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初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完整版)部编版初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完整版)部编版初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8、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书P5):

①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热带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②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严寒

③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气候湿热,人们过聚居生活

④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气候湿热,多河湖

9、对比大洲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海与欧洲相望,南部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面积仅次于亚洲和非洲,为世界

第三大洲。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海拔0~200米,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分布在亚洲东部,海拔0~200米;

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0~200米;

德干高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

伊朗高原~~分布在亚洲西部,海拔1000~3000米;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则最终不注入海洋。

4、河流分布特点: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

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6、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7、影响的气候因素:

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

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8、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

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亚洲没有的两种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9、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10、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

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11、对比大洲北美洲气候特点: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沿80°W经线,气候类型由南向

北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沿40°N纬线,气候类型由西向东依次为: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1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尼日利亚、墨西哥,其中亚洲有6个。

13、除南极洲外,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欧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岛国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2、地形特点: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

3、多火山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4、减灾措施: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开展全民防震教育,定期开展避难演习;使用先进

的地震预警系统。

二、与世界密切联系的工业

1、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进口(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向国外出口工业制成品)

3、工业地带的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这里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

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岸地区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

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面临一系列问题,许多日本企业开始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

扩大海外投资。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

2、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和现代并存

3、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远在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国也

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绘画、医学和宗教等。日本的茶道、和服和书道等都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四、读图分析要求:

要求能够填注:日本海、太平洋、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海、北

九州五大工业区;能够理解:岛国多良港对日本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能够

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能够归纳: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经济两头在外的特点。

第二节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范围: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要求在图中准确填注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3、能在图中填注出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的首都及附近河流的名称。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

2、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降水集中雨季,季节分配不均;分布:中南半岛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

3、农业生产: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天然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椰子(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4、东南来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

水源丰富、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充足的劳动力等。

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四、热带旅游胜地

1、人种:大多数为黄种人

2、是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3、旅游资源丰富

东南亚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

该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第三节印度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地形特点: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3、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12.1亿

4、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

劣势——人均资源拥有量和人均粮食产量较少,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水旱灾害频繁: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2、季风与降水的关系:

月份风向对降水的影响

一月东北季风少,旱季

七月西南季风多,雨季

3、水灾——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旱灾——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

三、自给有余的农业生产

1、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

农作物分布地区地形降水

水稻半岛东北部、沿海地区平原多

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高原、山地较少

2、世界农业大国——20世纪60年代和2004年开始,两次实行“绿色革命”——第一次“绿色革命”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第二次“绿色革命”不仅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

四、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1、印度利用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优势,积极承接

国外服务外包订单,发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

2、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

包市场的2/3。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3、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分布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五、读图分析要求:

1、要求能够填注: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2、要求能够分析: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经济作物(棉花、黄麻、茶叶)的分布规律及与降水

量的关系;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光热充足、雨季降水丰沛)和不利(水旱灾害频繁)影响。

第四节俄罗斯

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2、因人口的3/4和首都莫斯科在欧洲,欧洲部分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地区,

故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俄罗斯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与我国有绵延很长的边界线。多民族国家,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83%,通用语言是俄语。

3、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分为东(主要为高原和山地)、西(主要为平原)两部分。

4、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自西向东):东欧平原(流淌着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流淌着鄂毕河)——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5、国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6、气温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减少,自东向西减少,降水集中夏季。

二、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的大国之一。

2、重工业发达: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较慢,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导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工业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俄罗斯石

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

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上三个工业区都主要在欧洲部分)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产品(完全在亚洲部分的工业区)

3、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其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13%;天然气探明储量占世界30%,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石油、天然气的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50%以上,这种石油经济一方面给国家带来了滚滚财富,另一方面也导致经济发展不够持续稳定。

三、发达的交通

1、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

2、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明显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网相对单一。建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

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的影响(南部山区气温较高,冻土较少)、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影响(南部山区矿产

资源丰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南部山区人口和城市较多),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3、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为主,其中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4、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有“五海通航”之称。

5、莫斯科是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

四、读图分析要求:

1、要求能够填注: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及乌拉尔山脉;

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伏尔加河;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莫斯

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2、要求能够分析:俄罗斯地势的特点(西低东高);西伯利亚地区河流流向的特点(由于地势北低南

高,河流多向北流,注入北冰洋);俄罗斯工业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内陆原燃料产地附近)。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1、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有个地区称为中东。中东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两洋指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指亚洲、欧洲、非洲;五海指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不是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中东的主要产油国。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3、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河流、湖泊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是形成中东紧张

