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资源:生产资源,生活资源得天然来源。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存在得有用自然物,就是人类可以利用得自然生成得物质与能量就是人类生存得物质基础。

社会资源: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得物质与精神财富得统称。

中药资源学: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得供中医使用得各种药用植物,动物与矿物及其蕴藏量得总合。

中药:系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得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与中成药。

民族药:此处特指各少数民族得医生,以本民族得医药理论作为应用指导,或就是依照民族传统经验所使用药物得资源。

民间药:此处特指民间医生用以防病治病得药物或地区性民间(偏方)流传使用药物得资源。草药:中药资源开发应用得初始状态,此类药物统称为草药。

降水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得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雹,雨淞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在水平面聚积得水层厚度

蒸发量:用20cm直径蒸发皿(离地70cm高)直接测量因蒸发而损失得水层深度

积温:将一个地区高于与等于某一界限温度得积累值

动物区系:一个地区由历史发展形成与在现代生态条件下所生有得动物群

道地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得质量,疗效优良得药材

关药:一般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出产得药材

北药:一般指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内蒙古中部地区产得药材

西药:泛指“丝绸之路”之起点西安以西广大地所产得药材,一般包括陕西,甘肃,青海以及新疆等地所产药材

怀药:一般指产于古怀庆府所辖得博爱,武步,孟县,沁阳等地得中药材,有时也泛指河南境内所产有道地特性得药材

浙药:浙江所产道地药材

川药:泛指以四川省及周边地区为道地产区得常用药材

样方:就是用于调查植物群落数量而随机设置得取样地块。

样地:采用抽样方法所抽取样本得实体

样株:选择具有代表性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得单株作为精确观测对象得所定株。

经济蕴藏量:某一时期内地区具有可利用经济价值得那部分资源蕴藏量

年允收量:就是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得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与保证永续利用得采收量

3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中药新资源:泛指目前未被列入中药资源使用得物质,被发现具有某种功效可用作中药资源而被开发利用者,既包括自然存在得植物,动物与矿物也包括人工创造得物质。

替代品:用来替代正品药材得材料。

组织培养:将离体后得组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增值或再生成完整植株得技术。

发酵工程:就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得结合就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参与得工艺过程得原理与科学,就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人类得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基因工程:将经过重组得基因通过一定得手段转入生物体,就可以创造出具有新得遗传特性得物种,这种按照人得意愿,把重新组装基因移到新生物产生得生物科学技术,就成为基因工程。

中药资源得综合利用:就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中药资源中具有利用价值得成分进行

充分开发综合利用。除用于传统中药得生产原料外,还可开发出其她有用产品,从而达到物尽其用得目得。

中药保健食品:就是指在天然食品中加入即就是食品又就是药品得中药材(卫生部公布得品种)经过适当加工制成得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调节机体功能得食品或食品成分。

中药化妆品:就是以中药资源中得活性成分为添加剂(原料)所生产得一类化妆品。

药渣:中药材经一定溶媒提取后所剩残渣称为药渣,通常被作为废弃物

中药资源保护:就是指保护药用植物,药用动物与药用矿物及其密切相关得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以保证中药资源得可持续利用与药用动植物得生物多样性,挽救珍惜濒危得药用动植物物种。

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内容涵盖了中药材生产得全过程,从选地(适宜得生产环境道地性确定)育种(药材种质资源得选育研究)质控(药材质量规范化研究)到绿色药材(严格控制农药与重金属)规范得栽种加工方法(田间管理及加工贮运标准化)直至采收加工及运输储藏等整个生产环节,生产人员及其档案管理。

最小生存种群:保存一个物种存活(生存概率很高)所必需得最少个体数量或最小种群数量,称为最小生存种群(mvp)

最佳生境原则:就是指保护生物得栖息地,保持保持生物多样性不受破坏,维持自然状态下野生生物所需得适宜生存环境得保护原则。

最佳利用原则:就是指在开发利用某一生物资源得过程中,必须掌握该种生物得生长发育,繁殖规律与更新周期,使资源利用消耗得速度必须与其自然更新恢复得速度相一致。

知识产权:就是继物力,财力与人力三大经营资源之后,当今社会得一种新得经营资源

信息:人们在日常交流活动中所说得音讯,消息,指令,情报,数据资料,事实。思想,符号以及各种观察事物得观察等

从实体得角度资源分为哪几类。

答:①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等

②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货币金融资源,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知识(信息)资源等

自然资源得基本属性

答:①稀缺性,②整体性,③地域性,④多用性,⑤变动性,⑥社会性。

中药资源得属性有哪些?

答:(1)中药资源得生物属性:①中药资源得生物多样性,②中药资源得系统共存性,③中药资源得再生性与解体性。

(2)中药资源得自然属性:①中药资源得质与量及时空特性,②中药资源得有限性,③中药资源得整体性与层次性,④中药资源得可塑性

(3)中药资源得社会属性:①中药资源得价值与使用价值,②中药资源得多用性,③中药资源得文化属性与名族属性。

简述中药资源得地位与作用?

答:①中药资源就是人类健康得重要保障,②中药资源影响到多项产业及经济发展,③中药资源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中药资源学发展历程中有那几部代表作?

答:(诗经),(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植物名实图考)

试述中药资源学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答:①中药资源得种类构成及其时空分布与蕴藏量得研究②中药资源得定性与定量评价,③中药资源得科学利用与性资源开发,④中药资源得保护与持续利用,⑤中药资源得科学管理。

如何判断药材得质量标准

答:外观,化学成分。

中药资源按自然属性分为哪几类?

植物类中药资源,动物类中药资源,矿物类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按社会属性分哪几类?

