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考试复习提纲

税收学考试复习提纲
税收学考试复习提纲

1、混合销售:混合销售是指一项业务同时涉及增值税货物销售和营业税劳务。

2、兼营销售:兼营销售是指增值税的纳税人在销售货物和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同时,还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

3、增值税:是对从事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在产制、批发、零售的每一个周转环节,以产品销售和营业服务所取得的增值额,按单一税率课征

4、营业税:营业税是对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及从事各种应税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

5、消费税:是对从事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选择少数商品,在产制或零售环节,从价或从量,按差别税率课征

6、财产税:是以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统称

7、行为目的税:是政府为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的和意图而设计征收的税种。

8、税收的特征及其特点

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税、赋税或捐税,它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律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规范性

9、最优税收:最优税收就是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的税收。

10、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和负税人,因税收而承受得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

11、直接负担:由纳税人自己直接承担的税负称为直接负担

12、间接负担:因负税转嫁而负税人间接承担的税负称为间接负担

13、直接税:不能转嫁的税种称为直接税

14、间接税:能够转嫁的税种称为间接税

15、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

如果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资源的重新配置已不可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已经使社会效用达到最大,这种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资源最优配置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实现帕累托最优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交换最优:任何两个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进行交换时的边际消费替代率相等。生产最优:任何两个生产者,使用任何两种资源进行生产时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交换和生产结合最优:同时满足交换和生产最优条件,即商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生产的边际技术转化率

16、什么是税收负担,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税收负担水平,人均国民收入通常呈正相关的关系。

(2)国家职能范围,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国家职能范围的不同,对税收需要量就不同。国家职能范围广,则需要的税收量大,税收的负担也就要高。

(3)宏观经济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发展过快,引起通货膨胀时采用目的是降低总需

求,抑制通货膨胀紧缩开支,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收紧银根。短期,增加宏观税收负担税收的国民收入的弹性,弹性>1 宏观税收负担下降弹性<1 宏观税收负担提高。

扩张性财政政策,总需求不足,经济萎缩→防止经济衰退和停滞→扩张性税收政策,目的是提高总需求,加快经济发展,增加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放松银根。短期,宏观税收负担下降,长期税收的国民收入的弹性,弹性>1 宏观税收负担提高,弹性<1 宏观税收负担下降

(4)个人分配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不同国家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异,而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将对税负产生不同的影响。

(5)收入结构。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除了税收外,国家还有其它的收入渠道。

(6)税负统计口径。在税收收入中,除了用于一般公共支出用途外,有一部分是用于特定的用途,带有专用,专项基金性质特点的税收,把这一部分税收计算在内,税负水平会明显提高,反之则会下降。

17、什么是税负转嫁,影响因素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是税负运动的一种方式。

(1)税负转嫁和税种形式。直接税:按照立法者意图税负不能转嫁,由纳税人承担的税种。包括:所得税和财产税。间接税:按照立法者意图税负能够全部或部分转嫁由他人承担的税种。包括:流转税

(2)税负转嫁和定价方式。税负转嫁首先取决于税种形式,流转税是典型的能够转嫁的税种,也是税负转嫁的主要研究对象。

(3)税负转嫁和供求弹性。税负转嫁最终取决于供求之间的弹性关系。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即Ed/Es>1,税负更多地倾向由生产者负担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即Ed/Es<1,税负更多地倾向由消费者负担

(4)税负转嫁和征税范围。

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征税范围狭部分商品征税,消费者选择替代商品的余地比较大

税负不易转嫁,更多趋向由生产者负担;征税范围广普遍征税,消费者选择替代商品的余地比较小税负易转嫁,更多趋向由消费者负担。

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征税范围狭部分商品征税,生产者选择转换生产的余地比较大税负易转嫁,更多趋向由消费者负担;征税范围广普遍征税,生产者选择转换生产的余地比较小,税负不易转嫁,更多趋向由生产者负担

(5)税负转嫁和反应期限。

即期:在政府实行选择性征税的初期,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难以立即作出替代消费和转换生产反应,税负由供求双方均衡负担

短期:消费者采取替代品,变更消费习惯,改变支出预算比生产者改变产品生产,改变计划,改变设备容易,因此,税负更趋向由生产者负担。

长期: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作出替代消费和转换生产的反应不考虑其他因素,趋向于由供求双方均衡负担考虑到其他因素,最终归宿还是取决于供求弹性。

