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介绍

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介绍
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介绍

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

一、51精简开发板简介

它是一款以80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精简开发板。8051系列单片机是一款应用非常广泛的8位微处理芯片,由于其功能齐全,产品技术成熟,资料广泛,又是学习其他很多单片机的基础,所以它是初学者学习单片机的不二之选,是大学生进行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必备的单片机。

本款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较市面上所出售的一般开发板的方便之处在于:1.支持STC及ATMEL AT全系列51/52单片机芯片,具有两种方便的下载方式,并且能够通过串口方便地和电脑进行通信。

2.省去了一般开发板高成本的外围扩展器件,但仍可以进行单片机I/O口输入输出、定时/计数器、中断、串口通信等常用实验项目。方便的扩展功能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配备实用的外围器件。

3.具有市面上一般单片机所不具有的超强扩展性能。每组I/O口两侧都与单片机供电电源相连,免去了以往单片机接扩展板时还需另行供电的麻烦。

4.开发板总体布局美观、大方,所有元件均采用直插式封装,便于焊接。

学习51板单片机应由浅入深,逐步掌握,先是模仿实验,再是自己动手。51板单片机的开发环境是Keil uVision3,简单易懂,详细用法本书后面也做了说明。另外书后还附有几个有趣的实验,方便学生测试51板,也作为学生学习、修改之用。

二、产品简介

本产品是一套完整的8位单片机开发系统,若将程序下到51板上,它将成为一个极其有趣的智能玩具。

1.主要性能指标

输入电压:DC ~5V;典型值:5V

2.功能分区与模块简介

图51板框图

[1] 单片机

单片机也称单片微控制器(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它集成度高、运算快、体积小、运行可靠、价格低廉,在过程控制、数据采集、机电一体化、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MCS-51单片机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图MCS-51结构框图

[2] 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由开关、稳压集成、电源指示灯几部分组成,本款51板输入电压~5V,典型输入电压为5V,也可通过板上的稳压集成芯片78M05给单片机提供5V电压,可使单片机正常工作。图中的DS0为电源指示灯。

[3] 串行下载部分

这一部分由串口、下载缓冲器MAX232组成,通过MAX232芯片把TTL 电平转换成RS-232电平格式,可以用于单片机与微机通信。再通过DB9接口由一条串口线与电脑串口相连,可以利用程序下载软件(下载方法书后将做介绍)向单片机下载程序,也可通过一些串口调试软件与电脑进行串口通信。但是,只有STC89S系列单片机支持串口下载,而AT89S系列单片机不支持串口下载。

[4] ISP下载

ISP下载是AT89S系列单片机的下载方式,不能用于STC89S系列单片机,它由一条并口线与电脑并口相连,通过Easy下载软件向单片机下载程序,但下载器需另行购买。

[5] 输入/输出接口

51板将32个I/O口全部引出:其中P0口、P1口、P2口、P3口各有8个I/O口用排针引出,排针两端为与单片机共地的5V电源,方便进行外接扩展,而单片机的EA、ALE、PSEN端口也在靠近排阻下方引出,以方便日后进行一些高级扩展。P1口接有8个发光LED,以供测试之用,P0口外接10K的上拉电阻。这些I/O口即可做输出,又可做输入口,51单片机内部可自行识别,不必要设置。

[6] 外部复位

复位是对单片机硬件的初始化,51单片机具有外部复位功能,高电平有效,即在单片机9脚加上高电平单片机就被复位。此产品的复位电路由按键S2,电容C3和电阻R9组成。

三、自己制作51精简开发板

1.拿到51单片机套件后,首先应按照附录的元器件清单表逐一检查元件数目和规格,确保产品完整。

2.详细阅读硬件说明部分,并将元件对号入座,确保一次性焊接成功。

3.先对较矮小的元件进行焊接,比如电阻、稳压集成,再对高一些的元件进行焊接,比如芯片座、排阻等,依此类推,最后焊接高大的元件,比如串口、ISP下载口等。焊接时应注意一些元件的正负极和方向。

4.由于此套件标准配置不包含稳压集成VR1(78M05),所以焊接完成后要用导线将VR1的1、3焊盘短接,芯片才能正常供电,此时只能使用-5V的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如果将自购VR1(78M05)焊接在板子上,那么就可以使用-15V的宽电源供电。

5.焊接并检查无误后先不要急于插入芯片,应该先对芯片供电电压进行测

量。插上电源,用万用表检查单片机的20、40脚及MAX232的15、16脚间电压,看是否为+5V(±),然后用跳线帽接通P6的中间一针和上面一针,使单片机EA端(31脚)与电源正极相接,之后再插上芯片,进行系统测试。

四、系统测试

1.串口测试

接上单片机电源和串口线,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DS0亮,使用STC89C系列单片机,其本身自带了一个测试程序,上电之后DS1-DS7便会两个两个的闪烁。或者自己下载一个程序,如果下载成功,说明串口正常,如不成功,请仔细检查焊点及串口线。