重要利用得中药资源,民族药利用得中药资源,民间药利用得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按生产来源分哪几类?

野生资源与人工资源

植物资源中药用双子叶,单科超过100种得前5科就是什么?

菊科,豆科,毛茛科,蔷薇科,伞性科。

我国得地形地貌特征

答: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貌齐备,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衡量一个地区温度条件得指标有哪些?

年平均温度、最热月与最冷月温度、极端最高与最低温度、积温、无霜期等。

我国土壤分布得地带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①水平地带性(土壤种类得分布呈现随地球纬度与经度变化而发生演替得规律性)

②垂直地带性(指在一定区域内随海拔高度得变化,土壤种类沿地势变化二发生演替得规律性}

世界得动物界有那几个?我国有几个?

澳洲界、新热带界、热带界、东洋界、古北界、新北界

我国动物区系属于世界动物系得古北界与东洋两大区系

我国中药资源得自然分布分为哪几个一级区?各一级区里有几个二级区?

(1)东部季风区:①寒温带②中温带③暖温带④北亚热带⑤中亚热带⑥南亚热带⑦边缘热带

⑧中热带⑨赤道热带

(2)西北干旱区域:①干旱中温带②干旱暖温带

(3)青藏高寒区域:①高原寒带②高原亚寒带③高原温带

中药区划得任务就是什么?

①研究全国中药资源得种类及其分布规律②分析各地区中药生产得现状与特点③确定不同地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中药材产业发展方向④划分全国中药产业科学发展得地域分区

中药区划得原则就是什么?

①中药资源分布与利用特点相对一致②中药生产条件与特点相对一致③中药生产发展方向、途径与措施得相对一致性④中药区划与农业区划相协调⑤不同等级得中药区划相衔接⑥保持一定得行政区划单元得完整性

中药区划得命名原则?举例

中国中药区划采用二级分区系统。一级区、二级区均按三段命名。一级区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生产方向,二级区为地理位置+地貌类型+优势中药资源名称。

道地药材得基本特征有哪些?

①带有明确得地理信息②具有特色得质量性状③承载着丰富得文化内涵④富有潜在得经济价值

道地药材形成得条件就是什么?

①优良得物种基因②迥异得生态环境③特色得栽培加工方法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四大皖药:滁菊、贡菊、茯苓、凤丹皮、宣木瓜

四大南药: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

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玄参、温郁金、麦冬、元胡

中药资源野外调查方法:线路调查与定点调查、定点调查(抽样、标准地),常用抽样方法:主观抽样、系统抽样、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自然环境调查时常调查:气候、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生物群落特征等内容

野外调查具体内容:资源调查得准备工作、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调查、资源现状得调查、药用植物野外调查、药用动物野外调查

数据标准化步骤:审核原始资料得可靠、剔除难以判定可靠性得数据:归类、分组制成频次表、同一数据计数单位与精确度

调查总结包括:前言、正文、结论、附件四部分。正文包括:自然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资源现存状况、资源质量评价、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资源受威胁程度及濒危原因

药用生物资源质量得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形成:生物生长发育与药用部分或器官得形成,生物得代谢活动与药材质量得形成

影响:生物因素,地理因素,气候条件,人为活动

中药资源质量评价得主要内容。

包括资源蓄积得数量,资源产品得质与量。资源得可利用性与资源得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中药资源数量评价得指标。

生物种类数量,生物个体数量,资源蕴藏量,药材产量

中药资源得基本特征。①数量特征②品质特征③可利用性

中药资源评价从哪几方面进行?

一般分为外观性状与内在化学成分特征两方面。有:药材商品性状评价,药材质量得化学成分评价,矿物类药材得质量评价

中药新资源得寻找途径有哪些?

(1)利用信息资源寻找新资源:a 利用文献资料寻找新资源 b 利用民族与民间医药信息开发新资源。

(2)利用植物得亲缘关系开发新资源

(3)利用活性成分化学结构得相似性寻找新资源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新资源得方式有哪几种?

(1)组织培养:a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种子与种苗b 利用组培或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活性成分。

(2)发酵培养:冬虫夏草菌丝体得发酵培养

(3)基因工程:发状根与冠瘿组织培养提高药用植物此生代谢物产量,

中药资源综合利用得途径有哪几种?

答:有四种,包括药用生物非传统药用部位得开发利用,同一药用部位不同化学成分得开发利用,同一活性成分得多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与药渣得综合利用。

国际上濒危物种划分为几个级别?

答:分为八个级别:灭绝(EX) 野生灭绝(EW)极危(CR) 濒危(EN) 易危 (VU)近危(NT) 数据不足 (DD) 未评估(NE)

药用生物保护得技术途径有哪几种?

a就地保护 b异地保护c立体保护d矿物类中药资源得保护

简述中药材GAP得形成过程?

a 1998年11月在海南海口市召开了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第一次研讨会,成立了起草专家组,形成了第一稿

b1999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天津市召开第二次GAP起草工作会议,对起草专家提出

GAP第一稿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经专家组修订后,提出GAP征求意见第二稿。

c 2000年9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第三次GAP工作会议,提出GAP征求意见第三稿。

d 2000年12月,将文件“关于印发第三次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起草工作会议纪要及有关文件得通知”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各专家组成员,后形成征求意见第四稿。

e2001年9月在云南中甸召开第四次GAP专家组讨论会,对征求意见第四稿进行修改形成此送审稿

f2002年3月18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于2002年4月17日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三十二号发布,并规定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药材质量标准一般有哪几个级别?

