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心 理 学 报 2006,38(5):762~769 

 A cta Psychologica S in ica

762

收稿日期:2005-09-09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DBA010164)、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西国重04007)和西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0309017)。

 通讯作者:李红,E -mail:lihong1@s wu .edu .cn;电话:023-********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3

冯廷勇 苏 缇 胡兴旺 李 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人格与认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摘 要 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并编制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对四类院校918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等5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5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适应,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分类号 B844

1 前言

学习是一种使个体获得经验,并导致个体已有

的心理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的多层次、多侧面的适

应性心理活动[1]。关于适应的概念,研究者说法不

尽一致,但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理论基

础。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丰富或发展主体的动

作以适应客体变化的过程[2]。个体依据对内外环

境变化的认识和体验,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使自己

的心理和行为与环境保持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动

态心理过程。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学习适应。对于学习

适应性的概念,我国学者大都引用周步成等主修的

《<学习适应性测验>手册》上的表述,学习适应性

是指“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亦

即学习适应能力。”[3]田澜在考察了这一概念后指

出,“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

条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的变化,主

动做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

利发展状态的能力”[3]。在本研究中,沿用我们在

前一个研究提出的学习适应的概念,即学习适应是

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

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学习适应有

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心理条件和实现过程。一般要

经过适应平衡状态的打破,学习需要的产生,学习诱因的作用,自我的积极调整,最后达到学习适应的良好状态[4]。因此,学习适应包括自我调整和学习环境适应状态两大部分,其中自我调整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学习环境适应状态包括对教学模式、与学习直接相关的环境的适应水平等。这正是本研究编制测验的基本理论构想。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者就对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综合而言,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二是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验工具。研究者认为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的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家庭社会背景、学校环境、教学环境和寝室环境等)两大方面。就个性因素而言,Chartrand 从社会心理学与人-环境适应的角度研究了大学生的个性因素对其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的责任感和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期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在第一学年的学习适应性,并进一步影响其以后的学习适应状况和学业成就[5]。Martin 等探讨了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乐观态度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心理压力与健康以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乐观倾向、应对压力能力与

 5期冯廷勇等: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763 大学生的学业期待和学习适应性水平有显著的正相

关[6]。R ice 等研究了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学习适

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

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的正相关[6]。就环境因素而言,

大量研究集中在大学生的家庭因素对其学习适应

性、学业成就的影响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家庭的教养

风格、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进行了探

讨[7,8]。这些研究表明,父母依然是影响学生社会

化的重要因素,父母与学生的关系是预测学生适应

大学生活的重要指标。另外,研究者还从大学生的

性别、学习任务难度、学校纪律、教学交往、寝室环

境、图书馆资料和互联网信息的利用等方面对大学

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索[9]。

同时,研究者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评工具

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其中,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

测评大多数都包括在大学生整体适应之中。Zit ow

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水平问卷(CARS )[10],用于研

究大学生面临大学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时的主观评

估,其中包括对学习压力事件的评估。Baker 和

Siryk 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问卷(S ACQ )从多方面对

大学生的适应问题进行了评估,包括学习适应、社会

适应和情绪适应等,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

国外研究大学生适应问题使用最广泛的问卷之

一[11]。但它并不是针对学习适应性的,因此Si m on

等人针对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编制了大学生反

应与适应性问卷(TRAC )[12],它将学习适应性分为

以信念(Belief )、情感(E moti onal )和行为(Behavi or 2

al )为基本维度的九大因素,即害怕失败、考试焦虑、

考试准备、注意质量、同伴帮助、求助教师、学习优

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容易度。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尚处于

探索阶段。相对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大

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新生的学习适

应性。大多数研究者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特点、

原因和对策上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大学新

生的心理适应方面的研究较多[13]。章明明的研究

表明,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占总体不适应的

2718%,其主要原因有学习动机不足、对专业缺乏兴

趣、心理冲突与情绪波动、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14]。

徐鸿等人认为,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对

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计划和学习自我意识不适

应等方面[13]。另一方面,国内也有少数研究者开始

探索测验工具的研究。冯廷勇、李红采用问卷法研

究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主要有五个因素,即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环境因素、教学模式、社交活动[4]。孙春晖,郑日昌等还对台湾学者陈英豪等1991年编制的《学习适应量表》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15],结果表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身心适应五个分量表的整体模型拟合较好,但内在结构不佳;同时,该测验的适用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周步成等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 )》包含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等四个方面,其适用对象为小学1、2年级,小学3、4年级,小学5、6年级和中学生四组[16]。 大学的学习较之中学的学习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自立,突出地表现出专业性、自主性、阶段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学习适应对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本研究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学习适应问题在入学之初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国内外绝大多数研究者把学习适应局限于入学之初,没有探讨中、高年级大学生的学习适应[12~14]。而实际上,学习适应是随着学习环境变化而不断发生的,是一个长期的自我调整过程,特别是在有明显阶段性特点的大学中。因此,对大学生中、高年级的学习适应进行研究也是相当必要的,这在一些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4,13]。本研究拟从发展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整体历程进行研究和探讨。其次,目前国内没有一套针对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工具。虽然,国外Si m on 等研究者编制了大学生适应或学习适应的问卷或测验[10~12],但这些测验都没有引入国内。更重要的是,中国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国外差异很大,那么即使引入这些测验,它的适用性(信、效度)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因此,立足于本土,编制一套适合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就表现得更加突出,编制一套这样的测验就显得更加的迫切和重要。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前一个研究的基础上,从探索性研究入手,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展开研究,试图编制一套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2 研究方法2.1 正式问卷的编制2.1.1 收集原始资料 从学习适应的定义出发,以“学习适应的自我调整方面”和“学习环境适应状

764

 心 理 学 报38卷

态”为基本理论构想,编制了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开放式问卷。内容包括:(1)您怎样看待大学的学习? (关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问题)(2)您认为自己是否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哪些方面适应较好?哪些方面适应较差?(3)您认为读大学以来,自己在学习方面有哪些变化?(4)以下哪些因素的不适应会对您的学习产生影响(选项略)。分别对重庆大学、西南师大、西南农大三所大学的200名1~4年级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各年级取样均为50人,涉及到文、理、工、管等学科。收回有效问卷187份,其中男生102份,女生85份。

