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解析

《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解析
《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解析

《素质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制定本大纲。

“素质教育”课,是积极践行我校“高认知、高技能、高素养”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充分考虑专科生实际的基础上拟定。作为是德育的辅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辅阵地。本大纲由七个模块组成,每一模块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内容等三大部分组成。

课程的任务: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重视提高素质的教育,实行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言传身教、环境薰陶和养成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具有高尚人格、健全心理、科学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的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做到:坚持知行统一;注重科学思维;强化自我教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教学内容

模块一大学生成长与成才(10学时)

专题一订立正确的方向和目标(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在学习生活中要前进,首先要有方向。目标如同灯塔,为人们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只有明确方向,才会勇往直前,才会坚定不移。

(三)教学内容:

(1)方向与目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目标

(3)注意正确目标的层次性

(4)制定目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专题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二)教学重、难点: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

(三)教学内容:

(1)坚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成功

(2)自信是困难的解药

(3)自信是克服自卑和失败的法宝

(4)如何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态

专题三行动才能成功(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得学生们懂得:行动不一定成功,不行动一定失败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行动是最好的迈向成功的阶梯。

(三)教学内容:

(1)行动不一定成功不行动一定失败

(2)拖延的结果是出局

(3)抓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

(4)早做好准备早成功

专题四真善美才能成功(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得学生们学会和掌握假恶丑失败的逆向思维,懂得没有真善美就没有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在实践中把握自己的品德就意味着成长与成熟。

(三)教学内容:

(1)真善美是成功的重要要素

(2)如何才能安身立命

(3)几种导致失败的观念误区

(4)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良好人格

专题五善于与他人合作(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学习使学生们懂得:团队具有神奇的力量是个人无法比拟的。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与人合作。

(三)教学内容:

(1)合力产生力量

(2)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3)获得他人的通力合作

(4)化冲突为合作

模块二大学生礼仪 ( 10学时 )

专题一礼仪概述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礼仪基本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礼仪有初步的了解,并在情境体验中感受到礼仪对每个人的重要,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礼仪概念的介绍,使学生明确礼仪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

(三)教学内容:

一、礼仪概念

二、礼仪特征

三、礼仪分类

四、礼仪功能

专题二社交礼仪(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举证调研结果和实例,使学生了解大学生的社交现状与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确学习的必要;通过交际原则的介绍,使学生掌握社交的核心在于尊重;通过大学生活片断的回顾与展示,让学生在快乐的视觉中感受大学同学情谊的珍贵,并进而付出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将简单、枯燥的交际原则生活化,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讲解。

(三)教学内容

一、交际的信义

二、交际礼仪的原则

三、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礼仪

专题三生活礼仪 (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在生活中不仅要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爱朋友,更要理解“百善孝为先”的内涵,以及要如何善待父母;还要有一个好的个人形象的展示,包括服饰、体态、仪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对父母长辈以礼相待;大学生服饰的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践中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一个真正的孝子孝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内容

一、对父母长辈之礼

二、大学生的个人仪表

专题四求职面试礼仪 (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问题的引入,使学生思考求职面试成功的因素,进而引出求职面试礼仪技巧的重要性。并在案例教学中掌握求职面试的一般性技巧和礼仪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书面求职材料的准备;面试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如何让大一的学生意识到求职面试的重要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内容

一、书面求职礼仪

二、面试求职礼仪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模块三心理健康与学习(10学时)

专题一心理健康概述 (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大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常见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学会自我调节和心理保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健康的新概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学难点:分析当前大学生的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存在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

一、健康的新概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试

专题二大学生的人格发展(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人的个性的结构,健全人格的标准,同时认识人格障碍的基本类型与特点,学会通过自我调适,培养与健全自己的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气质与性格的定义与分类

教学难点:对自己人格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内容

一、人格概述

二、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常见障碍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专题三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与讨论,使大学生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了解常见的困扰,达到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形象。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我意识的定义和如何认识自我意识的内容。

教学难点:辨清主我与客我、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自我意识概述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大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塑造