局势的原因之一。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4、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

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5、本地区经济被誉为“石油经济”,原因是: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

的地区;石油是中东地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6、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是中东石油运量最大的航线。(见书P47图)

航线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到达的国家和地区航线A 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航线B 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航线C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东亚

第二节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经济多元化,工业以制造业为主,有着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2、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也是《申根协定》成员国,在《申根协定》成员国内,只需一国签证,人员可自由流动。

3、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瑞士首都伯尔尼……

4、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法国和德国也略高于50%。

5、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著名的有:英国的伦敦白金汉宫、荷兰的风车、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挪威的峡湾风光、希腊的奥林匹克遗址公园、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滑雪场、意大利的罗马古斗兽场、波兰华沙的肖邦雕塑等。

6、七大洲中,海岸线最曲折、复杂、破碎的大洲是欧洲,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原因为:

纬度因素——绝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气候,终年盛行西风。

海陆因素——地处大陆西岸,濒临大西洋。

地形因素——南北为山地,中部以平原为主,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位于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种人的故乡”之称。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

2、由于殖民主义者的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农矿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进入21世纪,本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被认为是“充满希望的土地”。

3、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加上本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干湿两季分明,农业生产落后,自然灾害(以旱灾为主)频繁,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4、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5、本区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刚果河。刚果河流量大的原因是:

流经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降水丰沛。

6、读图分析要求:

⑴要求能够填注:A索马里半岛B刚果河C刚果盆地D埃塞俄比亚高原E马达加斯加岛F几内亚湾G撒哈拉沙漠H好望角I东非高原附近有东非大裂谷J南非高原

⑵要求能够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以高原为主);加纳的主要进出口产品及其利弊;撒

哈拉以南非洲所面临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第四节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有动物还有考拉、琴鸟和鸭嘴兽等。

2、澳大利亚因为羊特别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有三大牧羊带,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和粗放牧羊带。由于地广人稀,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所产羊肉、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高。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

很大比重,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矿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超过工矿业和农牧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5、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点是呈半环状,南回归线横穿的气候类型自西向东依次为:(亚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6、读图分析要求:

⑴要求能够填注:城市:A悉尼,B堪培拉,C墨尔本;河湖:D墨累河,E北艾尔湖

地形区:①大分水岭,②中央平原,里面有澳大利亚大盆地,又叫大自流盆地,③西部高原

海洋:④太平洋⑤印度洋

⑵要求能够分析: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原因;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

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的特点等。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1、位置: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部与加拿大相邻,南部与墨西哥接壤。西临太平洋,东

临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海上交通便利。

2、领土组成: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有50个州(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人口和首都:2010年,总人口超过 3.1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以白种人为主,属于移民国家,

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有“唐人街”。

4、地形:平原为主组成——三个南北纵列带;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a.西部------高大的落基山脉(多条平行山脉组成纵贯北、南美洲西部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b.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密西西比平原等(平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c.东部------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5、河流和湖泊: 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b.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自西向

东为苏比利尔湖(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全部在美国境内)、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最终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余均为美国与加拿大所共有。

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7、农业地区专业化:

a.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b.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等。

c.主要农业区(带):乳畜带(国土东北部)、玉米带(国土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国土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重点了解乳畜带的成因(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8、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a.工业特点: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

的工业国家。

b.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

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信息技术产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它是新增就业机会最大的产业部门;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

各方面,形成许多新的部门;有力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c.主要工业区:西部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发展较快;南部工业区,开发较晚;东北部工业区,美国

传统的工业区,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近年来,美国工业有从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迁移的趋势。

9、城市:华盛顿——首都;纽约——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底特律——著名的汽车城,已破产;

芝加哥——中部最大、全国第二大城市;旧金山——太平洋沿岸第二大城市,有著名的唐人街和硅谷;洛杉矶——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有著名的好莱坞;休斯敦:石油化工和宇航工业中心。

10、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第二节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印第安人曾在公元4-9世纪在这里创造过灿烂的玛雅文明。从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

巴西的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19世纪末,巴西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工业

化的步伐加快。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

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a.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二长河。

6、种族:构成复杂,各种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混血种人,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在巴西,

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

7、文化:巴西人热衷的民间娱乐活动为桑巴舞,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狂欢节,巴西还拥有世界一流

的足球队。巴西的官方语言——葡萄牙语。

8、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9、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工业由二战前的单一经济结构向多样化发展。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这里是铁矿石的主要分布地区,交通便利。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从单一的农产品出口国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稀少。圣保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加

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②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

