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大学 927环境化学(专) 考试大纲(初试)

2017年上海大学 927环境化学(专)  考试大纲(初试)

考试科目:927环境化学(专)

《电机学》教学大纲

《电机学》教学大纲 1 课程的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电机学Electric Machinery 课程编号:0301D06W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电磁场 后续课程:电机控制技术、电机设计、电机测试技术、控制电机、特种电机、永磁电机设计等 学科基础课 2 教学定位 2.1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 (1)获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2)建立对工程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建模解析能力; (3)进行工程试验的设计实施能力; (4)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电机是一种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它亦是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元件。电机学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既面向电机制造业,又强调电机的运行与应用,是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学生下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也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教学定位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电磁场”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奠定数学基础和必需的电学知识。本课程主要阐述电机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简单的工程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机原理,电机基本理论和电机稳态分析

等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学生进行电机设计,电机控制,电机运行分析打下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3 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基础理论 电机及电机学课程概述(学时:1学时) 电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了解,核心)。 电机学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了解,核心)。 磁场中基本物理量、磁路的概念、磁路的基本定律(学时:1学时) 磁场分析基本量,磁路的基本定律(理解,核心)。 磁性材料及其特性、简单磁路计算(学时:1学时) 常用铁磁材料及其磁化特性(理解,核心)。 简单串联、并联磁路计算(理解,核心)。 交流磁路中的激磁电流和磁通、电磁感应定律(学时:1学时) 交流磁路中激磁电流和磁通的波形对应关系(理解,核心)。 共4学时 3.2 变压器 变压器概述(学时:1学时) 变压器的用途,结构,分类,额定值(了解,核心)。 变压器运行方式(学时:2学时) 变压器空载运行与变压原理(理解,核心)。 变压器负载运行与能量传递原理(理解,核心)。 变压器的归算(学时:1学时) 绕组归算,电抗归算(理解,核心)。 变压器等效电路与基本方程(学时:2学时) 变压器电压方程,等效电路,向量图,等效电路参数测定(理解,核心)。 三相变压器组和三相心式变压器及联接组号(学时:2学时) 三相变压器磁路系统,绕组联结方法与组号判断(运用,核心)。 三相变压器的激磁电流、主磁通和感应电动势波形与标幺值(学时:2学时)激磁电流、主磁通与感应电动势波形(理解,核心)。 标幺值的定义与应用(理解,核心)。 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率和效率(学时:1学时) 电压变化率、效率、最大效率(理解,核心)。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学时:1学时) 并联运行(运用,推荐) 自耦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互感器(学时:2学时)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考研复试经验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考研 复试经验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一、关于导师 1.可以查看调剂网站上相关导师的介绍!材料加工2属于钢冶,是钢冶在招生。(因为数学1和数学2的问题) 2.上大材料学院网站上教授名录中了解相关导师的研究方向,钢冶老师一般都是与钢铁的冶炼或电磁冶金有关!相关导师为:鲁雄刚、丁伟中、翟启杰、张捷宇、任忠明等。而材料加工1一般与汽车用钢、钢材方面研究有关!相关导师为:吴晓春、朱丽慧、李麟等。 3.建议积极联系导师,写邮件、短信、电话为主,注意礼貌。由于老师比较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这个也需要体谅! 联系导师是整个复试乃至决定是否能被录取的关键。导师名额有限,一般博导可以招3名学硕1名专硕,其中可能有2名学硕名额已经为直研所占,所以请复试的同学千万注意这方面。在钢冶和材料加工2复试报到时就要填写你所填报的导师,该导师手中有无名额基本决定你能否被录取,(假如你填报的是大导师,他可能会把你给小导师带,仍然挂他的名字)所以在复试之前务必了解清楚。这个希望学弟学妹引起重视,联系导师很关键! 二、复试笔试准备 1.复试科目可查看学校规定的相关复试科目。认真复习,真题不是很清楚。 2.关于相关复试参考书目有2本的问题 就是出20道题,10道出自书A,10道出自书B,让你选作。 3.材料加工2和钢冶的复试笔试考题比较基础,如出20道简单或计算题,要求做10道!以材料科学基础为例,基本考察的就是晶向晶面的作图、相图、强化类型、形核自由能条件等等,记得不是太清楚了,比较基础,多看看相关书不成问题! 材料加工1的复试笔试情况基本同上,题目为选择、简单、计算、开放型题目。都是基础题,希望学弟学妹认真准备。 三、复试英语面试 材料加工2和钢冶: 用英语进行一些家常事的对话!比如自我介绍、自己的大学生活、为什么来读研、未来的打算等等!口语为主(钢冶考不考专业英语不是很清楚,可以考虑准备,万无一失) 材料加工1:分为2种 1.专业英语的考察,看一篇文章,读、讲讲文章大意。 2.自我介绍,口语家常! 四、复试专业面试 复试专业面试一般考察3个方面: 1.毕业设计原理、实验方法、意义等在复试前弄清楚。 2.大学时的专业课一些考得较好的、科目名字较为生僻的都会成为老师们了解的热点。 3.关于读研目的的考察 在面试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五、关于分数线和本科学校 1.复试分数线来说: 材料加工1分数相对材料加工2和钢冶要高一些。 从调剂分数来讲,材料加工2和钢冶由于招收人数接近是材料加工1的2倍,所以分数也低不少,所以调剂材料加工1的同学假如分数不是很给力的话,可以考虑调剂材料加工2。(去年材料加工1调剂分数貌似350算挺低的了) 不过分数并不是决定你能不能上的关键,它只是你能不能来复试的门槛,关键在于你在复试中的表现。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14*1.5’=21’) 1.对于生物来说,任何物质包括机体需要的宏量和微量元素,只有 时才是有益的。过量和不足对生物都会引起危害,这就是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 2.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其归宿主要是。3如果在光化学系统的初级过程中,激发态分子分解产生了后,可引发进一步的暗反应。 4在大气污染物的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μm。 5在水环境中,溶质离子以的形式与胶体物质进行作用,从而被吸附的过程被称为专性吸附。 6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苯并a芘的化学结构式分别为 和。 7 水中含有机质的固体物质对溶解在水中的憎水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特征 是。8从根系和叶片吸收的F最终会积累在植物的部位。 9一般地,砷酸盐的沉积量与水中磷酸盐含量成比例关系。 10生物转化和是多氯联苯的主要转化过程,随取代的氯原子数目的增加,降解和转化都会越来越难。 11 氟对牙齿和骨骼的形成与结构均有很重要的功能,因在牙齿中会形成, 在牙齿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但摄入过量的氟化物会出现症状。 12 在常规的简单化学沉淀物中,以各类金属离子的形态沉淀的溶度积最低,常用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 13 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原因是 。 14 环境激素的阻碍对象主要是,它可能抑制该类物质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使酶的功能丧失,致使该类物质不能合成。