专题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内涵、类型及作用;大学生人际交往内涵、明白什么是积极的人际交往?哪些因素有利于人际交往?树立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的心态,使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与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理解交往与独立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与调节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专题五大学生情绪管理与挫折应对(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情绪的概念、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培养健康情绪的方法以及如何排除不良的情绪、能够较好地控制与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学习,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危机时能从容应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健康情绪以及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挫折的内涵、防卫机制与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对情绪与情感的分辨;如何合理运用防卫机制以及面对挫折、危机时正确应付。

(三)教学内容

一、情绪的调节与管理

(一)情绪概述

(二)情绪与大学生的发展

(三)大学生的情绪自我管理

二、挫折应对

(一)挫折概述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问题

(三)应对挫折的方法

模块四职业健康与安全(10学时)

专题一职业健康与安全概述(2学时)

(一)教学目标:健康安全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健康与安全在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中的要意义,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和内涵,懂得健康的标准,促进大学生自觉增强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职业健康与安全在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中重要意义;正确理解健康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在生活和工作中对健康和安全长期的误解和片面理解。确立正确的健康安全理念,并把这种理念渗透到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三)教学内容

一、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意义

二、健康的概念和内涵

三、健康的标准

四、职业健康的含义

五、职业病种类

专题二维护健康的原则和方法 (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学习帮助大学生把握维护健康的原则和方法,了解祖国传统医学养生文化,认识中华民族传统医学“未病先防”的时代价值,懂得在生活中和职业中如何维护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维护健康的动态管理特点,掌握如何维护健康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懂得维护健康的原则和方法的目的是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且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三)教学内容

一、亚健康涵义

二、维护健康的原则

三、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五、科学合理饮食

六、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七、职业中如何维护健康

专题三科学运动维护健康 (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运动常识的了解,领悟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掌握科学运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将科学运动融入到工作中,解除疲劳、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以健康的身体积极投身人生实践,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科学提高体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到运动的时代价值和科学运动的价值,用科学的方法指导休闲运动和健身运动

(三)教学内容

一、体育锻炼益处

二、科学提高体能的方法

三、运动损伤处置

四、运动与保健

五、职业中如何利用运动维护健康

专题四科学膳食维护健康 (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饮食的常识的了解,懂得“食补胜于药补”,掌握平衡膳食的原则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科学饮食对于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作用,自觉运用科学膳食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维护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营养素的功能和平衡膳食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平衡膳食,每日的膳食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平衡膳食的含义

二、营养素的功能

三、平衡膳食的方法

四、职业中如何利用科学膳食维护健康

专题五职业安全 (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职业安全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安全在生活和职业中的重要作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自觉运用安全防护知识,并具备安全预知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导致事故的基本理论,养成危险预知意识。

教学难点:安全防护意识的养成,危险预知素质培养。

(三)教学内容

一、职业安全的目的

二、事故致因理论

三、职业现场的危险

四、丰田安全规则

五、危险预知练习

模块五法律咨询与服务(10学时)

专题一《合同法》总论 (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大学生明确合同法的概念、合同签订、主要条款、形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合同的签订

教学难点:合同的主要条款

(三)教学内容:

一、合同法概述

二、合同法的订立

三、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的履行

专题二《合同法》分论(2学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合同法中的几种具体合同的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贷合同

教学难点:赠与合同与借贷合同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

一、买卖合同

二、租赁合同

三、赠与合同

四、借贷合同

专题三《劳动合同法》( 4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与讨论,使大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目的,了解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及劳动合同的纠纷的解决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解除

教学难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教学内容

一、劳动合同法概述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

四、特别规定

(一)集体合同

(二)劳务派遣

(三)非全日制用工

五、法律责任

六、监督检查

七、法律责任

模块六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10学时)

专题一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概论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职业的分析以及通过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促使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明确专业与职业、大学与职场、大学生与职业人的关系,树立以职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活意识;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框架和思路,明确大学生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职业的概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

(三)教学内容:

一、职业的概念

二、职业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三、职业规划的方法与过程

专题二生涯规划中的自我探索(4学时)

(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了解自我特征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自我的兴趣、能力、个性、价值观的探索。