2.I/O口测试

下载程序一,将跳线P5接ON一端,如发现上排LED逐个亮或有规律的亮,说明P1检测正常;

根据程序一的特点,仔细分析程序二各语句功能,并猜测其结果,接着将程序二下载到单片机上,仍将跳线P5接ON一端,自己观察小灯跳变规律,看与自己分析结果是否一致。

五、IDE开发环境简介

Keil软件是众多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优秀软件之一,Keil uVision3是Keil uVision系列的第三版,较前一版而言功能更加强大,不仅支持许多品牌的单片机产品,而且还支持ARM的开发,Keil uVision3内嵌C编译器/汇编器/工程管理器/调试器等功能模块,是一款稳定/可靠/高效的开发工具,适用于不同层次的用户,完全满足从专业的应用开发工程师到初学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学生的所有使用要求。类似于8051的智能平台将大幅度缩短您的开发周期,各大半导体厂商的所有ARM型号将逐一得到全面支持。更加增添了一些更具人性化的功能,使其易学易懂。

此软件在网络上很容易搜索到许多下载资源,还望读者自行下载。

Keil的使用:

第一步单击桌面Keil uVision3图标,出现下图:

第二步建立新工程

1.单击Project菜单,在弹出的下拉菜单选中New选项,在单击其菜单下的uVision3 Project选项。

2.选择保存路径,输入工程名,点击保存。

3.保存之后弹出的对话框如下图,单击Atmel选项前的加号,选择下拉菜单的AT89S52,单击确定。

这时出现下面的对话框,单击“否”选项。

4.单击“File”菜单,选择下拉菜单中的“New”选项或直接单击快

捷键,再单击“File”菜单下的“Save”或单击快捷键,出现保存对话框,输入“文件名.c”或“文件名. asm”单击保存,注:如果用C语言编写程序文

件的扩展名是. c,如果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文件的扩展名是. asm。

5.添加文件

右击Target 1菜单下Source Group 1,选择其下拉菜单中的Add Files···选项

出现添加文件对话框,单击“.c”或“. Asm”文件,之后单击“Add”按钮,当“Source Group 1”文件前出现加号,说明添加文件成功,然后单击“Close”。

6.在空白处编辑程序,并编译程序。

编译步骤如下:

第一步单击Project下拉菜单的Translate选项或单击快捷键;

第二步单击Project下拉菜单的Build Target选项或单击快捷键;

第三步单击Project下拉菜单的Rebuild all target files选项或单击快捷键。

编译完成之后,软件的Output Window窗口会出现如图所示,说明编译成功。

7.生成HEX文件

右击Project Workspace窗口下的Target 1,单击下拉菜单中的“Options for Target‘Target 1’”,出现下面对话框,选中Output选项卡下的“Create HEX File”单击确定。

单击确定后,再单击Project下拉菜单的Rebuild all target files选项或单击快捷键,“Output Windows”会出现“Creating hex file from ····”如图所示,HEX文件成功生成。

8.软件仿真

单击“Debug”下拉菜单的“Start/Stop Debug Session”或单击快捷键,选择“Peripherals”下拉菜单下“I/O-Ports”的“Port 1”。此时出现“Parallel Port 1”对话框,单击“Debug”下拉菜单的“Run”或单击快捷键,或按F5键,运行程序,此时“Parallel Port 1”会出现变化,程序运行成功。

六、STC下载软件的使用

打开STC下载软件(下载地址:),此时出现如下操作界面:

1.将单片机与计算机用下载线连接起来,打开单片机电源;

2.单击桌图标,出现上图对话框;

3.选择芯片,在上图1区选择与所使用单片机相同型号的单片机;

4.调整波特率,在上图3区选择与程序相适应的波特率,一般默认的波特率为115200;

5.打开HEX文件,单击上图2区的Open File按钮,按照文件设置的保存路径选择用Keil uVision3编译的扩展名为HEX的文件,打开文件;

6.单击“Download/下载”按钮,下载程序。

注意: 在第五步中,软件下方的文本框中显示“请给MCU上电···”时,先关闭单片机的电源,再打开单片机电源就可以下载程序到单片机上。

七、调试示例程序

测试程序一:

#include""

void mDelay(unsigned int Delay) //延时程序{ //延时大约1毫秒unsigned int a;

for (; Delay>0; Delay--)

for (a=0; a<124; a++);

}

void main ()

{

unsigned int i;

P1=255; //P1口初始化While(1)

for (i=3; i<193; i*=2)

{

P1=~i; //P1口赋值mDelay(1000); //延时1秒}

} 测试程序二:

#include<>

void ms(unsigned int Delay) // 延时函数{unsigned int a;

for(;Delay>0;Delay--)

{

for(a=0;a<125;a++);

}

}

void main(void)

{unsigned int i;

while(1)

{

for(i=1;i<256;i*=2) //算术运算

{

P1=~i; ms(350);

}

for(i=128;i>1;i/=2)

{

P1=~i;ms(350);

}

for(i=1;i<256;i<<=1) //移位运算

{

P1=~i;ms(350);

