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亭诗句

名亭诗句
名亭诗句

有鹤松皆古

无花地亦香

——山东济南历下亭

有亭翼然,纤尘不染;

高山仰止,清光大来。

——山东济南历下亭

登高望远,四面云山,千家烟树;

长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天。

——吉林北山旷观亭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茑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浙江西湖湖心亭

水青石出鱼可数

人去山空鹤不归

——浙江杭州放鹤亭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浙江杭州碧波亭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浙江西湖冷泉亭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上海豫园湖心亭

短艇得鱼撑月去

小轩临水为花开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梁章钜——江苏苏州沧浪亭

千朵红莲三尺水

一弯明月半亭风

——江苏苏州闲吟亭

来时觉幽奥

到此豁心胸

——江苏镇江挹江亭

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江西九江烟水亭

地以人传,溯自周郎习战,苏子题词,仙吏将才,千古各成奇迹;天留我住,放教彭蠡风帆,匡庐瀑布,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观。——江西吴城望湖亭

到此处才进一步

愿诸君勿废半途

——广东鼎湖山半山亭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福建乌山琵琶亭

大江东去千峰翠

爽气西来两袖青

——湖北黄鹤楼一览亭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湖北黄鹤楼太白亭

云带钟声穿树出

风摇塔影过江来

——湖南宝庆双清亭

倚槛苍茫千古事

过江多少六朝山

——安徽安庆大观亭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北京陶然亭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

——贵州黄果树观瀑亭

心宽忘地窄

亭小得山多

——聚卉园明秀亭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

倚槛遥观,放眼长空迷六蓼;围棋小憩,关心时局感沧桑。

——继周题安徽淮南八公山酌棋亭

万古乾坤此江水;千家山郭静朝晖。

——宫尔铎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地隔中原劳北望;天生江水向东流。

——吴坤修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倚槛苍茫千古事;过江多少六朝山,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一碧无垠,吴楚青苍分极浦;千秋如在,江山名胜得斯人。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此地何幸埋公,黄土一抔元气在;小阁差堪我坐,青山四面大江横。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石耸亭高,看天边云树苍茫,无非乐土;潮平岸阔,问江上舟帆来往,那是闲人。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大江东去,看骇浪惊涛,千古英雄淘不尽;匹马南来,问豪情壮志,一庭风月拓奇观。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东流江海汇,揽此地一亭风月,休忘却几辈乡贤,百战馀生,鹅鹳千军雄剑泪;南宋古今悲,拼吾家二字精忠,莫撑起中原孱局,六州大错,龙鼍万派怒潮声。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凤水龙山,江左人文相望;吴头楚尾,中原形胜在兹。

——吴宝桢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两皖生才,台阁犹含雄杰气;四郊多磊,江山莫作等闲看。

——徐旭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杰阁四窗开,地扼中原控吴楚;忠魂一抔土,天留正气壮山河。

我辈复登临,旧业已随征战尽;大江流日夜,天风常送海涛来。

——集勾、李国模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城郭如故人民非,曾否灵归华表;风景不殊河山异,繄谁泪洒新亭。

——周行原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我辈复登临,远挹余公、近思彭老;大江流日夜,东趋溟海、北拱神京。

——陈彝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是晴川阁、是岳阳楼,一览江天,斯亭为伍;有唐睢阳、有宋信国,千秋俎豆,得公而三。

——钟毓兰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东望石城春,唤杜牧何之,故国杏花太零落;南招彭泽隐,问渊明在否?隔江杨柳要平分。

——纪伯吕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溯清水塘流,独明季金沙河衣冠,堪同不朽;问皖公山色,与吾扬梅花岭风景,相较何如。

——杨益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金汤依旧扼荆扬,风起云飞,不尽悲歌怀猛士;银汉何时洗甲兵,内忧外患,似留艰巨待英才。

——江峰青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高阁媲滕王,遥看秋水长天,犹指点云中乡树;荒台临皖伯,试问铜驼石马,经几多眼底沧桑。

——彭广钟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片土寄忠魂,听槛前万马江声,滚滚惊疑征鼓动;孤城销战气,指窗外二龙山影,苍苍飞入酒杯来。

——程文炳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凭高吊豳国英灵,任千古江潮,淘不尽孤忠魂魄;揽胜忆滇池杰阁,对八公烟景,问何如故里湖山。