影响税负转嫁的五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

税负转嫁取决于税种形式,流转税容易转嫁,而其他税不易转嫁;

流转税转嫁取决于定价方式,市场定价下流转税能够转嫁,计划定价下流转税不能转嫁;市场定价下的流转税转嫁取决于供求弹性等因素

18、简述流转税及其特点

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总称。本质:对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征税。

(1)税收负担的间接性:税收负担可以分为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直接负担:纳税人因纳税而承受的福利牺牲。而间接负担:负税人因税负转嫁而间接承受的税收负担。

(2)税收分配的累退性:流转税在名义上按照比例征收,而消费者负担却具有累退的特点。(3)税收征收的隐蔽性:厂商为纳税人,通过商品价格运动转嫁给消费者负担。消费者负担的税收并不是由个人直接缴纳,而是在消费商品、支付价格时间接负担,没有强烈的纳税意识和负税感觉。流转税在征收上的隐蔽性使推行流转税比推行所得税的阻力减少。

(4)税收管理的便利性:流转税对生产经营厂商征税,厂商规模较大,税源比较集中,纳税户减少,征收管理比较方便。流转税对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征税,征税的主要依据是商品销售额,在核算管理上比较简单

(5)税收收入的稳定性:流转税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由于流转税较少受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直接影响,收入相对稳定。

19、简述所得税及其特点

所得税是对企业和个人因从事劳动、经营和投资而取得的各种所得所课征的税种的总称,或者说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

(1)税收负担的直接性:所得税一般有企业或个人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并且,又由企业和个人最终承担税负。

(2)税收分配的累进性:个人所得税在名义上一般累进征收,既实行累进税率,税率岁个人收入增加而递增,低收入者适用地边际税率,高收入者适用高边际税率;又实行标准扣除和单向扣除,扣除个人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者扣除占收入比例高,高收入者扣除占收入比例低。

(3)税收征收的公开性:所得税在税负上一般以企业或个人为纳税人,同时,税负又由纳税人承担,一般不能转嫁。

(4)税收征管的复杂性:所得税不但对企业所得征税,而且对个人所得征税,由于个人纳

税户多,税额小,税源分散,税收征管难度高,费用大。

(5)税收收入的弹性:所得税是对企业和个人所得征税,所得随着国名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收入可靠。

专升本民法复习大纲修改稿

专升本民法复习大纲修 改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民法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涉及考试内容的课程名称: 民法学 2、使用教材: 郭明瑞主编:《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第一章民法概论 1、识记:(1)民法概念(2)民法的基本原则 2、理解:(1)我国民法的法源(2)民法的本质(3)民法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1、识记:(1)民事权利的概念(2)民事权利体系(3)民事义务 2、理解:(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民事权利主体——人(3)民事权利能力(4)民事行为能力(5)民事责任能力 第三章民事主体 1、识记:(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2)出生(3)死亡 2、理解:(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2)法人的概念和本质(3)合伙的成立要件 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 1、识记:(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2、理解:(1)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生效要件(2)意思表示

第五章:物权法原理 1、识记:(1)物权法的概念(2)物权法的特征(3)物权法的趋势(4)物权的客体 2、理解:(1)物权的种类(2)物权法定主义(3)物权的效力(4)物权请求权(5)不动产所有权(6)动产所有权 第六章债权法导论 1、识记:(1)债法的概念和特征(2)债的概念和分类(3)不当得利的概念(4)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5)缔约上的过失 2、理解:(1)合同的概念与特点(2)合同的生效(3)无因管理的概念(4)无因管理的要件 第七章人身权概述 1、识记:(1)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2)人身权的分类(3)人格权的概念和种类 2、理解:(1)生命健康权(2)姓名权(3)肖像权(4)名誉权(5)身份权(6)人身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第八章侵权行法为概述 1、识记:(1)侵权(2)侵权法(3)侵权的分类 2、理解:(1)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2)无过错责任的适用(3)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三部分:考试形式及考试题型 1、民法学考试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题型: 选择题(15个,共15分); 名词术语解释(5个,共25分); 简答题(3个,共30分); 论述题(2个,共20分); 应用题或案例分析题(1个,10分)。