教学难点:如何调整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如兴趣和专业的冲突。

(三)教学内容

一、兴趣探索

二、能力探索

三、性格探索

四、价值观探索

专题三生涯规划中的职业环境分析 (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外部重要因素,如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外部资源和限制,即“我可以做什么”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职业信息的探索。

教学难点:如何在大学期间挖掘与自己相关的职业资源并充分地加以利用。

(三)教学内容

一、了解目标行业和职业

二、探索小环境中的可利用资源

三、了解大环境中的政策法规、经济形势

四、探索职业信息

专题四生涯规划中的目标定位与决策 ( 2学时 )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决策的影响因素,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引导学生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决策类型及对决策的影响;理性的决策过程。

教学难点:大学生常见的职业生涯决策问题。

(三)教学内容

一、理解职业生涯决策

二、决策类型

三、做出决策并制定个人的行动计划

模块七现代企业员工素养(20学时)

专题一职业道德 (6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职业道德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和要求,自觉树立职业道德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难点:职业道德修养

(三)教学内容:

一、职业道德概述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三、职业道德修养

专题二团队建设 (6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团队建设的学习,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团队建设理念,为日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工作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建立高绩效团队

难点:团队发展阶段及管理

(三)教学内容:

一、团队概述

二、团队发展阶段及管理

三、如何建立高绩效团队

专题三有效沟通 (8学时 )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沟通的基本原理、树立有效沟通的理念,为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提供工具性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有效沟通

难点:沟通的方式和渠道

(三)教学内容:

一、沟通概述

二、沟通的方式和渠道

三、如何有效沟通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条件说明

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课程考核(评价)要求

(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二)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 期末测验(60﹪)

七、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

1、理论教学

2、实践教学

(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深化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

(三)实践教学

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注意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成绩、课件汇报等方面结合起来。

八、使用教材说明

(1)《大学生礼仪指导与训练》李霞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8)

(2)《大学生礼仪》金正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

(3)(美)拿破仑希尔成功致富全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4)(美)戴尔卡内基“成功学”系列书籍

(5)《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著人民出版社

(6)《心理健康教育》聂振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7)《心理健康》边玉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王凤姿吴伟雄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

(9)《大学生健康教育》,21世纪高校课程教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

(10)《体育与健康》,高职高专公共选修课教材系列, 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10)

(11)《体育与健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3)

(12)《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7.6)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

(1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7)《如何实现你的职业理想》兰思?田中著外文出版社

(18)《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理查德?尼尔森?鲍利斯著中信出版社

(19)《你的职业性格是什么》(美)唐娜?邓宁著杨良得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命运是一种选择》左夫著中国民航出版社

(21)《职业道德》王易、邱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2)《职业道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3月

(23)《团队建设能力培养全案》付伟,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8月

(24)《团队建设与管理》陶金,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

(25)《高明的沟通技巧》,尤红玲,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年1月

(26)《沟通无处不在》,沈杰,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7

九、其他说明

教学评价: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注意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与学生行为规范和参与训练、活动的表现等方面结合起来。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总结

影视作品赏析校本课程总结 附:课程说明 影视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向往已久的信息时代逐渐成为现实。教育部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优势”明确纳入我国教育振兴的行动计划。近来报刊杂志上抨击影视网络冲击教学的文章不少,然而我认为就影视网络对语文学习而言,的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1]首先,影视网络的全球性和多元化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其次,影视网络的综合性和交互性有利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拓展。第三,影视网络的开放性和随意化有利于教学时空的拓展。第四,影视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后,更重要的是影视网络的直观性教育性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课程设计背景 现实依据: 时间进入了21世纪,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识、审美、娱乐融为一体,而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作用。影视艺术的这一功能与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吻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功能,将影视艺术介入语文教学,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2]运用影视语言解读课文内容文字和影视两者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影视的许多地方还是可以借鉴的。 学情分析: 影视是学生喜欢的媒体,也是传播民族文化、寓教于乐最有效的媒体。学生不喜欢看外国小说,却喜欢看外国电影;不喜欢读古诗文,却喜欢看古装片和历史记录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影视选修课。将影视文学引进教育,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内容来进行开发、探索,这样可以丰富学科教学资源,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德育内化。 二、课程目标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_)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制订单位:机电工程系 课程代码:021030 适用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学时:32 学分:2.0 编写执笔人:完成日期:2011年6月 审核小组:机电工程系系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11年6月 审批人:审批日期:2011年8 月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文化》课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专业限修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汽车的产生与发展、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商标及名车名人和汽车技术服务、汽车与社会时尚等深入了解,了解汽车对人类社会经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汽车文化》课程是一门专业前导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汽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其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与配件营销》等是对汽车知识的细化与深化。 1.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采用正面课堂教学,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认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目标: 1、了解汽车的诞生与发展; 2、了解世界经典名车; 3、认识世界著名汽车公司车标; 4、了解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和汽车相关知识; 5、了解汽车运动; 6、了解中国汽车发展历程; 7、了解汽车科技与汽车未来。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单元一汽车的诞生与发展 1)单元介绍: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汽车诞生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

