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物理_桑建平_丁么明_丁世学_武汉大学出版社_习题解答[1]

新编大学物理_桑建平_丁么明_丁世学_武汉大学出版社_习题解答[1]
新编大学物理_桑建平_丁么明_丁世学_武汉大学出版社_习题解答[1]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一、选择题 题1.1 : 答案:[B]

提示:明确?r 与r ?的区别 题1.2: 答案:[A]

题1.3:答案:[D]提示:A 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加速运动, B 切向加速度, C 明确标、矢量的关系,加速度是

d dt

v 题1.4:

答案:[C]提示: 2

1

r r r ?=

-,12

,R R r j r

i ==-,21v v v ?=-,12,v v v i v j =-=-

题1.5: 答案:[D]

提示:t=0时,x=5;t=3时,x=2得位移为-3m ;

仅从式x=t 2-4t+5=(t-2)2

+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2,质点有往返 题1.6:

答案:[D]提示:a=2t=d dt v

,2224t v tdt t ==-?,02

t

x x vdt -=?,即可得D 项

题1.7:

答案:[D]

v 风

v 车1v 车2

提示: 21=2v v 车车,理清=+v v v 绝相对牵的关系 二、填空题 题1.8:

答案: 匀速(直线),匀速率 题1.9:

答案:2

915t t -,0.6 提示: 2915dx

v t t dt

==-,t=0.6时,v=0

题1.10:

答案:(1)21192

y x =-

(2)24t -i j 4-j

(3)411+i j 26-i j 3S

提示: (1) 联立2

2192x t y t

=??=-?,消去t 得:21192y x =-,dx dy

dt dt =+v i j (2) t=1s 时,24t =-v i j ,4d dt

=

=-v

a j (3) t=2s 时,代入22(192)x y t t =+=+-r i j i j 中得411+i j t=1s 到t=2s ,同样代入()t =r r 可求得26r

?=-i j ,

r 和v 垂直,即0?=r v ,得t=3s

题1.11: 答案:2

12/m s 提示:2(2)2412(/)dv d x a v x m s dt dt

=====

题1.12: 答案:1/m s

提示: 200

t dv

v v dt t dt =+=?,11/t v

m s ==,20

1332t

v dt t R θπ===?

,r π?==

题1.13: 答案:2

015()2

t v t gt -+-

i j 提示: 先对2

0(/2)v t g t =-r j 求导得,0()y v gt =-v j 与5=v i 合成得05()v g t =-

+-v i j

合 2

01=5()2

t v t gt -+-∴?r v

i j t

合dt=

题1.14: 答案:8, 2

64t

提示:8dQ v R Rt dt τ==,88a R τ==,2

264n dQ a R t dt ??

== ???

三、计算题 题1.15:

解:(1)3t dv a t dt == 003v t

dv tdt =∴?? 232v t ∴= 又232ds v t dt =

= 200

3

2s

t

ds t dt =∴?? 312S t =∴ (2)又

S R θ= 3

16

S t

R

θ==∴

(3)当a 与半径成45

角时,n a a τ=

24

34

n v a t R =

= 4334t t =∴

t =∴

题1.16:

解:(1)dv a kv dt ==- 0

v t

dv kdt v =-∴??, 0ln v kt v =-(*) 当012v v =

时,1ln 2kt =-,ln 2t k

=∴ (2)由(*)式:0kt

v v e

-=

0kt dx

v e dt -=∴,000x

t

kt dx v e dt -=?? 0

(1)kt v x e k

-=-∴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一、选择题 题2.1: 答案:[C]

提示:A .错误,如:圆周运动

B .错误,m =p v ,力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 D .后半句错误,如:匀速圆周运动

题2.2: 答案:[B]

提示:y 方向上做匀速运动:2y y S v t t == x 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0),F

a m

=

2

2t

x v a d t t =

=?

,2

23t

x x t S v dt ==? 2

223

t t =+∴S i j

题2.3: 答案:[B]

提示:受力如图

Mg

F

'

F 猫

mg

设猫给杆子的力为F ,由于相对于地面猫的高度不变

'F mg = 'F F = 杆受力 1()F Mg F M m g =+=+ 1()F M m g a M M

+=

=

题2.4 : 答案:[D] 提示:

a a A

22

A B

A B m g T m a T m a a

a ?

?-=?=???=? 得4

5A a g = (2A B a a =,通过分析滑轮,由于A 向下走过S ,B 走过2

S

) 2

A B a a =∴

题2.5: 答案:[C]

提示: 由题意,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故 0(cos 60)()1010

m m

v m v =+ 共 0

=22

v v 共

题2.6: 答案:[C] 提示:

R

θθ

R

h-R

由图可知cos h R

R

θ-=

分析条件得,只有在h 高度时,向心力与重力分量相等

所以有2

2cos ()mv mg v g h R R

θ=?=- 由机械能守恒得(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220011

22

mv mv mgh v =+?=

题2.7: 答案:[B]

提示: 运用动量守恒与能量转化

题2.8: 答案:[D] 提示:

v v y

由机械能守恒得201

2

mgh mv v =

?=0sin y v v θ=

sin G

y P

mgv mg ==∴

题2.9: 答案: [C]

题2.10: 答案: [B]

提示: 受力如图

f

T F

由功能关系可知,设位移为x (以原长时为原点)

2()

x

F mg Fx mgx kxdx x k

μμ--=?=

?

弹性势能 2

212()2p F mg E kx k

μ-==

二、填空题

题2.11: 答案:2mb

提示: '2v x bt == '2a v b == 2F m a m b

=

=∴

题2.12:

答案:2kg 4m/s 2 提示:

4N 8N

x

y 0

由题意,22/x a m s = 4x F N =

8y F N = 2F

m k g a

=

= 24/y y F a m s m

=

=

题2.13: 答案:

75,1110

提示: 由题意,32()105F a t m =

=+ 2

7

/5v adt m s ?==? 当t=2时,1110

a =

题2.14:

答案:180kg

提示:由动量守恒,=m S -S m 人人人船相对S ()=180kg m ?船 题2.15: 答案:

11544

+i j 提示:各方向动量守恒

题2.16:

答案: ()mv +i j ,0,-mgR

提示:由冲量定义得 ==()()mv mv mv --=+I P P i j i j 末初- 由动能定律得 0k k E W E ?=??=,所以=0W 合 =W m g R -外

题2.17:

答案:-12

提示:3

1

12w Fdx J -==?

