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 Word和Excel 题目

计算机基础  Word和Excel 题目
计算机基础  Word和Excel 题目

前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以一种文化形态渗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师作为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相关素质的状况,不仅关系到下一代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尚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有些教师虽然进行了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由于所学知识的针对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践,以致学用脱节。毫无疑问,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在近阶段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用途最广,并将逐步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力工具。长期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大多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制作开发,而在教学中最有发言权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却没有发挥出来。事实上,教师应成为开发和应用教学辅助软件的主要力量,没有教师参与开发和使用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不可能真正发挥出来。有关专家对目前教学软件状况所作的“数量不少,缺乏精品,实用性差”的评价

第二个文件

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

人们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就已认识到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必将进入信息社会。为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基础教育应该培养一种具有计算机文化的现代文明人。对计算机文化含义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以不同方式开设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综观我国多年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非常清晰地划分

为两个阶段:80年代的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阶段及现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阶段。这与国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由于程序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特殊地位,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早期,程序设计一度被认为是计算机文化的核心。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1981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一时间,在世界范围掀起了程序设计热。我国在这一阶段是以BASI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为特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BASIC语言或程序设计语言在当时几乎成为同义语。潭浩强先生的《BASIC语言》也因此一举成为我国图书发行史上的第一畅销书。不能否认,当时的“BASIC热”对推动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当时的计算机水平也只能进行单一的程序设计工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文化的核心而要求人人都必须掌握毫无疑问是非常片面的,它夸大了程序设计对社会普通人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小的。

计算机文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则要比第一阶段在认识上更全面、更理智。这一阶段,是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如操作系统、汉字输入、文字信息处理、数据库及简单的程序设计为核心的。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把计算机作为人们处理日常信息(如文字处理、数据统计等)的工具来掌握,而不再认为掌握计算机与掌握数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再认为程序设计等同于使用计算机。这种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更具体与全面,而不再对其充满“神秘”的色彩。不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误区,主要是没有完全摆脱“计算机专业思想”的束缚,把许多计算机科学的专业思想试图灌输给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或初学者。

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Internet在全球的广泛普及与高速发展,信息社会的来临不再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的预言那样的将来,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面对这种形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再一次被提出。这次人们的眼光应该放得更远、视线应该更开阔。以“超媒体文化”与“计算机网络文化”为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计算机文化观已逐渐形成。为了能更精确地描述这一代计算机文化观的本质,一般将其称为“信息素养”或者“信息文化”。

我们知道,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与物质、能量一起共同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信息运用能力”将是21世纪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先走了一步。如日本早在1986年4月就提出了“信息运用能力”的概念,并制定了信息教育的三个基本目标(1)信息运用的实践能力;(2)对信息的科学理解;(3)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还分别规定了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对信息教育的实施方案。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作出反应,修订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因为,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立足与领先的大事,因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我国也已着手这方面的工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信息教育将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将在各级教育教学中普及。

第三个文件

2010~2011学年10春1~9班计算机第一学期期终考试上机试卷

题目要求

第一题

1、请以自己的姓名作为文件名保存,并保存在桌面上(否则扣50分)

2、设置纸张为16K、横向排版,上下边距为2.5厘米、左右边距为3厘米。

3、将文章标题设置为小二号、黑体、居中、红色,字间距加宽4磅,段前段后设置为10磅。

4、将第五段“在已有几千年历史……”移动,使之成为全文第二段,并将该段加3磅宽的边框,底纹为浅黄色。

4、将第2段设置首字下沉,下沉3行,字体隶书,字体颜色为蓝色。

5、将第3~6段设置为分栏排版,分为3栏。

6、给文章加页眉页脚,页眉为“自信我行”5号字体、右对齐,页脚为页编码“潜山职中”、居中对齐。

第二题:制作本班课程表(课程内容学生任意)