影视欣赏与语文课文的契合 附:课程说明 影视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向往已久的信息时代逐渐成为现实。教育部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优势”明确纳入我国教育振兴的行动计划。近来报刊杂志上抨击影视网络冲击教学的文章不少,然而我认为就影视网络对语文学习而言,的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拓展。[1]首先,影视网络的全球性和多元化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其次,影视网络的综合性和交互性有利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拓展。第三,影视网络的开放性和随意化有利于教学时空的拓展。第四,影视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后,更重要的是影视网络的直观性教育性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课程设计背景 现实依据: 时间进入了21世纪,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识、审美、娱乐融为一体,而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作用。影视艺术的这一功能与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吻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功能,将影视艺术介入语文教学,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2]运用影视语言解读课文内容文字和影视两者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影视的许多地方还是可以借鉴的。 学情分析: 影视是学生喜欢的媒体,也是传播民族文化、寓教于乐最有效的媒体。学生不喜欢看外国小说,却喜欢看外国电影;不喜欢读古诗文,却喜欢看古装片和历史记录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影视选修课。将影视文学引进教育,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内容来进行开发、探索,这样可以丰富学科教学资源,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德育内化。 二、课程目标 根据以上对课程设计背景的分析,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将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进行参照比较,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在认识中初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水平。 2、通过欣赏影视作品来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让学生在影视欣赏的基础上,学会展开影视的评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围绕学习课文的内容,广泛搜集整理能够支持和帮助这一课的相关影视,并对影视资源进行整合。 2、通过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参照比较,并加以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 3、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观看与欣赏,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心得体会交流,并对观看的影视作品作出评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2、对影视作品的接受,避免了学生在封闭、独立的领域里学习语文,使他们采取开放、

人教新课标高中美术必修一《美术鉴赏课程评析》教学设计

美术鉴赏课程评析 评析泉州十五中林丽琳老师的美术鉴赏课—《原始时代的美术》 泉州六中\林志明 10月18日下午我到十五中学参加了该校高中新课改区级公开教学活动,听取了该校高一年美术老师林丽琳老师的美术鉴赏课—《原始时代的美术》。 林丽琳老师的这堂公开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对在高中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美术教学作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作为农村中学能举行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个人认为应该给以充分的肯定。下面我来谈谈对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几个看法: 一、理解两个基本概念: 过去我们大多数教师较为习惯以单纯的美术欣赏来对待美术鉴赏,这种认识影响了对新的高中美术课程的认同,因此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义务教育阶段强调了引导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愉悦”,而高中阶段则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鉴别,在具体要求上要比美术欣赏更高一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正确理解“欣赏”与“鉴赏”这两个基本概念,也是我们今后能否有效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活动的根本保证。林丽琳老师在这次的公开教学中基本上还是能够准确把握好这两个概念的。 二、美术鉴赏课怎样上: 高中课改以来,鉴赏课要怎样上,怎样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链接好?是我们每一位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这是毫无疑义的。关键在具体到教学中怎样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情况去改变?教师就要考虑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此次课改的目标之一。林老师在这堂课中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首先,她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了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欣赏课以接受性学习方式为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林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说一说。比如“原始人为什么画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授课教师:杨文刚 学分: 2 学时: 52 编写日期: 2016.5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汽车进入社会、家庭,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等学校汽车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仅仅是具备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汽车和汽车文化的理解及现代交通的意识,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感悟和意识,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方面都很有必要。 《汽车文化》课程在汽车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2.学习目标 2.1能力目标: (1)具备设别各类汽车的能力; (2)会操作汽车各种操作装置; (3)能正确选择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4)能区别各著名汽车公司、名人、品牌与车标含义; (5)能综合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6)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2.2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汽车工业发展史; (2)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 (3)掌握汽车外形和色彩要求与选择; (4)熟悉著名汽车公司、名人及品牌、车标含义; (5)理解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了解汽车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 2.3态度目标 (1)养成主动探索知识获取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2)养成团队合作、质量、环保、效率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4)具备探索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态度。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1设计思想 《汽车文化》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汽车的发展、汽车技术、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公司和汽车品牌、汽车时尚、汽车与社会、汽车与未来几个方面,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汽车文化的基本内容,揭示汽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3.2课时分配(52学时)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8年《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第三章课程作业高中化学课程的编写理念作业