2.1.2 编制正式问卷 对开放式问卷收集的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因素进行归纳整理,结合对36名大学生的访谈,筛选出44个项目,编制了封闭式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在编制封闭式问卷时,尽量采用大学生在开放式问卷中的原话,使得其简洁易懂。问卷采用L ikert5点法记分,即同意为5分,较同意为4分,不确定为3分,较不同意为2分,不同意为1分。

2.2 测试对象

第一次测试:对四种类型的院校的1~4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批集体测试。其中包括重庆大学(综合类)、西南交通大学(理工类)、西南师范大学(师范类)、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类)四所大学。共发出问卷400份,各校1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8份(回收率92%),其中男生226人,女生142人。第二次测试:对四种类型的院校的1~4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批集体测试。其中包括重庆大学(综合类),重庆交通大学(理工类),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师范类),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类)五所大学。共发出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50份(回收率91.7%),其中男生251人,女生291人。

2.3 统计处理

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因子旋转采用最大正交旋转,计算工具为SPSS10.0,并根据因素分析结果进行理论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的计算工具是AMOS5.0。

3 结果与分析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为了检验调查数据是否适合做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了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值为6003.03,p= 0.000,说明各项目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同时,样本适当性度量值K MO为0.886,表明数据样本适宜作因素分析。

首先,对问卷的44个项目进行一阶因素分析,经主成份分析,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13个因子。然后,对因素分析结果进行最大正交旋转,同时结合碎石图,共抽取出5个公因子,5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67.87%,因子结构及各项目的因子负荷见表1。因此,我们将当代大学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归为以下5个方面:

表1 因子结构及各项目的因子负荷

题项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因素5

V60.667

V40.659

V340.596

V160.594

V410.590

V360.582

V430.547

V20.533

V30.683

V50.627

V210.543

V150.502

V250.483

V230.467

V200.438

V70.708

V130.680

V170.605

V270.542

V100.514

V190.480

V280.614

V240.575

V180.520

V110.444

V300.710

V120.703

V290.697

V310.604

(1)学习动机,包括项目:⑥我觉得失去了学习目标;

ν{上大学后,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 οξ我感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因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等共8个项目。

(2)教学模式,包括项目:⑤我不适应大学的作息时间;③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总让我觉得不舒服;

μ?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如中学;等共7个项目。

(3)学习能力,包括项目:⑦上大学后,我的思维方式更成熟了;

λξ上大学后,我的独立性显著增

 5期冯廷勇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765 强; λ|我觉得上大学后,认识更加宽广,前途更加清晰;等共6个项目。 (4)学习态度,包括项目: μ}何必太认真呢!睁只眼,闭只眼,你就适应了; λ}大学学习只凭个人兴趣,不需要什么方法; μψ要不是为了学分、毕业证,我早就不学了;等共4个项目。 (5)环境因素,包括项目: μ~大学生活条件对学习有较大影响; ν?大学人际关系处理得如何,对学习影响很大; λω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有较大影响;等共4个项目。 我们对项目进行了分析,各项目在各因素上是独立的,其区分度均在0.36以上。由此,我们的正式测验由五个维度所构成,即学习动机8个项目,教学模式7个项目,学习能力6个项目,学习态度4个项目和环境因素4个项目,共计29个项目。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考察构想模型与实际模型拟合度,以及项目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因子结构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五因素的标准化路径图

766

 心 理 学 报38卷

在众多的拟合性指标中,χ2是最常报告的一个,它与自由度一起使用可以说明模型正确性的概率,χ2/df是直接检验样本协方差矩阵和估计协方差矩阵间的相似程度的统计量,它的理论期望值是1,χ2/df越接近1,表示协方差矩阵和估计的协方差矩阵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模型的拟合性越好。实际研究中,χ2/df接近2,则认为模型的拟合性是比较好的。本研究研究的样本容量大,χ2/df的值为21335,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是比较好的。同时, T L I、CF I的值分别为0.840、0.855,均在0.8以上;而RMSEA的值为0.049,已经达到了小于0.05的标准,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可接受水平,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是较好的,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3 实证效度检验

为了检验该测验的实证效度,我们做了87人的以学习成绩为效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测验各因素的分数与两门专业主干课成绩之和的相关系数介于0.3375~0.5814,均达到0.01显著水平,这说明该测验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

同时,对各因素的年级特征进行了检验。在学习动机因素上,年级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3,546) =7.400,p<0.001。进一步分析表明,2、3年级显著高于1、4年级,即2、3年级学习动机有明显上升, 4年级又所下降。在教学模式因素上,年级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3,546)=4.054,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2、3、4年级都显著优于1年级,而2、3、4年级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在学习能力因素上,年级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3,546)=4.935,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2、3、4年级都显著优于1年级,与教学模式因素的结果一样。在学习态度因素上,年级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3,546)=4.407,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3年级显著优于2、4年级。在环境因素上,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546)=2.861,p <0.05。进一步分析表明,1年级显著高于2、3、4年级。总体而言,3年级的学习适应水平最高,而1、4年级相对较差。

3.4 信度分析

本研究考察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的Cr onbachα系数为0.7966、0.7135、0.7476、0.7396、0.7255。五个因素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4 讨论

大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向性和研究探索性,要求比较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大学学习在学习内容、方式上都与中小学学习有很大不同,大学的学习环境也更接近于社会。学习适应对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前言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往国内的研究大都是指向现象的描述[13,14],而对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具体维度及状况则需要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前一个研究(《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正式问卷,并对该问卷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这个结果与理论构想大体相同,具有四个共同因素,即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环境因素,而学习态度因素则作为单独因素突显出来。学习态度是学习的情感因素,是大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及学习情境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在学习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13]。不管是在周步成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手册》中[16],还是在陈英豪编制的《学习适应量表》中[15],学习态度都作为单独因素而独立出来。我们前一个研究(《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是国内第一个正式探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的研究,属于典型的探索性研究[4,13]。本研究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从项目编制、被试取样到研究程序、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更加合理、有效。我们仔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前一研究中,学习态度的项目被归入了学习动机因素,而本研究中将其独立出来(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这对于大学生学习适应而言显得更加合理;前一研究的社交活动,在本研究中被归入了环境因素,这也更加符合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实际情况。