注意:全文内容、位置不得随意变动,红框之内的文字不得操作。第一行为标题,下面各行为正文。

欧洲教堂揽胜

有人说,到欧洲不看教堂,等于没去。在英国旅游期间,我参观了几座举世

闻名的大教堂,深感此话很有道理。

英国的教堂如同中国的寺庙,星罗棋布,随外可见,或耸立于繁华的街头

闹市,或掩映于乡村的绿树丛中。当你在林荫路上漫步,当你在街心公园花园小

憩,时常会有一阵阵悠扬而舒缓的钟声在耳边回荡。这钟声从教堂传出,那样悦

耳,那样恬静,如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把人们带进梦幻般的境界。

在英国北部城市格拉斯哥,我参观了圣芒戈大教堂。这是苏格兰惟一的中世

纪的教堂,建于12至13世纪。这座教堂建在一个斜坡上,传说在700年前。一

位圣人坦葬在这里,人们为了缅怀他,在他的坟墓上建造教堂,因此,地址没有

选择的余地。教堂用石块砌成,巍峨挺拨,气势恢宏。圣芒戈大教堂的外墙呈黑

色。

格拉斯哥的市民对圣芒戈大教堂特别有感情。每当礼拜天,人们从四面八方

涌到这里祈祷。他们把大教堂看作格拉斯哥历史的见证,城市的象片。

在已有几千年历史的英国首都伦敦,有许多教堂在欧洲乃至世界赫有名。

英国教堂的建筑风格不相同。如圣芒戈大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筑,尖尖的塔顶

直刺苍穹。圣保罗大教堂却以圆形屋屋顶而闻名,而伦敦红衣大主教驻地大教堂

的外观则是拜占庭式的建筑,用红砖建造,并有带状的石灰石连结,它的钟楼标

新立异,高达250英尺,相当壮观。

徜徉于英国大教堂,不由想起埃利奥利的名言:“在一个冬日的下午,当灵

光降落在一个幽静的教堂的时候,此时此刻,历史便与英国俱在。”英国的教堂

不仅仅带有宗教色彩,而且包含着历史的意味、文化的底蕴和艺术的氛围。这也许就是英国教堂的魅力所在。

第三个文件

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

人们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就已认识到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必将进入信息社会。为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基础教育应该培养一种具有计算机文化的现代文明人。对计算机文化含义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以不同方式开设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综观我国多年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非常清晰地划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的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阶段及现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阶段。这与国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由于程序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特殊地位,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早期,程序设计一度被认为是计算机文化的核心。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1981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一时间,在世界范围掀起了程序设计热。我国在这一阶段是以BASIC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为特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BASIC 语言或程序设计语言在当时几乎成为同义语。潭浩强先生的《BASIC 语言》也因此一举成为我国图书发行史上的第一畅销书。不能否认,当时的“BASIC 热”对推动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当时的计算机水平也只能进行单一的程序设计工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文化的核心而要求人人都必须掌握毫无疑问是非常片面的,它夸大了程序设计对社会普通人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小的。

计算机文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则要比第一阶段在认识上更全面、更理智。这一阶段,是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如操作系统、汉字输入、文字信息处理、数据库及简单的程序设计为核心的。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把计算机作为人们处理日常信息(如文字处理、数据统计等)的工具来掌握,而不再认为掌握计算机与掌握数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再认为程序设计等同于使用计算机。这种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更具体与全面,而不再对其充满“神秘”的色彩。不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误区,主要是没有完全摆脱“计算机专业思想”的束缚,把许多计算机科学的专业思想试图灌输给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或初学者。

人们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就已认识到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必将进入信息社会。为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基础教育应该培养一种具有计算机文化的现代文明人。对计算机文化含义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以不同方式开设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综观我国多年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非常清晰地划分为两个阶段:80

年代的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阶段及现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阶段。这与国

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Internet在全球的广泛普及与高速发展,信息社会的来临不再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的预言那样的将来,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面对这种形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再一次被提出。这次人们的眼光应该放得更远、视线应该更开阔。以“超媒体文化”与“计算机网络文化”为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计算机文化观已逐渐形成。为了能更精确地描述这一代计算机文化观的本质,一般将其称为“信息素养”或者“信息文化”。

我们知道,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与物质、能量一起共同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信息运用能力”将是21世纪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先走了一步。如日本早在1986年4月就提出了“信息运用能力”的概念,并制定了信息教育的三个基本目标(1)信息运用的实践能力;(2)对信息的科学理解;(3)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还分别规定了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对信息教育的实施方案。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作出反应,修订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因为,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立足与领先的大事,因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我国也已着手这方面的工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信息教育将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将在各级教育教学中普及。

第四个文件:Excel.

计算机专业“现代办公”课程

结业考试/高考复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文字处理Word

【I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用A表示正确,B表示错误,下同)

1.Word的"页面设置"中能够设置页边距、纸张类型。 (A)

2.Word打印预览时,只能预览一页,不能多页同时预览。 (B)

3.在Word中可设置自动保存编辑文档时间。 (A)

4.在Word中,能够利用公式计算表格中的数据。 (A)

5.可用快捷键来执行打印预览。 (A)

6.Word的工具栏中的按钮不可改变。 (B)

7.Word中可以把文字转换成表格,但不能把表格转换成文字。 (B)

8.在Word保存新文件时默认路径是MyDocuments。 (A)

二、选择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__A____。

(A)撤销上次操作 (B)加粗

(C)设置下划线 (D)改变所选择内容的字体颜色

10.在WORD的编辑状态,按先后顺序依次打开了d1.do C、d2.do C、d3.do C、d4.doc 四个文档,当前的活动窗口是___D___。

(A)d1.doc的窗口 (B)d2.doc的窗口

(C)d3.doc的窗口 (D)d4.doc的窗口

11.对所编辑文档进行全部选中的快捷键是___A___。

(A)Ctrl+A (B)Ctrl+V

(C)Alt+A (D)Ctrl+C

12.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D______。

(A)在word编辑中不能变更文档显示的比例

(B)用户只能用鼠标对Word进行操作

(C)Word没有英文拼写错误的检查功能

(D)Word中的表格可以平均分布行和列

13.对"文本框"描述正确的是____C_______。

(A)文本框的文字排列不分横竖 (B)文本框的大小不能改变

(C)文本框的边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D)文本框内的文字大小不能改变

14.在Word主窗口的右上角、可以同时显示的按钮是____C_______。

(A)最小化、还原和最大化 (B)还原、最大化和关闭

(C)最小化、还原和关闭(D)还原和最大化

15.在"格式"菜单下的"分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____。

(A)栏与栏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分隔线

(B)栏的宽度用户可以任意定义,但每栏栏宽度必须相等

(C)分栏数目最多为3栏

(D)只能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栏,而不能对文章中的某部分进行分栏

16.在表格处理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B_______。

(A)能够平均分配行高和列宽

(B)只能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升序排列

(C)能够拆分表格,也能合并表格

(D)能够利用公式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7.对Word文档中插入的图片可进行操作。 (ABCD)

(A)移动图片 (B)改变图片尺寸

(C)设置图片为水印效果 (D)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18.下列关于页眉、页脚描述正确的有。 (C、D) (A)页眉、页脚不可同时出现。

(B)页眉、页脚的字体、字号为固定值,不能够修改。

(C)页眉默认居中,页脚默认左齐,也可改变它们的对齐方式。(D)用鼠标双击页眉、页脚后可对其进行修改。

19.在Word表格中能够完成的操作有(ABCD)