小学综合科试卷

富顺县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 六年级·综合(样卷) (科学、体育、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注意事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各项填写清楚。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总 分 总分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6分) 1.下列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常用于裁剪布料的是( ) A.小刀 B.剪刀 C.图钉 D.螺丝钉 2.请选出下列省力的杠杆( ) 3.请选出下列属于轮轴的工具( ) 4.下列图形中,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 ) 5.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 )、 肋骨、 足肱 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A 手指 B.小腿 C.头骨 D.大腿 6.我们提倡节约能源,下列行为能节约能源的是( ) A.为了饮热水方便,小红将饮水机电源开关一直开着。 B.小红写完作业忘记关灯。 C.小军觉得好玩同时开了多台电视机。 D.小明洗完澡后关掉热水器。 7.足球比赛,各队上场人数( )人 A.10 B.11 C.12 D.13 8.上体育课,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 ) A.上课的其中一个部分 B.锻炼身体 C.活动开身体各部位,避免运动受伤 D.放松身体 9.前滚翻练习时,用头的( )部位接触垫子 A.额头 B.头顶 C.后脑 D.以上三种都可以 10.400米跑是短距离跑项目,要求我们的起跑动作是( ) A.站立式起跑 B.蹲踞式起跑 C.半蹲踞式起跑 D.自己喜欢的方式 11.在运动时,踝关节扭伤,应该立即( )A .冰敷(或冷敷) B 。热敷 C 。按摩 D 。包扎 12.原地踏步时,教师口令“1、2、1”中“1”代表踏( ) A .右脚 B 。左脚 C 。左右脚都行 13.艾滋病会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和( )途径传播 A .血液 B.唾液 C.肢体接触 D.蚊虫叮咬 14.香港被英国强占,于( )年顺利回归。 A 、1949 B 、1997 C 、1999 15.下列战役中,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 A 、平型关大捷 ?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16.《西游记》讲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深受大家喜爱。西天就是指现在的(??)。A 、西藏??? B 、希腊??? C 、印度 A.休止 B.反复 C.力度 18.《东边升起月亮》选自歌剧( )。 A .《卡门》 B.《蝴蝶夫人》 C.《图兰朵》 19. 节奏型:XXX 称为( )节奏。 A.切分 B.附点 C.连音 20.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旋律与( )地区的民歌风格相似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21.京剧行当包括( )。 A.生旦净丑 B.武旦 C.花旦 22.颜色的三原色是( ) A.红、黄、绿 B.红、绿、紫 C.红、黄、蓝 D.黄、橙、紫 23.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是( )建筑设计师伍重的作品。 A.丹麦 B.印度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24.下列哪组颜色属于邻近色。( ) A.红与橙 B.黄与紫 C.红与绿 D.黄与蓝 25.《向日葵》的作者梵高是( )的。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 题 ★★★答★★★ 要★★★ 不 ★★★ 内★★★ 线★★★ 封 ★★★密★★★★ · · · · · 线 · · · · · · · · · · 封 · · · · · · · · 密 · · · · · · · 学校: 姓名: 考号 :

当代教育学[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人力资本理论能创立来自于经济学家对现代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深入。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个要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对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有学者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即归结为人力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结果。 (2)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涵义 ①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人的资本的形态。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之源泉,并且和物质资本相比,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更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②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会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或精神收益。 ③人力资本理沦的基本观点 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此外,贝克尔、丹尼森、闵塞、布劳格、萨卡罗普洛斯等都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如下: 第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 素质。 第二,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第四,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总量。 第五,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基本上同物力形态投资收益率的测算相同。其基本公式为:收益/成本=收益率。 2.筛选理论 (1)筛选理论的产生 筛选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伯格等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 (2)筛选理论的基本思想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既是求职者表达个人能力的信号,又是雇主鉴定求职能力的装置。 筛选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它承认教育与工资的正相关,指出这种正相关是通过筛选作用而实现的。但认为教育只反映了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增加个人的能力。由于这种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故它亦被称为“文凭理论”。

个人整理的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1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矿床学期末考试题目期末复习资料