题2.18:

答案: mgh ,212

kx ,Mm G r - h=0,x=0,r =∞ 相对值

题2.19: 答案: 0

2mg

k ,2mg

题2.20: 答案:

+=0

A

∑∑外力

非保守力

三、计算题 题2.21:

解:(1)=

m F xg L 重 ()m f L x g L μ=- (2)1()(1)g

a F f x g m L

μμ=-=+-重

(3)dv a v dx =,03

(1)v L

L g vdv x g dx L μμ??

=+-???

???

,v =

题2.22:

解:(1)以摆车为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力,动量守恒。设摆车速度v (对地)、小车的速度为V (对地)。 0x m v M V

-= x MV

v m

= 00()t

t

x MV

v dt dt m =?? 设10t

x x v dt =??,20

t

x Vdt =??

则2

1M x

m x =??,根据位移公式:mM m M r r r ωω=+???

122()()/l x x M

m x m

=?+?=+?

2()/()x m

l M m ?=+ (2)0mv MV -= 2211

22

mgl mv MV =

+

摆球速度v =

V =

题2.23

解:0/K Mg x

=,油灰碰撞前v = 动量守恒有:()mv m M V =+

机械能守恒有(m ,M ,弹簧,地球为系统):

22200111

()()()222

k x x m M V kx m M g x +?=++++?

则00.3()m x x m M ?=+=

第3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一、选择题 题3.1: 答案:[B]

提示:A 错,=?M r F ,合外力矩不等于合外力的力矩 C 错, 2

I m r =,r 是相对参考点的距离, D 错, 动能2221112

2n

i i

i E m r I ωω==?=∑,

题3.2: 答案:[A]

提示:若绳的张力为T ,TR I β= 若物体的加速度为a ,a R β= 2TR I R Ia β==,mg T ma -=

2

g a I g mR =

+

,212

h at =

2

2

()2gt I mR g h

=-

题3.3: 答案:[D]

提示:系统角动量守恒0mv l I ω=,2

13

I mL = 由于完全弹性碰撞,22011

22

mv I ω=,故D 正确

题3.4: 答案:[C]

提示: 射入点沿轮切向动量守恒,故 0s i n ()m v m m v θ=+,v

R

ω=

, C 正确

题3.5: 答案:[D] 提示:=M r F ?,r 和F 在同一方向上,力矩为0,故角动量守恒

由定义知其动量和动能将改变

二、填空题 题3.6:

答案:2

12M m R ??+ ???

, 02M M m ω+ , 2

02m M R M m ω-+

提示:人走到边沿时,系统的转动惯量为盘的转动惯量和人的转动惯量之和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220001

1,

(),

2

2I I I M m R I M m R ωω??==+=+ ???

转台受冲量矩等于转盘角动量的增量,即201

()2

MR ωω-

题3.7: 答案:

12lmgcos θ, 3cos 2g l θ , 1sin 2lmg θ, 1sin 2

lmg θ 提示:力矩

M r F =?=1sin 2

2

lmg πθ??- ???=1

2

lmgcos θ

根据转动定律 M I β==2

1

3

ml β,故3cos 2g l

θ

β=

根据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力矩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力矩的功为

1

cos 2

mgl d θ

θθ?

题3.8:

答案:2RF π,

提示:根据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2

102

M d I θ

θω=

-?

得22I RF ωπ= 角动量的增量为I ω

题3.9: 答案:=0M

∑外

题3.10: 答案:211

32

mvL ML mvL ω=

+ 提示:系统角动量守恒,1

2

mvL I mvL ω=+,ω为角速度

三、计算题 题3.11: 解:221

0.6752

J MR kg m ?=

= m g T m a -=,TR J β=,R αβ=

2

22/(

) 5.06/a m g R m R J m

s =+=∴ 因此(1)下落距离2

163.32

h at m == (2)张力()37.9T m g a N =-=

题3.12:

解:下落过程细杆机械能守恒(系统:杆与地球)。选m 静止处水平面为零势点 2201113

(1sin 30)2232

Mgl Ml Mg l ω+=+

∴细杆碰前瞬间角速度为:0ω= 碰撞过程角动量守恒:220()Ml M m l ωω=+(系统杆与小球)

∴ω=

第4章 狭义相对论

一、 选择题 题4.1:

答案:[D] 见概念

题4.2: 答案:[B]

提示:

运动质量0

0.8

m M =

=

=

,外力做功220W Mc m c =-= 2201

(1)0.250.8

m c mc -

=

题4.3: 答案:[B]

提示:在K 系中X 轴方向上,正方形边长为a ,'K 系观察K 系X

轴方向正方形边长'a =

'0.6a a ==,则从'K 系测得面积为20.60.6a a a ?=

题4.4 : 答案:[A]

提示:选飞船为一参考系,因为真空中光速C 对任何惯性参考系都是常数,由于飞船匀速运动,是惯性系。则

飞船固有长度为c t ?

题4.5:

答案: [A]

提示:2

2

2

2

2

000032k E mc m c m c m c m c =-=-=,2

02

02=2k E m c E m c =静

题4.6: 答案:[C] 提

53.4810t s

-?=

=?,长度为

8540.998310 3.4810 1.0410m m -????=?

题4.7 : 答案:[D]

提示:l t u ==

u ==

题4.8: 答案:[D] 提示: 12

12

2=1u u u u u c

++相,812210/u u m s ==?,故82.7710/u m s =?相

题4.9: 答案:[A]

提示:20()k E m m c =-

;m =

02

106MeV

m c

=

4k E MeV =;故0.27v c = 二、 填空题 题4.10:

答案:L L =提示:设痕迹之间距离为0L ,

由公式0L =

0L 为静长度)。

则车上观察者测得长度为L L =

题4.11:

答案: (1

, (2

提示:(1

)相对论质量和相对论动量:m =

P mv ==

非相对论下,10P m v =

1

2P

P ==

,得v =

(2)220k E mc m c ==

,m =

2

2001)Ek m c m c =-=

21111()v v c

-=?=-

题4.12: 答案:4

提示:2

2

0k E mc m c ==,2

0=E m c 静,22

002

034k E mc m c m m E m c -==?=静

题4.13:

提示:

0L =,1L m =,00.5L m =

,解得v =

题4.14:

答案:20(1)n m c -

提示:

t =

?,1

t n

τ=

?

