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深水)试5气密性试验记录表

表(深水)试5气密性试验记录表

表(深水)试5 气密性试验记录表 编号:

深圳市水务局根据《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编制

·

····························装

······················订

······················线

····························

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钻孔灌注桩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检验导管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保证灌注砼质量。 2、检验导管壁及焊缝承压强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二、要求及方法 导管施压水密性试验应采用管内注水充压的方法进行,严禁用压气施压的方法进行导管水密性试验检测。 施压步骤: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完整情况,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缺陷。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现场施工所用导管内径为260mm),偏差不大于±2mm。现场发现缺少或破旧的导管,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的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节导管按顺序编号(导管首尾对接顺序为4.0m/节+2.7m/节*15节=44.5m)先把导管首尾用密封扣件相连。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再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施压套。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空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冲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或泥浆深度的1.3倍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压力的1.3倍,保持压力15分钟。 以匡山互通式立交桥二环西路主线桥125#墩125-4#桩基础为 标准做导管水密性试验,其中125#墩125-4#桩基础,桩径1.5m,护筒顶标高27.05,桩顶标高23.076m,桩底标高-19.724m,桩长42.8m,理论孔深46.774m,导管长度44.5m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导管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可按下式计算: P=Yc*hc-Yw*Hw 式中: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压力(KPa); Yc—混凝土拌合物的重度(取ρ=2500kg/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的最大高度,以导管全长计(m); Y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取ρ=1200kg/m3); H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Yc=2500*9.8=24500(KN/m3), hc=44.5(m), Yw=1200*9.8=11760 (KN/m3), Hw=46.774(m)。 P=1.3*(44.5*24500-46.774*11760)=702244.1Pa,即0.7MPa. 6.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将导管翻滚180,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经过15分钟不漏水即为合格。

幕墙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等项目试验检测

第X节、幕墙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等项目试验检测 一、试验目的 确认选用材料、结构和设计参数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各项技术指标能否可以满足规定要求。 二、试验时间 幕墙三性试验和胶的相溶性试验材料获得甲方确认后一个月内完成;其余 试验在进场后现场进行。 三、幕墙检测试验主要项目 a.结构胶、密封胶、双面胶、玻璃-兼容性试验; b.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抗拔试验; c.玻璃幕墙、铝板幕墙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三项性能测试; d..防雷接地电阻测试; 四、结构胶、密封胶、双面胶、玻璃-兼容性试验。 1、试验取样 按规定,按设计要求,由具备见证人资格的监理工程师或甲方代表现场取施工材料的样品,一般每一批胶抽取一组进行试验。 2、试验地点 国家建材局建筑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3、试验目的 检验胶与连接基材的兼容性,确保结构胶设计计算取值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密封胶作为密封材料的性能可靠度。 4、试验要求 要求在材料进场前提供试验检测报告;由国家级试验检测中心进行试验,并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 五、膨胀螺栓(化学锚栓)现场抗拔试验 1、试验方式 按设计各种埋件受力特点,在现场取一定数量的膨胀螺栓(或化学锚栓)在

不同标号砼中作抗拔试验。 2、试验地点 工地现场 3、试验目的 检验膨胀螺栓(或化学锚栓)的抗拔及抗剪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试验要求 根据幕墙构件受力特点,膨胀螺栓(化学锚栓)主要承受剪切力和抗拔力,一般要求承受抗拔力的膨胀螺栓(或化学锚栓)进行现场试验。试验分两级,即自检和由质量监督机构抽检。自检由施工单位报请监理工程师监督进行,自检数量可为螺栓总量的5%,试验抗拔力为设计值的1.5倍;质量监督机构抽检由具有省级以上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抽检数量一般每种型号取一组即三根,检测荷载取设计值的 2.5倍或直接进行破坏性试验,破坏试验结果应不小于设计荷载的 2.5倍。 六、三项性能测试 1、试验计划 由于玻璃幕墙工程量大,为了保证玻璃幕墙结构和材料力学性能能够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及其安全可靠性,需要进行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根据建设部“建设[1994]776号”中第五点及附件第五条规定:“玻璃幕墙在施工前必须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性能检测”。“玻璃幕墙均应由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抗风压变形,抗空气渗透、抗雨水渗透三项基本性能检测”的要求,幕墙性能检测在广东省建筑幕墙质量检测中心进行。 2、试验概述 1)试验地点 本工程的试验地点拟选定为广东省建筑幕墙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沙河顶先烈东路121号,其资质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广东省建设厅的认可。 2)参加单位 下列公司的代表将按照经业主核准后的试验日程表前往建筑幕墙质量检测中心参加试验,现场督察指导。