}

for(i=128;i>1;i>>=1)

{

P1=~i;ms(350);

}

}

八、元器件清单

九、系统原理图:

简单51单片机开发板的电路设计

一、摘要 本文给出了一个简单51单片机开发板的电路设计,完成了其原理图的绘制和PCB图的制作。着重介绍使用protel99SE画出的电路设计原理图,接着是对电路各个模块功能的分析,然后是电路所用主要芯片和其他重要元件的功能介绍以及内部封装和引脚分布,最后介绍用protel99SE画出的PCB板。此开发板具有串口通信、液晶显示、流水灯、扩展、RTC 时钟、复位、外部中断、外部存储、A/D D/A转换、报警、继电器控制等开发功能。 关键字:51单片机开发板 protel99 PCB 二、实验所用元器件及其介绍 、清单

SW-SPDT1自制封装1KΩ电阻150805 2KΩ电阻50805 三极管90152TO-18 HRS4-S-DC5V继电器1自制封装跳线6 LED110805 9针串口1DB9/M 极性电容10uF1.6 104电容40805 30pF电容50805 电池Battery1自制封装响铃1 n口排针4SIP n 晶振12MHZ1XTAL1 外接晶振1XTAL1 主要芯片引脚图和实物图 STC89C52

图(1) STC89C52引脚图 图(2) STC89C52实物图 8255

图 8255引脚图 DS1302 图(1) DS1302引脚图 表 DS1302引脚描述 引脚号符号描述引脚号符号描述 1VCC2备用电源5复位 2X1晶振引脚6 I/O数据输入/输

24C08 图(1) 24C08引脚图 表 24C08功能表

图(2) 24C08 实物图 MAX232 图(1)MAX232引脚图 表各引脚功能及推荐工作条件

基于51单片机的开发板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开发板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设计

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 一、方案设计 1.1 方案论证 在科技广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他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二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是其中的重要一方面。单片机在工业生产(机电、化工、轻纺、自控等)和民用家电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单片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尤其广泛。 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处理能力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目前,单片机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C51系列的单片机稳定性好,运算精度高,推动了工业生产,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而本次设计就是要通过对C52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进行开发板的设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及涉及单片机领域的工作者们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单片机的开发机应用。 1.2 设计思路 (1)本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主控制核心。 (2)选择PCF8951实现A/D、D/A转换装置,与单片机接口为P2.1口和P2.0口。 (3)此外,还选择了NRF905无线通信模块及4*4矩阵键盘等模块进行开发与学习设计。 二、硬件设计 本设计由8部分组成: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PCF8951A/D转换电路、报警器模块、NRF905无线模块、矩阵键盘模块、温度传感器电路、红外接收模块、LED流水灯模块。电路原理图见附录。 2.1 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内置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另外STC89X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140405 20141329 李延琦 胡黄水
2016 年 12 月 26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 题目
酒精测试仪
起止日期
2016 年 12 月 26 日— 2017 年 1 月 6 日
设计地点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 院单片机实验室 3409
设计任务及日程安排: 设计任务:分两部分: (一)、设计实现类:进行软、硬件设计,并上机编程、联线、调试、 实现; 1.电子钟的设计 2.交通灯的设计 3.温度计的设计 4.点阵显示 5.电机调速 6.电子音乐发声(自己选曲) 7.键盘液晶显示系统 (二)、应用系统设计类:不须上机,查资料完成软、硬件设计画图。 查资料选定题目。 说明:第 1--7 题任选其二即可。(二)里题目自拟。 日程安排: 本次设计共二周时间,日程安排如下: 第 1 天:查阅资料,确定题目。 第 2--4 天:进实验室做实验,连接硬件并编写程序作相关的模块实验。 第 5--7 天:编写程序,并调试通过。观察及总结硬件实验现象和结果。 第 8--9 天:整理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准备答辩。 第 10 天:上交课程设计报告,答辩。 设计报告要求:
1. 设计报告里有两个内容,自选题目内容+附录(实验内容),每 位同学独立完成。 2. 自选题目不须上机实现,要求能正确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设计。内容包括: 1) 设计题目、任务与要求 2)硬件框图与电路图 3) 软件及流程图 (a)主要模块流程图 (b)源程序清单与注释 4) 总结 5) 参考资料 6)附录 实验上机调试内容
注: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填写,发给学生做为本门课程设计 的依据。

AT89C51单片机开发板程序

AT89C51单片机开发板程序 1个LED数码管静态显示<0-9)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 uchar code a[]={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void delay(uint z>。 void main(> { while(1> { for(i=0。i<10。i++> { P2=0xfe。 P0=a[i]。 delay(1000>。 } }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22。y>0。y-->。 } LED数码管显示<0-99)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unt,num。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void main(> { P2=0xfe。 IE=0x82。 TMOD=0x01。 TCON=0x30。 while(1>。 } void TOINT(> interrupt 1 { TH0=0xd8。TL0=0xf0。 if(P2&1>P1=table[num/10]。else P1=table[num%10]。 P2^=3。 if(++count<100>return。

count=0。 if(++num>99>num=0。 } 定时控制一只闪亮的灯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n。 sbit led=P0^0。 void main (> { TMOD&=0xf1。 TMOD|=0x01。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256。 EA=1。 ET0=1。 TR0=1。 while(1> { }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256。 n++。 if(n==100> { n=0。 led=~led。 } } 用独立键盘显示LED数码管<1-4)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a[]={0xc0,0xf9,0xa4,0xb0,0x99,0xff}。void delay(uint z>。 void main(> { uchar b,c。 c=5。 while(1>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AD转换

课程设计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传媒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2011 仅发布百度文库,版权所有.