二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1.5’=15’) 1 以下关于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2.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2.5~10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10μm; B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积聚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0.05~2μm; C爱根核模的粒径为0.05~2μm, 积聚膜的粒径小于0.05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D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0.05~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2 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是( ) A. NO2 ; B. O3; C. HCHO; D. HNO2 ; E. SO2; F. ROOR’. 3 SO 2被氧化成SO 3 形成酸雨的方式主要有() A.SO 2 的气相氧化; B.SO 2 的间接光氧化; C.微生物氧化; D.SO 2 的液相氧化; 4若水体中的酸碱度只是以碳酸和碳酸盐构成,则关于酸度可表示为下式( ) A酸度[ CO 32 -]+[HCO 3 -]+[ OH-]-[H+] B. 酸度=2[H 2 CO 3 ]+[HCO 3 -]+[H+]-[ OH-] C酸度=2[ CO 32 -]+[HCO 3 -]+[ OH-]-[H+] D. 酸度= [H 2 CO 3 ]+[HCO 3 -]+[H+]-[ OH-] 5 重金属污染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 A. 会在生物体内蓄积富集; B.毒性大,污染严重; C. 不能被降解而消除; D.迁移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6 以下元素已经证实属于会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包括() A.Cd; B. Cr; C. Pb; D. Hg; E. Cu. 7当亨利常数在下列哪个范围内,挥发作用受液相控制()。 A. K H > 1.013*102 Pa·m3/mol ; B. K H > 1.013 Pa·m3/mol ; C. K H <1.013*102 Pa·m3/mol; D. K H < 1.013 Pa·m3/mol。