,则n =

,0m nm =

=,

2

2

2

00(1)k E mc m c n m c =-=-

题4.15: 答案:3.73m

提示:

L L =05L m =,8

1

210s v m -?=?,

则 3.73L m ==

=

题4.16: 答案:8

6.710m ? 提示:3t t γγ'?=??=

33

u =?=

,x u t '?=?=

题4.17: 答案:

22

1v c

ρ

-

提示:L '=

m '=

,m L ρ''=

'

三、 计算题 题4.18:

解:(1)航程[]512212121310('')('')(1) 1.2100.6u

x x r x x u t t m v

?-=-+-=

+=? (2)时间5

3212121231010.8

('')('')()5100.6u t t r t t x x s c v c ???-=-+-=+=?????

(3)航速12

83

1.210

' 2.410/510

x u m s t ?=

==????

第5章 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 题5.1 答案:B

题5.2 答案:C

题5.3 答案:C

二、填空题 题5.4 答案:k

m π

2

题5.5:

答案: 0.02 m

题5.6:

答案:21

cos()3

A t T π-π

三、计算题

5.7 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振动,振幅A = 0.12m ,周期T = 2s .当t = 0时,物体的位移x = 0.06m ,且向x 轴正向运动.求:

(1)此简谐振动的表达式;

(2)t = T /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3)物体从x = -0.06m ,向x 轴负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

[解答](1)设物体的简谐振动方程为x = A cos(ωt + φ),其中A = 0.12m ,角频率ω = 2π/T = π. 当t = 0时,x = 0.06m ,所以cos φ = 0.5,因此φ = ±π/3. 物体的速度为v = d x /d t = -ωA sin(ωt + φ).

当t = 0时,v = -ωA sin φ,由于v > 0,所以sin φ < 0,因此:φ = -π/3.

简谐振动的表达式为:x = 0.12cos(πt – π/3).

(2)当t = T /4时物体的位置为;x = 0.12cos(π/2 – π/3) = 0.12cosπ/6 = 0.104(m). 速度为;v = -πA sin(π/2 – π/3) = -0.12πsinπ/6 = -0.188(m·s -1).

加速度为:a = d v /d t = -ω2A cos(ωt + φ)= -π2A cos(πt - π/3)= -0.12π2cosπ/6 = -1.03(m·s -2). (3)方法一:求时间差.当x = -0.06m 时,可得cos(πt 1 - π/3) = -0.5,

因此πt 1 - π/3 = ±2π/3.

由于物体向x 轴负方向运动,即v < 0,所以sin(πt 1 - π/3) > 0,因此πt 1 - π/3 = 2π/3,得t 1 = 1s .

当物体从x = -0.06m 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时,x = 0,v > 0,因此cos(πt 2 - π/3) = 0, 可得 πt 2 - π/3 = -π/2或3π/2等.由于t 2 > 0,所以πt 2 - π/3 = 3π/2, 可得 t 2 = 11/6 = 1.83(s).

所需要的时间为:Δt = t 2 - t 1 = 0.83(s).

方法二:反向运动.物体从x = -0.06m ,向x 轴负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就是它从x = 0.06m ,即从起点向x 轴正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在平衡位置时,x = 0,v < 0,因此cos(πt - π/3) = 0,可得 πt - π/3 = π/2,解得 t = 5/6 = 0.83(s).

[注意]根据振动方程x = A cos(ωt + φ),当t = 0时,可得φ = ±arccos(x 0/A ),(-π< φ <= π), 初位相的取值由速度决定.

由于v = d x /d t = -ωA sin(ωt + φ),当t = 0时,v = -ωA sin φ,当v > 0时,sin φ < 0,因此 φ = -arccos(x 0/A );

当v < 0时,sin φ > 0,因此φ = arccos(x 0/A )π/3.

可见:当速度大于零时,初位相取负值;当速度小于零时,初位相取正值.如果速度等于零,当初位置x 0 = A 时,φ = 0;当初位置x 0 = -A 时,φ = π.

5.8 质量为10×10-3kg 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20.1cos(8)

3x t ππ=+

的规律作振动,式中t 以秒(s)

计,x 以米(m)计.求:

(1)振动的圆频率、周期、振幅、初位相; (2)振动的速度、加速度的最大值;

(3)最大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 (4)画出这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并在图上指明t 为1,2,10s 等各时刻的矢量位

置. [解答](1)比较简谐振动的标准方程:x = A cos(ωt + φ), 可知圆频率为:ω =8π,周期T = 2π/ω = 1/4 = 0.25(s),振幅A = 0.1(m),初位相φ =

2π/3.

(2)速度的最大值为:v m = ωA = 0.8π = 2.51(m·s -1); 题5.8解答图 加速度的最大值为:a m = ω2A = 6.4π2 = 63.2(m·s -2).

(3)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 mω2,最大回复力为:f = kA = mω2A = 0.632(N); 振动能量为:E = kA 2/2 = mω2A 2/2 = 3.16×10-2(J),

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为:k p E E == kA 2/4 = mω2A 2/4 = 1.58×10-2(J).

(4)如图所示,当t 为1,2,10s 等时刻时,旋转矢量的位置是相同的.

5.9 如图所示,质量为10g 的子弹以速度v = 103m·s -1水平射入木块,并陷入木块中,使弹簧压缩而作简谐振动.设弹簧的倔强系数

k = 8×103N·m -1,木块的质量为4.99kg ,不计桌面摩擦,试求: (1)振动的

振幅; (2)振动方程.

[解答](1)子弹射入木块时,由于时间很短,木块还来不及运动,弹簧没有被压缩,它们的动量守恒,即:mv = (m + M )v 0.

解得子弹射入后的速度为:v 0 = mv/(m + M ) = 2(m·s -1),这也是它们振动的初速度.

子弹和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可得:(m + M ) v 02/2 = kA 2/2,

所以振幅为:

A v =-2(m).

(2

)振动的圆频率为:

ω=

s -1).

图5.9

取木块静止的位置为原点、向右的方向为位移x 的正方向,振动方程可设为:x = A cos(ωt + φ). 当t = 0时,x = 0,可得:φ = ±π/2;

由于速度为正,所以取负的初位相,因此振动方程为:x = 5×10-2cos(40t - π/2).

5.10一匀质细圆环质量为m ,半径为R ,绕通过环上一点而与环平面垂直的水平光滑轴

在铅垂面内作小幅度摆动,求摆动的周期.

[解答]通过质心垂直环面有一个轴,环绕此轴的转动惯量为:I c = mR 2. 根据平行轴定理,环绕过O 点的平行轴的转动惯量为

I = I c + mR 2 = 2mR 2.