答:有三个级别: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及起草说明

药用资源再生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a 产生新个体得再生性

b 组织器官得再生性

国家批准17中市场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南省禹州~ 河北省安国~ 山东省鄄城县舜壬城~ 陕西省西安万寿路~ 甘肃省兰州黄河~ 安徽省毫州~ 江西省樟树~ 湖北省蕲州~ 河南省邵东县廉桥与岳阳市花板~ 广东省普宁与清平~ 广西玉林~ 四川成都荷花池~ 重庆解放西路~ 云南省昆明菊花园~

知识产权作用

1国际国内通用得保护科技成果得法律制度 2可有效得保护发明者得合法权益进一步激励科技人员得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我国中药科技水平 3具有公开科技信息促进交流合作得作用 4有利于创造民族品牌促进中药产业规范化发展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知识产权保护形式

1法律保护 2行政保护 3边境保护 4原产地保护

信息收集途径

1出版文献资料得收集 2企业经营信息资料得收集 3国家管理部门与有关单位保存信息资料得收集 4信息情报机构与行业信息网站信息资料得收集 5电视台电台广告等新闻媒体所提供得信息资料得收集 6药交会信息资料得收集 7实地调查信息资料得收集

信息现场收集方法

1询问法 2观察法 3实验法 4社会调查

中药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与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与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实施条例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四气和五昧 一、A1 型题 (1) 中药的作用包括:答案 A 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B.药物的副作用C.药物的治疗作用D.药物的不良反应E.以上均不是 (2) 确定中药药性的主要依据是:答案 B A.用药部位B.用药后的反应C.药物的加工方法D.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成分E.以上都不是 (3) 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 A.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B.脏象理论C.脏腑、经络学说 D.阴阳,脏腑、经络学说E.以上都不是答案 D (4 )能比较完全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答案 E A.消除病因B.扶正祛邪C.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D.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E.以上都不是 (5) 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 D 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6) 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E 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D.性味甘淡的药物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 (7) 五味是指药物的: A A最基本的滋味B五类基本作用一味药不止一类基本作用C.全部味道D.五种不同的滋味E.部分味道 (8) 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辛。甘。淡属于阳,辛味能芳香化湿;苦酸咸属于阴。 B

A.辛、甘、酸B.辛、甘、淡C.甘、淡、苦D.辛、苦、酸E.酸、苦、咸 (9) 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C A温中止痛B活血止痛C缓急止痛D祛风止痛E行气止痛 (10) 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苦能通泻、降泄,还能坚阴、清热燥湿;咸能软坚、泻下E A行气、活血B软坚、泻下C和中、缓急D收敛、固涩E.通泄、降泄(11) 五味之中,兼有坚阴作用的药味是:B A甘味B苦味C咸味D酸味E辛味 (12) 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B: A甘味B苦味C 咸味D. 酸味E.辛味 (13) 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 A. 甘味 B. 苦味 C. 咸味 D. 酸味E.辛味答案E 归经 一、A1 型题 (1)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少阴头痛用细辛,阳明用白芷,厥阴用吴茱萸答案 C A.羌活B.柴胡 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2)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E A.独活B.柴胡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3)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D 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 升降浮沉 一、A1 型题 (1)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C 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D.甘、淡,寒E. 酸、咸,热 (2) 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D A,明朝时代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金元时代E.宋朝时代

中药资源学模拟题1

中药资源学 A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当归 ( C ) A隆林广西 B长清山东C岷县甘肃D仙游福建 2、人参 ( A ) A抚松吉林B遵义贵州C莱西山东D庆阳甘肃 3、大黄 ( D ) A万宁海南 B新余江西C牛庄山东D果洛青海 4、黄芩 (B ) A 肇庆广东B承德河北C滁州江苏D罗田湖北 5、黄连 ( C ) A 阜康新疆B荆州湖北C石柱四川D罗甸贵州 6、皂角 ( A ) A邹县山东B西双版纳云南C清源辽宁D饶河黑龙江 7、乌鸡 ( D ) A防城广西B龙泉浙江C恩施湖北D泰和江西 8、石膏 ( C ) A 亳州安徽B铜陵安徽C应城湖北D密县河南 9、薄荷 ( A ) A太仓江苏B阜康新疆C荆州湖北D西双版纳云南 10、冬虫夏草 ( C ) A 果洛青海B恩施湖北C巴青西藏D遵义贵州 二、多项选择题 1、一类新药包括( ACD ) A 中药材的人工制品 B中药注射剂 C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D 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四大怀药包括( ABD ) A 牛膝 B山药 C红花 D地黄 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 ABCD ) A 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植物名实图考 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 ABCD ) A 主观取样 B随机取样 C规则取样 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 ABC ) A 器官更新 B居群更新 C群落更新 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藻类的代表药材有(海带、发菜)。 2.动物药的代表药材有(熊胆、鹿茸)。 3.地衣类的代表药材有(松萝、石蕊)。 4.菊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红花、菊花)。 5.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黄芪、甘草)。 6.唇形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薄荷、益母草)。 7.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白头翁、毛茛)。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种类调查)(产量调查)(更新调查)。

中药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重要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 化规律的科学。 2、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 用的物质。 3、自然资源:①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资源 4、中药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地道药材: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质量好、疗效高、产 量大的药用种类。②再生性③共存性④多用性⑤可解体性 5、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 容:{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产量(含蕴含量)、资源更 新}(1)重要资源调查的技术: 传统调查技术:踏查和访问调查法、详查和样地调查法、统计报表、抽样调法现代调查技术: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3S技术(2)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 宜性分析①区划: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 ②产地适宜性分析:单品种产地适宜性区划、单项地理生态因素区划、多项自然生态区 划 (3)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实行围栏保护封育)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资源学研究、生物学研究(4)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 发利用研究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以药物开发为中心并进行其他多产品 的开发 (5)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6)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监测 问答题:请你为保护濒危药用动植物提出意见? 答:1、要对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和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这样能因地制宜。2、可以实行围栏保护封育。3、合理开发利用研究4、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这 样能取代那些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 第二章:传统的中药资源区划及其资源状况 1、关药区:野山参、关黄柏 2、怀药区: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上)

