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模拟试卷61.doc

[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模拟试卷61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目标是( )

(A)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解决建设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

(C)“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

(D)解决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

2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在(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D)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3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属于(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B)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C)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D)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4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B)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C)坚决斗争

(D)独立自主

5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确定的基本方针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所强调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二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

(A)调动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D)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

(A)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把握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C)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

8 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 )

(A)科学发展战略

(B)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C)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9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

(A)以外向经济为主

(B)以利用外资为主

(C)保障国家安全

(D)独立泣自主、自力更生

10 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

(A)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B)推动社会主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设会主义

(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11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公有制经济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根据是( )

(A)生产要素个人占有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生产要素固有价值

(D)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民主政治

(C)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科学发展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其中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

(A)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D)职业和身份不太稳定的劳动者

15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现代产权制度的属性是( )

(A)主体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B)归属清晰、权利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C)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D)主体清晰、权利明确、保护严格、流通顺畅16 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 )

(A)独立自主

(B)法律保障

(C)经济社会发展

(D)社会和谐

17 我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

(B)19544年4月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是( ) (A)国有经济

(B)机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19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 )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依法治国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0 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关键是( )

(A)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B)全面从严治党

(C)坚持依宪执政

(D)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核心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2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C)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责,也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D)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

(A)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B)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C)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D)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2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 )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4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理论观点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B)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C)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D)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及其本质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C)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

(D)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6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其生产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收益下列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

(A)土地

(B)技术人员的技术

(C)生产原料

(D)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2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

(A)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

(B)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

(C)把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

(D)把文化因素与历史因素相结合

28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革命性变革,主要是指( )

(A)生产方式的变革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维方式的变革

(D)价值观念的变革

2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包括(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30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 (A)思想建设是党酊制度建设的基础

(B)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有力保障

(C)制度治党的深化和持续需要思想来保障和维护

(D)只有加强制度治党,才能确保思想建设的方向

三、辨析题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32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安全网”。

四、简答题

33 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34 如何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35 在经济发展中,为什么要发挥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五、论述题

36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六、材料分析题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了改革开放先行的广东。从深圳、珠海到佛山、广州,一路上突出强调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现在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不亚于30多年前,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不断探索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材料2 “中等收入陷阱”是当下中国非常热门的话题。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年后的中国经济社会会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民族复兴的大业,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发展。

自2011年起,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连年下降,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跌破原先8%的心理底线,2014年、2015年增速再度放缓,分别回落到7.4%和6.9%。如此连续性的增长减速,自中国开启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还是第一次。增长减速引发了各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忧虑,担心中国会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6年3月24日、4月1日)

材料3 什么是“两会”的主旋律?在中国高层眼里,当然是“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民生保障、法治建设、环境保护等,简要地说就是两个字:发展。

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领导人这几天都对参加“两会”的各地代表团大谈发展,鼓励各地各界改革创新。

习近平8日对湖南代表团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以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李克强在重庆代表团表示,希望重庆“争做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他还强调说“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是本届政府的‘当头炮’,目的就是给13亿人‘松绑’,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承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2021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习近平主席为了实现目标,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张。如果说到目前为止都集中在振兴内需政策上,那么以后将会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升级,挖掘有效需求。

——摘自《参考消息》(2016年3月4日、10日)

请结合材料回问题

37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38 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具体要求。

39 试析你对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