当环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力的力矩为:M = mgR sin θ,

方向与角度θ增加的方向相反.

根据转动定理得:Iβ = -M ,

即 22d s i n 0d I m g R t θ

θ+=, 题5.10解答图 由于环做小幅度摆动,所以sin θ≈θ,可得微分方程:22d 0d mgR

t I θθ+=.

摆动的圆频率为:

ω=

周期为:

222T π

ω=

==.

5.11质量为0.25kg 的物体,在弹性力作用下作简谐振动,倔强系数k = 25N·m -1,如果开始振动时具有势能0.6J ,和动能0.2J ,求:(1)振幅;(2)位移多大时,动能恰等于势能?(3)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

[解答]物体的总能量为:E = E k + E p = 0.8(J).

(1)根据能量公式E = kA 2/2

,得振幅为:A =. (2)当动能等于势能时,即E k = E p ,由于E = E k + E p ,可得:E = 2E p ,

即 22

11222kA kx =?

,解得:/2x == ±0.179(m).

(3)再根据能量公式E = mv m 2/2,得物体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为:

m v == ±2.53(m·s -1).

5.12 两个频率和振幅都相同的简谐振动的x-t 曲线如图所示,求: (1)两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

(2)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振动的振动方程. [解答](1)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A = 5(cm), 周期为:T = 4(s),圆频率为:ω =2π/T = π/2,

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x 1 = A cos ωt = 5cosπt /2, x 2 = A sin ωt = 5sinπt /2 = 5c os(π/2 - πt /2) 即 x 2 = 5cos(πt /2 - π/2). 位相差为:Δφ = φ2 - φ1 = -π/2. (2)由于x = x 1 + x 2 = 5cosπt /2 + 5sinπt /2 = 5(cosπt /2·cosπ/4 + 5sinπt /2·sinπ/4)/sinπ/4

合振动方程为:

)

24x t ππ

=-(cm).

5.13 已知两个同方向简谐振动如下:

130.05cos(10)5x t π=+,21

0.06cos(10)

5x t π=+. (1)求它们的合成振动的振幅和初位相;

(2)另有一同方向简谐振动x 3 = 0.07cos(10t +φ),问φ为何值时,x 1 + x 3的振幅为最大?φ为何值时,x 2 + x 3的振幅为最小?

(3)用旋转矢量图示法表示(1)和(2)两种情况下的结果.x 以米计,t 以秒计.

[解答](1

)根据公式,合振动的振幅为:

A =-2(m). 初位相为:

1122

1122sin sin arctan

cos cos A A A A ?????+=+= 68.22°.

(2)要使x 1 + x 3的振幅最大,则:cos(φ – φ1) = 1,因此φ – φ1 = 0,所以:φ = φ1 = 0.6π. 要使x 2 + x 3的振幅最小,则 cos(φ – φ2) = -1,因此φ – φ2 = π,所以φ = π + φ2 = 1.2π.

(3)如图所示.

题5.13解答图 5.14 将频率为384Hz 的标准音叉振动和一待测频率的音叉振动合成,测得拍频为

3.0Hz ,在待测音叉的一端加上一小块物体,则拍频将减小,求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 [解答]标准音叉的频率为v 0 = 384(Hz), 拍频为Δv = 3.0(Hz), 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可能是v 1 = v 0 - Δv = 381(Hz), 也可能是v 2 = v 0 + Δv = 387(Hz).

在待测音叉上加一小块物体时,相当于弹簧振子增加了质量,由于ω2 = k/m ,可知其频率将减小.如果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v 1,加一小块物体后,其频率v`1将更低,与标准音叉的拍频将增加;实际上拍频是减小的,所以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v 2,即387Hz .

5.15三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为

10.08cos(314)6x t π=+,20.08cos(314)2x t π=+,350.08cos(314)

6x t π

=+.

求:(1)合振动的圆频率、振幅、初相及振动表达式; (2

)合振动由初始位置运动到

2x A

=

所需最短时间(A 为合振动振幅).

[解答] 合振动的圆频率为:ω = 314 = 100π(rad·s -1). 设A 0 = 0.08,根据公式得:

A x = A 1cos φ1 + A 2cos φ2 + A 3cos φ3 = 0,

A y = A 1sin φ1 + A 2sin φ2 + A 3sin φ3 = 2A 0 = 0.16(m),

振幅为:A =,初位相为: φ = arctan(A y /A x ) = π/2.

合振动的方程为:x = 0.16cos(100πt + π/2). (2

)当/2x =

时,可得:cos(100/2)2t ππ+=, 解得:100πt + π/2 = π/4或7π/4.

由于t > 0,所以只能取第二个解,可得所需最短时间为t = 0.0125s .

第6章机械波

一、选择题

题6.1

答案:D

题6.2

答案:A

题6.3

答案:A

题6.4

答案:C

二、填空题

题6.5

答案:相同,相同,2π/3.

题6.6

答案:π/4,x=0.02cos(πt+π/4) (SI).

大学物理学下册课后答案(袁艳红主编)

第9章 静电场 习 题 一 选择题 9-1 两个带有电量为2q 等量异号电荷,形状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相互作用力为f ,它们之间的距离R 远大于小球本身的直径,现在用一个带有绝缘柄的原来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小球C 去和小球A 接触,再和B 接触,然后移去,则球A 和球B 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 (A) 4f (B) 8f (C) 38f (D) 16 f 答案:B 解析:经过碰撞后,球A 、B 带电量为2 q ,根据库伦定律12204q q F r πε=,可知球 A 、 B 间的作用力变为 8 f 。 9-2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F E =0q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电场场强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0q 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验电荷受力F 与0q 的比值不因0q 而变 (C) 试验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验电荷0q ,则0=F ,从而0=E 答案:B 解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无关,方向为试验电荷为正电荷时的受力方向。因而正确答案(B ) 9-3 如图9-3所示,任一闭合曲面S 内有一点电荷q ,O 为S 面上任一点,若将q 由闭合曲面内的P 点移到T 点,且 OP =OT ,那么[ ] (A)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B)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习题9-3图