导管水密性试验

中国水电路桥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BT项目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编号: 标段名称中国水电路桥郑州市陇海 路快速通道工程第十标 单位工程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 工程 施工单位工程部位钻孔灌注桩 节段编号 节数、长度 试压压力 (MPa) 持荷时间(min) 试压结果 (有无渗漏) 试压时间旁站监理备注节数×节长度累计长度 质检工程师: 日期: 监理工程师: 日期:

导管试验方法及步骤 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节长为3m,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0.6MPa时,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将导管翻滚180o,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6、导管水密试验时的水压应不小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大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Pmax可按下式计算: Pmax=1.5(ㄚcHcmax-ㄚwHw) 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KPa; ㄚc——混凝土容重(用24KN/m3),KN/m3; H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ㄚ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泥浆容重大于12KN/m3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KN/m3;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岩石物理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作业指导书岩石物理试验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岩石物理试验实施细则 一、含水率试验 1.试验方法 岩石含水率试验应采用烘干法,并适用于不含结晶水矿物的岩石。 2. 试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保持天然含水率的试件应在现场采取,不得采用爆破或湿钻法。试件在采取、运输、储存和制备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不应超过1%。 2.2每个试件的尺寸应大于组成岩石最大颗粒的10倍。 2.3每个试件的质量不得小于40g。 2.4每组试验试件的数量不宜少于5个。 3.试件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3.1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 3.2为保持试件含水状态所采取的措施。 4. 主要仪器和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 4.1烘箱和干燥器。 4.2天平。 5.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5.1称制备好的试件质量。 5.2将试件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干试件。 5.3将试件从烘箱中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试件质量。 5.4重复本条5.2、5.3程序,直到将试件烘干至恒量为止,即相邻24h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0.1%。 5.5称量精确至0.01g。 6. 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6.1按下列公式计算岩石含水率: 0100s s m m m ω-= ? 式中ω-----岩石含水率(%); 0m -----试样烘干前的质量(g ); s m -----干试样的质量。 6.2计算值精确至0.1。 6.3含水率试验记录应包括工程名称、试件编号、试件描述、试件烘干前后的质量。 二、颗粒密度试验 1.试验方法 岩石颗粒密度试验应采用比重瓶法,并适用于各类岩石。 2.试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将岩石用粉碎机粉碎成岩粉,使之全部通过0.25mm 筛孔,用磁铁吸去铁屑。 2.2对含有磁性矿物的岩石,ω应采用瓷研钵或玛瑙研钵粉碎岩石,使全部通过0.25mm 筛孔。 3.试件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3.1粉碎前应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 3.2岩石的粉碎方法。 4. 主要仪器和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 4.1粉碎机、瓷研钵或玛瑙研钵、磁铁块和孔径为0.25mm 的筛。 4.2天平。 4.3烘箱和干燥器。 4.4真空抽气设备和煮沸设备。 4.5恒温水槽。