天开图画,美尽东南,落日咽孤忠,战血腥余千载后;鲁酒不温,高丘反顾,歌风思猛士,江流倒卷万山来。

——王履康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莽乾坤能得几日闲?且安排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好风月不用一钱买,休辜负青山红树,送爽气西来。

——王珊森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樽前帆影、槛外岚光,数胜迹重重,都向江头开画本;楼上仙人、阁中帝子,溯游踪历历,又来亭畔吊忠魂。

——清〃邓廷桢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忠宣本往代荩臣,试看芸史留芳、古木寒泉,犹是当年祠墓;逸少乃吾宗才俊,为问兰亭雅集、茂林修竹,何如此地江山。

——王元春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

跨太白楼之上,鸳瓦排云,倚画槛一味乡愁,已渐近钟阜晴岚,六朝城郭;横彭蠡湖而西,鹭涛堆雪,唤沙鸥共谈宦迹,最难忘峨眉春水,万里风帆。

——汪恩题安徽省安市庆大观亭

君为五斗米辞官,喜东篱寄傲,北牖迎凉,令天下折腰人,顿生愧悔;我乘半帆风到此,看南岭过云,西江隐月,愿吾侪游宦者,早赋归来。

——方士鼐题安徽省东至县东流菊江亭

忍教此地为戎,片石护存完我责;正值中原多故,长城宛在缅公灵。

——郭兆昌题福州戚公祠醉石亭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福州古茶亭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福州鼓山半山亭

地出灵泉润海表;天生石鼓镇闽中。

——福州望州亭

长桥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栏。

——福建厦门鼓浪屿千波亭

嵌石一亭,临水居然可月;层峦百尺,插天直许栖霞。

——福建厦门鼓浪屿渡月亭

卜筑踞层巅,看浪影茫然,一曲渔歌山月白;栽培思旧德,顾桑阴沃若,千家蚕织夜灯红。

——方士模题福建福安天马山列岫亭

亭联集(中--2)

留此湖山,得此佳趣;

召以佳景,假以文章。

——南昌百花洲水心观音亭

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潭影日悠悠。

——阮元题南昌百花洲水心观音亭(集句)

今月古月,桑海苍茫,展开扑地闾阎,缀此胜景;明湖鉴湖,故乡仿佛,愿挹在山泉水,贮作青波。

——南昌百花洲冠鳌亭(1)

地辟百弓,喜楼台近水,(去曷)来载酒寻花,秋月何如春月;险开一镜,乐鱼鸟亲人,是处淡妆浓抹,东湖不让西湖。

——南昌百花洲冠鳌亭(2)

疏草孤忠扶赤汉;湖云千载拥丹青。

——卢廷选题南昌东湖吏隐亭

白云在天,明月无极;幽赏未巳,高谈传情。

——江西赣州夜话亭(1)

幽人空山如有佳话;流水今日若为平生。

——江西赣州夜话亭(2)

双江一夜话;二老百年心。

——黄洁吾题江西赣州夜话亭

寒灯相对记畴昔;乔木如今似画图。

——邵莲士题江西赣州夜话亭

松柏有本性;乾坤一草亭。

——刘皓愚题江西赣州接叶亭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浙江西湖水月亭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

中国古代经典诗句大全

中国古代经典诗句大全、经典名句、经典诗词、优美诗词、经典句子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悼亡诗词鉴赏