(C)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答案:D 解析:根据高斯定理,穿过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正比于面内电荷量的代数和,曲面S 内电荷量没变,因而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电场强度大小与所有电荷有关,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大小的计算公式2 04q E r πε= ,移动电荷后,由于OP =OT , 即r 没有变化,q 没有变化,因而电场强度大小不变。因而正确答案(D ) 9-4 在边长为a 的正立方体中心有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通过该立方体任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 (A) q /ε0 (B) q /2ε0 (C) q /4ε0 (D) q /6ε0 答案:D 解析:根据电场的高斯定理,通过该立方体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ε0,并且电荷位于正立方体中心,因此通过立方体六个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大小相等。因而通过该立方体任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6ε0,答案(D ) 9-5 在静电场中,高斯定理告诉我们[ ] (A) 高斯面内不包围电荷,则面上各点E 的量值处处为零 (B) 高斯面上各点的E 只与面内电荷有关,但与面内电荷分布无关 (C) 穿过高斯面的E 通量,仅与面内电荷有关,而与面内电荷分布无关 (D) 穿过高斯面的E 通量为零,则面上各点的E 必为零 答案:C 解析:高斯定理表明通过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正比于曲面内部电荷量的代数和,与面内电荷分布无关;电场强度E 为矢量,却与空间中所有电荷大小与分布均有关。故答案(C ) 9-6 两个均匀带电的同心球面,半径分别为R 1、R 2(R 1

大学物理学下册答案第11章

第11章 稳恒磁场 习 题 一 选择题 11-1 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分别用图11-1中所示的两种方式通以电流I (其中ab 、cd 与正方形共面),在这两种情况下,线圈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10B =,20B = (B )10B = ,02I B l π= (C )01I B l π= ,20B = (D )01I B l π= ,02I B l π= 答案:C 解析:有限长直导线在空间激发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2(cos cos )4I B d μθθπ= -,并结合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感应强度方向,按照磁场的叠加原理,可计 算 01I B l π= ,20B =。故正确答案为(C )。 11-2 两个载有相等电流I 的半径为R 的圆线圈一个处于水平位置,一个处于竖直位置,两个线圈的圆心重合,如图11-2所示,则在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 [ ] (A )0 (B )R I 2/0μ (C )R I 2/20μ (D )R I /0μ 答案:C 解析:圆线圈在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20/2B B I R μ==,按照右手螺旋定 习题11-1图 习题11-2图

则判断知1B 和2B 的方向相互垂直,依照磁场的矢量叠加原理,计算可得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2B I R =。 11-3 如图11-3所示,在均匀磁场B 中,有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单位法线矢量n 与磁感应强度B 的夹角为α,则通过该半球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 (A )B R 2π (B )B R 22π (C )2cos R B πα (D )2sin R B πα 答案:C 解析:通过半球面的磁感应线线必通过底面,因此2cos m B S R B παΦ=?= 。故正 确答案为(C )。 11-4 如图11-4所示,在无限长载流直导线附近作一球形闭合曲面S ,当曲面S 向长直导线靠近时,穿过曲面S 的磁通量Φ B 将如何变化?[ ] ( A )Φ增大, B 也增大 (B )Φ不变,B 也不变 ( C )Φ增大,B 不变 ( D )Φ不变,B 增大 答案:D 解析:根据磁场的高斯定理0S BdS Φ==? ,通过闭合曲面S 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为0,保持不变。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在空间中激发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2I B d μπ= ,曲面S 靠近长直导线时,距离d 减小,从而B 增大。故正确答案为(D )。 1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应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一定没有电流穿过 (B)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应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穿过电流的代数和必定为零 (C) 磁感应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为零时,回路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必定为零 (D) 磁感应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不为零时,回路上任意一点的磁感应强度 I 习题11-4图 习题11-3图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赵近芳)下册

习题八 8-1 电量都是q 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 解: 如题8-1图示 (1) 以A 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 '为负电荷 2 220)3 3(π4130cos π412a q q a q '=?εε 解得 q q 3 3- =' (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题8-1图 题8-2图 8-2 两小球的质量都是m ,都用长为l 的细绳挂在同一点,它们带有相同电量,静止时两线夹角为2θ ,如题8-2 图所示.设小球的半径和线的质量都可 解: 如题8-2图示 ?? ? ?? ===220)sin 2(π41 sin cos θεθθl q F T mg T e 解得 θπεθtan 4sin 20mg l q = 8-3 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2 04r q E πε= ,当被考察的场点距源点电荷很近(r →0)时,则场强→∞,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对此应如何理解 ?

解: 02 0π4r r q E ε= 仅对点电荷成立,当0→r 时,带电体不能再视为点电 荷,再用上式求场强是错误的,实际带电体有一定形状大小,考虑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分布求出的场强不会是无限大. 8-4 在真空中有A ,B 两平行板,相对距离为d ,板面积为S ,其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则这两板之间有相互作用力f ,有人说f = 2 024d q πε,又有人 说,因为f =qE ,S q E 0ε=,所以f =S q 02 ε.试问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f 到底应等于多少 ? 解: 题中的两种说法均不对.第一种说法中把两带电板视为点电荷是不对的,第二种说法把合场强S q E 0ε= 看成是一个带电板在另一带电板处的场强也是不对的.正确解答应为一个板的电场为S q E 02ε= ,另一板受它的作用 力S q S q q f 02 022εε= =,这是两板间相互作用的电场力. 8-5 一电偶极子的电矩为l q p =,场点到偶极子中心O 点的距离为r ,矢量r 与l 的夹角为θ,(见题8-5图),且l r >>.试证P 点的场强E 在r 方向上的分量r E 和垂直于r 的分量θE 分别为 r E = 302cos r p πεθ, θ E =3 04sin r p πεθ 证: 如题8-5所示,将p 分解为与r 平行的分量θsin p 和垂直于r 的分量 θsin p . ∵ l r >>

大学物理第三版下册答案(供参考)

习题八 8-1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8-1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为负电荷 2 2 2 0) 3 3 ( π4 1 30 cos π4 1 2 a q q a q' = ? ε ε 解得q q 3 3 - =' (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题8-1图题8-2图 8-7 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求环心处O点的场强. 解: 如8-7图在圆上取? Rd dl= 题8-7图 ? λ λd d d R l q= =,它在O点产生场强大小为

2 0π4d d R R E ε? λ= 方向沿半径向外 则 ??ελ ?d sin π4sin d d 0R E E x = = ??ελ ?πd cos π4)cos(d d 0R E E y -= -= 积分R R E x 000 π2d sin π4ελ ??ελπ == ? 0d cos π400 =-=? ??ελ π R E y ∴ R E E x 0π2ελ = =,方向沿x 轴正向. 8-11 半径为1R 和2R (2R >1R )的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量λ和-λ,试求:(1)r <1R ;(2) 1R <r <2R ;(3) r >2R 处各点的场强. 解: 高斯定理0 d ε∑? = ?q S E s 取同轴圆柱形高斯面,侧面积rl S π2= 则 rl E S E S π2d =?? 对(1) 1R r < 0,0==∑E q (2) 21R r R << λl q =∑ ∴ r E 0π2ελ = 沿径向向外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大学物理习题集》 上 习题解答