矿产:产在地壳中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质资源。 矿床:地壳中矿产的富集产地,是矿化集中区的最小单位。 矿源岩:初步富集某种或某些成矿元素,并为后期热液成矿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 若为地层则称为矿源层。 矿体:由地质作用形成的,通常由脉石和矿石组成,具确切的形态、边界和规模的地质体。 矿体的产状: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条件;包括:1,矿体的空间位置,2,矿体的 埋藏情况,3,矿体与围岩层理、片理的关系,4,矿体与岩浆岩的空间关系,5,与控矿构造的空间关系。 矿石:矿体中所含有用物质达到工业要求的集合体。 矿石矿物:矿石中可以被利用的矿物,及有用矿物。 脉石:矿体中不能被利用的那部分物质。 夹石:矿体中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 矿石的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显示的形态特征。矿石的构造: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海绵陨铁结构:他形金属矿物(集合体)产在自形半自形的硅酸盐矿物晶隙之间。是岩 浆分异过程中,金属矿物晚于硅酸盐矿物晶出的一种典型结构。 工业品位:当前能供货开采的矿体或矿段的最低平均品位。 矿石的品级:指在一个工业类型的矿石中,根据矿石的有用组分、有害组分,物理性能、质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用途的要求等,对矿石(矿物)所划分的不同等级。 成矿期:指在一个具有相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和物理化学条件的较长地质作用中,形 成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 成矿阶段:在成矿期内一个较短的成矿作用过程,表示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矿物在相同或 相似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过程。 矿物的生成顺序:在同一成矿阶段中不同矿物结晶的先后顺序。 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 的矿床. 后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分别由不同的地质作用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叠生矿床:由两次或两次以上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 内生矿床:由内力地质作用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矿床。 外生矿床:由外力地质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形成的矿床。 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期末试题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为主要形式展开的。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教师和()合作开发与实施的课。 4、按照国家课程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均每周( )课时。 5、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应该有不同,即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应越()。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实施一项研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A、确立研究主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B、实施研究过程; C、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D、体味反思研究中的问题。 E、以上都是。 2、采访访问有哪些常见形式?() A对话式B、座谈会C、问卷式D、问答式E、以上都是 3、实施研究过程一般有哪些研究方法?() A、收集整理资料 B、采访访问 C、社会调查 D、以上都是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知识性 D、自主性 E、生成性 F、开

放性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校本课程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选择不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尊重每个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 B、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特色; C、有利于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 D、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领域包括的内容()。 A、研究性学习; B、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C、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 D、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E、信息技术教育; 8、下列哪项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基本理念的是() A、整体覌 B、多元化 C、过程性 D、知识性

当代教育学复习资料

当代教育学 选择: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因改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了当时被认为是具有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即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人口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黄金年代,其突出标志由三个,即教育先行、教育内涵发生变化、教育高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大、中学生人数激增是发达国家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新增长时期,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 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规模迅速增长、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内涵逐渐扩大、不平等严重存在。 多样性模式是指有不同入学条件的学生进入不同的高教机构或课程项目,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 教育机会的平等有三重含义:个体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目标的平等。

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的闭幕式上,提出了今后三大任务: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学习苏联、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 建国初我国学习苏联的主要形式:大量引进苏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 根据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 各院校邀请苏联专家讲学、参加学校管理; 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式。 1978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素质可分为三类: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后天的社会素质。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教师专业训练内容: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 专业意识:从业、敬业、乐业。 专业态度: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倾心相爱、诲人不倦、精诚合作、协同施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专业品质:具有广泛兴趣、与学生打成一片、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客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具有创新精神、 善于接受新事物。 教师为有效的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知识,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有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矿床学试题分析

矿床学试题分析

矿床学试题分析 1、矿床: 2、矿石 3、矿源岩 4、脉石矿物 5、工业品位 6、岩浆矿床 7、矿石矿物 8、边界品位 9、矿体 10、正岩浆矿床 1、我国的矿产资源特点是什么? 2、什么叫成矿作用? 3、什么叫岩浆熔离矿床? 4、什么叫玢岩型矿床? 5、简述金伯利岩 6、什么叫卡林型金矿? 7、简答矿床的成因分类。 1、论述矽卡岩矿床的主要特点和形成条件 2、斑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是什么? 3、论述风化矿床的一般特征 4、论述矿石的结构、构造 1.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地,指存在于地壳中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都能到达当前工业经济技术指标要求,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矿床由矿体和围岩两部分组成。 2、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所含有用物质(元素、化合物、矿物)达到工业要求的矿物集合体。(为一种岩石,矿石为物质概念,是不可数名词,不能论个) 3、矿源岩:初步富集某种或某些成矿元素,并为后期热液成矿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如果具有这种功能的岩石是地层,这套地层就叫矿源层。 4、脉石矿物: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 5、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供工业开采和利用的矿体、矿