一 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发散风寒药中,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 A、羌活 B、辛夷 C、荆芥 D、防风 E、紫苏 标准答案:b 解析: 2、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A、葛根 B、升麻 C、柴胡 D、蝉蜕 E、菊花 标准答案:c 解析: 3、风热或肺热咳嗽、咳痰不畅、咽喉肿痛宜选用 A、葛根 B、柴胡 C、菊花 D、蝉蜕 E、牛蒡子 标准答案:e 4、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 A、葛根 B、桑叶 C、升麻 D、蔓荆子 E、牛蒡子 标准答案:d 解析:上述五味药均能发散风热,但只有蔓荆子长于清利头目。 5、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A、柴胡 B、牛蒡子 C、葛根 D、蝉蜕 E、升麻 标准答案:d

解析:蝉蜕能够明目退翳,常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 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 B、薄荷、蔓荆子 C、柴胡、蝉蜕 D、升麻、菊花 E、升麻、柴胡 标准答案:d 解析:发散风热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只有菊花、升麻、牛蒡子三味药 7、里热积滞,除应用清热药外,还当配合 A、祛痰药 B、泻下药 C、活血药 D、解表药 E、补虚药 标准答案:b 解析: 8、煅用收敛生肌治疮疡不敛及湿疹的药物是 A、地骨皮 B、石膏 C、栀子 D、玄参 E、天花粉 标准答案:b 解析: 9、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A、夏枯草 B、黄芩 C、黄连 D、黄柏 E、苦参 标准答案:d 解析: 10、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的药物是 A、黄柏 B、栀子 C、知母 D、地骨皮 E、生地黄 标准答案:c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2)

名词解释 中药资源:通常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供中医药使用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总称,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矿物药资源。 道地药材:指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的生产加工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民族药:指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药材,民族药医疗体系独特,用药习惯和习用药用种类与中医中药有较大不同,包含了藏药、维吾尔族药和蒙药等。 样地: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所抽取样品的实体,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称为样地,是进行精确调查观测的地块。样方:在对密集分布的草本植物进行种类调查或药材实施采收时,受工作量限制,一般将区域范围较大的样地再划分成为若干小的单位,只对其中部分单位做详细观测,称其为样方。 药材蕴殿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的总蓄积量。 药材经济量:指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蕴藏量,即只包括达到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不包括幼年的、病株或达不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的那部分量。 药材年允收量:指平均每年可允许采收药材的经济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可持续利用的采收量。“3”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5”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其密切相关的专家系统ES 和智能决策系统IDSS。 就地保护: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产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目的。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濒危药用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离体保护:即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动、植物体的整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依靠富有远见的宏观调控政策、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确立中药资源发展战略与选择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不断得到 满足的发展。 中药资源人工培育:指中药资源在人工干预下进行的资源再生过程,主要包括野生资源抚育和人工栽培(饲养)两种途径 填空 1.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自然属性可以分植物、动物、矿物资源。 2.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社会属性可以分为中药、民族药、民间药资源。 3.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生产来源可以分为野生、人工资源。 4.民族药体系中的中药资源,比较完整有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傣药、壮药、苗药。 5.中药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可再生性、可解体性(降解性)、有限性、动态性、地域性、多用性。 6.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具有以下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 大,山脉定向排列。 7.我国的气候特征,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8.中药资源区划的原则,具有以下四个:优质性原则(道地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相似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9.我国的中药资源区划采用二级分区系统,将全国中药生产区域划分为9 个一级区、28 个二级区,阐 明各区的现状、特点及开发潜力,确定今后的开发方向和建设途径。 10.关于道地药材的质量形成,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内在因素,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外在条件,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是道地药材形成的思想基础,完善的裁培加工技术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可靠保证。 11.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至少包括三个系统:管理系统、技术系统、监督系统。

中药资源学参考答案

中药资源学 A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得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当归 ( C ) A隆林广西 B长清山东C岷县甘肃D仙游福建 2、人参 ( A ) A抚松吉林B遵义贵州C莱西山东D庆阳甘肃 3、大黄 ( D ) A万宁海南 B新余江西C牛庄山东D果洛青海 4、黄芩 ( B ) A 肇庆广东B承德河北C滁州江苏D罗田湖北 5、黄连 ( C ) A 阜康新疆B荆州湖北C石柱四川D罗甸贵州 6、皂角 ( B ) A邹县山东B西双版纳云南C清源辽宁D饶河黑龙江 7、乌鸡 ( D ) A防城广西B龙泉浙江C恩施湖北D泰与江西 8、石膏 ( C ) A 亳州安徽B铜陵安徽C应城湖北D密县河南 9、薄荷 ( A ) A太仓江苏B阜康新疆C荆州湖北D西双版纳云南 10、冬虫夏草 ( C ) A 果洛青海B恩施湖北C巴青西藏D遵义贵州 二、多项选择题 1、一类新药包括( ACD ) A 中药材得人工制品 B中药注射剂C新发现得中药材及其制剂 D 中药材中提取得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四大怀药包括( ABD ) A 牛膝 B山药 C红花D地黄 3、记载中药资源得典籍( ABCD )