) 2(选择题(5)选择题(7)选择题单元一 质点运动学(一) 一、选择题 1. 下列两句话是否正确: (1) 质点作直线运动,位置矢量的方向一定不变; 【 ? 】 (2) 质点作园周运动位置矢量大小一定不变。 【 ? 】 2. 一物体在1秒内沿半径R=1m 的圆周上从A 点运动到B 点,如图 所示,则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A 】 (A) 大小为2m/s ,方向由A 指向B ; (B) 大小为2m/s ,方向由B 指向A ; (C) 大小为3.14m/s ,方向为A 点切线方向; (D) 大小为3.14m/s ,方向为B 点切线方向。 3. 某 质 点 的 运 动 方 程 为 x=3t-5t 3+6(SI) ,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4.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2 m/s ,瞬时加速率a=2 m/s 2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 D 】 (A) 等于零 (B) 等于-2m/s (C) 等于2m/s (D) 不能确定。 5.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 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度V 0 收绳,绳不伸长、湖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 【 C 】 (A)匀加速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减速运动; (E) 匀速直线运动。 6. 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t 曲线如图所示, 如t=0时, 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4.5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 C 】 (A) 0; (B) 5m ; (C) 2m ; (D) -2m ; (E) -5m *7.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t kv dt dv 2-=,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 数。当t=0时,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 关系是 【 C 】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下)测验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 =0.1113s )dm (mol ---??,反应 的起始浓度30dm mol 1.0-?=c ,则反应级数n = 2 ,半衰 期t 1/2= 100 s 。 2. 1-1级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k 1/k -1 ,等容热效应U ?= Ea 1- Ea 2 。 3. 设物质A 可发生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 (a )A →a k Ea B+C ;(b )A →b k Eb D+E ,式中B 和C 是需要的产品,D 、E 为副产品,设两反应的频率因子相等且与温度无关,Ea>Eb ,则反应(a )和(b )相比,速率较大的反应是 (b) ,升高温度对反应 (a) 更为有利。 4. 某反应A+B 1 1k k -?P ,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1k 和/1-k ,且/1k =21k ,则/1-k = 2 1-k 。 5.链反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 链的引发 , 链的传递 和 链的终止 。 6. 0.1mol·kg -1的MgCl 2溶液的γ±=0.70,则其平均摩尔浓度b ±= 3004.0;平均活度a ±= 0.111 。 A B k , E k -1, E a,-1

7. 氢氧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1) O(l)2H (g)O (g)2H 222→+,(2) O(l)H (g)O 2/1(g)H 222→+,则E 1 = E 2,1G ?= 22G ?。 8. 反应)HCl(Ag(s)AgCl(s))(H 2H 2a p +=+可设计成电池: __ Pt , H 2(p )∣HCl(a )∣Ag(s) , AgCl(s)_。 9. 在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 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 液体接界 电势,通常采用加 盐桥 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10.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阳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时增大,阴极电极电势比可逆时 减小 ,原电池的电动势比可逆时 减小 。 11. 肥皂泡内空气的压力比肥皂泡外空气的压力__大__ ,若泡半径为r , 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γ,则泡内外的压力差为r /4γ。 12. 水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将使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 d d c γ < 0;发生 正 吸附。 13.由稀AgNO 3和KI 溶液混合制备AgI 溶胶,当AgNO 3过量时, 胶团的结构为-+-+?-??33])()[(xNO NO x n nAg AgI x m ;当KI 过量时, 胶团的结构为--+-?-??xI K x n nI AgI x m ])()[(。 14.丁达尔效应是光 散射 所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 反 比例。 15.一般把90°的接触角作为是否润湿的标准:θ<90°为 润湿 ,θ≥90°为 不润湿 。

大学物理习题1解答

作业1 质点运动学力 1-1 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运动方程式为x = 6t2 -2t3,x单位为米,t单位为秒.则 ⑴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4m/s; ⑵第3秒末的速度为-18m/s; ⑶第1秒末的加速度为0m/s2; ⑷这物体所做运动的类型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原题1-1 1-2 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以下五种可能: ⑴x=t,y = 19 -2/t;⑵x = 2t,y = 19 - 3t;⑶x = 3t,y = 17- 4t2; ⑷x = 4sin5t,y = 4cos5t;⑸x = 5cos6t,y = 6sin6t, 那么表示质点作直线运动的方程是⑵,作圆周运动的方程是⑷,作椭圆运动的方程是⑸,作抛物线运动的方程是⑶,作双曲线运动的方程是⑴.原题1-2 1-3 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 10-2t2,y = 2t,⑴计算什么时刻,其速度与位矢正好垂直?⑵什么时刻,加速度与速度间夹角为 45? 原题1-4

1-4 两辆车A、B在同一公路上作直线运动,方程分别为x A = 4t + t2,x B = 2t2 + 2t3,若同时发车,则刚离开出发点(t = 0)时,哪辆车行驶的速度快?出发后什么时刻两车行驶距离相等,什么时候B车相对A车速度为零? 原题1-5 1-5在与速率成正比的阻力影响下,一个质点具有加速度a =-0.2υ,求需多长时间才能使质点的速率减小到原来速率的一半. 原题1-7 υ(式中的c为常数,1-6半径为R作圆周运动的质点,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为2 = ct t以秒计),求:⑴t = 0到t时刻质点走过的路程.⑵t时刻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原题1-8