在这些因素中,学习动机是学习适应的最重要的方面,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引起和维持学习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学习动机的高低对大学生的主动求知以及对学习成绩的评价都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学习适应的整体状况。随着学业层次的提升,学习适应的方面也会发生较大变化。通常,大一是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方式,大二是对专业课程的适应,大三是对前途规划与学业的协调,大四是对进入社会前与学校最后的学习接洽的适应,并且各个阶段的学习适应状况也是不同的,这在冯廷勇、徐小军等人的研究中得到很好的证实[4,13]。每个阶段学生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重新确立学习目

 5期冯廷勇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767

 

标使自己产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否则就会影

响学习适应,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

 

 5期冯廷勇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769

The D evelop m en t of A Test about L earn i n g Adjust m en t of Undergradua te

Feng Tingyong,Su Ti,Hu Xing wang,L i Hong

(School of Psychology,Southw est U 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personality and cognition,M inistry of Education,B eibei,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

Introduction

Learning adjust ment is a regulative p r ocess of m ind and behavi or,by which individual regulates hi m/herself according t o learning requirements t 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 ween the individual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o far little re2 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learning adjust m ent of undergraduates in China.A long with the expanding adm ission of col2 leges,the p roblem s of undergraduates on learning adjust ment are increasingly salient.Therefore,we developed a test of learning adjust ment including learning motivation,learning ability,learning attitude and learning envir onment in under2 graduates on the basis of our p revious studies.

M ethod

One hundred and eighty seve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four grades(102males and85females)ans wered an un2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And36undergraduates were interviewed with structured questi ons.Then a structured questi on2 naire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results of these p revious investigations.W e als o tested the reliabilities and validity of this questi onnaire thr ough exp l oratory and confir matory factor analyses.

Results

W e found that learning adjust ment measure contained five factors fr om exp lorat ory factor analysis.The five factors were learning motivati on,mode of teaching,learning ability,learning attitude,and learning envir onment.The final ques2 tionnaire included29item s,.The result of confir mat ory fact 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validity of for mal questionnaire was accep table with the factor loading of each item above0.44.And the Cr onbachαcoefficients of five fact ors were0.80、0.71、0.75、0.74、0.73,res 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five main fact ors of learning adjust m ent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learning motivati on,mode of teaching,learning ability,learning attitude,and learning envir onment.The test could be suitable for measuring learning adjust ment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reliably and validly.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tudy adap tati on,ex p l ore fact or analysis,confir matory factor analysis.

【调研问卷模板】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

【调研问卷模板】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 1. 你的性别是. 男 女 2. 你的年级是. 大一 大二 大三 3. 每天的生活中总是有我感兴趣的事情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4. 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象现在这样生活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5. 我总是感到心情愉快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6. 我平时常看与专业有关的书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7. 我很少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8. 遇到灰心的事情,我常常一筹莫展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9. 我对现在的大学生活很满意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0. 我清楚地知道毕业后该继续深造还是工作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1. 我对现在的学习有很高的热情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2. 我认为自己的优点多于缺点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3. 很多人都找我和他们一起玩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4. 我从不通过阅读各种有关择业的书籍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5. 当我不想一个人做事时,总能找到人陪我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6. 我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7. 当我不想一个人做事时,总能找到人陪我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8. 我总是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以此来鼓励自己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19. 我的业余生活很丰富,不需要做任何改变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20. 我不知道怎么夸奖别人 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21. 我不会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制定计划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同意 22. 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调查量表

知情同意书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本研究旨在调研中国大学生的入学适应和压力状况,以期为促进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者郑重承诺:测查匿名且仅用于科研,并负责为您的个人信息保密,非本研究人员不得接触答卷内容。 如果您同意参加测查,请认真阅读指导语和每个条目,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第一感觉快速作答,答案无对错、好坏之分,如实的作答就是最有科学价值的,研究结论是否准确有效取决于您的答题质量。如果您实在不愿意参加调查,我们也会尊重您的意愿,并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 非常感激您的支持与合作! 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蔡颖 受测者信息 以下每项都要填写,有选择项的均为单选,请在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上划“√”。性别:年龄:(周岁)民族:学院: 家中排行:独生最长中间最幼来源地:城市农村 家庭背景:农民工人公务员知识分子军人商人商业服务业职员城乡无业或失业其他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调查量表共60题 指导语:下面列出了一些关于你个人情况的句子。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并根据你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实际情况,从题后的5个选项(1=不同意、2=不太同意、3=不确定、4=比较同意、5=同意)中选出你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程度,并在相应的数字上划“√”。

适应量表计分 不同意=1 不太同意=2,不确定=3,比较同意=4,同意=5 19项反向计分题:5、6、12、18、19、20、23、26、28、30、32、38、40、42、45、48、53、55、57 1=5,2=4,4=2,5=1 之后加总分,分数越高,说明适应越好。 最终适应量表七个分量表题项 1. 人际关系适应(10) 11、13、18、20、35、37、43、50、55、56 2. 学习适应(11) 4、9、24、28、30、34、40、44、47、49、59 3. 校园适应(8) 17、22、26、32、38、46、54、60 4. 择业适应(9) 5、8、12、14、19、3 6、41、51、5 7、 5. 情绪适应(9) 1、3、15、21、27、39、45、53、58 6. 自我适应(8) 6、10、16、23、25、29、33、42 7. 满意度(5) 2、7、31、48、52