段的最低平均品位。 6、矿石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系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7、边界品位:区分矿石与岩石的有用组分的最低要求。边界品位是对单个样品而言。 8、矿体:通常情况下由矿石和脉石组成(有些矿体全部由矿石组成),具有确切的形态、边界和规模的地质体。是矿床中可供开采的对象。 9、正岩浆矿床:在岩浆条件下直接形成的矿床。它们一般位于岩浆母岩体内,有时可进入围岩矿体的矿物成分与母岩区别不大,只是有用矿物的含量有所差异,即矿体所含有用矿物达到了工业上能利用的程度。(百度) 9、岩浆矿床是指岩浆生成、运移和就位过程中,成矿物质通过分异、聚集并在岩浆结晶阶段形成的矿床。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来源课件) 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2、优劣质矿并存,品位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 3、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 4、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5、紧缺矿种的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二、什么叫成矿作用? 成矿作用是指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分散在地壳或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集中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按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相应形成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变质矿床。 1.内生成矿作用 主要指由地球内部热能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 除与到达地表的火山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外,内生成矿作用均是在地壳内部较高的温度、压力及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形成的。 内生成矿作用包括岩浆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两大类。 2.外生成矿作用 指发生于地壳表层,主要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进一步分为风化成矿作用和沉积成矿作用两大类。

民法学(2)的教学大纲

民法学(2)的教学大纲 2007年5月13日黎银桂 第三编债权 第十五章债权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债的概念、特征、分类,债的发生根据;掌握债的担保和债的履行、债的移转和终止。 教学内容: 第一节债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一、债的概念 二、债的特征 三、债的性质 债是一种财产法律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在财产的分配,交换等领域形成的财产流转关系。 第二节债的分类 一、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二、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三、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四、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 五、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

六、主债与从债 第三节债的发生根据 一、概念 二、债的各种具体发生根据(一)合同; (二)单方法律行为;(三)侵权行为; (四)不当得利; (五)无因管理; (六)其它。 第四节债的担保 一、债的担保的概念 二、债的担保的种类(一)保证 1、保证的概念 2、保证的设立 3、保证的效力 (二)抵押 1、抵押的概念 2、抵押的特征 3、抵押的设立 4、抵押的内容

5、抵押权的实现(三)定金 1、定金的概念和特征2、定金的分类 (四)留置 1、留置的概念 2、留置的成立条件3、留置权的实现(五)质押 第五节债的履行 一、概念 二、债的履行原则(一)实际履行的原则;(二)正确履行原则;(三)诚实信用原则。三、债的正确履行(一)履行主体;(二)履行标的;(三)履行期限;(四)履行地点;(五)履行方式。 四、债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一)债的不履行; (二)债的不适当履行。 第六节债的转移和终止 一、债的转移 (一)债的转移的概念、指债的主体因一定法律事实出现而发生的改变; (二)债的转移的方式; (三)债的转移的效力。 二、债的终止 (一)债的终止,即债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归于消灭; (二)引起债终止的原因: 第一、履行; 第二、抵销; 第三、提存; 第四、双方当事人协议; 第五、混同; 第六、其他。 第十六章合同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合同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掌握合同的订立、内容形式;了解合同的解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无

2013-2014年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综合科期末考试试题16

六年级综合科试题 (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科学试题 一、百里挑一(每小题1.5分,共15分) 1、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A、牛顿 B、奥斯特 C、安徒生 D、爱迪生 2、下列是哺乳动物的是()。(抱歉这题一不小心整成多选了) A 、海豚 B、海马 C、鲸鱼 D、娃娃鱼 3、以下那种工具应用了斜面工作原理()。 A、钓鱼竿 B、旗杆顶部装置 C、水龙头 D、冰刀 4、为了更好地(),海豹的四肢都退化成了蹼。

A、抵御寒冷 B、在冰面上跳跃 C、在海水中游泳 D、捕猎食物 5、称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源于()的作用。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杠杆 D、斜面 6、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7、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国际上颁布《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并把每年的()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日()。 A.2月25日 B.12月5日