第四讲悼亡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代诗歌中的独特类型——悼亡诗(词)及其概念内涵。 二、了解悼亡诗的特点和常用的抒情方法。 三、熟知悼亡诗的起源与著名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悼亡词的不同风格;对悼亡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 哀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文,有大致相同的体式和结构。 唐之后,悼念亡妻的诗词,多不以“悼亡”为题。总起来看,悼亡之作远不如哀祭文那样众多,这是因为悼亡诗词毕竟是诗(词)人们的即兴抒情之作,有妻子去世而且要先于诗(词)人的事,也毕竟是极少数。诗人中,以唐之元稹和李商隐的悼亡之作最有名。词人中,以宋·苏轼和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最有名,尤其是纳兰性德,词题中明标有“悼亡”、“梦亡妇”、“亡妇忌日”、“亡妇生辰”等字样的词即有五、六首之多,其他无题而语中可能涉及悼亡的词远不止此数。 二、《诗经》中的悼亡诗 悼亡诗《诗经·邶风绿衣》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此诗说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三、魏晋南北朝悼亡诗 悼亡诗三首(之一)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千百年来,男人值得一夸的最高褒赞就是“才过宋玉,貌赛潘安”——潘安就是潘岳。“掷果盈车”、“傅粉檀郎”等等成语典故皆出于这位倜傥男儿。潘岳与结发妻子杨氏伉俪和谐,始终如一。 四、唐代悼亡诗 遣悲怀三首(选一)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古代诗歌赏析欧阳修《丰乐亭小饮》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丰乐亭小饮 欧阳修 造化无情不择物,春色亦到深山中。 山桃溪杏少意思,自趁时节开春风。 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 人生行乐在勉强,有酒莫负琉璃钟。 主人勿笑花与女,嗟尔自是花前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到丰乐亭游玩,感叹自然的公平无欺,在深山之中也有烂漫春光。B.虽然山桃溪杏比不上洛阳牡丹的称艳,但它们也能在春风中自得其乐。C.五六句描绘的正是花开时节,京都少女无忧无虑出行赏花游乐的情趣。D.这首记游诗写景兼抒情,立意新颖,表达平易流畅,情感真挚而深厚。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两句写出大弦和小弦交错弹奏时给人的美妙感受。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冲,用 “,。”两句表明凄凉冷清的地理环境使他感到孤寂忧伤。 (3)李商隐在《锦瑟冲,用 “,。”两句表达自已追忆往事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 14.C(不是“京都少女”,是“乡村少女”。) 15.诗的最后两句是说,山头溪畔,桃花和杏花正在开放,还有穿着朴素的乡村少女们,无忧无虑地在花下嬉戏打闹,主人你也不必取笑她们,你也只是一个正在赏花的白发老翁。(2 分)山桃溪杏比不上洛阳牡丹的称艳,山村野女自然也不及汴梁城中闺秀的娇媚,但是她们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感伤,同样乐其所乐。(2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观念。万物生长,其环境有异,美丑不一,但是生命本身都值得赞美、值得欣赏。(2分) 16.(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诗(解析版)

1、作品原文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诗歌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3、诗歌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4、诗歌赏析 $ 《春晓》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 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人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人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春晓》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

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1、作品原文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诗歌注释 (1)春日:春季来临的日子。(2)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3)寻芳:春游赏花。(4)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5)滨:水边;河边。(6)光景:风光景物(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8)东风:春风 3 、诗歌译文 "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 、作品原文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诗歌注释 ⑴《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吟:吟诵。⑵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⑶临:将要。⑷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⑸言:说。寸草:小草;萱草。这里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6.《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他的词语言明净,优美,生动,在题材和意境上均突破了“花间词”派镂金刻翠,以写艳情为主的狭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

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 祖”(《中原音韵》)。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 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 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葛生 ——诗经·唐风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译文】: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背景】: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衣

古诗词赏析

200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古诗文赏析 【指点迷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中考中不少地区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亭诗句

梅亭【唐】唐彦谦东海穷诗客,西风古驿亭。发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 宴南亭【唐】王昌龄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临水亭【唐】施肩吾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 西亭【唐】李商隐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 北亭【唐】李群玉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津亭【唐】胡宿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西北浮云连魏阙,东南初日满秦楼。 颍亭【唐】韩琮颍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寒声北下当轩水,翠影西来扑槛山。 南亭【唐】韩偓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章梓州水亭【唐】杜甫城晚通云雾,亭深到芰荷。吏人桥外少,秋水席边多。 苏溪亭【唐】戴叔伦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暮春日宴溪亭【唐】成彦雄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新涧亭【唐】白居易烟萝初合涧新开,闲上西亭日几回?老病归山应未得,且移泉石就身来。 曲江亭晚望【唐】白居易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江亭夕望【唐】白居易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高亭【唐】白居易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劳劳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北固亭东望寄默师:【唐】罗隐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 寄李侍御刘长卿旧国人未归,芳洲草还碧。年年湖上亭,怅望江南客。 早春野望王勃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送殷大入蜀陈子昂片云生极浦,斜日隐离亭。坐看征骑没,惟见远山青。送别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送别 短亭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时。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宋·李清照《如梦令》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醉翁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陶然亭: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爱晚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湖心亭: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

————————————————————————————————作者: ————————————————————————————————日期:

(一)描写春景: 村居清朝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意: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人们陶醉在大好春光里。孩子们放学回来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这首古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不愧是千古绝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景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绝句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沾在衣服上却不湿衣,杨柳风吹在脸上却不寒冷。这句诗中的“沾衣欲湿”和“吹面不寒”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和春风的“暖”,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和风细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渔歌子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ruò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意: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河里的水缓缓地流淌,鳜鱼也正肥美。一位渔翁,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正坐在一条小船上钓鱼。春风轻轻地吹着,蒙蒙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渔翁却不一定要回去。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的生活情趣,透露出词人淡薄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前两句赞美“好雨”下得及时,好像知道什么季节最需要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后两句写春雨的特点:往往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万物。诗人用精炼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作用和特点,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后两句现在也用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春风化雨,在不经意间滋润孩子的心田。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中古国代诗歌常识 一、古诗从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一般也称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从字数看,基本上有一句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如“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民歌”等等;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题目中一般有“歌、行、引、吟、曲、辞、弄、乐府”等标志性字眼(尤其隋唐时期的古体诗);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且不讲究押韵;如五言古诗有陶渊明《归园田居》,七言古诗有白居易《琵琶行》,杂言古诗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汉文人五言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和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诗),如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尤其唐代)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 新乐府: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中唐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并以新题写时事,故称新乐府。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五言、七言、杂言呈现,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2、近体诗是指隋唐及其之后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考试问到体裁,可具体回答为:五言(七言)绝句或五言(七言)律诗。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律诗的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对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句押韵,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 3、宋元明清时除了延续一部分前代的律诗和绝句外,更大量出现了词、曲及戏曲唱词,它们都属于近体格律诗。 ①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因句式长短不齐而叫做长短句、诗余;也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琴趣等。每首词都有一个乐调名,叫做“词牌”(即词谱);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根据内容所起的题目。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如通常的小令;有的分两段,称双调,前段称上阕或上片,后段称下阕或下片;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②曲:又称为词余、乐府,代表是元杂剧和散曲合称的元曲。散曲是诗歌样式,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的体制相当于宋词的小令,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由多支曲子组成。 二、古诗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其下又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等。 三、中国古代诗词最主要的派系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末宋初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

十大悼亡诗词

中国古代十大悼亡诗 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译文】: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背景】: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古代诗歌赏析辛弃疾《题鹤鸣亭》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题鹤鸣亭 辛弃疾 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 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 客来闲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15.下列对这首诗解释及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林下即山林田野,借指退隐的地方;秃翁即秃发之翁、老翁,是诗人自谓。 B.斜阳寓意宋王朝日薄西山,“扶杖对西风”包含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C.在佛教中,有形之万物为色,其为因缘所生,本非实物,故称为“色空”。 D.洗心意为洗却一切尘心,与上句中“色是空”和后面的“佛祖”语义相联。 16.诗人“耳渐聋”,为什么却说“且喜”?全诗写出诗人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 ,”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女在盛情邀请下出场时的那种羞怯的神态。 (2)《劝学》中“,”两句以雕刻为喻,反面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3)《师说》中写士大夫以官职高低为借口不愿从师的句子是“,。” 15.B【解析】“斜阳寓意宋王朝日薄西山”属过度解读,“包含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错误,由首句中“萧然”一词及后文可以看出诗人退隐山林田野,悠闲脱俗。 16.前句中的“客”指俗客,“闲说”当指说尘世功名富贵之事,而作者听不下去,所以对自己双耳渐聋感到欣喜。(2 分)全诗写出诗人悠闲脱俗、心如止水、淡于功名富贵、虔心向佛、欢乐无忧的隐者形象。(“隐者形象”2 分,任意两个特点 2 分)17.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⑵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⑶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 分)

古诗词赏析

备战2012年中考系列资料—— 古诗词赏析 【考点解说】 考标要求:“能初步欣赏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曲)中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2010年郴州市语文中考的诗词赏析为4分,共有一道非选择题。 【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 诗词赏析题的常见考点及题型有: 1、诗意理解。 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诗意理解,得树立全局观念,要在整体把握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来完成这类题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诵读,反复诵读整首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再深入作品之中,具体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 2、意境分析(主旨把握)。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的一般步骤是:(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名句赏析。 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赏析名句,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有时也可以分析其语言技巧。有的诗句,作者当时用意未必如此,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给它赋予了新意,有了引申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 4、技巧分析。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对比、衬托(侧面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欲扬先抑等。 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品味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各种题型的专项练习】 一、品味炼字,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很美的古代诗句

很美的古代诗句 抒情诗句 很美的古代诗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7、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8、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9、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2、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陈与义《襄邑道中》 1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4、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

1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 16、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7、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1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19、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沁园春雪》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1、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 22、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2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4、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2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6、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27、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28、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9、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30、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3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3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悼亡词