(A) 设置表线宽度 (B)插入行

(C)插入列 (D)合并单元格

20.在Word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D)

(A)可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

(B)在同一行中文字的字体必须相同

(C)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可选中要操作的内容

(D)可在文档中插入图片

21.下列对Word描述正确的有(BCD)

(A) 一次只能打开一个文件,不能同时打开多个文件

(B) 可以将文件保存为纯文本(TXT)格式

(C) 默认的扩展名为DOC

(D) 在退出Word时,将提示保存修改后未被保存的文件

22.在Word中建立表格的方法有。(ABCD)

(A) 利用菜单"表格/插入/表格"来插入表格

(B) 利用工具栏内的进行手动绘制表格

计算机应用考题及答案

A. 单选框 B. 复选框 C. 列表框 D. 命令按钮 满分:5分 2. 下列资源中不能使用Windows提供的查找应用程序找到的有(b)。 A. 文件夹 B. 网络中的计算机 C. 文件 D. 已被删除但仍在回收站中的应用程序 满分:5分 3. 通常以KB或MB或GB为单位来反映存储器的容量。所谓容量指的是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字节数。 1KB等于(C)字节。 A. 1000 B. 1048 C. 1024 D. 1056 满分:5分 4. 在Windows中,下面的(A)叙述是正确的。 A. 写字板是字处理软件,不能进行图文处理 B. 画图是绘图工具,不能输入文字 C. 写字板和画图均可以进行文字和图形处理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5分 5. 对文件的确切定义应该是D)。 A. 记录在磁盘上的一组相关命令的集合

B. 记录在磁盘上的一组相关程序的集合 C. 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 D. 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满分:5分 6. 要从当前正在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转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窗口,只需用鼠标单击该窗口和 快捷键 (C)。 A. Ctrl+Esc B. Ctrl+Spacebar C. Alt+Esc D. Alt+Spacebar 满分:5分 7.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就其工作原理而言,基本上采用的是科学家 B()提岀的存储程序控制原 理。 A. 比尔. .盖茨 B. 冯.诺依曼 C. 乔治. .布 尔 D. 艾仑. .图 灵 满分:5分 8.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C()。 A. 3AC B. 3A.C C. 3A3 D. 3A.3 满分:5分 9. 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地连续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 (C) A. 采用了开关电路 B. 采用了半导体器件

实验六--计算机基础——WORD段落设置

实验六--计算机基础——WORD 段落设置

实验六WORD段落设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基本操作 2.掌握Word文字编辑和段落设置 二.实验内容 1.文档编辑与保存 (1)在Word中输入下列文字,保存文档为lx1.doc,并关闭文档。 计算机不但具有高速运算能力、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海量的存储能力,同时还有快速、准确、通用的特性,使其能够部分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数值计算也称科学计算。主要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在这类计算中,计算的系数、常数和条件比较多,具有计算量大、计算过程繁杂和计算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数值计算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尤其在尖端科学领域里极其重要。 数据处理也称事务处理,泛指非科技工程方面的所有任何形式的数据资料的计算、管理和处理。它

与数值计算不同,它不涉及大量复杂的数学问题,只是要求处理的数据量极大,时间性很强。目前,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已非常普遍。 (2)打开lx1.doc,为文档增加标题文字“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3)将正文第2段在结尾复制两遍,形成两个新段落;将正文第3段在结尾复制两遍,形成两个新段落。 (4)在正文末尾插入当前系统日期及Wingdings 字体的符号“ ”。 2.格式排版 (1)标题文字“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设置为“标题3”样式、居中;将其中文字“计算机的”设置为红色、字符间距加宽6磅、文字提升6磅、加着重号;将其中文字“应用领域”设置为二号。为标题加15%的底纹及2.25磅的阴影边框(注意:应用范围为段落)。 (2)设置正文各段,段前间距0.5行,段后间距2.5磅,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间距。 (3)正文第1段设置为宋体、小四;文字“海量的存储”添加1.5磅单线框;文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开辟了使用计算机的新领域”加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 个 B. 16 个 C. 128 个 D. 256 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 CPU 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 K 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 代表的是(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 的两大部件是(A)。A、 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 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 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 )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 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 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word测试题

Word上机练习题 1.打开Word,输入如下内容: 【文档开始】 今日荣宝斋 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久已闻名海内外,其制作工厂的师傅们,均属艺林翘楚。目前,荣宝斋及其门市部仍在经营和发展各项业务,包括经销古今书画家的真迹或木版水印作品,供应文房四宝,提供装裱、加工修复等业务。其下属荣宝斋出版社、荣宝斋艺术品拍卖公司、荣宝外贸公司、服务公司亦为书画家们创作和繁荣书法绘画艺术、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文档结束】 按要求对文档进行格式设置: ①标题: 字体:隶书;字形:加粗;字号:小二号;字体颜色:绿色;位置:水平居中; 下滑线线形:波浪形;下滑线颜色:紫罗兰(128,0,128);字符间距:缩放90%,间距加宽3磅,位置降低2磅;字符效果:七彩倪虹。(10,13没有这个效果) ②正文文字: 字体:仿宋;字号:四号;字体颜色:淡紫色(255,83,255)。行间距:1.5倍行间距;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左右各缩进2个字符;分栏:分为等宽3栏,并加分割线。 ③插入页眉页脚:页眉为“荣宝斋简介”,居中显示;页脚为当前日期。 ④设置奇偶页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⑤将该文档以名字WD1.DOC保存在C盘下。 2.打开Word,输入如下内容: 【文档开始】 云居寺简介 位于北京房山区境内的云居寺建于隋末唐初。云居寺的石经山藏经洞中的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篆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这时石阶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档结束】 按要求对文档进行格式设置: ①标题: 字体:华文新魏;字形:加粗,倾斜;字号:小二号;字体颜色:玫瑰红;字体加着重号;字符间距:缩放150%;字符效果:礼花绽放(07版)。位置:水平居中。 ②正文文字: 字体:楷体_GB2312;字号:四号;段间距:段前1行,段后0.5行;首字下沉:2行;首字字体:华文楷体;首字颜色:茶色;插入当前日期和时间:在段尾插入,格式为××年××月××日; ③设置页边距上、下各2.5厘米,左、右各3厘米;纸张大小为A3; ④在文档下方插入一幅剪贴画(可以任选),将环绕方式设置为紧密型,水平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对齐。 ⑤为该文档设置打开权限密码(密码可自己设定),并将该文档以名字WD2.DOC保存在C 盘下。 3.打开Word,输入如下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解析 一.WORD 1.(2)字体、字号、两端对齐 各段行间距1.5倍: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 (3)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设置版式:在图片上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 (4)设置页码和页码位置:插入→页码 (5)输入公式:插入→对象→Microsoft 公式3.0