AD转换 要求: A.使用单片机实现AD转换 B.可以实现一位AD转换,并显示(保留4位数字)设计框图:

方案设计: AD转换时单片机设计比较重要的实验。模数转换芯片种类多,可以满足不同用途和不同精度功耗等。 外部模拟量选择的是简单的电位器,通过控制电位器来改变模拟电压。显示电压值采用一般的四位七段数码管。而AD转换芯片采用使用最广的ADC0809 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如图所示。 下面说明各引脚功能: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2-1~2-8:8位数字量输出端。 ?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START: A/D转换启动脉冲输入端,输入一个正脉冲(至少100ns宽)使其启动(脉冲上升沿使0809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 ?EOC: 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端,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数字量。 ?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KHz。

?REF(+)、REF(-):基准电压。 ?Vcc:电源,单一+5V。 ?GND:地 工作原理: 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1,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之后EOC输出信号变低,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D转换完成,EOC 变为高电平,指示A/D转换结束,结果数据已存入锁存器,这个信号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三态门打开,转换结果的数字量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本次实验采用中断方式 把表明转换完成的状态信号(EOC)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以中断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不管使用上述哪种方式,只要一旦确定转换完成,即可通过指令进行数据传送。 首先送出口地址并以信号有效时,OE信号即有效,把转换数据送上数据总线,供单片机接受。 采用中断可以减轻单片机负担。并可以使程序有更多的空间作二次开发。

基于S51单片机的开发板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S51单片机的开发板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1) 2 系统方案 (2) 2.1总体设计方案 (2) 2.2设计原则 (2) 3 硬件部分 (3) 3.1硬件结构框图 (3) 3.2硬件电路设计 (4) 3.2.1 S51单片机主控制模块 (4) 3.2.2 键盘模块 (4) 3.2.3 AD模块 (5) 3.2.4 DA模块 (6) 3.2.5 DS1302时钟模块 (7) 3.2.6 测温模块 (9) 3.2.7 串行通信模块 (10) 3.2.8 显示模块 (12) 3.2.9 下载器模块 (16) 3.2.10 其他模块 (17) 4 软件部分 (19) 4.1整体程序设计 (19) 4.2分模块程序设计 (19) 4.2.1 键盘模块程序设计 (19) 4.2.2 AD模块程序设计 (20) 4.2.3 DA模块程序设计 (22)

4.2.4 DS1302时钟模块程序设计 (23) 4.2.5 测温模块程序设计 (25) 4.2.6 串行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28) 4.2.7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30) 4.2.8 其他模块 (38) 5 开发板设计及测试 (41) 5.1开发板PCB设计 (41) 5.2开发板测试 (41) 6 结论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附录 (46) 附录1键盘模块部分程序 (46) 附录2AD模块部分程序 (46) 附录3DA模块部分程序 (48) 附录4DS1302时钟模块部分程序 (48) 附录5测温模块部分程序 (51) 附录6单片机通过MAX485与PC机通讯程序 (52) 附录7LCD1602显示模块部分程序 (53) 附录8开发板整观图 (55) 附录9下载器整观图 (55)

单片机开发板的制作步骤

单片机开发板的制作步骤 单片机技术自发展以来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较微处理器更具个性的发展趋势。小到遥控电子玩具,大到航空航天技术等电子行业都有单片机应用的影子。针对单片机技术在电子行业自动化方面的重要应用,为满足广大学生、爱好者、产品开发者迅速学会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于是产生单片机实验板普遍称为单片机开发板、也有单片机学习板的称呼。比较有名的例如电子人DZR-01A单片机开发板。 单片机开发板是用于学习51、STC、AVR型号的单片机实验设备。根据单片机使用的型号又有51单片机开发板、STC单片机开发板、AVR单片机开发板。常见配套有硬件、实验程序源码、电路原理图、电路PCB图等学习资料。例如电子人单片机开发板,针对部分学者需要特别配套有VB上位机软件开发,游戏开发等教程学习资料。开发此类单片机开发板的公司一般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常见配套资源如下:

STC89C52单片机学习开发板介绍

STC89C52单片机学习开发板介绍 全套配置: 1 .全新增强STC89C5 2 1个【RAM512字节比AT89S52多256个字节FLASH8K】 2 .优质USB数据线 1条【只需此线就能完成供电、通信、烧录程序、仿真等功能,简洁方便实验,不需要USB 转串口和串口线,所有电脑都适用】 3 .八位排线 4条【最多可带4个8*8 LED点阵,从而组合玩16*16的LED点阵】 4 .单P杜邦线 8条【方便接LED点阵等】 5 .红色短路帽 19个【已装在开发箱板上面,短路帽都是各功能的接口,方便取用】 6 .实验时钟电池座及电池 1PCS 7 .DVD光盘 1张【光盘具体内容请看页面下方,光盘资料截图】 8 .全新多功能折叠箱抗压抗摔经久耐磨 1个【市场没有卖,专用保护您爱板的折叠式箱子,所有配件都可以放入】 9 .8*8(红+绿)双色点阵模块 1片【可以玩各种各样的图片和文字,两种颜色变换显示】 10.全新真彩屏SD卡集成模块 1个【请注意:不包含SD卡,需要自己另外配】 晶振【1个方便您做实验用】 12.全新高速高矩进口步进电机 1个【价格元/个】 13.全新直流电机 1个【价值元/ 个】 14.全新红外接收头 1个【价格元/ 个】 15.全新红外遥控器(送纽扣电池) 1个【价格元/个】 16.全新18B20温度检测 1个【价格元/只】 17.光敏热敏模块 1个(已经集成在板子上)【新增功能】 液晶屏 1个 配件参照图:

温馨提示:四点关键介绍,这对您今后学习51是很有帮助的) 1.板子上各模块是否独立市场上现在很多实验板,绝大部分都没有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的元器件密 密麻麻的挤在一块小板上,各个模块之间PCB布线连接,看上去不用接排线,方便了使用者,事实上是为了降低硬件成本,难以解决各个模块之间的互相干扰,除了自带的例程之外,几乎无法再做任何扩展,更谈不上自由组合发挥了,这样对于后继的学习非常不利。几年前的实验板,基本上都是这种结构的。可见这种设计是非常过时和陈旧的,有很多弊端,即便价格再便宜也不值得选购。 HC6800是采用最新设计理念,实验板各功能模块完全独立,互不干扰,功能模块之间用排线快速连接。 一方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同时可加强初学者对实验板硬件的认识,熟悉电路,快速入门;另一方面,因为各功能模块均独立设计,将来大家学习到更高级的AVR,PIC,甚至ARM的时候,都只

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任务:制作并调试51单片机学习板 2.要求: (1)了解并能识别学习板上的各种元器件,会读元器件标示; (2)会看电路原理图; (3)制作51单片机学习板; (4)学会使用Keil C软件下载调试程序; 用调试程序将51单片机学习板调试成功。 二、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2.元件清单 三、模块电路分析 1. 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分为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 振荡电路选用12MHz 高精度晶振, 振荡电容选用22p和30p 独石电容;

图 1 图 2 复位电路使用RC 电路,使用普通的电解电容与金属膜电阻即可; 图 3 当单片机上电瞬间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会使电容两边的电位相同,此时RST 为高电平,之后随着时间推移电源负极通过电阻对电容放电,放完电时RST 为低电平。正常工作为低电平,高电平复位。 2. 显示模块: 分析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 图 4 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分析: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

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图中一共有五个发光二极管 其中一个为电源指示灯,当学习板通电时会发光以指示状态。其余四个为功能状态指示灯,实际作用与学习板有关 分析数码管显示电路 图 5 数码管显示电路分析: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图中所用为八段数码管(比七段管多了一个小数点显示位),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数码管主要用来显示经电路板处理后的程序的运行结果。图中使用了八个八段数码管,可以显示八个0-15的数字。使用数码管可以直观的得到程序运行所显示的结果.也可以显示预置在学习板上的程序,主要通过16个开关来控制。 四、硬件调试 1、是否短路 用万用表检查P2两端是短路。电阻为0,则短路,电阻为一适值,电路正常。 2、焊接顺序 焊接的顺序很重要,按功能划分的器件进行焊接,顺序是功能部件的焊接--调试--另一功能部件的焊接,这样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 3、器件功能 1)检查原理图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原理图与PCB图是否一致 3)检查原理图与器件的DA TASHEET上引脚是否一致 4)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虚焊,引脚短路现象 5)查询器件的DA TASHEET,分析一下时序是否一致,同时分析一下命令字是否正确 6)通过示波器对芯片各个引脚进行检查,检查地址线是否有信号的 7)飞线。用别的的口线进行控制,看看能不能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多试验,

