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整理

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整理
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整理

4.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酸(DNA)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C.核酸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导入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20.右图表示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X、Y物质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可以发生在细胞外

B.b过程为脱氨基作用,c过程为氨基转换作用

C.d过程不可能在血浆中完成

D.X物质中可以含有必需氨基酸,Y物质中不可能含有

49.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的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

样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

菌体数量32 56 127 234 762 819 821 824 pH 6.0 4.7 5.9 4.9 5.7 5.1 5.3 5.6 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样次序:a→b→c→g→f→h→e→d

B.g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

C.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c样时期选取菌种

D.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被耗尽

3.如图所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

个中心粒

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

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C.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

素标记法

D.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4.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正确关系的图形是

(B )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所有生物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B.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

D.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中ATP的形成一定伴随氧的消耗

B.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 TP的主要场所

D.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3.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球蛋白与细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过程属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C.只有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或免疫缺陷病等

4.在含乳糖和少量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其生长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均为对数期,此时大肠杆菌的增

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B.c时期细胞内正在合成利用乳糖的酶,

该调节方式为酶活性的调节

C.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和乳糖既是大肠杆

菌的碳源,又是能源物质

D.在只含乳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

以b时期的大肠杆菌为菌种可缩短调整期

5.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并不都能形成四分体

B.荠菜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两个阶段

C.青蛙的原肠胚细胞和囊胚细胞所含DNA、RNA及蛋白质的结构相同

D.荠菜和青蛙的受精卵发育成8细胞的球状胚体都需经过3次有丝分裂

1.一变异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第Ⅳ对染色体多了1条,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则其()

A.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B.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100%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4.下列对右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二

磷酸腺苷和还原型辅酶II含量的变化

B.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

类和干重的变化

C.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

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D.a和b可分别代表艾滋病感染者在患病期间体内HIV和

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

5.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II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nm的蓝紫光和640—660nm的红橙光,那么根据图II实验现象推断A、B、C三种灯泡与图I 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及温室中应选择的灯泡种类分别是()

A.①②③A灯B.③①②B灯C.②①③B灯D.③①②C灯

30.(20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图甲为适宜温度条件下,玉米与大豆(用A或B表示)的光合速率随外界CO2浓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对CO2利用的差异是

。CO2浓度高于m 时,限制B植物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2)图乙表示的是图甲中(填“A”或“B”)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其中能使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色素是;物质e的作用

是。

(3)农民常将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以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

II.马铃薯的大多数野生种为二倍体,直接与四倍体栽培品种杂交很难成功,限制了马铃薯野生种优良基因的利用。如果用马铃薯栽培品种的单倍体与野生种(二倍体)

的体细胞融合,可成功地培育出具有野生种优良基因的栽培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获得马铃薯栽培品种的单倍体可采用的方法。

(2)将栽培品种的单倍体与野生种(二倍体)的体细胞融合,首先要去除细胞壁,方法是;再用化学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

合;最后通过再生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与再生细胞壁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

是。

(3)获得杂种细胞后,还要经技术才能获得杂种植株,此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

31.(22分)生物体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1)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器官示意图,①②③

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

到B,原因是;在

体温调节过程中,与③起协调作用的激素

是。当③分泌过量时,①和②的

分泌量会减少,这种调节作用

叫。正常人进食后,④分泌

量增多,当④作用于肝细胞时,它在血糖平衡

调节过程中具体的作用途径

有。

(2)某同学根据下表,设计了一个验证“生长

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

生长素浓度(mol/L)0 10-6 10-510-410-310-210-1

扦插枝条幼根长度

0.6 3.5 5.2 6.8 5.3 0.6 0.2

(mm)

实验材料: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带芽枝条和去芽枝条各若干,用蒸馏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蒸馏水。