环境化学(戴树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1.《环境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包括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归趋和效应。本考试大纲侧重于环境污染化学,着重于各类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等经典内容。对其中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式、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效应、化学物质结构与毒性关系,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生物浓缩机制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需加以重点掌握。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环境化学发展及基本内容 1.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 水环境化学 2.天然水的基本特征组成; 3.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着重配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和溶解、水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等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4.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环境行为与归趋模式。着重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等典型机制与迁移转化模式。 5.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营养物质的来源;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湖水的营养化程度;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大气环境化学 6.大气中污染物的特征; 7.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温室效应;气相大气化学: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化学; 液相大气化学:酸沉降化学、大气中液相反应;大气颗粒物化学); 8.重要的大气环境化学问题:光化学烟雾的定义、特征及形成条件;光化学烟雾主要参与物质;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光化学烟雾危害及防治;光化学烟雾与硫酸型烟雾的对比;太阳和地球辐射间的能量平衡;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及防治对策;降水的化学组成;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影响因素;酸雨的危害及防治;大气平流层的组成;臭氧层的形成和耗损的化学反应;臭氧洞的危害;臭氧层破坏现状及防治。 土壤环境化学 9.土壤组成与性质(吸附、酸碱性、缓冲性及氧化还原性质); 10.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重金属、氮磷); 11.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典型的迁移过程)。土壤中农药迁移的基本特性,扩散质体,流动吸附与分配作用,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 12.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及消除。物质透过细胞膜的形式;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13.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生物蓄积,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 14.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耗氧(有机污染物)、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15.无机物质的生物转化。氮硫的微生物转化,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16.污染物质的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化效应;重金属元素在诸圈层中的转化效应有机污染物在诸圈层中的转化效应。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7.重金属元素(汞、砷)形态; 18.微生物对水环境中化学物质的作用; 19.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 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与发展动向,掌握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天然水

电机学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物超所值)

电机学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直流电机 A.主要概念 1. 换向器、电刷、电枢接触压降2 U b 2.极数和极对数 3.主磁极、励磁绕组 4.电枢、电枢铁心、电枢绕组 5.额定值 6.元件 7.单叠、单波绕组 8.第1节距、第2节距、合成节距、换向器节距 9.并联支路对数a 10.绕组展开图 11.励磁与励磁方式 12.空载磁场、主磁通、漏磁通、磁化曲线、每级磁通 13.电枢磁场 14.(交轴、直轴)电枢反应及其性质、几何中性线、物理中性线、移刷 15.反电势常数C E、转矩常数C T 16.电磁功率P em 电枢铜耗p Cua

励磁铜耗 p Cuf 电机铁耗 p Fe 机械损耗 p mec 附加损耗 p ad 输出机械功率 P 2 可变损耗、不变损耗、空载损耗17.直流电动机(DM )的工作特性18.串励电动机的“飞速”或“飞车” 19.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自然机械特性、人工机械特性、硬特性、软特性20.稳定性 21.DM 的启动方法:直接启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降压启动;启动电流 22.DM 的调速方法:电枢串电阻、调励磁、调端电压23.DM 的制动方法: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 B.主要公式:发电机:P N =U N I N (输出电功率) 电动机:P N =U N I N ηN (输出机械功率)反电势: 60E a E E C n pN C a Φ==