11、热带雨林的危机:存在的问题是:①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公路沿线优良木材;

②为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不惜把大片森林化为乌有;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原始的刀耕火种方法,

肆意砍倒树木,开荒种地。掠夺式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有: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

样性锐减,影响全球的气候等。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

第十章极地地区

一、南极地区

1、位置:南极圈以南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海域。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特征:气候特征——酷寒、干燥、烈风。大部分地方覆盖着2000多米厚的冰层,有“冰雪高原”之称;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还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4、极点:南极点的前后左右均为北,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5、代表动物:企鹅

6、资源: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地球点最后一片净土),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7、考察: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站。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南极圈外,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上)、中山站(南极圈内,印度洋沿岸)、昆仑站(南极圈内,印度洋一侧

内陆)和泰山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印度洋一侧内陆)。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最佳考察时间。

二、北极地区

1、位置: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部分陆地和岛屿。

2、特征:虽然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这里的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的岛屿。

3、极点:北极点的前后左右均为南,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4、代表动物:北极熊

5、资源:随着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6、考察:比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起步略晚(南极地区科考始于20世纪20年代,北极地区科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但规模远超南极地区。我国建立了黄河站(北极圈内,斯瓦尔巴群岛上)。每年夏季是最佳考察时间。

7、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日本等国以科研为借口大肆捕杀鲸类,南极地区的鲸已陷入危机之中;

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也遭到人们的滥杀。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定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上也非常重视

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 册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__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 __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__、 __、__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 __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19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新编】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一、选择题 1.小李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在( )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 2.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 A.当年的降水量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 C.各年的降水量都是568毫米D.多年平均降水量 3.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A.3千米B.30千米C.6千米D.60千米 4.某同学用手机中的Living Earth App,得到地球真实图片(如图所示),说明人类现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所处阶段是 A.天圆地方说阶段 B.观测日食、月食阶段 C.环球航行阶段 D.太空观测地球阶段 5.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 A.B.C.D. 6.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 C.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7.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 A.亚洲和欧洲B.亚洲和非洲C.亚洲和大洋洲D.非洲和欧洲 8.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9.下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10.国家交往中,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的产品最不可能的是() A.石油B.小汽车C.农产品D.纺织品 11.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 12.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 B.测量气温时温度计应直接放在太阳光下 C.南半球陆地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 D.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 13.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 14.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A.寒冷B.高寒缺氧C.炎热干燥D.湿热 15.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 A.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B.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C.寒冷的极地地区 D.季风气候区 16.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A.水源充足、土壤肥沃B.山地崎岖、气候寒冷 C.资源丰富、气候宜人D.交通便利、地形平坦 17.在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 ①沿河地带土壤肥沃②沿河地带地形平坦 ③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④沿河地带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小,原因是 A.建筑技术不同B.为了更好地隔热、防风沙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中国地理》(八年级下册)。 2)教学目标和要求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6、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网络资源,精选优质教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真正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一、教学进度表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单元知识结构