大学物理下册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 练 习 册 物理教研室遍

热力学(一)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当汽缸中的活塞迅速向外移动从而使汽缸膨胀时,气体所经历的过程 (A)是平衡过程,它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B)不是平衡过程,但它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C)不是平衡过程,它不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D)是平衡过程,但它不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 ] 2、在下列各种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 (1)热平衡就是无摩擦的、平衡力作用的过程。 (2)热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热平衡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态的连接。 (4)热平衡过程在P—V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 (A)(1)、(2)(B)(3)、(4) (C)(2)、(3)、(4)(D)(1)、(2)、(3)、(4) 3、设有下列过程: [ ] (1)用活塞缓慢的压缩绝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设活塞与器壁无摩擦)(2)用缓慢地旋转的叶片使绝热容器中的水温上升。 (3)冰溶解为水。 (4)一个不受空气阻力及其它摩擦力作用的单摆的摆动。 其中是逆过程的为 (A)(1)、(2)、(4)(B)(1)、(2)、(3) (C)(1)、(3)、(4)(D)(1)、(4) 4、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 [ ] (1)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4)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以上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1)、(2)、(3)(B)(1)、(2)、(4) (C)(2)、(4)(D)(1)、(4) 5、在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 (1)可逆过程一定是平衡过程。 (2)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的。 (3)不可逆过程一定是非平衡过程。 (4)非平衡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A)(1)、(4)(B)(2)、(3) (C)(1)、(2)、(3)、(4)(D)(1)、(3)

大学物理学-第1章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上册)习题选解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1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其坐标由下式给出)m 0.40.3(2 t t x -=,m )0.6(3 2 t t y +-=。求:(1)在s 0.3=t 时质点的位置矢量; (2)从0=t 到s 0.3=t 时质点的位移;(3)前3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4)在s 0.3=t 时质点的瞬时速度; (5)前3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在s 0.3=t 时质点的瞬时加速度。 解:(1)m )0.6()0.40.3(322j i r t t t t +-+-= 将s 0.3=t 代入,即可得到 )m (273j i r +-= (2)03r r r -=?,代入数据即可。 (3)注意:0 30 3--=r r v =)m/s 99(j i +- (4)dt d r =v =)m/s 921(j i +-。 (5)注意:0 30 3--=v v a =2)m/s 38(j i +- (6)dt d v a ==2)m/s 68(j -i -,代入数据而得。 1-2 某物体的速度为)25125(0j i +=v m/s ,3.0s 以后它的速度为)5100(j 7-i =v m/s 。 在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加速度是多少? 解:0 30 3--= v v a =2)m/s 3.3333.8(j i +- 1-3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4(2k j i r t t ++=m 。(1)写出其速度作为时间的函数;(2)加速度作为时间的函数; (3)质点的轨道参数方程。 解:(1)dt d r =v =)m/s 8(k j +t (2)dt d v a = =2m/s 8j ; (3)1=x ;2 4z y =。 1-4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t x 2=,22t y -=(所有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求:(1)质点的运动轨迹;(2)从0=t 到2=t s 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r ?及位矢的径向增量。 解:(1)由t x 2=,得2 x t = ,代入22t y -=,得质点的运动轨道方程为 225.00.2x y -=; (2)位移 02r r r -=?=)m (4j i - 位矢的径向增量 02r r r -=?=2.47m 。 (3)删除。 1-6 一质点做平面运动,已知其运动学方程为t πcos 3=x ,t πsin =y 。试求: (1)运动方程的矢量表示式;(2)运动轨道方程;(3)质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解:(1)j i r t t πsin πcos 3+=; (2)19 2 =+y x (3)j i t t πcos πsin 3π+-=v ; )πsin πcos 3(π2j i t t a +-= *1-6 质点A 以恒 定的速率m/s 0.3=v 沿 直线m 0.30=y 朝x +方 向运动。在质点A 通过y 轴的瞬间,质点B 以恒 定的加速度从坐标原点 出发,已知加速度2m/s 400.a =,其初速度为零。试求:欲使这两个质点相遇,a 与y 轴的夹角θ应为多大? 解:提示:两质点相遇时有,B A x x =,B A y y =。因此只要求出质点A 、B 的运动学方程即可。或根据 222)2 1 (at y =+2(vt)可解得: 60=θ。 1-77 质点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2021 bt t s -=v ,其中,s 为弧长,0v 为初速度,b 为正 的常数。求:(1)任意时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总加速度;(2)当t 为何值时,质点的总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b ?这时质点已沿圆周运行了多少圈? 题1-6图

大学物理D下册习题答案

习题9 9.1选择题 (1)正方形的两对角线处各放置电荷Q,另两对角线各放置电荷q,若Q所受到合力为零, 则Q与q的关系为:() (A)Q=-23/2q (B) Q=23/2q (C) Q=-2q (D) Q=2q [答案:A]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没有净电荷; (B)若高斯面内没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为零; (C)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有电荷; (D)若高斯面内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不为零。 [答案:A] (3)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表面的面点荷密度为σ,则在距球面R处的电场强度() (A)σ/ε0 (B)σ/2ε0 (C)σ/4ε0 (D)σ/8ε0 [答案:C] (4)在电场中的导体内部的() (A)电场和电势均为零;(B)电场不为零,电势均为零; (C)电势和表面电势相等;(D)电势低于表面电势。 [答案:C] 9.2填空题 (1)在静电场中,电势梯度不变的区域,电场强度必定为。 [答案:零] (2)一个点电荷q放在立方体中心,则穿过某一表面的电通量为,若将点电荷由中 心向外移动至无限远,则总通量将。 [答案:q/6ε0, 将为零] (3)电介质在电容器中作用(a)——(b)——。 [答案:(a)提高电容器的容量;(b) 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4)电量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体内,则球内球外的静电能之比。 [答案:1:5] 9.3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9.3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 为负电荷

大学物理学吴柳下答案

大学物理学下册 吴柳 第12章 12.1 一个封闭的立方体形的容器,内部空间被一导热的、不漏气的、可移动的隔板分为两部分,开始其内为真空,隔板位于容器的正中间(即隔板两侧的长度都为l 0),如图12-30所示.当两侧各充以p 1,T 1与 p 2,T 2的相同气体后, 长度之比是多少)? 解: 活塞两侧气体的始末状态满足各自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左侧: T pV T V p 111= 得, T pT V p V 1 11= 右侧: T pV T V p 222= 得, T pT V p V 2 22= 122121T p T p V V = 即隔板两侧的长度之比 1 22121T p T p l l = 12.2 已知容器内有某种理想气体,其温度和压强分别为T =273K,p =1.0×10-2 atm ,密度32kg/m 1024.1-?=ρ.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 nkT p = (1) nm =ρ (2) A mN M = (3) 由以上三式联立得: 1235 2232028.010022.610 013.1100.12731038.11024.1----?=?????????==mol kg N p kT M A ρ 12.3 可用下述方法测定气体的摩尔质量:容积为V 的容器内装满被试验的气体,测出其压力为p 1,温度为T ,并测出容器连同气体的质量为M 1,然后除去一部分气体,使其压力降为p 2,温度不变,容器连同气体的质量为M 2,试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 () V V -2 2p T )(21M M - V 1p T 1M V 2p T 2M 221V p V p = (1) ( )()RT M M M V V p 21 22-=- (2)