大学生焦虑量表编制

云南中医学院论文报告书

正文大学生焦虑量表的编制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编制 吴梦昊,王阳鹏,李方灿 摘要:本量表的主要以是我校在校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为主要测评对象,参考国内外部分其他社交焦虑量表,并通过经验分析法从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及行为表现三个方面编制测题。在我校随机方便取样验证,得到分半信度系数为0.748,信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编制; 社交焦虑是指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是焦虑情绪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与一般的情绪反应一样,社交焦虑也有三方面的表现,即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其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在与人进行人际交往或回想人际交往过程时会有不安,羞怯的感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出汗,脸红和心慌等;在行为反应上,可能会表现为逃避社交情境、减少社会交往等。 处在大学阶段的青年正处在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时期,因此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大学重要的任务之一。但目前部分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或人际交往受挫等原因,会产生社交焦虑的倾向,而导致他们在回避社交情境等行为,则阻碍了其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能力的培养。所以,能够有效的确定大学生社交焦虑倾向的程度,就有利于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及进一步的能力培养。 虽然目前也存在着其他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量表,并且经检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是,其适用性的程度是根据其构建常模的样本的范围确定的,因此具有相对性。所以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校学生。 1.编制方法 1.1样本 在量表制作过程中,用于施测的被试都是通过方便随机抽样法在我校学生中选取的。在出测过程时随机选取护理专业、针推专业和应用心理专业的同学作为被试,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81份;鉴定测验发放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 1.2测量工具 自编《大学生社交焦虑问卷》。 1.3研究过程 通过文献参考与经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测题确立,在初测后通过相关法形成了测题区分度和测验题项;然后进行鉴定测验,运用分半信度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法计算出测验的信度及效度。所得结果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由于条件原因,并未建立量表的常模,也暂时无法对以后的测验结果进行评估。 2.量表的编制过程 2.1项目的搜集与编制 在项目收集时参考了Scheier和Carver的自我意识量表中的社交焦虑量表、社交焦虑量表(LASA)及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SAI)。同时结合生活学习经验,收集了社交焦虑的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不同方面的表现。初步却定了量表的题目的编写结构。 最初编制的测题共27题,包含反应内心体验13题,行为反应13题,生理反应1题。量表采用五级计分标准,从“根本不符合、有一点符合、比较符合、特别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计1分、2分、3分、4分、5分,其中第4题、9题、14题、18题、21题、26题为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说明被试社交焦虑倾向越高。 2.2量表题目的筛选及合成 初测统计后进行区分度的计算。总题相关太低,表明该题目与总量表所要测的内容相关太低,不能反应总量表所要测的内容,所以除去数据中未标记为显著(P<0.05)的题。本测验第4题和第26题与总测验相关不显著,予以删除。其余题目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 表一项目分析的结果 项目区分度 1 .502** 2 .526** 3 .384** 4 .176 5 .409** 6 .533**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与心理适应量表对6913例新生的测试分析

收稿日期:2009 03 24 作者简介:王瑞(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卫生统计学研究。 通讯作者:刘言训,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卫生统计学研究。E mail:liu yx@https://www.360docs.net/doc/1815582543.html, 吴少怡,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E mai l:ws ylaoshi@https://www.360docs.net/doc/1815582543.html, 文章编号:1671-7554(2009)11-0132-03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与心理适应量表 对6913例新生的测试分析 王瑞1 ,吴少怡2 ,刘言训 1 (山东大学1.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研究所,济南250012; 2.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济南250100)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与其人格特质间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CCSAS)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 SPS)对山东省某高校新生进行调查,用Pearson 线性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探讨大学新生人格与适应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CCSAS 与CCSPS 间大部分因子呈正相关关系,其中CCSPS 的活跃、坚韧、随和因子与CCSAS 的各因子呈较强相关关系;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8441,特征值贡献率为76.5%;来源于人际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适应情况与CCSPS 所有人格因子均有相关关系。结论 CCSAS 量表与CCSPS 量表间有较强相关关系。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线性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志码:A China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ty scale and adjustment scale test for 6913freshmen WANG Rui 1 ,W U Shao yi 2 ,LI U Yan xun 1 (1.Institute of Health Statistics,School of Public Health,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2.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unseling Center,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freshmen.Methods Using the China College Studen t Adjustmen t Scale (CCSAS)and China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 ty Scale (CCSPS),we undertook a survey about men tal heal th for freshmen at a universi 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n analyzed it with 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Many factors between CCSAS and CCSPS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s.T he active factor,tenaci ty factor,and easy going factor in CC SPS were strongly related to factors of CCSAS.The first typic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8441and the eigenvalue con tributi on rate was 76.5%.The mental adaptation from interpersonal and self relationships is correlated with all factors i n CCSPS.C onclusion Factors of CCSA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factors of CCSPS.Key words :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China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ty scale;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Canoni 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大学生除一般压力外,还要面对学业、经济、两性情感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等,因此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他们心理压力既不同于国内其他人群,也有别于国外大学生。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2004年国家教育部组织 专家编制了中国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CC SAS)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 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ty scale,CCSPS),经测试两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 2] 。本研究使 用两量表对山东省某高校2006级新生进行心理健 第47卷 第11期 Vol.47 No.11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J 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2009年11月 Nov.2009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 指导语: 首先感谢你支持我们的调查工作,你的回答对于我们的筛选很有价值。 本问卷设计是用来帮助我们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在学校环境下的适应问题。回答无 对错之分,你的回答好坏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你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因而要尽可能 如实作答。对于你的回答,我们承诺将严格保密! 本问卷的测查内容是关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不同方面,每项后面的5个数字,分别代表 与你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不同程度,每个数字将对应的符合度为: 1—很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能确定;4—有点符合;5—非常符合 请注意,每个项目只能选一个数字,不要多选和漏选! 完成本问卷大约需要30分钟,请不要作过多的思考,也无须和别人讨论。 基本信息: 性别:年级:是否独生:非独生排行: 专业类别:文理工艺术医(打勾)生源地:农村城市(打勾) 项目符合度 1.我对大学的学习感到无所适从。 1 2 3 4 5 2.我感到周围的人难以相处。 1 2 3 4 5 3.我和异性同学相处得不好。 1 2 3 4 5 4.我觉得自己还没有作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1 2 3 4 5 5.我能独立地处理日常事务。 1 2 3 4 5 6.周末我常常觉得没事可做。 1 2 3 4 5 7.我经常感到身体乏力,不舒服。 1 2 3 4 5 8.我时常无理由地郁郁寡欢。 1 2 3 4 5 9.我对自己上了这所大学感到高兴。 1 2 3 4 5 10.父母不在身边,我也能够照顾好自己。 1 2 3 4 5 11.我从没有考虑过以后的就业问题。 1 2 3 4 5 12.我参与了很多大学里的社会活动。 1 2 3 4 5 13.我能很快化解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1 2 3 4 5 14.我无法适应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 1 2 3 4 5 15.我不知道以何种方式与大学老师相处。 1 2 3 4 5 16.我很难加入到别人的讨论中去。 1 2 3 4 5 17.我从不关心学习以外的东西。 1 2 3 4 5 18.我有明确的就业意向。 1 2 3 4 5 19.我常打电话向家人诉苦或求助。 1 2 3 4 5 20.我很喜欢校园里的自然环境。 1 2 3 4 5 21.我很容易生气。 1 2 3 4 5 22.我总是没精打采。 1 2 3 4 5 23.我对大学里的课外活动感到满意。 1 2 3 4 5 24.我不敢单独上街买东西。 1 2 3 4 5 25.我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1 2 3 4 5 26.我只在乎自己的学业成绩。 1 2 3 4 5 27.大伙儿讲话时,我时常躲在后面。 1 2 3 4 5 28.在考试前,我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复习。 1 2 3 4 5 29.我现在还没找到自己较为满意的学习方法。 1 2 3 4 5 30.我在大学里如愿地结交了一些朋友。 1 2 3 4 5