导管水密性试验

导管水密性试验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导管试验方法及步骤 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管按顺序编号。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0.6MPa时,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将导管翻滚180o,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6、导管水密试验时的水压应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大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Pmax 可按下式计算: Pmax=1.3(ㄚcHcmax-ㄚwHw) 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KPa; ㄚc——混凝土容重(用24KN/m3),KN/m3; H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ㄚ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泥浆容重大于12KN/m3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KN/m3;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岩石的吸水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岩石的吸水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2试验目的及试验范围: 2.1吸水性用吸水率和饱水率来表示。岩石的吸水率和饱水率能有效地反映岩石微裂隙的发育程度,可以用判断岩石的抗冻和抗风化性能。 2.2岩石的吸水率采用自由吸水法测定,饱和吸水率采用煮沸法或真空抽气法测定。 2.3本试验适用于遇水不崩解,不溶解或不干缩湿胀的岩石。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4.2试样制备 4.2.1规则试样制备 4.2.1.1建筑地基的岩石试验,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件,直径为50mm±2mm、高径比为2:1。每组试件共6个。 4.2.1.2桥梁工程用的石料试验,采用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直径为70mm±2mm、每组试件共6个。 4.2.1.3路面工程用的石料试验,采用圆柱体或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直径或边长均为50mm±2mm、每组试件共6个。 4.2.2不规则试样宜采用边长或直径为40mm—50mm的浑圆形岩块。 5.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T0205-2005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岩石的吸水率和饱水率分别按公式(T0205-1)、(T0205-2)计算:精确到0.1% m1-m

w a= ————×100 (T0205-1) m m2-m w sa= ————×100 (T0205-2) m 式中w a—岩石吸水率,%; W sa—岩石饱和吸水率,%; m1—烘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g; m2—强制饱和后的试件质量,g; m—烘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g; 冻融后岩石的质量损失率取3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6.2岩石的饱水系数按公式(T0205-3)计算:精确到0.01% w a K w= ————(T0205-3) W sa 式中K w—饱水系数; 7.试验记录及报告:吸水性试验记录应包括岩石名称、试验编号、试件编号、试件描述、试验方法、干试件质量、试件浸水后质量、试件强制饱水后质量。 8.试验注意事项: 9.1试件形状可采用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如是不规则的要近似立方体。 9.2吸水时间是本试验的关键。试验证明,浸水12小时,一般可达到绝对吸水率的85%,浸水48小时,一般可达到绝

吸水率试验

吸水率试验(T 0205-2005) 4.5.1 目的与适用范围 4.5.1.1 岩石的吸水性用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表示。岩石的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能有效地放放映岩石微裂隙的发育程度,可用来判断岩石的抗冻和抗风化等性能。 4.5.1.2 岩石吸水率采用自由吸水法测定,饱和吸水率采用沸煮法或真空抽气法测定。 4.5.1.3 本试验适用于遇水不崩解、不溶解或不干缩湿胀的岩石。 4.5.2 仪器设备 切石机、钻石机、磨石机等岩石试件加工设备。 天平、烘箱、抽气设备、沸煮水槽 4.5.3 试件步骤 4.5.3.1 将试件放入温度为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重,烘干时间为12h~24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20℃±2℃),称其质量,精确至0.01g (后同) 4.5.3.2 将称量后的试件置于盛水容器内,先注水至试件高度的1/4处,以后每隔2h分别注水至试件高度的1/2和3/4处,6h后将水加至高出试件顶面20mm,以利试件内空气逸出。试件全部被水淹没后再自由吸水48h.。 4.5.3.3 取出浸水试件,用纱布擦去试件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量。 4.5.3.4 试件强制饱和,任选如下一种方法: 用沸煮法饱和试件:将称量后的试件放入水槽中,注水至试件高度的一半,静置2h,再加水使试件浸没,煮沸6h以上,并保持水的深度不变。煮沸停止后静置水槽,待其冷却,取出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量。 用真空抽气法饱和试件:将称量后的试件置于真空干燥器中,注入洁净水,睡眠高出试件顶面20mm,开动抽气机,抽气时真空压力需达100kPa,保持此真空状态直至无气泡发生为止(不小于4h)。经真空抽气的试件应放置在原容器中,在大气压力下静置4h,取出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量。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