C.5月22日 8、下列植物中,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是()。 A.松树 B.柳树 C.苔藓 9、材料的厚度和宽度,()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同样程度 B. 厚度更多 C.宽度更多 10、6.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狗 B.蚂蚁 C.金鱼 二、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像小汽车方向盘那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能量有很多种形式,而且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3、我们可以用减少宽度、减少厚度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抗弯曲的能力。() 4、小时候生活在水中,长大后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我们称为两栖动物。() 5、人体中头骨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脑,肋骨可以保护胸腔中的内脏,足弓可以承载人体的重量。()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我国最大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2、希腊三面环海,其中南面是()。 A 亚得里亚海 B 爱奥尼亚海 C地中海 D爱琴海 3、下列哪些地方的人普遍爱吃辣椒?()。 A 上海、苏州、杭州 B 长沙、成都、贵阳 C 北京、合肥、南京 D无锡、宁波、厦门 4、在西方,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 A 复活节 B 狂欢节

(整理)当代教育学复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一、填空题: 1.教育是,是的基本途径。 2. 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 3.从形式上看,教育经历了从到形式化教育再到的过程。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的典型表征。 5.从世界范围说,现代教育制度始于18、19世纪国家的义务教育。 6.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延长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7. 、、、和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8.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9.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10. 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11. 和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12.捷克教育家写出了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3.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写成的。 14.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15.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人是。 16. 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17.主张“有教无类”的是,提出“教学相长”的是。 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9.教育学是一门以和为研究对象,探索的科学。 二、选择题: 1. 18世纪80年代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2. 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期自然,便是最好的,这一主张是提出的。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3. 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是哪一位教育家的观点。 A孔子B荀子 C 孟子D朱熹 4. 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A《学记》B《大学》C《师说》D《金言》 5.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 A《政治学》B《理想国》C《雄辩术原理》D《金言》

民法学重点知识

一、法学复习的重点 民法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重点不可能体现在部分的内容上,所以考生在复习民法学内容时,重点应在于理解和准确把握民法的体系、民法的基本理论、民法的调整原则和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 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09年政法干警招录用《民法学考试大纲》(后称大纲)来看,民法学考试的内容大体包括民法总论部分、物权法部分、债法部分和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部分。 根据大纲的要求,我们认为各部分的复习重点主要为以下内容: (一)总论部分 民法学总论部分包括了民法的一些重要制度,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是深入学习民法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包括: 1。民法的本质。所谓民法是指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原则。民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民法的调整原则是贯彻宪法宗旨、体现民法精神、规范民事活动、指导民事审判的基本准则。把握好民法的调整原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各项民事制度。考生在复习民法的调整原则时,应结合民法的其他内容,深入理解。特别是诚实信用原则,该原则被认为是民法的“帝王原则”,考生应准确把握其基本含义和该原则在民法基本制度中的体现。 3。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事实。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要求考生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分类、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特别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考生要有较清楚地认识。就民事法律事实而言,要求考生重点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及其基本分类、各项分类的含义。 4。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制度。首先,应掌握公民的概念与本质;其次,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考生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特点及比较,考生在复习时,更应当重点掌握。其他的如监护制度、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及法人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也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5。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和民法学的核心内容,其知识点也比较多,考生在复习时,对这一部分内容应当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和形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附条件以及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及构成等。 考生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当首先准确掌握各相关的概念。比如,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及构成等。考生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当首先准确掌握各相关的概念。比如,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考生应当能够准确记住它的概念和特征,能够理解它和无效民事行为的区别,能够掌握它的法律效力和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等。 6。代理。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考生要注意准确掌握代理的概念,并根据此概念,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征。其他如代理的适用范围和种类、代理权及其行使、无权代理的概念和无权代理的效力以及表见代理制度,这些都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7。诉讼时效。重点掌握时效和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及其性质、诉讼时效的效力、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的区别、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诉讼时效的意义、诉讼时效的种类、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和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期间的概念、种类病情计算等。 8。民事责任。重点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事责任的分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1、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五种要素: ①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 ②教师: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 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照明等)、社会环境三种过 程: ①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 习的条件、实质、动机等 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 ③评价与反思过程 2、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佃03年美国心理学家嗓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3)了解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观察者必须做到: ①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 ②在客观的(自然的)情境中进行观察。 ③对被试的外部条件、身体变化、表情动作做详细的记录。 ④正确地说明和理解被试的各种外显行为和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做出确切的、科学的解释。 2、调查法: 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现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常见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法 概念:使用由问题构成的调查表向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 (2)访谈法 概念:访谈法是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的方法 3、实验法:

研究者(主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试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室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里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的有控制的观察。它可以提供精确的实验结果。常用于对感知、记忆、思维、动作和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 自然实验:是在被试者的原有环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观察。 第二章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p31) 基本概念: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建构过程,是积极适应环境,是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认知结构发展:图式一不平衡一不断达到平衡;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矿石矿物(有用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脉石矿物(无用矿物):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 夹石与脉石 夹石:矿体中未达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矿物集合体。 脉石:一般将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 共生组分与伴生组分 共生组分: 与主要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并存,品位上达标,不可单独处理的部分,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其工业价值小于主要有用组分 伴生组分: 指矿石中虽与主要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和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影响矿石的质量 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边界品位与工业品位 边界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 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矿石品级:指矿石的质量分级。 矿床、矿田、矿带、成矿区 矿床:指存在于地壳中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都能到达当前工业经济技术指标要求,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同生矿床 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 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是晚于围岩的矿床。

岩矿床。 风化矿床:经风化作用使有用组分在风化壳中及其附近富集形成的矿床。 沉积矿床:指岩石及矿石的风化产物、火山喷发产物、生物机体及残骸经介质搬运和沉积分异作用及成岩作用使有用组分富集而形成的矿床。变质矿床 变质矿床:指早期形成的岩矿石经变质作用改变其原来的形状、组构和组份,使原来的物质组份发生强烈改造或活化转移、富集形成的矿床。 变成矿床:即变质生成矿床的简称。变成矿床是指原来的岩石受变质作用形成矿床或原来的矿床经变质作用形成具另一种工艺技术特性的矿床。 受变质矿床:指原先形成的矿床经变质作用使原先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构、组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未改变其工艺技术特性的一类矿床。 BIF:条带状铁建造,产于前寒武纪地盾区和地台区的沉积变质铁矿,此类矿床在世界铁矿床中是最重要的,分布十分广泛,有不少大型、特大型矿床 叠成成矿作用: 在矿床的狭小范围内不同时期的矿物组合互相叠覆套合的现象。早期的矿床形成后,又经受了后来地质成矿作用的叠加。 再造成矿作用: 层控矿床: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产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地层单元内的矿床,它们常与一定的沉积、火山-沉积岩类相组合,明显受其层位、岩性和岩相控制。有的层控矿床的可局部交切围岩层理。 再造成矿作用

教育综合知识点整理18年版

1.教育的概念: 广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事实 5.教育影响可分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 6.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1.教育的起源 ⑴神话起源说(教育由神所创造,体现神或天的意志) 代表人物:(宋)朱熹 ⑵生物起源说(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 ⑶心理起源说(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美)孟禄 ⑷劳动起源说(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代表人物:(前苏)米丁斯基、(前苏)凯洛夫 2.教育的发展 ⑴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具有非独立性,与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②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 ③教育具有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⑵古代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①古代中国 夏代→出现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学校教育制度完备、政教一体,有国学、乡学之分,学校教育基本学科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官学衰私学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显学,百家争鸣,稷下学宫 两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最高教育机构太学,实行思想专制主义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隋唐→产生科举制度,六学二馆 宋元→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明→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标志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清→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开学堂 ②古代印度 →教育控制:婆罗门和佛教 →教育目的:培养僧侣 →教育内容《吠陀》 →教育活动: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等级:僧侣祭司(最优良教育) 刹帝利(军事贵族) 吠舍种姓(从事农业商业) 首陀罗种姓(被剥夺受教育权,最低级等级) ③古代埃及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开设最多学士学校,学为学士

最新《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一、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 1、成矿作用6、海绵陨铁结构 2、矿体与矿床7、同生矿床 3、矿石的品位与品级8、风化矿床 4、交代作用9、矽卡岩矿床 5、同化作用10、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 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可燃有机矿床主要包括:、、和。 金属硫化物矿床易发生表生变化,发育完好的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垂直表生分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带、带、带。 岩浆矿床根据其形成作用可分为、和三大类。 伟晶岩矿床通常会发育带状构造,从伟晶岩体的边缘到中心,一般可分为①由细粒长石和石英组成的;②粗粒或文象结构由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云母构成的; ③成分复杂的(矿床的主要部分)和④石英、石英-长石或石英-锂辉石构成的。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和两个成矿期,进一步可分为五个成矿阶段包括:①早期矽卡岩阶段即;②晚期矽卡岩阶段即; ③;④早期硫化物阶段即;⑤晚期硫化物阶段即。金刚石的母岩主要有和。 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世界上三个著名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为:、和。 根据含矿原岩建造在变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变质矿床可以分为两类:铁锰等变质矿床为矿床;而石墨矿床则属于矿床。 三、论述题(40分)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10分) 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 (15分) 沉积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15分) 一、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 1、成矿作用:是指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成矿元素,在一