大学生心理测试内容

大学生心理测试内容公开 2004/09/03 15:23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1815582543.html, 北青网法制晚报王青 近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研制专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梁宝勇接受本报记者的提问,就今秋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 新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主要包括4种心理健康相关量表。 (1)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 长期的或过于强烈的应激或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一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精神压力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此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可为心理干预(例如心理辅导或咨询)提供依据和目标。利用这个量表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一段时期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可以用来筛查出那些可能需要给予特别心理关照的学生。 (2)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这个量表主要用来测量心理困扰的症状。本量表的编制思路是:心理困扰症状是心理障碍的主要(有时甚至是唯一)表现形式,而且症状越多越严重,心理健康受损程度便越大;反之,心理健康状况可能较好。本量表可以用来作为主要的筛查工具,以便检查出那些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以特别心理干预的学生。 (3)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本量表尝试从适应的角度来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所达到的水平。良好的适应状态和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本量表从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情绪、自我和满意度等方面来评定大学生的适应情况。 (4)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 这个量表用来测量人格或性格特征。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健全人格,因为人格是介于精神刺激(应激源)和情绪困扰之间起重要中介和调节作用的心理因素。本量表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从7个侧面来评估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 梁宝勇教授特别强调,心理测量是一柄双刃剑,不适当的使用和对结果的不适当解释也会对受测人构成危害。因此,进行心理测量应当遵守“知情同意”的原则。要把心理测量的目的告诉学生,并征得他们的同意。参测学校要向参测学生郑重承诺,对心理测评的结果严格保密,仅供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使用,以便在需要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新闻背景 近年来,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为了准确、真实地评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为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

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适应性的问卷调查报告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的调查报告《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概论》 学校:广西师范大学 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教师资班) 年级:2010 级 小组成员:韦燕丹(组长) 梁烨 潘春兰

附录一 关于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适应性的问卷调查 1.你的性别是( ) 2.你的专业是:______ A.男 B.女 3. 入学后对学校和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题( ) A.比想象中的好 B.符合自己的想象 C.与想象有些差距 D.十分不满意 4. 你对学校环境不适应的原因是( ) A.气候等自然因素差异 B.饮食差异 C.大学特殊的人际关系 D.文化、习俗等社会环境因素 E.大学不同于高中的学习氛围 F.没有不适应 5. 你觉得寝室集体生活如何?( ) A.很温馨,大家无话不谈 B.和谐,大家相处融洽 C.还行,大家关系一般 D.不是很好,偶尔有小争执 E.关系有点紧张,矛盾频发 6. 你所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以下哪些?( ) A.语言环境不同,沟通存在困难 B.缺少知心朋友 C.与个别人难以交往 D.与他人交往平淡、热情不高 E.恋爱问题 F.基本没有什么人际关系问题 7. 你认为大学的学习还重要吗?( ) A.依然重要,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B.不是很重要,只要勉强过了就好 C.不重要,学习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 D.很不重要,人生得意须尽欢 8. 在学习方面,你觉得有哪些不适应?( ) A.学习方法 B.大学的教育方式 C.课程难度 D.和老师交流沟通 E.没有不适应 9. 课余生活的安排( ) A.主动上自习或去图书馆看书 B.参加各种社团或学生会活动 C.上网聊天、玩