A 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植物名实图考 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得取样技术包括( BD ) A 主观取样 B随机取样 C规则取样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得更新方法有( ABC ) A 器官更新 B居群更新 C群落更新 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藻类得代表药材有( 海带、发菜 )。 2、动物药得代表药材有( 熊胆、鹿茸 )。 3、地衣类得代表药材有( 松萝、石蕊 )。 4、菊科得代表药用植物有( 红花、菊花 )。 5、豆科得代表药用植物有( 黄芪、甘草 )。 6、唇形科得代表药用植物有( 薄荷、益母草 )。 7、毛茛科得代表药用植物有( 白头翁、毛茛 )。 8、中药资源调查得内容包括( 种类调查 )( 产量调查 )( 产量调查 )。 9、样方大小得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与大灌木及小乔木分别为 ( 1-4 、 16-40 、 100 )m2。 10、中药资源得特点就是( 再生、共 存 )( 地域、时效 ) ( 多用、脆弱 )。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得层次分为一级开发 (以农业生产方式为 主 )、二级开发( 以工业生产方式为主 )、三级开发 ( 以科学研究方式为主 )。 12、《关于保护甘草与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与许可证管理制度得通知》发布得时间就是( 2001年6月14日 )。 13、浙八味就是指( 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 )与 ( 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 四、判断题 ( √ )1、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与种子、茎皮、汁液等)得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一必做110道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一必做110道试题及答案 一、 A1 型题 (1) 细辛的性味是:答案 C 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2) 细辛的功效是:答案 C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细辛可以通关开窍醒神,内服量很少答案 D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4)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麻黄用来治水肿兼表者答案 C A.黄芪 B.木通. C.麻黄 D.茯苓 E.白术 (5)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答案 C A 温通经络B.温经散寒C.温经通阳D.温通血脉E.行气化痰 (6)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桂枝可以治痛经、经闭答案 D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 桂枝 E.郁金 (7)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紫苏可以发表行气,安胎答案 D 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紫苏 E.香薷 (8)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答案 D A,麻黄B.桂枝C.荆芥D.紫苏 E.防风 (9)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香藿治暑湿/表证有呕吐泄泻 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答案:D (10)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答案 E 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 (11)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荆芥治风热之咽喉肿痛答案 E A.细辛 B.羌活 C.桂枝 D.白芷 E.荆芥 (12) 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羌活治风湿上半身答案 D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羌活 E.紫苏 (13) 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羌活治太阳头痛答案 D 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 (14) “风家润剂”指何药? 答案 E

中药资源学模拟题

中药资源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 1、当归( C ) A隆林广西B长清C岷县D仙游 2、人参( A ) A抚松B C莱西D庆阳 3、大黄( D ) A万宁B新余C牛庄D果洛 4、黄芩(B ) A B C D罗田 5、黄连( C ) A 阜康新疆B荆州C石柱D罗甸 6、皂角( A ) A邹县B西双版纳C清源D饶河 7、乌鸡( D ) A防城广西B龙泉C D泰和 8、石膏( C ) A 亳州 B C应城D密县 9、薄荷( A ) A太仓B阜康新疆C荆州D西双版纳 10、冬虫夏草( C ) A 果洛 B C巴青D 二、多项选择题 1、一类新药包括(ACD ) A 中药材的人工制品B中药注射剂C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D 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四大怀药包括(ABD ) A 牛膝B山药C红花D地黄 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 ABCD ) A 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植物名实图考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ABCD ) A 主观取样B随机取样C规则取样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ABC ) A 器官更新B居群更新C群落更新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藻类的代表药材有(海带、发菜)。 2.动物药的代表药材有(熊胆、鹿茸)。 3.地衣类的代表药材有(松萝、石蕊)。 4.菊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红花、菊花)。 5.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黄芪、甘草)。 6.唇形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薄荷、益母草)。 7.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白头翁、毛茛)。

8.中药资源调查的容包括(种类调查)(产量调查)(更新调查)。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和大灌木及小乔木分别为(1-4、16-40 、100-200)m2。 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再生、共存)(地域、时效)(多用、脆弱)。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农业生产方式)、二级开发(工业生产方式)、三级开发(科学研究方式)。 12. 的时间是( 13. 四、判断题 (√)1、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2、贮藏量指某一时期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3、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五味子、党参为代表。(√)4、中药资源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超过4000m,有川贝母、冬虫夏草、胡黄连、大黄分布。 (√)6、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结合起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植被种类和分布的基本特点,即所谓“三向地带性”学说。 (×)7、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红花、金银花、郁金、麦冬等为代表。(×)8、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南药资源有砂仁、槟榔、雪莲、儿茶、萝芙木、爪哇白豆蔻、千年健、胖大海、大黄等。 (√)9、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 (×)10、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西洋参为代表。 五、概念及计算方法 1.稀有种 答:指那些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这些种类在分布区居群不多,数量也稀少,分布于有限的地区,或分布区围较大,但只是零星分布。 2.保本点 答:能回收投资而实现有效销售的最小量。保本点=新产品开发投资/(可能价格—成本)3.经济量 答:指某一时期一个地区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贮藏量。即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不包括幼年株、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 经济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 要求在调查中分别统计达到和未达到采收质量标准植株所占比例。 4. 年允收量 答:指在一年允许采收的贮藏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持续利用的采收量。年允收量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doc

石河子大学2012 级中药学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 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 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 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 和可利用蕴藏量 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 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 技术:是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三种技术的简称。其中,遥感 技术是基础,地理。。。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 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 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 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 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 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 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 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 贡献。 二、简答题 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 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 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 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 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 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4.植物类中药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 5.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 a 中药资源调查技术; b 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c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 d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 究; e 积极寻找和扩大要用动植物新资源; f 濒危用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监测。 中药资源的地位与价值: a 中药资源是人类健康事业的物质保障; b 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