2018年《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第三章课程作业 1、请谈谈你对高中化学课程编写宗旨的理解。 【答】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认为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请分析必修一的教材编写,举例说明课程编写宗旨的体现。 【答】必修一的教材里科学探究和资料卡片的相关部分都体现了化学课程编写的宗旨,阅读资料卡片的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到更多更多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理念,科学探究的相关部分学生可以动手做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自主探究,这样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且培养了学生爱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使学生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必修一教材第48页的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同学们都有观察铝箔加热现象的经历,但是不能解释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的原因,那么通过此节课的讲解和学习,学生就能来解释这一现象了,这也是从生活走进化学的实例之一。 3、在我国学校通常采用的是班级教育模式,有的班级人数可能高达五六十人,请问在班级人数纵多的情况下,如何为多样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答】抓住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兴趣爱好,分别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内容筛选,学习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以下原则:提供套餐,各得其所;提炼问题,加深理解;注重实践,培养技能。要精心设计练习与作业,题目设计要注重基础性、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创新性、发展性、人文性,做到有形作业与无形作业相结合,动脑作业与动手作业相结合,解答作业与探究作业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4、高中化学采用必修与选修模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现螺旋递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做好两者的衔接? 【答】对教材知识进行全局梳理,分类规划,区分新旧。必修和选修教材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没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标准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标准 课程中文名称:英文电影赏析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课程编号: 学分: 1 学时:16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课程类别:通识课 面向对象:全院学生专业:不限 考核方式:考查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并进一步促进英语的听说能力。本课程通过介绍相应影片故事背景,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欣赏经典台词、评析影片所表现的主题等环节,教授学生英文电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英文电影的能力。增强我校学生欣赏英美原版电影的能力和水平,加深他们对英美文化社会的了解,提高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课程能力目标 1、素质和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素质。 (2)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业和社会意识。 (3)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职业精神和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作风。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荣誉、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交际和沟通能力。 (6)培养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知识和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英语的应用广度,增强英语学习的动力。

(2)掌握词汇、句型结构以及主要语法基础知识。 (3)了解英语听力的常用技巧,及时、准确抓住信息点。 (4)掌握英语的应用场合,准确、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 (5)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英文电影的能力。 (6)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 (7)理解并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每次课一部电影的讲解,向学生展现英美文化,了解异国的文化风俗和风土人情,并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每次课程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实施: 电影背景知识及故事梗概 主要演员及导演介绍 精彩部分节选赏析 语言和文化差异疑难点讲解 影片的评论及主题的提炼 重点:理解电影主题 难点:掌握语言和文化的难点 四、教学实践环节 五、时间分配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系统地了解艺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方法和手段。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美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课程中不光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巧,同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习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做人原则和学习态度。 2、知识目标 (1)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史前美术和各个时期不同的美术史知识。 (3)西方艺术流派和绘画风格 (4)建筑艺术欣赏 (5)中国传统美术鉴赏。 (6)平面设计形式和构形手法