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的编制 王红菊1刘彦楼2△郑宗军2 【摘要】目的编制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方法随机抽取993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初始问卷的预测和正式施测,编制了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结果①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含有两个因子,分别是社会价值、道德价值。②问卷模型拟合指数RMSEA=0.041,NNFI =0.97,CFI=0.98, GFI=0.97,拟合良好。结论大学生流言蜚语态度问卷是一个信效度较好的测评工具。 【关键词】大学生;流言蜚语;问卷编制 Development of attitude toward gossip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Wang Hongju, Li Yanlou, Zheng zongju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8, 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evelop an attitude toward gossip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993 colleg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by open questionnaire, preliminary questionnaire and formal questionnaire. Results①The attitude toward gossip questionnaire have two factors, Social Value and Moral Value.②Social Value and Moral Value factors were veri?ed with con?rmatory analysis. The fitness index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RMSEA=0.041,NNFI=0.97,CFI=0.98,GFI=0.97. Conclusion The questionnaire is a useful tool to measure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gossip.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Gossip;The 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流言蜚语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1-4],我们经常发现自己参与到以第三方人为话题的谈话中,除非特别注意,否则流言蜚语很难避免的[5]。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加有效地活动,需要获得周围人的信息,但是人们不可能直接获取所有的一手信息,因此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取间接的信息[6]。根据相关研究[6-8]我们认为流言蜚语指的是在个体间传播的关于第三方隐私的,未经证实的消息。 前人对于流言蜚语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群体视角[2,9-10]、个体视角[11-12]与心理动力学视角[7,13]。群体视角强调的是流言蜚语的社会功能,流言蜚语中的信息可以传授与加强群体规范,可以加强群体凝聚力,产生强的群体认同,清晰群体的界限。个体视角中所强调的是流言蜚语的社会比较、地位提升、权力获取、娱乐功能。心理动力学强调的是流言蜚语作为个体应对机制的角色,即人们将自 1 中国.山东农业大学心理教育中心271018 E-mail:hongjuw@https://www.360docs.net/doc/1815582543.html,, 2 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71021 △通讯作者E-mail:liuyanlou@https://www.360docs.net/doc/1815582543.html,

大学生UPI测量量表

--- 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 编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性别____ 年龄____测验日期_________ 指导语:以下问题是为了解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增进您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 号的顺序阅读,在符合你想法的问题上划“√”数量不限。为了使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身 心健康地去迎接新生活,请你真实选择。 为了振兴中华1. 为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2. 想做学问3. 想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4. 想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5. 为出国打基础6. 为了今后就职方便7. 由于父母老师的规劝8. 想过几年自由的日子9. 想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10.

对结婚有利11. 其它12. 家庭情况: 健康状况:文化程度:Ⅰ)父亲:()岁职业: 健康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岁Ⅱ)母亲:( 健康状况身份:)人文化程度:Ⅲ)兄弟组妹:兄( 健康状况:姐(身份:文化程度:)人 )人妹( )人弟( 即往病史: Ⅰ)难产、早产、肺炎、肝炎、结核 Ⅱ)脑炎、脑膜炎、痉孪、头部外伤 无你的近亲中,有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吗?有)Ⅲ其他((有病、中毒、自杀、去向不明等)如果有,是:父母、兄弟、祖父母、叔舅、姑姨表兄弟、党兄弟 录取的专业和自己的愿望 非常符合、满意1. 比较满意2. 一般3. 不太满意4. 相差太远,很不满意5.

无所谓6.你的第一志愿是:专业大学兴趣、爱好、特长:--- --- 是否做过心理测验: 何时做过何种心理测验:智力测验年 年人格测验 年其他以下问题是为了解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增进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 请你按照题号顺序阅读,在你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觉到、体验到的项目的题号上划“√”,没有感觉过的项目的题号上“×”。请注意只有两种选择。为了使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身 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人员将以满腔的热情和爱心,请你真实地填写。心健康地去迎接新的生活,以及严守秘密的职业道德,随时提供你所期待的帮助。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人格测定量表

最新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维度构成及计分方式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维度构成、题项及计分方式 一、维度构成及题项 (一)学习动机 *1、上大学后,我明显变懒了。 2、上大学后,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 *3、我觉得失去了学习目标。 4、我感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因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5、我感觉我适应大学的学习。 6、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并能付诸实践。 7、我的学习很有效。 *8、我不会安排时间,学习无急迫感。 (二)教学模式 *1、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如中学。 *2、我常怀念以前的同学和事而不能自拔。 *3、社会上对大学生的不良看法(如“读书无用”等)导致我荒废学业。 *4、大学学习与中学脱节,我感到很不适应。 *5、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总让我觉得不舒服。 *6、我上大学后,染上了不少不良嗜好。 *7、我不适应大学的作息时间。 (三)学习能力 1、上大学后,我的思维方式更成熟了。 2、面对大学里激烈的竞争,我总是不懈地努力提高自己。

3、上大学后,我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4、我觉得上大学后,认识更加宽广,前途更加清晰。 5、上大学后,我的独立性显著增强。 6、我认为上大学后自己更具灵活性。 (四)学习态度 *1、何必太认真呢!睁只眼,闭只眼,你就适应了。 *2、要不是为了学分、毕业证,我早就不学了。 *3、由于对专业课不感兴趣,我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4、大学学习只凭个人兴趣,不需要什么方法。 (五)环境因素 *1、大学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对学习影响很大。 *2、将来就业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我的学习。 *3、大学生活条件(不好)对学习有较大影响。 *4、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对学习有较大影响。 NOTE:带*的题目为反向题项 二、计分方式 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即完全不符合计1分,较不符合计2分,不确定计3分,较符合计4分,完全符合计5分。 NOTE:(1)维度上和总量上分数越高,表明适应状况越好(由于全国常模还在制定过程中,因此目前只能用于相关或比较研究,还不能作为筛选工具)。 (2)计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反向题项。 三、信度和效度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效度为0.85,其信度为0.87。《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

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编制的研究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迷茫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能否适应不同于中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与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同学更好相处,独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大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的适应状况是值得研究者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然而,口前国内外研究者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定义还未达成一致,也没有提出统一的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测量指标和研究工具。 关于学校适应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有以下几种,美国心理学家Ladd等人提出,学校适应就是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习成功的状况。Birch则认为学校适应不仅指学生的学校表现,而且也包括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或态度及其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我国的研究者对大学生的学校适应进行了界定,其中,陈君认为,学校适应是学生通过积极地身心调整,和学校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顺利完成学业。曾晓强提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同学校环境的良好调适状态,即个体能够感觉良好地履行和完成学校环境和学生角色所赋予的各项任务。赵娟提出,学校适应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下,行为方式符合学校的行为规范,发展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学校适应是指大学生在学校环境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谐地与他人交往,独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愉快度过大学生活的状况。 以往研究者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大学生学校适应包括哪些方面的适应还没有达成统一。陶沙提出,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主要包括五