2.(2)第一段首字下沉3行,距正文0厘米:选中要下沉段落→格式→首字下沉 (3)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版式(页眉)

(4)项目符号设置: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点在除了“无”以外的图上)自定义→字符(修改字体和选择*号) 3.(3)设置红色、倾斜、下划线为单波浪线:选中修改段落 5.(4)设置页眉:视图→页眉和页脚 10.(2)各段行间距为2.5倍行距: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多倍行距

(4)设置页脚:视图→页眉和页脚 13.(4)设置页面边框:格式→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 14.(2)表格边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按要求画边框 15.整表垂直居中:全选表格→点居中 文字水平居中,数据水平右对齐:选中文字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居中 选择数据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右对齐 表中底纹为灰色-30%:选中需要灰色部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点击油漆桶

19.(2)替换文字:编辑→查找→替换→按要求输入文字

(3)底端加入页码,起始页码为2:插入→页码→位置(底端)→格式→起始页码给标题加上20%的样式底纹:选中标题→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样式→20% (4)着重号:选中着重文字→格式→字体→着重号 (5)分栏:选中要分栏文字→格式→分栏→选择分栏栏数→选中分割线

计算机一级word考试试题

计算机一级word考试试题以下为WORD上机操作题,红色文字为操作,请把黑色部分文字或表格复制到一空白WORD文档中进行操作。 第一题 1、将第一段“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的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2、将文档的标题“前言”设置为“加粗” 3、将文档的第二段“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与第三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的内容交换位置 4、将文档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全部都替换为“CAI” 5、在文档最后创建一个3×3的空表格 前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以一种文化形态渗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师作为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运用以 及相关素质的状况,不仅关系到下一代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尚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有些教师虽然进行了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由于所学知识的针对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践,以致学用脱节。毫无疑问,要尽 快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在近阶段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用途最广,并将逐步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力工具。长期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 大多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制作开发,而在教学中最有发言权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却没有发挥出来。事实上,教师应成为开发和应 用教学辅助软件的主要力量,没有教师参与开发和使用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不可能真正发挥出来。有关 专家对目前教学软件状况所作的“数量不少,缺乏精品,实用性差”的评价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要使情况得到根本转变,加强 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的培训十分必要。 第二题 1、将第一段“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的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2、将文档的标题“前言”设置为“居中”对齐方式 3、将文档的标题“前言”设置为“黑体”、“三号” 4、将第二段“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首行缩进两个汉字(0.75厘米,不能使用空格代替缩进) 5、删除表格中的最后一行 前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以一种文化形态渗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师作为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相关素质的状况,不仅关系到下一代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尚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有些教师虽然进行了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由于所学知识的针对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践,以致学用脱节。毫无疑问,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在近阶段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

计算机基础word2010上机操作

实验1 Word 2010文档编辑与排版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保存与打开方法 2.熟练掌握文本的输入方法,以及样式和表格的设置 3.熟练掌握文本编辑过程中的插入、删除、修改、移动、复制、粘贴等操作 4.掌握Word文档的字符、段落、页面格式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Word的工作界面和各个组成部分 (1)启动Word认识Word的工作界面,熟悉各组成部分。观察浏览一下标题栏,各项菜单项、工具按钮、视图方式、状态栏及右侧的任务窗口等,建立初 步的感性认识。 (2)熟悉Word的个性化菜单。所谓个性化是指仅将用户常用的菜单命令项优先显现出来,其余暂时隐藏,方便用户工作。 单击主窗口上某一主菜单项,如“文件”,注意到其下拉菜单结尾处的向下 双箭头按钮,鼠标指向它便会展开整个菜单。 (3)Word的工作界面基本是稳定的,用户也可以显示或隐藏某些部分,例如工具栏、命令按钮等。 2.建立与保存文档 (1)启动Word2010后,利用你熟悉的某种汉字输入法,在Word文档中输入下面的文字内容(段首暂不要空格)

