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达标测试题.docx

琵琶行达标测试题.docx
琵琶行达标测试题.docx

.精品文档 .

琵琶行达标测试题

琵琶行(并序)

基础巩固 • 站起,拿得到!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 倡女(chānɡ)憔悴(jiāo)六幺(yāo)

B. 铮铮(zhēnɡ)贾人(jiǎ)荻花(dí)

. 嘈杂(cáo)虾蟆(há)钿头(diàn) D.

浸水( qìn)呕哑(yā)嘲哳(zhā)答案:

解析: A 项“憔”应读“qiáo” ;B 项“贾”应读“ɡǔ”; D 项“浸”应读“jì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贬谪针砭曲终人散钿头银篦

B. 迁徙徒步忧愁暗恨扣人心弦

.天崖山涯幽咽泉流轻拢慢捻 D. 画舫作坊色调黯淡切切私语

答案:A

解析: B 项忧愁—幽愁;项天崖—天涯,山涯—山崖;D 项色调黯淡—色调暗淡。

3.选出与“添酒回灯重开宴”的“重”字意义相同的一

项()

A. 又闻此语重唧唧

B. 满座重闻皆掩泣. 商人重利轻别

离 D. 又重之以修能

答案: B

解析: B 项与例句中“重”的意思均为“重新”。A 项,“重”与“轻”相对。项,看重。 D 项,数词,层。

4.选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例句:初为《霓裳》后《六幺》

A. 委身为贾人妇

B. 因为长句

. 为君翻作《琵琶行》 D. 霓为衣兮风为马

答案:

解析:项“为”是介词,读“wèi”;其余是动词,读“wéi”。

5.以下各句加点的词语,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

是()

A. 铁骑突出刀枪鸣

B. 凄凄不似向前声

.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 似诉平生不得志

答案: D

解析:A 项“突出”:突然,今义是:“①鼓出;②超过一般地显露出;③使超过一般” ;B 项“向前”:先前的,原先的,今义是“朝着前方(行动)”;项“明年” :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 。

6.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

而且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B.《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当时就流传极广,后又

流传到日本。诗中叙述一位琵琶女晚年沦落的遭遇,也表达

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

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衬,势如江潮涌雪,

奇景迭出,曲尽长篇歌行之妙。

. 《琵琶行》选自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D.“主人下马客在船”在修辞上使用了互的手法,即对

应位置上两个词(或短语)互为补充的修辞手法。这首诗中

“主人忘归客不发”也是这样的句式。

答案: D

解析: D 项“主人忘归客不发”不是互。

能力提升 • 踮起脚,抓得住!

阅读下面一段诗,完成7—11 题。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 与“银瓶乍破水浆迸”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大珠小珠落玉盘

B. 天台一万八千丈. 江州司马青衫

湿 D. 唯见江心秋月白

答案: A

解析: A 项与“银瓶乍破水浆迸”均运用了比喻。其余

分别为夸张、借代、衬托。

8.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 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

B.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

. 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有波

澜又层次分明。

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

答案: B

解析: B 项,此时她尚未叙述身世。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弦弦掩抑声声思()( 2)低眉信手续续弹()(3)大弦嘈嘈如急雨()( 4)小弦切切如私语()

.精品文档 .

(5)关花底滑()(6)幽咽泉流冰下()答案:( 1)悲,(2)随手(3)形容声音粗重(4)形容声音

(5)形容声婉( 6)遏塞不的水流声

10.段音描写人称道。指出人描写音用了什么手法,

写有什么好?

参考答案:用了比的修辞手法,可以把抽象的音刻

画成形象可感的物,写出音的奏、旋律等化之美,

同也易于表琵琶女内心的情感起伏。

解析:本考常的修辞手法——比的运用,

我不但要知道什么是比,要明白比的好,即表达

效果。同我在写作中也要有意地运用。

11.段的最后两句是琵琶女琵琶之后,听众的反和周

景色的描写,述两句运用的手法和作用。

答案:手法是烘托。作用:写出听众已忘我境界,写江心

秋月冷照,以烘托演奏的效果。

拓展用 • 跳一跳,得着!

(一)下面几首,完成12—14 。

① 皇重色思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家有女初成,

养在深人未。天生自弃,一朝在君王。回眸

一笑百媚生,六粉黛无色。??七月七日生殿,夜半

无人私。在天愿作比翼,在地愿理枝。天地久

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②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清 • 袁枚《马嵬》)

③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如何

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 •李商隐《马嵬》)

12. 对以上三首诗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三首诗中①为古体诗,②③为近体诗。

B. ①②为古体诗,③为近体诗。

. ①③为古体诗,②为近体诗。 D. ①②③均为古体诗。

答案: A

13. 对三首诗的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首诗均取材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B.立意上,白诗第一句便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唐玄宗

迷色误国。

. 立意上,袁诗认为李、杨二人的生死离别和民间的疾

苦离情一样值得人们同情。

D.李诗在立意上别出心裁,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唐玄宗。

答案:

解析:袁诗认为民间的疾苦离情更值得人们同情。

14. 对三首诗的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袁诗“银河”用比喻夫妻离散。“石壕村” “长生殿”暗含两个典故。

B.“莫愁”多指美女,李诗最后两句意为作为帝王的玄

宗还不如普通之家的丈夫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呢!

. 李诗和袁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

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诗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D.《长恨歌》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结尾,点明“长恨”题旨,给读者留下了袅袅清音,让人回

味。

答案:

解析:袁诗和李诗用意不同。袁诗意在与民间疾苦离情

相比较;而李诗则是直接讽刺唐玄宗。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5—16 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第三句诗中“可怜”一词的意思是什么?采用了什

么抒情方式?

答案:可爱。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16.“一切景语皆情语” ,透过景物你体会到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案:①蕴涵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②从

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或诗人内心

的喜悦之情)。

17.把白居易诗歌的名句补充完整。

(1)在天愿作比翼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逢何必曾相识。

(3)独出门前望野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 1)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2)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3)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

(4)人间四月芳菲尽(《大林寺桃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