个方面: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陈君也提出大学新生的适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交往适应和情绪适应。有的研究者考察了大学生整个阶段的学校适应,其中,卢谢峰认为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包括七个方面,即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身心症状表现。方晓义等人则提出,学校适应的指标包括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邓颖琦认为大学生学校适应包括师生关系适应、集体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和学业适应4个方面。从以上可见,大学生学校适应比较公认的指标主要包括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等。 目前我国研究中关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测量工具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翻译修订国外研究者编制的量表,例如陶沙修订了Baker和Siryk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问卷(SACQ)考察了我国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该问卷从大学生的学业适应、人际适应、环境认同和身心症状4个方面对大学生适应问题进行了测量,该量表在国外是使用比较多的量表,但题目和维度是否适合我国大学生还值得探讨。第二种是我国研究者编制的量表,其中,我国的研究者陈君四编制了《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包括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交往适应和情绪适应,共45个题目。邓颖琦则对学校生活适应量表高中版进行了修订,编制了学校生活适应量表(LASS)大学版,共31个题目。曾晓强编制了《简明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身心适应3个方面,共25个题目。卢谢峰编制了《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共66个题目,方晓义等人编制了《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共60题目。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量表

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 亲爱的同学: 您好!这份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希望您先详阅每一题的填答说明后,再根据您自己的看法逐一填写。对于你所填本问卷的答案无所谓好坏对错之分,且问卷所得的结果只做团体性的分析,不做任何个别呈现。 非常谢谢您的合作与协助,谢谢! 备注:此调查中的“学习”主要指在校专业知识的学习。 您的基本情况:性别______男__ 年级__4______ 院系__计算机_____ 专业_____电信工程___ 生源地_______农村_(A.农村 B.城市) 一、单选题(将每一题的所选项填在题后()内) 1.上大学的驱动因素:( C ) A)高中毕业后的自然延续 B)老师和家长的迫切期望 C)将来能有一个理想的工作 D)本人强烈的求知欲望 E)可以更好报效祖国 2.选择自己专业的驱动因素:( F ) A)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 B)由于考分不足而服从分配 C)受父母、师长影响决定的 D)专业冷门,竞争的人少 E)了解本专业,认为本专业工作好找 F)个人有兴趣,学习有意义 3. 对自己专业的兴趣:( D) A)一般 B)因对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不清楚而没有兴趣 C) 入学时无兴趣,现在因有所了解而有兴趣 D) 入学时有兴趣,现在因了解本专业而失去兴趣 4.对自己专业的学习要求的了解:( B ) A)很清楚 B)知道个大概 C)不清楚 5.对所要求掌握的科目的学习情况:( B) A) 很努力学 B) 只学自己认为有用的、感兴趣的科目 C)混一天算一天 D)现在还没进入状态,等大三再开始冲刺 E)想学,但因其它因素(如游戏,睡觉等)干扰而没时间学 7.可曾有过逃课的经历:( A )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分析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分析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小组成员:曹丽华 院校: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系别:信息科学系班级:08心理学号:088314152 曹露梅学号:088314153 孙靓学号:088314112 刘晨晨学号:088314110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一、测验目的 1、定义 理论定义: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在与社会坏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顺应、调控和改变坏境,最终达成个体与社会坏境间的和谐关系和平衡状态。

操作定义:通过测量大学生在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交和身体状况等四个维度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质。 2、测验对象(被试群体的基本信息)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性别:不限 受教育程度:在校全日制本科大学生 二、计划 1、访谈 访谈一 问:同学,对不起,打扰一下,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答:可以。 问:请问你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什么看法?答: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啊,大概就是大学生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吧。 问:人际关系也就是社交方面,那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具体是指什么呢?答:也就是工作学习吧,大学生嘛。

问:你认为与家庭生活和身体状况有关系吗?答:有吧,但感觉不是很大,只占小部分。答:谢谢你的配合,再见! 访谈二 问:不好意思同学,麻烦你一下,打扰你几分钟。想问你几个问题。请问你觉得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恩,比如个人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情况,应该还有个人自身特征吧。问: 那你觉得个人成长环境是怎样影响社会适应性的? 答:比如说,有些大学生总是依赖父母,自己从来都不自己做事,甚至连一件衣服都没洗过,这样的学生自然而然到大学里不会适应。问:那么个人自身特征又是怎样影响的呢?答:比如说,有些意志坚强的同学遇到事情就会主动求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快就会克服困难;而那些唯唯诺诺的人只会等待,相比之下,前者更能适应。问:非常感谢您的配合。答:不客气。 访谈三 问:你好同学,打扰一下,我们目前正在编制一个量表,想做几个问卷,希望得到您的配合。

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总第109期PSYCHOLOGI C AL EXP LORATI O N第1期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王中会 (中华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北京100101) 摘 要:通过对北京市某所大学826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性别、性别角色类型和新性别角色类型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约占1/4;2)用贝姆的分 类方法,双性化大学生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情、灵活性人格特征上均高于其他性 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可见,双性化性别角色大学生具有较积极的人格特征。按照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uels的分类方法,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格特征上, 正性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均高于负性双性化大学生和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特征;性别角色类型;新性别角色类型;性别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1-0064-05 1 问题提出 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1]。1974年,桑德拉?贝姆(Sandra Be m)根据双性化概念,编制了性别角色量表(Be m’s Sex Role I nvent ory)[2]。贝姆的双性化模型认为,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最强。但有一些研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果[3]。对双性化的争议一直在继续。 国内学者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对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有:张莉和冯江平[4]、王学[5]、杨锦[6]、李少梅[7]。以上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的研究表明,双性化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自信心、情绪方面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 一些研究者对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 I)提出批评,很难发现一个人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因此,贝姆的BSR I的项目主要是正性形容词,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很大。Spence编制了个人特征问卷扩大版(EP AQ),包括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负性特征量表,是对贝姆BSR I测量缺陷的完善。但Spence在EP AQ性别角色类型的划分标准上,并没有参照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8]。 2003年,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2 uels在应用EP AQ时,在性别类型的划分上以平均数作为划分标准,并将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作为性别类型划分的标准。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成7种:男正(正性男性化)、女正(正性女性化)、双正 (正性双性化)、双负(负性双性化)、男负(负性男性化)、女负(负性女性化)、未分化。研究发现正性双性化与负性双性化的人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双性化进行正性和负性区分是有意义的,性别角色类型引入负性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进行划分具有较好的效度[9]。 我国学者钱铭怡(2001)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克服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只有正性量表的局限,加入了两个负性量表,因此能够鉴别出在自评过程中社会赞许性对自评量表的影响[10]。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编制不仅在测量维度方面有新的贡献,而且编制的过程被试是中国的大学生,因此更适合对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 国内现有的双性化研究中,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较少,而且还没有采用CSR I 关于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而且国内已有的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中没有采用“大五”模型人格量表(NEO-P I-R)进行调查的。在人格领域的研究中,“大五”人格模型被世界各国学者广泛认同,McCrae和Costa采用NE O-P I-R各种文字的版本,在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意大利、德国、南非、菲律宾,以及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都得到了相似的五因素人格模型,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人格五因素模型具有文化普遍性[11]。但张建新等学者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 A 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 M),他们认为“大五”人格模型不能全面解释中国人典型的社会行为模式,CP A I的“人际关系性