电磁转矩: em a 2T a T T C I pN C a Φπ== 直流电动机(DM )电势平衡方程:a a E a a U E I R C Φn I R =+=+DM 的输入电功率P 1 : 12 ()()a f a f a a a f a a a f em Cua Cuf P UI U I I UI UI E I R I UI EI I R UI P p p ==+=+=++=++=++12em Cua Cuf em Fe mec ad P P p p P P p p p =++=+++DM 的转矩方程:20d d em T T T J t Ω --=DM 的效率:2111 2100%100%(1)100%P P p p P P P p η-∑∑= ?=?=-?+∑他励DM 的转速调整率: 0N N 100%n n n n -?=?DM 的机械特性:em 2 T j a j a a ) (T ΦC C R R ΦC U ΦC R R I U n E E E +-=+-=. 并联DM 的理想空载转速n 0: 二、变压器A.主要概念 1.单相、三相;变压器组、心式变压器;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干式、油浸式变压器 2.铁心柱、轭部 3.额定容量、一次侧、二次侧 4.高压绕组、低压绕组

上海大学电子信息材料系导师介绍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条例 以建立研究型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三制”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以科研优势为依托,遵循教与学的客观规律,针对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不同需求,完善材料学院导师制工作体系;参照《上海大学导师制实施办法》,并结合材料学院研究型学院特色,以学业指导及科研实践指导为主要内容,制定《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条例》,要求如下: ●导师资格:由全院教师共同参与,将学业指导与科研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相结合,按照1:3—5的比例,由教研室(或系)确定专业导师,原则上每位学生由其专业导师从三年级起负责学业指导,直至离校。 ●导师职责:以学生的科研实践指导及专业指导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业中遇到的困难,协助辅导员做好优秀生培养、学业困难学生学习指导以及学生就业推荐工作。 (1)、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安排学生参加课题组讨论及讲座,指导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并给予考评,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实践。 -1-

(2)、每学期根据学生成绩情况有针对性地找学生谈心,帮助学业困难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引导与帮助优秀学生利用“三制”优势调整学业计划。 (3)、以各专业教学计划为依据,在学生选择选修课程时能够根据课题及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给予及时引导与帮助。 (4)、帮助优秀生完成考研、第二学科、提前毕业等学业目标,并在学生就业推荐方面提供帮助。 (5)、指导学生按学校要求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6)、积极配合辅导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具体要求 (1)、高年级专业导师应了解《学生手册》及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各项规定,熟悉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秘书与辅导员多做交流并据此开展学生的专业指导工作。 (2)、科研实践指导是高年级专业导师的主要任务,要根据各课题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安排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努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与动手创新实践能力。 (3)、每位学生由其高年级专业导师从三年级负责直至离校,专业导师应与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认真、负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对象:面向全院高年级学生,学生、导师进行双向选择。 -2-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环境问题:人类各种活动或自然因素作用于环境而使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由此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与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称为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叫做环境污染。 3、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4、分配系数: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段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的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5、标化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后,有机毒物在沉积物中和水中的平衡浓度之比称为标化分配系数。 6、辛醇-水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时,有机物在辛醇中的浓度和在水中的浓度之比称为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7、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8、亨利定律常数:化学物质在气——液相达平衡时,该化学物质在在水中的平衡浓度和其水面大气中的平衡分压之比。 9、水解常数:有机物在水中水解速率与其在水中浓度之比称为水解常数。 10、直接光解:有机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太阳光而进行分解反应。 11、敏化光解:腐殖质等天然物质被光激发后,将激发的能量转移给有机化合物而导致分解反应。