3、能力目标 (1)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2)掌握不同时期美术形式、风格和流派。 (3)通过优秀平面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横向、多向思维方式,从而开创丰富、新颖的审美境界,为提高版面设计的整体水平打下良好的根基。 4、素养目标 (1)增强学生视觉感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 (3)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4)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程设计思路 美术鉴赏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部分组成。美术鉴赏课程内容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各学习模块依据课程目标要求进行设计,并通过活动建议具体展开。基础型课程:是使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健康的美术审美观念与情趣,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必修课程。拓展型课程:是发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美术的某些专长奠定基础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修习。探究型课程:是学生自主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针对美术某一领域的问题进行更深入地学习、研究,从而获得并应用新的知识,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探究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学习模块本课程主要分美术及美术鉴赏的基本常识、古老文明、宗教故事影响下的美术、艺术家的故事、中外美术之间的比较以及代表作品赏析四个模块完成。内容与要求根据四个阶段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与编制,针对学习模块落实教学目标。活动建议主要从研究性学习、美术与社会及生活的融合、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方面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 五、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授课教师:杨文刚 学分: 2 学时: 52 编写日期: 2016.5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汽车进入社会、家庭,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等学校汽车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仅仅是具备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汽车和汽车文化的理解及现代交通的意识,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感悟和意识,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方面都很有必要。? 《汽车文化》课程在汽车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2.学习目标 2.1能力目标:? (1)具备设别各类汽车的能力;? (2)会操作汽车各种操作装置;? (3)能正确选择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4)能区别各着名汽车公司、名人、品牌与车标含义;? (5)能综合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6)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2.2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汽车工业发展史;? (2)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 (3)掌握汽车外形和色彩要求与选择;? (4)熟悉着名汽车公司、名人及品牌、车标含义;? (5)理解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了解汽车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 2.3态度目标 (1)养成主动探索知识获取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2)养成团队合作、质量、环保、效率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4)具备探索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态度。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1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版)解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作者:陈晓晔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20期 【摘要】本文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2017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新的修正和调整,既体现了对十几年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也适应了新时期化学教育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就必需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国民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化学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之中,教育部对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加以修订和完善,形成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修订的重点在于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新课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它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和评价的航标灯。《新课标》要求教师继续推进化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以“用课标教”来取代“用教材教”和“为考而教”的教学习惯。所以,教师的化学教学和评价都要遵从《新课标》,确保学生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的内容概述 《新课标》由前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基本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附录8个部分组成。 《新课标》增加并强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包括:宏观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课程目标就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对高中学生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新增加的学业质量也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为主要维度,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便于在教学和评价中具体实施。 }

类型电影赏析 课程标准

《类型电影赏析》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数字传媒系 学分:2 学时: 3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卞轶男 2011.11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我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 课程的作用:拟从认识电影的基本语言和构成形式入手,了解电影的景与镜头,进而熟悉电影创作的综合艺术特征,达到对于各种门类、各种样式影片的不同欣赏方法的把握,掌握对电影艺术欣赏、评论及写作的方法,培养大学生具备全面的电影审美修养。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坚持贯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思想,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指导,以电影作品为媒介,采用赏析同步的讲授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电影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进而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设计思路:本门课程根据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选取了十个典型的电影类型进行赏析,具体的每一部影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将这些电影作品从类型电影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使学生们在了解电影类型的划分及风格等基本影视常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电影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们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在电影艺术审美和艺术修养层面有所提高。