本章主要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第一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差异尤其是较为详细地江苏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第二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做为本册教材的开篇第一章本章内容刚好处于八年级上下册的交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上册知识列举我国各地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别 2.试运用地图简单我国东西部、南北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3.指导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会列表比价该线南北两侧的诸多差异,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4.了解划分区域的一句,知道依据不同,划分的区域也不同,掌握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能合作探究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5.通过看图、读图,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学习比较中国地理差异并探究其成因,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分析比较中国地理差异并探究其成因,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技能 7.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课本的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各地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并探究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记住秦淮一线,比较秦淮一线南北差异,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探究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 3)教学措施及课时分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1.我国可分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区域。 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400mm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还与1月0℃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最接近。 4.青藏地区的范围大致与地势第一阶梯的范围一致。 第二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5.南方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区别。(课本P8、练习册P7)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 全年降水量400mm以上800mm以上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高原、平原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 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甘蔗 居民生活居民主食面食米饭 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7.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8.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地势高,造成高寒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 10.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1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主要畜种的区别列表比较: 牧区牧场类型主要畜种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 青海、西藏牧区高寒牧场牦牛 12.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例如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宁夏的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甘肃的河西走廊的灌溉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天山山麓的灌溉水源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 13.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 14.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北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一、字音字形 1.《邓稼先》 元勋yuán xūn 奠基diàn jī选聘xuǎn pìn 谣言yáo yán 背诵bèi sòng 昼夜zhòu yè昆仑kūn lún 挚友zhìyǒu 可歌可泣kěgēkěqì 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至死不懈zhìsǐbúxiè鞠躬尽瘁jūgōng jìn cuì 当之无愧dāng zhīwúkuì家喻户晓jiāyùhùxiǎo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lù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 2.《说和做》 梳头shūtóu 抱歉bào qiàn 秩序zhìxù深宵shēn xiāo 伴侣bàn lǚ 小楷xiǎo kǎi 硕果shuòguǒ卓越zhuóyuè迭起diéqǐ澎湃péng pài 大无畏dàwúwèi 锲而不舍qièér bùshě目不窥园mùbùkuīyuán 沥尽心血lìjìn xīn xuè心不在焉xīn bùzài yān 慷慨淋漓kǎng 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qìchōng dǒu niú 3.《回忆鲁迅先生》 舀yǎo 揩kāi 碟dié捆kǔn 咳嗽késou 调羹tiáo gēng 绞肉jiǎo ròu 薪金xīn jīn 校对jiào duì草率cǎo shuài 洗澡xǐzǎo 悠然yōu rán 吩咐fēn fu 抹杀mǒshā 疙瘩gēda 深恶痛绝shēn wùtòng jué不以为然bùyíwéu rán 5.《黄河颂》 巅diān 劈pī气魄qìpò狂澜kuáng lán 浊流zhuóliú 宛转wǎn zhuǎn 屏障píngzhàng 哺育bǔyù榜样bǎng yàng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 6.《老山界》 攀谈pān tán峭壁qiào bì骨碌gū lu咀嚼jǔ jué呜咽wū yè 督促dū cù灌输guàn shū苛捐杂税kē juān zá shuì 酣然入梦hān rán rù mèng不可捉摸bù kě zhuō mō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A.寒冷B.高寒缺氧C.炎热干燥D.湿热 2.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 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 3.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 4.西亚村庄的房屋通常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原因是() A.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B.减少太阳辐射和从沙漠吹来的热风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5.下面关于海和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 B.大洋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把大洋与另一个大洋隔开 C.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以海峡相连 D.海峡是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 6.在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 ①沿河地带土壤肥沃②沿河地带地形平坦 ③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④沿河地带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A.水源充足、土壤肥沃B.山地崎岖、气候寒冷 C.资源丰富、气候宜人D.交通便利、地形平坦 8.下列四幅图片选项,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B.

C.D. 9.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 A.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B.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C.寒冷的极地地区 D.季风气候区 10.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①便利的交通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荒漠④气候湿热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11.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2.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C.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13.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 A.B.C.D. 14.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②地是热带沙漠气候 C.③地是地中海气候D.④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15.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和欧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测试题

第七章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 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于2016年全线通车。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省区的行政中心、B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 南昌、黔 B. 长沙、赣 C. 贵阳、湘 D. 南昌、湘 2.沪昆高铁西段在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A. 冰川广布,冻土深厚 B. 多河流,雨季洪水灾害多发 C. 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 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3.沪昆高铁沿线不可能遇见的景象是() A. 金黄稻穗随风摇 B. 漫山遍野的茶园 C. 小桥流水村落 D. 荒漠、戈壁和草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我国港澳台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相同特点是() A. 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B. 第三产业发展程度都较高 C. 都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D. 都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5.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的优势是() A. 资金、技术 B. 资源、劳动力

C. 市场、交通 D. 政策、劳动力 6.从图中可知,台湾岛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A. 从低纬向高纬升高 B. 从高纬向低纬升高 C. 从中部向周围降低 D. 从周围向中部降低 7.从图中可知,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主导因素是。() A. 西部气候 B. 东部气候 C. 西部地形 D. 东部地形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江南丘陵、台湾山脉等地原始森林广布,树种丰富 B. 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红土肥沃,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C.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被称为“鱼米之乡” D. 幽深的溶洞、陡峻的石林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并存于云贵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9.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耕地,影响因素是。() A. 多,气候 B. 少,气候 C. 多,地形 D. 少,地形 读“台湾辐射总量图”与“台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为() A. 纬度位置 B. 夏季风引起的天气状况 C. 海陆位置 D. 昼长时间 12.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作用,被称为“海岸卫士”。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台湾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海岸,而东海岸却几乎没有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海岸比东海岸阳光充足 B. 西海岸比东海岸降水丰沛 C. 西海岸比东海岸海水较浅 D. 西海岸比东海岸人口稠密 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2009年8月8日袭击台湾、福建、浙江。持续的暴雨,致部分村镇被淹,多处山体塌方。“莫拉克”带来的超大暴雨重创台湾中南部十余县市。“莫拉克”共造成近九百万人受灾因灾死亡上百人。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3.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但是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其气候类型主要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14.台湾发生灾害以后,祖国大陆同胞迅速行动起来,向台湾运送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南方地区传统的运输工具是() A. 马车 B. 汽车 C. 船舶 D. 火车 15.“这里处于江海交汇处,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河中穿梭。微风吹拂,稻香迎面扑来,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碧绿的荷叶竞相增长。”材料描述的地区位于下图中哪个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1.我国可分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区域。 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400mm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还与1月0℃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最接近。 4.青藏地区的范围大致与地势第一阶梯的范围一致。 第二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5.南方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区别。(课本P8、练习册P7)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 全年降水量400mm以上800mm以上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高原、平原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 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甘蔗 居民生活居民主食面食米饭 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7.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8.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地势高,造成高寒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 10.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1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主要畜种的区别列表比较: 牧区牧场类型主要畜种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 青海、西藏牧区高寒牧场牦牛