12、光量子产率: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占吸收总光子数之比称为光量子产率。 13、生长代谢:微生物可用有机化合物(有机污染物)作唯一碳源和能源从而使该化合物降解的代谢。 14、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用碳源和能源,须有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该化合物才能降解。 15、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吸收、吸附等),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6、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富集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17、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 :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8、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半数有效浓度(E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和毒物浓度。 19、阈剂量: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 20、最高允许剂量: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不引起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高剂量。 15、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包括碱基对的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四种类型。 16、遗传致癌物:1)直接致癌物:直接与DNA反应引起DNA基因突变的致癌物,如双氯甲醚。 2)间接致癌物(前致癌物):不能直接与DNA反应,需要机体代谢活化转变后才能与DNA反应导致遗传密码改变。如二甲基亚硝胺、苯并(a)芘等。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四、学分:3.5 课时:56 五、考核方式:考试 六、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七、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八、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无机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及其效应,初步了解环境化学任务(课题)的研究方法。明确环境化学的任务和目的以及环境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 九、说明 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环境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内容包括各环境要素介绍、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过程及其生物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等章节。对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固体废弃物处置、光化学烟雾等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的经典研究结果及最新研究动向进行讨论。 1、使用教材:戴树桂.《环境化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参考资料:何遂源.《环境化学》.华东理工出版社,2005 十、基本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了解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掌握对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 【教学重点】 环境化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教学难点】 主要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电机学实验大纲-2017版

《电机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机学》课程编码:06013200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自动化 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8 开课单位: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自动化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 2.自动化专业《电机学》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3.近年来《电机学》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电机学》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本实验项目是《电机学》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 3.本实验项目是理解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及变压器的基础; 4.本实验以《电路》、《大学物理》为先修课; 5.本实验为后续的《运动控制基础》、《直流运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及《工厂供电及节能技术》课程学习有指导意义。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 1.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解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机。它一方面研究电机的基本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又研究与其相联系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本课程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理论,为学习“直流运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和“工厂供电及节能技术”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电机的应用; 4.培养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5.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6.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机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 (1)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 (2)正确连接实验线路; (3)用电机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实验数据。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 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1)--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

示范试卷一 一 、名词解释(本题共18分,每小题 3 分) 1. 环境化学 2. 大气的温度层结 3.K OW及其环境学意义 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5.水体富营养化 6. 绿色化学 二 、填空(本题共16分,每小题 0.5 分) 1、在对流层中,当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则出现了逆温 现象。 2. 大气颗粒物湿沉降去除包括 和 两个过程。 3. 大气中主要氧化性自由基为 OH,请用方程式表达其主要反应途径 ; 。 4. 请列举一种CO2以外的温室气体 。 5. 颗粒物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1)催化SO2的氧化;2)。 6. 冰的密度 水,是因为在两种状态下,水分子形成 的结构不一样。 7. 写出水体总酸度的表达式 。 8. p E的一般表达式为 。 9. CH3OCONHC6H5的水解反应产物为 、 和 。

10.林丹是 ,与其外消旋混合物相比,林丹具有较 的生物富集性。 11. 土壤颗粒是以为骨架,附着着和 的混合体,其中有机质因为结构不均一,在研究吸附时,有学者提出将其分为和 ,来表示其结构变化的难易性。 12. 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通过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 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 、pH等。(尚有很多答案) 13. 土壤胶体是主要的吸附剂,农药在其上的吸附机理很复杂,包括 、、范德华作用力、氢键作用等。 14. 是产生肿瘤细胞的分子基础。 15. QSAR的全称是 ;其中一个结构参数E lumo的含义为 ;代表分子 电子能力。 16. 例举一个可被还原有机污染物 。 17. 写出一个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 。 18. 影响Fenton反应的主要条件有:pH值、H2O2浓度、 、反应温度。 1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提取、植物稳定、 。 20. 为了提高修复现场的微生物修复效率,接种活性微生物,并为其提供适宜条件,这一技术称为 。 21. 请例举一个绿色溶剂 等 。 三 、简答题及计算题(本题共66分,每小题 6 分)

