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社会历史的本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导学案

政治必修四学案11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1.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的重要性:________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__________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______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

(1)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__________,

(2)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_________,

(3)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________领域。

(4)_______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知识点二: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时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_________与________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2.含义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_______过程,主要指____________,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_______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_____社会意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_________。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_________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有时会_____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_____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______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______作用。

【知识拓展】

比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易错易混点提示】

1.生产资料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亦步亦趋。

5.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6.社会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社会存在。

【检测提升】

1.推动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人脑

B.劳动

C.语言

D.生产资料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下列与此有关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

B.针对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

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实践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表明( )

①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②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③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下列现象现象中,属于社会意识的有()

①新发展理念②诚实守信③生产力④生产工具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5.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青年性情内敛、思想保守,如今21世纪的青年更倾向于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这表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几十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表明 (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D.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7.年味,是不能抑制的乡愁,是记忆中家的味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年的味道、年的记忆,虽然南北不一,但都蕴含着深深的爱。无论岁月如何更替,年俗怎样演变,洋溢着的欢喜是一成不变的。小时候总觉得有好吃的东西才叫过年,长大后明白有家人的地方就是过年……从年味获得的哲学感悟是( )

①年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年的心理感受

②不同家庭的年味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

③人们对年的情感来自长期的生活体验

④记忆中的年味是对不同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在饭桌上一定要让人喝酒、一定要让人喝醉的劝酒文化传统绝非礼仪性的,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实际功能即服从性测试和诚意测试。但随着社会发展、人际关系趋于正常,其实用价值降低,这种文化也就逐渐淡出主流社会。这说明( )

①社会观念的变迁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

②人际关系的具体形式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③社会形态的转变受到社会观念巨大影响

④社会意识不会与社会发展状况完全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有人认为,“乡愁”其实是从乡间走到城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还因找不到融入感而愁城。乡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这表明( )

A.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0.(2018·海南)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这一论述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社会意识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同步性

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融合,没有确定的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1-5 BDDBD 6-10 BDDD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