51单片机开发板

课程名称电路CAD作业项目51单片机开发板作业日期2016-5-12成绩班级14物联网工程XX李延晖学号9 上课地点启智楼4122一.开发板电路原理图 图1 开发板电路原理图 二.电路模块划分及功能简介 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图1-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图 简单功能介绍: 单片机最小系统,也叫做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原件组成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的三要素就是电源、晶振、复位电路。 型号名称:AT89S52 主要使用方法: 客房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输入、输出开关量多,主控制器单片机已有的I/O口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需要进行扩展。为降低成本,采用简单的TTL电路扩展I/O口,即单片机的P2.0、P2.1口地址信号作为译码器74LS139的输入信号,74LS139的输出信号作为总线驱动器 74LS244的片选信号,74LS244的8个输出脚分别接单片机P0口的8位,通过片选74LS244单片机即可把74LS244输入脚上的数据读入,其I/O输入接口电路如图2所示。IG01~IG08是一组弱电端子输入信号线,它们分别和8个弱电开关相连。由于系统有24个开关输入量,因此,电路共用了3个74LS244,当片选信号CS1~CS3中有一个有效时,其对应74LS244上的数据就被读入到单片机中。

典型应用电路: 图1-2 典型应用电路 在本系统中的功能: 作为控制核心原件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运算,协调各个管口及原件形成完整的控制系统。

图1-3 AT89S52的实物图 图1-4 AT89S52的外形尺寸图

图1-5 AT89S52元件符号图1-6 PCB电路符号2.A/D、D/A模块 3.显示、指示模块 (1)液晶显示模块: 图3-1-1 液晶显示模块图 简单功能介绍:

基于51单片机的开发板

江西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基于STC89C52RD单片机实验板的制作 与程序设计 系别: 专业: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2016 年12 月

目录 第1节引言 (3) 1.2 基于89C51单片机系统实验板概述 (3) 1.2.1stc89C51单片机开发板硬件配置情况 (4) 1.2.2、stc89C51单片机实验板配套实验 (4) 第2节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5) 2.1 STC89C51单片机简介 (5) 2.2电源转换芯片MAX232 (6) 2.3 四位一体共阳LED数显 (7) 2.4 LED 灯电路 (8) 2.5 按键电路 (9) 2.6蜂鸣器 (9) 2.7 8*8点阵 (9) 第3节实验系统软件设计 (10) 3.1 花样流水灯程序设计: (10) 3.2.简易时钟程序设计: (11) 3.3 8*8点阵屏显示程序设计 (13) 第4节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4)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17)

基于STC89C52RD单片机系统实验板的制作与程序设计 第1节引言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MCU),它的出现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以体积小、功能全、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独具特色,在工业控制、尖端武器、通信设备、信息处理、家用电器等嵌入式应用领域中独占鳌头。本次课设采用的STC89C51单片机是51系列单片机的一种代表,目前51系列单片机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单片机之一。单片机以其系统硬件构架完整、价格低廉、学生能动手等特点,成为工科学生硬件设计的基础课。 1.1本设计任务和主要内容 本设计以单片机STC89C52RD为控制核心,由八路LED模块、八路按钮模块、四位一体共阳数显模块、语音模块等部分组成。可实现花样流水灯、简易电子琴、外部中断控制、时间显示等功能。要求在将硬件电路准确无误地安装后进行软件调试,至少完成以下三个程序设计及调试任务 1 .1.1花样流水灯:程序循环输出到单片机P1口,从左到右依次点亮,每次增加一个,直至全亮;从左到右依次暗灭,每次减少一个,直至全灭;从右向左依次点亮,每次亮一个;从左到右依次点亮,每次亮一个;8个发光二极管闪烁三次;两个二极管前后追逐循环三次;两个按键控制,K1按下停止循环,K2按下继续循环。 1.1.2.简易时钟电路:采用动态扫描技术,四位数显实现数字时钟,要求显示时、分,K0调时、K1调分;整点报时。 1.1.3 8*8点阵屏显示程序设计:动态轮流显示数字0-9,字母A-Z 1.2基于89C51单片机系统实验板概述 本次课设所使用的单片机最小系统板包括以下器件:电源端子(DC +5V),可以USB供电,也可独立电源供电。通用异步串口,采用MAX232做电平转换。STC89C51单片机。各种颜色的LED发光二极管共9个,其中8个接于P1口做LED显示,还有一个做电源灯显示。四位一体共阳数码管可以实现时钟电路及动态扫描显示。还有其他电阻电容若干,系统板一个,大按键开关两个,用于中断控制和通信开关。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部机械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移动通信技术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任务:制作并调试51单片机学习板 2.要求: (1)了解并能识别学习板上的各种元器件,会读元器件标示; (2)会看电路原理图; (3)制作51单片机学习板; (4)学会使用Keil C软件下载调试程序; 用调试程序将51单片机学习板调试成功。 二、实验内容 (5)AT89S52芯片工作电路,利用晶振提供控制信号。 (6)10引脚下载口与A T89S52芯片相关引脚相连完成下载电路。 (7)8个10K电阻与AT89S52芯片P0口相连,利用上拉电阻组成上拉电路。 (8)使用开关与5.1K电阻连成外部中断0、1电路和复位电路。 (9)利用16个开关做成键盘,实现输入号对已编程的AT89S52芯片的控制并通过数码管显示0--F。 (10)用2片74HC573N具有锁存功能芯片与8个数码管相连,通过编程的A T89S52位选和段选实现输出信号的显示功能。 (11)使用74HC573N锁存功能结合ULN2003AG芯片8非门芯片和74HC04N6非门芯片与4个2N5551三极管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和控制步进电机的信号结 合LED输出显示的功能。 (12)6、利用1片74HC573N芯片与8个共阴极LED实现跑马灯功能。 三、总原理图 1.总原理图