请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实验应选择枝条,原因是。实验组最好用浓度

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枝条,对照组应采用处理枝条。

30.(20分)I.(14分)(1)CO2浓度低于n时,B植物光合速率比A植物的高;CO2浓度高于n时,A植物光合速率比B植物的高(4分);光照强度

(2)A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3)提高光能利用率(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II.(6分)(1)花药离体培养(答“单倍体育种”不给分)

(2)酶解法(或“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聚乙二醇(PEG);高尔基体

(3)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1.(22分)水稻的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染病(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矮杆抗病与高杆抗病的水稻杂交,得到的子代为高杆抗病和高杆易染病。

①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②子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关键原因是:两亲本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

分离。

(2)让基因型为AaBb 的水稻自交,获得子一代。

①子一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是。

②子一代中最符合育种要求的基因型为。

(3)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符合人类需要的水稻变异植株,可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将该突变性状保留下来,其培育的过程是:一→脱分化形成愈

伤组织一→一→移栽发育成完整植物。

(4)我国科学家成功地把螺旋藻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植入普通水稻基因中,该转基因水稻的生长周期显著缩短,光合作用速率增长70%,淀粉含量大幅增加,达到了

周期短、见效快、粮食增产的目的。

①若该基因在水稻细胞中不能表达,理论上应对该基因结构中的部

分进行修饰。

②为了避免转基因水稻携带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最好将该基因

植入水稻细胞的DNA中。

③简要写出确定“螺旋藻基因是转移到叶绿体内还是转移到染色体上?”的步骤。

。31.(22分)(1)①aaBb(2分)AABb(2分)②等位基因B、b(2分)(2)①3/4(或12/16)(2分)②aaBB(2分)

(3)突变的水稻组织(2分)→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试管苗(2分)→移栽发育成完整植物

(4)①非编码(2分)②叶绿体或线粒体(2分)

③P:转基因水稻(母本)×普通水稻(父本);P:普通水稻(母本)×转基因水

稻(父本)(2分);

将正交、反交的F1分别种植在适宜水稻生长的相同环境中,观察比较二者的性状表

现(2分)

历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知识点】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必修二第四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遗传信息的转录”考点,在考纲中属于Ⅱ层次要求;同时考查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的“核酸的分布”考点,在考纲中属于Ⅰ层次要求。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间进行一定的融合,本题整体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题技巧】题干明确考查真核细胞的转录过程,要求考生能够抓住“真核细胞中”这个关键词语,为后面的C选项作出铺垫。 【答案解析】 A选项中考查DNA转录的产物,高中教材介绍了三种RNA,tRNA、rRNA 和mRNA,属于识记层次 B选项考查理解能力,同一细胞中不同的基因转录可以同时进行,其

转录的产物RNA不同,所以不同的两种RNA可以同时转录得到,属于理解层次 C选项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见教材必修一第27页),所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可以发生转录过程,形成RNA,故细胞核外也可以发生RNA的合成 D选项考查DNA转录过程中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合成RNA,故合成的RNA和原模板连的碱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配对的 【答案】 C 【教学反思】 通过本题的解析与反思,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课本,回归教材,挖掘教材,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全面而准确地复习,特别在后期复习中要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展开合理的延伸。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的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所以在备考时要加强综合练习,特别要阅读课本,熟读内容。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知识点】

近五年高考试题汇编

近五年高考生物试题汇编——选修一 (2017?新课标Ⅰ卷)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解析】(1)细菌分解尿素是由于细菌体内合成脲酶的结果,尿素是有机物,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分解者,而不是生产者,只能生产者才能利用CO2作为碳源合成有机物。葡萄糖通常既作为碳源,也可作为能源。(2)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通常只能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对于“NH4NO3”或“尿素+NH4NO3”均含有无机氮源。(3)KH2PO4和Na2 HPO4为微生物提供P元素和无机盐离子如钾离子和钠离子,还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2017?新课标Ⅱ卷)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菌种发酵时间 (2)好氧菌 (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 (2017?新课标Ⅲ卷)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