说明:在我们输入文本之前,可以先花少许时间先浏览一下,寻找出现次数较多的词组,如,本段文本中的“Word”,输入时用一个文中不会出现的符号(如“#”)暂代之,输入完成后,利用“编辑|替换”命令,再以Word替换“#”。显然,这是一种有效的输入技巧。 (2)以“姓名1.doc”为文件名保存在“E:\专业+姓名”文件夹中,然后关闭该文档。 说明:当我们第一次保存文件时,Word默认的保存位置是“C:\我的文档” 文件夹。 3.打开文档进行编辑 (1)打开建立的“姓名1.doc”文档,在最前面插入一行标题文字“字处理软件概述”; 然后在两段之间再插入小标题“1.字处理软件的发展:”。 【提示】要在文档的最前面插入标题,只要将光标定位到最前面,按Enter键就可 插入新空行,然后输入要插入的标题。 (2)将文档分成三段,使“最早较有影响······杰出代表。”、“1982年……声音与一体”,各为一段;然后将正文的第一段复制到文档的最后;将“微软”替换为 “Microsoft”。 说明:在编辑文本时,为了实现快速编辑,经常要查找文本中的内容,往往还要对 某些相同的内容批量替换,或者是快速定位到文档中指定的位置,这些操作都是通 过“开始”菜单下的三条命令实现的:查找、替换、定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7年《计算机应用技术》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计算机执行程序其实就是逐条执行指令,每条指令的执行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操作【】。 A.分析指令、取操作数、执行指令、存结果 B.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存结果 C.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形成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D.取指令、取操作数、存结果、形成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2.具有涉及的数据量大,但计算方法较简单特点的计算机应用是【】。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过程控制 D.人工智能 3.下面有关计算机字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字长是CPU能处理二进制的最大位数 B.字长与CPU内部的寄存器、运算器的位数、系统数据总线和指令宽度无关 C.一般情况下,字长越长,价格越低 D.一般情况下,字长越长,运算精度越高,处理速度越快。 4.宏病毒是以具有宏功能的数据文件为感染对象,它是一种【】。 A.文件型病毒 B.复合型病毒 C.网络型病毒 D.引导型病毒 5.Windows 2000系列共有4个操作系统版本,不属于服务器平台的版本是【】。 A.Windows 2000 Server B.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C.Windows 2000 DataCenter Server D.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6.在Windows 2000的“开始”菜单中,用来登录Microsoft公司网站获取技术支持的命令是【】。 A.帮助 B.文档 C.Windows Update D.设置 7.在Windows 2000中,在一个项目上做标记,以便在该项目上执行随后的操作或命令,此项操作为【】。 A.选中B.选择 C.移动D.运行 8.在Windows 2000中,利用剪贴板可进行信息传送和信息共享,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实现信息传送和信息共享 B.同一个应用程序的不同文档之间实现信息传送和信息共享 C.同一个文档的不同位置实现信息传送和信息共享 D.传送或共享的信息只能是文字和图像。 9.在Windows 2000安装过程中,系统自动创建两个帐号:Administrator和Guest。若登录到Windows 2000系统时能使用“用户和密码”,则登录身份必须是【】。 A.Guest B.Administrator或Administrators组 C.Administrator或Guest D.Administrator和Guest 10. 在Word 窗口下方的状态栏中显示了系统当前的一些状态信息,包括四种工作方式的当前状态,这四种

计算机基础与综合编程实验报告word文档

《计算机基础与综合编程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类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1 实验目的 通过迭代式开发,深入掌握C语言的文件、链表、结构体、动态内存管理等技术,开发实现一个计费管理软件。 2 系统功能与描述 1.添加卡与查询卡的操作 (1)添加卡信息。 ①介绍 添加卡信息时,将添加的卡信息保存到工程目录下的card.ams文件。 ②输入 a、输入菜单项编号1实现“添加卡” b、添加卡信息时输入的卡信息 c、保存卡信息的文件路径 ③处理 a、获取保存卡信息的文件路径。 b、获取添加的卡信息。卡信息包括:卡号、密码、开卡金额、卡状态、开卡时间、截止时间、最后使用时间、使用次数、累积金额。 c、将每个卡信息组装成一条字符串,一张卡的每个信息间用“##”分隔。 d、将保存的卡信息的字符串写到工程目录下的card.ams文件末尾。 ④输出 a、保存成功,则显示添加的卡信息。 b、保存失败,则提示添加卡信息失败。 (2)查询卡信息:

①介绍 从工程目录下的card.ams文件中,读取并解析卡信息,将卡信息显示到界面中。 ②输入 a、输入菜单项编号2实现“查询卡” b、card.ams文件中的卡信息 ③处理 a、获取保存卡信息的文件路径。 b、逐行读取该文件中的卡信息并解析。 c、将将解析结果保存到内存中,在界面上显示读取出来的卡信息。 ④输出 a、读取失败,提示没有该卡的信息。 b、读取成功,则在界面输出卡号,状态,余额,累计使用,使用次数,上次使用时间,一共六个信息。 2.上机: ①介绍 根据用户输入的卡号和密码,判断该卡能否进行上机。更新可以上机卡的状态。 ②输入 a、输入菜单项编号3,实现“上机功能” b、输入卡号和密码 c、链表和文件中添加过的卡信息 ③处理 a、执行上机操作时,从卡信息文件中获取卡信息,添加到链表中。 b、以卡号和密码为条件,遍历链表中的卡信息,找到与输入条件相符的卡信息。 c、如果找到,以列表方式显示该卡的上机信息,并更新卡信息。如果未找到,就提示用户。 ④输出