四、硬件调试 1、是否短路 用万用表检查P2两端是短路。电阻为0,则短路,电阻为一适值,电路正常。 2、焊接顺序 焊接的顺序很重要,按功能划分的器件进行焊接,顺序是功能部件的焊接--调试-- 另一功能部件的焊接,这样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 3、器件功能 1)检查原理图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原理图与PCB图是否一致 3)检查原理图与器件的DATASHEET上引脚是否一致 4)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虚焊,引脚短路现象 5)查询器件的DATASHEET,分析一下时序是否一致,同时分析一下命令字是否正确 6)通过示波器对芯片各个引脚进行检查,检查地址线是否有信号的 7)飞线。用别的的口线进行控制,看看能不能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多试验,才能找到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五、软件调试 1、设置硬件仿真环境 设置硬件仿真环境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点击所建工程:Project菜单中的Options for Target…Targer 1?,出现工程的配置窗口,

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介绍

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 一、51精简开发板简介 它是一款以80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精简开发板。8051系列单片机是一款应用非常广泛的8位微处理芯片,由于其功能齐全,产品技术成熟,资料广泛,又是学习其他很多单片机的基础,所以它是初学者学习单片机的不二之选,是大学生进行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必备的单片机。 本款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较市面上所出售的一般开发板的方便之处在于:1.支持STC及ATMEL AT全系列51/52单片机芯片,具有两种方便的下载方式,并且能够通过串口方便地和电脑进行通信。 2.省去了一般开发板高成本的外围扩展器件,但仍可以进行单片机I/O口输入输出、定时/计数器、中断、串口通信等常用实验项目。方便的扩展功能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配备实用的外围器件。 3.具有市面上一般单片机所不具有的超强扩展性能。每组I/O口两侧都与单片机供电电源相连,免去了以往单片机接扩展板时还需另行供电的麻烦。 4.开发板总体布局美观、大方,所有元件均采用直插式封装,便于焊接。 学习51板单片机应由浅入深,逐步掌握,先是模仿实验,再是自己动手。51板单片机的开发环境是Keil uVision3,简单易懂,详细用法本书后面也做了说明。另外书后还附有几个有趣的实验,方便学生测试51板,也作为学生学习、修改之用。 二、产品简介 本产品是一套完整的8位单片机开发系统,若将程序下到51板上,它将成为一个极其有趣的智能玩具。 1.主要性能指标 输入电压:DC ~5V;典型值:5V 2.功能分区与模块简介

图51板框图 [1] 单片机 单片机也称单片微控制器(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它集成度高、运算快、体积小、运行可靠、价格低廉,在过程控制、数据采集、机电一体化、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MCS-51单片机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图MCS-51结构框图

51单片机应用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 1.2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微控制器)和(嵌入式控制器)。 1.3单片机与普通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 口)三部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4、单片机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第三阶段(1978年----现在):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第四阶段(1982年----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1.5单片机根据其基本操作处理的位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单片机根据其基本操作处理的位数可分为:1位单片机、4位单片机、8位单片机、16位 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 1.6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芯片分别为哪几种?它们的差别是什么? 答:基本芯片为8031、8051、8751。 8031内部包括1个8位cpu、128B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4个8位并行I/O 口、1 个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但片内无程序存储器,需外扩EPROM芯片。 8051是在8031的基础上,片内又集成有4KBROM,作为程序存储器,是1个程序不超过4KB 的小系统。 8751是在8031的基础上,增加了4KB的EPROM,它构成了1个程序小于4KB的小系统。用户可以将程序固化在EPROM中,可以反复修改程序。 1.7 MCS-51系列单片机与80C51系列单片机的异同点是什么? 答:共同点为它们的指令系统相互兼容。不同点在于MCS-51是基本型,而80C51采用CMOS 工艺,功耗很低,有两种掉电工作方式,一种是CPU停止工作,其它部分仍继续工作;另 一种是,除片内RAM继续保持数据外,其它部分都停止工作。 1.8 8051与8751的区别是(C) (A、内部数据存储单元数目的不同(B、内部数据存储器的类型不同 (C)内部程序存储器的类型不同(D、内部的寄存器的数目不同 1.9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型计算机的(B)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 1.10说明单片机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答:单片机主要运用领域为:工业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方面;武 器装备;终端及外部设备控制;多机分布式系统。 第二章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1 MCS-51单片机的片内都集成了哪些功能部件?各个功能部件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答:功能部件如下: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 );程序存储器(ROM/EPROM , 8031没有此部件),4个8位并行I/O 口(P0口、P1 口、P2口、P3口);1个全双工的串行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各部件功能:CPU (微处理器)包括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还增加了面向控制的处理 功能,不仅可处理字节数据,还可以进行位变量的处理;数据存储器(RAM、片内为128B (52系列的为256B),片外最多可外扩64KB。数据存储器来存储单片机运行期间的工作变 量、运算的中间结果、数据暂存和缓冲、标志位等;程序存储器(ROM/EPROM、用来存储