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整理

4.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酸(DNA)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C.核酸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导入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20.右图表示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X、Y物质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可以发生在细胞外 B.b过程为脱氨基作用,c过程为氨基转换作用 C.d过程不可能在血浆中完成 D.X物质中可以含有必需氨基酸,Y物质中不可能含有 49.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的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 样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 菌体数量32 56 127 234 762 819 821 824 pH 6.0 4.7 5.9 4.9 5.7 5.1 5.3 5.6 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样次序:a→b→c→g→f→h→e→d B.g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 C.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c样时期选取菌种 D.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被耗尽 3.如图所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 个中心粒 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 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C.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 素标记法 D.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4.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正确关系的图形是 (B )

历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章汇编

历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章汇编 第1章 (四川卷)2.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四川卷)6. 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 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天津卷)1.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 (北京卷)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 系错误 ..的选项是

(江苏卷)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

生物选修一全国高考近六年试题汇总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全国卷(2010-2016)考题汇总 (2011年)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9.【答案】(1)原油选择(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2013年)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_法或______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 答案:(1)划线稀释涂布(或涂布)(2)涂布(3)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弱耐药菌(4)A (2012年)39.(15分)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 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 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 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 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 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和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类生长调节剂。(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填“6-BA”或“IAA”)。 【答案】(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细胞分裂素(2)IAA浓度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0~0.5mg/L (3)1(4)6-BA (2010年)37.【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列 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的 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

高考生物试题汇编(三)

高考生物试题汇编(三) 1.(10新课标)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 .有氧呼吸产生的[]H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 .无氧呼吸不需要2O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 的积累 D .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2.(10北京卷)2.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RNA B.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 C.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3.(10四川卷)3、.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2CO 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是 A .光强大于0.1mmol 光子 /2 · s m ,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 B .光强小于0.5mmol 光子/2 · s m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 C .光强大于0.7mmol 光子/2· s m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2CO 浓度 D .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4.(10山东高考理综)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5.(10江苏卷)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 和RNA 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 与ATP 的元素种类不同 C. T 2噬苗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 中 D.双链DNA 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2018年高考生物往年真题分类汇编

2018年高考生物往年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细胞及分子组成 1.(2016·高考全国卷乙)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2016·高考江苏卷)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相关 3.(2016·高考江苏卷)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物质运输 1.(2016·高考全国卷乙)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2.(2016·高考全国卷丙)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2019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共11专题)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共11个专题) 01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考点一、病毒、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 (2019.全国卷3)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质,其他地方没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中,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 正确。故选B。 (2019.北京卷)6.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 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 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 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 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 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 【答案】 (1). 活细胞 (2). 吸附 (3). 记忆细胞和浆 (4). 根据预测出的甲流病毒的NA、HA结构,将其制备成抗原,

高中生物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7年高考试题J单元 生物与环境

J单元生物与环境 J1 生态因素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5.J2[2017·全国卷Ⅰ]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图2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5.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的数量增长。该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要充分利用该家畜资源,种群数量超过K/2,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后去捕获,捕获后数量维持在K/2左右,种群可快速增长起来,故D项正确。 5.J2[2017·全国卷Ⅲ]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5.B[解析] 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计数前不需要进行标记,A项不合理。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因该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故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B项合理。当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时,样方的数量应适当增加,面积也应适当增加,C、D项不合理。 3.J2、J3[2017·北京卷] 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3.A[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据题干可知,在模拟酸雨的条件下,“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A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种群密度的信息,B项错误。酸雨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也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丰富度,C项错误。由题干信息不能得出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的结论,D项错误。 5.J2[2017·江苏卷] 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图1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完整版)历年高考真题生物必修一选择题汇总