第一讲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之一) 一、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讲述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岩石的强度特性。 二、重点、难点: 岩石的强度特性,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作一般了解。 一、概述 岩体力学是研究岩石和岩体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和岩体对其周围物理环境(力场)的变化作出反应的一门力学分支。 所谓的岩石是指由矿物和岩屑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由于成因的不同,岩石可分成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体是指在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通常认为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所谓的结构面是指没有或者具有极低抗拉强度的力学不连续面,它包括一切地质分离面。这些地质分离面大到延伸几公里的断层,小到岩石矿物中的片理和解理等。从结构面的力学来看,它往往是岩体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结构面的力学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控制岩体的力学特性,控制岩体的强度和变形。 【例题1】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 )三大类。 A.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B.花岗岩、砂页岩、片麻岩 C.火成岩、深成岩、浅成岩 D.坚硬岩、硬岩、软岩答案:A 【例题2】片麻岩属于( )。 A.火成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答案:C 【例题3】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岩体的力学特性,控制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的是( )。 A.岩石的种类 B.岩石的矿物组成 C.结构面的力学特性 D.岩石的体积大小答案:C 二、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 (一)岩石的质量指标 与岩石的质量有关的指标是岩石的最基本的,也是在岩石工程中最常用的指标。 1岩石的颗粒密度(原称为比重) 岩石的颗粒密度是指岩石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值。岩石颗粒密度通常采用比重瓶法来求得。其试验方法见相关的国家标准。岩石颗粒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2岩石的块体密度 岩石的块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岩块的质量。按照岩块含水率的不同,可分成干密度、饱和密度和湿密度。 (1)岩石的干密度 岩石的干密度通常是指在烘干状态下岩块单位体积的质量。该指标一般都采用量积法求得。即将岩块加工成标准试件(所谓的标准试件是指满足圆柱体直径为48~54mm,高径比为2.0~2.5,含大颗粒的岩石,其试件直径应大于岩石最大颗粒直径的10倍;并对试件加工具有以下的要求;沿试件高度,直径或边长的误差不得大于0.3mm;试件两端面的不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端面垂直于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25。)。测量试件直径或边长以及高度后,将试件置于烘箱中,在105~110℃的恒温下烘24h,再将试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重温,最后称试件的质量。岩块干

岩石力学实验-煤和岩石吸水性测定实验

实验八、岩石吸水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 煤和岩石吸水率分为强制吸水率和自然吸水率,煤和岩石自然吸水率是指煤和岩石在标准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质量与试件固体质量的比值,煤和岩石强制吸水率是指煤和岩石在强制状态下最大吸入水的质量与试件固体质量的比值。通过本实验,要了解煤(岩石)自然吸水率测试程序及测试仪器设备,掌握煤(岩石)自然吸水率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 1、干燥器 2、天平 3、水盆 三、实验原理 实验的自然吸水率应按照下式计算: ?1)×100% ωz=(M1 M 式中 ωz—煤或岩石的自然吸水率; M—试件烘干后的质量,g; M1—试件自然饱和吸水后的质量,g。 四、实验步骤 自然吸水率的测定 (1)将试件放在105~110°C的烘箱中干燥24h,取出试件,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得M。 (2)在盛水容器中放置几根直径相同的玻璃棒,每根玻璃棒间距 1~2cm,将岩块架在玻璃棒上,每个试件间距1~2cm。 (3)向容器中注水至试件的四分之一高度,以后每隔2h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使容器液面升高数值等于试件高度的四分之一,直至最后液面高出试件1~2cm为止。 (4)24h后将试件取出,用湿毛巾擦去表面水分,第一次称重。称重后仍放回盛水容器中,以后每隔24h称重一次,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1g为止。最后一次的称重即为试件吸水后的质量M1。 五、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