中药资源学题目及其答案(刘炳荣)

1、试述中药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中药资源寻找的主要途径 主要内容: 1.中药资源分布状况和优势定点的调查与分析,及栽培、病虫害防治和中药生产、加工、开发、品质评价以及中药制剂提取加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的研究。 2.中药资源保护、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开发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高级专门的研究。 3.研究人员通常可供职于中药制药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各级中医药学校、中药经营管理部门、医院、药品检验与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或研究。 途径:利用文献资料、民间医药信息和民族药资料 参照古医书查明药材的产地然后实地考察 寻找类似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开发新药、寻找新药。 2、简述糖、蛋白质、黄酮类、生物碱的生理作用。 糖:生理功能供给能量。糖类的最主要的功能是糖类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分解反应后,释放大量的能量,可供生命活动之用。主要是葡萄糖,构成体质。糖类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糖是神经和细胞的重要物质。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体内脂肪代谢需要有足够的糖类来促进氧化,糖类具有辅助脂肪氧化的抗生酮作用。摄入体内的糖类释放的热能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保肝解毒。糖类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⑤增强食品风味 蛋白质:生理功能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修补人体组织: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 4、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 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6、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 7、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 8、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 9、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 10、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11、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黄酮类: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V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通透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2) 扩冠作用;芦丁 3 )降血脂及胆固醇;木犀草素 2 抗肝脏毒作用:水飞蓟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 3 抗炎芦丁等 4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黄芩素 5解痉作用:1)异甘草素、大豆素等解除平滑肌痉挛 2)大豆苷、葛根黄素等葛根黄酮类可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3)杜鹃素、川陈皮素、槲皮素、山柰酚、芫花素、羟基芫花素等还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 6 雌性激素样作用大豆素等异黄酮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7.泻下作用如中药营实中的营实苷A有致泻作用。 8. 清除人体自由基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易氧化成醌类而提供氢离子,故有显着的抗氧特点。另外还有降血脂、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癌、抗突变等作用活血化瘀中药学上划分为四类(1)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等主要治疗血瘀气滞痛证(2)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等主要

2017年中药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药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增强活血祛瘀药的功效,常配伍哪类药( D ) A.温里药 B.补虚药 C.泻下药 D.理气药 2.功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为妇科经产药要指( B ) A.红花 B.益母草 C.三棱 D.桃仁 3.下列哪味治疗黄疸常用药属活血瘀药为( D ) A.茵陈 B.栀子 C.金钱草 D.郁金 4.既能补血又能通络的活血化瘀药(D ) A.丹参 B.牛膝 C.川芎 D.鸡血藤 5.活血止痛药中,与乳香功效相似且常与之配伍的药为( C ) A.莪术 B.三棱 C.没药 D.桃仁 6.除何项外均为牛膝的功效(C ) A.活血通经B.利水通淋 C.通经下乳D.补肝肾 7.活血调经药中多与红花相伍为用,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为(D )A.丹参 B.牛膝 C.泽兰 D.桃仁 8.活血调经,凉血,消痈,清心安神为下列何药的功效( A ) A.丹参 B.牛膝 C.郁金 D.姜黄 9.功效为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常与三棱相伍为用的药为( A ) A.莪术 B.穿山甲 C.水蛭 D.虻虫 10.既能强筋健骨,又能引血下行的药物是( B ) A.杜仲 B.牛膝 C.续断 D.五加皮 11.下列何项不是活血祛瘀药的适应证( D ) A.癥瘕积聚 B.跌打损伤 C.心腹刺痛 D.脘腹胀痛 12.肺痈、肠痈初起属淤热互结,在使用清热药同时,常佐用( D )A.贝母B桔梗C白芨D桃仁

13.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作用的药对是(D ) A.川芎、赤芍 B.乳香、没药 C.三棱、莪术 D.川芎、延胡索 14.具有破血行气止痛作用的药对是( C ) A.水蛭、虻虫 B.乳香、没药 C.三棱、莪术 D.蟅虫、水蛭 15.川芎与红花的共同功效是(B ) A.祛风止痛 B.活血止痛 C.行气止痛 D.散寒止痛 16.延胡索与木香的共同功效是( A ) A.行气止痛 B.活血止痛 C.消肿 D.通经止痛 17.川芎与姜活皆可治疗( D ) A.风寒表证B血瘀经闭C跌打损伤D风湿痹痛 18.下列哪味药不用于癥瘕积聚( B ) A.穿山甲 B.王不留行 C.水蛭 D.三棱 19.用于活血止痛,五灵脂常配伍(B ) A.茜草 B. 蒲草 C.乳香 D.延胡索 20.牛膝与王不留行的相同功效是( C ) A.通乳 B.补肝肾,强筋骨 C.利尿通淋 D.引血下行 (二)多项选择题 1.活血化瘀药包括( ABCD ) A.活血止痛药 B.活血调经药 C.活血疗伤药 D.破血消瘕药 E.活血行气药 2.能治疗痹证的药有(ABDE ) A.姜黄 B.牛膝 C.骨碎补 D.独活 E.桑寄生 3.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是(AE ) A.乳香 B.青皮 C.沉香 D.鸡血藤 E.五灵脂 4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药物有(ABCDE ) A.川芎 B.郁金 C.乳香 D.延胡索 E.姜黄 5.可治疗疮疡肿毒的活血化瘀药有(BCDE )

中药资源学教材

论文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 2012级生物工程 题目:何首乌及其药用价值 姓名:何敏(20120468) 指导教师:张少冰 2015年 1 月8日