《大学计算机基础》Word第一次实验课操作步骤

1、字符格式设置(P72) ——设置标题 1)将标题“复活节”设置为:华文彩云、初号,红色,居中 2)字符间距:加宽2磅 3)文字效果:礼花绽放 4)字符底纹:浅黄 ——设置正文 5)第一段文字设置为:黑体、小四;加黄色下划线 6)其余正文部分设置为:幼圆、小四、黑色。 7)中文版式的设置:第一段文字中,给“每”字加增大圈号;给“教堂”两字加拼音。 2、段落格式设置(P75页) 1)首行缩进:设置正文部分所有段落首行缩进两字符。 2)左右缩进:设置正文第一段左、右缩进各5字符 3)行间距:设置正文第一段行间距为1.15倍行距 4)首字下沉:设置正文第二段复活节的“复”字首字下沉三行 5)边框和底纹:在“页面边框”中选择一种艺术性边框,给页面围上花纹。 3、分栏 1)设置正文最后一段分成两栏,加分隔线。 4、图文混排 ——图形设置(P93) 1)插入图片“复活节彩蛋”。 2)设置图片大小为高6.5CM,宽9.5CM(注意:取消“锁定纵横比”) 3)设置图片格式为“四周形环绕”,调整图片位置,使得第三段文字环绕在图片周围 4)插入剪贴画——类别“Web背景”、纹理。 5)设置剪贴画衬于文字下方。 6)设置剪贴画为“水印”效果。 7)将剪贴画设置为文档的背景图。 ——艺术字设置(P98) 8)在文档末尾插入艺术字“复活节的来历”,波浪形式样,华文行楷,40号 9)再设置艺术字格式,填充颜色为“双色过渡”填充效果,从桔黄过渡到海绿;线条颜色为黄色,1磅实线条。 完成效果如下图:

文字素材: 复活节 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因为它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 要庆祝这一节日。复活节庆祝活动从四旬斋开始。四旬斋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刚好四十天,

计算机一级word操作题

word01 在wordxp(2002)中打开考生文件夹中的文档wd01doc,完成如下操作: 1)将标题“浅谈书籍设计的风格”设置为艺术字,式样为“艺术字式样”对话框中第4行第3列。字号28,仿宋_GB2312,居中; 步骤:(1)选中“浅谈书籍设计的风格”这几个字,注意,选中文字的时候从左到右选择,不要把文字段落最后的回车标识选中。正确的选中状态是这样的:。错误的选中状态会包 含回车标识,。请仔细观察两张选中状态的截图,如果反黑的选中状态中也包含了回车标识,就是错误的文字选择状态。 再点击菜单栏里的“插入”下的“图片”中的“艺术字”。如图(1-1)所示: 图(1-1)插入艺术字 (2)点击之后,出现艺术字设置窗口,选中第四行第三列的样式,如图(1-2)所示: 图(1-2)艺术字库 (3)在图2所示的艺术字库设置窗口中,点击“确定”按钮后,出现艺术字文字编辑窗口。在这个

窗口中可以进行字号、字体的设置,设置字号28,仿宋_GB2312。如图(1-3)所示: 图(1-3)编辑艺术字文字 (4)点击艺术字编辑窗口中的确定后,在正文中生成艺术字形态如图(1-4)所示,这时艺术字还没有在段落中居中。 图(1-4)生成的艺术字 (5)点击选中艺术字,再点击菜单栏里的“格式”下的“段落”,打开段落格式设置,设置对齐方式为“居中”,如图(1-5)所示: 图(1-5)设置对齐方式 2)把文中英文段落的每一个句首改为大写,其余字符为小写; 步骤:(1)选中英文,再点击菜单栏里的“格式”下的“更改大小写”,如图(1-6)所示:

图(1-6)更改大小写 (2)打开更改大小写设置窗口,选中“句首字母大写”,并按确定,更改大小写设置窗口如图(1-7)所示 图(1-7)更改大小写设置窗口 3)使用替换功能将文章中的“personality”替换成“personality”,加着重号步骤:(1)点击菜单栏里的“编辑”下的“替换”,如图(1-8)所示: 图(1-8)替换 (2)打开查找和替换窗口,如图(1-9)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和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和答案考试7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试题和答案参考 计算机试卷7 一、单选题 1、较好的解决"硬件不断更新,而软件相对稳定"的方法是______。 A:用高级语言编程 B:序列机的推出 C:开发复杂的软件 D:完善操作系统 答案: B 2、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______。 A:功能和用途 B:性能和规律 C:处理数据的方式 D:使用范围 答案: C 3、下列描述不属于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的是。 A:通用性强 B: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C:晶体管 D:无逻辑判断能力 答案: D 4、人造卫星轨迹计算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 ______。

A:科学计算 B:辅助设计 C:过程控制 D:人工智能 答案: A 5、以下四项关于信息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信息可以传递 B:信息可以处理 C:信息可以和载体分开 D:信息可以共享 答案: C 6、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系统包括主机和外设。下面关于主机和外设错误的说法是______。 A: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及外存储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 B: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主机 C:硬盘大都装在主机箱内,但它不属于主机的构成部分 D: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合称主机 答案: B 7、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这两个二进制数是______。 A:1和2 B:0和2 C:0和1 D:1和10 3

8、一般说软件包括程序和______。 A:代码 B:系统 C:文档资料 D:使用说明书 答案: C 9、冯·诺依曼在1946年提出了计算机的程序存储原理。关于计算机的程序,其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程序由指令构成 B:程序和数据都用十进制数表示 C: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构成 D:计算机以CPU为中心 答案: B 10、计算机中,匹配主机与外设之间的工作速度、数据形式的是______。 A:接口 B:高速缓存 C:总线 D:硬盘 答案: A 11、关于外存与内存的相互关系,下列四项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内存存储容量通常与外存一样大 B:内存存取速度比外存快 C:内存存取速度比外存慢 D:内存与外存都要使用非电子器件 4

郑大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册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 电子管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 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办化自动化 2.计算机辅助系统 3.虚拟现实 4.人工智能 5.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监视资源 2)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分配资源 4)回收资源 2.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 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 等。 5.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