知识目标:了解一定的电影类型基础常识以及电影艺术的鉴赏理论。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界定电影所属类型,并且具备一定的电影鉴赏能力。 素质目标:能够培养起对于电影艺术的热爱,从而关注电影艺术当前的发展状况,并进行一些有价值的电影赏析活动。 五、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按照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现实情况和认知特点,设计了十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为一个电影类型,选取至少一部本类型的影片进行鉴赏,采取赏析同步的方式进行讲解。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6012101 课程名称:《艺术欣赏》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总学时:28 学分:1分 适用对象:环境艺术设计 执笔人:周子良 制定日期:2012年7月6日 二、课程性质 《艺术欣赏》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之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学平台。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历史,提高学生对古代和现代东西方美术的鉴赏能力。研究各个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和艺术修养,培养创新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及艺术个性表现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想 1.本门课程是在原有对艺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美术与设计作品风格特征及发展脉络,理性地掌握风格设计的基本规律,以期指导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设计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应用设计更具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使得作品更具设计的学院化风格化。 2. 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学生灵活掌握设计风格的发展演变。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认知能力。 四、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美术与设计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使学生逐步入门,通过学习美术与设计作品内容,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 通过建筑初步课程的的学习,使学生对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的基本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对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的基本表现技法能够了解,对以后的建筑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掌握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的基本构成要素。 2. 了解中、西古典美术与设计作品的基础知识。 3. 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进行案列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意识的培养。 (三) 素质教育目标: 1.有创造思维、艺术个性、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 根据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其构成形式、构成过程以及方法,并利用实例分析学习让学生了解其设计法则,达到独立完成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了五个学习情景,教学组织表如下: 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一览表 情境名称典型工作任务或 训练项目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训练内容与 教学要求 素质要求 参 考 课 时 学习情 境一: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任务一艺术发展 的客观规律 1.艺术起源的 2. 艺术的发展 1.用辩证的方法 看问题 2.认识艺术起源 的最主要的动力 和原因 3.了解影响艺术 发展的因素。 具备一定 的理解、沟 通、表达能 力 6 学习情境二:艺术活动任务二艺术鉴赏 的审美过程,以 及艺术鉴赏与艺 术批评的概念区 分 1.艺术含义在西方的历 史演化过程 2.艺术含义在中国的演 变过程及当代理解 3.艺术的含义 4. 艺术活动(客体世界、 艺术家、艺术作品、接收 者) 1.古今中西方对 艺术的认识 2.正确理解艺术 的含义。 6

英语电影赏析__选修课课程标准

英语电影赏析选修课课程标准撰写人:审核人: 撰写日期:2011-12-14 审核日期:2011.12.14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选修课程,每周两节。 该课程强调“文化鉴赏和评论”,精选历史文化价值高、思想内涵深刻、观赏性较强、贴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经典影视作品供学生欣赏讨论,另辅以影视类型、艺术手法、电影奖项庆典的适当介绍,最后布置学生撰写评论。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英文经典影视作品的欣赏,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英语电影赏析》课程汇视、听、说为一体,熔英语语言学习及西方文化历史了解于一炉,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于异国文化氛围中熟悉地道的英语,以求开拓视野、拓宽胸襟;不仅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更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跟上文化交流时代的步伐。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历史、文化(主要是英语文化),掌握一些影片中使用的经典表达,学习地道的英语口语;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视欣赏的一般方法,掌握对影视作品做出一般性评论的技巧,并从口头和书面两方面提高对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一般能力;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影视类型,理解影视语言和方法;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语影视文化在主要英语国家大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性电影盛典和奖项。 三、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难点在于影片所涉及传达的英美文化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提醒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影片的相关内容。 2.课堂中让学生去分析经典片段意思,以及对这段影片的理解。 3.让学生课后去反思你观赏这部电影的感想,从影片中或人物身上能学到什么。 4.学习影片中的经典歌曲,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 这个教学以多媒体为主,教材只是配套。大致分为一下几部分: 一.影片介绍(背景,人物,评价等) 二.经典对白的讲解。 三.经典歌曲欣赏。 四.对于影片主题的理解和对人物个性的挖掘。 参考:奥斯卡获奖影片 六、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不再依照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形式,本课程考核方法如下: 1.课堂出勤率占20% 2.课堂表现占10%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 编写说明李松 一、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编写指导思想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都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启发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作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 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由于课时所限,还有些重要门类未包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选择各个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了解和认识该门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参照《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教材的内容与图像,以丰富相关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 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文化》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汽车的产生与发展、世界着名汽车公司、商标及名车名人和汽车技术服务、汽车与社会时尚等深入了解,了解汽车对人类社会经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汽车文化》课程是一门专业前导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汽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其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配件与营销》等是对汽车知识的细化与深化。 (二)课程理念 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教思想,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本位传统观念,以了解汽车发展为主线,进行项目课程情景教学,使得学生“乐学、好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强化实际应用,以学生会做什么和能干好什么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采用正面课堂教学,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