何首乌及其药用价值 摘要 何首乌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可以用于治疗多中常见疾病.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何首乌的主要功效、形态特征以及入药时常见的剂方。 引言 何首乌(学名: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 1植物学史 《本草纲目》记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何首乌)名,亦曰马肝石。[1] 唐代李翱有《何首乌传》云:“何首乌苗如木藁光泽,形如桃柳叶,其背偏,独单,皆生不相对。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不见。医学著作《大明本草》(《日华子本草》,五代时期著作)记述: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名尔。“《开宝本草》(宋)曰:“本出顺州南河县,今岭外江南诸州皆有。蔓紫,花黄白,叶如薯蓣而不光。生必相对,根大如拳,有赤、白两种,赤者雄,白者雌。”其时已有以醋制法炮制何首乌的记载。[2] 日本人大贺歌子于1918年7月在今辽宁省复县得利寺采集到何首乌标本,存于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2形态特征 何首乌为多年生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长2-4米,多分枝,具纵棱,无毛,微粗糙,下部木质化。

中药资源学参考答案

中药资源学A 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 1、当归 ( C ) A隆林广西B长清山东C岷县甘肃D仙游福建 2、人参( A ) A抚松吉林B遵义贵州C莱西山东D庆阳甘肃 3、大黄( D ) A万宁海南B新余江西C牛庄山东D果洛青海 4、黄芩( B ) A肇庆广东B承德河北C滁州江苏D罗田湖北 5、黄连( C ) A阜康新疆B荆州湖北C石柱四川D罗甸贵州 6、皂角( B ) A邹县山东B西双版纳云南C清源辽宁D饶河黑龙江 7、乌鸡( D ) A防城广西B龙泉浙江C恩施湖北D泰和江西 8、石膏( C ) A亳州安徽B铜陵安徽C应城湖北D密县河南 9、薄荷( A ) A太仓江苏B阜康新疆C荆州湖北D西双版纳云南 10、冬虫夏草( C ) A果洛青海B恩施湖北C巴青西藏D遵义贵州 二、多项选择题 1、一类新药包括( ACD ) A中药材的人工制品B中药注射剂C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D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四大怀药包括( ABD ) A牛膝B山药C红花D地黄 3、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 ABCD

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植物名实图考D神农本草经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BD A主观取样B随机取样C规则取样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ABC A器官更新B居群更新群落更新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藻类的代表药材有(海带、发菜 2.动物药的代表药材有(熊胆、鹿茸 3.地衣类的代表药材有(松萝、石蕊 4.菊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红花、菊花)。 5.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黄芪、甘草 6.唇形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薄荷、益母草)。 7.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白头翁、毛茛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种类调查产量调 产量调查)。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和大灌木及小乔木分别为 1-4 16-40 100 ) m。 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再生、共存 地域、时效 多用、脆弱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 )、二级开发(以工业生产方式为主)、三级开发以科学研究方式为主)。 12.《关于保护甘草和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制度的 通知》发布的时间是(2001 年6月14日)。 13.浙八味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和 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四、判断题 V )1、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 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中药化学考试题-1及答案

中药化学(一) 一、选择题 1、能与水互溶的溶剂是(B ) A、醋酸乙酯 B、正丁醇 C、丙酮 D、石油醚 2、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B ) A、生物碱 B、叶绿素 C、黄酮 D、皂苷 3、二萜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A ) A、20个 B、25个 C、28个 D、23个 4、凝胶过滤的洗脱顺序是(D ) A、极性小的先出柱 B、极性大的先出柱 C、分子量小的先出柱 D、分子量大的先出柱 5、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B ) A、碘化汞钾试剂 B、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6、从水溶液中萃取游离的亲脂性生物碱的最常用溶剂是(A ) A、氯仿 B、甲醇 C、乙酸乙酯 D、石油醚 7、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作用的基团是(B ) A、羰基 B、过氧基 C、醚键 D. 内酯环 8、下列哪项不是甾体皂苷的性质(D ) A、溶血性 B、表面活性 C、挥发性 D、与胆甾烷发生沉淀 9、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是(C ) A、水飞蓟素 B、 C、长春碱 D、石杉碱甲 10、最容易酸水解的苷类是(D ) A、α-羟基糖苷 B、α-氨基糖苷 C、6-去氧糖苷 D、2,6-二去氧糖苷 二、名词解释 1. 挥发油 又称精油,是一类难溶于水、可随水蒸气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混合物。 2.水蒸气蒸馏法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一起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性成分和水的混合馏出液体的方法。 3. 苷类 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4.香豆素 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苯骈α-吡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三、简答题 1.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哪些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2.在植物提取液处理过程中,“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各除去什么杂质?保留哪些成分? 答:水提醇沉法:去除的是在乙醇中难溶的成分,如淀粉、树胶、粘液质、蛋白质等杂质,保留的是醇溶性成分。醇提水沉法:去除的是水中难溶的成分,如油脂、蜡质、亲脂性色素等,保留的是水溶性成分。 3.列举三种苷键催化水解方法并说明其特点。 ①酸水解:水解范围广,操做简便,不稳定成分溶液发生脱水等结构改变。 ②碱水解:适用于酯苷、酚苷、烯醇苷的水解。 ③酶水解:专属性高,水性温和。 4.列举三种主要的五环三萜的结构类型(无需结构式)。 ①齐墩果烷行(oleaname) ②乌苏烷(ursane) ③羽扇豆烷(luoane) ④木栓烷(friedelane) 四、用适当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标明反应所需化学试剂以及所产生的现象) 1、

中药资源学试题及答案(三)