2020年本科插班生《环境化学》》考试大纲(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环境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主要参考教材 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版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时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及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考核要求:1、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方向; 2、掌握环境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物); 3、掌握污染物的类别;了解环境污染物的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及其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大气结构,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大气光化学反应,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及其形成机制。 考核要求:1、熟悉大气温度层结(大气分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臭氧层的位置。 2、掌握以下概念:气温垂直递减率、逆温层、气团(块)干绝热减温率、 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 3、掌握大气稳定度的判定。 4、了解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 5、掌握光化学第一定律、光化学第二定律、量子产率(效率)、光量子能 量与化学键的关系;掌握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主要来源;掌握下列重要光化学反应:氧的光解、臭氧的形成与分解、二氧化氮的光解、亚硝酸和硝酸的光解、甲醛的光解、卤代烃的光解。

6、掌握大气中含氮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来源和形态及其在大气中的主 要反应。 7、掌握几种主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光化学烟雾、硫酸型烟雾、酸雨、 臭氧层破坏)的形成机制、特征、危害和控制对策。 8、掌握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分类、化学组成及其去除过程。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天然水的基本特征,水中重要污染物的分布及存在形态,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过程、原理。 考核要求:1、了解天然水的基本性质;掌握天然水酸度、碱度的概念、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 2、熟悉有机污染物和金属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3、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解 吸、絮凝─沉降等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4、掌握水体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吸附等温线和等温式的含义及绘制。 5、掌握电子活度、氧化还原电位和pE的含义;了解pE-pH图的应用;掌 握天然水体pE的计算。 6、掌握水体中重金属氢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的溶解-沉淀平衡。 7、掌握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等迁移转化形式的基本原理。 8、掌握分配系数(K p)、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标化分配系数(K oc) 的概念,以及K p、K ow、K oc与溶解度四者之间的关系。 9、掌握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土壤的组成和性质,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中的迁移及作用机制,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考核要求:1、了解土壤的组成及性质。 2、掌握土壤的吸附性、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掌握土壤酸度的概念(活性 酸度、潜性酸度)。 3、掌握土壤性质对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影响。

电机学大纲

《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0431004 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Machine Theory 课程总学时:64 讲课:64 实验:0 上机: 0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解变压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直流电机。它一方面研究电机的基本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又研究与其相联系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变压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为学习“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电机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式、等值电路、矢量图,并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各电机的运行特性及实验方法,了解电机在工程上的实验应用知识,了解电机在控制系统和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注意阐述各种分析方法的横向联系,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教学实施说明: 1.在变压器部分,着重介绍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铭牌数据,变压器空载运行、负载运行、参数测定、运行特性,三相变压器。 2.在异步电机部分,着重介绍三相交流绕组的结构及连接规律、三相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和磁动势的特点与计算公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等值电路、相量图。熟练掌握其机械特性和工作特性及其测定。熟悉异步电机的启动方法,了解常用的调速方法及其制动运行状态。 3.在同步电机部分,着重介绍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励磁方式、基本工作原理、类型和额定值。理解掌握同步发电机空载特性及负载后的电枢反应、电枢反应电抗及同步电抗,电势平衡方程式及相量图、功角特性及有功功率的调节,无功功率调节,同步电动机的异步起动,磁阻同步电动机,开关磁阻同步电动机。 4.在直流电机部分,着重介绍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铭牌数据,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磁场、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直流电动机,直流发电机。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在电路、大学物理基础上进行。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是对讲授内容的消化,因此,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将作业内容带到实践环节去验证.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适用专业:2016级电力系统自动化(专科业余函授) 辅导教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李光琦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暂态行为,掌握电力系统在暂态过程中的参数计算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物理分析过程和数学分析方法。 2.掌握电力系统短路的计算机算法。 3.掌握静态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4.掌握暂态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5.掌握电压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6.了解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措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分析,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参数和等值电路、Park变换的基本内容、应用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分析突然三相短路电流、自动调节励磁装置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2.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和非全相运行的计算机计算。 3.同步发电机组的机电特性、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作用原理和数学模型、负荷特性分析。 4.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分析、小干扰法分析静态稳定性、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对静态稳定的影响、多机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分析、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 5.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分析、复杂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发电机自动调节系统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措施。 6.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措施。 四、实践环节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与暂态稳定性仿真实验各2学时。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每章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根据具体情况可安排2学时习题课。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件、仿真实验为辅。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上海大学 材料 文档