08年高考选择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 1、(08广东文基. 69)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 A.生长激素 B.维生素D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答案:B 2、(08广东理基.37)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构成的碱基不同 答案:B 3、(08广东理基.42)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 A.肽键B.氨基酸C.羧基D.氨基 答案:A 4、(08江苏生物.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答案:B 5、(08广东单科卷.1)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 A.花粉B.红细胞C.胰岛A细胞D.流感病毒 答案:A。 6、(08上海卷.1)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NB.OC.PD.S 答案:D。 7、(08上海卷.5)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 答案:B。 8(08上海卷.15)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链、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 798、2和2 B 798、12和10 C 799、1和1 D 799、11和9 答案:B. 9、(08上海卷.1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 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答案:A. 10、(08海南卷.1)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答案:B.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生物选修一全国高考近八年试题汇总

选修一物技术实践历年全国卷(2010-2017)汇总 (2010年)37.【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原因是。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的地方,目的是。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答案】⑴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不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2)蒸馏温度在一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3)下降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4)较低减少挥发;(5)a;(6)能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2011年)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9. 【答案】(1)原油选择(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 (2012年)39.(15分)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 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 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 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 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 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填“6-BA”或“IAA”)。 【答案】(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细胞分裂素(2)IAA浓度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0~0.5mg/L (3)1(4)6-BA (2013新课标卷Ⅰ)39.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 是。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 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 是。

生物选修一全国高考近八年试题汇总

生物选修一全国高考近八年试题汇总

选修一物技术实践历年全国卷(2010-2017)汇总 (2010年)37.【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原因是。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的地方,目的是。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答案】⑴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不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2)蒸馏温度在一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3)下降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4)较低减少挥发;(5)a;(6)能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2011年)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9. 【答案】(1)原油选择(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 (2012年)39.(15分)为了探 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 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 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 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 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

近五年高考生物真题分专题汇总

近5年高考生物真题-专题汇总

细胞的分子组成 1.[2015山东卷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2.[2017全国I卷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2017全国II卷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4.[2018全国III卷30] 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8全国II卷1] 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6.[2019全国III卷29]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学生版)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 1.(2017?卷.1)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C.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2.(2017?卷.3)关于哺乳动物体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醇在动物体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3.(2017?卷.4)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4.(2017?卷.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5.(2017?卷.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琢鄄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6.(2017?新课标Ⅰ卷.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 1.(2017?卷.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的细胞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2.(2017?卷.21)下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①②④属于生物膜系统 B.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 C.⑤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⑥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 3.(2017?新课标Ⅰ卷.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4.(2017?卷.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 B.组成成分中含mRNA 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 专题0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2017?卷.9)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2.(2017?卷.6)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 B.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分子与细胞基础(带详细解析)

2010-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 (10全国2)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10重庆卷)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10全国2)3.(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丙酮的作用是 (1)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10新课标)4.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010山东高考理综)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10四川卷)6、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 A.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B.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 C.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D.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 (10海南卷)7.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10江苏卷)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台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10重庆卷)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10海南卷)10.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1

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植物激素调节 1.(2018安徽卷)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等级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坐标曲线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旨在考察学生对图形的识别及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由图可知: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组相比,喷施施赤霉素和2,4-D都可降低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并且同时喷施赤霉素和2,4-D时这种效果更显著,A、B、C符合坐标曲线的含义,D 项从图中无法得出,所以选D项正确。

2.(2018全国卷新课标版)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 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虽然比较基础,但还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虽处理,但没有颠倒,结果是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不是d组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而是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3.(2018山东卷)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的生理作用。 细胞分裂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的分化,延缓衰老;常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故选项A正确。

2017年高考真题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2017年高考真题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 1.(2017?海南卷.1)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组成其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形成其的空间结构,A正确。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且形成长度不同的多肽链,B正确。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中,抗体将保持其活性,C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其所处环境中的温度、pH等环境理化因素影响,D错误。 2.(2017?海南卷.3)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答案】B 3.(2017?海南卷.4)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和A 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答案】C 【解析】草酸与食物中钙结合形成沉淀物不利于吸收,A正确。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氧,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C错误。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下来的是无机物,D正确。 4.(2017?江苏卷.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