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设计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2012年 7 月 8日 课 程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 目 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设计 院 系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测控系 专业班级 测控09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学号 一、任务 设计一款基于仿真软件实现的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 二、设计要求 [1] 该实验开发板力求单片机IO口分配合理,实验板硬件资源丰富。 [2] 外围电路设计合理,程序例程正确。 [3] 基本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8位流水灯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 器电路、键盘电路、1602及12864液晶显示电路。 [4] 提交设计报告、电路图及程序源码。 三、参考资料 [1] 潘永雄.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丁元杰.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朱定华.单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 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 杨丽凤,王艳秋,张军.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 出版社,2004. 完成期限至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曹广华 2012年6月29 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2) 单片机现状与发展 (2) 单片机的性能特点 (2) 本设计任务 (3) 第2 章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4) 电源 (4) 显示功能方案 (4) 电位指示选择 (4) 总体硬件组成框图 (4)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6) 单片机最小系统 (6) 键盘模块设计 (7) LED显示模块设计 (7) 流水灯显示模块设计 (8) 发声模块设计 (9)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9) 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0) LED模块的程序设计 (10) 键盘模块的软件设计 (11) 第5章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12) 使用的仪器仪表 (12) 系统调试 (12) 测试结果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 程序 (16)

单片机的电路原理

单片机的电路原理 单片机技术自发展以来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较微处理器更具个性的发展趋势。小到遥控电子玩具,大到航空航天技术等电子行业都有单片机应用的影子。针对单片机技术在电子行业自动化方面的重要应用,为满足广大学生、爱好者、产品开发者迅速学会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于是产生单片机实验板普遍称为单片机开发板、也有单片机学习板的称呼。比较有名的例如电子人DZR-01A单片机开发板。 单片机开发板是用于学习51、STC、AVR型号的单片机实验设备。根据单片机使用的型号又有51单片机开发板、STC单片机开发板、AVR单片机开发板。常见配套有硬件、实验程序源码、电路原理图、电路PCB图等学习资料。例如电子人单片机开发板,针对部分学者需要特别配套有VB上位机软件开发,游戏开发等教程学习资料。开发此类单片机开发板的公司一般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的SCM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常见配套资源如下: 1、硬件实验板及其配件如:连接线、CPU芯片、流水灯、点阵显示、ds18b20温度检测、彩色TFT液晶屏,SD卡,游戏开发(推箱子游戏)、收音机、mp3解码等。 2、实验程序源码,包含汇编源程序、C语言源程序。 3、电路原理图、PCB电路图。 4、实验手册、使用手册。 5、针对单片机开发板的详细讲解视频。 6、附加PCB设计制作、VB软件开发等计算机学习资料 1、8个LED灯,可以练习基本单片机IO操作,在其他程序中可以做指示灯使用。

51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 一、题目汇总: 1.彩灯控制器的设计★ 2.电子时钟的设计★ 3.现代交通灯的设计★★ 4.多路抢答器的设计★★ 5.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6.点阵广告牌的设计★★★ 7.篮球记分器的设计★★ 8.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9.步进电机的控制★★ 10.电子音乐盒的设计★★ 11.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12.洗衣机人机界面的设计★ 13.秒表系统的设计★★ 14.多机串行通信的设计★★★ 15.电子密码锁的设计★★★ 16.4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 二、选题说明:4~6名同学组成一个团队,团队内部队员进行分工合作,共同致力将设计基本任务完成(即,不带*和@符号的任务),任务后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分值,要求每名同学在设计完成后都能明白硬件原理及程序的含义。 三、设计时间安排:2015年秋季学期第13/14周 四、设计作品提交: (1)课程设计说明书(每人提交一份), (2)Proteus仿真程序电路图, (3)单片机源程序文件。 五、设计考核评定: 最后一周最后两天进行答辩、答辩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顺序自由排列,先完成的团队先答辩,后完成的团队后答辩。 题目一:彩灯控制器的设计★ 设计任务:1. 用16盏以上的LED小灯,实现至少4种彩灯灯光效果(不含全部点亮,全部熄灭;(20) 2. 可以用输入按钮在几种灯光效果间切换;(20)

3. 可以通过按钮暂停彩灯效果,使小灯全亮,再次按下相同按钮后 继续之前的效果。(20) 4* 增加自动在几种效果间切换的功能,并设置一个按钮可以在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间切换。(5) 5* 使用定时中断延时(5) 6@ 实现其他除1~5中提到的功能(创新部分)(20) 设计提示: 1.LED可以采用共阳极或共阴极接法直接接在并行口,也可以用8255扩展更 多的小灯。 2.多种效果可以放在不同的子程序空间中,主程序通过散转来访问不同的子程 序段。 3.暂停效果可用中断,或定时扫描实现。 参考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