1. 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从结构、性能等方面。 2. 描述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区别。 3. 在简单立方晶系中,作图表示下述的晶面和晶向,并指出其中哪些晶面与 晶向是垂直的,哪些是平行的。()()()[][][]211,110,111,201,011,111 4. 试在六方晶系的晶胞上画出)(2110晶面、[]0211和[]1011晶向。 5. 铜为面心立方结构,X 射线衍射测定a=0.3615nm ,(1)按刚球密堆模型 计算最近邻原子中心距离是多少?以任一原子为中心,这样距离的原子数目是多少?(2)原子密排面和密排方向是什么?堆垛顺序如何?(3)原子密排面{hkl}和密排方向组成的{hkl}(注意:[uvw]须位于(hkl)面上)共有多少组? 6. 铁有两种结构,分别为体心立方A2(α-Fe )和面心立方A1(γ-Fe ), 铁和碳的原子半径分别为0.127nm 和0.077nm ,问:碳更易进入两种铁的四面体间隙还是八面体间隙?为什么?当碳进入铁的间隙后,铁的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7. 分别对面心立方A1和体心立方A2的(100)、(110)、(111)面,请问: (1)计算上述晶面的紧密系数,指出最紧密排列的晶面。(2)画出上述晶面的原子排列方式。 (3)计算上述晶面的晶面间距。 8. 请计算密排六方A3的(0001)、(1-100)、(-12-10)晶面的紧密系数,指出 最紧密排列的晶面。请画出这些晶面的原子排列方式。 9. 请指出面心立方A1和密排六方A3的原子堆垛顺序,同时指出是以哪个晶 面进行堆垛的。 第二章 内容及习题 第二节 波尔理论和波动力学理论对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的描 述。波粒两相性的基本方程。 第三节 五种结合键的特点 第四节 结合键与晶体结构 第五节 合金,合金系,合金相结构分类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

环境学院环境化学课程考试题 A盐度升高 B pH降低C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D改变氧化还原条件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B—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5、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一、B、C、D _的影响。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 6、大气中H0自由基的来源有A、C、D 的光离解。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趋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效应是环境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3、大气中的N02可以转化成HNO? 、NO 3 和___ 2O5 o 4、大气颗粒物的去除方式有干沉降和湿沉降° 5、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_________ 表面吸附________ 、离子交换吸附________ 和专 属吸附。 6、有机污染物一般诵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 集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7、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降低,因而表层水呈氧化性环境,深层水及底泥呈还 原性环境。 & 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溶解氧,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有机物。 9、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 。 10、土壤具有缓和其_ ____ 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 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A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2、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___ C ___ o A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 第 13、以下—A、B、C、D 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 古 A O3 B H2CO C H2O2 D HNO2 7、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B、C 。 A RO B R 自由基 C H2O D HO2 &两种毒物死亡率分别是M1和M2,其联合作用的死亡率M0.10 C >1.00 D >2.00 10、气溶胶中粒径___ A ____ ym的颗粒,称为降尘。 A >10 B <5 C >15 D <10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X”) 1、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往往小于无机态的毒性。(X ) 2、硫酸烟雾主要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V ) 3、干沉降是大气中NOx最主要的消除方式。(X ) 4、光化学生成产率白天高于夜间,峰值出现在阳光最强时,夏季高于冬季。(V ) 5、在天然水的碳酸平衡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总碳酸量不受影响。(V ) 6、有机化合物吸附在颗粒物矿物质等组分的表面,等温线是线性的,存在竞争吸附,放出的 吸附热小。(X ) 7、腐殖质包括:富里酸、胡敏酸、胡敏素。其中,胡敏酸溶于稀酸稀碱;富里酸只溶于稀碱,不溶于稀酸;胡敏素不被碱液提取。(X ) &同价离子中,半径越大,被土壤交换能力越强,例如Al3+的交换能力大于Fe3+。(X )