最新武汉大学有机化学试卷A及其答案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试卷编号: A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每小题2分,共10分) CH 3 C CH 3CH 2 C 2CH 2CH 3CH 2CH 3 1、 2、 OH COOH 3、 H —C —N CH 3CH 3 O 4、 CH 3CH 2-N-CH 2CH 2CH 3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SP 2杂化轨道的几何形状为( ) A .四面体 B .平面形 C .直线形 D .球形 2、甲苯在光照下溴化反应历程为( ) A .自由基取代反应 B .亲电取代 C .亲核取代 D .亲电加成 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 ) A. B. NO 2 C. OH D. Cl 4、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A.CH 3COH O B. CCl 3—C —OH O C.ClCH 2COH O O D.CH 3CH 2COH 5、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A .(CH 3)2NH B .CH 3NH 2 C . NH 2 D .(CH 3)4NOH -

6 、下面的碳正离子中稳定的是( ) A .CH 3CH 2CH 2+ B .33 CH C HCH + C .(CH 3)3C + D .CH 3+ 7、下列化合物按S N 1历程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A. CH 3CH 2CH 2CH 2Br B. CH 2Br CH 2CH 2Br C. D. CH 3CH 2—CH —CH 3 Br 8、克莱森缩合反应通常用于制备( ) A .β—酮基酯 B .γ—酮基酯 C .β—羟基酯 D .γ—羟基酯 9、可用下列哪种试剂将醛酮的—C —O 还原成—CH 2—( ) A .Na + CH 3CH 2OH B .Zn + CH 3COOH C .Zn – Hg/HCl D .NaBH 4/EtOH 10、威廉姆森合成法可用于合成( ) A .卤代烃 B .混合醚 C .伯胺 D .高级脂肪酸 三、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每空2分,共20分)

大学物理1章习题解答

1-3.一粒子按规律32395x =t -t -t +沿x 轴运动,试分别求出该粒子沿x 轴正向运动;沿x 轴负向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的时间间隔。 [解] 由运动方程59323+--=t t t x 可得质点的速度 ()()133963d d 2x +-=--== t t t t t x v (1) 粒子的加速度 ()16d d -==t t v a (2) 由式(1)可看出 当t >3s 时,v >0,粒子沿x 轴正向运动; 当t <3s 时,v <0,粒子沿x 轴负向运动。 由式(2)可看出 当t >1s 时,a >0,粒子的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当t <1s 时,a <0,粒子的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因为粒子的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时,粒子加速运动,反向时,减速运动,所以,当t >3s 或0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 (A) 4 (B) 0.5 (C) 2 K (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 298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 K $p= 0.1132,则: (1) 当 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 B )_____; (2) 当 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 A )____ 。

大学物理(下)答案

大学物理学答案【下】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习题9 9.1选择题 (1) 正方形的两对角线处各放置电荷Q,另两对角线各放置电荷q,若Q所受到合力为零, 则Q与q的关系为:() (A)Q=-23/2q (B) Q=23/2q (C) Q=-2q (D) Q=2q [答案:A]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没有电荷; (B)若高斯面内没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为零; (C)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有电荷; (D)若高斯面内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不为零。 [答案:D] (3) 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表面的面点荷密度为σ,则在距球面R处的电场强度() (A)σ/ε0 (B)σ/2ε0 (C)σ/4ε0 (D)σ/8ε0 [答案:C] (4) 在电场中的导体内部的()

(A)电场和电势均为零;(B)电场不为零,电势均为零; (C)电势和表面电势相等;(D)电势低于表面电势。 [答案:C] 9.2填空题 (1) 在静电场中,电势不变的区域,场强必定为 [答案:相同] (2) 一个点电荷q放在立方体中心,则穿过某一表面的电通量为若将点电荷由中心向外移动至无限远,则总通量将。 [答案:q/6ε0, 将为零] (3) 电介质在电容器中作用(a)——(b)——。 [答案:(a)提高电容器的容量;(b) 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4) 电量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体内,则球内球外的静电能之比 [答案:5:6] 9.3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9.3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为负电荷 1q212cos30?=4πε0a24πε0qq'(2a)3 解得q'=-q 3

武汉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题库

一、选择题 ( 共 3题 15分 ) 1. 5 分 (3611) 3611 H 2S 2O 8可由电解法制取,阳极反应为:2H 2SO 4 → H 2S 2O 8 + 2H + + 2e - ,阳极副反应为O 2的析出。阴极析氢效率为100%,已知电解产生H 2,O 2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0 L 和2.24 L (标准态下),则生成H 2S 2O 8的物质的量为: ( ) (A) 0.1 mol (B) 0.2 mol (C) 0.3 mol (D) 0.4 mol 2. 5 分 (7149) 7149 试由管孝男速率方程式 d θ /d t = k a p θ -μ -k d θ γ 导出弗伦德利希吸附等温式 V =k p 1/ n 式中 n =μ+γ 3. 5 分 (7150) 7150 试由叶洛维奇速率方程式 d θ /d t =k a p e - g θ -k d e h θ 导出 乔姆金吸附等温式 θ =1/α ln(A 0p ) 式中 α =g +h , A 0=k a /k d 二、填空题 ( 共 7题 35分 ) 4. 5 分 (4453) 4453 可将反应 Ag ++ Cl -─→ AgCl(s) 设计成电池为 。 已知 25℃时电池的 E ?= 0.576 V ,则电池反应的 ?r G m $ (298.15 K) = , AgCl(s) 的活度积 K sp = ,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动势 E 等于 ______ 。 5. 5 分 (5841) 5841 反应 A + 2B → P 的反应机理如下∶ A + B 11 k k -垐垎噲垐C , C + B 2 k ??→P 其中 A ,B 为反应物,P 为产物,C 为高活性中间物,则: d c p /d t = ,在 ______________ 条件下,总反应表现为二级。 6. 5 分 (7652) 7652 用渗透压法测大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属于 _____ 均摩尔质量;用光散射法得到的 摩尔质量属于 ____ 均摩尔质量;沉降速度法得到 _____ 均摩尔质量;粘度法测得的 称为粘均摩尔质量,一般近似地认为它属于 ____ 均摩尔质量。 请填:(A) 质均 (B) 数均 (C) Z均 或 (D) 平均 7. 5 分 (4860) 4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