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葛生 ——诗经·唐风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译文】: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背景】: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衣 ——诗经·邶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李商隐的悼亡诗词有哪些有赏析

李商隐的悼亡诗词有哪些有赏析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商隐的悼亡诗词有哪些有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锦瑟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五十弦,一说一男一女对坐弹两张琴;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

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暮秋独游曲江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暮秋独游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追悼亡妻王氏的诗作。此诗前二句写荷叶的“生”与“枯”,暗示人生的变化;后二句感叹尽管自己此身尚存此情长在,无奈逝者已矣,格调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新境。 石榴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作者为其爱情而写,石榴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诗人前两句盛赞了婀娜的榴枝、轻盈的榴膜等物象,表现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后两句又深叹人间红颜易逝,抒发了其感慨。全诗运用复词重言手法,节奏回环,词脉婉曲。

探析古代文学中“亭”的建筑之美

探析古代文学中亭的建筑之美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独特因素,对亭的艺术研究与古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体会亭建筑之美妙还要走进浩瀚的古代文学卷藏之中,细细体味。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不仅是停留休息、观赏景色的场所,而是从更高的层面润饰了这一建筑符号。正亭从最初的实用功能为主过渡到美学理念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吉祥、美好、富贵、幸福的永恒追求。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亭建筑成为一种意象建筑的代表,是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园林建筑。文字是记录亭文化演变的最佳途径,亭通过文学的解读被赋予了更深刻的象征意义,而升华为多元的文化载体。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创造中,亭建筑成为物我交感、天人合一的媒介,生命的思考和创作激情由此产生。 首先,我国古代文学中亭的美主要表现的是实与虚的结合,是一种含蓄之美。这虚实之间饱含了浓烈的古典文学和文化意蕴。 所谓的实指的是园林中亭建筑本身,亭作为单独的实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实用功能价值。亭的历史十分悠久,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建筑沿袭了古代亭驿馆的功能,可用来接待南来北往的客人。由于亭具有驿馆功能,因此也就成了南来北往的行人送别最好的场所,而且这种具有驿馆功能的亭一般在大路旁或江水边,这种环境容易使人产生离别的伤感。同时,随着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建筑,除了关注亭的实用功能,也开始追求美的意境。由此可见,亭建筑有了深层的美学内涵。 所谓的虚则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中亭作为独立建筑,既有着阿娜多姿的建筑美,又有着通过文学营造出美的意境。这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使人们站在亭中所期待的就是让变幻多姿的实体亭建筑来获取无限美的意境。亭建筑进入文学创作领域成为描述的对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开始人们除了关注亭建筑的实际功用,更多的是增加其观赏价值的虚。最著名的当属王羲之应景而作《兰亭集序》文曰: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文人的审美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反映了魏晋士子追慕自然、笑傲江湖的浪漫气质。在当时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历史环境下,文人墨客开始崇尚隐逸,并从自然中表现自我、体悟玄理。山水自然之本体是道,亭建筑是超越形质的一种宇宙自然的本体之美。随着我国古典园林经营设计的日益精细,亭建筑不仅成为文人内心建构的精神绿洲之外化,而且为他们结交挚友、切磋艺术提供了理想的空间。人们身处小小的亭园建筑中再大到自然山水景色,以身心与整个大自然融于一体的姿态。这种由具体的实体验到虚无的人生境界,就是摆脱器质形态的束缚,升华更高境界并获得一种精神之美。 其次,我国古代文学中亭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之美,引发文人创作思想的升华。园林中亭建筑的造型千姿百态,且选址建造的周边环境各具特色。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感悟。这就是由建筑的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所引发的作者一种形而上的感悟。 据记载,我国亭的选址力求因地制宜,造型应与环境协调统一,体量应与园林空间大小相宜。主要有:山地建亭、临水建亭的形式。张说在《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中写道: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写这首诗的创作地点是在山中,属于山中建亭。在山中建亭宜选开阔台地,利于眺望及视线引导,为途中驻足休息佳地。如崂山圆亭,就是山地建亭的代表建筑。王勃在《秋江送别》第一首中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在这首诗中所反映的场景是在江亭,属于临水建亭。这种亭建筑一般最宜低临水面,布置方式有:一边临水,二边临水及多边临水。古时江边之亭成了南来北往的行人送别最好的场所,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连孔子在岸边望着滔滔的江水都会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悠悠江水边的环境下,容易使文人产生离别的孤寂之感。宋末爱国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