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它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所以成矿作用与地质作用一样,按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可以划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 2、矿体与矿床:矿体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产状的,含有在现在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有用矿物的一个连续的地质体,矿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矿床:矿床是地壳中某些有用矿物的集中产地,一个矿床可以是由单个矿体组成也可以是由二个或多个矿体组成。 3、矿石的品位与品级:矿石的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矿物或元素的含量,可以元素%、矿物%、化合物%或者g/T,mg/T,g/m3等多种表示方法。矿石品位的要求,是随着选矿和工艺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矿石的品级(或称技术品级):是指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确定的矿石的级别。例如磁铁矿矿石:平炉富矿石,TFe>55%;高炉富矿石TFe>50%;需选矿的贫矿石TFe>20-25%。对于某些非金属矿石,主要根据矿石或矿物的工艺技术特性以及不同用途和加工方法,也可把矿石划分为一级品矿石和二级品矿石,如云母、石棉等。矿石品级的划分,同样也是随着选矿和工艺技术发展而变化的。 4、交代作用:是指流体与岩石的接触过程中,流体与岩石相互之间发生了些组分的带入和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这种作用是岩石(或矿石)与渗滤在孔隙中的流体发生化学反应、溶解作用与沉淀作用同时进行,作用的结果是原有矿物逐渐被溶失、代之出现一种或几种新矿物。交代作用在内生、外生和变质作用中都可以发生,是一种特殊和普遍的地质作用。 5、同化作用:岩浆在其形成和向上运移过程中,往往会熔化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 6、海绵陨铁结构:是岩浆矿床的一种矿石结构。是在岩浆冷凝过程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如磁铁矿、钛铁矿)比硅酸盐矿物从熔浆中晶出较晚、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颗粒之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如辉石)而形成的一种矿石结构,它类似于在海绵体的空隙中充填其它物质后形成的结构。 7、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矿床,如沉积作用中形成盐类矿床以及岩浆分异过程中形成的钒钛磁铁矿、铬铁矿矿床都属于同生矿床。同生矿床一般成层状、似层状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具浸染状、块状构造等。 8、风化矿床:风化矿床(风化壳矿床):是指陆地表层或近表层的岩石、矿床、矿石

民法学考试大纲

民法学考试大纲 Ⅰ. 考查目标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查范围 Ⅲ. 考查范围 Ⅳ. 试题示例 Ⅰ、考查目标 掌握民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运用民法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分析、解决民事领域的现实问题。 Ⅱ、考查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民法15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20分 简答题50分 论述题40分 案例分析40分 Ⅲ、考查范围 民法总论、人格权、物权、债权、合同、侵权责任、婚姻家庭与继承七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纳入考查范围。考生作答时,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对于旧法新增、变化内容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准。) 一、民法总论 (一)民法概述 (二)民法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 (三)民法的原则和法源 (四)自然人 (五)法人 (六)非法人组织 (七)民事权利 (八)民事法律行为 (九)代理 (十)民事责任 (十一)诉讼时效 (十二)期间与期日 二、人格权法

(一)人格权概述 (二)一般人格权 (三)具体人格权 三、物权法 (一)物权与物权法概述 (二)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三)物权的保护 (四)所有权 (五)用益物权 (六)担保物权 (七)占有 四、债法总论 (一)债的概述 (二)债的发生 (三)债的分类 (四)债的担保 五、合同法 (一)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二)合同的订立 (三)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四)合同的效力 (五)合同的履行 (六)合同的保全 (七)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八)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九)违约责任 (十)典型合同 (十一)准合同: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六、侵权责任法 (一)侵权责任法概述 (二)侵权行为及其一般条款 (三)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四)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与免责事由(五)损害赔偿及其他责任承担方式(六)多数人侵权 (七)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八)产品责任 (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十)医疗损害责任 (十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十二)高度危险责任 (十三)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十四)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 七、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