂料 对于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法兰,选择耐热涂料十分重要。耐热 涂料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物化性能,抵御高温对涂层的破坏,确保法兰的正常运行。

二、防腐层厚度 防腐层厚度对法兰的防腐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控制防腐层的 厚度能够提高法兰的耐腐蚀性,并增加法兰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说, 防腐层的厚度应符合以下原则: 1. 根据法兰所处的环境及运行条件,合理选择防腐层厚度,确保其 能够有效抵御腐蚀介质的侵蚀,一般不低于规定的最小厚度。 2. 防腐层的厚度应均匀,避免出现较大的厚薄差异,以确保防腐层 的整体性能。 3. 防腐层的厚度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涂装的质量和 可靠性。 三、检验标准 为确保法兰涂装与防腐处理的质量,应按照相应的检验标准进行检 验和评定。一般而言,涂装与防腐处理的检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主要是对法兰表面涂层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包括颜色、 光泽、平整度等方面。检验原则是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缺陷,如气泡、流挂、剥离等。 2. 附着力检验 附着力是衡量涂层与基材结合牢固程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涂 层的使用寿命和防腐性能。附着力检验常采用剥离试验、划格试验等。

塑料件油漆涂层及镭雕符号检验规范

经典文档 塑料件喷涂、移印性能检验规范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本公司所有涂饰塑料零件(按键、外壳等)油漆涂层在没有客户相关标准规定时的技术要求、检查验收项目、检验方法、验收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开汽车电器(上海)有限公司所有配套厂家所供给的所有涂饰塑料零件产品的性能检测与质量验收。 本文不适用于非喷涂塑料件产品性能检测与质量验收。 注:如果客户标准低于本标准按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 6739-2006 涂膜铅笔硬度测定法 GB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法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754-1988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 部分:氙弧灯 QC/T 15-1992 耐制动液性测定法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PV 1200 气候交变试验,机组,零部件,分类原则,半成品 PV 1210 车身;腐蚀试验 PV 1303 塑料镀层,织物表面结构,氙弧灯同步照射 PV 2005 汽车内饰零件,耐气候交变试验 PV 3341 汽车内饰件非金属材料;有机化合物散发性能的规定 PV 3906 非金属表面构件,耐磨性能试验 PV 3952 内室塑料构件,耐划伤性能试验 PV 3964 整车表面;耐润肤霜试验 TL 521 17 酒精,变性,润滑剂技术要求 VW 011 55 汽车外构件概论,首次供货和更改的批准 VW 501 80 汽车内室构件,散发性能 VW 501 85 汽车构件,耐风化性 VW 501 90 汽车内部装备的构件,色度米制评估 VW 911 01 汽车环境标准,汽车零件,燃料,生产原料,避免有害物质 DIN 51 631 沸腾范围汽油,技术要求 DIN 75 220 汽车构件在日照模拟装置中的老化试验

涂装质量的检测内容及方法

涂装质量的检测内容及方法 作者:杨杨 一、涂料施工性能的检测 涂料的施工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涂膜的质量。现代化流水线的涂装生产中,对涂料施工性能的检测是涂装生产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如果涂料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其损失将是很大的。所以,必须要在涂装前作好涂料施工性能的检测。 (一)涂料施工性能包含的内容 涂料施工性能,包括从将涂料施工到被涂物上开始,至形成干燥的漆膜为止。其中包括施工性(刷涂性、喷涂性或刮涂性)、双组分涂料的混合性能、活化时间和使用有效时间、使用量和标准涂装量、湿膜和干膜厚度、流平性、流挂性、最低成膜温度、干燥时间、遮盖性能等。对电泳漆、粉末涂料则各有其特定的施工性能。 对涂料施工性能的检测是对涂料能否符合被涂物需要的一个重要检验,也是防止涂装质量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涂料施工性能具体检测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使用量 涂装施工的使用量,是指涂料在正常施工的情况下,在单位面积上制成一定厚度的涂膜所需用的漆量,以g/m2为单位表示。 使用量的测定,可作为设计和施工单位作估算涂料用材计划的参考。 测定的方法有刷涂法和喷涂法。喷涂法所测得的数据,不包括喷

涂时飞溅和损失的部分,因此,它比实际消耗量低。 测试的方法我国目前执行GB-79(89)涂料使用量测定法。 2、施工性 施工性用来测定涂料产品施工的难易程度。液体涂料施工性能好,涂料用刷、喷或刮涂等方法施工,都很容易把涂料涂装在被涂物表面上,而不易出现因涂装方法引起的涂装质量问题。 根据施工方法,对施工性分别称为刷涂性、喷涂性和刮涂性(对腻子的施工)等。施工性的考查用实际施工结果给予定性的结论,在评定时存在着主观因素,所以最好用与标准样品比较得出结果。 测试的方法我国目前执行GB-753.6-86涂料产品的大面积刷涂试验。 3、流平性 流平性是涂料施工性能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流平性是指涂料在施工后,其涂膜由不规则、不平整的表面流展成平坦而光滑表面的能力。涂料流平是重力、表面张力和剪切力的综合效果。流平的前提是涂料是否润湿工件表面,即是否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这种性能与涂料的组成、性能和施工方式等有关。若涂料中加入适量的硅油、醋丁纤维素等助剂,也可直接改进涂膜的流平性。 流平性的检测方法按国家标准GB1750-79(1989年确认)涂料流平性测定法执行。一般流平性能好的涂膜在10min之内就可以流平。 4、流挂性

涂装、涂料检测标准

8.2 汽车工业常用涂料、涂膜性能的检测方法 由于汽车的特殊性,汽车涂料已成为涂料的一个独立分支,各大汽车厂都有适合于自己需要的涂料技术条件和某些特殊的检测方法。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汽车制造厂和汽车涂料生产厂引进了技术或合资生产,因而,也引进了国外许多先进的检测方法,目前,要规范和统一汽车涂料和涂膜的检测方法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在非合资厂中,涂料及涂膜的检测方法有很多还是采用国家标准,或是等效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所以,有必要对于在汽车普遍采用的国家标准做一总汇,以便于查找;对于国外一些常用的先进方法,也有必要做一些简要介绍。 汽车涂装中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 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没有专门为汽车涂料及涂层检测定单独标准,除了某些汽车有一些自定的企业标准之外,都是选用国家的有关标准。这类标准已不少,为便于工作时查找,表8-8列出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的名称及标准号。 表8-8 汽车涂装常用的国家检测标准

涂层光泽测定法. 光泽测定在GB 9754 -88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标准中己有了规定。在涂装施工现场中,涂层光泽是一个经常要检测的项目,可以用便携式光撇,如BYK -Gardner 公司制造的微型光泽仪。 必须指出的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对于不同的光泽度范围,应该选用不同角度的光泽仪进行测量,如图8-2 所示,60°光泽仪适用于测量光泽度为10-70%的中光泽涂层。当用60°光泽仪测量光泽度超过70%的高光泽涂层时,则应采用20°光泽仪测量。当用60°光泽仪测量光泽度小于10%的低光泽涂层时,则应采用85°光泽仪测量。不过,为了有更好的测量灵敏度,当用60°光泽仪测量小于30%的低光泽涂层时,也可用85°光泽仪测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