中药资源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概念题 1.药用植物资源: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的植物总称。 2.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3.现代技术调查方法包括: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以及“3S”技术集成应用等。 4.地道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简答 一、植物道地:刺五加---黑龙江,细辛---辽宁,天麻---贵州,三七---云南,黄连之乡四川石柱,福建泽泻,安徽牡丹---风丹皮,车前主产江西。 二、地道药材形成的原因? 道地药材的形成主要是优质品种遗传特性、特定的生态环境、成熟的栽培与加工技术、中医实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1.优质品种遗传特性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因 药材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品种特性。同一物种能在不同的地点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单元,称为“居群”。如果某一“居群”产生质优效佳的药材,即为道地药材, 2.特定的生态环境是道地药材形成的重要条件 同一种药材,由于分布地域不同,相应的土壤、水分、气温和光照等生态环境亦不相同,造成药材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生理生化成分都不相同,因而形成疗效上的差异。 3.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成熟的种植技术 许多道地药材都是由野生变家种后形成的,中药材道地性形成与成熟的种植与加工技术直接相关。 4.中医实践促进了道地药材的形成

道地中药材是古代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反复总结、优化对比筛选出来的. 三、道地药材的特点? (1)道地药材具有明显的地理性 (2)道地药材具有特有的质量标准 (3)道地药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4)道地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四、五味子、刺五加生长环境特点? 1.生长环境: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野生植株生长在山区的杂木林中、林缘或 山沟的灌木丛中,其耐旱性较差。自然条件下,在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适宜的土壤上发育最好。刺五加生于森林或灌丛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微荫蔽。适宜向阳、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2.伴生植物:五味子缠绕在其它林木上生长, 3.地理分布:刺五加: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朝鲜、日本和苏联也有分布。 五味子: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 五、药用植物资源特点? 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分布零散、性质各异,它们在自然界均占有特定的位置,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归结起来为: 1.地域性:药用植物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药用植物资源 的地域性是做好药用植物资源区划的重要依据,所谓“地道药材”显示出明显的地域特点。 2.分散性:药用植物资源的分散性是指自然状态下这些资源的地理分布往往是分散的、零星 存在的。从整体看药用植物资源有较强的地域性,从局部看则又有广泛的散生性。 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药用植物资源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同时又具有可解体性, 作为药用植物资源主体的生物资源,因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而导致数量上的急剧减少、濒临绝境乃至灭绝。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二、A2型题 (4)患者女35岁,腹胀、食少、便溏,气短、神疲无力、面浮而色不华,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苔薄白,脉细。宜选:B A苍术B白术C猪苓D泽泻E车前子 (5)患者22岁,男恶寒发热,咳喘肢体酸楚、水肿起于面目、迅即遍即全身,舌苔薄白,宜选:(A) A白术配生姜B白术配茯苓C太子参配白术D木通配灯心草E车前子配滑石 (6)患者38岁,胸闷,纳呆,泛恶,身体困重,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苔白而腻,脉沉缓。宜选B A白术配生姜B白术配茯苓C太子参配白术D木通配灯心草E车前子配滑石 (7)患者男59岁,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宜选:A A 枸杞B石决明C草决明D蜜蒙花E地骨皮 (8)患者男,42岁,口干口渴,目昏目暗,遣精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宜选:C A 石决明B牡丹皮C枸杞D当归E地骨皮 (9)患者,男,50岁,口干口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不荣,肌肉消瘦,舌淡少苔,脉细弱。宜选: A A 枸杞配熟地B枸杞配甘草C菊花配甘草D地骨皮配枸杞E地骨皮配当归 (10)患者,女,62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少寐,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而干,脉细数,宜选: B A 枸杞配熟地黄 B 知母配地黄C枸杞配桑叶D枸杞配甘草E薏苡仁配枸杞 (11)患者男,47岁,干咳短气,痰少且稠,甚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骨蒸潮湿,五心烦热,颧红躁怒,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D

A 牡丹皮 B 地骨皮 C 柴胡 D 百合 E 连翘 (12)患者35岁,女,干咳少痰,短气乏力,口干咽燥,头昏目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 C A 地骨皮配柴胡B牡丹皮配秦艽C百合配熟地D百合配银柴胡E百合配川芎 (13)患者,女,65岁,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干枯,肌肉消瘦,舌红少苔,脉细,宜选: A A 熟地黄 B 当归C草决明D地骨皮E牡丹皮 (15)患者女49岁,干咳短气,痰少且稠,口干咽燥,头晕目眩,声音嘶哑,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淡少津,脉细数,宜选: A 牡丹皮B地骨皮C青蒿D熟地黄E麦冬 答案 D (16)患者,女,36岁,口干口渴,五心烦热,面白少华,毛发干枯,肌肉消瘦,舌红少苔,脉细,宜选:B A 熟地黄配甘草B熟地黄配枸杞C菊花配甘草D地骨皮配熟地E地骨皮配赤芍 (17)患者,男,33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少寐,潮热盗汗,遗精阳痿,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 B A百合配熟地黄B熟地黄配知母C地黄配地骨皮D牡丹皮配玄参E柴胡配地骨皮 (18)患者女,31岁,烦渴不止,口干舌燥,小便频数,舌边尖红,脉洪数无力,宜用:D A 北沙参 B 南沙参 C 明党参 D 麦冬 E 玉竹 (19)患者男,35岁,烦渴不止,口干舌燥,燥咳痰粘,劳嗽咯血,肠燥便秘, 舌边尖红,脉洪数无力,宜用: E A 南沙参配明党参 B 北沙参配明党参 C 明党参配天冬 D 天冬配玉竹 E 天冬配麦冬 (20)患者,男,30岁,全身瘦削,阳痿遗精,两目昏花,腰膝酸软,宜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