(2)--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

示范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15分) 1、环境化学 2、大气垂直递减率 3、生物强化技术 4、水体富营养化 5、绿色化学 2、填空题(每题0.5分,共48空,24分) 1、存在于 的臭氧层,可以阻挡紫外线对于地球生物的危害。 2、在对流层中,当一个气团的温度随着高度减少的速率小于周围大气温度随高度减小 的速率时,则认为这个气团处于 状态。 3、比较下述自由基的稳定性,(CH3) 3C? CH3CH2 CH2?。 4、UV254是在光化学反应中经常用到的光源,请计算1 mol分子吸收此波长光子可打 破化学键的能量 。 5、用方程式表达大气中产生 OH的一种途径 6、颗粒物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1) ;2)对酸性的缓冲作用 。 7、比较下述两个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半衰期 CCl3F CCl2F2。 8、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及 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照射下,经光化学反应形成 等具有氧化性质的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烟雾。 9、硫酸型烟雾主要发生在 季气温较 的时候。 10、在我国影响降雨酸性的主要离子有SO42-、Ca2+和 。

11、请写出Cl?和ClO?协同消耗臭氧的两个方程 、 。 12、直径小于0.1 微米的颗粒物主要通过 去除。 13、水分子形成 ,造成水的沸点和熔点异常高。 14、发生专属吸附时,重金属主要作为 与颗粒物表面基团作用。 15、写出氧化还原电位E与反应自由能 G的关系 。 16、请用方程式列举一个有机污染物的还原反应 。 17、请写出水解的假一级速率常数表达式 。 18、一个化合物在水体中发生光化学降解的速率随着溶解性有机质出现先升高后降低 的趋势,是因为有机质即可以充当光化学反应的 ,又可以充当猝灭剂。 19、土壤颗粒是以 为骨架,附着着 和 的混合体,其中有机质是一个不同分子量 分子组成的一个连续体,其结构中包含 、脂肪链和 等。 20、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通过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 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土 壤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pH、土壤的质地、 、有机质含量、 、 等。 21、络合剂的一个危害是加大沉积物中重金属 。 22、土壤胶体是主要的吸附剂,农药在其上的吸附机理很复杂,包括 、 、范德华 作用力、氢键作用等。 23、请写出DDT发生还原脱氯反应的方程 。 24、林丹是 ,与其外消旋混合物相比,林丹具有较 的生物富集性。 25、从分子水平上,植物可分泌 等物质,与重金属形成配合物,表现出对重金属 的耐受性。 26、生物体内,糖类物质最终通过 过程而代谢。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附答案)资料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 ?Chapter 1 1、现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有哪些? 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损伤。 2、环境化学的分支。 环境分析化学、各圈层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化学。 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有哪些特性? (1) 环境污染物的分类: a. 按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 b.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 c.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 d. 按人类社会活动不同功能产生的污染物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污染等 (2) 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主要特性是:持久行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的所谓“三致”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4、优先控制污染物及其种类 在众多污染物中被筛选出潜在危害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称为优先污染物。 优先控制物包括如下几类:挥发性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类、酞酸酯类、农药、丙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在“黑名单”中,共有14类,68种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其中优先控制的有毒有机化合物有12类,58种,占总数的85.29%, ?Chapter 2 1、大气层的化学分层 ﹤86 km、匀和层或湍流层86~90km、90km~110km、> 120km、非匀和层、外大气层500km以上。 2、温室气体的种类(举例) 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氯乙烷、臭氧、CFC 11、CFC 12、四氯化碳。 3、酸沉降化学 酸沉降(acid deposition)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迁移到地表(湿沉降),或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到地表(干沉降)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