六、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将实验数据带入上述公式得: ?1)×100% ωz=(M1 M =1.56% 即所测试件的自然饱和吸水率为1.56%。 七、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测定煤和岩石的含水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且了解到自然吸水率与强制吸水率的不同之处。煤岩物理性质的研究对于井下环境的判断有重大影响,做好基础研究是矿山安全的重要保障。

岩石单轴抗压试验记录表

岩石单轴抗压试验记录表 表格编号: 工程名称:钻孔或探坑编号:取样地点: 环境条件:样品特性描述:试验日期:年月日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依据标准名称或代号: 其它信息: 岩石名称试验编号受力方向含水状态 试样尺寸破坏最大 载荷 (kN) 单轴抗压 强度 (MPa) 备注平均直径 (cm) 平均高度 (cm) 横截面积 (cm2) 试验:记录:计算:校核: 1

2 岩石变形试验计录表 表格编号: 工程名称: 试验直径: Eso=: (MPa)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岩石名称: 试样高度: μ : 试样编号: 试样面积: R : (MPa) 依据标准名称或代号: 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其它信息: 时间 加载 纵向应变 横向应变 体积应变 备注 h min sec 载荷 (kN) 轴向应力 (MPa) 测量值 平均 测量值 平均 1 2 3 1 2 3 试验: 记录: 计算: 校核:

岩石劈裂法试验记录表 表格编号: 工程名称:钻孔或探坑编号:取样地点: 环境条件:样品特性描述:试验日期:年月日依据标准名称或代号: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其它信息: 岩石名称试样编号受力方向含水状态 试样尺寸破坏最大 荷载 (kN) 岩石抗拉 强度 (MPa) 备注平均直径 (cm) 平均高度 (cm) 横截面积 (cm2) 试样描述 试验:记录:计算:校核: 3

岩石容重试验记录表(容积法) 表格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特性描述:钻孔或探坑编号: 取样地点:环境条件:试验日期:年月日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依据标准名称或代号: 其它信息: 岩石名称试样编号 试样尺寸(cm) 试样体积 (cm3) 烘干试样 (g) 岩石容重 (g/cm3) 备注直径或边长高度 测定值平均值测定值平均值 试验:记录:计算:校核: 4

气密性试验规范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气密性试验规范 (样机)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山东福生矿安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箱 气密性试验规范 一、试验概述 密封箱要求具有密闭性,能有效的阻隔舱外有毒气体进入救生舱内,确保避难人员的安全。 二、试验目的 通过有效的检测方法,检测密封箱整体结构及各法兰连接处的气密性。阻隔密封箱外有毒气体进入密封箱内,确保避难人员的安全。 三、试验方案 1、密封箱内正压气密性,如图1所示: 图1 舱内正压气密性试验 通过给舱内充入低压气,使舱内气压达到1000Pa,观察压力仪下降数值在每小时内是否大于对舱内充气使舱内压力到+1000Pa,泄压速率应不大于350±20帕/小时;舱内气压应始终保持高于外界气压100~500帕,各法兰连接处和门框处是否漏气,验证救生舱整体的密封性。 四、试验设备 1、低压气 2、压力表(规格为0~2000Pa) 3、1′球阀 4、胶管 五、试验步骤

1、密封箱正压气密性试验,按图1将低压气、球阀、压力表和救生舱体预留进气管道接口连接; 2、打开低压气和球阀给密封箱内施放低压气,使舱内气压达到+1000Pa,关闭球阀; 3、保压5分钟后开始记录压力表数值,2小时内观察压力表读数,每隔10分钟记录压力表的数值,共记录六次压力值。数据记录表格见附表1。 六、泄漏检测方法 1、取皂粉水在正压试验时涂在救生舱法兰连接处,观察是否有气泡,有气泡可判断连接处泄漏。 2、用毛刷刷酒精在各连接处,若酒精立刻挥发或听到气流声,则可认定此处泄漏; 3、取火香一支点燃后在救生舱法兰连接处,如果火香发亮或燃烧,即可认定此处泄漏。 七、注意事项 1、记录数据要准确、清晰、认真; 2、记录时间间隔为每10分钟记录一次。 3、在试验中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试验,并查找异常原因。