12.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例如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宁夏的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甘肃的河西走廊的灌溉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新疆天山山麓的灌溉水源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 13.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 14.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北京 15.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课本P19)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面向渤海。 相对位置位于天津市西北,被河北省环绕。 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自然环境地形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 河流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温榆河) 16.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城市职能)。 17.党中央、国务院的所在地是北京的中南海。 18.北京在70万年前已有人居住。中国古代有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此建都。 19.北京最早叫蓟城,民国时叫北平,建国后叫北京。 20.北京主要的名胜古迹有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圆明园遗址等。 21.北京的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凸”字轴线型的城市格局。 22.北京的科技园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最繁华的商业街是王府井商业街。 23.北京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怎样对待旧城?(课本P25) 答: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 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24.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 第二节香港和澳门 25.列表比较香港澳门基本情况。 香港澳门 位置珠江口东侧珠江口西侧 范围组成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毗邻的城市深圳珠海 面积1104平方千米32.8平方千米 人口(2011)711万55.8万 特别行政区成立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区旗的底色、花红色、紫荆花绿色、莲花(荷花) 26.港澳历史。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1840年,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984年,中英历经两年谈判后发布联合声明将于1997年归还香港。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 港回归。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模拟复习重点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复习重点 一、选择题 1.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即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被称为() A.大陆B.大洲C.半岛D.岛屿 2.下列四幅图中,同时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G点是() A.B.C.D. 3.下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A.中高纬度地带B.中低纬度地带 C.平原盆地地带D.温和湿润地带 4.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A.产生现象B.运动方向C.运动周期D.绕转中心 5.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大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 6.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点是 A.海拔低B.地面起伏小 C.边缘陡峭D.海拔高 7.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9.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正确的是( ) ①南北回归线②赤道③20°W和160°E ④180度经线圈

A.② ③B.① ③C.① ④D.② ④ 10.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1.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 A.亚洲和欧洲B.亚洲和非洲C.亚洲和大洋洲D.非洲和欧洲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0°经线向西数值递增的是西经13.“二十四节气”是我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纽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 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的运动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形状D.地球的大小 14.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是() 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 15.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是() 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 C.火烧寮D.塔里木盆地 16. 某海上救援队在图中甲点时,收到一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 (20°S,160°W)。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中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的是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提纲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x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河流结冰期有无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x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x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x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天山山麓。青藏地区发展的是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北京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到渤海。北京皇宫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这样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3、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5、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6、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7、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8、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有一批居民进行迁移,他们最有可能选择建立村庄的地区是() A.河流发源地B.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宽阔地 C.河流入海口的低洼地D.河流的峡谷地段 2.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②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③填绘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小,原因是 A.建筑技术不同B.为了更好地隔热、防风沙 C.该地降水较多D.民族风俗不同 4.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5.下列四幅图片选项,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B. C.D. 6.区别人种的主要根据是 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 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D.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B.人口总数最少的是北美洲 C.人口总数最多的是非洲 D.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8.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A.产生现象B.运动方向C.运动周期D.绕转中心 9.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图的上方总是表示北方B.等高线闭合的地区都是山地 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平原D.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10.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11.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 A.B.C.D. 12.下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 14.下列四幅图中,同时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G点是() A.B.C.D. 15.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 B.测量气温时温度计应直接放在太阳光下 C.南半球陆地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 D.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 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

生一、生二:(略) 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 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 9、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与黄海。 (2)地形:以平原与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与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黄土地农业发展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与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与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就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与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就是窑洞;信天游就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2、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源: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就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与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 3、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