1在Word中,在页面设置选项中,系统默认的纸张大小是(B). A、16开 B、A4 C、B5 D、A3 2在Word中,若将光标快速地移到前一处编辑位置,可以(C). A、单击垂直滚动条上的按钮 B、Ctrl+Home C、Shift+F5 D、单击水平滚动条上的按钮 3在Word状态的编辑状态下,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后(A). A、只能将当前文档存储在已有的原文件夹内 B、可以将当前文档存储在已有的任意文件夹内 C、将所有打开的文件存盘 D、可以先建立一个新文件夹,再将文档存储在该文件夹内 4在Word文本中,当鼠标移动到正文左边,形成右向上箭头时,连续单击鼠标(B)次可以选定全文. A、1 B、3 C、2 D、4 5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编辑的文档是C盘中的D1.DOC文档,要将该文件存储到软盘,应当使用的是(C). A、插入菜单中的命令 B、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C、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D、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 6Word文档中选中一句,则应按住(D)键单击句中任意位置. A、左SHIFT B、右SHIFT C、ALT D、CTRL

7在word中可以建立几乎所有的复杂公式,通过下列哪种方法实现.A A、执行"插入"菜单的"对象"命令中选择公式编辑器 B、Excel公式 C、执行"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 D、执行"格式"菜单中的"符号"命令 8在Word的编辑状态,执行"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后(D). A、被选择的内容移到插入点 B、剪贴板中的内容移到插入点 C、被选择的内容移到剪贴板 D、剪贴板中的内容复制到插入点 9Word中,当前已打开一个文件,若想打开另一文件(B). A、首先关闭原来的文件,才能打开新文件 B、两个文件同时打开 C、新文件的内容将会加入原来打开的文件 D、打开新文件时,系统会自动关闭原文件 10当前活动窗口是文档d1.doc的窗口,单击该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后(C). A、关闭了d1.doc文档但当前活动窗口并未关闭 B、该窗口和d1.doc文档都被关闭 C、在窗口中不显示d1.doc文档内容,但d1.doc文档并未关闭 D、d1.doc文档未关闭,且继续显示其内容 11在Word 文档编辑中,使用(C )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可以在文档中指定位置强行分页. A、格式 B、编辑 C、插入 D、工具 12在Word窗口下,若要将其他Word文档的内容插入到当前文档中,可以使用"插入"菜单中的(C). A、符号命 B、图片命令 C、文件命令 D、对象命令 13设Windows处于系统默认状态,在Word编辑状态下,移动鼠标至文档行首空白处(文本选定区)连击左键三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及标准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及答案 1、与十进制数100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A)0010011B)1100010C)1100100D)1100110 之间的转换,方法:整数部分除基取余。例如这道题只需要把十进制数100去除2(二进制基数)即可,取余数的方法为:先得的余数放到低位,后得的余数放到高位。 2、在微型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A) ASCII码B)BCD码C)汉字编码D)补码 3、计算机病毒可以使整个计算机瘫痪,危害极大。计算机病毒是 A)一条命令B)一段特殊的程序C)一种生物病毒D)一种芯片 4、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存储都采用 A)二进制B)八进制C)十进制D)十六进制 5、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1KB=1024×1024B B)IMB=1024B C)1KB=1000B D)1MB =1024×1024B 6、如果设汉字点阵为16×16,那么100个汉字的字型信息所占用的字节数是 A)3200 B)25600C)16×1600 D)16×16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所考查的范围包括有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初步知识。

在这次考试中,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试题共有道。 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 A)程序和数据B)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C)程序、数据和文档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列关于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PU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也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B)CPU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C)CPU只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D)CPU既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也不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3、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为 A)程序管理、文件管理、编译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 D)硬盘管理、软盘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批处理管理 C)运算器管理、控制器管理、打印机管理、磁盘管理、分时管理 D)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4、将指令中的操作码翻译成相应的控制信号的部件称为________器。 1、Windows98中,可以打开“开始”菜单的组合键是 A)Alt+Esc B)Ctrl+escC)Tab+Esc D)Shift十Esc 2、在Windows98缺省状态下,鼠标指针的含义是 A)忙B)链接选择C)后台操作D)不可用 3、在Windows98中,右单击“开始”按钮,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有 A)“新建”命令B)“查找”命令C)“关闭”命令D)“替换”命令

2016年计算机一级考试操作题(word)

2016年计算机一级考试操作题(word) 计算机一级考试完全采取上机考试形式,各科上机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下文是gkstk考试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一级word操作题,希望能为考生们提供帮助! 试题01 27 、请打开D:\DOC\530007 . DOC 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注: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将第一段文档“艺术无国界”设置为居中对齐; (B) 、将第二段设置为左、右各缩进 28 磅,段前段后间距为 52 磅,行距为 1 . 5 倍; (C) 、将第三段设置首字下沉,下沉行数为 2 ,距正文 l 厘米。 (D) 、保存文件。 28 、请打升 D:\ DOC \ 530002.DOC 文档,完成以操作:(注: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 .设置该文档纸张的高度为 21 厘米、宽度为 21 厘米,左、右边距均为 3 . 25 厘米,装订线 1 . 0 厘米,装订线为左; B .设置第二段文档的字体格式:字体:楷体一 B2312 ,字形:加粗、倾斜,字号:小四,字体颜色:蓝色,红色单下划线。 C .保存文件。 29 、打开D : \DOC \ 531039.DOC ,完成以一操作:(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 .将文中所有“醒狮”一词格式化为红色的字且有“礼花绽放”的文字效果(提示:使用查找替换功能快速格式化所有对象) B .将含有文字“以兽治兽”的段落分为等宽的两栏,栏宽为 7 厘米。 C .保存文件。 30 、请打开 D:\ DOC \ 530106 . DOC 文档,完成以下操作:(往: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役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含答案)