导管水密性试验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编号:标段名称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工程部位 节段编号 节数、长度 试压压力 (MPa) 持荷时间(min) 试压结果 (有无渗漏) 试压时间旁站监理备注节数×节长度累计长度 施工负责人:质检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日期:日期:日期:监理工程师: 日期:

导管试验方法及步骤 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管按顺序编号。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0.6MPa时,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将导管翻滚180o,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6、导管水密试验时的水压应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大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 Pmax可按下式计算: Pmax=1.3(ㄚcHcmax-ㄚwHw) 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KPa; ㄚc——混凝土容重(用24KN/m3),KN/m3; H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ㄚ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泥浆容重大于12KN/m3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KN/m3;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岩石前三个实验报告

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 一、试验目的 通过测定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并可计算得到饱水系数,判断岩石中大、小开孔隙的相对比例关系。 二、试验原理 1.天然含水率是指天然条件下岩石自身所含有的水的质量与试样固体质量比的百分数。 2.岩石吸水率是指烘干试样在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岩石吸水量与试样固体质量比的百分数。 3.岩石饱和吸水率试验是指试样在强制状态下,岩石吸水量与试样固体质量比的百分数。 三、试验方法 岩石天然含水率试验采用烘干法,岩石吸水率采用自由浸水法测定,岩石饱和吸水率采用煮沸法或真空抽气法测定。 对于天然含水率的试件应采取保水措施,在采取运输储存和制备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不应超过1%,每个试件的尺寸应大于组成岩石最大颗粒的10倍,每个试件的质量不得小于40g,每组试验试件的数量不宜少于5个。对于吸水率试验每组试验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 四、仪器设备 1.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砂轮机等; 2.烘箱和干燥器; 3.天平,精度0.01g; 4.真空抽气设备等。 五、操作步骤 1. 岩石天然含水率试验 (1)在天然状态下制备试样,并对试验进行描述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 (2)天然试样称重后,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24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3)重复(2)程序,直到将试样烘干至恒量为止,即相邻24小时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0.1%。 2. 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 (1)将烘干称重后的试样逐步浸水,首先淹没试样高度的1/4,然后每隔两小时升高水面至试样的1/2和3/4处,六小时后全部浸没试样。 (2)试样在水下自由吸水48小时,取出后擦去表面水分,称重。 (3)用沸煮法或真空抽气法对试样进行强制饱和。 (4)当采用煮沸法饱和试件时,煮沸容器内的水面应始终高于试件,煮沸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经煮沸的试件,应放置在原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取出,并沾去表面水分称量。 (5)当采用真空抽气法饱和试件时,饱和容器内的水面应高于试件,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

岩石吸水性

岩石吸水性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岩石的吸水性用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表示。岩石的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能有效的反应岩石微裂隙的发育程度,可以用来判断岩石的抗冻抗风化等性能。 岩石吸水率采用自由吸水测定,饱和吸水率采用煮沸法或真空抽气法测定。 本试验适用于遇水不崩解、不溶解、或不干缩湿涨的岩石。 二、依据标准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三、仪器设备 切石机、钻石机、魔石机等岩石试件加工设备。 天平:感量0.01g,称量大于500g。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110℃。 抽气设备:抽水机、水银压力计、真空干燥器、净水瓶。 煮沸水槽 四、试件制备 4.1规则试样:试件尺寸应符合《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中T 02213.1的规定。 4.2不规则试件宜采用边长或直径为40mm~50mm的浑圆形岩块。 4.3每组试件至少三个;岩石组织不均匀者,每组试件不少于5个。 五、试验步骤 5.1将试件放入温度为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温,烘干试件一般为12h~24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20℃±2℃)称其质量,精确至0.01g (后同)。 5.2将称重后的试件置于盛水容器内,先注水至试件高度的1/4处,以后每隔2h分别注水至试件高度的1/2和3/4处,6h后将水加之高出顶面20㎜,以利试件内空气逸出。试件全部被水淹没后再自由吸水48h。 5.3取出浸水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试件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量。 5.4试件强制饱和,任选如下一种方法:

用煮沸法饱和试件:将称量后的试件放入水槽,注水至试件高度一半,静置2h。再加水使试件浸没,煮沸6h以上,并保持水的深度不变。煮沸停止后静置水槽,待其冷却,取出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试件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量。 用真空抽气法饱和试件:将称量后的试件置于真空干燥器中,注入洁净水,水面高出试件顶面20mm,开动抽空气机,抽气时真空压力需达100kpa,保持此真空状态直至无气泡发生时为止(不少于4h)。经真空抽气的试件应放置在原容器中,在大气压力下静置4h,取出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试件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量。 六、结果整理 6.1用下式(1)、(2)分别计算吸水率、饱和吸水率,试验结果精确至0.01%。 W a=(m1-m)/m×100 式(1) W sa=(m2-m)/m×100 式(2) —岩石吸水率(%); 式中:w a —岩石饱和吸水率(%); W sa m—烘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g); —吸水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g); m 1 —试件强制饱和后的质量(g)。 m 2 6.2用式(3)计算饱水系数,试验结果精确至0.01。 K W=W a/W sa 式(3) —饱水系数,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式中:k w 6.3组织均匀的试件,取三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组织不均匀的,则取五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列出每个试件的试验结果。 6.4吸水率试验记录应包括岩石名称、试验编号、试件编号、试件描述、试验方法、干试样质量、试件浸水后质量、试件强制饱和后的质量。

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钻孔灌注桩导管水密性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检验导管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保证灌注砼质量。 2、检验导管壁及焊缝承压强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二、要求及方法 导管施压水密性试验应采用管内注水充压的方法进行,严禁用压气施压的方法进行导管水密性试验检测。 施压步骤: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完整情况,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缺陷。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现场施工所用导管内径为260mm),偏差不大于± 2mm。现场发现缺少或破旧的导管,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的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节导管按顺序编号(导管首尾对接顺序为节+节*15节=)先把导管首尾用密封扣件相连。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再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施压套。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空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冲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或泥浆深度的倍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压力的倍,保持压力15分钟。 以匡山互通式立交桥二环西路主线桥125#墩125-4#桩基础为标准做导管水密性试验,其中125#墩125-4#桩基础,桩径1.5m,护筒顶标高,桩顶标高,桩底标高,桩长,理论孔深,导管长度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导管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可按下式计算: P=Yc*hc-Yw*Hw 式中: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压力(KPa); Yc—混凝土拌合物的重度(取ρ=2500kg/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的最大高度,以导管全长计(m); Y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取ρ=1200kg/m3); H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Yc=2500*=24500(KN/m3), hc=(m), Yw=1200*=11760 (KN/m3), Hw=(m)。 P=***11760)=,即. 6.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将导管翻滚180,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经过15分钟不漏水即为合格。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岩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者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 1. 岩石吸水性试验中不规则试件的吸水率是规则试件吸水率的几倍(D)。 (A)8倍; (B)6倍; (C)4倍;(D)2倍。 2. 影响点荷载试验成果最关键的因素是(C)。 (A)试件含水状态下; (B)试验数量; (C)试件形态和尺寸。 3. 岩块变形参数主要采用哪种试验方法获得(A)。 (A)单轴压缩试验;(B)单轴抗压试验;(C)三轴压缩试验; (D)直接剪切试验。 4. 承压板法试验一直是评价岩体变形特性的主要方法,一般只限于测量(B)。 (A)岩体内部变形; (B)岩体表面变形; (C)深部岩体变形; (D)浅部岩体变形。 5. 对于孔底应变法测试中应变计的安装,规定检查系统的绝缘值不应小于(D)欧。 (A)20; (B)30; (C)40; (D)50。 6. 规程中规定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直剪试验中垂直载荷分(D)级施加。 (A)810级; (B)35级; (C)7级; (D)6级。 7. 规程规定在现场结构面抗剪试验中,试件尺寸尽可能采用(A)。 (A)70cm×70cm; (B)50cm×50cm; (C)60cm×60cm; (D)80cm×80cm。 8. 关于岩体应变观测描述错误的是(D)。 (A)在潮湿环境下,要使用防潮性能好的胶基应变片和抗潮性强的粘结剂。 (B)同一台应变仪的导线种类、规格、长度和引线路径均需相同。 (C)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片和补偿片的引线宜采用双线制。 (D)同一组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可以不相同。 9. 土粒级配曲线越平缓,说明(B)。 (A)土粒均匀,级配不好; (B)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均匀,级配良好。 10.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指标是(C)。 (A)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和饱和度; (B)孔隙率、相对密度和密度; (C)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和相对密度。 11. 分析饱和粘土的短期稳定和短期承载力问题,应选择(C)。 (A)固结排水强度指标;(B)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C)不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12. 如果土中含有有机质,采用烘干法测量其含水率时,烘干温度应控制在(A)。 (A)65~70;(B)85~90;(C)105~110。