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认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2学时,各章内容的参考教学时数见学时安排建议表。 学时安排建议表 (一)知识目标 ●了解汽车的诞生与发展; ●了解世界经典名车; ●认识世界着名汽车公司车标; ●了解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和汽车相关知识; ●了解汽车运动; ●了解中国汽车发展历程; ●了解汽车科技与汽车未来。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形成认真、谨慎、团结合作、负责任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项目一汽车的发展史 单元介绍: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汽车诞生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影视欣赏》课程标准

《影视欣赏》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教学时数:32 学分:2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这是一门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本课程精选若干部中外影视经典名作,简要介绍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就每一部影视名作的产生背景、制作情况、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品评。重点进行主题思想解读和艺术手法欣赏,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正确欣赏影视名作。本门课程对于改善高职学生知识专一、知识面狭窄,拓宽其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面向与任务 本课程面向全院各专业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电影发展史,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方法,学会写较简单的影视评论。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美育知识,提高学生影视艺术作品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并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 1、随堂提问、课堂讨论; 2、课堂讲授、实例分析; 3、理论学习、独立评价; 4、自主选择、课外观赏。 二、课程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介绍相应影片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主题人物等,欣赏经典台词、评析影片所表现的主题等环节,使学生能掌握作为电影读解的方法:分别从数字媒体的视角、文化的研究、技术特点、叙事分析等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增强我校学生欣赏电影的能力和水平,加深他们对电影的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本门课程以对经典影视作品的赏析为主,通过对这些影视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学习了解电影的发展过程,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学会对影视作品进行主题思想解读和艺术手法欣赏。 2.能力目标 (1)了解什么是影视欣赏; (2)学习从哪些角度欣赏影视作品(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技术层面、美学层面); 3.素质目标 通过影视作品赏析,提高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并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与《大学美文》、《音乐欣赏》等课程有密切关系。 (四)教学中应注意和处理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上,理论讲授与作品分析相结合,以作品欣赏和作品分析为主,对一些重要作品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总结性的认识。 2、在影片欣赏中设计了作品介绍、精彩片段、欣赏探究、资料链接四个环节,以精彩片段和欣赏探究为重点,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这四个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 3、经典作品可安排学生课堂讨论,对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各抒己见,进行独立思考,鼓励独特见解和发散性思维。 4、影视欣赏的角度很多,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以分析主题、人物和部分艺术手法为主。 5、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声、光、色各个方面强化“欣赏”。 6、影视艺术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因此同类型的影片各位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案例,不同时期案例也可不同。 7、安排一次作业。任课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布置写作一篇影评。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认识美术欣赏的意义、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2、情感目标: 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课型: 概述课、新授课。 教法: 讲解法、引导式教学等。 学法: “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让我们一起将高中美术进行到底) 2、高中美术课的特点: 小学、初中美术课注重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美术课的重点是艺术鉴赏课,提高鉴赏能力。 3、课程安排: 高一:中国美术欣赏 高二:外国美术欣赏 二、展开教学: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美术,你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旨在了解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程度。)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出美术的分类: ——按制作方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按作用功能: 纯美术:绘画、雕塑 实用美术:建筑、工艺

美术自身的特点: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 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空间、构图等。 (2)艺术形象的创造借助物质材料的运用。 ①齐白石的虾——生宣纸水墨容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 ②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洁白无暇的大理石。 ③物质材料——建筑、工艺品、现代工业产品。 (3)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中西方美术存在着不同: 中国的传统美术,从强调形神兼备,逐渐发展到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为主,主要运用以线造型的手法,在绘画中表现色彩和时间、空间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传统美术,崇尚写实,主要运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赏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定义“美术”: ——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功能: (1)教育功能; (2)认识功能; (3)审美功能; (4)娱乐功能。 纠正(大众)审美的误区: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 树立良好的审美习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德·歌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