计算机应用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外部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扫描仪 B、键盘 C、绘图仪 D、光笔 2.启动Windows后,出现在屏幕整个区域的称为()。 A、桌面 B、窗口 C、资源管理器 D、工作区 3.在资源管理器左窗口中,文件夹图标左侧有“+”标记,表示()。 A、该文件夹中有子文件夹 B、该文件夹中没有子文件夹 C、该文件夹中有文件 D、该文件夹中没有文件 4.在Windows中不属于控制面板操作的是()。 A、更改桌面背景 B、添加新硬件 C、造字 D、调整鼠标的使用设置 5.在Windows中将屏幕分辩率调整到1024×768,应在控制面板中的() 设置。 A、系统 B、显示 C、管理工具 D、分辨率 6.在“添加/删除程序”中,可以进行的工作是()。 A、删除一个网上其他计算机的应用程序 B、添加一个硬件的驱动程序 C、删除一个用户工作组 D、删除Windows系统的部分组件 7.Windows中更改任务栏上时间的显示方式,可以使用控制面板中的()。 A、区域和语言选项 B、外观和主题 C、时间和日期 D、系统 8.Word不具有的功能是()。 A、表格处理 B、绘制图形 C、网络设置 D、自动更正 9.在Word 中,查看文档的打印效果的屏幕视图是()。 A、普通视图 B、大纲视图 C、页面视图 D、文档结构视图 10.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编辑的文档是C盘中的d1.doc文档,要将该 文档拷贝到移动存储器中,应当使用()。 A、“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B、“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 C、“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D、“插入”菜单中的命令 11.W ord中“文件”菜单底部显示的文件名所对应的文件是()。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1.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说法正确的是____。 C.是人为制造的 2.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 B 3.在Windows中,不属于控制面板操作的是() D.造字 4. 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 B可编程性 5.什么是网络协议?请简要说明之。请写出五种常用的网络协议。 答: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在局域网中用得的比较多的是IPX/SPX.。用户如果访问Internet,则必须在网络协议中添加TCP/IP协议。 6.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请问Windows属于什么软件? Word属于什么软件?什么软件可以替代Windows?什么软件可以替代Word?(10分)答:Windows属于系统软件。Word属于应用软件。DOS、OS/2、UNIX、XENIX、LINUX软件可以替代Windows。金山wps软件可以替代Word。 7.试列出Windows中二种文件复制的方法。(10分)答:1.鼠标左键单击所需要复制文件,按下快捷键“CTRL+C”复制文件,鼠标移动到需要复制的地方,按快捷键“CTRL+V”粘贴文件。完成文件复制。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鼠标移动到需要复制的地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 8.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和逻辑组成是什么?(10分)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组成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具体的还是要研究,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都是围绕这五大部分展开 9.当前我国的____主要以科研和教育为目的,从事非经营性的活动。C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10.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096644.html,是Internet中主机的() D. 域名 11. 在浏览网页时,下列可能泄露隐私的是_ A.Cookie 12. 在Windows中,不属于控制面板操作的是 B.造字 13. 与二进制11111110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B.254 14.如果要从一张幻灯片“溶解”到下一张幻灯片,应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D. 幻灯片切换 15. 域名是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的计算机名,域名中的后缀.edu表示机构所属类型为政府站点 A.错误

大学计算机实验WORD作业1

WORD作业1——图文混排 (第1次实验课内容) 一、实验内容 参考《实验1-1 应用Word设计制作班级报刊》(实验教程P1),用Word完成一篇图文混排的文稿。 ?注:内容及形式不限(不限于“班级报刊”),如:可上网收集自己感兴 趣主题的文字和图片等资源,在此基础上完成“图文混排”文档。作业 文档中至少要包括插图(图片、剪贴画、形状等对象)、文本(文本框、 艺术字、字首下沉等对象)、表格等对象,且要恰到好处地设置它们与正 文之间的位置关系,加强自己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文档中要有项目符号、 分栏、边框底文等格式的应用。 二、提交作业要求 ◆结果文档(包括实验小结)。 ?“实验小结”包括实验后收获、所遇问题、解决方法、未解决的问题及 简答一道思考题。 ?结果文档的文件名要规范,命名规则:学号_姓名_WORD作业1.docx。 例:“12011001_常佳鑫_WORD作业1.docx”。 ?认真阅读“六、实验习题”中提出的问题,在实验报告的“实验小结” 中选答一道(简答)。 ◆ 注意:未能当堂完成的作业要保存在自己的优盘或邮箱里,已完成且提交了的作业也需自己保存一段时间(后续作业可能需在该作业基础上进行,也有可能所提交的作业出现问题(如无法打开等))。 注意:每名学生的文档内容不可能完全相同,要独立完成作业,若出现完全一样的作业结果文档,被视为抄袭,0分处理。

三、作业评分规则: 1.5分:在完全消化了“指导书”中的实验知识点后的再创新,实验要完 整,小结要有自己的特色;实验结果文档命名规范。 是“最好的”作业,得满分就一定要认真、需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鼓励自主创新。 2.4分:基本完成“指导书”中的实验知识点,实验基本完整(其中1-2 个小要点完成情况不是很好);小结一般;实验结果文档命名规范。 是大多数学生的作业成绩。 3.3分:基本完成“指导书”中的实验知识点,实验基本完整(其中3个 以上小要点完成情况不是很好);小结一般;实验结果文档命名不规范。 目的: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下次实验成绩。 4.2或1分:实验不完整(缺多个要点)、或无小结等。 少数;计算机操作基础很弱、又很想努力掌握操作技能的同学应该主 动寻求帮助。 5.0分:抄袭,警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