导管水密性试验

导管水密性试验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导管试验方法及步骤 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管按顺序编号。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0.6MPa时,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将导管翻滚180o,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6、导管水密试验时的水压应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大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Pmax可按下式计算: Pmax=1.3(ㄚcHcmax-ㄚwHw) 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KPa; ㄚc——混凝土容重(用24KN/m3),KN/m3; H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ㄚ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泥浆容重大于12KN/m3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KN/m3;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桩基导管密水性试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XXXXXX合同段桥梁桩基钻孔灌注桩桩基础施工。 二、设计情况 本标段桥梁共14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11座,中桥2座,钻孔灌注桩基础共计723根,钻孔孔径根据跨度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1.0m、1.5m、 1.8m、 2.0m。 三、试验目的 1、检查导管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保证灌注砼质量。 2、检查导管壁及焊缝承压强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保证桥梁桩基灌注作业的工艺流程部影响施工工艺。 四、设备及施工机械配置情况 机械配置情况表 五、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 导管进场,且长度满足要求,水源准备充足。 六、施工工艺 导管水密性试验工艺图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丝扣上涂适当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对所有导管按顺序编号。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空压机充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的1.3 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 的1.3倍,保持压力15分钟。 可按下式计算: P=γchc-γwHw 式中: 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γ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 γ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 m3); Hw—桩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6、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将导管翻转180°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做好检查情况记录,经过15分钟不溢水即为合格。 七、质量标准和现场质量验收要求 1、对实验数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严禁使用该段导管。 2、实验完成后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如实填写水密性实验记录表。 八、成品保护措施 1、导管进场后采用专用支架进行存放堆码; 2、导管密封圈需定期进行检查,如有磨损需及时更换,确保密封良好; 3、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及时对导管内壁附着的混凝土进行清理。 九、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1、安全措施

导管水密性试验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1 / 5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2 / 5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压记录 3 / 5

4 / 5

导管水密性试验 导管试验方法及步骤 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管按顺序编号。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0.6MPa时,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将导管翻滚180o,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6、导管水密试验时的水压应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大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Pmax可按下式计算: Pmax=1.3(ㄚcHcmax-ㄚwHw) 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KPa; ㄚc——混凝土容重(用24KN/m3),KN/m3;H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ㄚ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泥浆容重大于12KN/m3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KN/m3;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