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编制新的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经过对527名大学生的测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虚拟情感、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职业规划压力和爱情满意度等8个因素构成,其中爱情满意度又由爱情悲伤因子和爱情幸福因子构成。大学生幸福感量表共有43个题项。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适用有一定范围。 标签:大学生;幸福感;因素分析 国外对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此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以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心理发展为研究取向,制定了用于幸福感测量的量表。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幸福感进行了定义,但多数研究者均从被测对象对自己的幸福的认知评价角度评定其主观幸福状况,因而多被命名为主观幸福感,得到多数研究者认同是Diener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国外专门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不多见,Diener对大学生进行过系统研究,并编制了国际大学生调查量表。 国内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段建华曾修订总体幸福感量表并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施测,目的是引入量表;景淑华等同时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Kammann和Flett的情感量表测量大学生的幸福感;郑雪等对大学生幸福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大多使用Di-ener的国际大学生调查量表;张雯等使用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研究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与归因因素的关系等。目前,在对国外幸福感量表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国外的测量工具与研究结论施用至我国的通用性受到怀疑,而国内对幸福感结构的研究正处于百家争鸣阶段,研究者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大学生在我国是一个庞大且特殊的社会群体,对这一群体的幸福感进行科学可靠的测量,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鉴于目前的研究对幸福感的维度不统一、施用功能单一的状况,本研究在坚持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家庭满意度、学业满意度等维度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与体会,将学校认同、虚拟情感、大学生恋情、职业规划压力等纳入测量指标体系,力求提高测量工具的指标整合度,扩展量表的施用功能,使其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开展院校研究、教育部门制定政策、校园安全预警等方面提供多层面的理论及数据支持。 一、初始问卷的编制 1、研究文献。查阅有关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的研究资料,归纳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 2、座谈调查。随机调查100名学生、30名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了解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让参与座谈人员写出能够表达大学生幸福或不

02-10-13量表维度确定报告

大学生适应量表结构维度的编制 1 文献综述 目前,适应问题是我国大学生当中存在较为突出的一类心理问题,大学生适应的好坏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所谓适应,目前心理学领域里较多的观点认为,适应是个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映,既包括对物理环境变化的反映如光、电现象,也包括对人际环境变化的反映,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适应性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鉴于大学生适应问题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对大学生适应的研究是心理学工作者较为关注的领域。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单从评价大学适应的角度来看,国外研究者已经发展出较为成型的评价工具和量表,如The college Adjustment Scales(CAS)(1992),MMPI-2 College Maladjustment Scale(1989)和The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SACQ)(2000)等。 CAS评定量表主要从焦虑、压力、自杀观念、弊病本质、自尊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家庭问题、学业问题、职业选择问题等9个方面作为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的评定维度,这里的适应概念强调的是个体对于环境应对的结果,研究者没有对各个维度的具体内涵界定清楚导致各个维度之间缺乏一定的逻辑联系,9个维度在反映的问题曾面上也不是很统一。后5个维度反映的是具体的适应问题,但是前4个维度在许多方面与后5个维度有重合。MMPI-2是由Butcher , Dashlstreom , Gtaham , Tellegen , & Kaemmer对MMPI 修订而成,它包括六方面的内容:一是效能感缺失和价值观缺失;二和三主要与个性特征相联系,主要有缺乏生活的兴趣,做事情的无能感,生活的压迫感;四是易于紧张、焦虑,为琐事担心;五是躯体症状的反应;六是学习方面的成功和注意力集中困难。这份测查量表编制的出发点主要是对发展性咨询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评估,着重于诊断性评定,对学生来访者给以发展性指导。每个维度从心理问题的症状出发,内容具体丰富,但是如果用于测查正常人的心理适应问题,很难从正面揭示适应的现状。SACQ评定量表则从学业适应、社会适应、个人情感适应、对大学的依恋等4个维度评定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健康水平。这份适应量表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它测查的对象主要是大学刚进校的新生,没有涉及到整个的大学阶段。而且,如果将它用于对中国大学生适应情况的测查,其中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这些国外的量表,在结构维度的划分上是从他们国家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特点出发,有的并不符合我国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特点,因此当对我国大学生的适应状况进行研究时,应该采用适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测量工具。针对适应概念内涵,国外有人提出,适应是一个应对的动态过程,因此出现了从应对策略的角度研究适应问题,James H. Amirkhan (1990) 提出三种基本的应对策略是: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逃避。而Susan Folkman & JudithTedlie Moskowitz (2000)则提出应对不仅与压力有关,而且能解决压力产生的原因,达到适应的目的。这些更为深入的观点为我们给适应的内涵作出界定开拓了思路。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特点的研究多是为了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因此,研究者多从健康的对立面,即心理疾病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学生的心理适应特点,采用的量表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